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子是无意发现的。
看哭了三次。
一开始不是很喜欢FINN的角色,沉默不语又苦大仇深,现实生活中,我和Joe的性格很像,喜欢他们三人大笑的场面:“为了joe我才搬到这里”,那样多有感染力,生活嘛,也不要太serious,前不久还在现实餐厅碰到侏儒夫妻,活的爽朗还上电视被报道过,所以,天生的对这种冷癖清高无好感,可事实上,谁又知道,侏儒在现实生活中遭受多大的压力,他要提前退休,他要忍受人们一直盯着的眼光(在酒吧他发疯喊了一句here I am, take a look也让我泪奔,心疼),他要搬到清静的地方远离一切,要忍受小学生嘲笑比他还要高,要接受大家不怀好意为了质疑而质疑的声音。
很轻的电影,很重的人生。
FINN是一个演技很好的演员,后来发现他的眉毛、瘪嘴都隐藏着万千言语,留给观众无穷尽想象力。
他就是个平凡的人纳,他是多么单纯,直率,实诚的小伙伴,连图书馆馆花没有眼镜也要淡淡提出纠正一番;他又是多么的可爱,生活中爱讲一些冷笑话,和心爱的女人一起大笑;他和我们一样,虽然高冷却富有爱心,他不忍心伤害别人,去演讲,去酒吧,主动要馆花进门,去探望自杀的olivia。
他和我们一样,是一个好人。
他被馆花男朋友推倒起来无力反抗的一幕让我瞬间泪奔。
他那短小、不是对手、无力的身躯,他那仍然下垮的眉毛,being a dwarf is not his fault!
联想到自己。
即便是个正常的人,即便是个活泼开朗聪明伶俐social玩的开的人,他难道就没有无力的时刻吗。
他也会被生活推倒在地,也会被瞧不起自己的人嘲笑、挑战,他也会被自己钟情很久的人拒绝,不理会,看不上。
他也质疑自己的外貌、身高、长相、家庭。
深夜和FINN一样,听着火车走过的声音失眠整夜,无力感如冷水浸透骨骼。
细细想来,和Finn真的很像。
单纯,博爱,社交无能却又慢慢转变,另一方面,朋友也很多,他们默默的付出,包容,喜爱我。
有朋友会像黑人小女孩一样,在我受到欺负时,大声的对那个人说,such a jerk!
爱,其实有两种,一种是自私占用如私人财物,一种是希望他好以后生活坦途。
自己还肤浅地处于第一阶段。
对于第二种,急切如鱼饮水班希望得到那种技能。
毕竟,无论朋友还是爱人,都是平等的,你能博爱,为何要限制人家?
事实来讲,在那个穷乡僻壤,叫他们三个为屌丝,一点也不过分,可是他们三个屌丝的朋友故事,加上悠扬明媚恰到好处的配乐,却似一曲动人的赞歌。
我想豆瓣就是有这个魔力,让人心灵瞬间洗涤。
我哭了,可是眼睛却更清澈了。
希望自己一直这么单纯、美好、善良、正义下去。
最后的plot没有看懂,他们三个插科打诨间片子就ending了,不知有高人解答否。
Anyway,小小的轻片子,很少有人触及的题材,I like it。
很赞。
已是夜里十一点多,想等的人没有来,有点淡淡的失落,便下了网。
暑期习惯深夜睡觉的我,决定看一部电影。
单位的内网上有很多电影,下载了近40G,好多没有看,挑挑拣拣,选中了这部。
于是这个闷热的夜晚,一部淡淡温情的片子与我不期相遇。
芬巴是个侏儒,在一个买火车模型的小店里制作火车模型。
可能是由于黑人老朋友亨利的同情,老亨利意外死亡后,给芬巴留下一间老车站,名叫新天地。
于是芬巴离开繁华大城市,来到宁静的新天地。
