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高智商犯罪电影,因为电影里直接告诉你了,这30几个人是全校学习最好的学生,代表了学生最高智商,能杀这些人的一定是更高智商的人。
电影人物太多,毕竟一个班里的人都参与表演,而且都被吓得不轻。
主要角色有女主、女主的舔狗、女主的闺密、男老师、女老师、真学霸、真学霸的妈、真学霸的爸、保安、精神病。
以下是我观影的心路历程:看到30分钟时,女主提示连环杀人可能和已经死去的真学霸有关,让人以为是真学霸的鬼魂出来报仇。
50分钟时,精神病拿着凶器出现,杀死舔狗,片里人物都以为精神病就是真凶。
然而我看了一眼进度条,觉得事情并不简单。
60分钟时,闺蜜被囚禁,虽然解救失败,但是真学霸的妈暴露身份,原来绑架学生都是她干的。
70分钟时,男老师暴露身份,原来他是杀害真学霸的凶手,让人大吃一惊。
毕竟男老师看上去如此正义斯文,一点都不像背着一条人命。
80分钟时,保安暴露身份,原来保安就是真学霸的爸,是幕后黑手。
上当了!
电影结束后看影评,才发现女主才是幕后黑手,一切事件的策划者,不禁让人大呼上当了!
现在我的想法是,豆瓣网友为什么什么都知道,一定是因为他们才是真凶!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父母为了给女儿报仇选择了以暴制暴,甚至是可以牺牲自己;这是一个恐怖的故事,虽然是虚构的故事,但是这些事情却在现实生活中发生过;这是一个无奈的故事,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我们无法改变。
《考死:血之期中考试》主要讲述了学校组织高三的优等生集训。
集训期间,学生一个个的失踪并且被残忍的杀害。
女主发现死去的同学是按照成绩名次先后被杀死的。
随着死去的同学越来越多,有人怀疑是两年前死去的女生回来报仇。
最终,谜底揭晓,两年前死去的女生得知班主任黄老师接受学生家长的钱并把考试题泄露,导致女生学习成绩下滑,女生去质问老师,被黄老师杀死。
女生的父母得知真实情况后,便计划杀死黄老师以及当时拿到试题的学生。
每一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有好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
黄老师身为老师,在结局之前,黄老师一直很好,为学生着想,即使面对调皮的学生,也不会很厉害的责骂。
但是,谁会想到,黄老师会为了一己私利,将考试答案泄露,致使真正学习厉害,需要奖学金的女生成绩下滑。
在女生死之前,女生的父母也是和蔼可亲的。
为了给女生报仇,父母失去了本来的和蔼可亲,变得尤为可怕。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在那种情况下,作为父母的哪有不疯的。
这部电影的名字是考死,电影也一直在围绕这个主题。
两年前女生的死是因为考试。
两年后,考试好的同学留校集训,在死之前,都要做题,解题。
题目终有做完的那一天,题目终有解开的那一天,但是,两年前死去的女生不会再活过来;这两年女生父母受到的内心的折磨只会越来越多;两年后死去的同学也不会再活过来。
电影的结尾是亮点。
两年前死去女生的父母在吃饭,平静的讨论着饭菜,而身后就是被父母杀死的第一个人。
父亲给母亲说再忍受一下,还剩几个人。
其实回头想想,可能父母也不想杀人,但是他们要为死去的女儿报仇,以他们的能力,别无他法。
这部电影讲述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挺悲伤的故事。
在这种考试制度下,每个人都是要以成绩论英雄。
家庭好的学生,父母可以拿钱办到一些事,而可能真正想考好试,拿奖学金的人并不能如愿。
父母为了女儿可以做任何事,可以牺牲自己。
这部电影同时也是一部恐怖片,真正恐怖之处在于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不存在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发生过。
