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中第一次看巴基斯坦电影,抱着只要不难看的心态,有点意外的惊喜。
果然世界上的美女帅哥都是相通的,男主女主真的很帅很美,军人的帅,特别是空军的帅,真的深入人心。
中间突然歌舞,有种印度电影的既视感,但不影响这是部不错的电影,剧情合情合理,不会觉得突兀。
最后说一句,巴中友谊杠杠的!
因为工作的原因,这个影评我迟迟没有写,今天终于有了空闲,于是我就坐下了写了几句。
总体看完《翱翔雄心》的感受就是一个词:真实电影的整体叙述,并不像我们以往看到的主旋律电影那样,跌宕起伏的情节,扣人心弦的节奏,热血澎湃的激情镜头,而是一种娓娓道来,细水长流的推进整个剧情。
无数的生活镜头一个接着一个,让人品尽了巴基斯坦的风味和生活点滴。
这其中有梦想、有国家、有欢笑,有信仰、有爱情也有残酷。
而残酷,确实最真实的写照。
前一个镜头还在婚礼上载歌载舞,眉飞色舞,下一秒导弹就袭击了城市大街,无数生命瞬间被抹去,反复瞬间被地狱化了,可能在那一刻,你无法感同身受,人可以这么脆弱,国家是那么的需要武器和战争。
因为守卫的战争就是和平的基石。
将于11月13日上映的《翱翔雄心》本身就具有里程碑一般的非凡意义,因为这不仅是国内时隔45年再次引进巴基斯坦影片,而且该片在巴基斯坦也有着无人不知、人人必看的重要地位,IMDB8.1的高评分也足够证实《翱翔雄心》的高质量与好口碑,使观众在观影之前首先就对这部影片充满好奇。
作为礼赞中巴建交70周年的影片,《翱翔雄心》固然有着主旋律满满的爱国情怀,同时也是非常热血燃情、青春洋溢的。
电影一开始,一群稚气未脱的新兵形象就引起了观众的注意,甚至有些暗自生疑:他们是否真正意识到了自身所承担的重任,又能否担负起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呢?
当然,接下来迅速进展的剧情很快解答了上述疑问,他们不但有着艰苦奋斗的精神,而且无论身处何种境地总能直面困难勇往直前。
饶有趣味的是,《翱翔雄心》并未试图以一系列接连不断的惊险战斗场面让观众始终处于无法放松的紧张状态,而是独具一格地加入了一些轻松欢愉的婚礼场面及欢庆镜头,充分展现出了多姿多彩的巴基斯坦民俗文化,让人情不自禁也想随着背景音乐舞动起来,全身心沉浸到那种热情洋溢的欢乐中去。
印象最深刻的,是战斗机飞行员们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投入与威胁国家安全的敌人坚决斗争的悲壮场面,尤其是中巴联合研发的枭龙战斗机在大银幕上出现的那一刻,内心的震撼实在无以复加。
惊险刺激、血脉贲张的空战场面如此硬核,使人仿佛真实置身于那危机四伏的激烈战争,尽管随时都有可能被突如其来的枪林弹雨掠夺生命,依然会毅然选择舍生取义,为取得最终胜利在所不辞。
这种该出手时就出手,面对强敌敢于强势出击的信念,同样可以激发每一位中华儿女的热血与激情。
《翱翔雄心》中最能彰显人性真善美的,是独具匠心的结尾处理。
只有当看完结尾的那一瞬间,我们才会恍然大悟真正理解影片开头提出的那个问题:对飞机有心理阴影的女主角为何一定要成为一名飞行员?