对于一个经常受歧视的侏儒,这个地方可能比较适合他,尽管始终不苟言笑的他,并没有表露出特别的喜欢。
可是我们能感受到芬巴就想在这样安静的地方一个人生活,不希望别人打扰他,也不希望进入别人的生活,就这样孤独的生活一辈子。
但生活并不按照计划和想象进行,幸运的是芬巴后面的生活还不赖。
车站对面,热情开朗的小伙子乔暂时为病中的父亲看餐车,可能习惯了都市生活,在这里显得寂寞难耐,很想与芬巴成为朋友,但芬巴对他并不太接纳他;中年丧子的女画家奥利维亚因车技平平两次差点撞伤芬巴,因歉意而几次帮助芬巴,芬巴开始也是冷漠的拒绝;天真可爱的黑人小女孩克利欧把他看作她一样的人,请他到学校演讲;而图书馆的辣妹艾米莉情感失落把当他作倾诉对象。
慢慢地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芬巴开始与朋友接触,开始有了微笑,开始和乔一起看火车,和乔、奥利维亚走铁路,三人起轻松的聊天,仿佛都找到了心灵的寄托。
芬巴封闭的心开始打开,竟然可以去关心别人,去酒吧喝酒,去学校为孩子作演讲。
奥利维亚也在芬巴和乔感染下,走出了丧子的阴影。
电影拍得很细腻,很抒缓,没有一点大起大落,但看完让人觉得很温暖。
有些细节很打动人,如芬巴和奥利维亚第一次吃饭,奥利维亚说,“我们不要想着找话说,只管吃就行了”,多善解人意的话语。
艾米莉的男友纠缠艾米莉时,芬巴想帮助艾米莉,却让艾米莉的男友轻轻一把推开,芬巴双臂在空中一振,对他来说是坚强有力的,但对艾米莉却毫无帮助。
我想电影可能讲述得是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关怀,每个人都需要友谊,不管是健全的人还是残疾的人。
人生可能有太多的不如意,有时心灵的创伤需要互相抚慰,走过下一站,就是幸福。
我记得有一年暑假很热的中午,我在一条小巷子中遇见了一个没有双臂的青年,看见后我下意识地避开他,让他先走。
但是从我旁边过的时候,他却突然用他的肩膀使劲撞了我一下 。
后来我总是想,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芬努力地想和普通人一样,不愿意袒露自己的弱势,拒绝别人的帮助,无视别人的嘲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这个世界大概是友善的,很多人并非怀有恶意,只是不知道如何与芬相处。
有的时候人们怀有的善意成为了敏感的芬最讨厌的地方。
还好芬遇见了Joe。
Joe是一个很多情的人,无论芬拒绝多少次,他总是会主动和芬说话,和芬一起散步,送给他一杯牛奶咖啡。
但我最喜欢的是Joe不动声色的善良,我始终相信芬门前的信箱是Joe装的。
或许和芬相处最好的方式就想Joe一样,把他当成普通人,但却不懂声色的帮助他。
时至今日,我始终对那个男青年抱有歉意。
愿你遇见Joe。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想要掩饰的特质、障碍、记忆或处境不是吗?
否则也不会有双眼皮贴、美白霜、生发剂、束腹带、高跟鞋,不会有修颜类App、情绪管理类培训班,甚至不会有可供隐遁的竹林和无限向往的桃源。
但这样的人生不大至于被怨恨,因为即便不掩饰也不至于很异类,即使有点异类也可以掩饰成不那么异类。
但如果上天给你的就是无法掩饰的异样呢?
该如何面对各种目光,该如何面对生活以及无力的自己呢?
