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很喜欢的三部日本电影:《草莓松饼》讲四个女性的困境,其中的挣扎与救赎;《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讲的就是松子自我的迷失,永远将自我寄托在他人身上的无私奉献的人生;《Joze与虎与鱼们》讲一个残疾女孩的爱情与自我。
前两者的共通点就是都有为了爱情而一度丢失自我的女性,默默暗恋或是倾其所有,她们因为自己人格的压抑和丢失做出一些疯狂的事,然而并没有找到获得感,反而是更加空虚,这是部分女性容易陷入的误区,但仍是她们明知故跳的火坑。
相反的,Jose很懂得保存自我,因为生理的缺陷她警惕精神上的缺陷,她不委曲求全,干脆利落地选择放弃深爱的人,十分理智的决定,因为她已经预见到爱情会逐渐消逝的端倪;或者说特别不理智的决定,因为她知道自己马上又会坠入无边的孤独与黑暗,然而她还是选择了孤独做永恒的恋人。
小时候的我在孤独中一遍又一遍地翻看老旧杂志和二手书,就像Jose一样,然而长大了我却成为了松子,谁来拯救我,给我光呢?
当我这样想的时候,已经不是Jose了。
一開始就沒有看好這段感情。
這個故事其實很老土。
年輕而無憂的男主角,大學生,有點學識,不是很有錢更不會窮,沒有甚麼經歷,一日他遇到有點缺憾的女主角,女主角同全世界所有女人一樣,有著特別的地方,只是缺憾讓這點特別放得更大於男主角眼前。
然後男主角帶女主角看到她不能接觸的世界。
慢慢地,這點特別開始縮少,因為男主角發現原來缺憾之所以是缺憾,是因為﹣缺憾是需要時間和耐性去忍受和接受的,是不能逃避和忽視的。
更可怕的是缺憾永遠貼著每一日的生活。
男主角開始認清自己原來沒有自以為那麼的偉大,又或者開始埋怨女主角為什麼不夠自我,不夠堅強,沒將自己的缺憾收藏起來,就算缺憾根本是與生俱來的。
然後他逃開了。
最令人感到心痛的一幕 是老奶奶在門後面那一字一句的告誡恆夫,叫他不要來了,雨一直下,恆夫站在門外是憂傷的,是無可奈何的,因為他反駁不了,他看著自己的軟弱。
當然年青人中也有死心眼的,堅強的,勇於面對的,不過那個不是恆夫。
不要太高估自己,給不起的感情不要隨便亂給,有點自知之名。
特別當你會有罪惡感的時候。
令人想起冷血字傳的結局。
不過就算傷就算痛,我相信Capote不會後悔,恆夫也不會,因為背後曾經經歷過這樣深的感情。
Jozee或許不夠自我,不夠堅強,她將自己的書全數丟掉,讓恆夫住進來,她將嬰兒車丟了,因為恆夫會背她。
可以體諒的是,始終恆夫是她第一個有感情接觸的男人。
看到最後,經歷過一段感情之後,看到Jozee 成長了,懂得為自己,愛自己了。
(其實這點也真令人感嘆。
)我相信恆夫也成長了,懂得自己多了。
在洗手間外,恆夫打了那個重要的電話,那時心想,幸好,如果恆夫仍然將Jozee 帶回家,將會是多麼殘忍的事。
幸好,他決定要退的時候,沒有沾太多的麻煩。
他緊緊緊緊的抱著Jozee,將臉埋在Jozee的腰裡。
這是他分手的開啟語。
當恆夫告訴Jozee不回家了,在隧道中,Jozee 那特別的,語調語句不再管用,被無視了,則是她收到信的時候了。
假如我們將與生俱來的缺憾當作是個性的一種,這是一個因個性不合而分開的愛情故事。
我愛他/她,只是他/她不愛我了,從前他/她愛我的原因不管用了,從前他/她所接受的缺點,他/她 接受不下了,所以我們分手了。
一直以为是多么美好的故事,只有到结尾那一刻才体会到原来如此现实。
是啊,有些东西真的是无法承受的,即使不舍,即使最后只能恸哭。
还好现实有时又是美好的,男主的出现将女主从海底带到有光有风的地方,走出了那囚禁着他的摇篮,坐上了能自主控制的轮椅,开始了另一番孤独生活。
感觉女主的表演怪怪的,那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感被她一表演总有种用力过头的感觉,但似乎又感觉有点真实。
而全片欣赏的地方还是当镜头逐渐放大城市,背景声是主角们的对白,那种城市的孤独感瞬间就出来了。
可能每个人都有一束光吧,她是因为双腿,现实可能会有其他原因,反正感情从一开始自己就会预料到结局的走向,只是尽可能想多让对方陪自己走一段路。
在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不自信会让对方慢慢开始清醒逃离,人的内心最终会回归于孤独和平静。
开始时多热情结尾就会多空虚,命运的短暂眷顾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
另一半的“人品”重要嘛?