最初也许是为了爱,但最后这种爱终于转化为信念,成为一种最为坚定的精神支撑。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翱翔雄心》以军人军魂,见民族大爱,并且彰显了燃情热血的家国情怀,通过催人泪下又斗志十足的巴基斯坦战争巨制,见证了中巴友谊极为珍贵美好的高光时刻。
哈哈,都是第一次看巴基斯坦的电影,原来没什么期待的,看完后感觉跟印度的歌舞电影偏像,资源偏小的小国拍出来的电影,感情也是很细腻,情节深刻,一半讲的爱情,一半讲的爱国 。
观感比较朴实, 抱着看军事战争片心态来的观众可能会有所失望, 所以,主动降低期望值, 才是本片正确的打开方式。
另外不得不说下女主的很帅气哦!
这是时隔45年再次引进的巴基斯坦电影,可见,这部《翱翔雄心》的魅力不可挡。
IMDB分数8.1的超高口碑,巴基斯坦人人必看,对于这部影片的热情,就如同中国观众看到《战狼2》般的狂欢欣喜。
这其中有家国情怀,充满了大爱,又囊括了亲情、爱情、友情等让人观影之后泪眼婆娑的情感戏码。
最硬核的空战,超燃超炸,颇为震撼。
高颜值女主,逆袭的人设,令人耳目一新。
整个故事,看似娓娓道来,却又通过不同的设计,拥有了化腐朽为神奇般的戏剧张力。
女主角因为爱,而选择了延续男友未完成的使命,在这里,没有性别上的区分,只有舍小家为大家的勇敢、责任、担当和义无反顾的勇气。
故事通过爱情戏,来展现男女主角的家国情怀,同样也通过很细腻的手笔,让观众感受到突破重重阻碍,最终用飞行的方式“在一起”的坚定信念,这种动情的叙事方式,最为打动人。
影片通过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方式,诠释了小人物成长为英雄的辉煌战绩,同样也通过刻苦训练和克服心理,呈现了一个弱女子如何成长为女战狼的过程。
节奏张弛有度,让人见识了巴基斯坦老铁传统婚礼习俗的魅力,同样也用明快的方式看到了战斗机飞行员的训练过程。
在婚礼习俗方面,欢庆的方式让人非常愉悦,也让整个故事变得欢快了许多,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段戏,不仅让整个故事有了婉转与升华,同样也表明幸福生活需要用青春来守候,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出流血牺牲的人生价值。
训练的过程,节奏很快,几乎没有一点多余的成分,也让人觉得非常流畅,从而让故事反转有了更大的震撼力。
之所以45年也未引进巴基斯坦电影,主要还是巴基斯坦电影人才的流失,大多都选择去了印度,参与宝莱坞影片的制作。
现如今,再度来袭,相信年轻的国人也会像老一辈们那样,刮起一股巴基斯坦电影热。
毕竟,这些年,巴基斯坦老铁的友情,经常出现在新闻里,无论是地震还是疫情,都出现了他们的援助身影。
同样,中国也帮巴基斯坦修建开通了第一条地铁,可见,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更应该用实动来支持巴基斯坦电影,让老铁们感受一下我们的热情。
空中激战的场面,颇为震撼,而最终看到“Made in China”的枭龙战机,也让人明白了这部电影所隐藏的底气。
军事影片到底要不要爱情,似乎《翱翔雄心》给出了一个完美的答案,无论是故事的逻辑性还是情感向,都颇为吸引人,爱情和燃炸可以兼得,女主延续男主的梦想,保家卫国的故事,原来也可以这么讲。
巴基斯坦铁哥们, 简称巴铁。
这是迎接中巴建交70周年献礼而难得一见的巴铁电影。
整个故事通过倒叙 + 插叙的手法(剧中时间点跳跃, 没有文字提示,好在理解起来并无难度),从招募, 训练,到实战。
一开头以为是正儿八经的空战片, 类似于李晨的《空天猎》,或者阿汤哥的《壮志凌云》。
结果, 言情故事却占据了更大片副……由于巴基斯坦和印度都属于雅利安人的后裔, 只是因为文化差异才造成冲突, 互相不顺眼而导致分裂,其实他们曾经都属于一个国家。
所以不论从长相, 语言,甚至于歌舞片的载体, 都感觉是在看一部阿三电影没差别。
观感比较朴实, 抱着看军事战争片心态来的观众肯定会失望, 所以,主动降低期望值, 才是本片正确的打开方式。
电影原长130分钟, 中国上映被剪辑成108分钟。
其中的主要缺点是军事线和爱情故事平衡的不够匀称,真正的空军戏只占全片的2/5(拍的还行,但缺乏燃点,预告片基本就是精华所在 )。
而其余的3/5 都是些甜甜蜜蜜的正剧, 虽不至于无趣, 可确实比较琼瑶。。。
总体而言,作为一部时隔45年唯一引进中国的巴铁电影,评分还是给予一定的宽容度:6+1,值得7分!
