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但我并不喜欢这样的风格,原因大概是它在继承日式动画制作风格的基础上,并没有很好地做出适应3D的调整,很多人物表情动作和镜头语言完全是2D的表现思路和手法,导演在这一方面没有做足整体和谐的处理工作,最终就是使得影片在画面呈现上也如同剧本处理一样生硬——或许这是导演想展现的自我风格?
还有配音,听多了正统日本动画的声优配音,再看这类请影视演员来配音的动画电影,就能明显感受到差距了。
这一点我之前有看过详细的解说,这里就不卖弄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找一找,应该不是动画魂nhbt就是名作之壁的视频。
回头一看,生硬的剧本、生硬的画面、生硬的配音,好家伙,这部电影完全可以用“生硬”二字来概括了,这么一算,好像还不值得我给7分了呢。
嘛,其实影片大部分时间还是有营造出一股日式奇幻冒险的氛围的,打斗大场面做得也挺不错,并不是完全一无是处的。
不玩游戏的人可能不太能理解,为什么玩家看到《勇者斗恶龙》电影版最后的那段话会想哭。
游戏相比其他艺术类型,最大的优势是浸入感。
你操控角色,与角色一同历险,一同游玩,一同领略美景,一同涉入险境,一同伴随剧情起伏或喜或忧,或兴奋或落泪。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觉得自己真的经历了一切,而不只是握着操控柄坐在电视机前。
好的游戏真的能给人一种置身其中的感觉,所以玩《P5》的时候,我是真的觉得自己在和小伙伴们当怪盗,每晚在东京的地下迷宫里战斗;玩《最后的守护者》时,我也是那个不幸被掳的小男孩,跟着Trico在遗迹里四处寻找出口;玩《DQ11》时,我也是那个被全世界追杀的勇者,背着剑要去讨伐魔王……我会很自然地投入其中,把自己当作是里面的角色,或者反过来,把里面的角色当作自己。
就像“留卡”说的:虽然我知道它们是电脑程序,但我与它们共度的时光是真实的。
它们给予我的感动,我曾流下的泪水,也是真实的。
所以《P5》最后,我会舍不得龙司跟新岛真;《最后的守护者》结局,我也会暴哭;就连《DQ11》里美人鱼与渔夫的爱情故事也会让我很揪心……对我而言,这些都是真的。
每次玩到结局,游戏制作者总是会打出一句:“Thank you for playing”,而我的心底总是会默默地回一句:我才要感谢你们,制作了那么精彩的游戏。
谢谢你们,为我带来了那么美好的回忆。
谢谢,《勇者斗恶龙11》《女神异闻录5》《地平线:零之曙光》《最后生还者》《神秘海域4》《最后的守护者》《旺达与巨像》……
2019日本动画片《勇者斗恶龙:你的故事》,根据同名RPG游戏改编,豆瓣评分7.9,时光网评分6.9,IMDb评分6.6。
一部非常惊喜的动画片,结尾反转给了我超级大惊喜,本以为是同名RPG游戏《勇者斗恶龙》的CG3D版动画片,没想到竟然是《头号玩家》。
不看完全片,不会知道片名《你的故事》的含义。
结局最为精妙的是,用一部电影诠释了“RPG角色扮演”。
甚至可以说,本片是一封献给游戏粉丝的“情书”。
抛开精彩的结局反转,单是主体剧情,节奏把控相当不错,融合了奇幻、冒险、爱情、家庭、动作等诸多元素于一身,引人入胜,既有轻松的日式搞笑,又有动人的爱情戏,高潮戏祖孙三代、一家三口大战反派,场面宏大,波澜壮阔,上天入地,紧张激烈,大片风范。
