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儿们

Queers

主演:本·卫肖,菲恩·怀特海德,拉塞尔·托维,丽贝卡·弗朗特,伊恩·盖尔德,卡迪夫·克尔万,杰玛·韦兰,艾伦·卡明

类型:电视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酷儿们》剧照

酷儿们 剧照 NO.1酷儿们 剧照 NO.2酷儿们 剧照 NO.3酷儿们 剧照 NO.4酷儿们 剧照 NO.5酷儿们 剧照 NO.6酷儿们 剧照 NO.13酷儿们 剧照 NO.14酷儿们 剧照 NO.15酷儿们 剧照 NO.16酷儿们 剧照 NO.17酷儿们 剧照 NO.18酷儿们 剧照 NO.19酷儿们 剧照 NO.20

《酷儿们》剧情介绍

酷儿们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卫肖、拉塞尔·托维、艾伦·卡明等携手出演BBC Four开发重磅LGBT题材新剧《酷儿们》(Queers,,暂译),该剧只有一季,共8集,每集都配有独白。剧集将由《神探夏洛克》编剧马克·加蒂斯执导,并正在英国制作中。由于该剧有BBC和老维克剧院共同参与。在电视播放前 ,全8集每集15分钟的独白都将在7月话剧舞台率先表演。独白将由加蒂斯在内的8位作者撰写,以展现过去100年中,英国历史里同志的生活和遭遇,展现历史。 本·卫肖会在《The Man on the Platform》一集中出演从一战战壕归来的士兵;小狼在《More Anger》一集出演上世纪80年代的同志演员;卡明出演反应同志婚姻的《Something Borrowed》一集。[敦刻尔克]男主角菲昂·怀特海德等也将分别出演其它几集。剧集将于今夏播出。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库鲁普怪兽大学深宅大院她的错位人生鬼乡未来的你罪证子弹威士忌、探戈、狐步舞神话五十玫瑰纯酷阿米蒂维尔谋杀案疑惑黑猫鲁道夫橘子郡男孩第三季一路繁花相送小学风云第三季贝茨旅馆第二季杜巴利伯爵夫人射星惊天魔盗团2旺角街头要做两次吗?怪兽电力公司龙骑士钻石岛拾光里的我们小戏骨:西游记之红孩儿血界战线&BEYONDOAD改日再战

《酷儿们》长篇影评

 1 ) 酷儿们

本·卫肖、拉塞尔·托维、艾伦·卡明等携手出演BBC Four开发重磅LGBT题材新剧《酷儿们》(Queers,,暂译),该剧只有一季,共8集,每集都配有独白。

剧集将由《神探夏洛克》编剧马克·加蒂斯执导,并正在英国制作中。

由于该剧有BBC和老维克剧院共同参与。

在电视播放前 ,全8集每集15分钟的独白都将在7月话剧舞台率先表演。

独白将由加蒂斯在内的8位作者撰写,以展现过去100年中,英国历史里同志的生活和遭遇,展现历史。

本·卫肖会在《The Man on the Platform》一集中出演从一战战壕归来的士兵;小狼在《More Anger》一集出演上世纪80年代的同志演员;卡明出演反应同志婚姻的《Something Borrowed》一集。

[敦刻尔克]男主角菲昂·怀特海德等也将分别出演其它几集。

剧集将于今夏播出。

 2 ) 我的内心独白

因题材原因,本文无法先发布在公众号。

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去看看,豆瓣ID同名:Water森,一本杂志公众号。

看完8集,不同的角色去描绘queer群体的生活,非常地立体和多面。

我基于个人情感写一下我自己比较喜欢的E2,E3和E4.E2菲恩和马库斯的一夜,跟我自己的经历有些相似。

在中环的LINQ,我当时在等一个朋友。

由于酒吧里面空气很差很吵,于是我在店外坐着。

过了11点后外面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我没有跟谁搭讪,就在那坐着。

yeah,quiet bloke in corner.后来好像有个人慢慢靠近我,但是也没有主动说话。

借着酒意我就问他是在等人吗?

