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美食家第六季

孤独のグルメ Season6

主演:松重丰

类型:电视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7

《孤独的美食家第六季》剧照

孤独的美食家第六季 剧照 NO.1孤独的美食家第六季 剧照 NO.2孤独的美食家第六季 剧照 NO.3孤独的美食家第六季 剧照 NO.4孤独的美食家第六季 剧照 NO.5孤独的美食家第六季 剧照 NO.6孤独的美食家第六季 剧照 NO.13孤独的美食家第六季 剧照 NO.14孤独的美食家第六季 剧照 NO.15孤独的美食家第六季 剧照 NO.16孤独的美食家第六季 剧照 NO.17孤独的美食家第六季 剧照 NO.18孤独的美食家第六季 剧照 NO.19孤独的美食家第六季 剧照 NO.20

《孤独的美食家第六季》剧情介绍

孤独的美食家第六季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由久住昌之创作、谷口治郎作画,从1994年到1996年在扶桑社《月刊PANJA》杂志上连载的漫画。 讲述的是一名个人经营进口杂货商店的男子井之头五郎,在工作间隙前往餐馆当中吃饭的场景的故事。作品中登场的餐馆全部都是实际存在的,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在于基本上都是一些大众化的餐馆,只不过作品中并不是单纯地描述食文化,而是着重表现主人公吃饭的场景以及心理描写。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远方有多远永恒之旅你们这些混蛋母亲,母亲初恋红豆冰数码宝贝大冒险:我们的战争游戏!巴克劳爱情守望店血色旗袍谁来买我的圣诞树豆酱的味道俘虏国度猫胆虫威第一季悲伤战鼓催眠情人钥匙当我们的爱情散发香气时欧布奥特曼:原生之初魔农传记窦娥奇冤开挖掘机怎么啦蓝色珍妮强袭魔女OVA无人区恶魔律师·御子柴礼司被偷走的女孩有了?!影之宅金牌得主玛丽苏遇上杰克苏

《孤独的美食家第六季》长篇影评

 1 ) 美食家不孤独

记得社交网络曾经流行过一个孤独等级表,从低到高依次是一个人逛超市、吃餐厅、去咖啡厅、看电影、吃火锅、去KTV、看海、去游乐园、搬家,最高等级是一个人去做手术。

知乎上也有一个问题,“一个人去吃火锅是什么体验?

”我好几次都是一个人去吃火锅,体验就是汤底一个人负担比较贵,二三十块钱一锅,还有就是不能尝试多个种类的食材。

我想,和约朋友但朋友没空时的失望比起来,我更愿意忍受孤独和比较昂贵的价格。

再说,有美食为伴,又如何会孤独呢?

兴之所至,逛超市、吃餐厅、喝咖啡……其实都是来不及约人的,想去就随时去,所以我常常都是在这样的场所里,享受一个人的自由时光。

而在日本社会,一个人吃饭似乎不单是关于孤独的问题,有时还要忍受别人奇怪的目光。

这个问题主要是针对女性,如果女生一个人去吃拉面,她会被认为没有朋友,不能融入集体。

就算是男性,常见的情景也是这样的吧——早上出门上班,妻子把做好的便当交给丈夫;中午时分,拎着便当跟几个同事上天台吃饭;晚上,妻子做好一桌菜,或者偶尔跟一群同事上居酒屋……所以如果一个人经常不着家,饿了就在路边找一家饭馆,在如今的社会是一件多么难得且奇怪的事情。

而这,却是五郎主动选择的生活。

有一回,五郎回忆起往事,一个女性友人小雪曾半开玩笑地说想嫁给五郎(我觉得是认真的),但无论是小雪还是五郎都很清楚,五郎的个性不适合结婚。

在氛围变得有些尴尬和不快的时候,小雪提出去吃甜食。

一般人、一般影视剧接下来应该是黯然神伤,感叹一下物是人非之类的吧。

但我们的美食家五郎提起甜食第一反应是饿了!

果真这个性不适合结婚啊。。。

美食对于五郎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存在,无论是工作上遇到瓶颈,还是受到客户鼓励充满干劲,又或者是找不到灵感,反正没有一顿美食洗刷不了的坏情绪。

所以也就很能理解为什么五郎不愿意成家,如果说家庭是我们的避风港,是我们受伤时的慰藉,那么美食就是他的慰藉。

不得不说,人有热爱的事物,无论是爱豆、是旅行、是收集、是游戏、甚至是学习……只要是能让自己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的,人就不会孤独。

所以我认为五郎不仅是不孤独的,还是让人羡慕的。

五郎算不算得上是个“美食家”呢?

就身份而言,他是一个小商品个体户,似乎没那么专业,但是见多识广。

就经验而言,五郎走南闯北,三餐通常都是在外头解决,造就了他兼容并包、口味杂糅的味觉习惯,美食经验可谓丰富。

就态度而言,五郎对于食物有着极高的敬畏,从不轻易浪费食物,对待美食似乎还自有一套仪式感。

因为饮食习惯不同,有些食物看起来并不是那么好吃,但看五郎吃饭的样子,看他的内心独白,会以为那是何等的珍馐美味。

总觉得,如今出门打牙祭可选的范围似乎太少,不知道是我胃口差还是事实如此,打开一系列团购app,人气高的大概率是网红店,要么就是价格太昂贵。

真希望我有像五郎一样的美食雷达。

看这部剧期间我变得特别馋,拉着我妈去吃人均一百多的日式烤肉(不算精品但对我来说也算奢侈了,那天我生日),天天幻想着吃拉面,就是那种汤汁浓厚,面条爽滑,汤面上还飘着芝麻,碗面1/3是叉烧的拉面,附近没有拉面馆,于是我就网购了三盒。

打开一看,盒子写着“懂得善待自己的胃,就不是孤单。

”怎么的,这盒拉面知道我最近在看《孤独的美食家》?