影片《心灵驿站》又译作《下一站幸福》中的芬,成年的他却没有小学生高。
“侏儒”这个无法掩饰的标签几乎吞没他的一切,喜欢火车的他不能学驾驶、甚至上火车都会被调侃该买什么票,可以想象他被吞没的一定也包括无数次的挣扎和努力。
他无可选择地成为善意或恶意调侃取笑的对象、有意或无意被忽视的存在。
这当然不能怪他,甚至都不能全怪那些捂着嘴议论他、举着相机对准他的人们。
芬慢慢成为某种“光疏介质”,本能地反射掉所有不尊重、不友好的目光,甚至,所有的目光。
可即便如此,生活也没有放过芬。
他唯一的同好、“Golden Spike”店主,他唯一可以一同参加火车社团活动、可以用吸烟和听火车打发漫漫时光的朋友,同样孤独的亨利突然去世了。
亨利在遗嘱里把其拥有的位于纽芬兰半英亩土地上的一个老火车站留给了芬。
于是终于成为孤独星球的芬,沿着铁轨前往陌生的城市,以及并无期待的新生活,毕竟即使是新环境也可以猜得到他人反应与目光。
可即便如此,生活也没有放弃芬。
火车站外面横着的热狗摊、那个一而再再而三冲向芬的汽车,把两个不期而遇的人带到芬的生活里。
从曼哈顿过来,替父亲看热狗摊的古巴小伙乔奥拉玛斯;从普林斯顿过来,为疗愈丧子之痛的女画家奥莉维亚;两个不同经历,莫名吸引,同样孤独的人,在芬不断地拒绝下,飞蛾扑火一样尝试着靠近芬的生活。
一个人的独处时光成了两个人的尬聊、三个人的聚会;一个人的梦想成了两个人的疯狂、三个人的分享。
人烟稀少的纽芬兰却也不缺少故事。
沿着铁路收集道钉的小女孩,因为男朋友脾气暴躁不敢告知怀孕的图书馆女服务生,因为前夫纠缠而伤心欲绝的丧子母亲,因为父亲身体不好而奔波辗转的儿子……在别人的生活里,芬同样看到了孤独,原来谁都带着伤痕与彷徨,谁都揣着秘密与沉重,只不过有些人摆在脸面上,有些人拖在影子里而已;只不过有些人选择惺惺相惜抱团取暖,有些人选择用虚张声势粉饰不堪罢了。
如果不是得而复失,芬也许都没发现,常常挂在嘴边的否定变成了肯定;看见就头大的热狗摊不见了竟然会怅然若失;沿着铁路散步的终点竟然成了她家的门前。
那些上赶地陪伴竟然无奈无奈就成了牵绊,那些无端地主动忍耐忍耐就成了想念。
如果不是失而复得,芬大概无法体会,无法摆脱的不同竟然成为拯救自己的安排;曾经不可能实现的事情竟然也可以没什么大不了地挑战;昨天还如坐针毡的相处竟然成为怡然自在的今天。
那些坚硬的冰壳温暖温暖就春风化雨,那些固执的坚持松动松动就萌发改变。
所以,不用灰头土脸又急赤白脸地与生活争辩,也许和解就在幸福的下一站。
影片在细节中埋下了生活的暗喻。
笔直看不到边的铁轨也会在某处交叉,彼此孤独的灵魂也会不期而遇;而“Golden Spike【注】”的芬也会辗转到NEWFOUNDLAND,被不友好对待的生活也终会找到新途(new find land)。
注:“Golden Spike国家历史遗址”是纪念历经千辛万苦参与从加州圣克拉门托到普罗门特里段700英里铁路施工的华裔劳工。
Golden Spik拱门在华人呼吁要求下由“中国佬”(China man)更名为“华裔门”。
After watched the whole movie, I keep thinking about a question: what is loneliness?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The Station Agent’s theme is loneliness. But it didn’t tell the audience what is loneliness .It may be a feeling, a status , or a character. Just because of the three form of loneliness, we are never far away from the loneliness. On the other hand, It exists in our whole life . Theme:Loneliness(1)Loneliness is a characterFinbar McBride is dwarf. Short body often makes him get sneer from the people around him. For example , When he shopped in the convenience stores, the clerk, an old woman took a photo of him as if Fin was an interesting animal. Fin lived in a so close world where there was himself and his beloved trains that he dislike talking with other people more because of Inferiority.Fin’s loneliness based on his inferiority. Inferiority existed in his life all the time and it caused loneliness character. He had never leaved New Jersey and just had a black friend who was on the social fringe like him before he went to the agent station. He was still lonely even if he met Joe and Olivia Harris. He was always the one who sitted on the edge and said the least words among the three .In my opinion, when loneliness becomes a character, nothing can’t change it. But it doesn’t mean loneliness is so bad that we must overcome it. Lonely people still can be happy like Fin in the end.(2)Loneliness is a feelingMaybe many people will think Joe is a enthusiastic and optimistic person who is very different from Fin. But he is still lonely and his loneliness is a feeling in my opinion.Joe took his sick father place to manage a food truck. Before Fin came to the agent station, Joe did’t have real friend: he often met Olivia but didn’t know her address and Olivia didn’t say more things to him although he had a weak spot for her. His two friend who laughed at Fin didn’t care him. He tried to say and meet different people but he didn’t know about his surroundings in fact. Or his surroundings ignored him.Joe was scared at loneliness. When Fin came to his life, Joe looked him as his comfort at first.When Fin told Joe his own name, Joe played a trick on Fin’s name: Is it fin(鱼翅)?