结尾恰到好处的戛然而止,很日式的现实纯爱电影。
"是谁胆怯了?
""我逃跑了。
"没法去责怪谁,恒夫做出了选择,他没有错,他很难过。
jose也平静的接受了一切。
谁都没法预料爱的结局,只是他们躺在贝壳里的时光是永恒的,做肮脏事情的时候是永恒的。
josee说她从黑暗的深海游出来,是恒夫将她带离深海的,而生命中有些人只是带你走出阴暗,却无法和你一起沐浴阳光。
恒夫哭了,看到那里的时候我突然就难过了,虽然不存在感同身受,但我觉得那种感情存在与每个人的经验里。
“我可能再也见不到她了”,是否这就叫永别。
同一个门口,最初是想留,最后是想走。
弟弟问的那句“是谁胆怯了?
”恒夫最后给出了答案。
影片最后看到josee独自坐着轮椅奔驰,一个人像以前一样做饭,从椅子上粗鲁的坠地,看到这些还是很欣慰的,josee回到一个人的生活,我想她会继续读书,偶尔想念贝壳里时光。
而恒夫,也许会在痛哭之后从男孩变得更像男人一些了吧。
ps:平静下来之后(处于又难过又不难过的状态)。
稍稍梳理了一下自己看过的日本电影和小说。
发现日本的文学和电影都给我这种感觉:好像一切都没发生,流水账一样的记叙,没有任何高潮,但故事结束的时候心里会莫名的有所感动, 你却说不出为何, 一些思绪向你扑来,仿佛一切的平淡的记叙都变的有意义,整部片子每一处都变成了高潮,让你欲罢不能。
从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开始,到刚刚这部《jose与虎与鱼们》,日本的作品无一例外给我的都是这种感觉。
Jose与恒夫模糊的街景,模糊的行人,关闭的水族馆,冬天的海滩,清冷的天空,手中的贝壳……男孩在讲述照片中的回忆,正如同最后那一个冬天的海滩,美丽,清澈,冷冷的……男孩恒夫,过着普通的大学生活。
打工,追女孩,有向往的清纯美女,也有胡混的玩伴。
有一天却在凌晨的街道上与老婆婆推的童车不期而遇。
童车里有一个时时需要拿刀自卫,却不得不出来看看小花和猫的残疾女孩。
她做的食物出乎意料的美味,她的说话也那么与众不同,恒夫忍不住再次造访,又再一次……渐渐的他踏入了这个和老态龙钟的奶奶相依为命的奇怪女孩的生活中。
奶奶捡回邻居丢弃的书本给她阅读,她最爱的是萨冈的《一月之后,一年之后》,甚至用女主角Jose自称;奶奶不愿意邻居看到自己残疾的孙女因此只在清晨用童车推她外出散步;她会用刀对付袭击她的路人,但她更想要一把托加列夫手枪;她把福利院的童年伙伴当作自己的儿子,不管暴躁的对方如何反对;做完料理的时候,她总是从椅子跳水般咕咚一声摔到地上……她既成熟又任性,既坚强又脆弱,恒夫却不知不觉为之吸引,他会注意她的一颦一笑,去为她申请住房的无障碍改造,去帮她找萨冈的书籍……而这一切无疑也慰籍着Jose的孤独。
直到恒夫的女友出现在她面前,老婆婆也要恒夫离开Jose,在老婆婆看来,残疾的女孩如果想做正常女孩的事情,只会找来麻烦。
一月之后,似乎已经回到过去生活中的恒夫得到老婆婆已经去世的消息,他急急忙忙来到Jose家,想知道她如何买东西和做饭。
Jose看来一切都好,唯独倒垃圾的活只能靠让变态邻居摸她的胸来换取。
恒夫有些不以为然,为什么要这样?
