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狮子爱上了美洲虎或者金钱豹反正我傻傻分不清楚用alex的话说大家都是猫科动物无所谓啦爱情超越国界超越种族的可是,关键是丫是屌丝爱上了女神事实上从第一次见面以后就没人再说起你你这让屌丝狮子情何以堪啊屌丝的无奈谁懂啊老美懂我们都已经不是4、5岁的小屁孩了!
我就是5岁啊重口味浣熊爱上了一口把它和鱼一块吞了的灰熊,为什么如此有喜感小月月啊有木有!!
这让我想起老祖宗一贯来的娶媳妇第一充分必要条件——屁股大能生养,国王就是国王啊去罗马大教堂结婚啊多少小清新一辈子的梦想,就被一只浣熊和它的重口味新娘给完成了钱果然能买到爱情这大实话老国王都总结出来了长得和狗一样的BOSS,动作和狗一样的BOSS,鼻子和狗一样的BOSS,舌头和狗一样的boss,我会告诉你某个屌丝竟然觉得她从游泳池冒出头那一刻像卷福?
吐槽归吐槽,5分力荐
《马达加斯加3》中,流浪到罗马的阿力克斯为了回到故乡纽约,想了一个“曲线救国”的方法:利用一个没落的马戏团,训练那些颓废的动物,然后用精彩的演出博得去纽约演出的机会。
其实马戏并非阿力克斯的强项,欧洲的动物也没那么容易驯服,再加上还有一个变态的女人时不时从天而降地对它进行追杀,整个任务简直不可能完成。
但就跟人类一样,一只执著的狮子可以做成任何事。
最后,它毅然抛弃了爱情———马戏团里美丽的小母豹,带着当初一起逃出动物园的伙伴们回到中央公园。
在栅栏外,望着当初的“家”,阿力克斯却说:我记得当年那块石头没那么小。
就在它突然明白“狮子应该朝前看”的时候,命运再一次做了它最爱做的事:告诉你,你醒悟得太晚了……于是,我在一部动画片面前深思了。
即使只有这一个亮点,我都觉得《马达加斯加3》值回票价。
更何况,事实它远远不止。
这是一部充满亮点、萌点、贱点、笑点的作品,其中的一场大马戏更是如梦如幻,看得人如痴如醉。
同时,也正如美国媒体所说,这是难得拍到第三部依然在不断进步的系列电影———更有力的反派,更有趣的场景以及更多的黑色笑话。
导演还是前两部的埃里克•达尼尔,编剧则加上了操刀过《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的诺亚•鲍姆巴赫,后者向来以对美式中产阶级生活淋漓辛辣的讽刺见长,由他来跟“马达加斯加”系列品牌的创立者达尼尔联袂,当然有理由让我们对这部梦工厂的动画大片多了几分期待。
现在看来,“达尼尔+鲍姆巴赫”的组合没让观众们失望,整部影片不仅画面养眼,而且角色性格丰富,剧情跌宕起伏——对于一部暑期档的“合家欢”爆米花动画片,这还不够么?
咱们就别老惦记着从里头挖掘什么深邃的思想了吧。
四只从纽约中央公园动物园里逃出来的动物,渴望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一路远涉重洋到了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在途中亦展开了若干奇妙的冒险经历——这个故事内核的意旨其实很明显,那四只笑料百出的动物,正是在钢筋水泥森林里生活的“纽约客”们的喻体,对于在北美大都市里生活的中产白领们来说,城市就像是他们自己的牢笼,用德斯蒙德•莫里斯的话来说,就是个“人类动物园”,所以,在城市里生活得久了,难免想逃出去。
不过,逃得久了,似乎又想再返回来。
虽然从追求“自由”和“自然”的“本真”人性来说,逃出牢笼才是生命应有的归宿,但是,对于一个生于斯长于斯多半也会卒于斯的城市人来说,真的能在远离城市的乡野之间找到生命的真谛并且怡然自得?
