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结尾竟然看哭了,年轻的Jane的人生轨迹从此改变,进入警局工作,和爱人在一起,就像在另一个平行世界,Jane Marple的愿望都实现了。
Larry叫一声Jane,老少两人同时扭头,一对恋人一起离开,只剩下年老的Jane,本该显得落寞的场景里,她却温和一笑,well, at least that's real,转身上车离去。
那么,年老的Jane曾经多少次梦见这一幕,又多少次失落呢?
还是没看过原著 但觉得是这一季中最好的一集 女仆就像年轻的马普尔啊 “因为你不够老”这句真把我看逗了 双手的秘密啊 双胞胎的诡计已经用烂了但是最后咋又变成女同了啊 英剧是有多爱这口味啊 后来又变男男了。。。
(福尔摩斯和华生)
漫长冬日,真是只有看这套片子最合适,基兰·德赛说过英国作家写印度(也泛指其他英属殖民地)完全不成样子,但是写回英国,则风物人情都恰到好处,作家单子里特别点出可爱的阿婆。
其实,剧情有修改,有些故事里的侦探也非简老太,但是,导演完全遵循精工细作原则:布景,美工,音乐,服装做到一丝不苟。
这套片集的服装非常精致,贴合角色的个性:马普尔小姐真人有165公分,为了使得她看上去更娇小,料子层叠布满碎花,帽子上有褶皱小花,胸前坠一鸡心型放大镜,拎个印花大手袋走出来,像极了我心里的超龄侦探。
“甜心夫妻”里那位太太个子很高,衣料都偏硬厚,一出场戴的小帽子很魔幻,像一截弧形的黑树根,她脱了米色的厚外套,里头露出件高腰墨绿连衣裙,端庄大气;《魔手》里梳BOBO头的乔安娜最符合我心里二战后的英国姑娘体型,因为那时候资源吃紧,不可能太丰肥,蜂腰内衣也出现了,她穿一件金绿色大蓬蓬裙,纤腰盈掬;里头另有一个女孩模仿奥黛丽赫本的造型,绑马尾辫穿七分铅笔裤,穿平底鞋骑单车,轻俏活泼。
自己心仪的小说人物穿上合适的衣服出现眼前,真令人兴奋,而且40后-50初年代的衣服如今看来,也时髦得很。
尽管展示有些角色根本是大配角,那些好看的服装才几个镜头,但是,不该省的钱真不能省,不然观众会一直记得。
相比之下,80年代阿婆的侦探波洛(大卫苏切特 饰)系列,就寒碜多了,女主角无论明星、富孀、名媛,只得一两套衣服撑场面,设计得不贴身,显得人胖。
还有豪宅,够大够空,但很败落,有一幕我至今记得,波洛和黑斯廷斯早起饭,三张大条桌并着,铺雪白台布,上面有一溜儿餐具,然后波洛打开,只有一只鸡蛋,这集关于绑架小孩的,也许是片子里的贵族确实败落了。
对比之下,马普尔小姐去哪儿都像豪华游似的。
《伯特伦旅馆》这集也好看,马普尔小姐小时候来过,她爱这里跟自己家似的,但等老了再入住,物是人非。
一个地方发生凶案,无非是钱和情两样,片子里是都占全了,但我觉得其实讲的是另外一回事,导演对旧时人事的眷恋。
进入伯伦特旅馆就是展开一次怀旧之旅,小说早已言明 “ 如果这是你第一次来到伯特伦,你会几乎惊奇地发现自己又回到了一个消失的世界。
时光倒流,你再一次置身于爱德华时代的英格兰。
”的确,片子里的建筑物乃至人们爱喝的下午茶都没变,人们静静享用印度、锡兰、大吉岭、兰普森等地出产的茶,吃着松饼,表情怡然。
穿插的爵士乐曲热烈活泼。
华美的场景,丰裕的酒食,使得这个封闭的小世界异常鲜活,可爱。
但,怎么可能时光倒流,旅馆要打开门做生意,英国人扭捏的小情调和固有的传统就随着“与时俱进”的需要而变更:为了适应性好奢华的美国人,把其中几间做了改良,变得更宽敞时髦,加入异国情调,满足暴发户的炫耀心态,特称“美式房间”;纳粹分子偷了人家家传名画,只要付得起钱,也改头换脸住进酒店;还有改装成牧师的纳粹;文质彬彬的孪生兄弟其实是惯偷;女冒险家更像黑寡妇,除了超速驾驶,骑马,开飞机,正业就是女结婚员,老公死了就能分到财产,戏里的5万镑在今天当然不算巨款,但50年代不算小数目,在1954年1万英镑就可以买下肯辛顿区或是骑士区的房子,而如今想买差不多的房子则需要1千万英镑)。
里头也有一位喜欢冒险的简姑娘,她在旅馆当侍应,休息时爬上顶楼俯瞰伦敦,觉得又美又失落。
战时英国民众万众一心,全力御敌,每个人都觉得担当起巨大的历史责任,她的妹妹做过随军护士救死扶伤,但是二战结束一切恢复原样,简说“看我现在还不是做回一个侍应,让老板呼来喝去 ”。
同样不平衡的还有那位不苟言笑的苏格兰场的侦探,他年轻时率领士兵登陆诺曼底,退役后就作了人民公仆,但真正的罪案并不常发生,即使有,人民也没以前那么信任他,反倒是为了利益希望一切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就是协作破案,简姑娘在其中起到了抽丝剥茧层层分析的作用,而且还非常专业,在这里逻辑推理胜过了法医鉴定,到最后,侦探爱上了这位伶俐大方的女郎,导演还专门加插一段好莱坞式接吻,背景音乐轰隆隆响起来。
片末,她羞涩地告诉马普尔小姐说:“我们打算住一起,互相了解一段,您知道,现在时髦这个。
”马普尔小姐说,现在的英国应该是越来越好。
但实际上,我翻查一下资料,“从前”其实没那么美好,40年英国政府采取配给制,汽油,肉,黄油,乃至布料都要配给,有的家庭只好自己养殖家畜家禽;除此以外,食品部长甚至提出“没有牛肉的炸肉饼、没有糖的蛋糕和没有茶叶的茶!