于是我们聊了一下,然后就哔哩吧啦地聊了很多,最后跟他回了公寓。

He's my first guy,a new zealand.我还没去看敦刻尔克,但是我觉得菲恩确实把十几岁男孩的娇羞,好奇与可爱诠释得很到位,我在他的自述里似乎看到了那一晚作为一个virgin的自己——犹豫,不知所措,对方很好,给自己的印象也是深刻一生的。

E3还没看之前,有张小狼的图片评论说他的表演so bad,但是我看了下截图还蛮喜欢。

我虽然并不是他的忠实fans,但也确实很喜欢他。

好不容易看到E3,觉得狼先生确实有点用力过猛了。

但是看在第二节的polo衫那么好看就先原谅他了。

直到最后一节,开口的第一句台词就hit到我了。

“两个人如果真的要在一起,确实得先坦诚相待。

”所以其实说他前面的表演太过,其实并不合适。

因为他本身饰演的就是一名演员,一名很想好好当演员的演员。

所以他在这里就是故意用他极度夸张的面部表情去表达他嬉皮笑脸下的more anger.这名演员的生活其实就是很多queer的生活缩影。

有个boring的ex,很心水的simon,bf也许经常去会所,自己是size queen,男友突然说是自己positive等等。

我在看的时候有点感觉这就是一些queer人群的一些特点,非常立体化,所以这也是我倒回去看最多的一集。

S4 很奇特的是,这集题目和背景交代的停留时间都比别的集要快上一两秒,却反而更抓住了我的注意力。

missing Alice,a good title.这是我最快进入状态的一集,当时特别精神还是怎么,但是最主要还是丽贝卡的表演。

很舒服,让你感觉很快就可以跟着她进入状态。

平铺的模式,交代了下自己,然后在教堂遇到了她的迈克尔。

结婚,无性的疑惑,发现,意外怀孕,放开观念,原谅,但是最后他还是离去了。

很平淡但我却全程在听她在叙事,仿佛她坐在我对面。

整集的连贯性最好的一集。

PS : 我真的好喜欢片头片尾曲公众号见啦,沃森!

 3 ) 1917-2017 百年历史,八个故事(更新至EP05)

EP01 A certain liquidity of eye1917年,一位留着胡子,有些年龄的士兵向你诉说几段故事。

这让我顿时有种感觉,那种LGBT者互相吸引的魔力将他们的眼神凑在一起,让他们的灵魂遇到彼此。

站台上的那个王尔德消失在迷雾里,站台上缓缓松开的那只手消失在蓝色的灯光里。

就是那样一闪流光的眼神,有一种异常的坚定。

那是一个“承认自己便是罪恶”的年代,所以感触温暖成了一种奢侈。

It’s the Terence. And it’s me.EP02 That was nice1994年,一位十七岁的俊美男生,年轻气盛的精神样子。

16岁和18岁,不过两年的差值真的有那么重要么?

有,很重要,况且是对于17岁。

他身上有一股力量,青年人的冲动。

他老是说nice这个词,好像也是没有什么更贴切的词值得来形容昨晚的经历了。

尽是美好的,值得挂念的。

在最后,他低声说道“我看到了摄像机。

”我好像看到了害怕,又有一些的担心。

是在害怕父母的责怪吗?

那担心是为了什么呢?

可能是担心明年生日的到来吧。

该如何坦白这样一个真实的自己,对本人早已坦然,那对于老一代传统的眼神呢?

但相信,那一定是一次勇敢的演讲,无畏无惧。

It’s the Marcus. It’s his name.EP03 Got enough anger1987年,一位演绎了无数病人角色的演员,最后一次将死的样子。

