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有余,但缺乏起伏。既然是“Ride Like A Girl”,那应该把握住两个方面,一个是多表现女性所要面对的独有的艰辛,以及面对困境所展现出的勇敢与力量,前半段轻描淡写,后半段几乎没有,把女主换成一个男性,这部电影略微调整一下依旧行得通。第二个,既然是赛马比赛,应该多分配一些篇幅给到骑手与赛马的共处,赛车比赛中人和车尚且有感情,更何况马是生物呀,“懂马”、“有耐心”不能只靠说来体现,也不是几个骑马的唯美镜头就可以一笔带过的。最后赢得比赛的那一瞬间说实话我真的感动到流泪,高度专注于冲刺的她也好,赢得比赛后轻轻抚摸马儿的她也好,在我眼中都闪耀着光芒,正因如此,我才觉得这部电影本应拍得更好。
(6.0/10)无论从传记片的角度还是运动竞技题材角度来看都十分乏善可陈,只是安排了该有的东西,并没有做得很出色,至多结尾高潮的标准煽情可以算吧。整部影片最好的可能是那个片名,把一位女性打破某个领域男人们155年的统治冠以RIDE LIKE A GIRL这种名字真解气,其他部分就比较泄气了。也许因为故事所基于的背景太过当代,主角还没有化身为人们记忆中的传奇,能看出改编起来掣肘颇多。譬如主角诞生的家庭环境过于温馨、男权社会的体系性压迫太过肤浅、中段的高潮只能靠意外来占据、上升与下落的曲线不够曲折等等,这些都是出色的传记片会竭力避免的。竞技场上的着墨相对不多,也许不应该看作一部典型的关于竞技体育的电影。另外驯马师Stevie是本色出演啊,小哥镜头感真强。
真实故事太好了,电影可惜了
前面拍的流水账,情绪全靠配乐推,配乐太密了,而且导演是用的20世纪流行金曲歌单吗?全是口水歌,最后高潮收的还不错,Michelle赢得比赛那一刻泪目,弟弟真的很可爱。不过不太能认同父亲的教育方式,还有为啥要生十个孩子,更是理解不了😂😂
赛马号称最危险的运动之一,在墨尔本杯155的历史上,冠军都被男性垄断,24名骑手争夺奖杯的超大赛事,历史上只有5位女性进入决赛圈。而我们的女主米歇尔佩恩,经历坠马颅骨受伤脑出血,最终克服伤病在30岁的年纪夺得全国冠军,太具有传奇色彩了,这也是在众多优秀的真实赛车故事电影之后,另一部让人热血沸腾的好片。泰莉莎帕尔默真的太棒了,英姿飒爽由内到外都非常迷人。片子的另一大成功在于编导水平爆表,一个已经失去一个女儿的固执父亲,一个唐氏综合征的亲密无间兄弟,通过3场戏深度催泪:父亲无视米歇尔的一次重要冠军而公开赞扬弟弟找到工作、坠马失语后父亲用历年赛马冠军的问题让米歇尔重新开口、父亲误诊弟弟问如果父亲和米歇尔都死了谁来照顾他。这些灵动的情节共同塑造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励志故事啊。ps:bgm大赞
节奏很到位的传记电影
唯美有余,但缺乏起伏。既然是“Ride Like A Girl”,那应该把握住两个方面,一个是多表现女性所要面对的独有的艰辛,以及面对困境所展现出的勇敢与力量,前半段轻描淡写,后半段几乎没有,把女主换成一个男性,这部电影略微调整一下依旧行得通。第二个,既然是赛马比赛,应该多分配一些篇幅给到骑手与赛马的共处,赛车比赛中人和车尚且有感情,更何况马是生物呀,“懂马”、“有耐心”不能只靠说来体现,也不是几个骑马的唯美镜头就可以一笔带过的。最后赢得比赛的那一瞬间说实话我真的感动到流泪,高度专注于冲刺的她也好,赢得比赛后轻轻抚摸马儿的她也好,在我眼中都闪耀着光芒,正因如此,我才觉得这部电影本应拍得更好。
真实故事改编,女性权益争取,2005年,任何进步都是一点点走出来的
爱是生命最神圣的答案。这是看完电影,又再翻魏世杰先生和他的子女故事最深的感受。马歇尔佩恩,墨尔本赛马史上女骑士传奇的第一章,佩恩的夺冠除了她对策骑的梦想,热爱和坚持,更让人感动的是独自抚养十个孩子长大的训马师爸爸,唐氏儿弟弟,天堂的妈妈给予的爱,支持和陪伴。她与彭城贵胄人马合一,奔腾在墨尔本。荣耀因温度更加光芒万丈,带着她战胜性别偏见,身体伤痛,实现夺冠之梦。83岁的魏老师,耄耋之年,几十年照顾抑郁症的妻子,精神分裂的女儿,智力低下的儿子,仍自认为很幸福。在他们身上,坦诚勇敢,生命的力量,修养自然而燃,朴素的神性让我几度落泪。不管此刻你境遇,既来人间一趟,就去逐光吧。信任光,靠近光,才可能成为光。
