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的代价是什么?
记得《灵魂摆渡》里讲了一个永生的故事:民国时期,妓女A是当时鼎鼎大名的一代名妓,对男人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B是当时革命党在本省的会计,负责保管革命党的革命资金。
在一次偶然的相遇后B对A情根深种,不可自拔,于是动用革命资金为A赎身,并且买了栋大宅子过着幸福的生活。
A,B两人为了能够永远在一起,向神秘人购买了据说能够长生不老的太岁。
可是长生不老是有代价的,每个人服下太岁之后都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在服下之前谁也不知道是什么。
两人同时服下太岁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B变成了A,成为了和A一模一样的女人,他将以这种形式长生不老;A变成了需要不停地吸取他人阳寿的怪物,一天不吸就会容貌溃烂,奇丑无比。
A为了不让B看到自己丑陋的样子离开了B,开始了流浪吸取他人阳寿的生活。
是不是很讽刺,两人为了永远在一起选择永生,可是永生的代价是不能在一起。
这样的永生,不老不死,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惩罚吧,惩罚两人的贪婪,让两人在绝望的没有尽头的时间里独自舔噬伤口。
《永生之酒》也是在讲永生,可是似乎并没有讲永生的代价。
虽然人性的贪婪造成了很多的杀戮,但这并不只有永生才会如此,任何巨额的利益都会造成掠夺和杀戮。
本剧更关注的是永生之后对生活的影响:Maiza由于是唯一一个知道永生之酒配置方法的人,遭到了Szilard的不懈追杀,弟弟和很多人都惨遭毒手;Szilard为了得到永生之酒的秘密,在追杀Maiza的同时,自己开始研制永生之酒的秘方,并且制造了很多人造人为其卖命;Czeslaw Meyer和哥哥同时喝下永生之酒后,哥哥开始对他实施各种酷刑,以此测试永生的极限。
Meyer不得已吞噬掉哥哥后,开始不信任他人,并且开始吞噬其他不死之人。
因为在他眼里,你若不吞噬其他不死之人,早晚会被他们吞噬。
每个人的生活都因为永生变得面目全非。
可是看完之后还是会觉得这是个温馨的故事,可能二次元才真的是“站在宇宙的中心呼唤爱”吧。
Elmer掉进大海都快被淹死了,对恶魔许下的愿望竟然是让恶魔一直陪在Maiza身边以补偿他失去弟弟的痛苦,直到Maiza重新露出笑容。
Isaac和Miria两个笨蛋夫妻怪盗,每天都笑眯眯的没有一点烦恼,做出来的事情虽然滑稽但动机都是爱。
两人单纯善良到对谁都不惮以最大的善意去揣测,让心灵几乎干枯的Czeslaw Meyer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情,让人造人Ennis开始背叛自己的“父亲”。
可以说,这两个人才是本片最大的亮点,也是本片最温馨感人的地方。
难能可贵的是,两人意识到自己永生不会衰老之后,第一反应竟然是“我们每天都会重生,每天都是我们的生日,啊,太美好了”,多么乐观的两人啊。
看了本片才知道,沉迷二次元的孩子都是好孩子,都是单纯善良的好青年。
推荐哦
虽然一开始并没有看简介,但是流畅的动作,跳跃的音乐,以及有趣的剪辑方式和情节,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虽然第一集里并没有交代很多,雾刹刹的一大片信息迎面扑来,多主角的故事主线,跳跃的时间轴,但是仍不能阻止我们喜爱这部动画。
事实上,看到后面时,才能了解第一集得重要性,许多关键的情节,都已经为您铺垫好了。
当然也包括动画完结也还没有解开的几个不明画面,以及许多的附笔。
剧透一下,事实上,这些其实是小说的第六集的内容了......所以,握紧拳头,坚信第二部肯定会来临的!!
无法说最喜欢哪个人物,因为每个人都很有趣,菲洛、麦萨、冈多尔三兄弟,VINO,还有到处播撒幸福的傻瓜夫妇,看到最后,就连杀人狂拉德也变得可爱多了~~偶尔疯狂一下也不错哦~笑观众好像拼图一样,将所有的情节拼凑起来,真的是很新颖的方式呢,但是监督的功力之强使我们不会感到混乱,原小说其实是按照时间轴来叙述的,但是多主角的动画完美的表现了原作的真谛,人设和音乐恰到好处,超赞!!
