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花园》是在湖南卫视晚十点季风院线中播出的。
昨天刚看了第一集,本来电视剧的第一集就是一个故事的整体铺陈,最多铺垫些底色,留着大片的空白给后面的剧集来渲染。
所以我看第一集时是带着按步就班的心情来观剧的。
没想到,剧的开端就是高能——快节奏的悬疑,一步紧似一步的杀机,少女机械地在镜面上划动着的手指,英俊的男子脸上留下的血痕……还没喘过气,字幕立刻把观众带到了一年多以前。
这时才是故事的真正开端。
故事发生的地点:绿藤市——唔,很好,很对味。
第一集带出了男主林深与女主肖潇的遇合之初,非常惊艳,男女主性格都是我喜爱的。
故事是温馨中带着一些微妙的戏谑。
经常是看似大大咧咧马大哈实则情商很高的女主翻车社死,时而是看似高冷的男主神色变幻间的温柔牵动……女主失踪的闺蜜还是芳踪难觅但已经有迹可寻,然后猛然,第一集就结束了。
季风的剧每集时长一个小时,对沉睡花园来说,这一个小时毫无尿点,精彩不断。
可看性非常高,精彩惊喜之作,期待下一集。
①剧情紧凑不拖沓,第三季已经到了第二个单元的一大半,且对上一单元的结束做了完成的陈述,紧凑却完整②每集前几分钟的小片段,在我看来是整部剧的导引作用,且非常有质感,简单凝炼,又藏匿了许多暗线,推动剧情发展③深埋暗线,层层推进。
男二的登场让我感觉非常不简单,且他所在的公司正是第一篇章中的男主角所在的公司,这不禁让我深感害怕,绿藤市的背后,到底是藏着的哪一只大手,悄无声息的推动着一切的发展,层层迷雾吸引我疯狂的期待接下来的剧情④男主的演技真的绝,从上一部戏到这一部戏,龚俊的演技真的肉眼可见的一直在进步,他的眼睛会说话,每一帧的表演都拿捏的恰到好处,他把我心中所想的林深诠释的非常完美,在剧中,他不是演员龚俊,他就是绿藤市心理咨询师林深最后,真心的希望大家都可以来多关注沉睡花园,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座沉睡花园,想真正的了解一个人,你待看他的两面性。
朋友强烈安利乔欣的新剧《沉睡花园》,说娱乐圈难得有乔欣这样的乖乖女,新剧上映必须支持一下,他还说,这剧还有龚俊呢,估计很多小女生会喜欢。
作为豆瓣书影音遗老,顶锅盖说一句,我不认识这位叫做龚俊的帅哥,也没看过他大火的《山河令》,对这种流量明星也有点偏见,但追完三集以后发现,这部《沉睡花园》在俊男美女谈恋爱之外,其实还有点别的。
怎么讲呢?
就像玻璃渣子里找糖吃……
1/悬疑剧里能不能有感情线?
先来讲缺点的部分,《沉睡花园》由湖南卫视的“芒果季风“剧场出品,这个系列其实我一直在追,之前的《我在他乡挺好的》、《猎狼者》都属于”芒果季风”的口碑剧集,属于题材非常多元化、也比较大胆创新的一个单元剧场,这也意味着找的主创都是行业老手。
《沉睡花园》成也在此,败也在此,赌一包辣条,未来口碑会有一些争议。
我看的时候,也差点一集弃,就感觉主创好贪心啊,既要又要的感觉,到底是要认真来聊爱情,还是悬疑向?
虽然剧集悬疑部分并不拉跨,也讲过了嘛,芒果的团队都是老手,讲故事方面不必担心,但或许正是因为是老手,就很难忽略剧集的天然优点,比如剧中张铎的官方吐槽,龚俊+乔欣=俊男美女,这点几乎毫无争议。
哪怕像我这种第一次看龚俊作品的人,也无法否认他特别突出的美貌,在这种悬疑剧里,他只是站在那里什么都不做,就有种二次元花美男的自带滤镜,好在人设是高冷心理医生,这点还蛮适合演员气质,并不出戏;同理,乔欣也属于差不多的类型(而且是那种男女都很喜欢的美女类型),但问题是,观众习惯认知里的悬疑剧,男主很多是饱经沧桑的男警察或当事人,女主一般是初出茅庐的新人,大多是师徒关系或者业务相关,甚至是双男主的设定,很少有彼此之间的感情线。
大家也推崇这种“认真破案,没空谈恋爱“的叙事节奏。
而《沉睡花园》既然启用了如此养眼的流量明星,估计主创老手们很难忍住不安排感情线,这就有点贪心了。
作为观众,难免心生一种这到底是小甜剧,还是悬疑剧的疑惑?