有的画面拍得很唯美,但叙事像流水账一样乏味无比
cctv6已阅
(6.0/10)无论从传记片的角度还是运动竞技题材角度来看都十分乏善可陈,只是安排了该有的东西,并没有做得很出色,至多结尾高潮的标准煽情可以算吧。整部影片最好的可能是那个片名,把一位女性打破某个领域男人们155年的统治冠以RIDE LIKE A GIRL这种名字真解气,其他部分就比较泄气了。也许因为故事所基于的背景太过当代,主角还没有化身为人们记忆中的传奇,能看出改编起来掣肘颇多。譬如主角诞生的家庭环境过于温馨、男权社会的体系性压迫太过肤浅、中段的高潮只能靠意外来占据、上升与下落的曲线不够曲折等等,这些都是出色的传记片会竭力避免的。竞技场上的着墨相对不多,也许不应该看作一部典型的关于竞技体育的电影。另外驯马师Stevie是本色出演啊,小哥镜头感真强。
墨尔本赛马奖杯果然和杯子一般大……
一个马、一个狗,这两种类型的电影,毫无抵抗力
痴迷-得意-受伤-拼命-胜利,似乎这是赛马题材的一贯套路了,要么是人受伤,要么是马受伤,要么是人马都伤,但结局总是好的。不管如何,本片还是拍得比较燃的。
重伤后重返赛场还比较让人感动,伤病骑师配伤病马夺冠还比较让人激动。但这项因上流贵族爱玩、老牌帝国强势而不必担心废止的小众运动本身无甚意思,虐马又杀马也是家常便饭。
还不错
讲述的则是155年来第一位夺得 “墨尔本杯”的女性骑手米歇尔·佩恩的故事。米歇尔·佩恩出身于一个“赛马世家”,兄弟姐妹十人之中有八个都成为了职业骑手。米歇尔·佩恩从小就喜欢赛马,和兄弟姐妹们玩耍,都是骑着人模拟赛马的游戏。在赛马文化浓厚的家庭氛围的熏陶之下,米歇尔·佩恩从小就怀有夺得“墨尔本杯”的赛马选手的梦想。虽然米歇尔·佩恩的赛马天赋并不出众,但她凭着坚持和努力,依然成长为了一位专业的赛马选手。然而,米歇尔·佩恩的姐姐布丽姬在一次比赛中坠马身亡。这给米歇尔·佩恩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父亲不愿自己的小女儿继续高危的赛马职业生涯。但倔强的米歇尔·佩恩并不愿意放弃赛马。
一个女性骑师和一个重要赛事——墨尔本杯,当然赛事在这样一部有女性立场的戏里,除了证明梦想之大,也是表征女骑师的胜利之大,但可惜的是,所谓的墨尔本杯究竟如何重要,电影并未渲染充足,梦想和胜利也就无从落地了。另外剪辑的问题很大,经常有莫名其妙的零碎剪辑,比如女主在赛场驰骋刚一秒,镜头咔一下就切到赛后跟人聊天上了,导致比赛完全无法共情,而最后的墨尔本杯,呈现了一组女主亲朋好友和路人兴奋打气的镜头,按理说这时应该接的是赛事出现关键节点的时刻,然而从画面来看,比赛并无起伏,就很令人摸不着头脑了。剧情很套路,女主出身赛马世家,想上赛场但一直受女性身份拖累。那些配角面目不清,不过都是功能性角色不影响观感。倒也有些赛马的干货,比如不跑直线的马是因为闻到了母马的气味,选择适当的空当冲刺之类。片头申明未伤害动物
原来Ride这个词还可以这么用,英语真是博大精深
最喜欢主题BGM和墨尔本杯决赛的那刻,虽然已经知道结果,但是影片还是非常出色的表现出了紧张感。没有想到会在这个片中看到《反击》的男主之一,想了想他本来就是澳洲人啊哈哈哈。更没想到真人的弟弟本色出演,一一开始就被这个演员震惊,后来发现居然就是本人出演本人更加震惊。里面对澳洲人的文化也有一点展现,像这样的片子就是那种看完后想去事件发生地看看的片子。女主也好美,没想到已经是一个孩子的妈妈却能演出少女的感觉。在沙滩上纵马奔腾的样子令人神往,总之非常推荐!jockey jockey!
155年历史的比赛,第一位夺冠女骑师的故事。有家人有爱有信任有尊重,这就足够了。感谢央视电影频道“佳片有约”带来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