前两天跟某人推荐了《Baccano!》后某人居然真的去看了(感动啊),看完表示不解为什么我会喜欢这部动画。
于是我认真了(这里请自行想象本人认真的脸),决定总结下。
然后我发现可以喜欢的点实在太多了,(比如大家都知道的故事平衡性强,制作精良,人设美型又不过分华丽,声优阵容强大等等)所以还是小结一下算了。
(总结和小结的区别并不是这样的啊喂)鉴于小说台版太贵内地版太粗糙日版看不懂等原因,以下讨论只限于动画。
No sex, no death!(大误)第一次得知没有性爱描写,也没有死人算是优点,是从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
里面出现了这样的评价:“鼠的小说有两个优点。
一是没有性场面,二是一个人也没死。
本来人是要死的,也要同女的睡觉,十有八九。
”大概是想说,如果要拿走刺激感官的部分,必须是对作品本身有相当的自信吧。
话虽如此,倒也不妨碍村上本人的小说性爱满屏,死人如割草。
(并没有)回到《Baccano!》,先说说那纯爱的CP们吧(死了半火车的人这件事情打算罔顾到什么时候)。
以下排名纯属各人喜好(由浅入深),跟姓名笔划无关。
笨蛋情侣Issac和Miria。
出场次数很多,但从来没有单独出镜,一直忠实而夫唱妇随的担任着搞笑艺人的角色。
动画里面对他们的恋情虽无赘述,但多年来都没对彼此那套吐槽厌烦,仅就这点已经很值得尊敬了。
(反正身为观众的我已经有少许不耐烦了)纽扣情缘的黑帮干部Firo和人造人Ennis。
非常波澜不惊的俩人,很相配的气质。
Firo对永生的态度貌似就是,没觉得有什么区别。
Ennis则是不动声色的背叛并杀死了她的创造者(奸角,死不足惜)。
Firo捡到Ennis的纽扣后开始寻找这个神秘的黑衣女子,接着当然就是老套的“你就是当时的。。。
”情节。
BTW,另一个喜欢这部动画的理由,里面都是传统的男追女。
嘛,虽然我是新时代女性,但更是大懒人一个吖。
杀人狂Ladd和他的未婚妻Lua。
最爱杀死觉得自己身处安全之境的人的狂人Ladd,和他号称一定只能由他杀死而其实他可以为她而死的未婚妻Lua。
证据是他为她跳下火车,废了一条手臂。
另一个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情节,Ladd带Lua去见他叔叔时,Lua艰难的打招呼“那个,你好”,Ladd发表了类似“这样就算打起精神了?
还真是羞涩啊,正好跟我的热情互补”的评论,有点自家黑的意思。
铁路追踪者Vino(原列车员)和教团灵魂人物的女儿Chane。
存有着稍微(何止)扭曲的正义而自认为宇宙重心的唯心者,Vino,虐杀着所有他不批准的行为者,拯救着无辜和良好的民众,平衡着他的世界的善与恶(顺便吓唬着乘霸王车的无票乘客)。
Vino在车顶的一番剖白,“无法想象我死后的世界,应该是会逐渐消失吧,因为我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其实大家都这么想过吧。
当时的我们多么幸福。
对Vino的喜爱,除了对强者的崇拜,不如说是对曾经任性的自己的宠溺。
另一方面,对父亲无限忠诚,为保守其父不死之秘密而自愿失声(这个情节设定只是为了达成无口属性吧)的孤僻女,Chane,不知自我为何物,身为父亲的试验品,她的价值由父亲决定。
为了取悦家人,而自我牺牲的事情想必谁都做过一件两件吧。
对Chane的喜爱,同样带有对自己的赞许和或许有一点儿的惺惺相惜。
无论从哪里看都是绝配的俩人,而且又是难得的(哪里难得了)一见钟情。
Vino见Chane第一面便感叹道“不错的女人啊”。
果然长得好看就是好啊,没准在哪还能捞回一条命。
胆怯的不良少年团首领Jacuzzi和同团体爆炸女Nice。
我正式宣布Jacuzzi是我最爱的角色,没有之一。
本来这种太过接近普通人的人设不会太讨喜,(何况这爱哭的孩子感觉比普通人还要弱一点),这次却大翻本了。
以下为我的记忆点:1.发现强大的黑白红三方开始各自屠车时,虽然怕得想逃走,他用颤抖的声音说出了“但是,如果我们逃走的话,大家……我们几个把黑衣人,还有铁路追踪者赶跑吧”这样的话。
虽然剧中渲染他一人一天抢了卢梭家族18家店,但我们都知道对于职业杀手的某人和某人和某人来说,他真的不强。
2.以为要与Vino对战前对Nice说的类似遗言的话“我之前那么爱哭,已经把我们两个人的份都哭完了,所以不管以后发生什么事情,你都不要哭”3.当Nice做实验炸伤了自己的脸和眼睛后,他在脸上刻了大大的剑的刺青,这样别人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他的脸上了。
虽然身为盗贼最不利的就是引起别人的注意了。
剧中好几次出现他的画像,并且他常被称为,脸上有剑的刺青的男孩。
4.和Nice各自执行任务前亲了Nice,队友调侃道,“真是亲热啊大姐”,Nice羞道“刚才那个,是第一次”交往十年了啊!