但追完三集,我就觉得其实这种组合还蛮妙的。
悬疑剧嘛,难免要直面太多人性的黑暗面,中间穿插一些暧昧期俊男美女的小互动,竟然达到一种奇妙的平衡。
就像顾城那句著名的诗:“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主创可能真正想聊的不是人性有多丑恶,而且在讲完这么多离奇、黑暗的故事之后,还是告诉大家:要相信爱,相信我们在经历这么多诱惑和悲伤后,依旧可以选择做个好人。
2/小甜剧的另外一种可能《沉睡花园》更像一部被高颜值主角耽误的心理向悬疑剧,或者更像一部披着悬疑外壳的爱情指南剧。
已播出的三集里讲的两个故事都很有深度,一个聊到病态爱情,一个聊的是很大胆的私生饭话题。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病态爱情,漫画家颜洛洛离奇失踪,闺蜜肖潇和心理医生林深一路追查,抽出疯狂前男友王苏,故事止步于颜洛洛报警、王苏接受心理咨询的节点,作为悬疑剧,其实这不算明智选择,毕竟放弃了更具戏剧冲突的狗血结局。
就像剧中闺蜜肖潇看见海边发现无名尸体,误认为颜洛洛遇害一样,颜洛洛与王苏这段病态的爱情,如果没有外界干预,不排除发展成这样惨烈的结局。
毕竟王苏已经做出交往时不允许颜洛洛跟非亲戚之外的任何男性来往、在家中偷放录音笔、分手后跟踪纠缠、找到前任家中砸门痛哭、求复合连环夺命发微信、在颜洛洛手机里装定位软件等一系列疯狂举动,逼的颜洛洛不得不关掉手机跑到外地的民宿里躲他。
剧集主创选择将这段感情止步于狗血惨烈之前,就是给里面所有人,包括施害者王苏,给他一个申诉分辨的机会,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糟糕的一个恋人?
通过林深的心理治疗,才发现他的症结是初恋女友,那个拜金、甚至有出轨嫌疑、突然分手消失的微微,把他变成一个这样令人恐惧的爱情疯子。
故事并不复杂,但里面的传达的观点很耐人寻味,它很具象地在表达:爱不是占有,如何放下被深深伤害过的一段感情?
以及,如何毫无PTSD地开始一段新恋情?
都是很深刻、严肃的情感话题。
第二个故事聊的是很大胆的私生饭,已播出的三集还没有讲完这个故事,但其实结局并不重要,回顾一下今年的热门娱乐八卦,可能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无法忽略的一个话题,能够拍出来,这本身就很棒!
其实这个故事并不只是蹭热点,不过是感情发生在明星身上更有故事性。
明星周然和地下女友张珊珊的感情,其实还是老生常谈的要面包,还是选爱情。
作为偶像明星,周然必须保持单身人设,但他的公关策略,间接导致女友张珊珊被父母当成有病的追星族,被粉丝网暴说有妄想症,后期周然如何选择,是人性善与恶的对决,也是所有不得不为了现实放弃的爱情的症结。
想想看,多少人为了选择更稳定的下半生,放弃了深爱的人,选择所谓更靠谱的结婚对象?
《沉睡花园》以悬疑的叙事技巧,讲述着我们当下,男与女的爱与痛,那一个个紧跟热点的猎奇故事,不过是满地的玻璃渣,都是褪下伪装的人性黑暗面。
如果加一点俊男美女的爱情戏份,也蛮好的。
毕竟在这岁末的寒冬,我们需要来一杯这样治愈系的热咖啡,多放一颗糖更好。
当我们的某个情感发展需求,因为负面环境或突发创伤没能被满足,我们就可能被困住。
心理学上对此有各种描述,其中一种叫它未完成事件(unfinished business)。
解决未完成事件是心理咨询中的一个常见深层目标。
(5)里讲过双椅技术,跟它同属于完形治疗的空椅技术,就常用来解决未完成事件。
原版的就是咨客把面前的空椅子想象成自己心结中的那个人,跟他/她对话。
我们来看看沉睡花园里诸多人物的未完成事件。
①王苏:表层问题是和洛洛的关系,在催眠中揭示未完成事件是薇薇的背叛,而更深层的则是“我不值得被爱”。
王苏的催眠最后那段就是空椅的影视化呈现——他终于听到薇薇的道歉,之后的流泪是一次情绪宣泄,是成功的空椅的一个常见反应。
②颜洛:说实话第一个故事结局时,我总觉得有点哪里没完成的感觉。
看到后面才发现,那正是因为,颜洛的未完成事件,才刚刚开始,还未完成呢!
