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看过月球陨落,前一阵在看了流浪地球2之后,心里总会拿一些清洁做对比。
周末的时候二刷月球陨落,一边看一边腹诽。
美国科幻总是一个小队(一个人)拯救全世界。
每秒钟无数人生死的时刻,英雄小队还在不断废话。
遇到危机时唯一的小队唯一的方案居然总能奇迹般拯救地球。
再想想流浪地球,什么是争分夺秒少说废话?
什么是饱和式救援?
要真靠美国那一小队人,地球早完蛋了。
只有无数的努力,无数的牺牲,才有一点可能收获奇迹。
是美国人还是好莱坞?
高高在上太久了,变得傲慢与无知,这样的垃圾片都能全世界收割。
请允许我只能打2星,只因为特效还行。
『月球陨落』灾难片魔转科幻片,前半部分剧情异常无聊,主要就是看个毁天灭地的特效,后半部分进入月球后故事渐入佳境,尤其推导月球起源的构思还是挺有想法,虽然最后解决掉boss“人工智能”的办法有些扯,但至少能过个眼瘾。
全片最大bug就是地面上主角团的电话随时能打通,以及于文文的角色完全多余,太尴尬。
【6或7分】
近年来,大概是因为疫情作祟,人心惶惶,人们对于这个一脸完蛋样的世界将来普遍抱有悲观预期,末世题材的影片又重新有了市场,这不,今年的好莱坞一口气出了两部题材类似的灾难大片——《不要抬头》跟这部《月球陨落》。
两部电影同样都是讲述一颗巨大的陨星即将坠落于地球,全人类马上要玩完了,但调性却是截然不同的,如果说《不要抬头》的基调是荒诞,是一部披着末世外壳的讽刺时政黑色喜剧,那么这部《月球陨落》,我想大概只能用荒谬来形容了。
↑海报纯属诈骗 以上场景并没有发生《月球陨落》——和罗兰·艾默里奇导演过去拍的其他作品一样,是一部纯纯的商业爆米花灾难大片,剧情简单、特效华丽、中间穿插一些超级套路和肤浅的亲情描写、许多不好笑的美式幽默段子,最后再用标准的美式个人英雄主义拯救世界的结局来收场。
反正就是那种你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会怎么演的烂俗故事,看完直呼好莱坞编剧可真好当,我上我也行系列。
对于这样的电影,我自然是毫无期待可言的,毕竟作为爆米花片,剧情拍得马马虎虎、特效能看个爽就行,我也不会用冲奥片的标准去看待。
而我没想到的是,我知道它会很烂俗,我能接受它拍得很平庸,但它还是烂得超乎了我的想象。
(友情提示:请大家在观影前多喝点水,因为这些水也许会倒灌进你的脑子里,让你的头脑保持空白和远离思考的状态。
如果不这样,任何一个脑子正常不进水的观众大概都很难阻止对这部影片各种恶意吐槽的冲动。
)
我严重怀疑本片的科学顾问(如果真的存在的话),是一位饱读各种地摊文学,比如《世界未解之谜》之类民科名作的十四岁初中生,因为这部电影里所表现的科学逻辑、物理法则,达到了有高中物理水平的观众一深究就会忍不住发笑的离谱程度。
本片的创造概念,主要是基于一些煞有其事的民科点子拍摄而成(所谓民科,就是研究过程主要靠臆想和猜测而成的科学结论),比如月球是中空的巨大人造物体、美帝登月的阴谋论,然后再加一点八百年前的科幻片都早不这么拍了的人工智能反叛人类这种无敌老套的剧情设定。
其实我并不排斥将民科阴谋论拍成电影,毕竟如果拍得好的话,这类题材还是非常具有冲击力的,何况绝大多数科幻片的设定原本也经不起严谨的科学推敲,但《月球陨落》这部电影,它的各种剧情和细节只能用弱智来形容。
比如说:在隔壁的电影《不要抬头》里,我们已知一颗比珠穆朗玛峰大不了多少的小行星坠落地球,就可以毁灭地球上的全部生物,不只是陨石坠落产生的冲击,还有海啸、地震各种地质活动的连带影响,以及改变全球气候的大气层灰云。
但这么显而易见的常识,被《月球陨落》完全无视了。
电影里,直径为3400公里的超巨大星体月球朝地球坠落而下,愚蠢的美国佬们居然想着用核弹把月球轰成碎片后拯救地球危机???
核弹真就是好莱坞电影的万能钥匙呗?
先不说这么点核弹能不能给月球挠痒痒,就算核弹真的开挂了,真能把月球炸成碎片了,电影里的人有想过如何处理那些每一块都能毁灭地球一遍的超巨型碎片吗?
电影里所谓的高知识分子、人类的精英们居然没有一个人想到这个问题,还在担心使用核弹后核辐射扩散怎么办…………沃尼玛人都死完了还在考虑核辐射的问题,感情你们一个个都是超人是吧?