《勇者斗恶龙》是我这一代人的童年回忆,是像素游戏时代的经典游戏,不过可惜由于我不玩RPG角色扮演游戏,所以没玩过这个叱咤风云的游戏,但其大名如雷贯耳,是儿时任天堂电视游戏机的代表作。
本片的片头是神来之笔,有几分钟的2D像素画面,既是铺垫交代剧情,又充满情怀地让游戏粉丝重温了几十年前2D像素时代的游戏风采,同时也是向路人观众介绍游戏的原貌。
片头2D像素画面是本片的精彩表现手法,无论是游戏粉丝,还是路人观众,片头都起到了很棒的吸引作用。
我一看到片头的2D像素画面,一下子就兴奋了,观影状态一步到位,精神抖擞,充满期待。
本片的瑕疵是,剪辑不好,有多处剧情切换突兀,过渡不流畅,叙事有断点,有时会误以为自己走神了没跟上,实际上是影片的后期剪辑有问题,破坏了叙事流畅度。
许久没写影评了,写一下刚刚看完的《勇者斗恶龙·你的故事》在居家隔离的日子的一个早晨,正在踌躇着是喝燕麦还是喝牛奶的我,看到了。
更新的刀剑神域第3季part2最终章。
无非就是桐人老爷开挂,桐人老爷牛逼,毫无新鲜感。
一部片没爽够,又打开了《勇者斗恶龙·你的故事》,作为一部游戏老玩家来说,在剧情上多多少少都会猜到某些伏笔,可又强忍着先不要戳破,继续观影。
毕竟作为一款日本国民级的rpg游戏改编动画电影,相对于刻画人物的成长,除了在战斗中使用的技能以外,更多的是在面对各大关键选项时,主角做出的抉择,在这些表现中,将主角的形象刻画的会有反差,表现的更为立体。
具体的故事流程我就不剧透了,日本rpg游戏嘛,无非就是:你带走了我特别重要的人,我就要上门找你麻烦,毕竟我是全村的希望嘛。
在故事的结尾,呼应副标题你的故事,特意安排了一段从玩家视角的叙事。
不得不说这段插入画龙点睛,颇有《头号玩家》中“ Thanks for playing my game”的感觉。
10分的话,可以打8-8.5,一部成功的游戏/漫改作品,同时,抓住了老玩家的心,爱了爱了。
看完这部电影,感觉那个流淌着中二血液的自己又活过来了!
另外,院线上映一定会去补票
这个剧情太蠢了。
导演是怎么看待电影中的游戏中的角色的?
真实工具人吗?
导演一边藉玩家(这里指剧中的那个玩游戏的人,下同)之口说这是真实的冒险,另一边丝毫不考虑玩家觉醒后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对待游戏中的“家人朋友”,不考虑游戏中人马上就会消失(开启新的轮回)。
你让我们这些观众怎么对游戏中人产生共情?
如果你说电影中的设定是“游戏是另一个真实的世界,玩家只是附身主角,游戏结束后那个世界正常运转”,那玩家的行为更难评价了。
夺舍?
NTR?
meta元素不是不好,但导演要知道自己电影的核心是什么,而非赶时髦乱加。
如果电影主题是悬疑、朋克甚至娱乐至死,那最后的反转很有趣,甚至可以很深刻。
但这个片子显然不是,它的核心就是“琉卡、比安卡等人的冒险”,它着重塑造的也是“琉卡、比安卡等人”,结局你告诉我,他们都白塑造了,他们都是工具人。
当然,天才的导演可能觉得我理解错了,这部片子真正的核心其实是“玩家的故事”,那请你在前面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多加笔墨丰富“玩家”的形象(而且要把玩家和琉卡的形象区分开,显然琉卡的形象受到游戏系统的限制,最简单的,他只能在几个花嫁候补里选妻子),而不是靠最后五分钟钦点。
如果这都可以,以后我是不是也可以拍一部这样的纪录片《著名导演xxx的故事》:一共1h45min,前面1h40min就放这部该导演导的《dq你的故事》,后面5min我念一遍他的百科词条,然后就完了?