颜洛的表层问题是逃离王苏,其实深层完全不同。
在家里,她不被父母看见,第一次见肖潇她正被人退图,她的作品不被看见。
颜洛的未完成事件正是——不被看见!
看第二集把我急的,觉得洛洛你发个消息求助就没这么多事了啊。
但是人物更加丰满以后,洛洛这个不合理的举动就很有意思了。
未完成事件是我们每个人独有的痛,但它同时也是我们最习惯的模式,所以我们的应对机制也往往跟它同源——例如受虐儿童有时长大成为施虐者,或者逃离原生家庭却发现自己陷入婚内虐待。
我们看看洛洛遇到问题以后怎么应对——让自己失踪,不被看见!
饮鸩止渴,因为不懂更好的药。
她被肖潇看见,有了一次事业的腾飞;被王苏看见,有了一次灾难,买小台灯被邵老板看见,有了一次希望。
但最终,要解决她的未完成事件,需要她看见自己。
洛洛的代表动物是兔子🐰,期待看到她后面“急了也会咬人”的发展。
第一单元主要人物的性格发展线,不在单元里而在主线里,挺有意思的结构,这种“未完成”感,大概避免了机械的单元感吧。
③肖潇:未完成事件不明显,估计16集篇幅不够展开。
不过从大学广播电台回忆可以看出,她有明显的帮助者(helper)特征。
这是一柄双刃剑。
④珊珊:表层未完成事件是和周然的关系,深层却是把梦想建筑在他人身上导致的支柱崩塌。
所以梦见坠落。
⑤柴芊:故事还在展开,目前看是“价值不被认可”。
⑥林深的未完成事件是整部剧的主线,非常明显是跟车祸相关的。
童年的未完成事件给他打上了强烈的烙印——行事严谨自律,情感沉稳内敛,从室内摆设到穿着都带着禁欲风,据小佳说每周日程都循环重复,这些都和创伤带来的强烈安全感需求很吻合。
感情线后面也许也因此有波折。
主线也是林深勇敢面对和解决他的未完成事件的过程。
要注意的是,解决未完成事件的关键不是找到那个人让他说出那句话,而是解开自身心结,因为我们无法控制他人,只能控制自己。
真实的薇薇也许不会对王苏说对不起,洛洛的父母也许会永远看不见她,张珊珊虽然等到了周然的道歉,但她解决未完成事件其实比那要早,是不依靠对方而完成的。
心理咨询的过程,就是帮助咨客从“他必须这样我才能好”的执念逐渐走到“原来我不需要他”。
解决未完成事件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比如王苏的催眠,只是找到症结,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创作过程中,用心的编/导/演主创,会只选择符合人物基本性格的情节与表演方式,剔除那些不符合的。
比如(5)里那段催眠被打断后林深的戏,如果演成夸张的歇斯底里的惊恐,不符合林深外在人设;演成大学上课那样气定神闲的教学,会让观众体会不到他受创之深,违背内在的未完成事件;最后呈现的,是惊魂未定却隐忍内敛的效果,很有说服力。
这样塑造的人物,就有内在自洽的逻辑,观众看了才觉得这个人物真实。
而他有来处,技术分析时就会发现,咦?
刚好各条都能搭上。
注:为节省篇幅,我这里把相关的事件/模式/症结/需求统称为未完成事件。
实际上未完成事件定义要更狭义。
沉睡花园里演了很有意思的一段情节,林深在汽车电影院做催眠教学,却被打断。
催眠过程中,如果遇到外部环境或内部情绪的突发意外,眼看要被打断,应该怎么办?
这是很常见的问题,同时也是催眠新手最易犯错的地方。
我们上课时催眠练习就遇到这种状况,有次催眠渐入佳境,结果忽然砰——!