别说月球了,电影中后段漫天飞落的巨大碎石,感觉每一个在其他电影里都是能毁天灭地的主儿,但电影里的角色们全都一脸淡定地看着那些巨型陨石把山头砸碎,真的做到了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崇高境界,实在让我深感佩服。
什么破陨石,在我开了主角光环的蓝星人面前都是豆腐渣——主角的航天飞船穿越无数大大小小的小行星碎片带,被砸到了也就哐当几下,跟开车过个减速带一样,一点事也没有,这艘能进博物馆的老旧航天飞机怕不是用钛合金制造的吧?
还有电影结局,地球被陨石雨轰炸了一遍后,月球和地球来了一次我就在外面摩擦下保证不进入的渣男式亲密接触,地球气候居然一点也没受到影响,没有遮天蔽日的灰云,主角们站在一碧如洗的晴空下欣然对视而笑,仿佛刚刚经历的不是灭世危机,而是一场浪漫的流星雨,我的耳边几乎都要响起“陪你去看流星雨落在这地球上,让你的泪落在我肩膀”的旋律了。
除了本片灾难核心元素的不可信,本片细节上的BUG和设定问题更是多如牛毛。
山姆威尔塔利,一个死肥宅,未经过任何科学训练,就能随随便便乘坐着火箭和航天飞机上了太空,虽然我知道你是八千年来第一个杀了异鬼的男人,但这挂开得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我就不说你怎么克服发射时的重力,一点也没有不舒服的样子(我坐个大游轮都能晕船半天),几分钟后立马能谈笑风生拿手机拍照打卡这事了,我就想知道他那件XXXL码的宇航服是怎么能临时找到的?
还有电影开头,山姆发现了月球偏离轨道的情况,我以为会起到作为先知的巨大作用……但是整这一出,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这么明显的状况,NASA怎么可能会不知道?
拜托,是月球又不是几十光年以外的某个星体诶!
恐怕普通天文爱好者拿个小米手机都能观测得到吧,还搞了半天他想把这数据发给宇航局结果没人理睬他的多余剧情,最后还是在妈妈的启发下灵机一动,想到原来老子还能把这事发推特…………………我看了都傻眼了,哥们你这才想到可以发网上是吗?
人工智能生物——蜂云,这个造型和概念都毫无创意,来自几十亿年前超级文明诞生的微型纳米机器人智慧聚合体,可以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曾经吞噬消灭了无数超古代人类制造出的许多人造行星,但不知为何这么多年来它和月球一直都相安无恙,然后被主角团一发EMP炸弹给带走了……原来古代文明那么先进发达,都掌握了可以制造出戴森球的高科技了,却没有发现世界上还有电子脉冲炸弹这种好东西,这科技树是不是点歪得离谱了?
被这个现代地球一发炸弹就能消灭的灭世AI机器人,属实有点弱爆了。
而这个EMP炸弹的来源更是迷惑,前面一个神神秘秘、明显都超过管理中心退休年龄的轮椅老头儿刚说这项目因为经费原因被叫停了,后面哈利贝瑞忽然又从前夫那轻描淡写地要到了,这项目到底是停了还是没停,我并没有看懂。
而这位黑人前夫哥,在最后要发射核弹的重要关头,忽然停下来公然谋逆,拿枪指着各位美帝高层,理由只是相信自己在月球上生死未卜的前妻能拯救地球……这是不是有点过于儿戏了?
除非偷看了剧本,不然我完全无法理解这位前夫哥对自己老婆是哪来的自信,退一万步来说,就算真能拯救世界了又怎么着,大哥你的政治生涯也玩完了吧?
然后一颗月球碎片忽然就把美军基地砸了(这么重要的核弹发射基地居然不建在地下几百米,这真的合理吗?
),美军高层全部GG,这位大哥就这么莫名其妙地领盒饭收工了,到底是生是死,直到电影最后也没人记得要提到,实在是惨。
再说说主角帕翠,一个前任功勋宇航员,唯一能够独立驾驶航天飞机无辅助着陆的超级飞行员,现实世界中,这般亿里挑一的人才,随随便便去什么SPACE-X、蓝色起源之类的商业公司挂职当个顾问都能拿大几百万的年薪、衣食无忧吧?
而他却因为和NASA闹矛盾打官司,居然混到连房租都交不起的程度?
这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了,要说他被完全封杀那好像也没有,毕竟还能去天文台给小朋友上上课,而这样的人竟然找不到正经工作,妻离子散,变卖房子,从一介传奇沦为loser,只能说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实在太漠视人才了,难怪美帝药丸。
电影后段,众多莫名其妙的煽情桥段更看得我大皱眉头。
《蚁人》里全程高能的男配“嘴炮”在这部电影里表现平平无奇,扮演帕翠前妻的新丈夫,虽然剧情设定里他应该是个富豪,但奈何一身的屌丝气质完全演不出有钱人的感觉。
电影中,他和一伙人逃离缺氧的雪山时,上演了一出让氧气瓶给女儿的催泪戏……但整个表演过程实在是过于僵硬平淡,我看了只想发笑。
因为我完全搞不懂,前后就几步路的距离,为什么他和女儿会和其他人走散?