2019年,动画冒险电影《勇者斗恶龙 你的故事 | ドラゴンクエスト ユア・ストーリー》这个游戏,我一直久闻大名,还真的一直没有玩过的说。。
但是。。
对于热爱游戏的我来说,确实很感动。
说点题外话,现在网游确实存在浪费时间和精力的问题。。
我觉得还是这样的游戏,充满细节和爱啊全家上下好几代都在斗恶龙。。
虽然反派很可恶,但是也算是手下留情了。。
我记得有一阵子还追了 那个 勇者义彦与魔王城(捂脸)史莱姆 依旧是 深藏不漏。。
勇者斗恶龙那么多代,各种复刻,最后选了第五代的剧情。
嗯嗯 还不错吧
这个画风对于老玩家可是犯规了啊。。。
这画面的切换,也见证了,游戏引擎的进步。。
也见证着。。
我们所经历的。。
那么多岁月。。
这痛苦的十年。。
眨眼间啊。。。
我想想都觉得可怕。
熟悉的装扮,熟悉的史莱姆
好可爱,不过手好大
哈哈这个眼神
其实主角的表现的就是一个平凡人的努力,也可以像勇者一样。。
(有点语无伦次了)
我居然喜欢看这种剧情 唉
这剧情实在太快了。。。
我都没反应过来
其实从很多细节,已经透露出了。。
结尾的尿性了
这种宿命的感觉,真的非常好
结尾这个转折,确实挺别6后面就不说了,难免会剧透的其实也许很多小朋友可以看到 类似熊出没大电影的剧情,不过表现手法上讲,这个电影就高明多了虽然对于玩游戏还是太多的争议,但是我觉得会越来越好的--我是天空之剑的分界线推荐指数:★★★★(8/10分),感动犹在!
本人看的版本:netflix简体中字,英配看了一半,日配看了一半pros:1.动画制作水平很高2.整个剧情连贯通顺,完成度很高,故事很有意思,我并不觉得幼稚或者不合理。
3.其实不能算优点,毕竟游戏改编,肯定招式、怪物的建模、音乐都可以直接用游戏现成的,既讨好老玩家,同时还省事。
cons:1.有meta情节,效果不好2.缺了鸟山明3.擅自给老玩家组了CP,不过后面通过meta情节也圆了回来:这并不是官方定的CP。
4.时长过短,情节进展非常快,没玩过游戏的女性肯定是追不上的。
其实游戏改编向来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早有日本SE的身败名裂之作《最终幻想:灵魂深处》,近有中国的《龙之谷》两部曲叫好不叫座。
游戏大卖,拥趸众多,游戏剧情出色,动画质量极高,为什么电影还是卖不出去?
个人觉得有以下几点:1【对游戏电影的偏见】重要程度:50% “就知道玩游戏”,这个在中国耳熟能详的骂句,在日本也同样适用。
日本全世界游戏文化最浓厚的国家也不能免俗。
这次的导演 山崎贵 就是一位游戏隔缘者,从没玩过DQ。
他本身对于翻拍这种游戏改编电影也是抱有反对态度的,促成他成为本片导演的重要原因正是因为meta结局吸引了他。
结局的观点也是大多数人的观点:这种泡在游戏一泡几个小时的人就是不务正业、浪费生命。
妻子可以在电视机前面看一晚上的电视连续剧,但是绝不能忍受丈夫在电视机前面打一晚上的PS4游戏。
对游戏深深的鄙视也连带着影响到了游戏电影。
“游戏电影,游戏粉丝去看不就得了?
”人们会下意识地认为游戏电影是给那些玩过游戏的粉丝看的,自动把自己划为“非受众”里去。
游戏里出现的设定,彩蛋总会有意无意的触怒观众的逆鳞:“这些我看不懂,玩过游戏的才能看懂”——这种挫败感也让普通观众意兴阑珊,毫无观影体验。
2【游戏剧情不出彩】重要程度:30%电影服务于故事,但是游戏不仅仅服务于故事,一个游戏的画面和游戏性同样重要。
因此大部分游戏剧情都是一句话的故事,之所以我们吹捧FF7或者DQ5之类的剧情,很大程度也是因为众矮子里面选将军。
真的搬上荧幕,这些故事要么设定中二人物杀马特,要么讲述从小到老打魔王对于电影而言也只是烂俗的剧情。
我们不可能要求一款游戏能有《两杆大烟枪》的草灰蛇线,也不可能要求游戏做成《少年派》的层层隐喻,因为游戏是要让玩家玩的开心,剧情也是为了服务游戏性的。
3【宣发落后】重要程度:20%还是那句老话,玩游戏的人是少数,指望DQ玩家免费给你到处安利,他们能安利多少?
游戏玩家除掉手游玩家就要少80%,除掉网游页游玩家又要少80%,除掉盗版玩家又要少80%,除掉PC玩家又要少80%,除掉反回合制玩家又要少80%,剩下的都是核心玩家,还剩几个?
在第一条已经深入人心的情况下,要想反转口碑,宣发是不可或缺的。
无奈公司都有种蜜汁自信“我的游戏IP那么强大,怎么可能还需要宣传?