大厅敞开的门被风吹关上了,巨响。
学生催眠师当场就吓得不知所措了,觉得完蛋完蛋,催眠被打断了呀受术者要清醒了呀。
还有次是用硬币做道具,结果受术者太放松了,硬币掉地上一路滚,发出很清脆的响声,催眠新手也是一下子就愣了。
这一点,林深老师在第四集里,带着刚被惊吓过的喘气,身残志坚地做了详细回答:“如果催眠中的聚焦点不符合期待,你就应该跟随他变化的方向和节奏……”这个也是大门事件与硬币事件后我们老师讲的。
出现意外没关系,甚至大家要把意外当作预期的一部分。
然后根据意外的内容,进行实时调整,用自己稳定持续的声音,引导受术者把意外纳入催眠程序。
比如硬币事件,你可以及时加入:“也许你的城堡很安静,也许你听到了一声清脆的响声,渐渐远去,也许你会好奇,它去哪里了呢?
也许你会很快将它遗忘继续往前走。
”,之类的引导词,把意外包容进整个催眠经历。
重温这段林深在汽车电影院进行催眠教学体验的情节,把我给看笑了。
之前急着看情节,现在定格分析,才发现这个片段演的真好(18:07-18:36),林深刚从触及心结而被意外打断的催眠中清醒过来,说话时过度呼吸的特征很明显,躯体也还带着隐隐的无力感,但是表情充满着老师们特有的“哪怕是最后一课我也要把这个知识点给你讲透了!
”那种传道授业的执着。
最后那不耐却隐忍的一皱眉,让我瞬间梦回校园,像看到我老师在说:“下次这个点再丢分就不应该了啊!
”笑死我了😂
最早得知该剧在拍摄时还以为会是跟《神探伽利略》类似的大学教授帮助警察破案的故事。
后来看了简介才明白是截然不同的主题。
刚看了一集,就目前看的部分来说真的还不错。
开篇用倒叙的手法钓足胃口,悬疑氛围拉满。
喜欢乔欣自然松弛的表演,有点小男孩质感的声线很贴角色。
龚俊的演技真的有进步,微表情掌握到位。
要是能用原声就更好了。
期待后续剧情。
《沉睡花园》里给大家展现了非常多的催眠道具,很有意思。
不过最重要的不是这些道具。
真正重要的,是催眠师与受术者。
有一样东西,可以说它是至关重要的一件听觉道具,也可以说它不是道具。
那就是——催眠师的声音。
在引导进入催眠初期经常会运用视觉类道具,但一定催眠程度之后,视觉类的用处就很少了,因为一个很客观的原因——大部分受术者都闭上眼睛了。
这个时候,伴随他们行走在自身潜意识这座沉睡花园里的,唯有催眠师的声音。
我们结合《沉睡花园》讲一下,催眠师的声音运用。
催眠态中,受术者身边固化稳定的物理环境,部分或者完全消失,所处的是由自身意识与潜意识构筑的瞬息万变毫无稳定感可言的思维环境。
这种状态下,催眠师的声音作为黑暗中唯一指引,要有灯塔一样的作用。
①要稳定。
环境的易变容易引起恐慌,催眠师需要用冷静而稳定的声音指引受术者,成为万变中的不变。
仔细看会发现,受术者紧张时,林深反而更加保持声音的沉稳,给对方提供一个恒定的依靠。
这一点在张珊珊想开电影院的门那里特别明显,下一期会专门讲那段戏。
②要缓慢。
之前写(1)时,有人好奇引导过程怎么会这么长,我上课时也曾吐槽:是不是因为催眠师说话超级慢啊😂!
为了进入意识深层,催眠引导的语速那是相当的慢,大家可以看看林深催眠张姗姗时说的:“你现在……慢慢地……慢慢地……闭上眼睛”,每个语段之间留白比平时说话要长得多。
基本上林深有三种语速,日常,咨询中,催眠中,一个比一个更轻缓。
在现实的催眠中,有些催眠师用的语速比这个还慢得多,感恩导演没有拍那种每个词花五秒的语速🐢。
③大部分时间要轻柔要宁谧,同样以②里那句台词为例,注意林深说一个语段,头就会自然地点一次,那是因为他在用气音说话。
越接近实际的催眠开始,他气音用的越多,而催眠结束就恢复回普通的喉音。
④要随目的而变化。
比如给催眠中的人命令性指令时(像王苏催眠的“找到她”),语调就会调整到坚定简短。
催眠师/咨询师的声音,是最有用的治疗工具之一。
但是,咨询师千万不能迷恋自己的声音!
