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电影在这个时代已经被技术和色彩包装,能够打动心灵的变得稀有――――卡夫卡·陆KavkaLu恕我不敬,石垣(浅野忠信)一次次埋葬女友的的夜景,我耳边却一再想起《悲惨世界》的旁白:那个晚上有人看见……。
这是属于这个年代的电影,一堆广告创意揉捏起来的电影,广告影像的大色块让影片显得过于夸张而削减了它应有的感染力。
这是关于爱和亲情的电影,它是一个拍广告的导演对于世界的理解,虽然头绪太多导演没有控制好,不过最后的那段飞翔的场景将会打动每个看此片的观众。
影片是几条线索的汇聚,最主要的一条是石垣对野蛮女友苦心竭虑的喜剧化谋杀,或许因为编剧多田琢非常欣赏浅野忠信,所以他的戏份就多,然我始终认为浅野忠信不是一个性格演员,在这里演技平平。
我欣赏影片里扮演职业杀手的维尼·琼斯(Vinnie Jones),这位前英超南安普顿门将出身的高个演员自打演了英国导演盖·瑞奇(Guy Ritchie)成名作《两根大烟枪》和《偷拐抢骗》之后,在电影界歪打正着,本片导演也是基于他凶神恶煞一样造型(这位和香港的大傻成奎安就像是活宝一对)改动了剧本,整部电影的细节靠他的杀手细节连在一起,影片里最为搞笑的细节是小林(岸部一德)一家在参加一场催眠演出时因为催眠师被维尼·琼斯演的杀手杀掉之后,他无法从催眠状态里醒来他以为自己是一只鸟,这条线索里林的小儿子非常可爱,这个日本小孩的眼神里有着一种清澈和纯真,他理解父亲成为鸟人的快乐,在绿色的草坪上孩子和父亲一起学习飞翔,这是孩子的心愿,也是导演内心创意的梦幻吧,父亲成为鸟的灵感是不是来自艾伦·帕克的电影《鸟人》我们不得而止,但林蹲在屋顶上的造型和《鸟人》非常相似。
作为广告创意而言,我喜欢小林家吃圣诞大餐的一幕,当自认为是鸟的小林看见桌上的烤火鸡时惊恐的表情,以及在他脑中呈现的场景…我们看到了导演的幽默,这种幽默的广告片断在影片里多处出现,有点炫技的意思。
影片里有一条三个混混的线索和洋子(小泉今日子)的广告策划戏份其实可以完全去掉,这两条线索分散了剧情的凝聚力,特别是三个混混的线索演员长相恶劣放在这样一部可以有着暖意的电影里不合适,洋子的存在无非是导演对于自己经历的回味,有些过头同时也说明了导演对于整体和谐把握的欠缺,影片成为了导演广告构思的发布会。
作为一个广告业界的新锐,导演太想证明自己的创意,这部电影给广告学科的人当教材挺好,作为电影来说就像是“乱炖”得有些窜味了。
在石垣不堪妻子拳脚相交而数度杀妻的线索里,导演显示了无厘头的一面,杀不死的妻子成为了他的心病,影片最为骇人的是她妻子歌特式的造型附在天花板上冲下来的场景,这一幕无疑是从《猜火车》偷来的,在这里导演靠请杀手将他们连在了一起,从杀妻到爱妻的过程导演处理得当,在男女关系里更多的是欢喜冤家,没有那么多的为什么。
圣诞节石垣回家时家里童话般的场景应该是导演得意创意,可惜的是创意的本身盖过了细节的合理。
从电影本身而言,我极不喜欢这类电影,电影的本身是人的艺术,广告影像的虚拟化让影片变得华而不实,而应该可以利用的情感戏被间隔了,当石垣最后省悟到他对于妻子的歉疚纵身跳下高楼时,导演安排了一场诗意的戏把所有人连在了一起,本片从段落而言非常妙,当整体上作为广告人的导演还需努力。
从他的身上我体验到了“五色令人目盲” 的意味,其实电影和文学一个道理,要做减法,用最简单的影像语言构造场景,这样才能让人记住,就像德莱叶《圣女贞德的磨难》给人永远的记忆。
小林的家庭生活是影片最有市民气息的一段,它甚至可以独立成为一部亲情的电影。
在人的心里有太多社会和经验给予我们的栅栏和魔障,或许,我们应该像小林一样,让自己的臂膀一次次去尝试飞翔的梦想,直到有一天成为超人,像小林一样飞翔。