”,殊不知别人眼中你不过就是个“臭做游戏的”。
大家好,我是戴着眼镜拿着话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叫做“人生就是一场RPG游戏”。
有一个人把它当做座右铭,他叫堀井雄二。
乍一听这名字,你会很迷,要说他创作出来的游戏,你会恍然大悟。
《勇者斗恶龙》。
这款游戏堪称RPG游戏的拓荒者,如果你没玩过它,至少也听说过。
它是日本的国民级游戏,1988年就能卖出385万套,轻松问鼎日本第一。
它可以为角色起名,每个NPC都有自己的个性,去别人家翻箱倒柜找道具,也是它发扬光大。
它开辟了游戏中的“存档”功能,从此以后你再也不用担心从头来过。
它用古典乐当BGM,人设是画出《龙珠》的漫画大神鸟山明……
从1986年到2020年,34年间,《勇者斗恶龙》系列陪伴了无数人的成长。
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根据这个游戏改编的动画——勇者斗恶龙:你的故事
从创作阵容来看,《勇者斗恶龙:你的故事》算是值得期待。
它的编导团队,曾创造出日本动画在华票房神话(《哆啦A梦:伴我同行》)。
配音演员更是找来了“浪客剑心”佐藤健、“垫底辣妹”有村架纯,以及在《勇者义彦与魔王城》恶搞过《勇者斗恶龙》的山田孝之。
看到这个阵容,是不是有点兴奋起来了?
动画一开始,就像进入一场游戏,主人公是个冒险世界的小白。
他有个剑术了得的父亲,以前是个国王。
他的母亲则是传说中的“天空之族”。
这个天空之族很厉害,曾对抗过妄图摧毁世界的邪恶大魔王,把它封印在了魔界。
但大魔王的手下二魔王还在人间,它想要打开魔界的封印,放出大魔王和更多魔怪。
此时天空之族已经没落,为了获得天空之族的能量开启封印,二魔王掳走了小白的妈妈。
小白父亲国王也不当了,自此带着儿子开始到处冒险,寻找解救妻子的办法。
冒险中,他们获知传说中的“天空勇者”可以拔出无敌的“天空之剑”。
这把剑可以杀死魔怪,彻底把魔界再次封印。
因为自己的儿子就带有天空之族的血统,爸爸一直以为小白就是那位天空勇者。
小白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毕竟他是主角。
在冒险途中,小白的伙伴被二魔王手下捉走,拯救伙伴的行动中,二魔王亲自登场。
二魔王实力蛮横,一个大火球送小白爸爸去了天堂。
而我们的主角小白,则成为了二魔王的奴隶。
而且一当就是十年。
这个主角的光环感觉有点微弱啊。
在装死逃出魔窟后,小白继续着父亲寻觅天空之剑的冒险,他历经万苦找到了天空之剑。
但他拔不出来。
是的,天空勇者并不是我们的主人公小白。
沮丧之下,小白还能怎么办?
爸爸的仇要报,妈妈要救,只能咬着牙继续前进。
冒险途中,小白认识了很多伙伴。
其中有美丽优雅的公主。
也有可以把后背交给对方的女法师。
如果你是小白,到了感情萌动的时刻,你选择谁呢?