 2 ) 孤独的时候,也要一人食

我家在老城区,从小区走出去,会有一条横向的街道,路上错落着各种商店、饭馆、杂货店和菜场。

武汉人有出门过早的习惯,所以早上,这里是一整条街点心铺子和早餐摊;晚上则亮起昏黄色的灯光,变身为烧烤、卤味和炒饭炒粉店。

人们早上捧着热干面、豆皮、锅盔、苕饼(……),吸着豆花、蛋酒;晚上则拎着啤酒凉菜,一边跟老板说,多加辣椒孜然。

早晚之差,一条小脏街就好像翻了样子,很晚很晚的时候,伴随着一路上垃圾的酸臭味,也照样有人在喝酒吃东西。

在武汉,起码在我家门口,早餐不能隔夜买,也买不到,毕竟,出门过早就行啊。

而在我眼里,武汉人是早餐界的武林高手。

不仅仅是花样多,胃口好,武汉人还有着常年练就的平衡感。

过早的时候,很多人并不会坐着吃。

要么一碗牛肉汤粉,加上炸干子、虎皮蛋,不用打包,端着就走。

要么一手早点一手饮品,边走边吃。

所以就连豆腐脑、蛋酒,都做会用珍珠奶茶的塑料杯装好后封口。

你甚至能在等红灯、坐电梯、坐公车的时候,看到西装革履、红唇高跟的男女,手腕上挂着皮包,端着一次性纸盒,拿着一次性筷子,吮喝着汤汁,吸溜着面条。

特别魔幻。

因为某种出门恐惧和换衣懒,平日里的早饭,我一般在家解决,除非周六的早上,我们才出门过早,然后逛买菜市,回家做饭。

第一次来到这条街的时候,因为选择极多,觉得异常新鲜,蛋皮焦脆、糯米劲道的豆皮,加了馅料、擀得极薄、烤得极脆的锅盔,炸得焦黄、中间空空的面窝,还有在北京十年没吃到的「脆」油条。

但家门口的小吃摊,大多数是疲于生计的夫妇两人操持,每天出摊,从早忙到晚,已属不易,哪来那么多精益求精的职人心态?

久了之后,发现步行可达的大多数早餐都不好吃,反正我没有武汉人的正宗味蕾和对于「过早」的挑剔,到处开连锁店的蔡林记,我觉得就已经挺好。

家门口唯一好吃的早点,是一对夫妇打理的蒸饺摊,还附带着蒸包子、蒸烧麦、煎饺、煎包。

他俩只在早上出摊,不主动招揽生意,待人和气。

每次去的时候,唯一的桌椅都是空着,阿姨总是温柔地笑笑,拿来一笼热腾腾的饺子,然后另拿一个纸碗,让我自己打蘸料;而叔叔总是不好意思地一摸头,放下手上的事情,摆上椅子。

饺子皮薄劲道,馅多肉鲜,每一笼都仔仔细细妥妥帖帖,而且特别便宜。

我们,一直是如此每周见一两次、每次一两句话的关系,走的时候,我只是默默地带走垃圾,也不好意思多加寒暄,互道再见。

那天,有点意外,在我们常坐的那张桌子的一侧,坐着一位老奶奶,像是八十多岁了,稀疏的头发全白,不瘦,穿着所有老奶奶都穿的腈纶花衬衣和七分裤。

她面前上放着一笼烧麦,一杯豆花。

我不好意思直愣愣地盯着看,却又总忍不住偷偷观察。

老奶奶没有拿蘸料,夹烧麦、喝豆花的样子倒是颇为果断霸气,又带着几分悠闲,拿筷子的手上布满了好多老人斑。

她从斜跨的背包里颤颤巍巍地掏出纸巾,仔细抽出一张,撕成两半之后,一半塞回了纸巾包,一半拿在手上。

一边咀嚼,时不时擦擦嘴,一边环顾四周,看着热闹的街区。

小孩子背着书包,打打闹闹;妈妈带着孩子,一边问要吃什么,一边急躁地说,「快快快,要迟到了」;旁边卖豆皮的夫妇,丈夫利落地甩锅翻面,妻子快速地盛起三四块豆皮,加点散在锅里的豆腐干,递筷子,收钱;起锅声的哗啦声、塑料杯封口的吧嗒声,水蒸气冒出的呼呼声,夹杂着聊天、打闹、抱怨的人声,真沸腾。

而桌子上的我们,只是各自默默地吃喝,然后默默地擦嘴起身,如果下次有机会的话再偶然相遇。

不知道为什么,老奶奶一个人过早的样子一直在我眼前徘徊不去。

在北京的时候,有天中午去北新桥姚记吃卤煮也是,因为人多,我们跟角落圆桌上的一个老奶奶拼桌,她要了两个肉包子(啊,想吃!

)和一碗炒肝,也是一个人悠悠闲闲地吃完,不理会同桌的我们,独立于来来去去的人声鼎沸,又好像自然融入了这种吵吵闹闹的氛围。

念书的时,有一个很好的朋友,每天同出同进,一起吃饭,一起上课,一起自习,一起跑步,一起无聊说闲话。

在她转学出国后,我每次一个人去食堂吃饭的时候,总觉得异样,又有点难过,好像每个人都看穿了我没有朋友,只能一个人吃饭。

大概也算是经历了某种成长的阵痛,多年后,我居然变成了一个不太能跟人一起吃饭的人,希望躲避人群,怕尴尬,怕找话题,怕冷场的尴尬,还是一个人吃饭最自在啊。

跟家人吃饭当然好,但能够一个人吃的时候也很开心,不用顾忌家人的喜好和口味,不用考虑营养搭配和变换花样,可以最快速、随意、简便、呼噜噜或者慢悠悠地搞定。

失手了,也毫无罪恶感。

而且,只需要洗一个碗。

之前看日本NHK的一部纪实72小时纪录片,拍摄的是秋田县深冬的一台自动售卖机,提供现泡的拉面和乌冬。

大雪天、深夜,总会有人结伴或者独自一人前去吃面。

卡车司机用五分钟不到的时间吃上一碗,然后说着「頑張ります」离开,上路;得知自己罹患癌症的中年大叔来到这里,说要一边吃得乌冬,一边回忆以前的人生;独居老人每天来吃一碗,机器会给他立即送上热腾腾的拉面;单亲妈妈带着孩子来这里,说自己十几岁的时候是一个问题少女,学校和家里都不顺,她对孩子说,「要坚持对生活的梦想,一定要坚持,来这儿的话,谁都能找到自己的信念」。