附带说一下,此片的中文译名很不切题以致我一直仍在一边到想找搞笑片才想起了它,而它的英文片名《Survive style 5+,》比较符合电影本身,倘若整成中文还是五种幸存方式比较切题。
【附录:影片资料】《杀妻总动员/变态五星级》日本2004英文名:Survive style 5+,导演: 关口现主演: 浅野忠信 / 桥本丽香 / 阿部宽个人评价:艺术性2,欣赏性5(有不错的广告创意)2005年12月13日 星期二 上午07时08分 晴日寒鸦精舍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联络方式:MSN:[email protected]约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前半部分充满压抑混乱令人头疼,犹如不堪承受生活重压的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逃避、结束,就如我开始都不想再看下去一样,然而影片在鸟人父亲的最小孩子的那篇独白后开始转变,主人公们都接受了现实,积极地去面对现实,这时候发现,现实其实没有那么遭,甚至很美好,美好的令人不能承受失去之重(浅野忠信的跳楼)。
而跳楼被鸟人救起却又体现了鸟人的价值,证实了经过努力,现实中看似天大的劣势也能成为优势。
正视现实,接受自我及所处环境,摆正态度,一切都会豁然开朗!
《杀妻总动员》(SURVIVE STYLE 5+)这部片子实在是太强了,其中最酷的镜头是桥本丽香第一次复活后,站在桌上对浅野的飞起一脚,实在是太帅了(嗯?
难道我也患上了超女“玉米”综合征?
)。
影片的主线是浅野饰演的石垣,把自己的野蛮老婆咪咪(桥本丽香)杀掉了,而咪咪复活,又再回来把石垣暴打一顿,周而复始。
影片除了石垣夫妇,另有催眠师和阳子、小林一家、三个小偷和两个杀手这样5个故事线交织在一起,估计这便是得名STYLE 5+的原因。
另一个高潮则出现在结尾浅野跳楼这一段,这绝对是影片的点睛之笔。
顿悟,任何你认为想当然拥有的东西,往往都不会珍惜,而一但突然失去了,才会感觉到它的重要。
比如爱情、亲情、工作、青春、健康、以至于生命。
而人生就是一个过程,似乎日日周而复始,任你放纵沉迷,但终有完结。
而对于失去,最好的弥补方式则是“重生”,但这很难啊,因为能在你坠落时拉你一把的“鸟爸爸”实在很少啊。
关于“鸟爸爸”,影片似乎是想告诉我们,如果你爱一个人,你需要给他以信任和空间。
而阳子的录音机则是暗示即便最珍贵的东西,有时也可以舍弃。
因此,影片最重要的词是“失去”,石垣失去了咪咪,催眠师丢掉了性命,阳子丢失了录音机,小林遗忘了自己是一个人,小偷解开了心结。
他们都有意或是无意中“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有些失去的是珍宝,有些失去的是枷锁。
于是,由此而引申出“SURVIVE”,有的人幸存,有的人重生,有的人却不再有机会了。
我的评价:酷。
画面绮丽、风格怪诞、配乐极佳。
有一个人,你们相爱,但是时间磨去了爱的记忆,只剩下矛盾的厮杀。
你伤害她,她又回过头来伤害你,然而每次决裂之后,她又会回来,说,再给你一次机会。
但是,你却不知道最后一次的时候,你会如此伤心。
有一个人,生你养你,支撑着家庭,是你小时候心里无所不能的存在,但是有一天他失去一切,不再是超人,甚至做不了普通人。
你天天在想如何让他恢复。
但是,你终于发现,他还是他,恢复不了,那就接受善待这个新的他吧。
能失去的都是身外之物,拼命想去找回后来才发现何其愚蠢,因为一直在记忆里。
而生活照样继续。
很有意思的电影,大胆荒诞的情节,留白,搞笑,看完却有些失落悲伤呢。
我的智商是有多低啊!