什么叫纯爱啊!
你们见识了吧!
总之我是拜倒了。
好了,现在到了No death的部分了,不过由于现在已经深夜了我已经不想写了(别想圆不下去就逃走)好吧。
其实真的没死什么人啊,死的都是路人啊,都说不出名字的啊,或者是奸角匪类啊。
我唯二记得死的不是路人也不是坏人的角色就是老列车员和Maiza的弟弟。
老列车员因为说了禁句“我要退休了”所以不死不行啊大家都懂的。
Maiza的弟弟得知了永生之酒的一半秘密所以必须被奸角吸收掉来获得秘密啊,不然奸角永远都无法发展,无法酿成新的永生之酒,大家也就没有酒喝了嘛。
死人都不是为了虐观众的,这样算很厚道了。
想想之前看的《魔法少女小圆》《冰与火之歌》《斯巴达克斯》甚至是最近的《海贼王》,我已经很感恩了。
好了我去睡了,大家晚安
盖里奇+克里斯托弗诺兰,本质上没啥新东西情节和设定太中二,不太喜欢。
多班人马在列车前、列车上、列车后的奇妙缘分。
1.抽象情侣2.爱哭男孩3.黑帮男孩4.白衣疯子5.议员两口6.议员本部7.报社雷锋8.上古魔团
这部作品的主要意义,相较于故事情节本身,更在乎于它的故事架构以及价值观体现。
它的显著特点在于:1 开放式架构。
《永生之酒》从牵涉范围,故事开始点,结束点,等等各方面都保持了开放式的架构。
而不是我们常见的故事开头“很久很久以前……”和故事结尾“从此,王子和公主就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作者就像副社长一样,刻意地让读者跟随着他一起想象:“你看那只老鼠,就是被注射了永生之酒的老鼠,想象它之后的鼠生。
是不是又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冒出来了呢?
”整个故事的淡入淡出效果很棒,故事既不因为某一个对象(个人,群体)的困扰或幸福开始;也不以某一个对象的成功或者失败结束。
2 多主角系统。
副社长绝逼才是这个故事的主角啊。
这个故事中的绝大多数人物都具有这样的一个特点:若你将其作为这个故事的核心来对这个故事进行考察,会发现,这样的一个新视角会给你对这个故事带来一种全新的观感。
这是绝大部分故事所不能具备的。
绝大部分的故事通常只有极其有限的一个或者两三个视角,你透过这些视角,可以看到故事的全貌,但若是试图透过其他人物的视角去观测这个故事,就会发小小说所提供的信息太少,透过另一个人的视角只能看到这个故事的某一个剪影,或者并不明晰的残缺不堪的过程。
成田良悟的这部作品,就像是个比较完备的大世界,当你透过某一个人物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时,会在这个世界里看到一个属于这个人物的较为完备的故事。
由于视角的不同,立场的不同,这个故事的悲喜剧性以及你从中得出的结论也会大不一样。
3 多视角的评价体系。
在这个故事中,究竟谁是最强?
我认为这是极难下定论的。
即使不是每个人都一样强(比如克雷雅终究是爆了拉德桑的菊的),但至少多角度的最强还是显然存在着的。
甚至在单方面,最强之争仍然很模糊。
战力最强的是永生者还是克雷雅,甚或是解裤子?
情报之王是社长还是亨利,或者是副社长?
在拷问方面究竟是克雷雅还是奇克更强?
谋略方面切嗣或者拉克哪个更有城府?
人格魅力方面,艾玛,修依,麦萨,妃萝,哪个是万受之王?