电影里完全没有交代,为了煽情而煽情,属实相当多余的剧情。
整部电影的节奏就是这样的迷惑,全片里重要的剧情拍得奇快无比,不管是过场还是台词念白,都跟按了快进键一样,各种细节被完全省略,人物的感情毫无铺垫和深入描写,只有一些浅到极点、宛如喊口号一样肤浅的模板式表演,父子重逢的感动、爱人在面前死亡的悲伤震撼……完全都没有体现。
而该省略的剧情却不省略,比如主角儿子他们的逃命之旅则又臭又长,谁愿意看谁看,我更想多看一些地球全人类、各大城市面临末日浩劫降临时的众生相大场面好不好,而不是主角一家子的开挂逃命之路。
这场面,多来点不好吗?
关于表演,我印象最深的几段剧情,比如主角前妻在防空洞前看着儿子被引力波吹飞,她居然完全没露出惊骇悲伤的表情,仿佛默认儿子可以活下来一样……这位女士,请问他真的是您亲儿子吗?
还有哈利贝瑞查秘密资料时,那个神秘的轮椅老头从黑暗中出来,叭叭地讲了一堆剧情设定然后就赶场一样地走掉了,留下女主也说了一些意味不明的屁话……全片里每个人仿佛都是没有感情的念台词机,除了讲一些尴尬小段子时,每位演员无论是悲伤、震惊还是喜悦时的表演都是那么的虚假浮夸,贡献了国产网剧小鲜肉级别的演技,真是白瞎了一众知名好演员。
不只是演员的演出有够敷衍,本片导演艾默里奇才是最深得敷衍学精髓的那个人。
仔细想想,整部电影的架构俨然与他自己过去的灾难片大作《2012》不是如出一辙吗?
两部电影的主角,都是典型的美式好嫁风中年男主,一副靠谱踏实的长相,擅长开各类交通工具,然后都遭遇了中年危机,前妻改嫁给有钱人,自己混得不咋地,并且急于和孩子培养深厚的感情维系。
电影里都有一个外人看起来疯疯癫癫、满脑子胡思乱想,但其实是掌握了地球巨大秘密的先知,主角通过他们得知了地球将会大难临头的消息,不过知道了也没什么用,地球该凉还是得凉。
电影中间会穿插很多新闻报道的伪纪实镜头,美国东西海岸线被巨大海啸淹没的大场面,美帝高层的无能无脑表现,来自中国的友情大力技术支援,非常突兀的赞助商强塞进来的末日飙车桥段(所以这部电影本质是雷克萨斯广告片吧?
),许多让《速度与激情》的范光头感到亲切想点赞的family暖心剧情,地标性建筑物坍塌被埋在雪里的镜头,还有浩劫过后的地球全景,人类经历了一场重大灾难但却跟打了场大胜仗一样在电影结尾露出幸存者的笑容画面,然后全片就此happy ending啊,何等眼熟、何等方便的套路,恭喜你已经掌握了艾默里奇的电影拍摄密码。
但如果说十多年前,少不更事的我看《2012》时还拥有那种初见时的震撼与汹涌澎湃,并有对于2012年即将到来的真实不安感加持,确实是相当吃艾默里奇大导演的这一套组合拳(更别说亚当兰伯特唱的主题曲《Time for Miracles》还挺好听)。
而现如今,早已饱受岁月摧残的我,再看这部漏洞百出、套路满满的《月球坠落》时,心里真的只有那一句醒世格言:毁灭吧,累了。
反正这破地球,爱咋咋的了,谁愿意拯救谁去。
本片唯一的优点,就是某些特效场景确实很不错,彻底满足了巨物恐惧爱好者们的视觉需求。
看着月亮超近距离地出现在皑皑雪峰之后,有如神话中悚然升起的魔星,我忍不住想起了之前网上流传的许多木星等星体出现在月球位置时会是什么样情景的图片,顿时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巨物爱好者真是狂喜乱舞。
为了这有生之年都无法一睹的绝伦奇景,就多加一颗星以致敬吧。
疫情肆虐,好莱坞大片成主角。
而众多大片中“月球陨落”又额外让人关注,不仅仅是国内头部影视公司出品,更是好莱坞知名灾难片导演出品。
视觉效果真心很赞,好久没在电影院看过如此让人着迷的电影,竟然让人不禁弱化了剧情。
跟同期国内科幻大片相比,国内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剧情方面,结尾稍弱,当然跟星际穿越这类烧脑剧无法比,但是比国内大部分的圈钱片,那是妥妥的值得的。
吹毛求疵的人去看光线的辣鸡青春片去吧,好走不送。
个人认为是很好的电影,虽然确实不符合逻辑常规,但一切的不符合逻辑,才有了新事物的诞生,也有了所谓博士吊打NASA专业人员的场景。
所以有时候我觉得大家不要真的对于你们所了解的知识体系来批判这个电影,而应该试着接受。
不要被束缚。
不喜勿喷,以上仅为个人观点。
以下是水字数不用看。。。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的电影
选题上,拿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创意,真正把一个学界假说搬上大荧幕。
而且用了逼真的特效给观众紧张的压迫感。
可惜一手好牌却打出了“4个2带俩王”……掣肘于“外星文明与地球文明的矛盾,没有重点体现“灾难面前,生命与人性的挣扎与光辉”,非要用“个人英雄主义”去收尾。
破坏了前半段营造的灾难氛围。