让福利院的人做不就好了?
Jose突然激动起来,垃圾要在早上扔到很远的地方,而福利院的人中午才能来,谁会介意这种事?
这也不关你的事,你走……恒夫果然起身离去,Jose慌张地跟到门边留住了他。
——不要离开,留下来陪我,永远陪着我。
——嗯。
——永远?
——嗯。
恒夫和Jose住到了一起,经营着属于他们的小小快乐。
一年之后,恒夫犹豫着是不是带Jose回去父母家;Jose的童车被扔掉了;恒夫在路上遇到过去的女友;儿子问Jose去见他父母是不是要结婚,Jose说你真是个小孩。
于是那个冬天,他们开着儿子借的车开始了旅行。
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的Jose异常兴奋,一心想看的水族馆关着门让她哭闹起来。
趁着Jose上卫生间的时间恒夫打电话给弟弟说今天不回家了,弟弟放下电话前却问道,有人要放弃了?
恒夫走进卫生间,紧紧地抱住Jose。
再次踏上回家之路却又遇到堵车,Jose突然说,去海边吧,我想看海。
就这样,他们来到了海边,恒夫背着兴奋的Jose在冬天的海滩上玩耍,天空,海浪,沙滩,贝壳,冲浪者,照片……“这以后我们又在一起生活了几个月……我们轻松地分了手,从表面看分手有很多原因,实际上却只有一条,就是我走了。
”回忆嘎然而止,恒夫平静地离开已经空荡荡的Jose家,女友在桥上迎接了他。
他们一路走下去,女友问着去哪里吃饭,吃面?
还是自己做一点……絮絮之中,恒夫却突然痛哭失声……他终于明白到自己永远地离开了Jose。
Jose与虎Jose最害怕的是老虎,“就像一场恶梦。
”所以她对自己说,如果她恋爱了,就去看自己最害怕的东西。
所以如果不恋爱,也就不用看到老虎了。
恒夫搬来以后,Jose让他带自己去了动物园,看到可怕的大老虎。
这听起来像个寓言,得到最想要的东西,才会面对最大的恐惧。
但Jose觉得即使不得不来看老虎,也要感谢恒夫的爱。
Jose与鱼Jose最想看到鱼,去的时候却偏偏看不到。
回家的途中她非要住进名为“鱼馆”的旅店,看着满壁游鱼的影子,她告诉恒夫,那就是她来的地方,在深深的海底,没有光,没有时间,没有风雨,寂静无声,但并不孤独。
和恒夫一起生活,是她现在所在的地方。
如果有一天恒夫不要她了,她却无法再回到海底,她将变成迷路的海贝四处游荡。
然而即使如此,她也愿意。
恒夫听到了前半段,却没有听到后半段。
他们之间仿佛始终有道看不见的沟壑,那是他们不同的人生与经历所必然构筑的,Jose看到了并希望打破它,但她清楚的知道那将是徒劳无功,明知道这样的努力只会让自己变成迷失的海贝,却不能不守护短暂的幸福。
恒夫看不到这道深沟,他自认为生活在现实中,只是在单纯地希望实现自己永远的誓言,因此他必然失败,且要在回顾之时才明白这其实虚假的现实所留下的伤痕。
就像恒夫背着Jose时,恒夫说,我们买个轮椅吧,Jose说不,我不需要。
恒夫说我需要,Jose说我要你背着我,恒夫说也要让我休息一下,总有一天我们都会老的。
Jose无语,只是把自己深深伏在他的背上。
Jose有了轮椅,不需要他人帮助也能生活自如。
她独自出门买东西,独自烹制食物,她的生活仿佛回到了从前,依然孤独而寂静无声,依然咕咚一声从椅子跳到地上……但她不会再去看老虎和鱼。
因为她如此了解自己的命运,如同在萨冈的小说中读到的:“有一天你不会再爱我了”班尔纳轻轻地说。
“然后有一天,无疑,我也不会再爱你了。
”“我们又再将孤独,一样的孤独。
然后岁月就这样过去了。
”“我知道,”Jose说。
“有一天你不会再爱他了”贝尔纳轻轻地说。
“有一天,无疑,我也不会再爱你了。
” “我们又会再度孤独,一样的孤独。
然后岁月就这样过去了。
” “我知道。
”Jozee说。
看到这一句,已经满目疮痍。
晓得“此情可待成追忆”的通透和宽恕,但总要加一句“只是当时已惘然”来安慰一下自己。
明知道时间的欺骗性还是要执着于它,人果然是上不了莲花座的。
就算是现世的张爱玲,有些东西在她笔下还是不能说透的,只是一种偶然的心境萌发。
这些只是一些死的片段,不被想起就没有意义,其实被想起来也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已然建构成了一种新的东西,就像用同一个名字保存的新文件把原始文件给覆盖掉了一样。
积累起来,成为无聊人生的一些安慰。
但总要加上一些旁白,好像老式电影馆里面留声机播放的配音。
人生益发如戏了。
原来电影一帧帧片段(把对着不同时间点的声音画面组合在一起)的设计是有这个作用的。
站在圈外看别人,就好像大雨天在温暖的咖啡厅里喝着咖啡,一面闲闲地看着窗外狼狈的行人。
只不过看电影就好像一个不小心看到玻璃上掩映的自我的影子,和行人的身影交叠在一起。
它在窗外还是窗内呢?