泥马人家都是打游戏需要攻略,我是每次看完一个电影都看不懂赶紧上网看影评!!!!
杀妻总动员这电影我从04年看到现在了,不下五个人拉着我看,我每次都陪看了,都没看懂,刚才又陪看了,又没看懂。。。
而且这次最致命的是泥马我看了好几篇影评也没懂!!!
文 / 苏乏 惊恐成为所有荒唐与疯狂的借口,借此机会心理变态都整齐划一迈向合理。
日本电影在日不落的大道上越来越疯,越来越High,越来越赤裸,与此同时另一拨影片却又情感丰富,青涩撩人。
很少有国家电影可以这么拍,两股势力围绕道德进行拔河,审美趣味两极分化。
《杀妻总动员》便是其中恶趣味的一记猛拳。
区别于最近看的《8千伏特霹雳龙》、《东京丧尸》、《拜访者Q》、《花井さちこの華麗な生涯》,《杀妻总动员》显得更加常规,更像回事,但如果归类为常规电影,一定会让常规观众受点刺激;倘若列为限制级,实在委屈了影片所要表达的高尚情操。
当完整看过全片,恐怕少有观众会感觉该片虚有其表,其背后的文本同创意一样令人惊喜。
但这一点在开始是看不出来的...... 第一场讲的是月黑风高的夜晚,石垣将妻子的尸体拖至荒野,刚要埋了,发现火蝎子爬过尸体的一刹那,尸体的脸部抽搐了一下,于是他就慌了,跳至坑中把铲子往她脸上招呼,铲子和面颊撞击发出的声音,直到黑屏仍然不绝于耳。
浅野忠信出演这种神经质的大叔毕竟是游刃有余的,配合头顶的矿灯在镜头前晃来晃去,显得十分谐趣。
在接下来的叙事中,令人很难不去对比,同样都是广告人垫底,《明明》就是一场灾难。
电影全片由若干令人窘困的凝望构成,譬如石垣与无限续命的妻子的凝望,广告策划与嘲笑自己狐臭的盲流魔术师的凝望。
凝望的直接结果是导致尴尬,尴尬使人入定,然后陷入奇思妙想:为什么魔术女郎要穿兽纹比基尼呢?
为什么兽纹比基尼胸前要有两个银光闪闪的五角星呢?
为什么当他们转身我会特别留意她们屁股上是否也有一个相似的五角星呢?
还真有......但是重点在于这些老师都没有教我们,在我们人生求知欲最强的童年时期,不失为一种遗憾。
但是没有关系,我们可以自学。
大学时期我们都学会了自学,网络如此发达,很快连后进份子都在闷骚小团体的带领下,在电驴上搜索栏里复制粘贴可爱的日文名字。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知识分子都通过这种方式获取精神食粮,捋顺知识体系。
遗憾的是,区雪儿没能够一同进步,只掌握了在影像中自慰的若干种方法,却不见得明白为什么自慰,这简直太遗憾了。
镜头慢慢挪近小林先生(孩子他爹),在糟烂魔术师青山催眠下,以为自己变成了一只小鸟。
魔术师脱掉了自己的衣服,揪下一撮胸毛,吹向观众作为谢幕,小林先生则在家人的凝望中,鸽子一样奔跑着跳跃着。
两个不速之客闯上舞台,经过几个回合愚蠢的对话,青山被宰了。
为一能恢复小林先生的人死了,催不回来了。
然后他们就回了家,一窝贼兵分两路躲了起来,同性恋森下和他一直暗恋的J躲在同一个衣柜里面,然后,他说: “J,你很有魅力。
” 对于非同性恋而言,这可能就很恐怖了。
这件好事被一阵鸟叫声打断,他们打开衣柜想看看是什么鸟一直在叫唤,结果看到了正在看他们的小林先生,时间又凝固了,可惜小林先生现在不怎么会说话,于是他们又关上了衣柜的门。
另一边,石垣再次开车将妻子咪咪弃尸于荒郊野外,但是夫妇意外地在淋浴池子中重逢,石垣被两只从水面伸出的手拽住脑袋拉进浴池,两人开始在汪洋中搏击,空间错位让人想起《猜火车》中的马桶,《Bunny》中的烤箱。
“爸爸不去公司上班能行么?