Gay equals to ‘Got AIDS Yet?’. 人们习惯了吃着爆米花,聊着家常,假装怜惜那些大屏幕上将死的艾滋病人们。

“不过是因为脸罢了。

”不是出于对病毒的畏惧,不是出于对死亡的顾虑,而是出于对这些“怪胎”的嘲笑。

编剧刻意地隐晦着20世纪80年代的影视圈,更准确的说,是当时的普世价值观:将死之人必是同性恋,而同性恋必死。

最后一段的红蓝灯光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似是似非的奇幻感。

他,破了诅咒啊。

AIDS绝不是Simon在厨房哭泣的理由,死亡绝不是将他们分开的魔咒。

真正可怕的是当你重新站在镜子面前,看到的自己,已经不是那个在酒吧充满笑容的你了。

你很害怕,你很软弱。

戏子演过再多的样子,也演不出自己的样子。

电影拍过再多的题材,也看不到社会的真实。

30年后的今天,想要拍这个题材的人找了个有趣的演员来呈现一个看似不沉重的话题。

但冰冷的历史就是狠狠地砸在你脚下,你要明白,愤怒是怎么来的。

It’s the Simon. He fits the bill.EP04 I'd miss you1957年,一位二婚的妻子,还有什么可留恋的。

前三集是queers自身的讲述,而这一集的旁观者视角,没有一丝的释然,没有一点的感慨。

只能哀叹历史的进程成就了一种爱情,也割裂了另一种感情。

像是历史阶段性的断层一样,总有人被落下了。

还没取名就得埋葬的孩子,还没稳定就得被人咬舌根的婚姻,Alice也向往轰轰烈烈的爱情,她也就是个普通女人而已。

作为同妻带给人的心酸让人不知道该怪谁,你该怪Michael吗?

他也害怕被旁人怀疑的眼神。

你该怪过早通过的同性恋合法化决议吗?

这次的认可已经晚了很多年了。

你该怪谁呢?

同样都是在追求爱情的自由,谁也没有错。

其实是早已自知的心情,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借口来缓解对爱的痴求。

她知道自己身材有些虚胖,她知道丈夫半夜晚回家的意义,她知道婆婆刺眼的“安慰”早晚都会到来。

所以,放任他应得的自由,是最“残忍”的解脱。

她其实很苗条,他其实很温柔,只是他们不适合。

Michael, I’d miss you, long.EP05 I miss the secret1967年,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脸上泛着阳光的耀眼。

这一集的视角看似在同性恋合法化的年代,但编剧却很tricky的选择了一位老“鸭子”的视角。

实则还是在表现几十年前禁忌的爱情。

六十年代的英国充满着逃脱禁锢的欢呼声,有人大声高歌着多年后争取来的平等,有人身体力行地表达他们的爱,有人却独自怀念着颠沛流离的年代。

在和平年代,人们往往不会想念战争。

但他却独想念苟且偷生的味道,那是每日每夜恐惧死亡后生的乐趣,那是重见阳光时候耀眼的光晕和微红的脸颊,那是在一遍遍死亡后看到天堂的样子。

久违的幸福,总来得恰是时候。

He's the god of mine. But I won’t tell you his name.

 4 ) 我会想念你的,但是再见

《酷儿们》一个人,在你对面坐下,有条不紊地整理一下衣服,故事就开始了。

他们开始诉说一些事,温柔的洒脱的,优伤的释然的,没有特效,没有粉饰,只有一双直视你的眼睛。

只能说艺高人胆大,这样的表演单薄吗?

完全不,它简单,却丰满。

一豆灯光一个长镜头几个分镜,整整二十分钟,你只能静静看着那人的独白,8集,120分钟的时间里一段百年历史就在你面前倏忽而过。

这部剧选定的是比较敏感的特定人群,但得高分与猎奇的心态并无关系,剧中每个人都生动。

故事没有从多么宏大的地方入手,而是从个体的角度展开,再慢慢晕染出大的环境。

在那些讲述里我们能体验到温度,闻到迎面飘来的各种味道,耳边有火车的汽笛声,手边能感知到挣扎的力度。

当然在这么聚焦式的表演中,演员的功力也是高下立见。

“I'd miss you,Alice.”第四集里当男主说出这句话时虽然有释怀和感动,但我也知道,他们究竟是两类人,不管时间怎么延续下去他们也不可能有牵起手的那一天。