已然弄混了界限。
然后人又痴迷于这种界限不清的状态不能自拔。
呃本来要写影评的写了那么多废话。
其实对于这部片,我最感动的还是Jozee的决绝,该陷落的时候陷落,该解脱的时候解脱,没有一点留恋,只因这是人生的旨意。
jozee用她的方式保留下那些死的片段,够她未来乏味的人生所用了。
虽然痛苦,但毕竟经历过了,多少改变了一点空间的轨迹。
想念Jozee在过隧道时放到恒雄车上的那只手,金色的光不停地在她的手上流过,柔嫩的手托着时间,又好像在时光中穿梭。
这一刻她爱上了自己在光影变换中的手,就好像某一刻她爱上了恒雄一样,不过是用来保留时间崎岖痕迹的唱片,几十年后放出来还能咿呀作响,不过青春的嗓子听上去如此沧桑。
不禁又悲从中来,人生如果没有目的,真是一件很悲哀的事,不停地背着这些死的片段到处走,然后静静地等着“有一天”的到来,不管是不再爱你了,还是你不再爱他了的“有一天”。
所以知道信主的必要了,一切都有了个目的,这些死的片段都有了意义,我也不用再焦虑了。
我是看到朋友的推荐才去看这部电影的,断断续续看了很久才看完的。
白描的手法,没有大的情感跌宕。
但是看完之后却又如此难受,其实如果我是男主角我也会厌倦,在鱼堡里的时候Jose也有预感了吧。
“我从深海里来,没有光没有声音,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只为和你做最肮脏的事……” 最后男主角在街上突然痛哭那段我看了很多遍,“曾经恋爱过的女孩后来还可以做朋友,但Jose不可以……”想起了那句话“相爱的人分手后不可以做敌人因为曾经相爱过,也不可以做朋友因为曾经相互伤害过……”他真的很爱Jose,只是爱累了,受够了。
他在街上哭不成泣,那种在爱与痛的边缘的无奈,是多么的刻骨铭心。
对不起Jose,原来孤独才是你永恒的恋人,美人鱼的泡沫才是你最美的童话。
我猜中了开头,英俊优雅的王子爱上了灰姑娘,天使爱上了海豚。
但我却猜不到结局,王子最后回到了属于他的城堡,天使也没有为海豚折翼,他舍不得飞翔的自由和在空中的自在。
Jose,如果还有下辈子,再也不要和恋人去看老虎和鱼了,因为我不想让他们看到你的恐惧和孤寂。
男主为什么会喜欢上女主?
首先这是一个和他年龄相当的,不化妆也很漂亮的女孩子。
漂亮就足以刺激男性的睾酮分泌了。
其次这个女主可以给男主带来很强的肾上腺素。
男主在平常的大学里上学,在乌烟瘴气一群迷失自我的人群中打工,讲着平常的不痛不痒的社交笑话,连他下班遛狗都是那种无趣无聊的样子,暗无天日的“成年人世界”。
男主身边都是一群自我麻痹的世俗意义上的“成年人”。
突然闯入了一个随口就是冷知识,自己看书自学还能找出错误,书都读了很多遍都会背了,有自己性格敢于表达的女孩——其实女主是个有真实自我、有很强的精神人格魅力的女孩,因为她身上的这些特点,作为普通大学生的男主都没有,所以可以称之为魅力。
到这里,其实男主也不排斥和女二交往的,也只是对女主很感兴趣而已,并没有那种上瘾式的排他性。
直到他们两的关系面临第一次阻力——来自奶奶的阻挠和因为女二出现女主误解,让他开始深陷其中,开始迷恋这个女孩。
这个时候男主的情欲已经有了排他性了,女二和他商议去公园野餐的事宜,他已经开始心不在焉。
女主为什么会喜欢上男主?