In front of Fin and Olivia, he always said the most words and play triacks. He hope that everyone can pay attention to him and he didn’t need to face to loneliness by himself. After met Fin , Joe often followed with him ,walking on the rail. But in the end of the movie, Joe learned to read book himself according to Fin. It means Joe accepted the loneliness and dare to face to it.In fact, Joe’s life wasn’t smooth, he had to take care of his sick father. His loneliness based on his helpless in the heart.(3)Loneliness is a statusOlivia was a woman whose son died because of an accident and husband left her. She was going through the sorrowest time in her life when Fin came . Olivia tried to escaped the sorrow experience in her life. She didn’t answer any phone from his friend and refused to meet her past friend. As she said to Fin:David bought this house to escape the life. Now I live here . In fact, Olivia wasn’t a introverted and lonely. When she met Fin who is disadvantaged, she wanted to help him out of mercy. But sorrow experience make her lose the confidence for life. Although Fin tried comforting her, it didn’t make any sense. Olivia was still sad when she thought her children and husband. Fortunately, there are two real friends who can share her sadness and loneliness around herOur life trauma is only cured by ourselves. We can’t escape the loneliness because we are living a life where there is sadess and pity although we don’t want like Olivia. It’s a status in our life.Details: Silent images(1)TrainThe train is an important comfort for Fin’s life. Or the train is the reflect of Fin’s mentality . First, the train’s somatotype is very so big that Fin’s short body can get comfortable. We can look it as the worship to the power from the weak in the society. In the movie, there are many scenes where there is Fin and the train in the meanwhile.Second, the train and rail mean the unknown future and travel which is like Fin’s life. Nobody would care where he would go and what he would do. World and life are uncontrollable for Fin although he look calm. It’s just loneliness and fear.Third, there are all kinds of strangers in a train. People don’t need to talk with others because of strangeness. Compared with life, the train is more silent for Fin.(2)Fin’s suitIn the movie, Fin always wears his suit no matter what he would do. A short body in the suit is very funny for others. But for Fin, the suit means he want to get the respect from the society and he wanted to live a formal life. When he wears the suit, there would be some distance between him and others. Depend on the distance, Fin get a little of comfort and prevent himself from the hurt.
美国佬拍了很多好片,也拍了很多的烂片。
相对来说,好看的电影,美国片还是居多的。
近年来,印度片,韩国片,甚至是伊朗片,都有迎头赶上的势头,时不时冒出一二部令人惊喜,让人刮目相看的好片来,比如《瞒天杀机》,《寄生虫》,《我是伊丽》,等等。
反观我们的国产片,那几个曾经出过佳作的所谓知名导演,要么江南才尽,要么不务正业,已经好长时间折腾不出什么好东西来了,而所谓的新生代导演,热衷于歪门邪道,另类精怪的题材,根本没有拍旷世精品大作的情怀和能力。
我们的国产片真的要加油啦!
节奏是很慢,很舒服。
关于主角这是本色演出。
相信Fin低沉的嗓音里面包含了很多的心酸。
上IMDB发现他还是接拍了不少的电影。
我忘了American Pie里面的那侏儒橄榄球队队长是否是他。
他是不是早已经习惯了小丑的职业?
而这个片让他实实在在地燃烧了他的演技?
给他一个脸部特写,他的演技可以是好莱坞的一线。
关于主题侏儒很不幸地被这个社会钉上“异类”的标签。
而实际上,某些时候,至少在这个电影里面的大多数时候,所谓正常的人才是异类:无缘无故地发脾气、撒谎、哭闹、病痛、意外怀孕、死亡。
而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异类的Fin在他们中最正常,最无忧无虑,过着自己看火车走铁道的生活。
Fin开始竭力回避别人独身自处,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吧。
图书馆的女生把Fin当作了安慰自己的工具,其他人何尝不是为了打发无聊郁闷时间而对这个“异类”产生兴趣的呢。
让人庆幸的是,友谊的幸福还是降临了。
嗯,要快乐,要享受生活。
获得幸福真的不需要出众。
好久没有这么安静的看完这么生活的一部电影了。
这是一部相当好的电影。
虽然没有养眼的俊男美女,没有轰轰烈烈的情节,但是三位主角的表演却让我觉得,原来这就是生活。
没有那么多的惊心动魄,没有那么多的跌宕起伏,很多时候,生活就是这样,平静,寂寞,小溪一样流过。
Fin的生活,有痛苦,很隐藏。
Joe的生活,很平静,很自在。
Olivia的生活,有痛苦,有希望。
但是三人交汇到一起之后,各自敞开心扉,变成好友。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只有那么几个人。
最亲的家人,爱人,知己。
如果生命中这些都完整了,多么美好!