从爱默生、梭罗再到E•B•怀特,我们能在美国当代文化史中找到一条脉络清晰的崇尚回归“自然”的生态价值观线索,但对他们在当下的绝大多数读者——其中许多人也是《马达加斯加3》的目标观众——而言,这些“采菊东篱下”的描述,只不过是为了延宕城市生活的魅力所炮制出来的心灵鸡汤,在城市里厮混得久了,就跑到远方去旅旅游、露露营,再不济的,就看看《马达加斯加3》,疲倦的心情放松了,也好在回到那钢筋水泥的牢笼里去继续自得其乐——当然,跟那些作家们的抒情文字不同,《马达加斯加3》是一部满含着戏谑和恶搞的喜剧大作(片中有大量戏仿《罗马假日》《盗梦空间》《碟中谍》《尽情游戏》等片的段落)。
所以,《马达加斯加3》在编剧上面临着一个价值观的陷阱,对这四只好不容易逃出纽约的动物来说,似是而非的“乡愁”就像是渴望被监禁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为了从非洲回到美国,四位主人公历尽千辛万苦参加了一个在欧洲巡游的马戏团(有点像《九品芝麻官》的桥段),九死一生的逃过了法国动物侦缉队的追捕(终极对决的场面很炫),最终,当他们来到中央公园动物园的铁门前,还是决定留在了“外面”——马戏团不算是“野外”,但比起完全人造的中央公园,还是要“自然”许多。
作为一部3D动画,《马达加斯加3》的立体效果很不错,画面构图也都充分体现了3D的优势,营造出了美轮美奂的奇观场景。
此外,影片的中文字幕配译也非常大胆,什么“赵本山”、“小沈阳”、“地沟油”、“爱情买卖”这些流行语一股脑和盘托出,闹是挺闹腾,但对于影片原意的传达和中产格调的体现,都有不小的伤害。
(刊载于《南方人物周刊》2012年6月18日第20期)
马达加斯加3观影归来,的确是部不错的欢乐片。
不过这字幕就让人有些让人无法接受了。
黑衣人3已经颇受争议,这部片子则变本加厉。
本身就极快的剧情节奏和噼里啪啦的台词再加上炫目的特效让观众的眼球忙不过来,顾此失彼。
影院中也多次出现了笑点已过,观众却在念念有词回顾之前台词而会意一笑的场景……随着网络上自发组织起来的字幕组越来越多,独立译制的作品逐渐形成独特的风格乃至发展成某种风气,各个负责译制工作的制片厂开始跟风。
按照目前的这个情况持续下去,未来类似的字幕估计会越来越多,但我个人却认为不是什么好现象。
目前恶搞的、过度渲染的、无厘头的、极度网络化语言的字幕之所以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多年以来观众已经习惯了一板一眼的信达雅模式,突然被抛到一个创意天马行空的世界里,眼花缭乱了。
从上影、长影的那个时代开始,中国人开始接受译制片,多年以来,观众对于这种高水平的翻译已经习以为常,这时候突然来了点新奇的,过去没有的翻译模式,自然大受欢迎。
一部本身带点诙谐色彩的影片,除了一板一眼的翻译以外,冷不丁的蹦出来点“地沟油”“打酱油”,把纯爷们儿称作“春哥”,FACEBOOK替换成“校内网”,的确让人眼前一亮。
美式幽默、英式幽默我们碍于语言上的障碍,并不一定能完全把握。
相形之下我们中式的幽默就显得接地气和亲切的多了,比如颇受争议的黑衣人3中突然爆出来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就让影院观众骤然哄笑成一片。
但是,但是。
这样的幽默是必须有限度的。
尤其是搞引进-译制-发行工作的专业人士,一定要弄明白这其中的奥妙。
这样惊喜的效果,是一定要建立在整部电影按套路,按经验,按英汉翻译理论一点点制作出来的“信达雅”字幕的基础上的。
如果全篇都是哗众取宠的所谓笑点,那观众还笑的出来吗?