小白选了女法师,还和她生了个娃。
孩子还没长大,贸然对二魔王发起最后决战的小白和妻子,就被实力碾压的二魔王变成了石像……
故事讲到这里,这部电影才刚刚过去一半……玩过《勇者斗恶龙5:天空的新娘》的小伙伴,肯定猜得到后面的剧情。
因为这个动画的剧情,基本就是《勇者斗恶龙5》的故事……其实女法师也是天空之族,她和小白的儿子才是那个传说中的勇者。
他拔出了天空之剑,拯救了父母,一家人协同伙伴们,击败了BOSS,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如果动画到此结束,我可能并不会为大家推介它,因为它不过就是一部粉丝动画。
但动画的结尾,却有了神奇的展开。
眼看就要happy end,突然出现了一个病毒怪客,他告诉小白:别开心,你其实是个游戏玩家。
小白所在的世界都是虚拟的,他的那些冒险都是程序和像素块而已。
现实里的小白,正在游戏展的《勇者斗恶龙》展台体验全新的浸入式新作。
病毒怪客劝小白不要沉迷于游戏,让他快点长大,不要再当个“小学生”。
这句话激怒了小白,他察觉到了一切,但他不同意病毒怪客的论调。
他讨厌“游戏就是小孩子玩的”,也不同意这个世界就是虚拟的。
对他来说,《勇者斗恶龙》的世界就是真实的,因为他在游戏中投入了生命。
面对强大的病毒怪客,小白祈求:如果想要让我结束,请让我至少玩到游戏的结局。
说实话,看到这里时,我有些泪目。
这几句话,是多少游戏迷的心声。
有人管电子游戏叫“电子毒品”,好像它真的是个洪水猛兽,是玩物丧志的代表。
那些强行拔掉的插头,那些被送去戒网瘾的少年们,都没有打完那最后一场战斗。
有些人的人生,便从此被封存了一部分。
这可能成为无数的人生遗憾之一。
其实仔细回溯,在人生的历程中,打游戏的时光,总是伴随着欢乐的。
那些在虚拟世界的冒险,那些陪伴着自己一起熬夜打副本的兄弟,甚至游戏中那飘渺的爱情……都是珍贵的回忆和体验,它们并不该因为只出现在屏幕和手柄中,就被无故贬低。
《勇者斗恶龙:你的故事》最后,小白还是回到了游戏世界,完成了冒险。
那是他的第二人生。
哪怕是看起来软糯无脑的怪物史莱姆,也是这段第二人生的最佳见证。
当小白从游戏中退出,回到现实中来时,他比别人多了一次神奇的体验。
那个世界对于他来说,永远都不是虚拟的。
这,或许就是《勇者斗恶龙》或电子游戏存在的意义。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聊到这里,我今晚也要玩一玩《勇者斗恶龙》。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聊聊你最喜欢的电子游戏,我们明天见。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助理:亢蒙
家里的史莱姆都已然快要攞成山一般,这不前天又从游戏中心抓出来一个史莱姆的灯。
每天还小心翼翼的保护着它们不被小🐱咪伤害,女朋友每次威胁我的时候都声称要把它们扔出去。
😄 这不,她要去看狮子王,不情愿陪我去看your story,于是一天的下午独自一人从学习和打工的无限轮回中脱出自己一人出现在了錦糸町的电影院里。
一开头仿佛回到了ps1时代,那个时候还是遍地的盗版光碟十块钱三张,一个白色的经常缺根弦死机的ps1。
一个正面用油性笔写着“勇者斗恶龙”歪歪扭扭五个大字的白色光盘。
经历了漫长的读取主人公顶着浓浓的马赛克盛世美颜出现了。
除了“の”以外什么都看不懂。
出现对话框按⭕️,有路就走就ok。
在走过了几个场景之后。
邂逅那个蓝蓝的嘴都咧到脖子的笑笑的水滴。
天呐,这是敌人?
开玩笑果断拿下。
仲間になった。
✌️➡️LV1。
就这样陪着主角披荆斩棘,当然也变了不少次☠️脑袋。
记忆中好像可以带三个类似于同伴的样子。
到后来有了更强力的选择就必须替掉一个已有的随从。
每次都把光标放到了💧上,可是每次💧都被留下。
直到实在不知道一屏幕的假名所云卡关为止。
听日本兄弟说史莱姆到后期是最强的存在,前中期纯属打酱油。
当时的我当然不知道,只是因为从一开始就陪着我,哪怕每次都是变☠️以及给地方挠痒痒的存在也不曾想换掉它。
当然也是因为:这世上竟然有这么可爱的小家伙!!!
