移植微信朋友圈影评至豆瓣,写于2019年4月22日:今晚 周五晚,照常两个细路嘅Movie Night 电影之夜但係,地点从自己屋企转移到阿仔小学Victoria,学校请睇集体电影,就喺体育馆入面,大家担凳仔,带枕头,着睡衣打地铺来睇,以前细个就觉得哩种感觉好正[可怜],咁多阿仔认识嘅人一齐睇电影我哋连懒人沙发都搬埋来。
[偷笑]大家都订披萨来食,同时筹钱庆祝八年级嘅哥哥姐姐毕业。
电影 係 欢乐满人间2 2018年圣诞上映嘅电影,之前二月份喺电影院仲睇到未落画。
今次电影原来係由有财又有才嘅迪士尼重制嘅1964年版欢乐满人间音乐剧电影。
讲真,个人认为,电影就一般般喇,好多角度我都觉得比较过时。
D细路基本都睇唔入,都係追来追去,纯粹来玩,同排队买零食。
都係剩低大人喺度睇。
故事讲嘅係1910年嘅伦敦,第一部电影係54年后先出,第二部係2018年,第二个54年后再出[捂脸],即係隔咗108年。
电影效果係由2D,3D动画组成,技术就好先进噶喇,但我自己觉得睇唔太入,可能就因为音乐剧电影哩个风格呱。
或者其他家长睇得入?
距哋嘅情怀片?
迟D要同Karen交流下以前第一次睇音乐电影係07,08年左右喺华师上嘅电影选修课,睇咗部 音乐剧电影,雨中曲,觉得真係好唔错。
宜家再睇翻哩一类,唔知係米印度片睇多咗,觉得D人一跳舞,印度片嘅歌舞画面就浮现[捂脸]总嘅来讲,合家欢主题,一部有爱嘅电影,一间有爱嘅学校,令到我哋度过一个有爱嘅晚上[爱心][爱心][爱心]
带着昏昏沉沉的脑袋,看了在俄罗斯迄今为止最棒的一部电影。
但是,最一开始,我倒不怎么看好这部《欢乐满人间》的续集,背景和主题都略显陌生而无趣,头三十分钟差点睡着。
但是到了中间,梅姨的宅邸那一段,歌舞剧的灵魂慢慢地出来了。
歌曲直抒胸臆,舞蹈释放情感。
把两者合为一体,歌舞剧,像冲破樊笼的鸟儿一样,牵动着向往自由的神经。
梅姨的宅邸如此,旧街上劳工与路灯,与自行车起舞也是如此。
那种感觉不像来自电影,而像来自舞台剧,更稳更精致。
直戳心窝。
总体来说,迪士尼的受众更偏向儿童一些,这部电影也更多地在讲要像孩子一样无忧无虑,神仙也会帮助善良的人。
但是幸福大概还是需要自己奋斗吧,不过在忙碌的每一天都保持乐观的心境,看起来倒是必要的。
(剧透预警)与经典之作相比毫不逊色(literally so colorful,had such a blast) Good Old Cherry Tree Lane, as I live and breathe!Emily Blunt演绎的Mary:Delightful still。
还是教科书式nanny,还是爱照镜子,还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还是胸有成竹never explain anything,还是深藏功与名, 只是少一分甜美,多一分诡秘和变幻莫测(Jack: Do sing for us please! Mary:No I couldn’t possibly. D flat major 2333) 据说更贴近原著里Mary Poppin的人设。
Julie Andrews没有参演cameo,而Emily也特意没有在临近拍摄前重温Julie的版本,都是因为不愿意Emily对Mary的诠释受到Julie的影响。
And she did it! Marry Poppins, practically perfectbtw不能随便问身高体重2333 I would have thought I taught you better想吐槽Jack带着小伙伴们爬大本钟时Mary袖手旁观无限翻白眼,最后不还是得亲自出马……快到碗里来的设定太有趣,拿怀表的狼的眼睛是迪士尼iconic的反派螺旋眼,还有保留了2D动画的呈现(so nostalgic I loved it)跑去cousin Topsy家修碗:The world is turning turtle. bravo Meryl Streep。