” “这个样子怎么去。
” “不要再提爸爸的事情了。
” 一家三口在吃早点的时候面对在精神上变成小鸟的父亲陷入窘境。
应该说石垣夫妇都练过,不然不能是不死之身,此时此刻石垣了解到自己能力有限,正在雇佣杀手;而咪咪则在家直挺挺站在门后等待和老公恩爱,但是她被肢解了。
不得不提的是维尼·琼斯扮演的杀手演技实在......他从足球流氓转型特型演员以来,角色定位就没有变过,这一点和黄秋生(变态)、徐锦江(色魔+白痴)、李嘉欣(花瓶)实质上是一样的。
“那个,我的丈夫怎么才能恢复正常。
” “基本上没希望了。
对吧,山口君。
” “是的。
” “把你丈夫留下吧,作为我们科研的抽样标本。
” 小林被儿子画在作业中,父亲像鸟一样在城市上空飞翔,显得十分温情。
可惜老师对每一幅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十分漠然,除了“我无法理解”就是“恩,可惜我不喜欢”,悖德型人格是离不开这样消极的童年的。
导演关口现和编剧多田琢绝非卯着劲儿来说教,和行定勋的《Justice》异曲同工,这种十分镇定的恶搞屡试不爽。
当肢解和焚尸都以失败告终之后,石垣发现自己的老婆每次都学会一种超能力,譬如说肢解后便可以发射断臂跟踪导弹,焚尸后就会喷火了;并且造型越来越摩登,石垣一边抽她给点的烟,一边觉得很受用,彼此越来越恩爱。
我们可以列张单:石垣每次把老婆埋了之后,都抽上一支烟放松亦失落;同性恋森下走进男公共澡堂,激动得浑身发黑,彼此猜疑对方是不是Gay;一心想送给父亲圣诞礼物,但父亲却因为看到烤熟的同类而惊恐万状;录满如同隐私一样广告创意的磁带丢了,赖以维持平衡的信物消失了;胆小的翻译只能借杀手发飚的机会,一边翻译脏话一边狐假虎威;虽然咪咪每次都会活过来,虽然变换很多造型,做一个出色的厨娘,但是石垣仍旧想要杀死她,即便如此,她还是一次次回到他身边;小林尝试飞翔从房顶上跳了下来,醒来照旧发出鸟叫的声音,一家人从惊慌到绝望,从担心父亲,到觉得他生不如死,最终同情的是各自的命运,只有小儿子仍旧觉得爸爸终归是爸爸,鸟爸爸也很好,小林躺在那里,撅起喙,落下宽慰的泪水。
可以说到了最后四分之一,影片的僵局被打开,交错的故事线开始全面向感人转化,铿锵有力的胡闹被每个人物的社会性所取缔,各自找到归属。
“一切事物都会变化,有个鸟爸爸是好是坏,关键在我们如何对待。
爸爸变为一只鸟,我们也要随之变化。
鸟爸爸有鸟爸爸的好处,我们不能永久忧愁,应该同鸟爸爸一起寻找开心,人生是短暂的。
从此我不再吃鸟肉,还有那些凡是带羽毛的。
” 自此,古灵精怪的情节成为别具匠心的寓言,为观众提供将超现实中耐人寻味的种种现象对号入座的途径。
最后一次埋葬妻子,是在石垣完全不期然的情况下进行,不再一铲铲扬,而是一掊掊砌。
想甩的甩不掉,待想要了却留不住,种种人生的重大问题难出其右。
石垣孤坐床边,直挨到天亮,依旧没能等到妻子杀回家中,于是又回到野外老地方,尸体依旧是尸体,没有奇迹。
次日早晨他来到杀手委托办公室,将目击照片从镜框中取出点燃,推开窗,走了出去。
我满心期待接下来在地上开一朵大红花,但是令我惊喜的是,电影处理得更加高级。
当所有段落趋于写实,编剧竟然安排小林真的飞了起来,正巧驮住当空坠落的石垣,这一转折超乎所有人的想象,完美实现电影结尾处情感的飞跃,整体风格非但没有被拦腰折断,甚至保持高调统一,感觉很棒。