印度、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关系,有个好玩的现象。
印巴是死对头,中印对抗性很足,中巴是铁哥们。
但这是政治及国际关系方面,在文化层面却不同。
很明显,文化领域的交流,印度电影在中国相当受欢迎,而巴基斯坦电影则闻所未闻。
巴基斯坦影片《翱翔雄心》姗姗来迟,在巴基斯坦上映2年后才来到了中国。
不过,总算是来了。
而上一次有巴基斯坦影片引进中国,已经是45年前的事了。
1975年,巴基斯坦影片《永恒的爱情》,由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并发行。
那可是中国尚未改革开放的时代,实在是太遥远了。
因为共同敌人的存在,共同的利益让中巴结成了牢固的关系。
巴基斯坦被中国民众称为“巴铁”,而中巴关系被巴基斯坦人称为“流着奶与蜜的友谊”。
巴基斯坦需要依靠中国斗印度,而中国也需要“中巴经济走廊”,以此打破对外航运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度,突破印度对孟加拉湾的监控。
中巴在军事及经济领域的交流自然不在话下,文化领域的交流远远不够。
不过,不是中国不引进巴基斯坦电影,而是他们的电影实在太弱了。
印度有宝莱坞,每年度拍摄的影片最高达2000部,令好莱坞都望尘莫及。
海量的拍摄,自然培养了大量从业人员,也会诞生一批一流的人才。
宝莱坞每年都有佳作,也顺理成章。
而巴基斯坦电影业则不然,2018年年产量更是暴跌至20部,是宝莱坞的1/100,非常惨。
但实际上,早在印巴尚未分治之前,整个印度次大陆的电影中心并不在宝莱坞,而是在巴基斯坦的拉合尔。
而且,在种姓制度普遍的印度次大陆,不同种姓从事不同职业一向富有传统。
一支普什图族的后裔,跟随突厥及蒙古人的大军来到了印度次大陆之后,随王族姓了“Khan”,他们一直从事娱乐行业。
印巴分治之后,这支族人大批迁徙到了印度,并汇集到了孟买的宝莱坞。
于是,到了后来,整个宝莱坞都被几大汗所统治,包括阿米尔·汗、沙鲁克·汗、萨尔曼·汗,乃至前阵子去世的伊尔凡·可汗。
其实,他们无论被翻译为“汗”,还是“可汗”,英文上统统都是“Khan”。
这就是好玩的地方,在印度教大兴的印度,电影业占主导地位的,居然是一群穆斯林。
不过,印巴分治时,也不是所有人才都走光了。
留下来的,曾经也为巴基斯坦电影赢得过高光时刻,那就是1970年代,那是巴基斯坦电影的巅峰期。
《永恒的爱情》就是那时的代表作之一,也被引进到了中国。
不过,进入1980年代以来,随着印巴冲突加剧,巴基斯坦世俗化运动停滞,而一批原教旨主义的恐怖分子崛起,客观上影响了娱乐行业的发展。
巴基斯坦电影的辉煌不再。
是以,即便中国有心引进巴基斯坦影片,无奈乏善可陈,无片可引。
但如果认为巴基斯坦影片一无是处,也大错特错了。
《翱翔雄心》就让人大吃一惊,作为一部巴基斯坦影片,居然还不错。
技术层面相当成熟,完全不像是电影小国的作品。
回说印度宝莱坞电影,包括三大汗的影片,绝大多数,给人的印象都是拍摄手法相当的古朴。
在故事的呈现上基本上是平铺直叙,一板一眼,缺乏好莱坞那种花俏凌厉的剪辑,特效也过于夸张,主要靠故事与立意动人,尤其是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就靠真实性来抓人。