首先,这个男主是个大帅哥。
而且是有男性魅力的那种帅,从他既有炮友,还有女神的青睐可以看出来。
女主对男主的态度的转变,一次是男主帮他找到了自己很喜欢的书的下册。
二次是男主发挥创造力装上滑板,带她出去兜风,让他第一次体验到了青春荷尔蒙的飞扬的感觉,这个画面实际上是充满着荷尔蒙的。
你想一个能量充沛的帅气的雄性,天天近距离和你接触,推着你拉风感受速度与激情,而你以前都是被中老年人的速度推着压抑着。
到这里还都是性的吸引。
感情的推动仍然是两人第一次冲突的节点——就是女主以为男主有女朋友了,开始在意男主了。
男主为什么对女主下头了?
下头的节点,是在女主第一次融入社会,因为水族馆关门了,像个有心理疾病的低龄孩童,旁若无人地大声吼叫,大吵大闹,完全情绪失控。
这个时候男主流露出的神情其实是觉得很丢人的。
她不是像常人一样去接受适应已经关门的事实,而是无理取闹地说“让鱼游出来”,让世界配合他。
男孩之所以喜欢女孩,一点原因是看到了这个女孩身上的强大,一种驾驭世俗世界的力量。
男孩在女孩身上看到了希望。
而结果和现实显示,她其实完全融入不了社会,何谈驾驭?
那她之前的所有精神人格魅力都不成立。
精神人格魅力的体现,一定是在和世俗社会进行碰撞交战当中,展现出来的独立的、真实的、有魅力的自我。
只有和世俗碰撞过后,依然坚持才是强大。
精神人格魅力,是胜者的姿态,是和世俗搏斗之后,而且胜利了,才有资格散发出来的,是一种强大的体现。
现在呢?
男孩儿心里怎么想?
“哦,原来你一点都没有见识过社会的凶猛,才展现出来的这些特质啊。
”原来他仰慕引以为傲的那个女孩,面临真实的社会时,原来更加狼狈。
男主对女主的滤镜稀碎。
而且还那么丢人。
男孩和女孩分手象征着他有一次屈服于世俗眼光和评判标准。
男主最后为什么哭?
男主其实是个没有很强大的独立的精神人格的人,没有很丰盈的真实自我的人。
所以他迷恋上了女主这个看似精神强大独立的女孩,期望依附于她,期望她成为自己的榜样,带领他走出迷惘,收获力量。
也正是因为自己内在力量的缺失,特别在意外界的眼光,他觉得女孩丢人,分手了。
曾经有过一个有趣有个性的女朋友,却还是因为自己的孱弱的精神力量,不敢面对这个世俗的眼光,嫌弃女主丢人,亲手放弃了她。
结果绕了一圈,最后又回到了无趣的世俗生活,看清现实滤镜破碎,必须面对自己的无能和无可奈何。
一个堂堂的男人还是在自己懦弱的心神和无望的未来面前大哭。
说说女主和女二的区别其实女二和男主是一类人。
都是善于屈服于世俗,因为世俗的标准,而丢掉真实的自我的人。
都是用一个虚假的自我去生活,从来没有面对过真实的自己,像一个行尸走肉一样生活的人。
女二 她外表光鲜亮丽,却被世俗的很多人捧杀,安上了“女神”的帽子。
但也正是这个帽子却也困住了她架住了她,淹没了真实的自我。
她时时刻刻都是端庄的、女神的、才貌双全的。
但是, 那个真实的、有血有肉、有欲望、有性格、有自己独特追求的女人也不见了。
倒不如一无所有的女主来得恣意。
在一个人一无所有赤条条的时候,没有什么社会的标签和帽子的时候,反而有种独特的顽强的生命力。
男主其实是觉得女二美则美矣,但是无趣。
直到有一次他俩重逢,女二像男主袒露心声,说她啪啪打了女主两个巴掌之后,什么都不在乎了,工作也这样了。
男主才说她可爱。
因为那是她真实的自己。
评价一下里面演员的表演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里面那个建筑公司的老板。
三分懒散应付、三分自大鄙夷、其余全部是技巧的老江湖、“人精”的样子表演出来了。
我们一不小心,看了太多爱情故事。
山盟海誓,干柴烈火,死去活来……差点忘记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样的,忘记了现实是什么样的。
差点忘记世界上还有软弱和退缩这样的东西存在。
妻夫木这个角色,总想骂他,却骂不出口。
问问自己:这不就是真实的人么?