故事的最后,二人在空中鸟瞰每个故事线中人物与人物关系的发展,电影在城市的上空落下帷幕。
个人感觉《杀妻总动员》是日本特有的类型电影,除了变态的元素以外,广告创意表现特定情节所带来的视觉冲击收效颇高,视听语言不失水准,意识形态与故事性平分秋色,电影艺术与商业卖点有机结合,充满娱乐性,平稳的叙事,猛烈的特效,节奏感张弛有度,甚至在结尾掀起基于情感的高潮,并且无论前面的故事展开得多么荒诞离谱,末了还是还原积极美好的一面,大概是广告人的素养吧,艺术表达兼顾受众意识,迎合新生代的审美取向,又能做到温暖人心皆大欢喜,实在令人欣慰。
同类型的日本作品还有很多,我看得极少,但放诸国际电影潮流中,实际并非主流,然而很多朋友都喜欢这样的电影作品,结尾小小的升华又能博得更多有追求的人的好感。
区别于日本传统电影的矜持与精致,欧洲电影的狂放与深刻,美国电影的动感与套路,以及大陆电影中普遍存在的无病呻吟矫揉造作,日本新晋电影势力呈现出相对独立的影像风格及思想诉求,和大岛渚、今村昌平为代表的日本老一代狠角色不同,他们更多借用令人尴尬的手法来平衡强烈的讽刺所带来的道德不适,有些人会感觉纳闷儿,与此同时一些人则心领神会。
但是或许这种手法才是真正可怕的道德危机,由于多采用受众视点,所以表现的也大都是现实生活中有据可考的生存状态与精神状态。
故而,当今日本新生代所面临的责任缺失,乃至道德判断,正如电影中所描绘的一样,是儿戏般的反传统的全球化的,多变多义并且混乱,同时又闪现出对美好的追求,以及内心挣扎。
相对于日本电视剧和电视短片,以及广大制作精良的动画片,日本电影势单力薄,质量和投入均远远落后于电视,优秀的编剧为电视系统注入强大的生命力,保证了连续剧整体水平在电影之上,当然由于篇幅的原因,连续剧可以将民生表现得更为细腻,但除此之外,传统电影也并没有完全发挥其优势,倒是新晋的导演以风格化为卖点,开拓出一片固定市场。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电视台在推陈出新,选拔并给予新人展示才华的机会方面,确实值得借鉴。
就个人浅显的观影经验而言,片中所云“一切事物都会变化,有个鸟爸爸是好是坏,关键在我们如何对待。
爸爸变为一只鸟,我们也要随之变化。
”颇能代表电影新势力的心声,同时也是日本时下年轻人的心态,从积极一面来考虑这是好的,另一面则不好说。
至于是否电视业的繁荣促进了电影业的良性循环,则有待考证。
2008.01.27 北京
色彩艳丽,色彩搭配课程。
房屋装饰,室内装修课程。
天马行空,广告创意课程。
鸟人爸爸,心灵治愈课程。
节奏鲜明,音乐背景课程。
……不知道为什么,想起春节联欢晚会,这才是精致的可回味可挖掘的大联欢。
一个变态的杀手,不太关心钱,关心的是挑战,关心的是他的"成绩",每次做掉一单生意,都会想小学生一样把他的“成绩单”贴在办公室的墙上。
当然这样一个杀手肯定是有职业风格的:他会在办事之前坚定严肃的问你:what's the function of your life ? 当然你明白,严肃的回答这个问题最会让让有被戳到痛楚的感觉,就入那个被调戏的空姐——除了你的职业,你的fucntion是什么?