其他像国内引进的泰国片、越南片,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就是拍摄手法看着很古朴。
《翱翔雄心》却不,完全不像是电影小国里的出品的影片,在电影的呈现效果上,无论是运镜,还是打光,或者是剪辑、声效,都可圈可点,是一部相当成熟的作品。
在故事上,《翱翔雄心》没有中国大量引进的印度片那么讨巧,不是现实主义题材,也没有批判性。
而是一部主旋律军事片,展现的是巴基斯坦的爱国主义。
由反印到反恐,一板一眼,非常正能量。
但必须承认,作为一部以空军为主题的军事题材的影片,《翱翔雄心》比中国的《空天猎》实在是强太多了。
同样的题材,足足可以甩出李晨八条街。
片中女主的表现,也足以甩出冰冰十条街。
不能说《翱翔雄心》有多好看,但起码它是一部挺成熟的作品。
而且,故事也挺讨巧,逻辑比较清晰,没有大的bug,绝对值得去电影院里去看一看。
它在IMDB上,更是获得了8.1的高分,已经屏除了成为烂片的可能性。
而且,在巴基斯坦本土,也破了票房纪录。
当然,IMDB上的分数并不能做真,因为这个分数更多的是巴基斯坦人打出的。
这种现象在IMDB上很普遍,像很多土耳其影片的打分都虚高,原因就是这些分数是土耳其人自己打上去的。
中国影迷倒是对中国电影没有这么护犊子,打分基本上还算客观,也算表现不错。
《翱翔雄心》,我打7.2分,属于不足够优秀,但还值得一看的影片。
当然,这片如果在电脑或者手机上看,会觉得不怎么样。
电影,还是得去电影院里去看。
坐在影院里,那种山风呼啸的感觉扑面而来,主人公之间的爱情也更能理解一些,感受也会更强烈。
故事上,《翱翔雄心》以巴基斯坦航空兵为主线,讲了一个不算曲折但还挺动人的爱情故事。
本片最大的看点是巴基斯坦从中国引进的战斗机“枭龙”。
枭龙,在中国的编号为FC-1(全称是「Fighter China No.1」,直译「中国战斗机1号」),在巴基斯坦的编号为JF-17(雷电),由属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领衔研制,巴基斯坦空军参与开发的一型单发、单座、全天候多用途第三代战斗机。
它融合了巴基斯坦的F-16、中国的歼-7、俄罗斯的米格-33的优点,一跃成为巴基斯坦主力战机。
枭龙性能与同为第三代的法国的幻影2000、美国的F16差不多,但性价比更高。
在巴基斯坦空军中,也是明星战机,许多飞行员都以能够驾驶枭龙为傲。
2019年2月26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发生空战。
结果,巴基斯坦空军驾驶枭龙战机,击落了印度空军两架战斗机,外加一架直升机。
这两架战斗机分别坠毁在克什米尔双方控制区的两边。
坠落在巴基斯坦这边的残骸显示,坠毁的是一架老式的米格-21战斗机,这架战斗机的飞行员也被俘。
巴基斯坦官方称,枭龙另一个战果,是击落了印度空军的最强战机苏-30MKI。
但是由于这架战机坠毁在印度一侧,因此没有影像被拍下来,而印度对于这架战机被击落则予以否认。
尽管印度为了遮羞,不予承认苏-30MKI被击毁,但巴基斯坦空军则言之凿凿。
国人当然是更相信巴铁。