同时我在心里默唱 the world turns upside down(can’t help it sorry) 还是更喜欢与之对应的第一部里Uncle Albert家的哈哈哈哈你有本事上天啊(这一部中另一只腿的冷笑话有被银行老爷子重新提起~)btw老爷子甩掉拐杖开始舞步太可爱(btw Dick Van Dyke已经93岁了)大家以为Mary是因为三小孩来的,其实是为着Michael(aww) Michael丧妻后情绪低落压力山大,人物的无力感和焦虑感Ben Whishaw拿捏得很好。
三个孩子也十分想念母亲(tough)隔壁准点报时的海军老爷爷还是那么固执可爱(虽然此时已经不准点了)The world takes its time from Greenwich, but Greenwich takes its time from Admiral Boom被吐槽这行不适合你的银行家也是real耿直致敬第一部里的场景:that kite!!圣保罗大教堂前群鸽飞过 (feed the birds!)滑楼梯会说话的鹦鹉手仗和地毯做的包spit spot!Michael的codfish和Jane的giggle水晶球(当时Mary唱的是grownups always forget,对应此时已经长大的Jane和Micheal也不记得了,完美)四企鹅宝宝(how lovely)and even the puppy in the park(虽然好像不是同一只) 剧情…套路了些(很多取材于原著,包括consin Topsy还有Angela Lansbury演的卖气球的奶奶)but you know, that’s not the point,童心至上,温情至上Colin Firth演的全片唯一的反派角色(除了狼以外)他的气球没有上去 —这很迪士尼了。
歌曲可圈可点,can you image that, the place where the lost things go, there’s nowhere to go but up,说歌曲forgettable?
honestly,难道不是因为第一部已经传唱半个世纪了吗?
(but of course, 没有歌可以超越Supercalifragilisticexpialidocious还有chim chimney chim chimney chim chim cher-ee还有a spoonful of sugar —in my calm objective opinion;) 舞美满分,群舞的点灯人对应第一部里的扫烟囱人十分优秀,Lin Manuel的rap意料之外情理之中,btw Jack和Jane的cp感十足,Don't you lose her, son! (Emily Mortimer was just so sweet)会有续集吗?
会吗会吗离开电影院时有想要旋转跳跃的冲动感谢Rob Marshall和制作团队的用心
不得不说,这是一部情怀之作。
很惭愧的说,在这部电影上映前,我并不知道Mary Poppins是谁,也并没看过这部童话剧。
由于没有时间看完第一部,我粗略的在youtube上看了个别片段就走进了电影院。
女主角Emily Blunt真的是太美了,典型的英式古典美女,举手投足间尽显高雅,又能维持迪士尼动漫的原汁原味,这部电影的选角真的很棒。
虽然英式英语听的我很不习惯,但是看着Emily Blunt的脸,真的巴不得多听一会儿。
影片中的布景也做得非常的好,处处充满新意。
电影中做到了每个细节都刻画入微,Mary Poppins cousin的家,每个细节都做的非常奇妙,让人身临其境。
还有他们进入到碗里面的场景,简直把我带回了迪士尼乐园!