网络化的语言有其特定的载体,既然是网络的语言,就得用在网络上。
而且网络上信息流转如此迅速,淘汰如此残酷。
你今天还喜滋滋的学会的新词新语,明天可能就被置换掉了。
试想一两年前火爆网络的诸多流行词,你现在还会说几个?
不要说老掉牙的说出来,发出去,恐怕各位的大脑都已经自动将其淘汰、忘掉而根本记不起来了吧。
如果强行搞这类笑点,就会如同春晚硬上“神马都是浮云”一样,不仅不好笑,而且会让屏幕前的年轻观众一边尴尬,一边鸡皮疙瘩掉一地,一边忍不住嘲弄两句。
电影公司引进电影,制片厂译制和发行,院线承接与放映,观众走进影院看电影,是一种商业行为,电影的译制与发行面对的是全体消费者,不存在特定的群体。
既然如此,就要最大程度的照顾所有观众,尽量为所有走进电影院的观众负责。
类似“神马都是浮云”这样的流行词,第一受众有限,上了年纪的人或太小的,或者平常并不怎么上网的人以及上网却对此类信息不感冒的人(我特意调查过,这个群体远比我想象的大)就会不得要领,像“飞机为什么不能像房价一样软着陆”这样的翻译,说实话不天天看新闻,你知道笑点在哪吗?
第二审美疲劳,多看两次其实就没新意了,第三速朽,现在还觉得时髦,过三个月立马觉得老土的想吐,如同现在如果谁的手机铃声如果还是老鼠爱大米并在公交地铁上公然响起,全体乘客一定会默默的盯着他行注目礼。
本来是“多说两句”的,结果一下子打了这么多……就此收尾吧。
主要就是希望这阵风快快刮过去,不要形成俗不可耐的风气一直持续就好。
老爸老挂在嘴边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在电影引进译制上体现的太明显了……观众想看的看不到,不想看的又抢映期;想及时看的拖你个俩月,想好好看的没两天又给你撤档了。
再说这翻译工作吧,完全不合理,不科学。
有的粉丝性极强的电影,制片厂弄个完全不懂也不热爱的译者来翻译,草草几天搞定完事。
长此以往,什么“索林·橡木盾”翻译成“索林·鄂肯谢尔德”,“王者归来”翻译成“皇上回宫”的事不知还要发生多少次,什么时候中国才能建立成一个真正完善的以市场为导向的院线体制啊,这这这实在是令人捉急啊……(楼主已因废话太多被没收键盘并强行拖走- -)
看过马达加斯加1和2,原本3还没想这么快就看了的,本想等着和栗子一起看,可是今天的中午实在是太适合观看电影了,一个没忍住就看了,片子确实不错,因为看的是原版配音中文字幕的,加上有时候的小走神也就没有注意中文字幕有哪些逆天的存在。
本人英语水平实在是一般,不过挺久了也就大概能理解一些简单的对话,所以个人认为学好英语再看原版确实要比看中国配音的要好,配音的东西总感觉有些异类,就像韩剧的配音,女生一律都是尖尖的声音,美剧的配音都是夸张的语气说一些日常的对话,感觉总是对不上。
说说片子,此片确实不错,虽然中间有几次被人打断,看是对于一部儿童剧来说断一点点不影响理解,可是如果错过了哪一个画面都会觉得遗憾,情节比较紧凑,一点都不会觉得拖沓,马戏团的表演,尤其是经过整合排练,大家获得新生之后的表演确实很精彩,深深地被其吸引了,河马和长颈鹿的舞蹈,豹子和狮子的空中飞人,小萌狗的烟花,都很有创意,是一个娱乐至上,中间又不乏有追逐梦想的努力,兄弟情深的追随,以及跨物种的恋情。
值得一提到是虽然那只可爱的大熊从始至终都没有说过一句话,看是还是对她的印象深刻,出场的那个瞬间太有爱了,骑了一个小粉车,摇摇晃晃的转圈圈,梳了一个小姑娘标志的立天锥。