但是总会有不如意。
三者中总会有缺失。
多么希望,我拥有完整的这三者。
7月23日,星期六 长跑,散步,静坐,过去的一周我拥有了大把的独处时间,想了很多有趣的话题,比方受到惊吓之后人的状态是不是源于心理暗示,男人和女人在当代的定位差异有哪些,以及所谓的职场格局究竟应该定位于权利还是口碑。
一直以来胡思乱想都是能让我逃避现实的最有效的方法,无论多么烦闷,抛开现实去想些奇怪的东西,想着想着心情就平和了起来,想着想着记忆就像海浪一样聚起来又散开了。
去年看了李政宰(鱿鱼游戏),看了黄政民(当男人恋爱时),本来计划这周看马东锡(犯罪都市2)下周看河正宇(恐怖直播)的,这样韩国影星里我最喜欢的四个人就算攒齐了。
可惜下载的资源出现了一点问题,只能被迫Plan B,选片《心灵驿站》。
这部电影我是从两个方面解读的,一是友情,一是孤独。
当我怀揣着自己对友情的理解回过头去看这部电影,我得到了一个高度一致的反馈。
什么是友情?
是坐到一起,不用交流,只管尽情享受美食,不用担心冷场,偶尔抬个头瞅一眼对方嘴角都会不自觉带上笑的那种和谐;是得知你的愿望会尽力帮你的那种爽快;是在担心你的时候可以花很多时间去远远关注你的那种耐心;是不顾形象肆无忌惮的在一起聊一些属于我们的话题然后莫名其妙的笑在一起的默契。
这就是友情,电影里的则是我心里的那种让人心动的友情。
而说起孤独,电影里的孤独是不具有共性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孤独,乔因为父亲的意志而经营着餐车,他的孤独是接触不到人而渴望有人陪伴和交流。
奥利维亚因为离异和丧子搬到这里,她的孤独是个人经历桎梏自己从而将自己封闭在特定环境里不愿意改变。
而芬是个侏儒症小矮人,他的孤独则是不能融入这个社会从而内心产生对这个社会的抗拒。
好的剧情片是能引发人的思考和共情的,这部电影绝对能称得上是一部好的电影。
打分8分吧。
叙事和常规的剧情片一样,节奏缓慢还带着日常生活的琐碎和不连贯的感觉。
而演员呢,彼得丁拉基虽然是作为一个特型演员,但是他的演技早在《权力的游戏》里就展现的淋漓尽致了,本剧里他在酒馆那段癫狂之至的表演以及平时那种淡漠的样子都非常深入人心。
不过我能记住他的名字是因为中文谐音垃圾,好惭愧的说。
至于视听语言,讲真的在我看来导演的声画处理的并不是特别出彩,镜头中规中矩的甚至于推拉摇移都运用的不太多,稳定的固定机位镜头占了绝大多数,剪辑更是有些不连贯的感觉,转场特别生硬。
倒是取景非常好,不论是林间铁路桥,笔直铁路线,非常有年代感的旧车站等等都很有特色。
镜头虽然技巧性差了些,但是有很多细节却能看出导演的细心,首先是开场芬和亨利步行与迎面走过来的父子同框的镜头,用一种很巧妙的镜头语言告诉观众他俩那种亦父亦友的关系。
而亨利摔倒去世前给了一个芬用胳膊不小心碰到人偶的前兆镜头来缓解突兀感。
还有芬步行去车站时顺着铁路的一段混剪,都是在刻意将芬的人物微小化以产生孤立感,氛围爆表。
结尾分享一首这几年我最喜欢的一句诗吧,“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世间哪有那么多孤独,不过心难安而已。
扪心自问,何以心安?