即使让你依据自己的喜好去进行选择,依然拥有无数种可能性。
整体上而言,这部作品的构造是极力去中二化,哦不,去中心化,并且极为成功的。
在这一点上,我尚且没有看到哪部作品能够超过它。
==========================我是乱点鸳鸯谱==========================战斗能力爆棚的拉德桑却被维诺抓住了弱点,损失了一只手臂。
他是一个非常有趣而且其实很有爱的杀人狂。
其杀戮并不是滥杀,而是要给人带去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对生的敬畏和珍惜,并不屑于杀死那些知道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的人。
这个人让我想到安东·奇哥。
实在是一个非常具有人格魅力的家伙。
从来不作战的笨手笨脚的艾玛桑坚持以微笑和快乐拯救世界,却以个人的人格魅力赢得了恶魔先生的助力,连修依酱也视之为好友,说他是故事中的幕后推手,希望源泉也并不为过。
修依酱(不要和我争我这是吐槽)是个伟大的哲学家和剧作家,由于不必担心死亡的来临,他冷酷又充满怜悯地利用世人的生命来上演一出出的剧本,时不时获得意外的结果,并借此获得了一些意外的收获(夏奈为他割断了自己的声带)这种疯狂但却充满美感的探究世界的方式也着实令我心醉神迷,并不通过战斗,而是通过智慧来追求世界根源的实力并非是拥有单纯热情的武斗派们所能理解的,仅仅因为教父形象就能够使一群战力非凡的不法分子为之干涉朝政,就个人影响力而言深不可测。
最刷新世界观的人当然是“维诺”克雷雅了。
综合战斗力无人能敌,而他变态的世界观——这个世界不过是我做的一场梦而已——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这种中二的世界观如果是事实的话(故事确实是维诺的一场梦),这个故事的视角又被大大地改变了。
从这个视角来看,维诺根本就是“无敌”的,永生也顶不住你关电视啊对不对。
故事中的大反派塞拉德在我看来实际上是个非常有想法的人。
他的主张从一开始的,试图通过吞噬他人来快速地了解世界,到了后来,吞噬普通的永生者对他来讲已经没有多少助益了,便力图使永生之酒的生产扩大化, 保留下拥有重大价值的人类,使他们为这个世界不断提供非同寻常的“价值”。
这个人是一个典型的政治家,冷酷果决,但他之对于世界并不见得是有害的。
能够将永生之酒该如何使用这一课题提升到政治层面的人,整部作品中似乎也就只有他了。
解裤子酱:个性十分奇怪的一个小不良少年,看起来无论是战斗力,人格魅力还是性格特点都不像其他几个人那么具有吸引力,这种羞涩温柔,怯懦又勇敢的小蓝僧严重戳中了他身边的大姐和壮汉(主要是壮汉啊有木有!
)的萌点让他们纷纷对其关爱有加,器械有加,OOXX(大雾)。
解裤子作为不良少年团体的领袖,其决断力,战斗力,亲和力等各方面都十分优秀,虽然大约不符合大部分骚年们心目中那种仗剑闯天涯的杨过形象(每个骚年心目中的自我完美形象大概都是杨过吧?
),性格有一点点变态,但其成长资质仍然是不可忽视的。
罗尼桑:这个故事中的另外一个“源头”,所有永生之酒的“来源”,无所不能的炼金术师,恶魔桑。
艾玛桑的好基友,因为常常被艾玛桑推倒而总是傲娇地扶额(大雾)。
站在炼金术顶峰,一定程度上置身事外地观看这一出出好戏的罗尼桑着实令人高山仰止,甘多三兄弟:拉克桑作为外交部的大将风度使得甘多家族在黑帮斗争中处于一种十分优雅而有利的地位,其冷静的判断头脑和不凡的身手也使得他在这帮独具个性的人像群中仍然显得卓尔不群,最重要的是和麦萨桑轮流爱护妃萝酱的事迹令人心驰神往(Oh, tell me I'm wrong!!)。
奇斯桑是个默默守护家族的主妇形象而贝尔格虽然略暴躁但萌点多到过分何况让人觉得十分可靠。
奇克:动画表现过少了。
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天使和恶魔的结合体。
由于“同理心”损坏了,而成为作品中最能够承担“拷问者”这一身份的人,对拷问艺术的追求十分执着,继承了钟表匠父亲在技艺上的一丝不苟,恐怕克雷雅也得向他学习拷问技术啊。
我其实最喜欢思考的问题是把切嗣君交给奇克君的话,他会不会很怀念菲尔梅特呢。
唔我真是太恶趣味了。
亨利:daily days里的死鱼眼,喜欢吃小零食。
难道就没有人和我一样萌这个家伙么?
间谍水准一流,操控情报手段高超,连前FBI成员尼古拉斯也被他玩弄在手掌之中,深得社长信任,极少数能见到社长真面目的人,反正他一出场我就被萌得七荤八素。
伊芙:本作中如同天使一般圣洁而勇敢的存在,兄控,虽然我认为伊芙视角也会是个好视角,但是若让我从伊芙视角出发观察这个世界的话我会变得很崩坏(请大家原谅)达拉斯:一个人渣的妹控。
说实话我觉得他和衣服俩人凑在一起就够写一部那神马小说了。
咳咳。
俩人之间的那神马情真是密不透风,无缝插针啊。
sigh。
我就不继续崩坏了大家请尽情YY,如果有写出那神马同人的话请务必艾特我。
麦萨桑:(喂,为毛现在才提麦萨桑和妃萝酱!
不好意思,我走题走开心了,忘了这俩传说中的主角)所谓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大概指的就是麦萨桑了。
在本作中是个少有的人格完人。
但性格相比于很多比较变态的人类而言,缺乏坚毅勇敢的一面,总是逃避自己的罪责,不敢与塞拉德正面抗争。
深爱着自己的小男宠妃萝。
妃萝:性别为男的小萝莉,特长是卖萌,傲娇和少年健气拳(喂喂喂!