小企鹅还是一贯的能干精明,不过这次合作开车时我觉得简直是太可爱了,圆嘟嘟的身子趴 坐 躺各种各样的“踏”油门,一下子就把我的心虏获了。
大反派的表演非常出彩,翻山越岭、穿墙巫术,(只凭一首歌就把手下治好了)真是无所不能,追踪技术也算是一流,最后的失败有些意外,本想她和小企鹅一起多斗几回合的呢。
在今年看过的所有动画片里(《勇敢.》《破坏王》《通灵男孩诺曼》《画之国》《守护者联盟》《老雷斯》《冰河世纪4》),单从视觉效果的角度讲,哪一幕戏让我最惊艳,我必然想到马达3那场马戏团盛宴。
这也是看完马达3之后最有印象的地方。
说到马达加斯加这个系列,首先我就想吐槽一下它那蹩脚的名字。
除了第一部和马达加斯加有关系外,其余两部和马达加斯加毛关系都没有,也许是主创也没想到拍续集吧,所以才取了个这么无脑的名字。
对该系列前两部印象基本停留在就一纯搞笑动画片,不仅剧情一般般(第二部竟然搬出了狮子王。。。
),视效也一般般,最大的亮点就是那四支企鹅和狐猴(企鹅要单拍动画啦,可以期待一下)。
系列走到了第三部,剧情依旧那副德性,不过视效确实得到了全面升级,再辅以3D外挂,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关于剧情方面,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俗!
不仅仅是没有新意,剧情是否合理,我觉得在这部电影里已经不再重要了。
因为这部电影定位就是恶搞,其实也没人会是去看剧情的,但我只对一个方面感到无法忍受。。。
就是能不能不这么说教,这里有两处说教地方让我真是难忘不已。
一处是狮子艾里克鼓励马戏团打起精神,重振旗鼓那,这说教也有点太狠了吧,问题是,你说教就说教吧,台词有点亮点也行啊,这处或许勉强还能忍。
第二处就让我有点忍无可忍了,在马戏团即将表演时,五大力突然退缩,又是艾里克用了他那七寸不烂之舌,再次说教成功,瞬间让武大力获得正能量IMAX!!!
幸亏之后马戏团那场戏给力,让我稍感安慰。
说到说教,就不得不提另一部动画电影《海底总动员》,虽然我不是很喜欢这部电影,但他在剧情方面,每当我感觉有点说教的时候,剧情在此就立马停住,完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在那给你讲完大道理就完事了,并且还与实际行动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这点上,马达和海底算是正反面教材了。
梦工厂继《怪物史莱克》里的驴子和龙畸形恋修成正果后,在这部里又将狐猴和熊撮合到了一起,现在非常期待梦工厂动画未来还能给我们整出多少对畸形恋。
剧情弱归剧情,要是视效再马马虎虎,这部电影就没得看了,幸好视效方面令人满意,马戏团那幕戏完全是个意外惊喜啊。
影片总共有三处视效高潮的地方,第一处是巴黎街尾大战,第二处是马戏团盛宴,第三处是结尾。
巴黎街尾大战,整体一气呵成,精彩场面目不暇接,配以企鹅操控的玩具吉普车,尽情的的在巴黎街道上横冲直撞。
第二处马戏团表演则完全是整部电影的高潮段落,通过各种五颜六色的灯光运用,再辅以水果姐的firework。
整场戏不仅在视觉效果上登峰造极,在调动情绪方面更是让人非常欢快,兴奋不已。
(不过据说这场戏点子还是取自现实的,不是原创的)也使本应该成为大高潮的结尾空中马戏大战就此做空,有点早泄。。。