jozee是深海中美丽的鱼,他将她带上了岸。
她听到了她一直没能听到的声音,她看到了她一直看不到的光芒。
明知道,这是第一次的爱,也是最后一次的爱。
还是拍拍他,笑着送他离开。
有的人,分手后还能做朋友。
而像jozee这样的女孩,不能。
因为是最爱,所以不能。
美丽的人鱼公主上了岸,再也回不去大海了……和残不残疾无关,所有爱情都是这样。
第一个触动我的画面是妻夫木看到那个SM狂的师弟,失控地笑着,然后将他按倒在地大喊为什么在这里出现,好不容易才忘记她!
他是真爱,谁敢质疑?
对,即使是真爱也一样,所有的爱情都抵不过现实。
爱情故事到底都是故事……jozee知道结局。
也许结局对她并不那么重要。
遇到了他,直视了自己的恐惧。
遇到了他,重拾了自己的情结。
笑着送他离开,也似乎并不那么难。
有白云下疾速奔驰的记忆。
有旅馆中畅游海底的记忆。
逃跑又是什么呢?
“Jozee在和恒夫每一天的生活中默默练习着和他分开。
”最喜欢的一句短评。
树里说:他到底没那么高尚。
生活,到底不是影视剧或感动中国。
爱情故事到底都是故事……现实里,努力过,爱过,感动过……够了。
一个帅哥和一个身残志坚的MM的爱情故事
我要是遇不到生命中的那个人,我就不看真的老虎。
难道不觉得毁三观吗?明明就是从头到尾的渣男啊。
人不停被伤害,可预知的结局,还能去爱
不好看
如果自己做不到,就万不可承诺,生活在底层的人们,不要将其带出,因为失去后会更痛苦。
爱情果然就是这样。不是我悲观
日本人的爱情故事以我的脑回路已不够消化 上野树里的粗眉是唯一亮点
4+ Truth is Beauty.
恒夫走在街上突然抑制不住地哭起来的时候我爱上了最后六分钟
あの魚のホテルはすごいなぁ、一度泊まってみたいけど、夜は不気味だね。あと、妻夫木聡め!(本人に対するジャなくて、役ね)
男人的承诺和男人的幼稚一样唾手可得却又毫无意义
人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男主人設太拉胯了,而且通片充斥著一種奇異的讓人不舒服的氛圍(也就是男凝)。奇怪的xp也太多了點,不必要的車也是。本以為是現實與愛情衝突下的悲劇,結果只是鬧劇啊。
未落入俗套的爱情故事,平淡、真实,有自己的小小韵味以及小小残酷。有细节感。喜欢“你为什么要这个时候出现在这里啊,我好不容易才忘掉她!”的那一段。妻夫木聪好生迷人。
只是感觉到有点孤独
实在受不了这种渣男了,因为新鲜感才和很多女的搞暧昧吧,真是不明所以。对妻夫木聪无感。
妻夫木聪这小模样,啧啧,太好看了!那时候的树里还在婴儿肥的阶段~第一次看犬童一心的作品,本子很棒,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了,没想到是这么这么纯粹的一个爱的故事,非常非常纯粹……
你逃跑了,你還哭..
胶片显影的青色太好看了。像是生活偶尔偏离主线的一条支线,漫无目的的延伸着,有时未曾见过的新鲜景色令人流连,可这支线也会毫无预兆的戛然中断。记忆是一种累加的特质,你经历过难忘的经历,就无法在有生之年轻易忘怀,总是许多意外的因子丰富了生命的内在。形形色色的同类,匆匆忙忙的幸会。
整个故事没什么吸引人的地方,也没什么特别的,不知道为什么得到那么多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