),是个早晨刚接受了男友麦萨送的帽子晚上就和女友恩尼斯私奔,然后隔三差五地去勾引拉克的小贱人。
健气的少年啊快去创造奇迹。
从他的角度出发就完全成了我帅我健气,我有后宫我自豪的少年后宫剧了。
略惨不忍睹。
切嗣:性别为男的小萝莉二号,特点是腹黑,傲娇,多疑,实际上是抖M属性,整部戏中他最幸福的时刻恐怕莫过于被克雷雅蹂躏,再次回想起心爱的菲尔梅特的时刻了。
说实在的,虽然切嗣在故事中得以发挥的机会不多——实在是因为他身边的“纯粹”的人太多了。
这些人的目的太过纯粹,以至于超乎了他的预计——对正常人的预计,使得切嗣的手段受到了很多限制。
以切嗣的城府去横扫世界是颇为轻松的,尤其是他那张幼齿傲娇,我见犹怜的小脸蛋儿,足以使他成为整部作品中最棒的一名阴谋家。
恩尼斯、夏奈尔:被拯救的三无少女一号和被拯救的三无少女二号。
说实在的在这部满满是基情萌点的作品当中总觉得被拯救的三无少女这样的萌点实在是有点微不足道了。
艾萨克、米莉亚:白痴盗贼夫妇A,白痴盗贼夫妇B。
大家都觉得这对白痴夫妇是把剧情连结起来的重点。
其实我对他们俩的解读是这样的:数列勇者(n):勇者0(麦萨,甘多,妃萝),勇者1(解裤子,尼斯,不良团伙),勇者2(恩尼斯),勇者3(切嗣),勇者4(克雷雅)等等,出城打怪练级,遇敌,白痴盗贼夫妇A,白痴盗贼夫妇B,打一下就死赚得经验还多。
于是大家开始疯狂地虐白痴盗贼夫妇A和白痴盗贼夫妇B。
再接着大家注意到了彼此。
“啊,原来你也在这里打白痴盗贼夫妇练级啊!
”于是大家开始组队打白痴盗贼夫妇练级。
白痴盗贼夫妇就像是国王史莱姆(经验高,容易死,被舞娘姐妹用针刺一下就爆掉了)一样的存在啊!
长相很萌,吸引仇恨值,帮助练级神马的。
实在是居家旅行,必备萌物。
副社长:整个故事的讲解者,其评语独到而富有魔力,为《永生之酒》揭开了其意义背后的意义。
他就像是成田良悟自己的化身,在这个故事中给人们作导读。
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在故事中的影响力不才是最大的么?
顺带一提,他和成田良悟本人必然都是傲娇的萝莉控==========================我是乱点鸳鸯谱结束==========================《永生之酒》里,自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主角。
配角是那些,为了展示它所衬托的人物的特性而被创造出来的角色,他们往往只有比较单薄的一面或两三面,人格塑造并不完善,也就是说,配角并不足以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只是一个人在某一方面剪影的扩大化甚至是绝对化。
当一个故事中,只有一两个主角的时候,人们很容易意识到,“主角以外的那些人物太过单薄了,实际上一个人不应该是这样的”,但当故事中的主角足够多,人们大脑意识的捕获能力超载的时候,就很可能会忽略掉那些单薄的配角的身影。
人的大脑在阅读小说,戏剧作品时,就好比一个但目标或者多目标的追踪瞄准仪。
当可追踪目标的数量还没达到上限时,他们就会追踪一些其它的目标,进而发现,“这些目标的行动模式与自己之前追踪的主目标们不同,它们的行动模式单一无趣,无需追踪也能够被捕获”。
从而意识到,故事就是故事,它所创造的世界是不真实的,是但当你的追踪能力满载时,你可能就很难有余力去追踪那些十分不引人注目的配角,这个故事从而给你带来一种类似于在观察真实世界的感受,使得你的观感更加丰满舒适。
为了达到这种目的,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增加单个目标的行为模式复杂度和魅力,使得读者(观者)可追踪的目标数减少;第二种是增加目标数量,即广度,撑爆观者的追踪能力。
而现实世界就是一个圆满撑爆你追踪能力的故事。
《永生之酒》在不失深度地广度扩张上做了极大的尝试,也获得了不小的成功,这是我深爱此作品的重要原因。
我想,看《永生之酒》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多元化,开放化的心态,知道选取一个角色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是不完善的。
作为一个故事阅读者,尽可能地转换角度地去看世界,让这个世界保持它本应具备的多元化和多样化。
“有多少人就至少有多少种故事”,读小说,通常就像刷机一般,是在“刷入世界观”,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把作者的世界观刷入自己脑中,如果刷不进去的话,就会对小说进行排斥。
而《永生之酒》却是一个提供给你十分多样化的世界观来选择刷入的N in 1游戏卡,N in 1本身也恰恰是它想要刷给你的世界观之一。
让《永生之酒》带给你全新的故事观乃至世界观和故事体验。
事后按照正常顺序梳理一下的话,其实一共也没讲什么特别深刻的东西。
换言之,故事是简单的故事,只不过讲故事的方法很绕。
因此,全剧最废脑细胞的地方也就仅限于思考“等会儿,这又是啥时候的事啊?