关于一群尖子生被困学校内,经历一连串恐怖事件后,真相也逐渐浮出水面。
看过这么多韩国电影,不得不说,在恐怖片方面,其已然形成了属于韩国的一套模式,而这部《血之期中考试》无疑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首先,其包含了几个韩国恐怖电影最常出现的元素:校园、血腥、友情、体制……如果看到最后,我们会发现这一连串悲剧的凶手,从未得到真正的严惩,这才是悲剧的本质。
首先,“校园”是韩国恐怖片常见的背景。
在高压的升学体制下,一群尖子生之间残酷的竞争,在影片中,以杀戮的方式得到了映射。
同时,学生与老师们在死亡威胁下,对生存的渴望,对友情的抛弃,所有自私与贪婪都在那几个恐怖的日日夜夜中,得到了充分的显现。
影片用了封闭的形式,让一连串的死亡画面毫无遮蔽地出现在屏幕上,将人性的弱点直观地展现在观众眼前,一面呈现出“血腥”的效果,一面也为后续真相的展现,奠定基调。
其次,电影还是详略得当地将镜头集中在男女主角身上,其中包括了男主角不同于一般尖子生的设定,以及其最终为女主角而死的情节,一方面可以理解为黑暗中的一缕希望,另一方面则加剧了悲剧性的存在。
当然,个人理解这样充满爱情悲剧式的情节设定,源于韩国影视业固定的思维模式。
诚然,故事在结尾,将真相揭露的一刻,或许有人早已猜到了结局,又或许这结局的确出人意料,但事实上,在前期的电影镜头中早有暗示。
一个无辜的女生死于校园,父母决心复仇。
然而这一切该责怪当初那个狠心的老师吗?
在严酷的教育体制下,悲剧的结晶并不止是这一群年纪轻轻,一颗心却早已死去,为争名次而不惜头破血流的学生们,更有在生活压力下,不得不违背自我本有的原则,丧失作为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的同时,也失去做人尊严的老师。
所以,个人认为,前期将这位老师塑造为关爱学生,为学生不惜与恶徒搏斗的教师,是导演掩藏的最大伏笔。
正是这样前后的反差,让影片悲剧性更加强烈;正是这样前后的反差,才能让我们对这个体制更多一些思考。
总结来说,韩国恐怖片的模式大多如此。
在以血腥为主的镜头语言下,掩藏的是一幕幕特定的悲剧,这些悲剧或许来源于人性,来源于体制,在恐怖氛围的营造下,给以人最深刻的体悟。
豆瓣评分6.3,不低不高,我的评价也是如此。
电影挺好看的,因为是和朋友连麦一起看的其实不太恐怖,但是由于是鬼片,可能本着鬼片必须出现鬼的原则,有些故弄玄虚。
看完之后看了几个豆瓣影评反而有些看不懂了?
杀人手法血腥,出题高超,不太像是年迈的志媛父母能想出来的,会不会是目睹现场的赵范帮出的题目?
一些镜头太闪(虽然是这类电影通常都有的)某些点最后也没有进行解释。
讽刺意味重,韩国也是如此应试教育啊。
最后志媛爸妈在尸体面前吃泡面用平淡的口吻诉说着杀人进度安慰彼此着实心酸。
不过虽然失去爱女的仇恨值会很高,也没必要杀掉那么多人吧…男主帅(不过居然是打酱油角色)女主和明孝都好清纯,校服好看,over。
当我看完考死2的时候,我感觉被骗了;但是网上很多人说考死1好看,于是我继续看考死系列,当我很认真地继续看考死1的时候,我感觉又被骗了……千万不要再出3了。
原以为这是一部鬼片,但随着影片的高潮出现,这一场屠杀的缘由也浮出了水面。
原来是一名品学兼优的高中学,发现了老师出售了试卷的答案给家长,导致了自己的排名一直上不去。
学生告知老师,希望他能去自首,不然就去举报他。
但老师不听劝告,反而把学生杀害了,学生的父亲得知后,就去学校应聘保安,一直在寻找杀害女儿的凶手。
于是便引出了这场屠杀,让排名靠前的学生都得付出代价,并且在最后找出了杀害女儿的凶手,把他给杀了。
男老师的形象在本剧都是比较正面,一路上都在帮助学生逃离困境,最后把男老师的秘密暴露出来,成功了有一个反转!这个伏笔很成功!但是中途那一段宿舍逃亡的戏,真的看吐了,画面一直闪,还是不是切到鬼的样子上去。
估计再播多两分钟这画面,真的看到我都要跑出去了。
还有女生闺蜜被绑到天花板,给凶手甩下来的时候,两个女人就这么看着她摔下来不接着,然后掉下来就在一旁哭?WHAT?