更何况,这是枭龙战机的首个重大战果,而且,这个战果竟然是理论上比枭龙先进的多的苏-30MKI。
其实,早在2017年,巴空军JF-17战机就使用空空导弹击落过一架越境的伊朗“目击者-129”无人机。
但很明显,正儿八经的空战中击落敌方的战斗机,枭龙(JF-17)战机这还是首次,论成果显然更加重大。
枭龙是典型的第三代战机,而原型更是来自1960年代的老古董歼-7,经过数次更新迭代,勉强算是第四代。
但是,苏-30MKI是妥妥的第四代半战机,以弱胜强,枭龙做到了。
这一战,也算是为中国空军做了一次合格的检测。
毕竟,中国航母上搭载的歼-15,是比枭龙更高一级的战机。
2019年的这次实战,也算替中国航母的实战间接完成了一次测试。
在《翱翔雄心》的开头,就是这场空战的再现。
巴基斯坦两架枭龙战机升空,迎战印度的三架飞机,结果直接干掉了对方两架,自己则安然无恙。
空战戏,还是相当刺激的。
只是,影片中,印度一方的敌机被改成了幻影2000。
影片中采用电脑特效技术对印军战机及空战场景的刻画也显得相当写实。
不过,《翱翔雄心》也不能说是空战片,因为全片真正使用空战的镜头,除了这一组,然后就是结局再来一场。
而且,后面这一场,还不是空战,而是不对称的地空对决。
战斗机对决地面上的恐怖分子,原则上讲这是大炮轰苍蝇,杀鸡用牛刀,大材小用,不对称的战争,没有什么大的危险。
恐怖分子一般只有对付直升机的毒刺,缺乏对付在高空高速飞行的战斗机。
可以,男主角为了更好地打击敌人,采用了超低空飞行,恰恰这帮恐怖分子又拥有对付战斗机导弹。
结果,就发生了意外。
从空战的角度,这一战有些不过瘾,不如影片开头的那场空空对决。
但这部电影没有虚构另外一场两国战争,而是采用了更贴近现实的打击恐怖分子,在故事的可信度上更佳。
除了一头一尾的两场战争,影片中间的部分,又采用了两大段剧情进行了补充。
一段是飞行学习,另一段则是爱情。
编剧的处理上相当圆润,合情合理,没有刻意撒狗血,也没有抖机灵,还是相当不错的。
从头捋一下的话。
故事是这样的:影片开头,干掉印度飞机的哈姆扎与纳迪尔,成为了巴基斯坦的空军英雄。
其中,哈姆扎在干掉了对方的第一架战机后,已经没有了弹药。
原则上,他要退出战场。
地面指挥中心,也是这么对他提出要求的,直接命令他立即返航,以避免成为敌机的活靶子。
但哈姆扎却采用了“围点打援”的手段,却装作依旧还有弹药的样子,照样向敌机扑了过去,他去围点,然后在闪躲之间,为打援的纳迪尔赢得了战机,将另外一架击落。
经此一站,哈姆扎与纳迪尔也结成了生死友谊。
不久,纳迪尔结婚了。
在婚礼上,哈姆扎与伴娘团里的姑娘萨妮娅看对了眼,一见钟情。
英雄配美女,也是绝配。
他们迅速陷入爱河,各种秀恩爱。
这期间,有几场歌舞戏,让人瞬间被提醒这是一部巴基斯坦影片。
好在,这机场歌舞戏与整体故事并不违和,还增添了一些温馨欢乐的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男主角哈姆扎在神态上长得有点像罗伯特·帕丁森。
不过,萨妮娅来自单亲家庭。
她与母亲相依为命,父亲则在早年死于飞机失事。
也因此,妈妈禁止萨妮娅坐飞机,也不愿意她与飞行员谈恋爱。
而哈姆扎的爸爸,则是地方上的威权,在家中也说一不二。
在没有与哈姆扎商量的情况下,这老爹就与自己的朋友相商,要哈姆扎娶他家的女儿。