”,因为在故事内容简单的同时,故事里几乎每个角色基本都没多少心眼子。
下到两个贼,上到老大爷,其实都是单纯的一根筋。
不过这倒也可以理解,如果故事讲述方法复杂的基础上故事内容也复杂,那就彻底要了命了。
如此一来,复杂叙事对故事节奏的要求就变得很高,首先必须保持紧凑,其次必须一直紧扣故事最吸引观众的核心点。
这一点前期都很好,1930年永生之酒的下落,1931年火车上众人的命运,1932年达拉斯的下落,前中期剧情的跳来跳去基本上都能绕着这三个点把故事讲好。
结果一到后期,扳手哥出场之后,节奏就彻底拉了胯。
虽然扳手哥跟拉德一样,疯疯癫癫,台词贼多,表演欲过于旺盛,但拉德至少在车上推进剧情,观众对拉德过分旺盛的表演欲还能有所容忍,但扳手哥出场的时候故事大体上尘埃落定了,结果就导致他的部分就严重拖慢了进度。
而且回过头来想一想,这个角色的唯一作用也就是促成了一对火车上的情侣,换句话说,这也就是交代故事主要角色结局的后日谈。
我现在动画看得少,可能落伍了,但这种部分按理来说难道不该是最后一集放着结尾曲的时候交代吗?
结果这点破事居然也能磨磨唧唧拖了整整两集,这两集和主线的三个主题已经毫无关联了,纯粹就是水,这对于要求节奏紧凑的故事来说绝对是致命的问题。
最后,回想故事的主基调,讴歌的也大都是一些神经质的,较为跳脱的,且过分充满理想主义的角色,这也是一个令人感到遗憾的地方。
因为永生之酒本身已经是纯粹空想的产物,众人为求永生斗个你死我活,这属于人性的缺陷,情理之中。
然而,作者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竟然是指望世界上存在单纯的,从头到脚全是正能量的人永远不产生贪欲和歹念,我觉得这种设想的离谱程度简直比永生之酒真实存在还夸张。
总的来说,故事用一个很复杂且有趣的方式进行叙述,让人以为这是一个给“高中生”看的故事,结果拨开迷雾一看,原来还是给个“初中生”年龄层的故事。
前中期的叙事诡计很精彩,只可惜主题和结尾略逊一筹,这多少也是有点遗憾了。
之前一个月利用每天晚上的时间把成田良悟的两部作品都看完了。
无头骑士异闻录几年前看了开头,但没有看下去。
这次终于枉顾4季之巨,把它看完了。
总体来说如果不是对其期许过高是不会特别失望的。
作品有非常出色的叙事能力,但这种能力格局偏小,缺乏长篇伏笔和最恰当时机重述剧情的策略,只能把单集或串联2、3集的小事件描绘得精彩纷呈。
人物是非常大的败笔。
几个主角都是一种“想当然”的方式在推动剧情,几乎所有人都以偏执为自己的底色——无头骑士对头,之后是对新罗的偏执、新罗对赛尔提的偏执、首领对杏里的偏执、瓦罗娜对静雄的偏执、折也对人类的爱的偏执、两个女人对诚二的偏执、诚二对头的偏执等等等等。
但在所有这些偏执的情感和人物中,最可信的唯有新罗和赛尔提的感情,这也是他们之后成为了主线的根本原因吧。
因为以作者这样暴力推动剧情的方式,其他的线在事实上已经失去了描述的意义了。
偏执确实不需要解释原因,但偏执也不需要解释结局,一个所有人物都偏执的世界中,任何事情的发生与不发生都不是出于选择——这也是我说成田良悟把人物想当然去刻画的原因。
尤其罪歌这个bug式的存在虽然丰富了“都市传说”黑暗深邃的一面,却实在是个巨大的、难以描述清楚的漏洞,和它类似的还有第三季突然冒出来的瓦罗娜,塞门这条线之前铺垫不够,瓦罗娜只好靠和静雄来一波感情强行续命。
永生之酒的叙事更精彩,因为它就是在两个个十分狭小的空间(召唤出恶魔的船、发生屠杀的列车)和三个时间点进行叙事。
因为点的有限和狭小反而激发了叙事线编织成网的坚实和细密。
不过遗憾的是,这部作品中也是几乎人人都是偏执狂的世界,不需要解释的屠杀的欲望、永生者互相残斗、笨蛋盗贼难以形容的好运气…… 不过值得表扬的是,去中心化的叙事使得看起来的大boss也不那么重要,无所谓大boss,也就无所谓主角和英雄。
一个反直觉的叙事范式配合一个反直觉的世界,恰也是合适的。
评分的高低在于观者重体验还是重内涵。
对于一种动画中罕有出现的叙事方法,做为一种尝试并且很“出色的讲述了”整个“并不是很有意思”的故事。
就个人观点来说,对于这种本身带着奇幻传奇色彩的故事,配以叙事方式所营造的悬疑感,有一种非常吸引人读下去的特质。
加之非常优秀的背景音乐与镜头,给人以出色的带入感。
故事在不同时间线与剧情的穿插之下,使人不得不提起精神全神贯注的去关注每一个情节,在杂乱的线索中仔细推敲,最后完全融入作品的世界观中。
所以在幽默与血腥,杀戮与怪诞,并不深刻的人物描写,形形色色的怪人与动机不明的行为下,作品本身却并不显突兀。
虚构的世界本身就是一种欺诈,作品的认可度也无非在于手段的高低,就算现实中的很多事情一经推敲也会变得毫无意义。
所以从一个只想体验剧情与享受故事角度的观众来说,这部作品是良心,优秀且成功的。
人生重在体验,观影亦在于观感。
美食并没有内涵,而品味者自能体会其中美妙。
析战力什么的,我说,你对《Baccano!