我以为这些场景只有在动画片里才会有的。
对于我这样一个没有看过原版电影的人,都能感到满满的诚意和情怀,我相信原版的粉丝们会更加喜欢这部电影。
鉴于没看过原版不想误解了这部电影,影评就先浅显的评论这些,我决定有空刷一下原版,再二刷一下第二部。
Mary Poppins Returns 看完了。
非常努力地和上一部经典靠拢。
甚至用力过猛:人家有扫烟囱的工人,这一部的男主Lin就点煤气灯。。
还使劲加入相呼应的百老汇群舞,群舞里还来了自行车穿梭的极限运动以及玩火棍……上一部的妈妈是女权主义者呼吁投票平权,这一部里已长大的当年兄妹中的妹妹就一天到晚没啥工作忙乎低收入者的权益最后和煤气灯工人擦出火花(经典里本来烟囱男是和mary一样有魔力的,这部咋思凡了)最后明明MP可以飞的,还搞那么麻烦又可笑,极度危险且不符合逻辑且费时的搭梯子爬大本钟。。
并且最终还是MP飞上去解决了问题……看了一会儿才意识到男女主角是当年的小孩,小男孩现在有三个孩子了,生活焦头烂额一团乱麻,MP来给他帮忙。
但升级雇主跟自己前保姆不见得多有感情了……何况这样好的保姆最后帮忙教育的孩子现在竟然并没有活得多精彩,坐吃山空,所谓的艺术爱好也没体现。。
为了剧情延续也是拼了。。
很适合非常了解经典版本的家庭看。
比如我们,哈哈。
上一部看了好多次,书也有。
虽然我对这个故事一直没特别受触动。
演员阵容真的很壮观了。
可见经典翻拍的魅力。
男女主演:音乐剧成功后立志挤入电影界的Lin(近期一直在翻唱扫烟囱之歌+雨中曲……拜托别毁Gene Kelly了吧,相形见绌就是写照。
虽然《汉密尔顿》现象级了,Lin和GK差得还很远、包括自身条件)女主演总透着一股子板着脸的劲。
演过《音乐之声》的上一个MP虽然也是运气参与了经典,但那时的演员脸上洋溢着一股朝气。
包括GK。
不是这么严肃。。
一个保姆搞得跟教导主任一样,威严多于亲和力。
梅丽普此番造型还可以,主要是看不清她的脸了,哈哈,我是多不待见她。
语音也不错。
她还真挺喜欢轧歌舞片的。
小本演的男主耶。
可惜遮盖了功力。
小胡子也。。
他妹妹那个演员也是天生配角感,腻乎乎的假可爱款。
还有柯林斯演反派。
卖气球的老太太也有来头。
隔壁开炮的船长(这家年轻父母都过世了他和仆人居然一直长青?
)是《泰坦尼克》里的坏管家。。
反派律师在《唐顿庄园》里演被欺负的那个弱管家?
最大的彩蛋莫过于最后出来的 Dick Van Dyke。
当年的烟囱男(很多经典歌舞片)化身银行老行长,角色很合适。
还跳舞了呢~算是老一辈点头加持。
不知道为什么原来的MP不客串一下(《公主日记》里和海瑟薇演过然后海瑟薇在《穿普拉达的女魔头》里和本片女主以及梅丽普演)。
但好像也在顾问里。
持股证明我能说一开始就看出来在那张纸上吗?
怎么就没找到。。
小孩看着家庭的图画温柔一笑小心翼翼收起来还以为他要留着怎么转身就剪了。。
动画效果什么时候能做到不那么假大空?
音乐尽量和经典那部呼应了。
总之还是很适合家庭观看。
貌似我会是本片的第一个长评流水账直观感受,哇咔咔~.
近几年北美影市的十二月份迪士尼公司都是依靠《星球大战》打天下,但是18年底却出现意外。
星战外传被调到暑期档,取而代之的是这部54年后才姗姗来迟的情怀续作《欢乐满人间2》。
看过电影后不得不佩服迪士尼的眼光独到,因为欢乐2就是一部为圣诞节度身定制的全年龄段暖心电影。
由于年代久远,中国观众普遍没有“魔法保姆”情结,但在北美老家,54年前的那部《欢乐满人间》不仅拿下了五项奥斯卡大奖,更是因为老少咸宜的故事情节不断在电视台重播,成为北美观众最喜爱的家庭电影之一。
续作推出的时间虽然已经隔了半个多世纪,但故事的时间线和前作却只相差20年。
班克斯家的两个小孩迈克尔和简已经长大成人,迈克尔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并生下三个孩子——姐姐安娜贝儿和两个弟弟约翰、乔奇。
不幸的是,迈克尔的妻子过早离世,一家人的生活突然变得一团糟。
屋漏偏逢连夜雨,家庭不顺,事业不如意也接踵而至,迈克尔陷入经济危机,甚至连自己的祖屋都没有办法保住。