多年的相处只是共同抵抗那些恶意时对彼此的支撑,当外部压力消散时,那股力量也消失了。

我会想念你的,但是再见,从此再也不见了吧,那些不堪的过去,也不要再对我提起。

 5 ) 评论

这个故事讲了一个微妙的主题:“禁忌”。

禁忌来自于外界的长期压迫和歧视,但这种禁忌早已被酷儿们内化成了内心的压抑和矛盾。

禁忌既给这位少年带来了喷薄的快感,又让他在快感之后全身心地担忧父母有没有在电视上看到自己。

这个故事虽然很简单,传递的信息却很丰富,不仅是禁忌的正反两面,还有许多其他矛盾多面的东西:在这个少年身上,有对不公的义愤,但也有赤裸裸的软弱;有迷惘不知方向(他对示威活动的描述,虎头蛇尾,并且几乎走题),但也有坚定和此志不渝(他无数次提到了自己的基友Sean,相当高级的告白啊);有羞涩胆怯不敢言说(小哥儿连三明治好不好吃都不敢直说,再三地掩饰和改口),却也有直抒心声的勇气。

 6 ) 世间仅存的文学性

文学性和电影性一样,都是不可言说只可意会,文学性不仅能浮现在文本中,也能呈现在电影里,话剧里,甚至在其他艺术形式里,文学性是与生俱来的,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它是优美的文本和思考无缝融合的结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闪烁天生的矜贵。

中国的严肃文学都没有,所有畅销书肯定没有,死掉五十年作品还依然存世的文本不一定有,还活着的作家文本,却可能有,电影里,偶尔能看到,塔可夫斯基和基斯洛夫斯基,很明显,上承旧俄文学的灵魂,伍迪艾伦,和保罗奥斯特完全一路,却远远不及,欧容,菲利普加瑞尔,劳伦·冈泰,以及百分之九十的法国文艺片,全能看得到法国文学随性,自由,高级审美,和善于思辨的本质,英国最优秀的电影,则明显还是EM福斯特,伊夫林沃的魂牵梦萦。

阅读和观看时,缺乏文学性,就像一道大菜没放盐,也像美女毫无灵魂,难以下咽,俗不可耐;生活中没有文学性,则令人倍感贫瘠。

于是书本之外,看到一部英剧,倍感惊喜,《queers》,系列剧,八集,每集20分钟,只有一个主角,一个场景,主角在场景中对镜头讲述自己的故事,仅此而已,这种极简的表演和拍摄方式,自然极考验表演者和导演的功力,同时,它更挑观众,这是个连抖音超过30秒的视频都嫌长的时代,谁能静下来看20分钟的独角戏?

而且,都是喋喋不休。

这却是一部极具文学性的剧,当所有乱人心智耀人眼球的形式感被完全剔除,只有旁白,只用旁白,文本的魅力被放至无限。

最喜欢第一集,本韦肖主演,他是一个战争归来的士兵,讲述自己的经历,他讲述在欧洲遭遇的相聚和死亡,他说同僚会看着他,问你这样的人怎么辨认出彼此,他说自己的童年,在车站上看到一个老人被逮捕,那老人的眼睛迅速掠过他,就像“一闪流光”,是的,这样的人,就靠“一闪流光”的眼神彼此确认,后来他才知道,那老人是王尔德,他接着讲述,他在战场上遇到了歆慕的人,头发像玉米金黄,他们在午后的野湖泊中游泳,休憩时,他看到阳光照射在那金黄的头发上,湿漉漉的水滴低落,他想向他靠近,对方却突然惊醒,说,我们回去吧。

战争再次爆发,他们被火车运送到四面八方,此去山长水远,命悬一线,站台上,他远远看到那一把金黄的头发,在与旁人聊天,眼神在他身上一掠,装作没看见,他的心顿时凉了半截,直到火车再度启程,他听到窗边有人叫他名字,原来他跟着火车走,将他搭在窗台上的手握在掌中,轻轻一吻,叫了一声他的名字。

幕落。

令人落泪的文本,也是令人落泪的文学性,而其存在于一部电视剧中,更令人感动。

时常觉得世界的荒芜,那时内心的极度丰富与外在的不均衡,说到底,中国目前所提倡的文化,也是纯功能性的文化,无非是娱乐性消费,或承担了政治宣传功能,纯粹的提升心智或实现高级审美的文本作品,并不存在,更别提文学性这种注定更高寡的,网剧,抖音,网络小说改编,几乎占据了一切眼球制高点,无论国力提升到什么水准,注定从文化到经济,依然停留在初级阶段。