哈姆扎当然不愿意,父亲则让他在爱情与亲情之间二选一,没有其他余地。
这时,恰逢巴基斯坦空军接到打击恐怖分子的任务。
哈姆扎与纳迪尔领命前往。
为了更好地命中目标,哈姆扎刻意降低飞机高度。
结果,他的这一行为给恐怖分子的反制带来了机会。
最终,在哈姆扎击中恐怖分子的同时,敌人的导弹也到了,正好击中哈姆扎的战机。
哈姆扎在尝试拯救战机不克之后,进行弹射。
但由于此时高度过低,他坠地后身受重伤。
而且,在巴基斯坦军方的救援赶到之前,距离更近的恐怖分子蜂拥而至。
重伤的哈姆扎,只能用携带的手枪进行还击。
最终,尽管哈姆扎获救了,但由于伤势过重,还是去世了。
在临死之前,他想给自己的父亲打个电话,想要和解一下关系。
但是此时不知情的爸爸,依旧固执地不接电话。
萨妮娅接了哈姆扎的电话,听到了他的临终遗言。
此后,萨妮娅身受哈姆扎的鼓舞,决定从军,决意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
萨妮娅,原本出生在美国,拥有美国国籍,但最终受到巴基斯坦的感召,被哈姆扎所打动,放弃了美国国籍,克服了对飞行的恐惧,加入巴基斯坦空军。
这个点,也是影片刻意提出的。
饰演萨妮娅的女演员,有点婴儿肥,粉嘟嘟的相当可爱,一张微肉的脸蛋很想让人去捏一捏,很漂亮,非常养眼。
影片中,原本娇小的萨妮娅,在加入巴基斯坦空军时,条件堪堪入选,好不容易成为了空军飞行学院的一名普通学员。
由于身材单薄,萨妮娅在飞行学院承受了比常人更多更大的苦,但她凭借超强的毅力,最终成为了一名合格的空军飞行员,而且在毕业典礼上拿到了优等佳绩,获得了奖杯。
要说影片存在bug的话,就是萨妮娅学习的戏份过长了一点。
而且他与班上同学之间朦胧的暧昧戏也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结局,算是一个缺憾。
当萨妮娅拿着奖杯来到哈姆扎的家中。
接待她的是哈姆扎的爸爸,此时,他的依旧没有缓过气来。
在哈姆扎的爸爸看来,哈姆扎压根不是什么英雄。
因为,在那天任务之前,他们父子刚刚吵了一架。
在爸爸看来,哈姆扎心中有气,他超低飞行,不是英雄行为,而是在怄气,是在故意寻死。
在父亲看来,这样的行为,压根就是个懦夫,怎么会是英雄?
萨妮娅则告诉哈姆扎的父亲,其实不是这样的,哈姆扎那样做,是以超凡的勇气去做的,是为了更好地打击敌人。
在他进行任务时,心中只有国家,没有父子恩怨,没有个人感情,哈姆扎是真正的英雄。
最后,通过萨妮娅,给哈姆扎一个完整的定性,也让他们父子在阴阳两隔之后,终于完成了和解。
这么讲,这个故事似乎没那么动人。
毕竟,剧透只能用语言,而影像还有剪辑与声效,无法精准还原。
整体来说,《翱翔雄心》的叙事很聪明,以部分倒叙以及插叙的形式来讲这个故事,有一定的悬疑感,还显得一波三折,将平凡的故事演绎的抑扬顿挫。
影片先是开头的激烈的空战,然后就转入了萨妮娅在空军学院学习的故事。
而且,军校生涯这一段的片长还不短,稍显沉闷。
然后镜头一转,萨妮娅拿着毕业奖杯去了哈姆扎的家。
由此,才开始讲她与哈姆扎的爱情故事。
兜了一个圈,直到哈姆扎去世,才终于让人明白了她为什么要参军,为什么要成为空军飞行员。
一个漂漂亮亮的女孩子,放弃美国国籍,去加入巴基斯坦空军,立志成为空军飞行员。
信服性不太足,如果全片都在讲军校学习的过程,这部片无疑是一部烂片。