这样一台老旧的机器,四十多年了,计数器上显示,卖出了将近41万碗面,是不是也快速地治愈或者温暖了40多万个瞬间呢?

所以即使是大雪天的深冬,即使只有脏脏旧旧的机器,即使只有挂在门廊上自己取用的调料罐和屋檐下的一套桌椅,他们也会来到这里,然后把吃剩的汤面和一次性餐具分开放到垃圾桶里。

这是最朴素的仪式。

《孤独的美食家》里,五郎常去的是各种街边小店,家庭式的和食料理、路边的烤串店、街角的居酒屋,点上小锅、小菜,偷瞄一眼旁桌,再加些,随性而至,随吃随点。

没有赴宴的紧张和节制,随心所欲,按照自己的节奏,与同一个屋檐下的食客,偶尔搭上几句的店主,彼此都有着一种「Alone Together」的默契。

好孤单,也好有人情味。

以前,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那些孤独的奇奇怪怪的人要去深夜食堂,点想吃的东西,讲自己的故事,听别人的故事。

他们吃的明明都是家里马上可以做好的味增汤、茶泡饭、猫饭、三明治啊。

但他们只在深夜食堂相遇,度过一年一年,保持着萍水相逢、若即若离的距离。

大概,就像我遇见的一个人吃烧麦、一个人吃炒肝的老奶奶一样,他们享受孤独,又有点害怕寂寞;他们渴望温暖,又害怕热情过度的负担。

毕竟,谁也没法笃定地说自己不会孤独终老。

而孤独终老的时候,我也希望自己能走出家门,一个人独酌,一个人过早。

了解饮食·品尝生活— 长按下方二维码,一键识别关注「佐餐罐头」 —

 3 ) 爱美食,爱生活

撒花!

《孤独的美食家》第七季定档四月啦!!!!!!

我爱这部剧!

在B站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2017年过得很荒诞,居然直到最近才发现这部剧出了第六季,而且刚刚看完就发现马上要出第七季了,撒花!

井之头五郎一如既往的在工作间隙去寻找各种美食,这些美食是没有经过策划和功课的,只是心血来潮,遵循自己的内心,找到一家自己想吃的店,然后大快朵颐。

面对什么就会突然发现什么,像我发现这一季叔也被催婚了,多年不见的朋友问他为什么还不结婚呢?

叔面临这个话题非常有趣呀。

他是“孤独”的,他的孤独并不是普遍意义上的孤独,而是别人赋予的定义。

我想叔在享受美食的时候可能根本没有想到如果有人陪着就更好了,他一心沉浸在美食中,让味蕾全然尝遍各种味道,让美食在口中、腹中舞动,那个时候的叔,仿佛找到了人生的意义般,又怎会想到孤独呢。

而在剧中又一次出现了叔的前任,一直没明白他的前任对推动剧情有什么意义呢?

这明明就是一部“弱智”剧,请不关注剧情的继续吃下去吧!

其实我从不觉得日式美食有多好吃,但每一次看关于美食的日剧,都深深沉迷其中,怎么会感觉这么好吃呢,无论是街边小店,和式料理,还是街角的居酒屋和烤串店,都感觉比我自己去吃要过瘾多了!

叔在吃饭的时候,没有为了活着而吃饭,而是为了享受而吃饭,他选择每一样食物,都是遵循内心且随心所欲的。

在剧中,“战歌”一起,叔就按照自己的节奏,开始这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享受美食。

孤独的享受美食在我的生活中出现的机会太少,更多的是像深夜食堂一样吧。

我们的文化总是希望大家在一起吃吃喝喝,但总是有想要一个人享受美食的时候的。

也许是一个午后的高点,也许是一份晚餐,只想自己吃点东西,不用社交,不想说话,而是只有我和食物,岂不妙哉。

这种机会还是比较少的,我们的餐馆量大价优,只点一份菜就吃饱了,在点多就要浪费了,所以想要多吃几样总是要带几个好朋友一起的。

不同的饮食方式有不同的快乐,呼朋唤友的享受美食也是一种快乐呢。

而且最近发现回旋小火锅真是给我这种人指了一条明路呢。

我爱这部剧,它还丰富了我的词汇量。

以前对我来说,吃到好吃的之后在心里呐喊一句“太好吃了”,但叔的心理活动太丰富了,每一种食物都有自己的评价,他不仅仅是在享受美食,也是灵与肉的对话,让自己沉浸在美食的世界中,是为了这些美食可以物有所值。

说是孤独的美食家,但更多的是对我们这种都市独居人来说是治愈孤独,在家吃饭的时候的下饭神器,它比很多直播网站上的吃播更让人感到快乐,更让人容易在食物中获取动力和源泉。