结尾大战总体还是可以的,但较之前的马戏团盛宴,无疑会让人感到很大的落差,所以从这点上来说,在情节设置上是有点失败的。
即使如此,马达3的总体在视效方面做得还是非常成功的。
在今年看过的所有动画里,破坏王>勇敢传说=通灵男孩诺曼=马达3>画之国>守护者联盟=老雷斯>冰河世纪4如果评分的话,7分。
视效5,剧情2(真的有点2啊)。
其实一直以来,国内对于外国引进电影的翻译虽然提不上出色,至少还算正常,除了对于政治以及种族等等问题模凌两可的翻译之外完全不会妨碍或者扭曲观众对于电影的理解,但是那些自作聪明的字幕工作者似乎不拘泥于单纯的翻译,而开始对于电影的字幕翻译加入了不少的中国元素。
其实说到了这里,我对于中国元素的融入是没有太多意见的,到底电影是一个有地域性的东西,很多外国人的逗笑方式并不一定能够被国人所理解,而用中国式的语言诠释其幽默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但是有一个词形容现在的国内官方的字幕翻译特别贴切,那就是过犹不及。
至少在我看来,电影的字幕是一个重在理解以及还原的东西,我们在观看电影的同时不光是在享受电影本身带给我们的乐趣,更多的还是它的地域性的文化冲击以及那种冲击之后带来的文化的包容性。
字幕的翻译应该精准并且在不改变与原来意思的基础上加以让国人更好理解的修改。
可是,最近的两部电影,《黑衣人3》以及《马达加斯加3》中的字幕人员真的有一点走火入魔了。
这两年“接地气”这个词火了起来,并且已经不光光被运用在了电影之中。
在这两部之中,类似于“凤姐”、“地沟油”、“hold住”等等的网络用词以及流行语相继出现,虽然带来了很多中国式的幽默,但是却离影片台词的原意以及异国的逗笑方式越来越远。
我在观看这两部电影的时候感到最气愤的地方就是很多原本很出彩的小幽默以及美国式表达方式被硬生生地翻译成了简单粗暴、让人哭笑不得的无聊文字,而在《马达加斯加3》中,这个问题更加明显。
在我看来,适度的中国式翻译会在顾及影片台词原意的情况加增加影片对于观众的亲切程度,并且消除某些文化上的隔阂,而以上两部电影的翻译不过就是劣质的中国式的无聊玩笑,让很多原本出色的,聪明的语言显得低级无趣,说实话,如果非要运用这些低级到不行的幽默,为什么不放在国产电影里面大书特书,而非要在引进片中肆意出现呢?
中国现在的网络热点基本上是“审丑”,大量的奇葩以及社会上的负面新闻占据了我们的视野,而对于那些美好的,充满了创意和积极的东西却一直在被忽视着。
网络流行语的诞生一方面代表着网民的智慧与幽默,但也在另一方面反映出了现在人的思维的消极以及那种毫无底线的娱乐精神,而这一点在现在越加泛滥,把无知当智慧,把无聊当乐趣已经成为了网络的主流,不知道这是时代的悲哀还是整个社会发展必要的过程。
正是这些大量的玩笑式的话语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使得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其渗透,现在连电影的字幕都不放过,这真的让我作恶。
我现在感到最可悲的就是,中国很大一部分电影人的存在让中国电影变成了笑柄,现在就连翻译人员也开始学习他们了,我还希望这只是你们对观众开的一个小玩笑。
本片效果80分,字幕翻译0分!