咨询和催眠中的留白,与语言同样重要。
林深打开音乐之后,有一个长达11秒的留白!
林深没有说任何话,只是作为安宁而柔和的背景存在着(这里林深的特写处理得非常好,从表演到运镜都没有用力过度的问题),任由张珊珊被音乐吸引。
此时无声胜有声,可以看见张珊珊在这11秒中,身体由僵硬紧张,在两次逐渐自然加深的呼吸之后,放松了一些,主动问林深:“你也喜欢听……?
”。
林深这才开始回答,存在感也从背景变活跃。
现实咨询中,这种用温柔的沉默作为干预的手法,非常有治愈力,咨客的反应也一般像沉睡里呈现的这样。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沉默也是咨询师声音的一部分。
咱反正就是随便聊聊,我再发散一点哈。
身体语言也可以算语言的一部分。
(2)里讲过张珊珊第一次催眠里,林深用忽然起身离开座位,打乱了珊珊已经决定好的抗拒节奏,首次吸引到她注意力,就是一次成功的身体语言运用(这算美人计不?
🤔)大象无形,最重要的身体语言,其实不是特定动作,而是咨询师整体的存在感。
这一点我感觉是林深这个人物最令人信服的地方,就是他有那种咨询师需要的治愈存在感。
演员龚俊的性格虽然和林深相差甚远,但是他自带的零侵略感特质,是呈现这种存在感最温柔的利器。
下一次集中讲张珊珊开电影院门那段戏,林深的一句台词是我在前四集里见到的最具治疗性的台词。
这个剧我印象最深的其实不是爱豆塌房,而是pua那一段讲了个聪明漂亮有能力的女生柴芊被男朋友用爱的名义洗脑控制谴责绑架最后逃脱的故事,然后很妙的是这个后面接了个左妍,还是聪明漂亮却会在网上肆意发泄攻击别人,但是造成这种压力的是她的母亲,一样用为了你好、还不是爱你的名义控制别人的人生,但因为断绝不了的亲子关系只能让母亲幡然醒悟大团圆,真的有一种逃不出五指山的感觉。
左妍家门口挂着一个大大的忍字,每次看到这个字她就压力倍增,屏幕前的我也窒息。
爱是什么?
是因为我爱你,你就要一切事都必须听我的话吗?
是因为我爱你,我就应该用自己的人生围着你转吗?
是因为我“天性”爱你,你就“理应”爱我吗?
好几个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作为被爱的人当你去回应爱的时候,对方经常要求你“服从”,只有服从你才能对得起爱你的人,只有服从你才值得被爱。
这种逻辑让人毛骨悚然,在爱别人的时候有几个人可以约束好自己不去苛求伤害自己所爱的人?
你的爱是为了让对方幸福快乐,还是让自己实现可以任意使用权力的幻觉?
挺不错的剧,当时期待着周一追的,工作党周一都没那么难熬了。
现在想想也很开心,林深就是我的追剧开心果,小表情特有意思,我现在想起他被肖潇搓狗头的动图都觉得好搞笑😂。
追的时候有悬念有动力有开心有感慨,也值得和朋友边看边聊聊,感同身受啊。
人物的设定是心理辅导师x情感公众号博主,本来以为是小甜剧就去追了,结果我屏住呼吸看到现在,真的直呼一句好刺激啊!
先不说爱情线部分了,这让人还蛮惊喜,至少没有披着悬疑的外壳狂撒糖,剧情是单元剧的形式,目前看了三集,看上去只演了两个单元,但是又感觉有无数条线并行,到底片头死的是谁?
男主小时候受过什么创伤?
女主闺蜜除了前男友还有什么未解决的问题…这些埋下的伏笔一直挠着我的心,推着我继续看停不下来…第一个单元是情感依赖的问题,女主闺蜜的男朋友因为在前女友那里受过伤导致非常敏感,把这种控制欲都强加在现任上,真的活生生把心理片给我演成恐怖片,看得我吓死第二个单元表面上是饭圈私生饭的问题,但是随着他们对真相的越接近就会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我的心一度被提到嗓子眼,里面也不乏一下价值观的引导,例如不能只听信一面之词、追星要理智等等演技方面就是我觉得龚俊有的时候表情看不出来是喜是忧,不过我个人还是蛮喜欢他的,他真的很会接本子!!