治愈的是现代人的孤独,享受的是几千年来饮食文化的快乐。

让我们享受这种孤独,享受每一口食物带来的欢愉。

 4 ) 和五郎一样的偶遇美食记忆

这部剧我是在斗鱼直播上断断续续看的,也没有按着顺序看,直播放第几集/季就看,反正顺序也不影响。

看到五郎每次穿梭在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拜访不同的客户,让我也感同身受。

因为,我也是做销售工作的。

虽然工作内容和五郎不同,可和他一样也是经常独自一人闩穿梭在城市的各个地方。

也经常在拜访完客户之后,一个人找个食肆,孤独的吃完一顿饭,看周围形形色色的人群,或热热闹闹,或安安静静。

印象中,也有几次记忆比较深刻的几次“孤独美食家”经历,就在这里写下吧,趁还没完全忘记给自己留个记录,也不能算是影评吧。

一次是2013年在昆明的时候,那时候我也负责云南市场,每个月都要去云南呆一段时间。

其中一次,见完客户出来,已经中午快1点了。

我对昆明本来也不熟悉,周围的环境对我来说都是十分陌生,周围的人说着云南话,我也是听个半懂。

那个时候和那个地方打不到车,不像现在有了滴滴,只能在路边等。

实在是太饿了,旁边有且仅有一个快餐厅,我就只能去这里吃了。

餐厅里面很热闹,就是那种快餐餐厅,拿着盘子选菜。

坐下后,周围一个工地上中午休息的工人也过来,他们说说笑笑,很愉快的吃着。

就像五郎一样,大口的很满足的吃着饭。

看了自己的饭菜几秒钟后,还是把它吃完了。

很平淡的经历,但是在那种环境的餐厅吃饭对我来说,并不常见。

当时工作并不顺利,可看到工人们开心的吃着饭,好像一切烦恼就瞬间消失了。

还是2013年,在苏格兰爱丁堡。

10月初广州还是盛夏,而苏格兰已经是初秋,并且这个初秋的气温已经相当于广州的冬天了。

8月份的签证被拒,错过了著名的爱丁堡艺术节,只能10月去弥补遗憾。

不在艺术节期间的爱丁堡,平时只有几十万人,却是要安静很多。

满街的石头建筑,几步路就见到一个教堂,爱丁堡的确是世界上最值得去旅游的城市之一。

吃了几天西餐,麦当劳,赛百味,和tesco里的熟食,终于受不了了。

下载了yelp,发现爱丁堡也有中餐,关键是还有火锅!