不得已,“魔法保姆”玛丽波平斯再次降临班克斯家。
电影像是为儿童精心编织的一个童话故事,剧情简单、场景华丽,连反派都不再是凶神恶煞,有时候还特别可爱。
毕竟,在孩童的眼睛里,这个世界还是如此的美丽而充满活力。
所谓的丑恶都只是点缀,就如墙上的灰色斑点一样,在阳光的照耀下几乎可以让人无视。
玛丽波平斯第一次施展魔法,就带着孩子们走进梦幻般的海底世界。
一个简单的浴缸,一次普通的洗澡旅程,却隐藏着无数意想不到的新奇动物和美丽景色。
与海豚共舞,去海藻间嬉戏,与海盗船擦肩而过,完了还可以乘着泡泡球遨游天空,在太阳下歌唱,在蓝天中欢笑,童年的生活就应该这样无忧无虑。
不用去管什么财务危机、什么生活压力,成人世界的一切烦恼都在这里被阻隔开来,只留下一片最纯净的乐土。
第二次魔法展示在瓷碗被打碎后,玛丽带领三个小朋友和点灯人一起走进瓷器表面。
那是一个充满奇思妙想、五彩缤纷的平面宇宙,电影在这里将2d和实景结合。
除了几位主角之外,背景下的建筑、卡通人物、树木花朵全部采用手绘方式,不仅向前作致敬,更让影片呈现出和其他类型片完全不一样的观感,丰富的想象力让人叹为观止。
而在普希的修理店,所有东西都在每月第二个周三倒转,这让她觉得很不舒服。
实际上这正是一般人都存在的依赖性,不喜欢养成的习惯被轻易打破,看似约定俗成的事实却被玛丽一语点破。
所谓不同,只是一种相对概念,所有的不同正是它的特殊之处。
如果什么东西都一成不变,生活就会少了许多乐趣,换个角度看世界,把不好的东西看做是上天的恩赐,不仅会大开自己的眼界,更能够进一步拓宽自己的思想维度。
尽管由于分级的限制,影片基本没有动作戏和大场面特效,但安娜贝儿,约翰救乔奇的追逐戏依然可圈可点。
在有限的场景里,影片通过漫画式的表现方式,简单的分镜,很好的让画面为剧情服务,整个历程惊险刺激,让电影的趣味性和可看性大大提升,使得整部影片的节奏不至于太过拖沓,同时也恰当的调节了影片气氛。
作为歌舞片,怎么能少了美轮美奂的舞蹈和动听的音乐。
玛丽波平斯和杰克在皇家道尔顿音乐厅的那段大篇幅歌舞桥段,将表演和剧情进行了结合,通过滑稽的肢体动作和幽默的台词,讲述了几个富有哲理的小故事。
歌舞片和音乐片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让音乐本身成为故事讲述的一部分,而后者仅是把音乐作为感情表达的一种方式,但中国观众往往更容易接受后者,对于动不动就开始唱歌跳舞的电影存在先天的偏见,这也是文化差异造成的审美隔阂。
后期三位小朋友在浓雾中迷失道路,点灯人帮助他们找到回家路的歌舞,则堪称全片的集大成者。
无论是整体动作的编排、和周边场景的协调,以及道具的使用,都能让人感受到主创者的用心和坚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酝酿,让整段歌舞充满着艺术的美感。
影片的高潮戏看似幼稚,实则充满着人生的睿智。
许多事情并不真的像表现出来的那么复杂,时光倒流看似不可能完成,但换种思维,其实只要做到轻轻拨动一下大本钟的指针,就可以让一切变得简单。
玛丽波平斯和孩子们用化繁为简的处理方式提醒观众,太多复杂的事物,只是因为当局者被外部因素蒙蔽了双眼,无法看到本质。
当把所有的牵绊都放下,你会发现整片天空都会变得无比清澈。
童年是什么?
我们还能回去吗?
作为一名成年人,当我们在观看一部儿童向的影片时,应该去思考这样的问题。
即使对生活已经失去了幻想,但不妨碍仍然可以梦一场。
影片结束时,具有童真的人都可以拿着一只属于自己的气球飞向天空,这是对他们的奖赏。
当五颜六色的气球将湛蓝的天空填满,随着微风吹向远方,玛丽波平斯知道自己的使命已经完成,在这个世界每个人心中都有了魔法,现实是否还有魔法已经不再重要。
因为他们明白,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任何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这不就是魔法的真谛吗?