总之就是目前看下来真的很刺激很抓人,都给我看!
(补充:一集很长 看得很过瘾
随手写一点沉睡花园第二个单元剧事件中,我认为还没有讨论到的部分。
关于与明星的隐秘恋情,不能见光的甜蜜最初迷离倘恍,甚至还带有一种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浪漫,这浪漫中带有未知的恐惧,也有隐秘的优越的虚荣。
但这种镜花水月无法持久,不存在的、看不见的女主角,不是那么容易去做的。
女主被分手之后,之前的生活事业重心没有了,因为她的梦想寄生在周然身上。
他们的情感牵系拔断之后,她的状态也不再被家人所接受。
对,这里我想讨论的是她的家人,尤其是她的母亲在整件事中的问题。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珊珊明知道周然已不想跟她扯上关系之后,硬是冲去拦车见他,是为了一个执念:要周然跟她回去见一下父母,告诉他们,自己没有疯,这段感情不是臆想出来的。
她陷入越来越糟的精神状态,周然的放弃、网民的攻击都是原因,但母亲对自己的不信任,说自己疯了,也是很致命的。
见林深做心理咨询时,她说“只要我爸妈满意,我做什么都愿意”。
林深与她在交谈中,发现了她对音乐一直以来的追求,也提到,她的音乐梦想被母亲打断,改读了工商管理。
她接受了母亲对自己求学报考、事业选择的干涉,也接受了恋爱关系中被动的地位。
这种心理模式,是在家庭生活中的亲子关系中顺延下来的。
而忍受被隐藏,并没有换来好的结果,反而是自己的意志得不到伸张,之后被舍弃,最终被污蔑。
而在狗狗的存在证明这场恋爱关系不是珊珊的臆想,珊珊并没有疯之后,林深告之其父母,创伤性记忆的暂时忘却是一个隐患,有可能在之后被某个扳机触发。
珊珊母亲的反应如何?
如果她是合格的家长,首先应该向女儿道歉,因为自己之前认定的,不是事实。
她好像完全没有道歉的意识。
其次,她说,珊珊忘了不是正好,“我们一家人”只是想要清净生活。
好了,这就是代表不在场的珊珊发言了。
她并没有准备去问问珊珊的想法,实际上,是她想要清净生活。
几经周折,第四集中的珊珊终于再去找林深做催眠,因为这是她自己的记忆,这是她的权利。
这里并无意苛责珊珊母亲,显而易见她在这整个过程中也很伤心焦虑。
在现实中,大部分家长可能还没有她和她的丈夫做得好。
我想要说的是,无论亲情、爱情,都不要忘记自己。
想要学的专业,想要做的事,想要到达的地方,想要爱的人,都是不能让的。
自己的主动权,是不能让的。
就如龚俊所一直坚持的“择我所爱,爱我所择”。
珊珊意识世界中的电影院,旁边坐着的肖潇、后座的林深,让我很放心她的这段心灵记忆之旅,林深的在场使得一切都有了安全阀,你虽然看不见他,但你知道他一直在的。
心理咨询师,是一个很不容易做的职业呢。
你要接纳来访者的忧惧痛苦、探寻他们内心的暗流阴霾,导引他们走向自我发见、自我疗愈的路径、给予他们心理修复过程中的能量和活力,但你又始终要守好自己旁观者的角色,不可以让来访者形成心理依赖,介入他们的人生。
林深,疏离与热忱并行不悖的男人,我喜欢。
@龚俊Simon 本人已有前三集剧评,附上链接。
O前世的秋声馆主 不出意外的话剧评会跟完全剧,请有兴趣的朋友关注主页。
俊子戴上眼镜真的绝绝子!!!
不得不说这剧挺惊喜,整体剧情丝毫不拖拉,单元的方式呈现当下热点的话题,男友控制欲 爱豆塌房 私生网暴等,不得不说钓足了我的胃口,拍摄手法没有过多滤镜都给人很好的观感!另外全体演员的演技都在线,乔欣自然可爱也打破了原有只能演乖乖女的印象,龚俊的眼神戏小表情也很可以,会继续追下去,希望后续的剧情能持续给力
郁闷的时候看甜饼,不过分侮辱智商的甜饼,真的能被治愈一下下
看了一集…怎么说呢…男主配音太机器了、口型对不上好难受……
在某组看到很多帖子说好看,好奇过来,结果...不管是演技还是剧情,都让人一言难尽...