爱丁堡不算大,跟着地图,穿过一个长长的画满涂鸦的隧道和一条铁路,找到了一家中国人开的自助火锅店。

此时此刻,我无比怀念祖国的美食。

国外的火锅,应该都是用国内的火锅底料做的汤底,平淡无奇。

但关键在不多的几样材料都非常好,尤其是羊肉和牛肉。

苏格兰也算是盛产牛羊肉,写着scotch border grass feed beef&mutton的牛羊肉被中国老板切成薄片,牛羊肉的味道非常浓郁。

其实一直很奇怪,在国内吃到的牛羊肉都没有小时候吃的味道那种浓郁。

现在突然在国外又吃到味道很好的牛羊肉。

还有就是小葱,也有了小时候吃的葱的那种浓烈味道。

老板有一搭没一搭的和我聊几句,我也忙着吃东西,没有怎么搭理。

吃完之后,天已经完全黑了。

8点多的爱丁堡,路上几乎没什么人。

习惯了广州半夜都还热闹喧嚣的街道,看到冷清爱丁堡,我只敢从大路绕回酒店。

还有一次是在东莞,去一个什么镇上见了客户,具体什么客户什么事情什么人都完全忘记了。

见完之后也是看到一个人很多的快餐厅,是专门做烧鸭饭的。

看到人气不错,就进去点了他们招牌的烧鸭饭套餐。

年轻的男服务员板着脸,很快的端了上来。

用很普通的塑料大盘子乘着白米饭,上面码着切成薄片的烧鸭,浇上汁,还有少许小红椒圈,以及一些水灼白菜。

吃下第一片烧鸭的时候,真的感叹,太好吃了,难怪这么多人来吃。

送的配汤是熟地猪骨胡萝卜汤,这种汤也是我来了广东才第一次喝。

熟地会让汤变成黑色,像墨汁一样的黑色,还有一股独特的香味,好像东莞的餐厅很习惯配这个汤,在广州反倒很多餐厅没有。

我旁边几个申通快递的快递员中午聚在这里吃饭,送货的小车都停在门口。

也许是环境影响,我也风卷残云一般的吃完了。

可惜之后再没去过那家客户,也再也没有吃到那么好吃的烧鸭了。

几年后,也就是去年的时候,我去东莞松山湖见完客户华为,他们的总部要搬到松山湖,也是我的重要客户。

从工地出来,周围没有任何吃饭的地方,想着靠近松山湖的大岭山烧鹅非常出名,就开着车根据大众点评的指引去到一家做烧鹅出名的餐厅,他们中午有单人套餐。

可是这家烧鹅套餐并没有曾经吃到烧鸭套餐那种惊艳的味道。

还有就是在广州,尤其在老城区,总能吃到让我觉得很棒的餐厅。

一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很小的餐厅,做的饭都非常好。

记得吃到过很棒的煲仔饭,白切鸡,濑粉,竹升面,还有甜品。

记得第一次吃那个著名的百花甜品,我其实一点都不清楚这家店很出名。

因为是工作日的工作时间,人并不多。

店里的各种甜品名称都写在小木板上,琳琅满目,也非常非常的传统,和其他见过的甜品店完全不同。

后来,一次偶然看到介绍这家店的公众号文章,发现这家店原来还挺出名。

到现在,好像很少有机会去大街小巷去遇到让人意外的美食了。

更多的时候是去到兴盛路找家餐吧,因为兴盛路那些餐厅工作日白天人比较少,可以安静的用下电脑。

也许这种美食发现之旅,更会少见了吧。

 5 ) 欢迎光临”也是一种温暖呢……

欢迎光临”也是一种温暖呢……不知不觉孤独的美食家系列自己居然已经补完了第六季,其实只要是自己已经酒足饭饱的时候就算是深夜去看这部剧集也不会长胖(因为自己身边没有吃的),自己同一时间在一直追第九季,一集一集的……记得有个朋友说这个系列一集一集追的话没有感觉,需要整季一起看,就好像是和五郎一起走过了一个美食街一样,个人倒是觉得各有各的好处吧,说到这个,自己居住的城市,最近其实原先应该有两个类似于美食节的活动,奈何疫情忽然又严峻了起来,还没有开幕就取消掉了……其实看第九季的时候你会看到主角一直带着口罩,主创人员也说过因为疫情对于普通的餐饮经营者的打击是致命的,很多的小餐馆并不能顺利的坚持下来,只能说,很遗憾……回到第六季,不知道是自己的错觉的还是真的如此,五郎的面部表情比之前面丰富了很多,自己很多时候已经不在意他吃的是什么,“只要是看他吃的样子就觉得东西一定很好吃啊”“看起来吃的真香”,这是自己最近经常闯入脑海的感觉……总的来说,第六季了,大概也有72集左右了吧(有些新年特辑自己没看),自己对于日本本土的小餐馆印象最深的是其布局,就算是再小的地方,看起来每一寸空间被合理利用了,几次烤肉的店铺就算是打开抽风机貌似也会烟雾缭绕,种类繁多玲琅满目的酱油,自己有个朋友疯狂收集日式酱油貌似现在已经有近百种,然后就是每次食物的分量,自己倒是觉得这样也是一种节约,“一人食”的概念相信很多人近几年也有所了解,而很多时候,我们就算是一个人也可以一次吃到很多种食物,那才是真的“与食物邂逅,与美食结缘”吧,很多时候一个人吃饭最尴尬的就是分量太多,当然这个和餐馆运作模式有关吧,只能说,希望这个系列可以一直做下去,个人评分9.2分,推荐指数五星。

 6 ) 孤独的美食家第六季

601 大阪府 美章园的大阪烧套餐和平野的炸串1. 大阪烧套餐 猪肉蛋(大阪烧):米饭、味增汤、腌萝卜2. 奢华炒面:混合着甜甜咸咸的酱汁,是大阪选拔赛的全明星。

3. 章鱼葱饼(小):喷香的酱油包裹着章鱼葱饼,可做饭后零食!

亦可做下饭小菜!

4. 炸沙梭鱼、炸嫩肉片、炸韭菜卷、炸红姜5. 土手烧:蹄筋、味增魔芋

602 东京新宿区淀桥市场生姜炒五花肉套餐1. 生姜炒猪五花:饭一碗胜负难定,添一碗如虎添翼。

2. 竹笋土佐煮:用鲣鱼节和酱油等佐料煮制而成。

越嚼越香,是妈妈的味道。

3. 明太子4. 醋腌番茄:哦哟!

这小家伙!

番茄与醋的化学反应。

5. 纳豆

603 东京目黑区三田的鸡肉蔬菜药膳汤咖喱1. Shania风北海道炸鸡:多汁!

且香辣!

是北方大地上最美味的炸鸡。

2. 鸡肉蔬菜药膳汤咖喱:迷人汤汁,滚滚鸡肉,蔬菜齐聚,艳丽满堂。

3. 姜黄饭4. 口感醇厚溏心蛋:他一人就可改变整个世界。

5. 自制冰淇淋:可爱的小雀斑里藏着一个秘密

604 东京都东大和市的上等盐渍牛舌肉和牛霖肉1. 上等盐渍牛舌:让看板娘升天的美味,让人咋舌。

2. 下巴(猪):尽情大嚼,嚼劲十足的美味。

3. 生菜莴苣叶套餐:泡菜、绿辣椒、大蒜、麻油、味增。

4. 牛霖肉(蘸酱):自信满满的超厚肉片,紧锁其中的超强破坏力。

5. 韩式海苔,中碗米饭:老友你终于上线了。

6. 嫩肩里脊(蘸酱):绝赞美味。

山田君,再给我来一片。

605 东京都世田谷区太子堂的回转寿司1. 鲔鱼:战斗在即烽火四起的烽火就是它。

2. 墨鱼:通透的肌肤,柔嫩无比。

3. 三种发光鱼(青花鱼、竹筴鱼、沙丁鱼):光之国的三兄弟。

4. 真鲷汤:一口下去是大海的滋味。

5. 烤海鳗:借助火焰的力量level up6.大红虾:简单处理,甜到心里。

7. 鲔鱼三拼(中腹、赤身、肥腹):美味排排坐,鲔鱼一家亲。

8. 蟹肉沙拉:军舰卷界的新潮流。

9. 茶碗蒸蛋:带点小优雅的小食。

10. 特级海胆:常胜,无敌舰队。

11. 鰤鱼中腹:鰤鱼的美味集于此。

606 東京都新宿區高田馬場緬甸撣邦風豬肉炒醃大芥菜和牛肉湯蕎麥麵1. 茶叶沙拉:茶叶编织的一种新口感,浓浓的亚洲风味。

2. 糯米饭,:缅甸撣邦风味炒醃大芥菜(豬肉):猪肉大芥菜是绝配,有它米饭停不下。

3. 牛肉汤荞麦面(加入大芥菜):牛筋入口化,蔬菜脆生生,看来难朴素,不可小瞧它。

4. 炸面包和奶茶套餐:少糖奶茶, 炸面包的美味泡出来。

607 东京涩谷区道玄坂的盘装乌龙面和春卷1. 盘装乌冬软面:如此高大上的面和码完全融合的大海珍味。

2. 春卷:脆脆哒,咬起来爽翻天。

3.特级杂烩面(少面):特级并非虚名,少废话,快吃。

608 東京都台東区御徒町之葱爆羊肉和烤羊排1. 葱爆羊肉:软嫩羊肉被甜葱汁温柔包裹2. 麦饭和三种佐料:发酵辣椒酱、香菇酱、花椒酱油3. 羊肉烧麦:肉香四溢,用黑醋来衬托它的香味4. 泡黄瓜:爽脆弹牙的中式腌菜5. 鱼羊汤(白身鱼和羊肉汤):海的香气和草原的风,汤品迎来了新的黎明6. 烤羊排(半份):好吃没话说!