在局长对外界给出NASA的解释后,被Fowler嗤之以鼻,你为什么对公众说谎。
局长表示你要对高层负责,Fowler马上表示,我只对人民负责。
好了,这下你可以将自己看见于文文时怀疑有中资投入的想法坐实了。
因为这么把人民装在心里,美国政府可是做不到。
套路还是老套路,多年前的搭档因为事故分道扬镳,留下的做到高层,离开的颓废度日。
然后突然冒出一个第三方,声称有新发现。
接近不了当政的,只好去找在野的。
但依然不被采信,不过一定要留下一些能找回来的证据。
所以你会发现憋屈十年,玩世不恭的男主,居然蹲下来将他已经认定是疯子的人随手扔下的废纸,一张一张的捡起来。
是的,废纸怎么能乱扔,我可以房租不交,上班迟到,但论社会公德我可是第一等。
由于小胖的披露,引起了社会恐慌,打砸抢烧开始了。
Fowler终于看见了,如果局长如她所愿和公众说实话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之后在得知是小胖披露的后,她也是白眼一翻,轻哼一声,所以,到底要怎样才能顺你的心,还真是不好猜。
说到局长,这个脸谱化的NPC存在的意义就是把恶名担下来,然后把权利交出来。
是的,因为事发后一定要发言冷却,但你也知道Fowler是对人民负责的,所以不能说谎,因此需要你先说完再跑路。
但这个局长的脑子似乎不太好使,你觉得月球撞上来,是毁掉美国、德州、休斯顿、还是你家门前的草坪?
你要跑哪去?
你不知道你这个NASA局长的身份,才是你唯一有可能让全家幸存的砝码么。
得到ID的Fowler去查资料,然后发现了裘千尺,他常年坐在轮椅上在不见天日的资料库里生存,但是知道一切的秘密,甚至知道这个外星AI最害怕的武器是什么。
不但如此,面对这个刚拿到权限,第一次见的陌生人,他将自己知道的事情都说了。
是呀,你知道69年所有人都签了保密协议,都缄口不言。
把我憋的啊。
几乎所有颓废属性的男主如果是中年以上,人设里几乎都会有一个长年不闻不问的儿子,酗酒吸毒飙车进监狱怨恨父亲,然后当世界末日快到了,他再表现出来极大的父爱,恨不得自己的命都给他。
然后最后再来个大和解。
但本片是我见过儿子态度转变最为突兀的一次。
从监狱出来后,面对父亲的拥抱还是抗拒的Sonny,在不久之后Brian要上天之前突然谅解,并瞬间成熟。
并拉着前面Fowler明明说有直升机送你们走的Jimmy和于文文,开着吉普车跑。
常年和警察玩公路追逐,不展示下技术怎么行。
海浪滔天能奈我何,你知道我爸爸和海王啥关系么。
AI是自己进化的,并不是被谁编程了。
为什么只能杀死在电子设备中的有机体。
如果有这种限制,很难相信人类的祖先会灭绝,这个bug这么好发现和利用,居然能全灭只能说没有主角光环了。
没有主角光环的还有Tom,这个继父当得也真是累心,在表露真情之后,还得了这么一个结局。
且不说这么多人,为啥就不能一起走,单说两个人一个氧气管,只是撑到隧道口有什么难的,为啥就非要非此即彼,一人一口不行么。
虽然继父一般都没什么好下场,但你这么让人死,也太草率了。
中国有句古话,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
简单点说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一众高官躲进了掩体,而Sonny一行人赶不过去,只能躲在隧道。
然后掩体坍塌所有人葬身废墟,而隧道安然无恙,不但没有受伤,甚至原本压住Sonny的树还被月球引力抬起。
月球啊,你还真是看人下菜碟。
Brian先说了自己舍生取义的计划,然后让KC去后面观察,自己开始和Fowler争论。
是的,这是个计谋,你让KC看见AI追来就叫你,然后你告诉他,他叫你,你就去死。
妥妥的道德绑架。
KC也是傻,你说他是唯一一个相信你的人,这可是大错特错,他才是唯一一个听到你说的话却依然不相信你的人。
最后,所有该活下来的都活了。
继父对自己和前妻的孩子都展现了父爱,然后死了。
前夫深信自己的前妻,取消了发射,也死了。
男主除了必然无疑赢回工作之外,也有了赢回家人的机会,而女主也没有失去儿子。
好了,都没有失去东西,真是大团圆啊。
Halle Berry依然美丽,但说没老也还是有些过了。
我是在看了十几分钟后,想查查这个长得有点像Halle Berry的人是谁时,才发现原来就是她的。
记忆中我上次看她的电影,还不知道于文文这个人呢。
看完这部电影,再抬头看月亮的时候,居然有了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而不是中国古人眼里的忧愁与浪漫了。
如果月球是方舟,是亿万年前被Ai消灭的人类前身所造,地球所有的dna都来自于她,那么所谓的神明,就是方舟里留下的人类最高意识,他们是给地球编程的人。
这个脑洞大到需要一点时间消化。
谁也不知道月亮的内核是什么,就像谁也不知道月亮的背后是什么。
站在科幻角度,敢想就是成功。