追求精神丰富和自由的人,注定会在这片土壤里活得艰难,其实,追求文学性,就像追求一个更高层次的世界,这个世界与物质无关,沉迷于精神造物的人,本质上都无法与真实而灰色的世界兼容,正如妙玉的判词:过洁世同嫌,其实,过洁的人,又何曾不嫌世。

 7 ) 当我们在谈论酷儿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些什么

初看完这部腐国带着回顾自己国家百年来酷儿在各个重要节点的生存状态的剧,倍感兴奋与惊讶。

一直以来,英国在戏剧方面厚重的历史传统使得这个国家在表现任何议题的时候都不会让人失望,近些年来每一部制作精良的反应性少数群体的剧都无不带着先锋性和血脉喷张式的颠覆性,来挑战权威话语,来讴歌多样,来讽刺老旧,来鼓励创新。

《酷儿们》是部充分吸收传统后极具实验性光芒的、富有政治性议程的剧。

独白,这一在各种戏剧中都会用到但在极少情况下才会大面积使用的形式,却为这部剧、为酷儿们完成了极具生命力的呈现。

回顾莎翁的戏剧,独白总会在人物面临道德选择与人性矛盾挣扎的时候登场,灯光昏暗,时间静止,人物直接与自己对话,与观众对话——拷问,纠结,惶恐,畏惧,癫狂,无奈——独白用着最朴素的形式与装束,担负着最有感染力与表现力的使命:在麦克白杀害生灵后对人生的无意义进行反思时,在李尔王面临众亲抛弃颠沛流离时,在理查三世因为自己的畸形而被嫌弃表现自己的愤恨与不得志时,在苔丝狄蒙娜为女性的地位深感不公时,独白便上场了,一整段的心理倾诉与告白,裹挟着汹涌的穿透力与共情力,让观众看到了独白者多面的内心世界,有时还会呈现出与这些角色之前舞台上的通过动作和其他对话所表现出的性格特征所不太相同的心理活动。

是的,我想《酷儿们》敢于使用如此简单质朴却又富有力量的形式,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独白在表现复杂人性方面的优势:就像听一个老朋友对于一段感情的描述,就像一个在听陌生人将他身上的幸与不幸,也就像在听我们自己的现在、过去亦或是未来。

在接受这样的独白时,我们或者开门见山,或者迂回萦绕,不需要剧情的推动,不需要特效的辅助,不需要配乐的升华。

我们所接受的,只有文字和分享所带来的感染力。

这样的面对面,虽然在这样的时代容易被理解成无聊,但总保留着一份难得的真诚与贴近。

所以,这八个人的讲述中,除了带有点醒主题式的语言外,我觉得最有感染力的部分便是他们对于生活和感情中细节的回忆与描述。

这样的感染力,通过镜头语言当然可以完成,但这样面对面式的独白,完成的是人与人之间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沟通形式。

这种形式,提供了进一步理解的通道。

酷儿们的生活,才会得到更温情的展现。

是的,独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更好地体现人的复杂性,但我们在倾听他人讲故事的时候,永远不是被动接受,也永远不可能全盘接受,而是在这样的倾诉与接收之间,告知与被告知之间,灰色地带总会存在——他说的是真话吗?

我一定要相信他吗?

他在讲这些事情的时候,主观的角度是否让他变得偏激与不实?

他所流的泪是否是真的?

他的倾盆而出又有何目的?

换句话,任何讲述者都或多或少带着一些“不可靠性”。

我想,写到这里,有些人或许会讲,独白的真诚与“不可靠性”,这样的矛盾岂不是在削弱着这部剧的艺术性?