... ... 不要思考,要凭直觉快速的回答... ... —— 空姐完全凌乱了,有没有从空姐身上看到你的影子?
同样的拷问摆在魔术师 viva friends 面前,魔术师是否对他自己回答感到满意?
或许从他含笑的最后定格照片可以找到答案。
可爱的小林君,我始终怀疑他借着这个被催眠的机会做会了只小鸟,反正他是要彻底要变成鸟人了——虽然超人也是鸟人,同时作为一个人,小林已经结束了,作为一只鸟的,他开始了一次次摔角中练习飞翔的单纯日子,当然你能指望什么呢?
毕竟他都没有翅膀啊。
再看非主流小夫妻,打打杀杀之后终于在一个Chrisimas Eve 和解,似乎日子才刚刚开始,可是,再次强调,杀手是很有职业风格的——这不是钱的问题,我一定要结束——可是我的小乖乖,人家的日子才刚刚开始,一次又一次深夜的挖坑填埋,紧接的都是女主妇的装备升级。
可是这次没有奇迹,任凭你多么缓慢的扫下泥土。
结束就在你开始之时戛然而之。
那对同性恋临终表白的段落,不讲也罢,你懂的。
最后,导演给我成人童话的结束,就在那个曾经勇猛的斗士静静的在空中坠落之时,甚至连背景音乐也没有,你就做好准备迎接那一声闷响吧!
superman 出现了, 穿着西装,发出业余的怪叫,oh,no,应该是小林鸟人,然后他们自由的翱翔在天际,也许飞出的鸟人救了猛士是导演对坠楼的委婉表达。
那位杀手最后对着花菜滑稽的质问:(如今你将要成为我的食物了)what's the function of your life ? 当你轻松的回答了结束的拷问、准备好迎接结束之时,就是你生活获得自由之际。
浅野忠信,那个影片里留着长发和个性胡须的男子!
他的演绎,他的这部影片,给了我很多的启发。
记得那句歌词:为什么失去了才想再拥有。
电影的那三个故事,看似杂乱,其实都在讲述家庭的故事。
告诉人们:在组成家庭,有了家庭后的,家的爱!
我们不应该忽视!
很喜欢这部片子,但是,之所以没流出眼泪,可能是在影片配音上面或许存在的不足。
就在浅野忠信烧掉自己妻子的被杀照片时,我感到了爱情!
想要哭了,但是还是没哭出来。
咳,我想,可能是音乐不够催泪吧!
呵呵呵。。。。。。。
penny认为时尚文艺小青年们一定要看的电影排行榜no.1,2005年到现在记忆最深刻的片子。
无厘头的故事情节加上歇斯底里的演绎方式,却始终保持中心一致的围绕一条主线诠释整个故事,也给观众留下一个值得细细揣摩的话题“What's your function in your life?”非常富有寓意色彩。
我要用“特别”两个子来形容这部电影。
另外全片从故事情节到画面色彩,美术道具,拍摄手法,画面呈现都极其富有设计感,如果你是一个彻头彻尾对美,对艺术与设计充满热情的小青年,那么一定要翻来看看的好电影!
-So,What's our function in our life?