至于为什么被吐槽,我想是因为,三个主角的角色没有立住,戏份太平均了。
一会看男一女一拯救地球,一会看地球上他们的几个孩子如何东奔西跑、躲避灾难,而这两者之间,几乎没什么太大关联。
在剧本上想表达的太多了,亲子线没有贡献出煽情点,主线反而被削弱了。
还有就是把美国登月完全说成是骗局,把nasa跟国防部的一号都设定的如此虚伪自私,这种二元对立思维哦,很难令人信服。
但为了脑洞和特效,还是值得一看的。
尤其鹅厂视频的画面和音效都还不错。
是冲着科幻片的标签去的,结果看出了有如嫦娥奔月般的神话感。
我一直认为,科幻是建立在对未知世界探讨基础之上的预知,毕竟诸多科幻作品中的想象后来成了现实。
而神话,则是完全唯心的天马行空,比如月球上的桂花树和小白兔。
本片开创了新的人类起源之说,颠覆传统的生物进化论,将我们的祖先直接定义到高智能的种族,地球是他们选择的方舟,而月球则是他们为方舟建立起的守护神。
本片除了这个基础点颇引人注目,其他的情节完全没有逻辑性,依然延续了小人物拯救世界的主题,过程中必然加入爱家爱孩子爱母亲这样接地气的元素,以此来丰富英雄人物的层次。
关于宇航员选拔培训是项高精尖的流程,且需要相当的时间长度,片中,导演大胆地挑战了这个公知,我非常怀疑他的人生中有太多压抑与不得志,所以才会没有原则不求理性地让小人物信马由缰。
一个患有多种疾病的从未受过任何训练的大胖子,让他发现了国家宇航局都没能发现的月球偏离轨道也就算了,居然还让他活蹦乱跳地飞到了月球。
不知道许多年后,是不是上月球真能变成一件简单而随意的事,谁想去都可以抬腿就去。
我们的祖先是被自己设计出来的AI产品打败的,这也映射了当前一个热点,确实有很多人在担心人工智能的发展没有边界的后果。
只是,我不能理解的是,祖先拥有那么强大的武器和修复能力,却能生生被碎片们聚集起来的所谓AI逼到没有还手之力,甚至毁灭,然后还就需要一个人体实物来完成自己的埋线。
如果在他们进入月球内部后,靠自身的能力啥的解决掉那群碎片也就罢了,偏得是聆听祖先留下的指示,推翻自己要让月球与AI同归于尽的本意,给小人物胖子一个立地成佛的机会,就很离谱。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执,灾难面前更是如此。
为着突出小人物大气场的立意,导演让宇航局局长抛下自己的职业操守逃命去,从而给了离开十年之久的前宇航员哈珀回来的可能,生硬地呼吁了片头,旨在狠狠拍打官僚们的脸,却楞是让我想了许久:原来驾驶飞船就跟骑自行车一样,学会了十年也不会忘,连适应的过程都不用,流畅得就像这十年来天天都在开飞船。
当他同意回来的条件是把关在监狱里的儿子救出来时,我就知道他儿子拿到了外挂,不管地球灾难到何种程度,都不会挂掉。
给他家儿子安排的感情线,来得很突然,在月球碎片的狂轰滥炸里,两个年轻人演出了一起去看流星雨的畅快,梦幻得很。
最狠的对白来自于女主角的前夫哥。
身为军队核心人物,拒绝执行国防部长的指令,理由是“我前妻在月球上”。
可贵的是国防部长回应了一句,“我妻子在地球上”。
就那种地球生死存亡之际,被寄托着的唯一希望的核武器发射,因此不了了之,随后发生的大地震直接让他们去另一个世界怀念前妻和妻子了。
中国身影越来越多出现在这些大片里,我的认知是迎合市场需求,当女主家的中国小保姆说自己只是交换生进不到掩体里时,我还以为好歹来一个像流浪地球那样的审核制度,哪里想到,原来不过前夫哥一句话就可以搞定的事。
至于出现的中文对话,更是来得突兀,尴尬得要抠出一个大坑把月球埋完了事。
说月球的碎片,随便一块都有城市大小,可噗噗往下掉的视觉效果全然没有这般的威力,看着就是汽车大小,还会挑人挑地方掉,削平一个山头、释放出烟花特效,唯美有余灾难不足。
当科幻片里的画面都不足以吸引视线时,还真没什么值得浪费时间的了。
2022.7.11. 于福州
首选请允许我抽风20秒:地球上的灵魂,有新灵魂,和老灵魂,还有一些,是为了给地球文明扬升的。
那些老灵魂,心中充满了无限的爱和光明。
新灵魂,则还需要无数次的轮回,才能达到老灵魂的级别。
特殊的灵魂,我们下期在讲。
在这里,致敬一位伟大的人。
由于风化以及地球居民探测和干扰的可能性,“他们”不会在地球表面竖立这样的基地。
月亮似乎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 卡尔萨根卡尔.萨根是谁,请您自行搜索吧,神一样的人物。
电影《超时空接触》致敬的就是卡尔.萨根老爷子。
回到正题:
1969年7月21日,格林威治时间2时56分“阿波罗11号”成功登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踏上月球的地球人。
1969年7月21日,人类首次登上月球,在全球电视直播中。
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向地球发出最后一句话:“难以置信!