你上跟前接着不比你傻楞在那里好,这里强行把这两个人降智真有的说不过去啊,毕竟这两个女人在本剧还算是解了两道题。
这种智商在应对这个突发情况,不应该有这种傻楞的表现啊。
然后结尾的解释,也很好的说明了为什么这一群尖子生都不解题?
而是选择一味的选择逃跑,因为他们的排名,都是通过父母买回来的,所以有这种不理智的行为也是讲得通的。
不过还有一点,被害女生的妈妈弄了一套白衣,还要搞得披头散发像鬼一样的装扮,让观众以为这才是一只鬼的手法,真的觉得没必要!与其故意营造这种氛围,还不如时不时的给点被害父母的特写,让人更加有一种神秘感更好。
这种虚晃的妆容,真的会很劝退很多不喜欢看鬼的观众啊!要是,把鬼的题材换成犯罪的题材,个人看来会出色不少吧!
可能是因为电影拍摄年代比较久,追杀和虐杀片段稍显无聊,比起单纯的灵异作怪,谜底的揭晓算是意料之中的意料之外:看似温柔大方关爱学生的男老师在黑暗中露出疯狂的真面目,泄题被揭穿反将对方残忍掐死;老实巴交忙前忙后寻求生路的保安,其实是这场血腥折磨的幕后操纵者,既然女儿生前无法获得公平和正义,那就让死亡将罪恶的真相一点点剥开。
短发造型的女主很好看,与劫后余生的朋友相拥而泣的画面让人既感动又爱慕;DJ男在天台出场时轻浮油腻,但在危急时刻乖乖地跟着女主帮忙,随后又仓促地惨死,洗刷了初印象的不适感。
血色考试的机制总觉得很不严谨,题目要靠师生自己四处奔波寻找,死亡倒计时却又不清不楚,最后造就了大伙努力努力白努力的混乱局面。
说几个印象深刻的死法:逐渐溢满的水箱,从挣扎到瘫软,全部通过摄像机转播,绝对的焦点中心;倒挂的惊慌和 造ȑ 칙Āސ㰀耘Ƥ 说几个印象深刻的死法:逐渐溢满的水箱,从挣扎到瘫软,全部通过摄像机转播,绝对的焦点中心;倒挂的惊慌和得救的惊喜,在急剧的上升和坠落中戛然而止,亲眼目睹好友的死亡却无能为力。
总的来说,是一部不太让人有欲望看2的1。
萌啊
作为一个把此片当做经典校园鬼片题材且虔诚相信棒子的恐怖片是会有真鬼的我,能一个人边吃晚饭边看完这部片子我佩服自己。
但看完了理一遍思绪,发现自己花了一个半小时晚饭吃的也没啥滋味就为了看这部片子,我也是佩服自己。
如同标题,逻辑2星,剧情3星,颜4星,不能再多。
逻辑部分,整部影片也许比之大陆垃圾鬼片好很多,但逻辑之幼稚仍然令人发笑。
比如,控制学校广播和网络确实是一个保安可以做到的事(如果我们假设这座学校只有他这么一个宝贝保安的话,给人家一点面子吧),但屏蔽信号也做得这么好还真是有技术。
所有手机电话一格信号也没有?
高考屏蔽仪也还不至如此。
再比如,影片多处看似伏笔这里挖坑那里挖坑,却没有在电影规定时间内填完:那个目睹了智媛被杀从而受到精神创伤的男同学,考试时手腕处的伤痕从何而来?
拜托导演别跟我说是鬼吧【白眼】。
难道真如一些豆友猜测是伊娜?
我是没看出任何证据,仅仅是观众帮导演填坑YY出来的吧。
再有,杀人犯不按规则出牌啊。
明明是自己定好的规则“答错一题死一个人”,答对放人咯?
我看答对也没放活人出来嘛。
姑且当做是“所有题目都答对才算结束考试吧”。
另外,明明快要死人了,群众的反应是不是太过幼稚太戏剧化了?
第一个人就那么死在你们面前了,你们还有心情闹矛盾打架?