我累了,这部剧看完了之后,我陷入了困境,如果给这部剧打两颗星,有点对不起女心理师的两颗心,可是如果只打一颗心,这个剧也没有烂到那个程度,可是我又不能为了打两颗星而给女心理师提一颗心变三颗星,这样我觉得对女心理师也不是很公平,于是在这种复杂的情绪之下,只把它定位为悬浮爱情偶像剧的话,确实还是值两颗星的,他的离谱之处到处都有,但只要一定位为国产偶像剧,好像它不合理的地方都合理了,从这个程度来说,确实值两颗星。
是怎么做到一会悬疑一会搞笑一会浪漫的氛围的
還行吧 隨便看看
演员演技在线,剧情逻辑过关,爱情加点悬疑是我喜欢的剧,有被牡丹夫妇甜到
剧情好浮夸,演员也不入戏
剧情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男主演得像个呆头呆脑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放的傻子。最搞笑的是林深承包了大部分的弹幕,全是他自己发的,看得我特别尴尬😂
欣妹跟紫妹都好棒呀 最近这两个剧都很有社会意义 支持支持大爱这两部现实剧
整部剧的观影效果就是养眼,不单是所有主配角的颜值,包括着装,最印象深刻的是背景城市的清新亮丽。值得一提的是,剧中的城市是我大胡建厦门,比记忆中的风景更美了,就像窈窕佳人成长得更妩媚动人了。时装剧的好处就是不会有古装戏里尴尬至极,不是绿棚中的死气沉沉就是特效上的用力过猛。 女主人设应是讨喜的,但不知为何,因比片对《欢乐颂》中乔欣的好感度陡然下降。原声的锅?还是人设的作?小奶狗面相的龚俊演起高冷教授总有点出戏。张铎演技杠杠,自然放得开,对谁都是一个眼神“我懂你”,太贴合专业老板人设。 心理学在科学界并不是严谨的学科。很想知道本片在心理学专业的观众眼里又是如何哈
乔欣很可爱龚俊很标致,经超和张铎也很帅。但这剧情实在是寡淡,悬个毛了个疑啊…主线剧情和感情线老套无比,每集的case虽说有一些警醒意义,但依旧过于天真过于理想化,跟明星大侦探片尾说教似的。虽说女主善良勇敢且不圣母,但这依然是个傻白甜剧。
虽然案子经不起严密的推敲,但是热点选得不错,三星半ps 男主的脸真的好像大狗狗啊
总体来说,在这段时间里面这部剧是相对比较好的,剧情没有太多的尿点,每个单元也是比较符合当下社会现象的,感情线不突兀,老阿姨觉得甜的蛮自然的。女主不作,智商在线,男主的人设还算比较新鲜,龚俊的演技真的是进步了很多,小表情很自然。缺点也是有的,就是感觉剧情节奏有点儿快慢不均。不过整部剧的质量在当下真的很不错,值得推荐。
人设根本没啥说服力。一个能在恋综独当一面的情感博主,遇上了男主突然就变成傻白甜了……情节也是生硬老套无聊。人物关系进展神速,但对手戏一点都不撩人。以及,主打催眠元素,却找来眼睛无神的演员,只能说这是搬起了流量石头狠砸自己的脚。
男主僵硬的表情在女主及一众配角的自然表演里太格格不入了……pua的故事,其实男生一直有pua的行为,但女生工作压力大了之后一蹶不振才接收到了、无限放大了这份pua,那之后如果没有外界的pua,新的工作压力上来了又会怎样度过不被自我pua的时期呢,主要问题是pua,但无法消解巨大工作压力的导火索却一点没有讲……还有明星私生饭、跟粉丝谈恋爱的那个故事,最后把男明星公开承认恋情的结局写成了被封杀,这难道不是在变相警示当今明星正视自己的过去是错误的吗…一边要很理想化地让男明星自己承认恋情给素人正名,一边又要很现实化地说这样会被封杀,很矛盾啊
大陆比较少单元剧形式,各集主题选得挺好。其实这剧推广多用心点在剧情主题就好了,这样估计更多人能关注。
好好看啊里面的几个故事挺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