今年感兴趣的片子不像去年那么多,所以去电影院的次数比去年少了许多。
今年6月以来,我觉得可看的片子也就只有《黑衣人》《007》《马3》。
《黑衣人3》上个礼拜已经看过了,现在《马3》也已经上映,再不去,等到下线就不爽了。
所以昨天赶快跑去看了。
总体上讲,与第二部比起来要好一些,但与第一部相比的话,还是要差一些。
不过这就足够了,至少迎来了反弹。
这次,大反派变成了人类,而且是打不死的小强。
动物们的种类也多了起来,基本上,该有的都有了。
3D效果还行,比去年的《蓝精灵》强多了,这次是在民乐园万达看的,估计看imax会更爽。
不过整个场子里观影者不超过20人,这倒比较给力。
配乐依旧很棒,尤其是kitty perry的《firework》,那段应该是全片的高潮了。
片尾还是那首熟悉的《let's move it》,真是百听不厌啊。
之后播放字幕的时候有首《love always comes as a surprise》听着很有感觉。
唯一不足的是字幕,据说《黑衣人3》和本片是同一人翻译的,真是糟蹋完《黑衣人3》又来糟蹋《马3》,什么样的网络用语都用上了,这种风格刚开始可能还会觉得比较新鲜,比较有意思,次数多了,就不那么好玩了。
希望下次看片,不要又是此人翻译。
罗嗦了一大堆,想看的去电影院看吧,保证你拥有90多分钟的快乐时光。
有部分剧透,嘿嘿最后附送高清海报。
一句话评论延续了系列特色,比前作更加喧哗闹腾。
——《好莱坞报道者》 幽默搞笑,讨人喜欢,画面五颜六色,充满活力。
——《综艺》 影片提供了足够多的笑料、动作戏以及有趣的情节。
这些足够让孩子们开心一阵子了。
——《每日银幕》 幕后制作 《马达加斯加3》继续由埃里克·达尼尔继续担任导演,本·斯蒂勒、克里斯·洛克、大卫·休默、贾达·萍克·史密斯担纲配音。
《马达加斯加》系列一直是梦工厂的赚钱法宝,第一、二集,分别由1亿9000万与1亿8000万美元票房;而影片的海外成绩更是漂亮,《马达加斯加》3亿3900万美元,《马达加斯加2》则是4亿2300万美元。
显然,在第三部将影片拉到欧洲,不但能讨好当地观众,更能跟美国人卖弄一下异域风情。
崭新的3D旅途 自从第一集的《马达加斯加》开始,那群生活在纽约的动物就一直在外国游荡、冒险,尝试新的生活并结识新的朋友。
所以,在每一集的《马达加斯加》中,让这几只动物来到一个新地方、碰到一些新麻烦、结交一些新朋友,就成了每一集的导演和编剧最为心照不宣的秘密。
到了《马达加斯加3》里,这群动物的足迹来到了欧洲。
影片的编剧兼导演埃里克·达尼尔恪守着爱默生的一句名言:“人生是一次旅行,而不是目的地。
”编写出了影片的故事。
他说:“其实和前两集一样,这些动物在整个世界里乱闯乱撞,为的就是寻找自己的栖身之所。
这样的生活像是旅途一样,令人神往。
也就是在这几年,我才意识到,这部电影非常适合被拍摄成3D电影。
影片中的笑话、动作场面,被拍摄成3D的一定会很有趣。
而且,这是一部自由度很大的动画片,所以拍摄3D的过程中,我们没有改变什么。
我们所做的,就是顺其自然,像是拍摄前两部一样拍摄了下来。
其实,把这群动物放到马戏团里,是一个绝佳的点子,和马戏团一起,我们能去世界各地走上一遭,能展示出这些动物更加丰富的生活和冒险。
同时也能加进更多的笑料。
” 对于3D,影片的另一位导演汤姆·麦克格雷斯说:“3D真的是一项令人陶醉的技术,在那些浮现和凸显出来的场景中,我们会更容易地融入自己的情感,而不是过分地展示笑料和动作场面。
所以,在这集影片中,我和埃里克·达尼尔不约而同了选择了尽量少地去搞笑和制造动物们奇妙的肢体语言,而是融入了更多的情感。
我觉得,在3D电影中,这么做是最佳的选择。