万恶的创始人你抢走了我多少💰😠 电影中一开始的出现是在主角越狱途中,严肃的表情。
(原来还有不笑的时候啊)接下来冰天雪地中躲在树后偷窥主角。
总之就是哪里都可爱,果冻一般的身体。
合适的音效,默默的吃草,睡觉时的呼吸,惊讶的小圆嘴,害怕时的抖动,一跳一跳我看着是挺累的,你觉得呢(摸一摸身边的亚马逊的2700日元的水滴) 跨过悬崖时的勇气与果断,最后时候的无私与凛然。
或许正因为爱笑才强大吧。
没玩儿过勇者5,日本的恶评接踵而至。
不过剧情我也不知道有些出入在哪,不管那么多其实我就是看史莱姆来的😄。
电影最后一刻舍身而出,编写了主人公的另一个虚拟世界但又寄托了很多希望与勇气的故事。
原来不笑的你也是那么的可爱。
不过接下来打败了病毒入侵世界恢复原状,这时候舍身的水滴下落不明没有交代有些可惜。
最后归乡的时候出来露了个鬼脸,但愿你就是那个舍身保护了主角的美好故事的水滴吧。
毕竟后期是最强的存在不是吗。
(^_^) 或许你也一直陪伴着编写了一个凌晨三点还写下这么多字的人二十多年来的故事。
我可没打算就此为止,睡觉了水滴。
白天起床,拿稳了我的剑,别掉了。
我们出发。
💧
本来眼泪都马上要出来了,结果史莱姆顶着大叔的声音说出这么出戏的话又把我给整笑了。
好电影呀,虚拟世界可能只是一套程序,但是我们投入的情感和时间,每一份相遇和感动都是真实的呀[可怜]就像小时候玩口袋妖怪,总会相信大海里会有盖欧卡,火山里会有固拉多,宇宙里会有拉帝欧斯,格外珍惜与每一只精灵的经历…
5/10。完全的跳跃剧情,没玩过游戏的我一脸懵逼。居然主角结婚生子了,“我”的儿子还是天选之子,amazing。
画风有新鲜感所以能看下去,但结尾“我与它们一起共度的时光都是真实的,它们是另一个真实的世界”几乎改变我的三观,人还是相信有另一个世界过得比较开心
应该先玩一下DQ5再来看,可能更能GET到点(坚持到88分钟,等待你的是5分钟排山倒海的感动)
假游戏,真情感。
这是一个属于游戏宅的浪漫情节,跟织梦岛刚好互为镜像。不过勇者的配音居然不是山田孝之,有点儿失望……而且,这个人物一脸雀斑的画风可一点儿也不鸟山明,失望*2。以及,DQ5这个剧情后来应该影响了仙剑1吧,太多相似的地方了……
游戏世界并不是虚幻的,他对玩家来说是另一个真实的世界。
回忆满满,还原度很高。通关了好几遍的游戏
说来惭愧,我玩单机游戏也快20年了,勇者斗恶龙系列是从那时起就听说过的经典之作。近年来一直被重制或复刻,从主机到PC或模拟器,总是有玩的机会。但我至今也只是玩过,从来没通关过任何一作,一般是刚上手就打算搁下,一想到需要几十个小时的时间,就望而却步了,所以看电影的时候难免体会不到那种从小玩到大的情怀。电影改编自第五部的剧情,尽管时间有限,也不难看出原著庞大的系统和史诗级的剧情,不亏是神作。电影最后的那些话,相信是每个电子游戏玩家都有共鸣的,一起游戏的时光,都是真实的。真有你的啊SE!
渐入佳境。
画风虽然不能说完全的低幼Q版,但也差不了多少了,前面的故事过程很游戏显得偏低幼,没有那种可以代入的感动,毕竟这是看电影不是玩游戏,这也导致了最后即使剧情反转,说出那些可以代表玩家心声的台词,也只是空中楼阁没有让人感动的力量
烂得惊心动魄。
没出圈
没有最后这部片子就是游戏剪影,your story就是our story,我吃!XI买!!我要最高级的!
逻辑混乱,作为电影节奏感太糟糕,而且有bug有bug有bug
从开始到结束满满的随意感,剧情瞎推进,情感乱展开,原以为是父子故事结果跑出来爷孙三代,几乎找不出主线,迷失在随机发生、不为铺垫宏大剧情只为当下趣味服务的各种元素和人物里…… 以上种种反电影的要素,构成了对游戏世界最浪漫的推崇——不得不为某种主题服务,不得不流变、反转、起承转合的电影,真是太无聊了
像是用DQ11的引擎重制了一遍DQ5......
结尾真他妈又KUSO又正能量又肥宅正确啊,JRPG的老玩家估计会暗自在心里流泪。。。
操这破烂电影,结局居然给观众喂屎。
游戏爱好者感同身受了。在我心中艾欧泽亚一直真实存在着。
原著党应该很喜欢吧,对我这种伪动画迷而言,而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