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阿斯特丽德
Unga Astrid,Becoming Astrid
导演:帕尼勒·费舍尔·克里斯藤森
主演:阿尔巴·奥古斯特,崔娜·蒂虹,比约恩·古斯塔夫松,玛丽亚·邦妮薇,马格努斯·克雷佩,亨瑞克·拉斐尔森,Maria Alm Norell
类型:电影地区:瑞典,丹麦语言:瑞典语年份:2018
简介:The film is about the early years of famed children’s author Astrid Lindgren (Pippi Longstocking) when she experienced something that was a “combination of b..详细 >
我妈妈最爱的长袜子皮皮是她写的
三星半。比去年那部女性作家传记片《柯莱特》好不少,星二代女主前途无量。
“离经叛道”固然冲破束缚,有时或许也要摔个大跟头。
尝试 勇敢尝试
阿斯特丽德和林格伦似乎是两个人,前者是她在成为皮皮作者之前的那个女人,从青涩少女到一个女人的转变。当你知晓她曾经历的苦痛和折磨,你会更加佩服,她是如何写出像皮皮这样富有童趣的作品。或者,她一直都是像皮皮那样天真、勇敢、善良的孩子。
🧝♀️⚘
冲那句“成为作者之前,努力生活”看的。那个讲着“早上好啊,来杯汽水吧!”没男生约跳舞就跟女生一起跳,女伴走了就自己一个疯跳的女孩让人惊喜。没想到影片主要讲述了她意外成为母亲的故事。但作为童书作家,这个角色的转换,对自己孩子那种连心的爱也许是促使她走向童书创作之路的契机。片子中那句“孩子们只需要爱。大量的爱。而你有。”也许是她作品的灵魂。女主将人物的那种敏感、恍惚、混乱、犹豫、内心颤抖的痛、决绝和倔演绎的特别好。贫穷年轻但内心自由,不巨婴。
3.5。与其说作家传记,不如说少女成长史。反而觉得她的幸运是在那样一个年代和环境,有剧中那样坚定温暖的父母。尤其妈妈那句:你不用一定要跟他结婚。
20210504是很好的女性电影,但不可以说是一部作家传记电影。
3.5/5 本以為會花比較多篇幅琢磨創作的靈感來源,殊不知整部片就是一個女孩成為女人,最後成為人母的成長故事,節奏緩慢,但看的很舒服,單親媽媽看這部電影應該會哭吧。
比较传统的传记片,女性主义的点缀也较为模板,不过全片胜在流畅自然
是个很有力量的女性主义电影,很好地诠释Astrid从一开始的叛逆成长,对抗家庭和宗教礼教,到自己有了孩子之后的成熟,面对人生低谷的坚持和顽强。唯一就是我觉得和长袜子皮皮作者这个身份有点割裂,电影里除了老年Astrid整理信的场景和画外音里孩子们的话,让人觉得主角也可以是其他的女性作家。
可能因为也有孩子,莫名很喜欢这个电影
三星半。本片选取了瑞典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的一段时间的生活经历为故事蓝本,告诉大家一个道理:(有才气的)女孩子年轻时犯错很正常,关键是要懂得及时止损。😁 北欧电影就是很大气呀,摄影和配乐都是,看着就挺神清气爽的。
瑞典北欧的平权主义走在世界前列是有理由的,影片完成度很高,如果多一些女作家的创作历程就更好了
想说还是挺喜欢的吧,看得很舒服。叙事慢慢的娓娓道来,但丝毫不让人犯困。看得心里有股说不出的滋味,不过正是这些经历才成就了Astrid的风格。片尾童声合唱真的很加分了。
在飞机上看的,有机会还想重看~好可爱啊,回想起来都忍不住微笑。Astrid跟不亲自己的儿子说“I can tell really good stories”的时候,眼神表情和这句话本身都非常打动我......渣男夸Astrid的话我都很同意hhh电影里的她像个生机勃勃的小动物,太可爱了!
m21267:家庭的支持和命运的眷顾。挺幸运。片尾曲Ane Brun《Springa》
一段围绕爱情和孩子的生活记录,是窥探《长袜子皮皮》作者生平的窗口,但不是见证女性抗争的史书。女性受压迫的情景见到了,主人公主动做的反抗却不多。能在社会和历史重压下奋起反抗的,果然还是极少数的传奇吧。
看的时候头疼眼疼流鼻涕,可能是要感冒了,突然间也想要有个孩子,可能是没人照顾我,我就好想有个孩子去好好照顾ta,想给ta很多很多爱,好像第一次有有这种奇怪的想法和感觉,也算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