导演你要制造内部矛盾也不用这么生硬吧?
救明孝的时候,明明杀人犯逃上去了先救人要紧啊,两个老师就说了句快找工具,便都莫名其妙地跑到旁边发起了呆。
【简直……】其余仍有逻辑不严谨之处,但大多尚可解释的通,就不再多论。
剧情部分,老套的校园鬼怪理论(虽然这也是吸引我来的一点,不过并不否认其老套),更为老套的清纯风和鬼片混搭,整个案件背后的原因如果单单只认为是智媛父母所为,那么故事便略显单调。
所以观众凭借结尾和主角在全片中的表现去猜测主角才是幕后策划者是不无道理的,这样无疑给整个剧情增添了点睛之笔。
颜4星,这就不用多解释了。
嗯时间不早该去上课了,希望我这种易产生鬼片后遗症的人能在晚上睡觉之前忘掉它。
【直白点,没有鬼你搞那么多鬼怪镜头干什么啊简直……】
近期看过最烂的恐怖片,感觉上当了,这片子也能6.4分。
首先是谜一样的拍摄手法,镜头晃来晃去,还有一段全程高闪,理解想要突出嘈杂混乱的情形,但效果只能说很差。
但是先抛开这个不谈,能离谱的是剧情。
仅仅两个人,到底要怎么封锁住校园?
只要学生老师直接往外冲根本拦不住,这破杀人计划完全建立运气上面,即有个人先冲出来,被杀死,还有恰好没人看见这个过程,然后让其他所有人被吓到不敢出去。
这个过程中只要被看见,就会意识到这只是人为的,凶手就毫无办法了。
这就是你费尽心机的杀人复仇计划啊?
就这?
还有这群学生老师,全程无脑,都意识到了凶手是按顺序杀人的,你就把这几个人用绳子连在一起,然后围住,我倒想看看这俩要怎么把他悄无声息的弄走。
这个解题也没看出来学生有什么用,这不基本是老师解开的吗?
而且解开了也救不了人,败笔。
黄老师偷偷摸摸泄题,影响到女生拿奖学金了,但是她也只是为了交个住宿费,你直接把收到的贿赂分点给她不就完了吗?
用得着杀人吗?
这个复仇计划能成功,只能说导演给他人为开挂了。
剧情又烂,也算不上什么恐怖,这也能有及格分。
校园题材的悬疑作品,历来颇受欢迎。
校园就是一个小社会,明争暗斗、勾心斗角的事儿一点不比外面少。
学生之间、老师之间、家长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家长和老师之间,关系负责着呢,由此衍生出的各种矛盾冲突,也是校园悬疑电影和小说着力表现得内容。
在校园这个江湖之中,总少不了一样东西,那就是——考试!
因为考试成绩好、名列前茅,可以拿奖学金,上好大学,好处多多,这也就是学生之间呈现敌对状态的主要原因。
而韩国悬疑电影《考死》系列就是以“考试”为主题的。
其实,该系列目前已出的前两部只有第一部是真正通篇与“考试”有关的。
两部作品在叙事手法上采取了相同的模式,一种类似于“暴风雪山庄”的困兽模式:一群成绩好的尖子生,因为特殊补习,被封闭在学校无法离开。
接着学校联系发生诡秘事件,神秘人物操控学校,学生和老师与外界失去联系,外界无法救援。
而杀戮也由此展开,尖子生们没能解开神秘人物出的“考题”,最后一个个被用残忍的手段杀害……当最后影片真相解开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学生、家长和老师之间深深的矛盾,老师(或者其他同学或家长)对学生的欺负(最终导致其死亡),引来了家长(或亲人)的疯狂报复,最终往往以悲剧收场,有罪之人遭到报复,报复之人自己也是凄凉的下场。
然而,在种种悲剧事件的背后,我们透过“学生-家长-老师”这个矛盾的三角看到的是,校园这个小社会所隐藏的阴暗面。
《考死》系列只不过是剥掉校园看似光鲜的外衣,用电影艺术手法较为极端地将其剖露出来,并加以放大罢了。
相比于系列第一部《血之期中考试》,第二部《教学实习》整体上较前者没什么进步,反而不如前者好看,但结尾却给人些许光明。
如果导演还打算拍第三部的话,不知要如何再深度挖掘,或者从血型暴力上着手再加强,个人以为该系列后续的发展空间并不大,喜欢这个系列的可以拭目以待!