撒满孜然的羊肉

609 东京都品川区旗之台的西班牙海鲜汤和墨鱼汁海鲜饭1. 冰淇淋汽水:一口气畅饮,感觉回到了昭和年代。

2. 长谷川特色的蘑菇铁板烧(半份):肉厚蘑菇,口感超群,小小伞里,琳琅满堂。

3. 自家制面包(配菜)4. 西班牙猪肉肠炒蛋(半份):被鸡蛋包覆的两种蘑菇,伊比利亚猪肉锁住了美味。

5. 烤箱蒜泥蛋黄酱烤鳕鱼(半份):鳕鱼+番茄+橄榄油,三位一体的破坏力!

6. 西班牙海鲜汤(半份):汤品的西班牙代表,感谢这份美味!

7. 胡萝卜沙拉:万岁!

它是让笑颜上桌的名配角。

8. 墨鱼汁海鲜饭:来染黑牙齿吧,美味浓缩在漆黑的米里。

610 千叶县富津市金谷的炸竹荚鱼套餐1. 腌菜:在米糠床上觉醒的战士2. 土豆炖肉:光它可以下两碗饭3. 炸本地鱼(竹筴鱼)套餐炸竹筴鱼:咬一口虎躯一震,这美味天下无双腔昆布味增汤:黏黏的,糯糯的山家烧:房总勇士!

鱼滑的化身

611 东京都文京区茗荷谷的担担凉面和回锅肉1. 担担凉面:解放酷热难耐的身体,清凉一夏,尽在口中2. 蒸笼鳄梨:以蒸唤醒的新生力量,震慑心灵的无比美味3. 中华茶碗蒸:呜呼,好入味,幸福在汤匙上摇晃4. 四元猪肉回锅肉:裹满浓厚的汤汁,猪肉和蔬菜给你会心一击

612 东京都品川区五反田的炸玉米饼和牛肉饭1. 章鱼黄瓜拌咸昆布:咸度适中,越嚼越香2. 海胆on the 煮鸡蛋:如恶魔般的组合,如天使般的风味3. 日式炸芝麻豆腐和番茄:芝麻的甜和番茄的酸,在舌尖擂起绝对战鼓4. 炸玉米饼:外壳包裹香甜玉米,一口享尽夏日风格5. 烤大赤鮶包茄子:鱼和蔬菜热情拥抱,被栗子碎温柔遮盖6. 牛肉饭:户高名菜,最棒的饭,一口下肚,无上幸福7. 养生味增汤:这是体验一碗与未知的邂逅

 7 ) 写在观《孤独的美食家》之后

从大一开始,看了五年的《孤独的美食家》,中间断断续续经历了审美疲劳、忙于自己的琐事减少了关注,但想起五郎总觉得是我在一人食上的引路人,每当一个人在餐厅外食的时候,总想着叔可以做到如此自然地享受,我为何不可。

大学的时候也写过一些观后感、截过很多图放在社交平台上试图安利叔,拍到现在,现在叔已然家喻户晓,但今天还是忍不住想简单写一点东西。

毕竟是陪伴我整个大学生涯的美食剧,现在叔年纪越来越大,不知道还能继续拍多久,还是想把此刻对叔的喜爱在此留下来。

今天看了第六季10—竹荚鱼定食,猪猪字幕组的版本。

在我看来,这一集的特色应该是用各种酱吃炸物——塔塔酱(叔的隐藏之爱)、酱油(文艺风)、酱汁(运动风)、酱汁加芥末(ending)说起炸物配米饭,虽然看起来很干,事实也有点干,但其实炸的嫩的炸物比想象中的有汁水,配饭刚刚好解腻,如果配茶泡饭有冲淡炸物的可能,为了发挥炸物最大的美味其实配饭最完美。

一般我吃到的定食都是小菜和主食一起上的,主食诱惑力太大我一般都是主食吃到差不多才会想到吃小菜。

这里叔在等炸竹荚鱼的时候,老板娘先给了三个小菜,我倒是特别想这么试试看,不知道吃过腌菜会不会让主食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这里作为一个完全不懂日语的人,我可能最奇怪的就是鱼滑烤的饼为什么要叫山家烧,不是应该叫海家烧?

最后,我必须要说,这一集最为有纪念意义的一幕——叔直播买单了!

(鉴于我前面有很多集都没有补,这确实是我第一次看到我们叔结账啊!

 8 ) 又来看五郎吃了

终于又再看。

这个是很早之前就出的。

我就只看了一集就不看了 因为不是不好看。

是不敢看啊 每次看叔都吃的特别开心 我自己也特别开心 还特饿 吃东西也觉得美味 每次都能吃平时饭量的两倍 刚刚看过又吃撑了_(:з」∠)_是熟悉的饿了 噔噔噔然后去找吃的

还有那让人看了特别开心的叔在吃的过程中的心里解说 真的让人感觉吃东西如此开心

最后战歌起 风起云涌 叔一切搞定 筷子高速运动 哈哈哈哈哈哈哈真的好棒啊

 9 ) 丧心病狂!日本这部深夜福利剧,真的太诱惑了

首发于[君君电影院]微信公众号TVwanda转载请注明出处《孤独的美食家》第6季孤独のグルメ Season6

《孤独的美食家》真的是明目张胆地深夜耍流氓,播出时间一般在半夜12点左右但是就是有无数的男男女女心甘情愿地守候在电视前,靠着它湿透了一张又一张纸巾(让我看看是谁在瞎想,君君说的可是口水)

这部致力于深夜耍流氓的清奇日剧堪称电视剧版的“大众点评”因为和隔壁《深夜食堂》不一样,这里的美食店都是真实存在的

主角是日本非著名个体杂货商——井之头五郎,由演员松重丰饰演白天的任务是大街小巷地探寻日本各地的美食,顺便完成工作任务,晚上就要匆匆赶回新宿恢复黑社会老大的身份(误)

(咚咚咚)没有什么剧情,唯一的任务就是吃吃吃但就是这么一部并不帅的大叔吃东西的日剧却让君君看得入了魔

(好像听到有人说我不帅)前五季在豆瓣都取得了很高的评价,平均分高达9分第六季刚一出炉就取得了9.5分的高分

制作成本一集约合人民币11万,一集20分钟,全无激烈冲突,就一个大叔自己坐那儿吃吃吃就这么高分,凭什么?