尽管那一段里,也有几场戏还不错。
再然后又讲片尾的空地大战,给出了哈姆扎一个完整的交待。
所以,男女主人公的故事,交替着进行,没有刻意只突出一个。
女主角也不是单纯的花瓶,而是旗鼓相当。
这样下来,整个影片的故事就相当完整了。
而且,叙事逻辑也很巧妙。
我这么剧透,相当的不好,打破了观影期待。
如果什么都不知道,直接就去看这部影,不少细节还是蛮打动人的。
所以,我推荐,最好去电影院里去看。
等到资源来了,也失去了观影的趣味了。
第一次看巴基斯坦电影,电影元素很多,爱国情怀,亲情,友情,爱情。
整体来讲还是OK的,有些地方跟印度电影很像,载歌载舞。
有几个地方很有巴基斯坦的特色,非常信奉真神阿拉,以及这种很强势的男权,就都挺有特点的。
但是因为很多地方来回插叙有的地方就很生硬,显得就有点混乱,有的台词情感其实也处理的不是特别好。
但是第一次看整体还不错,希望巴铁电影越来越好。
这是一部爱情片 我看完电影一般只谈感受和瞎扯 不谈电影好坏 感受好主推 从分享中获得愉悦 不好更要主推 从幸灾乐祸中寻找快乐 我最大的感受是 前面的军训 如果我们生活也能以这样的效率生活 可能会辛苦一点 但成长一定非常大, 不自然的想到自己 匆忙的上班 悠哉的下班 看看豆瓣 today 好像啥都没干 想改变自己 可谈何容易 本片最亮的一句话 美国是特朗普的美国 (是为特朗普感到骄傲还是感到悲衰呢) 本片主题 对爱情的执著 对家庭的信仰 对梦想的忠效 当这3者发生矛盾时 然而... 就好比: 中国千古难题: 爱情中的她问 我和你妈同时掉水里 你先救谁 (网上乱78槽的回答 好多都是添加条件 你会游他不会游啥的 全是避开主题的诡辩 我上次看的一部电影 那妈妈给出的答案我很满意 "谁也别救" 都死了算了 万一死3个可不好 表现出妈妈爱儿子胜过爱自己...) 然而本片很遗憾 并没有软着陆的平缓解决这3者之间的矛盾 最后再说个 我前几天看到的一问话: 如果吃屎可以救我一命 你会吃吗 -- 恋爱中的她问你 你该怎么回 (深叹息 ... 有病的人好多)
应该是第一次看巴基斯坦的电影,还是有些意外的。
开场很棒,把观众带到了翱翔天空,展翅飞翔的飞行员的世界。
看巴铁的电影,真的像见到久违的好友一样兴奋,很亲切。
比国内一般的电影时长要长,和想象中的很不一样。
讲述飞行员工作的内容不是很多,也不是很深入,让我有种看到了电影表层的感觉。
身在和平的国家,可能无法完全理解电影中动荡的时局。
是恐怖分子,但也是祖国同胞,看着一颗颗炸弹消灭的生命,未免有些心痛。
作为子女,也无法理解电影中的父权。
这可能是南亚国家影视作品中,受宗教和传统的影响,普遍出现的桥段。
这么长的电影,看起来还是有些平淡的,想要表达的东西很浅显。
新飞行员训练和空中任务镜头不多,中间穿插的大段舞蹈和感情戏份,虽然歌舞很好看,但是甚至让我忘了电影主题。
总得来说影片质量很不错。
从国际友谊建立角度,我能给到高分,而从单纯电影欣赏角度,我还得有所保留。
主人公们的那种奋不顾身护国情怀,中国的每个人民都是感同身受的。
巴基斯坦战狼…
王牌特工?印度歌舞?壮志凌云?山?四不像电影。。。6.1 豆瓣和imdb的分数都太夸张了
一股有点熟悉的味道……嗯
拍得很棒,受印度电影影响明显,但画面更加明朗干净;无论是动作戏,空战戏,还是情感戏,冲突戏,都非常漂亮!