我的理解是,正是由于独白自身的矛盾性,这部剧才更加适合体现那一个个矛盾的“酷儿们”。

就像这部剧第三集小狼的叙述一样,酷儿们在文艺作品的展现实在容易被“程式化”、“固态化”、“政治正确化”,类似的情节,类似的人物安排,类似的角色命运使得“酷儿们”这一特殊的群体在某些时候总以一个特定的面呈现出来。

反而那些留守在话语中心的人,非酷儿们,“主流”人士们,却不断地在用新手法、新情景、新情节、新性格来展现。

记得《卫报》在点评前几年的性少数戏剧《香蕉》、《黄瓜》和《豆腐》时,也总在强调我们需要更多gay drama的必要性——只有更多,才能有更丰富的角色塑造的可能;只有直面问题,才能有解决问题的可能。

因而,在某种程度上,“独白”也是在为酷儿们争取一个站在中心当作讲述者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人性的复杂可以得到更加淋漓尽致的体现,酷儿们也可以有机会变得自相矛盾。

而这样的自相矛盾,不正是一种有血有肉,不正是一种你我共有的存在体征吗那当我们谈论酷儿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些什么?

我们在讨论酷儿们在文艺作品中的展现需要多样化(所以本部剧先锋性了用了独白的形式来丰富酷儿们的呈现),我们在讨论性取向与阶级、种族、国籍、性别等各个变量之间的互动关系(所以我们在本部剧里看到了不同的年龄、性别、种族、阶级的讲述者),我们在讨论酷儿们的平权历史,我们在讨论酷儿们首先作为一个鲜活、也有弱点、也有偏颇、也会傲娇、也会无力与恐惧的人会是什么样子……这样的讨论,没有终结。

也不该有终结。

所以,我们在看这部剧的时候,会时常感到困惑与不解,似乎没有一个清晰的主线,似乎没有一个十分明亮的信息,似乎没有一个主旋律。

因为酷儿理论的代表人物Judith Butler曾在性别麻烦一书中用非常哲学化的语言说过,当不合此时常规的性别特征和呈现被操演许多次时,不合常规与合常规的界限便已经开始模糊化,人们就会发现所谓的“常规”只是一种幻想式的存在,没有实质性的存在。

因而,《酷儿们》这部剧所想要实现的讨论,我觉得是带着“永不清晰”、“永不终结”的美感的。

只有这样永不停息的操演与讨论,常规才会开始失去压抑的力量。

平权才会有实现的可能。

所以,回到《酷儿们》这部剧,它就是在用一种先锋式的手段完成着一次属于酷儿们的“操演”,在当下强调大制作、大画面、大冲突的文艺作品制作理念下,它用朴实的独白将观众带回英国典雅的酒吧里,静静地,听那些人,微微醉着,讲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

ps.题外话。

其实看完这部剧,内心得到的慰藉很大。

这个剧表现了英国这个国家用了一个世纪所实现的东西,其实在侧面也在讲述,任何权利的实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这需要许多人流泪流血甚至付出生命。

回看中国,我们似乎仍然经历得有些少。

这条路对于我们真的还很长,但我觉得没关系,我相信在未来的某个日子,也会有像《酷儿们》这样的剧,讲述着我们这代人的故事。

这样一想,真的宽慰了不少。

 8 ) I'd miss you Alice

看到第四集那里,最后Michael 对Alice 说这句话,然后背景音乐响起 真的鼻子一酸 脑袋一麻也许Alice 不是Michael 最爱的人 但她一定是Michael 最爱的女人这部剧真的太棒了 演员演技吊打 可以背下那么长的台词(近二十分钟)只靠言语和表情就被征服了过去的时代辛酸又凄美 对于这个群体 对于那些人 所以啊 从来就没有铺好的路 种好的树 现在他们享受到的自由与权利也是前人争取和付出得到的而在这个东方国度里 又还有多远呢

 9 ) NO.1:一次遇见,一次约会,一次别离,便足以怀恋一生

佩尔塞天生瘦弱,还因为哥哥误食浆果夭折,爸妈将哥哥的名字赐予佩尔塞,总是在他的身上,搜寻故去的哥哥的影子,给他增添了一丝忧郁的气质,再加上之后在惨无人道的战场上,目睹太多的生与死,他变得敏感阴柔,与人群中的众多男子截然不同。

大约十五岁的佩尔塞,在一次陪同父亲出差的路上,在站台碰到了被警察驱逐的王尔德。

不尽的唾骂和冷眼,无数的鄙夷和嘲笑,却让佩尔塞和王尔德在一闪流光的眼神中相遇,认出了彼此与众不同的身份,这应该是佩尔塞第一次正视并认同自己的身份吧?