” 老伙计的新把戏 三部电影,三个大陆,《马达加斯加》系列似乎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可是导演们却不这么认为,因为他们决定要让这群来自纽约的几只动物学会新的把戏。
在影片中为斑马配音的克里斯·洛克说:“和前一集相比,这一集的《马达加斯加》中加入了很多人类社会的元素,尤其是动物管理局的女杀手,马戏团和观众这样的元素。
这在以往的影片中是没有出现过的。
我非常喜欢这样的转变,因为这样的设计很容易让人对影片产生兴趣。
而且,引入了新的元素之后,自然就会有新的人物出现。
好像上一集里的威尔·亚当斯的那个角色就很有趣。
在这一集里,出现了很多马戏团里的动物,他们的夸张表现、夸张的外观以及性格的转化,就是这部电影最大的看点和噱头。
而且引入了马戏团游牧的特点,这一群动物在欧洲大陆上的游荡便成为了合理的事情。
这样的情节,令我难以割舍。
” 对于剧情和配音,汤姆·麦克格雷斯说:“在剧情上,我们做出了不少的改变,除了引入更多的人类角色外,还在动物的数量和种类上增加了不少。
原因很简单,没有互动,就没有笑料。
如果一直靠那几只从美国来的动物搞笑的话,观众很容易就厌烦了。
如果说,上一集电影是丛林大冒险的话,那么这一集的故事就是城市大冒险。
无论如何,我们都在影片中加入了足够的笑料和噱头。
还有那些不可或缺的朋友间的友情以及人物性格的转变。
一如既往地,配音演员还是那些,他们都非常给力。
也延续了这部动画的品牌效应和我们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
因为都是熟悉的人物,所以配音工作没有遇到什么难题。
”对于配音,本·斯蒂勒说:“我们就好像又回到了熟悉的地方一样,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朋友,角色也是非常熟悉的。
这样,我们的工作就很容易展开,并且很容易做出效果来。
配音其实并不是轻松的事情,但是面对着这些角色和工作人员,这项工作又很容易展开,并让人享受在其中。
”花絮 ·本片是《马达加斯加》系列中的第一部3D电影。
·据悉,梦工厂希望继续制作《马达加斯加》系列。
在第四集中,这群动物将回到纽约。
·影片的衍生品多种多样,除了短片、漫画书这样常规的衍生品之外,制片公司还制作了《马达加斯加3》的游戏。
此外,影片中的企鹅还在电视上有了自己的系列片。
坐在巨大荧幕前的我,是一位小职员,每个月拿着到手1385.41的工资。
伫立在小职员面前的屏幕,是另一个世界的窗口,那边,落魄的马戏团试图通过一场表演挽回声誉。
猛虎穿环,揭示开场。
而仅仅几分钟之后,我想说,马达加斯加,这一次你留给我的,不仅是企鹅。
梦工厂,皮克斯,如果说谁的动画更能触动我的话,那无疑是后者,或者说,以前的话无疑是后者。
是从现在开始,在驯龙高手中隐隐出现的想法,真真正正地凝聚成型。
梦工厂,你就像你的名字一样,为我们编织梦境。
原谅我作为男人如此脆弱,可是当我看到狮子和花豹在乐声中飞入天空,出现在观众眼前的时候,突然就有流泪的冲动。
在这一刻,刹那的恍惚映照着斑斓的流光,我想,我看到了梦中的自己。
梦中的自己,不是呆呆坐在办公室,拿着可怜的工资,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梦中的自己,是面对着欢呼和掌声,在人群中,再也不是谁的陪衬。
人们说梦想照不进现实,所以认命般走在不喜欢的路上。
中规中矩地升学,中规中矩地找工作,中规中矩的结婚,然后中规中矩的老去。
这样的人生轨迹稳妥,无可厚非,循着它,没人会哭泣。
除了那个真正的你。
别误会,我不是说谁都得大闹一场才算来过这个世界,我想说的是,当你被生活定格了足迹,被世俗淹没了灵魂,你有没有过,哪怕一瞬间,觉得自己的人生本来不该这样。
你就没怕过么?