”的口号,号召大家用实际行动支持国家。
我们看到的漂亮的花园变成了菜园为了填饱肚子,还备有家庭防空洞;天黑如果还有亮光是违法的,所以那时候交通事故是非战时的2倍。
但是战争把人对国家的忠诚,热情调动到了一个最高的极限,他们无瑕显露自己的小奸小坏。
倒是和平时期,尘埃落定,回过头来,才发现物质匮乏终究是不能避免的。
凶案越来越多,人越来越坏,心越来越狠,手段越来越辣。
即便如此,缅怀过去只是徒劳,时代轰隆隆地过去,旧时风光如飞花去影都不可追,只有在封闭的伯伦特旅馆,在衣香鬓影间,在歌声里,在那些残存气味的饮食里,才能隐隐捕捉到一点痕迹。
开篇时,马普尔小姐说起幼时曾在此留步,依依不舍,也有物是人非的感慨。
"天令尚随新岁改,人颜那得旧时红。
"说到怀旧念旧,大概也比不过英国人这种丝丝入扣的情怀。
结尾处,善解人意的马普尔小姐意味深长地说,“今日之伦敦,今日之英国胜于昨日。
”即使在那个经历过战争创伤,需要支付巨额外债的英国,英国人还是有足够的幽默感,调侃世事。
Geraldine McEwan的最后一集马小姐,说一下Geraldine McEwan,之前都没有注意到这个演技了得老太,看过马小姐之后看了美版《情书》,发现里面跟格温妮丝·帕尔特罗的妈妈搞Les,长青不移的就是她,气场真真是太强大了Juliet Stevenson出演女秘书,马脸的中年女人,多演些不咋地的角色,注意到她是在大嘴罗伯茨的《蒙娜丽莎的微笑》里,一个敢于向学生发安全套的老师,不过在那个年代被开除了,其他角色包括96版《艾玛》(帕尔特罗主演)里面的埃利奥特太太,《成为茱莉亚》里的艾文,《月亮坪秘密》里的家庭教师(这个角色是来搞笑的)Denis Lawson出演死者的丈夫,也是《船长系列》里面的海军大官,《荒凉山庄》里面的庄主,后者的戏份很重,也很讨巧,让人一看就记住这个老头了Alison Steadman演管家,就是95版《傲慢与偏见》中的班奈特太太,十几年不见,脸颊丰韵了Jane Seymour出演死者,这个老太还用多说么,本片最大牌,早年的邦女郎,后来的女医生,年轻时美得让人没话说了Richard Armitage演大女婿,这个是很多女孩喜欢的型男,因为《南与北》,实在是太帅了,型男其他作品新版《罗宾汉》Burn Gorman出演大儿子,长相真的不咋地,演技真的是好,《荒凉山庄》里面的律师助理很抢镜,还有《牛津谋杀案》、《陵园路口》,不过电影里面基本打酱油Tom Riley出演二儿子,本片第二帅哥,《迷失奥斯汀》里面的维克姆
第三季四个故事的场景都是我爱的(自我感觉比第2季好,至少大大开动了脑子,享受到了看侦探片的乐趣,第2季故事虽然离奇,但作为观众丧失了与导演、编剧一同体会推理的快感)。
尤其是第2季的第4集,酒店。。
开篇就人来人往,超级古典的茶具,以及每集特有的各种优雅的紧身连衣裙,第一次感到口红对于一位迷人女性的重要,生活在那个时候的女人想必也在紧身裙,口红,端茶杯,香烟等各种优雅束服中,快乐而优越的活着。
而我终于学会了如何拿茶具,怀旧的情怀再一次被推向高潮
如题。。。。
在刚开始的时候有个黑人歌手和乐队一起唱的那首歌。。。。
我找了很久不知道叫什么。。。
还有后面那个歌手的清唱。。。。
...But through that lies the answers to everything.听这句话,精神一振。
结尾哭了(帽子设计师说:“It's home”),然后笑了(女仆简和探长成了一对),最后又哭了(女仆简拥抱了马普尔小姐。
世界在改变,而且会越变越好。
(二战后))。
女仆简就像马普尔小姐的一个延续,虚幻的人物也会老,也会离开。
把所有祝福都给了继续生命的人。
马普尔小姐不同于其他侦探形象,她会让人有一种依赖感,温和可信。
看完之后,越发想不起原书具体写了些什么了。
不过这次改得还有些意思,挺紧凑,缺点是没必要地制造了些吓人的效果,原书那让人毛骨悚然的感觉反倒没出来。
这季的水准似乎有所下降,对于原著小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删改,而且加入了无数的女同情节,虽然《复仇女神》原著里确实是有,但把《伯特伦旅馆》也扯上女同似乎也太扯了吧!