1. 又一部全明星贺岁片了. 各位聚聚表演均可圈可点可爱。
之前不知道Ben Whishaw也会唱歌;梅姨的毛子口音据说还掺了德文真的要鼓鼓掌!
2. 我Julie Andrews的Mary Poppins无法取代. 必须说Emily Blunt已经很惊艳了!
但表演感觉还是有点端着了——也可能有音域的关系,失却了Julie Andrews的一些supercalifragilisticexpialidociousness :p 3. 林聚聚演这个角色真合适呀!!!
这灵劲儿!
4. keep off the grass这个梗瞬间跳戏,让爷爷误以为是Garry Marshall的戏lol。
Rob大哥您跟Garry大哥商量了吗?
5. 用Frank Rich的话说,这是一部毫无突破的R&H前Oklahoma!式的作品了。
歌舞为了歌舞本身,歌词近乎教化,主题归于天真的乐观主义。
现代观众们are you okay with that? No?6. Marc Shaiman配乐到位as always. Plenty of tributes to Richard Sherman but it's not Sherman - it's good it's not a crime. 7. the cover is not the book的屯粉屯蓝屯紫服装…林聚聚骨灰级粉丝看了都要脱粉一秒!
调色也有点太糖果了吧救命!
Emily和Ben的服装就都还算可以。
But still not a fan of这一部的配色……8. Dick van Dyke的出现实在是大彩蛋!
九十多岁老爷子,OG男主,上桌子就跳了一段踢踏舞反转剧情,再狗血我就问你你激不激动!
9. Angela Lansbury出现的时候着实激动了!
但我还是怨念Julie Andrews没有出现!
据说是本人怕抢Emily Blunt的风头。
But Julie you would have made people so much happier!10. 结合Saving Mr Banks食用更佳。
11. Marc Platt爸爸!
压岁钱给您!
12. 最后容我问一句,那个瓮修好了吗?
都忘了为啥看这片的…… 有好看的情节,但不够心动好像是为了梅姨线版动画很省钱的样子歌不够好听音乐厅开始不好看家里一塌糊涂 水管破裂 没有饭吃 房子要被收回 但家人很和谐 互相帮忙 大风吹风筝 仙女拉着风筝降落 你差点丢了风筝 你们差点丢了弟弟放风筝的时候抓回来一个保姆什么风把你吹来了浴缸里的新世界 下水之后居然还换衣服了 啊啊啊啊啊大黄鸭啊啊啊啊啊啊乘着浴缸远行 实现了我的梦想到碗上修理车轮 为啥要带着修理工?
——变身主持人 唱跳孩子来到碗里,他们也能到现实中
直接看完第二部(没看第一部),也许这样我就不会有对比之前经典的偏见吧。
很有感触的原因是因为这部让我想起了La La Land。
同是音乐歌舞剧,时代背景却很不同。
加州阳光,英伦氤氲各有千秋,也给观众不同的享受。
很喜欢整篇当中的动画穿插,结局花儿的意象也富有深意。
这份Cast我觉得已经很有诚意了,Emily唱跳俱佳直接圈粉,三个小孩子也是童心满满。
不想过多剧透,这是一部值得走进影院的歌舞电影。
看完了这两部温馨简单的合家欢歌舞电影:《欢乐满人间》和《欢乐满人间2》,两部电影相隔时间很长,第一部是1964年的,续集是2018年的,还可以,主题始终是围绕家庭和爱的,给四星吧,剧情很低幼,可能要是我小时候看的话会感触很深,现在看总觉得差点什么,怀念那逝去的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不安,也不得不看梦想的翅膀被折断,如果可以,希望一直保持童年的美好和纯真,珍惜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名利物欲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和快乐,别让赚钱和忙碌疏远了亲情!
该片根据英国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化身为保姆的仙女玛丽来到人间帮助 两位小朋友重新获得生活的乐趣,并让他们的父母重享天伦之乐的故事!