这部电影非常值得一提,与我个人的联系也十分密切。这部无厘头的狂想曲,有点像躁狂发作的暧昧不清,没有记忆的影子在盘旋,将失去控制的头痛甩出身体。卡通形象的融入,为影像注入新流,没有长翅膀的人鸟,接住了下坠的灵魂,我们总不能一直悲伤吧,看电影的这天,我想变成鸟飞出医院。圣诞插曲是我的华尔兹练曲,一遍又一遍地旋转,晕眩无法预知的未来,也是提前纪念逃不出也放不下的爱情和青春。最后一曲《I Will Survive》尽管我知道我无法幸存,我却舞着火光四射的旋律。我惨淡地重复在无数眼睛的凝视之中,日子不会自动终结,除非你在期间看见了意外的感情,你便放手这爱情的无穷自我审批。关于片名的翻译,即使很多人认为“杀妻俱乐部”不该取缔“生存五艺术”,但是没有差的翻译,只有更加神秘的表达。新日式两杆大烟枪
自己下的电影跪着也要看完|实在喜欢不起来|有话不能好好说么 非整得让人理解起来那么费劲
导演应该是拍广告或mv出身吧。很炫的视觉效果,立意也不错,就是有点凌乱。而且阿部宽演的催眠师死了后我就不想看了= =
with Michael; Chris 推荐的weird movie。喜欢这种配色,音乐,浮夸,蒙太奇。过瘾!
天马行空,看似散点做图各画一笔,其实最后是“单点透视”观感——轻盈or自由产生于不再执念那一刻。
太酷了!我愿意给十颗星星,一切都在情理之外,一切又都在意料之中,天马行空,超乎想象~~
if I can kill u if u can kill me
布景很华丽, 造型很妖艳, 剧情很荒谬; 两个字: 另类!
杀妻和鸟爸爸的两个故事很喜欢,维尼琼斯的角色是个亮点,英式口音好搞啊。
前面很有創意 後面就感覺有點重複 弱掉了
这倒霉译名《杀妻总动员》谁给起的?就用直译的那个《生存艺术5+》不好么?
匪夷所思!我竟然看完了。到底讲啥呢
之前殺那麼多次都殺不成,最後妻子還是死了。小孩子對於他爸爸的評價感動了一堆人,然而我還是覺得很假。想知道為什麼衣服上是那個形狀?BGM好評,尤其是最後爸爸帶著淺野演的那個男人。很具有想法的一部作品,很好的反應了人性的另一面吧。
“一切事物都会变化,有个鸟爸爸是好是坏,关键在我们如何对待。爸爸变为一只鸟,我们也要随之变化。鸟爸爸有鸟爸爸的好处,我们不能永久忧愁,应该同鸟爸爸一起寻找开心,人生是短暂的。从此我不再吃鸟肉,还有那些凡是带羽毛的。”
又一个完全没看懂的电影。不过鸟爸爸的部分还挺温情的。
主线是《每天下班回家都看到老婆在真死》的电影版 http://t.cn/hbffJm
典型的日本小确幸片子,即使夹杂着重口味和cult也难免嗅到薄荷和糖的气味儿。越是看到后面,越觉得眼前浮现出来逐渐清晰的一幕——一个标准的中长发日本女生标准的露齿笑着说“加油啊!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请加油吧”。:)……这就是去掉批皮后相当一部分日本片的原貌,倒不是说有问题,但我对这种主流价值观或者“伪丧”感到厌恶。浅野忠信的那个房子还有红色小沙发很漂亮,还有一辆别克轿车上面有繁花装饰。希腊混血妻子的各种look都很美哦。我想起在lalaland我跟辉辉解释着我有多么不喜欢最后一幕的回眸相视一笑泯恩仇,他表示他很理解…理解万岁。whats ur function in ur life?
结局揭示导演要表达的无非就是夫妻之爱,家庭亲情之爱,友情之爱(同性之爱?),全片过程沉闷无聊,浅野忠信一直在重复杀她那杀不死的老婆,一直在咕咕叫的以为自己是鸟的中年男,3个打酱油的小毛贼.后现代解构没问题,但两小时的片长只剩下结局那一下揭晓的期待不免让人昏昏欲睡.
我承认我理解不了啊
Did you think I'd crumbleDid you think I'd lay down and dieOh no, not I will surv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