大概是因为五郎叔吃得很走心,很享受吧君君在第一季第一集就被五郎叔的这个表情迷住了,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一直追到了现在

(这就是一个吃货的信仰,没有什么烦恼是不可以用美食治愈的,如果一顿不行,就再来一顿)虽然剧已经到了第6季,但是我们对五郎叔还是一知半解只知道他是个杂货商,需要满日本跑来跑去完(挖)成(掘)工(美)作(食)至今还是个单身,并且吃饭从来不结账 (大雾)

但是作为美食剧中的清流,这都不重要因为这部剧的内核不是让你喝心灵鸡汤,而是实打实地让你的眼睛饱餐一顿

之所以看五郎叔吃饭怎么也看不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那丰富的内心活动以及可爱的微表情虽然大部分时间像个面瘫,但是心里刷起弹幕可是很疯狂的哟在进店之前就在心里对店铺与美食做一番评价

进店之后,打量店中环境,初步判断这家店的情况

观察周围食客,慎重地做出选择

最重要的是,吃饭的时候五郎叔可以用每一个毛孔告诉我们这餐饭有多好吃

吃着吃着就笑了,这大概就是人世间最大的幸福了

作为一部美食剧,这部剧主打的是街头巷尾的民间美食,虽然没有高大上的环境但是十分走心,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仿佛这就是我们身边一个普通的大叔

并且,即使是在日本,美食界依旧少不了我大中华的身影第一季第三集就出现了中华料理还有用高大上的包装设计统治世界的椰树牌椰汁

(啊,一本满足)在这一集中,五郎叔吃了无汤担担面,煎饺以及拌三丝

▼吃煎饺吃到high

▼又被花椒麻到哭

(为中华料理沦陷吧,愚蠢的凡人们)而在新的一季中,五郎叔还是不改吃货本色,甚至变本加厉,工作时间再创新低第一集中,时间刚过去4分钟,叔就饿了,于是他带着我们去吃了大阪烧和炸串

然而新一季最让人震惊的并不是这个,而是已经两集了,乌龙茶君竟然还没有上线!

真是一代新人换旧人,乌龙茶哭晕在草坪

安利了这么久,君君忍不住要开始谴责了!

这部剧选择在4月回归真的是太丧心病狂了,马上就是夏天了,这不是逼着君君犯罪吗!

但是我还是会看的(自打脸)

(嘿嘿嘿,一个搞事情的微笑)

 10 ) 孤独,原来是这种味道啊

“原来是这种味道啊”,每当日剧《孤独的美食家》主人公五郎在心中发出这样的感慨的时候,我都跟着会心一笑。

在网上看到一句评论:“一个人吃独食可以吃得那么幸福且理直气壮,并不多见。

”而我,很是羡慕这样的五郎啊。

虽然孤独,却心生满足。

曾经有个男性朋友跟我抱怨他的经历,在肯德基用餐到半途时跑去上了回洗手间,结果一回来就发现食物已被收走桌面已被清理。

虽然之后店员向他诚恳道歉并送上全新的食物,可这个因为一时的孤独无伴而带来的不快经历却还是小小的伤到了他的自尊心。

他说,一个人就是这样不方便,如果当时有其他人在,就不会发生这样的尴尬。

是啊。

总是独来独往的单身汪大叔五郎即使因为工作习惯了一个人品尝美食,也会有感慨孤独的时候。

如果有同伴的话可以品尝更多种类食物呢。

感慨归感慨,现实归现实。

五郎仍然是那个高大瘦削、西装笔挺、拿着公文包穿梭在大街小巷找寻美食的孤独的美食家啊。

在工作之余,他闲适地徜徉,风度翩翩,可一旦饿起来,就像是身上装了小马达,双眼放光,走路带风,一脸急切。

让人忍俊不禁。

有一回,和路边偶遇的老头儿们下棋的五郎,正下到关键时刻却饿到无法思考,他一声抱歉就扔下棋局疾走。

直到吃饱喝足才回想起棋局只剩一步就可赢了全盘,他没有遗憾地笑了。

毕竟,那一刻,对他来说,吃才是最重要的事!

有人说,五郎吃什么都好吃,一点都不挑剔也能叫美食家吗?

其实,漫画原作者笔下的这些餐馆小吃可都是作者自己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是他吃过觉得很好吃很想推荐给大家的美食,于是将这些美食融入到了漫画创作当中。

而且,我觉得并非要吃到多么名贵的食物,得到多么响亮的名声才可以称之美食家,那些涉猎广泛寻寻觅觅又对食物惜之爱之的人也可以称为美食家。

后者更具有生活气息呢,可以说非常接地气了。

五郎对美食的态度,真是认真又纯粹。

在寻找的过程当中,他会自问:“这个时候我的肚子最想被什么填满呢?