》的审美出现了方向性的错误了吧喂!
可是标题已经这样写下去了啊,标题永远都是对的,因为是标题党么首先把flying pussyfoot上的人群简单(但啰嗦的)分为以下五大阵营:黑衣——以精良武器挟持整车人不惜杀掉一半人质也要换得被囚禁教主Huey自由的(其实觊觎着Huey不死能力的)邪教组织白衣——以杀掉自以为安全者为乐的Ladd为首的奇怪地混入了趁火打劫的混子和Ladd那腼腆的抖M未婚妻的杀戮爱好者俱乐部红衣——有着稍微扭曲的正义感,集狂人之能力与自觉于一身,被马戏团训练出超凡体术的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者,列车追踪者杂衣(不是杂鱼)——用发抖的声音说出了“把以上人物都踢飞吧”的年轻盗贼首领和伙伴,以及几位在餐车认识的参战但效果微弱的不死者炮灰——被斩杀和待斩杀的一干路人然后,这里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去掉一个最低分。
红衣显然无敌了,他死了世界也毁灭了(大误),话说谁来写个凉宫春日的忧郁列车员版啊。
然后,炮灰被称作炮灰是有理由的。
于是分析仅限于黑白杂三派。
有一天我问主教,像黑衣这种有明确目的与纪律的组织,简称纪律部队,和白衣这种纯粹由爱好者组成的自愿者,简称纯爱组(喂!
),对战的话谁会获胜?
主教引用了拿破仑对战马木留克后的评论:“两个马木留克骑兵绝对能打赢三个法国骑兵,一百个法国骑兵能抗衡一百个马木留克骑兵,三百个法国骑兵大都能战胜三百个马木留克骑兵,一千个法国骑兵总能打败一千五百个马木留克骑兵。
”(虽然这里的纯爱组和马木留克骑兵的可比性此类重要的推演我打算用微妙的意会来带过)总之根据拿破仑的论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止步于个人范畴了。
以团体战而言,最好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
这里我突然想起来我果然不是想写战力分析。
于是以上,战力分析结束了。
(战力君缓缓站起身来,走到角落默默哭泣中)此处省略大段主教关于军事理论的讨论。
我说讨论?
其实我指的是科普。
长吁,曾经我以为自己是科学尖兵,然后发现不守纪律只能是杂兵。
曾经我以为自己是吟游诗人,又发现被规则渗透得穷极无聊。
不过没关系(起身拍屁股上的灰),我相信天下之大,必有我容身之处。
如果真没有,我肯定满足于自我的独特而洋洋得意中,你看我洋洋得意了没?
所以肯定还是容得下的。
回到纪律部队和纯爱组。
(这里可以插“我便是要你们猜不透我呀”的梗)我用结构和诗意来分别总结他们。
或者说,我用结构和诗意来总结这个世界,而他们碰巧路过了。
(如果这里有任何geek也好死宅也好想吐槽我的世界观的话,要负责赔一个新的哟。
爱的战士那种类型的拒收哟亲)结构君的延伸:规律的,明确的,效率的,功利的,客观的诗意君的延伸:自由的,模糊的,过程的,自发的,主观的对于同一事实的处理方式,结构君和诗意君也是全然不同的。
(明目张胆的拟人化起来了)比如“手段对目的的干涉”一事,结构君一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嘛的态度(腹黑?
),然后开始,嗯,比如开始划定手段在何种范围内对目的的干涉是可以接受的,反之则采用plan B,C,D...Z。
诗意君则双手抱头开始纠结,最后可能得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嘛的结论也可能没有得出,不过把纠结的过程写了一本书叫《脏手》(原来不是萨特写的么?!