而且很多原著里很有光彩的人物,被删改以后变得很苍白很单薄,坏人坏的很没有说服力,好人也不够令人同情。
还有最致命的剧情问题。
阿加莎缜密的小说其实经不起大改,改动越多漏洞出现的几率就越大,比如《走向决定性的时刻》,从一开始俺就知道了凶手是谁,还有原著中凶手隐藏极好的《无妄之灾》,这集里表现的实在太明显了,生怕人家不知道她是凶手。
无论如何,聊胜于无。
而且这位令人怀念的演员已经辞演了剧集,她看起来是最机灵和轻巧的一位马普尔,而且扮相很漂亮。
今后再也看不到她演出的马普尔了,还是觉得相当可惜的。
贝丝,是不是《诸神之战》里面那个凡人的王后,后来被冥神变老了的那个。
探长那个人,看着很眼熟,后来觉得是布兰妮MV《Womanizer》的男主角。
后来发现不是
《零时》除了加入马普尔以外算是改得中规中矩,不过删掉警长之女和自杀未遂者两条线显得没原著巧妙;《伯特伦旅馆》和《复仇女神》改动虽大但都很精彩,尤其前者算是对于原著的提升;《无妄之灾》则是把一部推理小说改成了家庭伦理爱情悲剧,最后的推理毫无根据。
删改得不成样子,女同情节真多啊。《复仇女神》这一集拍得尤其差,简直是我看推理剧以来最难受的体验之一。
这一季都很好看,打酱油的cast也很赏心悦目,大表哥瘦瘦的
看一遍不知道谁是谁具体什么个情况...
经过了第一季的英式还原,第二季的暗黑探索,第三季越来越精彩了。每一集都是一部内容丰富,又让人回味无穷的电影。因为破案同时,开始更着力人性刻画,每一个故事都成为一个人物群像描写。有些人性面让人感动,有些让人细思极恐。即便猜到了凶手,原因和手法还是令你毛骨悚然,这其实比第二季更吓人。杀人诛心最吓人。第一季最后有《唐顿庄园》大小姐第二任丈夫,这一季最后一集是她第一任丈夫出场。
人物关系很复杂,搞的我都头晕了
第三集太亮了,好多熟人
s301
女同性恋桥段最多的一季,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围观
每个案子都有10个左右的嫌疑犯……你这是让我记名字记到死啊,还好不是俄国人==
阿加莎真是个天才!案件实在精彩,找到了小时候看波罗破案的赶脚了!第四个案子我几乎都猜对了,慢慢了解了阿加莎故布疑阵的方式,女人的直觉真是可怕,开头我就觉得喝酒的修女不会是什么好东西,第四集还有大表哥呢,惊喜~~
2009-06-17 看过。
love and peace
哎,马普尔小姐探案真的没什么逻辑,全靠八卦培养的直觉。
剧情精彩
令人毛骨悚然的阴谋,残忍阴暗的性格在最后时刻被揭露。一直以为是那个黑人,他确实眼神飘忽不定。没想到线索可以绕回来。我想说,心理的健全是比肢体的完整更加重要,身边的人都是心理比较阳光的人,我想应该感到庆幸。阿门
英式的魅力、美丽...建筑、服饰、家居、盘子、杯子等等,都很美很美的..还有马普尔小姐的破案...很值得推荐的
故事倒是串起来了,但动机和一些情节显得牵强
主角换人 套路太深 码一下 无聊时再看
为什么这版总要想法设法加点同性情节进去,因为是腐国吗?从第一季到第三季,同性恋不是杀人就是被杀,刚开始还有些新鲜感,到后面就觉得有些疲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