站台上弥漫着的茫茫的雾气,以及王尔德眼眶中流下的泪水,无疑给这段奇特的经历,蒙上了一层忧伤的面纱。

而这次忧伤的遇见,也注定烙印在佩尔塞心中,难以磨灭。

也注定了他和泰伦斯的相遇、相恋与分离。

一次遇见一段故事的开始第一次和泰伦斯拉近距离,或者说是两人真正的相遇,应该是佩尔塞讲起如同巫术一般的输液,泰伦斯嘴上说着我们都生活在地狱,可是微笑时脸颊上的皱纹,对佩尔塞却像是沙漠中的涟漪般亲切。

在那样迷人的一个瞬间,佩尔塞的内心全面沦陷。

之后泰伦斯不顾自己上级的身份,让佩尔塞直呼自己的名字,应该也是对佩尔塞动了心吧?

这种让下级直呼自己名字的做法,别有一番说不出的亲密感觉。

他们应该感受到了彼此眼中,那种一闪流光的眼神了吧?

并在那种美妙的眼神中,读懂了彼此。

泰伦斯沙漠中涟漪般解救佩尔塞的微笑,如同玉米般金黄色迷人的头发,笑着轻轻撩动眼前头发的动作,无一不吸引着佩尔塞,尤其那句佩尔塞快跟上,简直是致命一击。

是啊,这样一个迷人的男子,多想整个世界只有他和他两个人,他把手放在他手里,任由他牵着,随便去哪里都好,他会一直在后面跟着,可是残酷的世界不允许他这么疯狂,他只能呆立在原地,望着眼中的爱人出神。

一次约会一次亲密的接触闷热躁动的天气,用前女友隐藏身份的烦闷,无尽肮脏的泥浆和恼人的雨水,触目都是横陈的腐烂的尸体,成群结队的恶心的绿色苍蝇,一切都是如此的难以忍受。

可是泰伦斯轻轻拍着佩尔塞的肩,对他说一起去抓蝴蝶,多么浪漫的旅程。

满山的金盏花和罂粟花,蝴蝶在花间翩翩飞舞,两个花季的少年,骑单车穿行在花海之间,耳边是略过花海的芬芳的风,那一刻全世界都不再重要,一切的隐瞒和烦闷都可以一扫而光,他们只有彼此。