这里有其他宇宙飞船,他们正注视着我们!
(天文爱好者破译官方电台,时代背景1969年,那个时候,加密技术,还并不完全成熟) 在令全世界沸腾的电视直播中,信号突然中断,美国宇航局对此从未做出任何解释。
不久之后,美国政府宣布终止一切登月计划,这一决定背后的原因至今仍是人类航天史上的终极秘密。
阿姆斯特朗 和他的回忆录,包括奥尔德林等一系列宇航员临终前或特殊场合下,全部揭秘了(保密协议),登月全过程,被外星种族飞行器监视,是直接监视,不是秘密监视,而且有驱逐的意思。
包括阿姆斯特朗在内的数位美国登月宇航员,屡屡在各种场合发表自己“曾在月球上与外星人有过接触”的言论,引发国际轩然大波。
阿波罗探月12号:1969年11月20日,当阿波罗12号机组人员返回指挥舰后,月球模块(LM)上升阶段撞击了月球,造成月球上的人造地震,之后的现象是最令人震惊的证据,证明了月球可能是空洞的。
LM从阿波罗12号着陆点大约四十英里的地方撞击了地面,精密的地震设备记录了这次令人震惊的现象 - 月亮像钟一样回荡了一个多小时。
麻省理工学院的弗兰克出版社说:“......我们都没有在地球上看到过这样的事情。
根据我们的所有经验,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事件。
这种相当小的影响...产生了持续30分钟的信号,这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可以说我们都惊呆了。
” 而内幕消息更传言:美国政府其实一直在秘密频繁登月!
宇航员,那些精英中的精英们,那些万里挑一的强者们,难道,他们全疯了?
这一切,并不是空穴来风。
有人觉得月球大小违反了自然天体的规律。
天文学家早就发现,与其他自然天体的卫星相比,月球太大了。
人们已知,地球的直径是12,756公里,月球的直径为3,467公里,是地球直径的27%。
再看看太阳系中的其他几个行星:火星的直径是6,787公里,它有两颗卫星,大的一颗的直径只有23公里,是火星直径的0.34%木星有13颗卫星,最大的直径为5,000公里,是木星直径的3.5%土星有23颗卫星,最大的直径为4,500公里,是土星直径的3.75%而其他行星的卫星直径也都没有超过其母星的5%。
与之相比,月球的直径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月球,在天体学上,就是个奇葩的存在。
有人认为月球正面背面大不同有悖自然规律。
与直径同样大小的行星相比,月球的密度要小得多,为此有的天文学家曾推测月球内部可能是空的。
美国中部标准时间1969年11月20日4点15分,阿波罗12号对月球表面进行了一次撞击实验,引发月震。
这次月震持续的时间超过了55分钟。
震动由小渐大,然后振幅逐渐减弱。
这次震动被科学家描述为“就像敲响了教堂的大钟。
震波只是从震中向月球表层四周传播,而没有向月球内部传播,就像在一个完全中空的金属球体上发生的。
”这种月震实验后来还做过几次。
美国航空航天局在《阿波罗16号与月面》的报告中说,月震研究表明,月壳内部有一个40英里(约64公里)厚的硬层。
月亮是如何到达它的位置的?