低龄到我的尴尬癌快爆炸了。。。
我喜欢EB,也喜欢魔幻musical,但是真的很讨厌这一部。为什么要为一个连share certificate都找不到的窝囊废,和三个毫不可爱的小孩,出动整个伦敦城,还把大本钟往回拨。所以本片想要教育小孩什么?迷路了往亮的地方走?Nothing is impossible总会有仙女来帮你?迪士尼你就继续用爱发电吧
歌舞場面拍得很好沒錯,但是整個故事被處理得太低齡了,完全變成了一部兒童冒險片,演員們也都只是及格表現,越看越覺得Boring,越覺得Boring越是犯困。
我也需要mary poppins!! Nowhere to go but UP! 被治愈了,也想念伦敦了。
第二部完全没拍出自己的风格来好几个桥段都在致敬第一部然而又丝毫没有超过第一部的地方仙女姐姐比第一部更严肃的样几长大后的简和弟弟居然质疑儿时那些奇幻经历的真实性弟弟更是变成第一部他爸爸那样的性格这就是成人长大后的悲哀吗?如果没看过第一部我可能觉得还不错可惜珠玉在前第二部实在是宛如低配版的翻拍PS. 第一部我学会了一个长单词Supercalifragilisticexpialidocious(超级无敌快乐的不得了)可惜第二部我完全没有这种感觉😞
「♫Nothing's gone forever, only out of place.♫」「When you change the view from where you stood, the things you view will change for good.」「When they tell you that you're finished and your chance to dance is done, that's the time to stand to strike up the band and tell 'em that you've just begun.」
歌一般,但是艾米莉勃朗特特别好。
5/10,除了听歌也没什么可看的,和原版差的太远。脸老师三天酱油,梅姨一天酱油。脸和范戴克对戏算是有趣吧。
Emily Blunt塑造得真好。歌还行,就是片子有点太长了(开头的林聚聚真帅
今年在影院看院线片和老片4K修复总共上百部,这是唯一一部让我在观影过程中睡着两次的电影;总体而言就是毫无吸引力的故事+糟糕的歌舞+完全记不住的旋律+违和感极强的动画+五毛钱特效(特别是水下部分对比前几天的海王,这水下的人物头发跟在空中似的乱飘)
巨星云集,但是儿童片里的儿童要是不讨喜就会很无聊。林巨巨在电影里唱歌依然是那么不着调,有些才华横溢的音乐剧创作者本身就是不适合唱歌吧~
@ UGC Ciné Cité Les Halles
保持童心这招还要吃多久,是寄望于无休止的一个困难一句哲理一首歌曲一个奇迹吗?还是我误会了目标观众群从来都是十岁以下的dream kids?把其他人物塑造的这么老套枯燥,mp本人也会索性被沦为配角。三个小孩努力配合的哀愁到惊喜笑脸看得我想抓狂。
预算:1亿3000万首周末票房:2352万北美票房:1亿7195万全球票房:3亿4953万上映日期:18.12.19-19.04.11上映周数:16周分级:PG最高院线数:4090北美最高排名:2发行方:Walt Disney
第一部虽然也很幼稚俗套但处理得很童话,因此不显得违和,这一部太违和了,天真的儿童也变成了最讨厌的大人,而保姆也不以为然,全片显得都很虚假。
没想到喜欢的题材被无能的男主毁成这样…
迪斯尼本想卖个情怀,可我只看出了卖萌。
一星给本卫肖,演得真好啊,尤其是对着孩子们崩溃的那场戏,在音乐喜剧里看到这么真诚的表演,一星给艾米莉,她的Mary Poppins有自己的特色在,“严厉”中带着关怀和幽默感,一星给2D动画的片段和街灯那场舞蹈,充满童趣看的很开心,然后好莱坞能不能别再一再重复一样的剧本和桥段了,再这样下去真的创意就枯竭了。。。
[原著党]||玛丽波平斯阿姨是我小时候的美好回忆之一;这绝对不是。尤其其中那个善良、懦弱,养育了四个孩子对于第五个的到来感到抱歉,丈夫一不顺心就准备离家出走,面对着波平斯阿姨有点怕怕的妈妈,在第一部里面变成了不顾家庭的女权主义者(1964),第二部则根本去世了(2018)。这算是什么鬼的历史退化论?
用童真的方式处理成人世界的困惑,但解决的有点天真,情节起伏不大,坏人角色的实力真是有点弱。那个碗最后到底修没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