大失所望~空战少,歌舞多。
动用真飞机拍的片子却是这么烂的特效,刚看的时候还以为是空战片,结果是爱情片
头一次在大荧幕上观看巴基斯担的电影,说真的感觉和印度的很像,有歌舞升平的部分,也有英雄主义和爱国情怀。爱情以及友情。想要表达的东西很多,可是最终导致了剧情不是很好。片子开头的开飞机在空中翱翔,真的很棒,让人引人入胜,以及他爱人客服恐惧最终成为飞行员的故事。
很感动,为那位失去儿子的父亲
第一次看巴铁的片子,感觉和阿三的风格非常类似,里面的歌舞有瞬间穿越到宝莱坞电影的感觉。不过这部片子看似是战争片,其实是披着战争片的爱情片。主线应该是从男女主的爱情故事展开的,看得出来删减了许多,一些故事情节衔接不上,有些人物的动机也很奇怪。如果公映的是完整版,可能最后呈现的效果会好很多。总体来说,对于一部巴基斯坦的片子,能做成这样已经是不错了。
大概是我看过的第一部巴基斯坦电影,没想到,两个水火不容的国家,拍出的电影都是一个个调调,大量的歌舞、音乐,战争场面一般吧,感觉像上个世纪的片子,总之很一般。
就还行吧,说好的枭龙呢?
还是拍拍歌舞片吧,不如跳舞,谈恋爱不如跳舞👯
赶鸭子上映政治意图很明显,但印度空军开着“幻影”2000战斗机打了个几分钟的酱油就撤场相当“令人遗憾”。 JF-17和F-16(推测是14年购自约旦空军的Block 15,隶属第19“雄狮”中队)是主角,对手是只有“毒刺”肩扛式防空导弹的恐怖分子,但战斗时长不到全片的四分之一,其余全是玛丽苏。作为与巴空军合拍的剧情版征兵宣传片(部分票房盈利将捐赠给巴空军基金),这种处理实属无奈。空战/飞行特效和特摄水平只能够对标96年的《独立日》。座舱镜头是在停机棚里借用真机背靠简易蓝幕摄制的;实机空对空镜头大多来自训练影像片段,而非按照剧情编排专门摄制;格斗镜头无视真实的飞行质感,分镜逻辑混乱,模型质感太差;空对地作战情节处理极其业余。并非要泼冷水,巴国2019年空战片《Sherdil》的质感就极其惊艳。
看的第一部巴基斯坦的电影,咋说呢,像很多个片段拼接而成的。小国家拍这样一部电影也非常不容易了。
好嘛,巴基斯坦人拍片子简直是“端水大师”级别的啊!开头空战戏是JF-17枭龙战斗机,结尾轰炸恐怖分子是F-16战隼战斗机,这是两头都不得罪啊!
巴基斯坦军旅题材主旋律电影。开头为什么从社会上招聘飞行员?不是应该从应届学生中直接招募吗?一个多小时的电影要讲述三年的军校生活,有些贪大求全。战机实景拍摄还不错。空战赢得太轻松。加入了女学员打破偏见成为战斗机飞行员的情节,还插叙女主爱情故事。几位男女主角成为优秀学员,家里住的大豪华别墅,父母都在检阅台或贵宾席,看来巴基斯坦空军是贵族军种
太拉跨,没看头,也就那样
冲着枭龙去的不建议去电影院,挂羊皮卖狗肉,那几分钟空战在预告片里看看就得了,剩下的正片都在地上谈恋爱,剧情也被剪的七零八落
一般般吧
风格色彩很浓郁,女主好漂亮啊,主人公们不畏生死,为国而战,战斗机在天空飞翔战斗的画面很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