捕获学说:古代智慧告诉我们,月球可能起源于其他地方,并且在某些时候来到我们的星球轨道。
月球可能是一个行星撞击地球后由碎片形成的,而另一种理论则指出,当地球在太阳系中游荡时,地球通过其引力捕获了月球。
无论如何,目前的这些主流理论被认为是事实,根据波士顿大学美国作家兼生物化学教授艾萨克·阿西莫夫的说法:“它太大了,不能被地球捕获。
这种捕获的可能性根本不可能实现,而月球在我们的地球上占据了近乎圆形的轨道,这在很多天文学家的眼中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这种可能性太小,不足以使这种可能性变得可信。
”同源说:
从物质结构来讲,必须月亮与地球的成分和结构应该是差不多的。
但美国阿波罗飞船从月球上带回来很多样品,对于月岩的年龄研究表明,在形成年代上月球略早于地球。
月球表面最古老的岩石形成于46亿年前(有的岩石寿命达70亿年),而我们地球上发现最早的岩石的形成时间不过是39亿年。
并有6种元素是地球上所没有的,这是“同源说”或“分裂说”无法解释的。
目前,任何科学界主流的解释,均不可以解释月球到底是怎么来的,没有石锤,一切都是假想。
好吧,如果你能够读到现在,说明你也是一个神秘学爱好者,我开始放干货了。
这些图片,只有少数中的少数国人,才能够看的到。
图片来自于2009星级政治揭秘峰会。
可以搜索到视频。
承办人:国际UFO协会我们要感谢美国NASA,及其特别的好人,是纯好人,把大量已销毁的照片,备份,用自己的生命,给背了出来。。。。。。。
每一张照片,都有NASA官方唯一识别卷号。
你能看到这些照片,你是少数国人中的国人,我对我结论,负责到底。
这张图片是阿姆斯特朗手持哈苏相机进行拍摄的。
雪茄型飞行器。
大型地外飞行器,特殊关照阿波罗12号,主讲人Bob,dean的原话:他们在拍摄我们,我们也在拍摄他们。。。。。。
这张图片,因为NASA一直对陨石坑lance burg感兴趣,因为这个陨石坑出现了“不寻常的”地质活动,有"人工"痕迹,高度疑似此电影。。。。。
宇航员怕拍摄到了UFO,直线是显示它的移动轨迹。
另一张图片,显示阿波罗14号,拍摄到了外星飞船主体,船体有6个光点,非常神奇。
这张照片可真的是牛B了,因为漂亮国已经完全销毁,小日本在那个岁月,高度和漂亮国合作,注入了大量的资金加持,当然,NASA拍摄到的登月计划第一手资料,也会无偿给到小日本国,这个照片,就是由日本的母版副本拷贝出来的。
我们可以看到月球,然而又出现了A,B,C,三个物体。
首先出现的是A主体,大家伙,注意了,A主体,经过特学测量,有5英里长,是雪茄型,很显然,这是一个母舰级别的宇宙飞船,且不是人类文明产物。
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下,人类在地球上观察到的飞碟,飞碟是什么,都是”科考”级别的飞船,然而深空当中的,只要是母舰级别的,一般都是雪茄型。
NASA通过正冲印照片,和负冲印照片,尤其是负冲印,可以清晰的看到,这艘母舰的基本轮廓,尤其是它头顶上,又像降落,又像飞离的,两个球体,真的是非常的神奇。
这张照片,A主体的飞行轨迹发生偏离,驶向镜头里的,出现了另一个母舰,D。
这张照片,当然还是负冲印方式看的更了然,根据NASA科学家计算,母舰D的大小,是2英里长。
还是有两个球球,游离的方式,伴随在母舰的头顶,真的是非常之神奇,至少人类当下,不掌握母舰科技。。。。。。。。。。。。
这张图,牛了B了,土星B环上,一个比月球还要大的“人工球体”,不知道为什么,像出租车司机一样,趴活在土星B环上。。。。。
我们想象一下,一个比月球还要大的物体,还是“人工”的,能住下多少人,20人,200人,2000人,2万人,20万人?
200万人?
结果..........不得而知。
这张图片,是漂亮国水手号拍摄的,火星赤道附近的一处远古遗迹,Bob.Dean的原话: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跑道,航站楼。。。
火星,在人类还没在地球上之前,火星,曾经繁荣到你无法想象。
好的,第一版,先写到这里,喝多了,不定期,继续更新。
我是一个UFO爱好者,原来我们紫金天文台的台长,北京天文台的台长,都是不折不扣的UFO爱好者,我们中国,各个大省份,都有UFO协会。
后背要是再聊,507所,749局,和更多的。。。。。。。。。。。。。
现在很多UP主都在做此类的节目,最早的老高,你可敢信K哥,自说自话的总裁,晓涵哥,独孤轩辕测,脑洞乌托邦(小巫),塔哥奇谈,等等等等。
他们都是一线的布道者。
尤其是塔哥奇谈,你们可以看看他的节目,采访的都是国内外的历史当事人。。。
听说过东北孟照国UFO事件么,听说过中国顶级研究所里关于人体前沿科学试验么?
听说过道家佛家灵修圈子么?
找塔哥就对了................太神秘了,我卖个官司,你们自己看吧。。。。。。
结案,大家可以理解为,我就是电影中那个胖疯子,那个在权力的游戏里,陪着雪诺的那个货真价实的疯子。
我们的秘密,实在是太多的,人类起源的秘密,也是太多了。
注意我最后说的,传递爱和光明。。。
你这辈子,就没白来。。。。
后悔没在电影院看,很精彩,大场面影院看应该很爽。就是后面部分的AI有些扯淡,将军相信前妻不发射核弹,一屋子领导被压死真是槽点满满,你们这地下基地什么质量啊
月球的戴森环设定有点浪费,如果能进一步拓展下世界观就好了,但这个不是艾默里奇擅长的,他应该也无心搞真科幻。整体依然灾难片元素大于科幻片元素,这个程度也还行吧,艾默里奇最擅长的场面奇观也有不少,忽略掉物理错误纯粹的享受视觉打发时间观影体验会很好(去年看的,今年已经完全忘了主人公有哪些做了什么,脑子里只剩下了那几个大场面
Fuck! I want my two hours back!