怕临死前想起自己一辈子都在默默无闻地工作、生活;怕离开这个世界后,用任何搜索引擎都找不到一丁点关于你的事迹。
要知道,留下了没人知道是一回事,压根没留下又是另一回事。
当了那么多年在爆炸声中抱头鼠窜的路人,就不想做一次钢铁侠么?
当然,有些人不喜欢在众人面前抛头露面,就是讨厌被目光汇聚的感觉。
这无所谓,只要是真正的自己,那么无论什么样的价值观都值得尊重。
可怕的是,明明想要的是万众瞩目,却年复一年地仰望别人;可怕的是,会偶尔被一场电影触及内心的渴望,却在电影结束时一梦醒来,承受着现实的无奈继续寂寂无名的生活。
这样的人,真的只有我一个么?
那你敢发誓么?
发誓你从没渴望过在众人面前大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博得一片赞同?
你敢发誓么?
发誓你从没想过在无数人的喝彩声中肆意地歌唱,舞动的情绪摆布着别人的悲喜?
也许你是工人,也许你是警察,也许你和我一样,只是个普通的小职员。
但在我们接过或微薄或丰厚的薪水的双手后面,都隐藏着一颗不甘平庸的心。
我们的梦中,我们的幻想中,都有同样的一抹华光,那束光芒串起跳跃的音符,照亮我们尽情挥洒的灵魂。
而马达加斯加3,把这束光芒投影到了现实中,那场堪称视听的极致盛宴的马戏表演,在短暂的一瞬间让我觉得自己就是主角之一,场下的欢呼是为我而起。
谢谢你,梦工厂,虽然回归现实后依然是无尽的不甘,可至少在你营造的梦里,我没有被幸福遗弃。
这就是一个二片,无厘头的二,超级欢乐超级萌的二。企鹅太有内涵了。熊熊和猕猴的爱情催人尿下。美国人得有多不喜欢法国人啊……难怪在美国看不到一辆法国车。
浪费我52块钱团购,狗血的字幕组!
很赞的周末轻松片。。。3D效果做得真是很逼真。。。
全场无笑点,这种电影竟然能有8.3分,豆瓣是要被00后占领了吗?
睡着了。。。看第二遍觉得好些了。
个人非常不喜欢这种剧情
从头笑到尾
有一点腻味咯
哈哈!我喜欢这种狗血剧情的喜剧,丰富的细节不仅搞笑又使故事讲得饱满!你还能见到盗梦空间、肖申克救赎、碟中谍4、黑客帝国经典桥段,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前瞻,3d特炫!最适合我们这种工作枯燥的上班御姐族回归下童真了!四星半!建议咱翻译别加这么多网络语言。
烂俗的剧情,糟糕的翻译,华丽的画面,出众的3D视效。那两场马戏团演出还真是美呀!
情节紧凑欢快,画面十分好~顺便说一下字幕组是傻逼,超级大傻逼,没事少显摆,滚回家吃屎
神奇反派的第一次亮相太惊艳了, 简直是无敌状态
三部都是烂片,哪点比BRAVE要好?
完全是为了企鹅看的
没有原版字幕的看 只看了个配音版的 为字幕组扣一分 伤不起 我不想听你那些花里胡哨的翻译 从MIB里的此恨绵绵无绝期开始我就有点被字幕组泪到了。。可以停止你意淫的二次转换不。。老娘只想知道他们原来说了什么啊!看英文版的至少可以听听力,尼玛直接配音进去了我就不停纠结他们到底原本想说什么啊!
老!套!
好难笑
I LIKE TO MOVE IT, MOVE IT
全程爆笑 企鹅军团依然最NB---> new york city!!!
世界那么乱,扮萌给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