)所以结构君应该是实干家而诗意君是艺术家吧。
(这种攻受属性也被设定好了的感觉是什么?
)再比如“大脑可作为人类摆脱基因统治的武器”一事,结构君斜眼道,有什么好处么?
诗意君大呼,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人类作为唯一可以自杀的动物的尊严(大误,诗意君他不懂的嘛╮(╯_╰)╭),由我来维护,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查资料的时候发现自杀被称为公共卫生问题。
-_-下水道系统运作不畅才是公共卫生问题吧喂!
)突然Jacuzzi哭道,什么嘛,一直在说黑白两大阵营吖,我可是!
我可是把黑色阵营的老大干掉了哟!
我不是给你最多感动的人吗?
呜呜呜。
(天哪好萌,Jacuzzi我要命名你为真实君!
)狂人是无法认识到世界的真实的,也许他可以获得压倒性的胜利,那只是因为他运气特别好而已。
(太敷衍的解释了吧,其实是因为人家就是那么强好吧)这里我打算引用一大段JOJO的经典语录,因为我不可能说得更好。
“‘勇气’就是知道什么是恐惧!
”——谢皮利“人类的伟大,在于忍受恐惧的崇高姿态”,这是希腊的史家普达哥斯的话——舒特洛咸姆 “如果只为了寻求『结果』的话,人是容易走捷径的。
在走捷径时,也许就会迷失真实,连满腔的热忱也会逐渐丧失。
我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朝真实努力的意志』!
只要有朝向真实的意志,就算这次让凶手逃脱了,总有一天我也会把他抓到,因为我一直朝目标前进,不是吗?
”——警察
最开始知道这部作品是因为《进击的巨人》动画放送期间,在网上看到的一个巨人个大角色客串版永生之酒OP的video,当时只是觉得真欢快,简单去查了一下资料,也就作罢了。
这几天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了永生这个词,随后浮现的就是这部动画的名字了,于是决定看一看。
其实看之前还有点顾虑:这部作品所涉及的人物实在是太多了!
很不擅长应对这类型的片子,看样子又没有太多路人角色,着实脑袋疼。
毕竟下载完了,铆劲儿看吧,然后第一集看得我头昏眼花……但是当看到第二集的时候,我脑袋里想起了一个名字:盖·里奇。
犯罪集团,看似不相关的众人背后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部动画的脚本让我想起了两杆大烟枪那部神作,立刻头不晕眼不花,浑身都有劲儿了。
故事安排上与两杆大烟枪颇为相似,而叙事风格上倒更像是云图。
几个时间点,零散的故事碎片拼凑在一起,繁杂却不支离破碎,犹如一幅拼图被一个高手用非常分散的方式拼接起来,加上性格各异的角色所增添的色彩,最后一片碎块放上去,整幅图便活了起来。
……
准备准备开始相变,要跟二次元绝缘了嗬!
蒙太奇多流暢.. 讓我想起今敏.. 不過也僅此...
菲罗。拉德。VINO。夏奈。笨蛋夫妻。
雖然作畫不精,但勝在劇情安排出彩,亂序劇情將原作的戲劇性更上了一層樓。
有些理不清主线....辅线太多太杂...
为啥我不太有感情。。从OP和每次故事开始的音乐超像CB我就有点反感。。对人物的话也是个体喜欢,故事不能说特别饱满,但是可以说么啥内涵。。甚至说,感情不深厚。至于节奏,是特别的感觉不对。总之。。就是我也说不上来是什么感觉,就是没有什么感觉。就算细节都记得,但就是没有什么感觉。恩。
无序的片段对应无序的人生,让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土味鸡汤的极致
证明了所谓多线叙事的叙事技巧运用在长篇作品里是不会出彩的,冗长而无味。
爱扎克,米利亚
拆碎了讲的杀来杀去比不拆的还无聊,每个声优都恶心得如此队形整齐也真是罕见啊罕见,唬人的也许是音乐?
慢热。
闷声装大B
從煉金術士開始爛,我更被結局雷到了…………………………
混乱的叙述.1大群人的故事
马鹿夫妇
12集弃,烂故事终究是烂故事,就算你处处向经典致敬,打乱叙事结构和时空都弥补不了内在的空洞乏味,人物塑造也十分乏善可陈。
叙事手法很棒,前几话有些混乱但是看下去就能理清眉目。最后的最后,大家都获得幸福了呢XD
这么高的分是因为跳跃的叙事结构吗?花哨的手段也掩盖不了故事的平庸无聊。说不定正序来拍反而更好,毕竟很多值得深挖的东西都一带而过,人物塑造也流于表面,这么多出场人物让人眼花缭乱就够了,内涵什么的那都是浮云。
叙事手法很特别……
推荐给想考验自己对细节的长期记忆能力的人,出场人物太多,总有一个是你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