结尾揭露真相的方式是最笨的那种,好在电影里各种花样死法挺给力
就是个复仇故事 可是后面吃面那段不算是结尾吧?明明就像是拍摄花絮样的啊
那个女鬼强烈有跑龙套的嫌疑。与其说是鬼片,更像是复仇型的死神来了,一个一个全挂掉,花样百出,没有最恶,只有更恶。不过剧情还是不错。又再次告诉我们这个道理,不要随便作恶,即使不是天神降罚还会有鬼神看着,即使未降临在你身,你的子孙也会为此付出代价。你在做,那么多双眼睛都看着。
四星,第一部比第二部好看一些~我喜欢里面的那个帅哥,和女主角同问,不该是你啊。。。(>_<)
从结尾和片子里的细枝末节可以推断伊娜就是一切幕后的策划者,但是多少还是有点牵强。除了这个隐含的凶手还比较有意思之外,其他的情节设置和整体节奏都和我之前像的不一样,该惊悚的时候不惊悚,看上去很业余。伊娜始终一张无辜纯真又异常镇静的脸,早早的就让人起疑。姜贤同学还是很帅气的。
电影一星,喜剧的结尾再加一星。
剧情还不错~不吓人~
解密没意思,死法不刺激。学生在胡闹,老师就狂怒。手法无逻辑,剧情也扯淡。剪辑很胡乱,只会啊啊啊。看出有《电锯惊魂》的影子,然而完全没得比。
我太变态了 我居然觉得挺好看的
学别人的也学不好,好好看看大逃杀那帮学生是怎么表现恐惧的吧,光整容好看有什么用啊,找两个有演技的行不行,BUG太多了
剧情真扯,不过片尾亮了,内俩人在尸体前吃得那么欢。
噗哈哈哈哈!我们看了一部类似国产恐怖片的韩国垃圾犯罪电影,全程各种bug各种智障横行,所以第一道题的答案是什么嘛,所以为什么杀人杀得那么有艺术感嘛,所以为什么拍摄各种闪来闪去装神弄鬼,为什么不一群人集体冲出去?
挺好的一部教育片,用恐怖题材来说明学校对学生压力。成绩面前只有牺牲品
看得出受新千年后几部大热恐怖电影的影响,融合元素做的不错。技术上为了紧凑节奏与效果采用了快速剪辑与部分手持镜头,行为中还抽取掉部分行动加强紧张感;分离探索一段双线路径统一,在惊吓点与人物反应上平行剪接;恐怖镜头也采取特写并置冲击的方式使其适应于商业院线,但很多地方做的并不好,显得极为凌乱琐碎。结尾也尽力解释了鬼怪向犯罪过渡原因,弥合了“精神崩溃”同学本身看到影像的原由,甚至保有住了其他解读入口。另外一个解读入口是结尾的面貌重叠,即可猜想是事件推动者从而受益,也可认为是教育制度成绩论的另一被压迫者。但整体动机也难以有逻辑的串联起来,让人疑惑凶手的诉求和行为。反转很硬性添加,无铺垫性的阐释,致使所谓社会表达上的内容浮夸表面,难有真正深入。比较有趣的是片尾演职员表中的画面,补全了家庭内的感情连接。
挺有新意的片子,结尾两个人在尸体前吃面挺可爱的。不过在知道不是supernature就不是很可怕了。
校园版的《电锯惊魂》。一切的事情都是考试的名次害的。还有影片最后的受益人就是女主角,因为最后她变成了第一名。估计是她有跟死去女孩的家人有勾结,不然那家人不会那么聪明凭两年时间能布置出这样的局。
為此殺人也太瘋狂了。
金范怎么就死了 南圭丽很适合演鬼啊明明= =
节奏挺紧凑,小伙子真帅,韩国校园恐怖片总是充斥着女同情节。这个电影告诉我们没真材实料的学生是会死的。。。。。还是差生安全啊哈哈哈
猜中了开始,却猜不中结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