答:不过酒三分,茶半盏,几碟家常菜,一个知心人而已。
本片是部很容易被人忽略的佳作。
男主人公是个侏儒,身体的缺陷使他不愿和人相处,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空间里。
当他试着走入别人的生活时却又受到误解和打击,接近幸福突然间幸福又离你而去,这种感觉犹如好梦醒来一般失落难过。
每个人都在追逐幸福,但幸福是会转瞬即逝的,不经意间就会悄悄溜走,但是就像坐车一样,也许,下一站就是幸福,错过了还有机会,只要你积极的去等不要下车,相信总会等到幸福的。
Life is lonely. 无非是搭伴过日子,但其实谁也拯救不了谁。
小恶魔的铁路治愈系片 成年的侏儒Finbar、卖热狗和咖啡的古巴移民Joe以及丧子离异独居的女画家Olivia三个人生有残缺的孤独人相聚在一起 虽然虎头蛇尾但还是要顶 PS MAD MEN里的Roger Sterling 在这里打过酱油 还有希斯莱杰EX 演图书馆女孩
除夕-新年 20190205 讲三个陌生人hanging out的故事
有点无聊,但是也有那么几个时刻,想过一种特别简单的生活,面对很少的人。
很羡慕,不用考虑财务问题,每天喝杯咖啡、看看书、沿着铁路散步的生活
她是图书管理员的梦想,伙计,摘掉眼镜,放开头发,书扔得到处都是。哦,对了,她不带眼镜,那,去给她买一副也值了
像是偷偷截取了生活的一个片段,片段里有大喜大悲,却没有大善大恶。一直对美式小清新,治愈系之类的无感,但是这部片却是笑点出色,而且演员阵容在如今看来也很赞。
对准侏儒这个“弱势群体”光影也运用得很好就是,故事也太寡淡了叭
较为平淡,我不大能融入的娴静,他们倒是自我和解了,但我若在其中,怕是更加郁结难舒了。
宁静的美国小乡镇真的是人间天堂。每天的工作就是卖几杯咖啡,其余的时间就是喝着咖啡看书、闲聊或者发呆,如此宁静简单的生活看上去却那么美。
当看到一个人站立在他能够站立的最高位置——天台上略显淡然地抽着烟的时候,我们望见了一份淤积在他心底沉默如金的忧伤。当看到两个人身处在他们能够身处的最清净的地方——铁路边一起抽着烟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鲁迅先生那句形容孤独的话: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然而穿过阴冷的隧道,驶向《心灵驿站》的迷你火车却为这句寒凉的话带来了一个积极而温暖的解释。彼得丁拉基的身高显然限制不住他的魅力和才华,这位小个子演员能够成长为行业里一个标杆式人物是有其历史原因的。他擅长以内敛而细腻的表演征服观众,也正是由于其身材的特殊性使得影片将成人与孩子之间建立起了联结,并让这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发展成为一部成人童话。三辆人形火车最终肩并肩在终极孤独和必然与人交流的悖论里相伴而行。
Bobby好萌。
为了看彼得丁拉基的主演特意找了很久的电影,这真是一个很酷很拽很有男人味道的小矮子。很平淡很简单的剧情,但是非常舒服。这部电影的感觉其实和一些日本片有点象,淡淡的爱情和友情,清新的色调和画面。PS:派翠西娅·克拉克森真的好美,即使现在五十多了也还是美啊。
对于根本就懂得享受孤独的人来说,遇见能够一起分享的人真是幸运的过分。
不能接受任何人对于残疾人的不友善……相比侏儒症或许不老症更仁慈……侏儒症比例万分之1-4,你却很难见到,因为他们都躲着这个社会吧,附近有一个侏儒女人,每次远远看到她都感慨上帝怎能如此残忍……
故事简单细腻,平淡温情,整体画面也很舒服。小巨人演的不错。
这一家三口的感觉真美好。
悄无声息的邂逅,平平淡淡地一块,这就是生活
不张扬,不煽情,不苦难,这舒缓的节奏,还有情绪丰满的摇滚乐伴奏,bravo
生命不乏孤独,生活也时常困扰。所以需要在这样一个僻静小镇,遇三两知己,无需倾诉烦恼,只闲聊就可抵消烦扰。早晨的牛奶咖啡,夜晚的电影和冰啤酒,午后伞下小憩,漫步轨道,听火车呼啸而过。治愈系的美式小清新,有可爱之处,整体比较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