如同香水瓶般碧绿纯净的湖水,如同碧绿纯净湖水的两个少年,一丝不挂,完全摊开自我,对彼此彻底坦诚。

在湖水中嬉闹,在草坪上做梦,就连苍蝇的嗡嗡叫,似乎也没那么讨厌了。

他安静地躺着,阳光下他上下起伏的喉结,金黄玉米般的头发,拥有完美曲线的下巴,如黑莓般饱满可口的嘴唇,一切都在眼前,宛如草坪上的一场美梦。

浑身的恶臭,喝的死水,腐烂的气味,把那一天衬托的更加美好。

身体是脏乱的,约会却是纯净的。

一次别离一个难忘的亲吻不经意地被撞见,不怀好意的被举报,在那个残暴的年代,这样美好的爱情,却要驱逐,两个相爱的人,各自发配。

列车即将远去,汗水混合烟草的难闻气味,横七竖八如同死了的睡着的人们,他在车厢中,睁开迷迷糊糊的睡眼,忽然就看到了他,那个他在心中想念无数次的人。

他穿过拥挤的人群,冲到车窗前,刚一挥手,爱人就看到了他,一切是如此的美好。

相遇是美好,离别亦是美好。

仿佛上天也不忍心分开相爱的两个人,车厢颤抖,灯光熄灭,相爱的人两个人终于握紧彼此。

泰伦斯握住他的手,轻轻放在自己的唇边,朝圣般轻吻,在那一刻,世界全都消失,没有火车,也没有部队和战争,只有他神色的唇,紧贴在他的手指上。

之后车子发动,灯光亮起,世界继续往前,他却没了他,周围只有无边的蒸汽和黑暗。

但无论如何,他们终究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往后的余生里,可以无数次重回这里。

怀念一生从此之后,无论在人群中再遇见多少次,如同老道格一样一闪流光的眼神,遇见多少个如同自己的同类,他始终都无法再次遇见他的泰伦斯。

但无论如何,他们的那一次相遇,那一次相约,那一次分离,都注定会在记忆中永远闪闪发光,就像黑夜中闪过的一道光,照亮彼此的一生。

无论这一世的路如何艰辛难行,无论世界如何蹂躏虐待,这份记忆都足以慰藉此生。

欢迎关注纯原创公众号:鱼纹

 10 ) a certain liquidity of the eye

It's always the eyesThat's how you knowA glance held just that little bit too longdragged off to one sidelike the trial of a very light in the dark-How do you chaps know one another?

-A certain liquidity of the eye.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更喜欢破烂熊字幕组翻译的片名“志爱”

《酷儿们》短评

Fionn Whitehead好惊喜

6分钟前
  • juju
  • 还行

最喜欢1和8,但个个演员的舞台功力都很强。更像话剧,或者根本就是独白 除1和8 其实这些角色的故事都不是很relatable to me

11分钟前
  • QuietAmbassa
  • 还行

“我终于理解为什么特洛伊人为自己而战,为什么俄耳浦斯回头了,为什么该死的夜莺要在伯克利广场歌唱。他看着我。他甚至不知道其中含义。”

15分钟前
  • Kimbearly🐨
  • 推荐

The Man From Earth一样的独白片,简直就像新闻播报员。演员服装cosplay看镜头讲故事。

19分钟前
  • 没人能找到我
  • 很差

地球人已经失去演技了,英国人除外。

24分钟前
  • 月直直
  • 力荐

我喜欢第七和第四集

25分钟前
  • 昆泽
  • 力荐

这么高的分,但原谅我看不下去!!!

26分钟前
  • 香蕉熟了
  • 很差

演得都好棒,希望明天会更好

27分钟前
  • 西南北
  • 力荐

Best written: episode 2; best interpreted: episode 1 ("a certain liquidity of the eye"); best gesture: episode 5 ("fantabulosa", "hosanna of the highest", etc.).

30分钟前
  • 介意
  • 推荐

虽然是独白式话剧形式,但还是有动人的力量。只敢在黑暗中偷吻手的恐慌;年龄限制性容忍条款下的偷尝禁果;八十年代的死亡潮以及永远活不过18页如果不会死就无比无聊的同志角色;五六十年代的同妻生活(I'd miss u,Alice);蜡烛的性;Let's get married and make marriage fabulous!

33分钟前
  • mOco
  • 推荐

第二集的男孩前途无量啊,十分出彩

36分钟前
  • 饺子
  • 推荐

原本以为会是个像《When We Rise》那样激烈的同志平权斗争史,但是不是啊,很英国。固定长镜头下人物的大段大段的内心独白,所有的情绪、表情全都一览无遗,是与百年来形形色色queers的面对面的倾听和诉说。真的受不了看到本老师红眼眶,太让人心疼了T_T

39分钟前
  • RiverCheung
  • 力荐

编剧和演员都很真诚,160分钟肺腑之言。

42分钟前
  • 驾驶我的车
  • 推荐

Fionn蛮可爱的 牙口尤其 然而DQ的RT果然还是更泰普 俺杯茶。最后的HE简直要AU滤镜了不过 还是祝福。| 一部补课50年的教育片(x。

44分钟前
  • 力荐

本的演技已经修炼到不动声色突然开点小火力就能把人虐懵的程度了……

49分钟前
  • 迪迪
  • 力荐

不喜欢这种全程独白表达方式,心不静听着听着就走神了,个别故事不错,演技都很赞。

51分钟前
  • 还行

最打动我的还是同妻那个故事。

55分钟前
  • aryayaya
  • 力荐

全当是看每个人的独白表演,本喵的第一个故事就好虐啊!

56分钟前
  • 你们结婚吧
  • 还行

不应该叫Queers吧 应该叫gays吧 减一星

1小时前
  • 还行

So Golden. 有一种,无论娱乐再弄死多少人,人类文明还是会在英国保存下来的 幻觉

1小时前
  • 咋这么精神⚆_⚆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