”。

在两家餐馆间舍弃其中一家的时候,他会对着那家店鞠个躬略表歉意。

点单的时候,他不仅细致地搜寻有特色的菜品,还会关注其他食客们的选择,从不让自己错过最受欢迎的食物和所谓的“隐藏菜单”。

等待的时候,他会观察店铺装修环境,关心食客们的谈话声,在心中默默点评,甚至暗暗较劲儿。

丰富的表情变化和内心独白让荧屏外的看客们欲罢不能。

用餐的时候,他会全神贯注地品尝滋味,时而皱眉思索时而大喜过望,时而春风满面时而大汗淋漓。

食物的酸甜苦辣咸,荤素不忌,这大概就是美食家的包容心吧,或者说口福。

结束用餐的时候,我们五郎叔要是满意总会回望店铺,在心中默念:“下次还会再来的哦”。

就是这部内心戏十足的美食番已经更新到了第六季,而五郎叔也陪伴了我们这么久。

真希望,没有终结啊。

不管是五郎饥饿时候的“咚咚咚”由近到远的切景三部曲,还是吃到尽兴时候燃起的“战歌”都让人觉得亲切又深刻。

五郎虽然被作者贴上“孤独”的标签,在用餐的时候,却丝毫不会让人觉得格格不入。

哪怕别人都是成群结对,他是如此形单影只。

大概是因为他对这个世界温柔相待吧。

他总是关心着周边变化,充满着热情与好奇,不会把自己封闭。

他是柔和的,不与任何人为敌,也笑着接收陌生人的善意。

他在孤独这条道上,活成了皆大欢喜的样子。

看似孤独的人,只要他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美好的,活的就不孤独,因为他与自己、与这个世界对话太多次,只是不分享与你罢了。

而那些刻意迎合大众,表里不一的人内心才是真正孤独的吧,因为不曾走心,何以暖心呢?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孤独,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我欣赏那些即使孤独着的时刻内心也充满力量的人。

《孤独的美食家第六季》短评

五郎系列看的入门 有点寡淡

8分钟前
  • 宁录
  • 还行

看叔吃饭是种享受

9分钟前
  • Sue
  • 推荐

大叔,你白吃不胖的秘诀是什么

14分钟前
  • 熊猫眼看电影
  • 较差

下饭神器

17分钟前
  • 飞行员
  • 推荐

五郎业务扩展到室内设计了嘛?泷山*10086😆1好味烧套餐@大阪府美章园:葱味章鱼,炸串牛筋串@平野2猪肉生姜烧套餐@东京都新宿区淀桥市场伊势家食堂:纳豆拌饭3鸡肉蔬菜药膳咖喱汤@东京都目黑区三田:风味炸鸡4上等盐烤牛舌和脊翼肉@东京都东大和市翠苑:猪下巴肩胛翼板肉5回转寿司@东京都世田谷区太子堂:闪光(青花竹荚沙丁)鱼真鲷清鲜汤➕特级海胆肥美鰤鱼中腹6炒掸邦风味腌大芥和牛肉荞麦汤面@东京都新宿区高田马场缅甸菜7盘装乌冬和春卷@东京都涉谷区道玄坂8葱爆羊肉和羊排@台东区御徒街9普罗旺斯鱼汤和鱿鱼墨汁海鲜饭@东京都品川区旗之台西班牙菜10炸竹荚鱼套餐@千叶县富津市金谷渔家饭11凉拌担担面和回锅肉@东京都文京区茗荷谷中国料理丰荣12炸玉米和牛肉饭@东京都品川区五反田

21分钟前
  • lushrene
  • 力荐

食物真的麻麻,只有羊肉那集让人胃口大开。11集什么鬼?蒸牛油果是中餐?黑暗料理都轮不到它😅

22分钟前
  • 余安
  • 还行

叔这季明显吃得少了

24分钟前
  • Weir
  • 还行

看叔吃饭看了几年,叔吃饭真香啊,竟然一直没胖。

27分钟前
  • 一起吃地瓜
  • 力荐

一本正经木讷又可爱的大叔

29分钟前
  • 蜡笔
  • 推荐

一般般

32分钟前
  • Lolly
  • 较差

叔还是那个吃得香的叔,我却不是以前的我了……看吃疲劳。

36分钟前
  • 醽雨
  • 还行

看叔吃吃吃真的好爽!这一季喜欢的食物排序,第4话的烤肉,第10话的炸竹荚鱼,第12话的牛肉饭,第3话的咖喱汤,第1话的大阪烧和炸串土手烧,第2话的生姜猪五花,第9话的墨鱼汁海鲜饭,剩下几集不喜欢。最喜欢看叔吃肉大快朵颐的样子,最无感就是看叔吃中华料理,还是多吃日本料理吧!希望还有下一季!

37分钟前
  • Cherry樱桃之远
  • 推荐

都吃到第六季啦,叔还是这么瘦……

42分钟前
  • Doris
  • 力荐

啊啊啊好喜欢最后一集的居酒屋!想吃海胆on the煮鸡蛋啊啊啊

43分钟前
  • mint flosser
  • 还行

下饭

45分钟前
  • 路人Eita
  • 推荐

补完计划第六季。啊,好想吃大阪烧!那家西班牙餐厅看上去比在马德里吃的那些都好吃,对面小朋友过生日五郎叔毫不在意,但是日本人都不吃蟹腿吗?最后集的食堂也不错,每季都要吐槽一下原作者老酒鬼哈哈哈

47分钟前
  • 麦麦在利物浦西
  • 推荐

对于一个人吃饭,需要下饭剧的我,单集略长了。不在正餐时看似乎又不太对。

52分钟前
  • 糖不苦
  • 还行

叔的恋人出现了!

54分钟前
  • 树木希凉
  • 还行

作为吃货最喜欢看了,津津有味,大块朵颐,内心独白看起来真是很享受的。

55分钟前
  • 安静的山茶花
  • 还行

一名个人经营进口杂货商店的男子井之头五郎,在工作间隙前往餐馆当中吃饭的场景的故事。

59分钟前
  • Yolo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