特效着实不错,但前半部分文戏拍得不咋地,而且剪辑很乱。特别是整个剧本的角色就像是照着剧本公式套进去的,每个人到确实都完成了应该完成的任务,但整体没什么融洽度,也不太动情。话说导演采访中表示自己是在这片子里加入了哲学表达,但看完觉得脑洞有了,主题却不是太新鲜。艾默里奇无非是继续着他在《星际之门》里就探索过的事情:人类的起源是何?我们是谁,又要到哪儿去?科幻影史上无数作品曾做过类似的讨论:《火星任务》《2001太空漫游》……但艾默里奇把它套入了灾难片的叙述中,产生了割裂感,而且时长根本没办法展开。结尾明显想挖更大的坑,但看票房恐怕没有第二部了……
理论过于疯狂,等于是抛弃了常识,凭空虚构,地球不是人类的起源,月球是个巨型结构体,是人类祖先保存火种的最后防御,人工智能要把人类赶尽杀绝,信息过于庞杂,现实被无情推翻,KC听着哈珀的解释一脸懵,观众直接就懵到冒烟儿了。
过时的世界观,过时的科幻设定,过时的剧情和特效
“我只是一个无名小卒…”“但你对我来说至关重要。”“与其要求允许,不如祈求原谅。”“现在你是月球的一部分了”
挺傻逼的,但是好莱坞灾难片不能没有艾默里奇老师啊……(语重心长
2022年第28部。包场看巨幕,贼爽。就喜欢这种把小时候听过的月球背面有外星人等各种阴谋论结合起来,通通天马行空拍一遍,可太嗨了。说烂片的,谈科学理论的,快去看你们那些沉闷高雅的片吧,反正我要打五星!
虽然目视可见套着《绝世天劫》、《2012》、《独立日》、甚至《普罗米修斯》的梗,但《月球陨落》怎么看都像是费利萨大王派来的逗逼 -- 神特么天体物理学,AI暴动创世纪才是宇宙真相。快乐肥宅拯救地球是伟光正得不能再正正能量。导演罗兰·艾默里奇的怪趣味 -- 前夫必须死。于文文继景甜之后成为新一届带货女王。说到月球阴谋论怪谈,《钢铁苍穹》难道不是人间正义......
感觉有好几处镜头是在致敬《X档案》。虽然是一群外国人在演,但感觉是中国电影。
全程用关爱智障的心情看完
拍的还是挺不错,还将月球内部的是人类祖先的调定挺有意思。之前发现月球要撞地球时很多人不信,女主和男主遇到外星异物撞击导致人员死亡,后来离职但被通知要去月亮看情况,由于没有火箭只能去博物馆找一个,在发射的地点时又因为出问题没有发射很多工作人员离开,在最后还是成功起飞,这时大水已经灌溉,这块拍的是本片最精彩的地方。后来在太空为了躲避外星怪物而停止所有电子设备,在进入火星内部时飞船仍被追赶,男N牺牲自己引暴让男女主成功进入,并了解原来人类是某星球的的后代,因为之前开发的AI毁灭了原始的星球导致他们离开家园并在地球生活。为了阻断而关闭这些设备。最后牺牲的那人也融入了月球,还是不错的结局。
灾难级别的灾难片,观看过程无比煎熬,导致一直在想为啥没卖给网飞而是上院线,是网飞不要么
有几份真实,但似乎还是在俗套故事模型里抄作业。航天英雄的哈伯因为不愿意为了某一个恶心的计划而同流合污被最后污名化成落魄户,最后地球要毁灭了于是验证了曾经落魄的哈伯是真的发现了问题,也是愿意花时间和生命代价去解救世界的,于是勇敢承担起飞人的角色拯救了地球。
阿半段都是家庭伦理剧。。
只有进入月球之后的一小部分可以看,甚至漫长的隧道颇有几分”姿色”。其他的部分就是雷克萨斯广告、于文文个人宣传、导演拿手绝活之洪水、炸弹、破坏地标、人类很蠢。
高阶文明总归难逃AI的反噬,片头让人想起宇宙的孤者旅行者1号,以生灵之尺度博宇宙之浩瀚,无尽无息...
看在IMAX2D的份上,多加一颗星
220404,2022院线#4,博纳瑶海龙湖IMAX熟悉的艾默里奇味儿,在IMAX大银幕上观影再合适不过了。很久都没有上映这种科幻灾难片了,特效满满,想象力十足,AI这种设定很容易让人想到过去的经典科幻,但是和月球这个概念结合得很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