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爱我什么也不是,即使抛弃我所有的财产,即使我自己接受,没有爱我没有任何益处。
”——《圣经》第十三章电影时长237分钟,四个小时,可是我居然一点不觉得冗长,情节曲折离奇,画面刺激高能,纯情变态又狗血,看完甚至有些意犹未尽。
《爱的曝光》是日本鬼才导演园子温的代表作,园子温的电影一向以充满暴力、血腥、情色、反叛等异色元素而闻名,题材诡异,剑走偏锋, 角色游离于正常社会之外,《爱的曝光》更是一部集合家庭、伦理、宗教、cult、青春、纯爱、性、暴力等超多元素于一体的混搭片,乍看不伦不类,又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极致变态,又无比纯情,让人拍案叫绝,惊叹于导演的才华横溢。
个人觉得《爱的曝光》是园子温最好的电影。
01 原生家庭的父权批判原生家庭是园子温永恒探讨的主题。
电影中的三个主角的不幸皆源于家庭,准确地说是父权:优的父亲在忏悔室里实施精神暴力,每天强迫优忏悔,高压逼问的氛围令人窒息,为了积累足够的“素材”供忏悔,讨好父亲,优走上了主动犯罪的道路;洋子的父亲不断带女人回家,甚至觊觎女儿,导致洋子憎恶所有男性,认为自己的存在就是为了打倒男人;古池是街头大姐大,也是零教会的幕后boss,少女时期遭到了父亲的持续性侵,最终剪断了父亲象征暴力的根部,鲜血如注喷射在她的脸上。
所有悲剧的源头都是传统家庭中以父权为主导的制度,最终结果都指向了传统家庭的分崩离析,充分表达了园子温对父权制和传统家庭结构的思考和批判。
优的家庭不仅面临着内部的失序,还受到了社会上宗教势力的外部侵入,双重压力最终导致了家庭的失衡和解体,也反映了当时日本社会阴暗沉重的环境和气氛。
父母仿佛天然拥有可以对子女施暴的权力,这种只是因为是大人所以获得的权力,何其不公,又何其普遍和“正当“,像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压在子女的身上。
阿德勒曾言,“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子女在传统家庭关系里的天然弱势,使之成为父母过错的真正承担者和牺牲者,往往终其一生都无法弥合家庭的伤痕。
“看不见的子弹总是擦过我的身体,谁也不相信我会中弹而死。
”洋子如是描述自己的感觉。
言语、冷淡、暴力、侵犯……社会仿佛一场透明的战争,看不见的子弹纷飞,进行着对少年少女的无声扼杀。
02 少年对抗成人世界在园子温的世界里,成年人是最无用的。
他们一无是处,又过早地死去,是失去灵魂的庸俗肉体。
电影中有段情节是二十几个少年少女街头混战,穿着跆拳道服、外表健壮的三个中年大叔路过,摆出成年人的权威想要制止,还未加入战局就被古池小组的三个女生打趴下,园子温讽刺了成年人总是试图向少年人宣扬权威,实则花拳绣腿,不堪一击。
这里是少年的主场:少年人可以飞檐走壁,优偷拍的走位像旋风一样酷炫,十八般武器玩出花样;少年人可以以一打十,优和洋子街头对战十几个小混混如入无人之境,秋风扫落叶般ko对手;少年人可以无所不能,一个人穿着佐素梨的黑衣单枪匹马冲进教会大楼,优历经艰辛从零教会拯救了洋子,洋子从精神病院唤醒了发疯的优,达成了完美的双向救赎。
可是哪怕成年人如此怯懦和无用,这个世界的法则依旧是他们构建的,占据着至高无上的权威。
他们构造的世界很病态,形成一种麻木、虚伪、畸形的社会秩序,肆意伤害着未成年人。
少年们尽情抵抗着,努力为自己的存在立法,“变态”则是主要的形式和手段。
优偷拍女生的底裤,被社会所排斥,说“变态也有变态的人生”,至少“不是虚幻”;洋子将对父亲的憎恨转嫁到男性身上,认为所有男人都很恶心,所以对从天而降拯救她的女人“佐素梨”(男扮女装的优)产生了狂热的爱,其实更多是对强大女性符号的过度依恋;古池则异化得更为彻底,她认定同样追求犯罪的优是同类,不择手段希望得到优,她假扮成佐素梨,取代了优在洋子心中的地位,还拆散了优的家庭,将他们心甘情愿引诱进入零教会,不断扩大这个黑暗宗教组织,环环设计逼得优走投无路,不得已加入了零教会,最终自己也在阴谋最盛时亢奋自杀。
少年们的行为看似都很“变态”,可这恰恰是因为这个世界已经黑白颠倒日月不分,只有以变态对抗变态,才有希望获得亲情和爱情,难道不是一种极大的讽刺吗?
他们的“变态”,实是没有被腐蚀过的少年赤子之心,优并不令人反感,反而自始至终保持着可贵的真诚和纯粹。
园子温正是将反抗的希望寄托在少年身上,赋予他们反叛人格和精神,将少年视为社会救赎的出路。
03 没有爱我什么也不是优“绑架”了洋子,洋子在海边逃走时,对着优激动大声念着《圣经》第十三章的全文,园子温给了这一段足足三分钟的镜头。
“没有爱我什么也不是。
”一语道破少年的真实困境,无爱之地,寸草不生。
优的父亲把爱奉献给了神,给了后来的妻子熏,唯独没有给优,优只能凭借偷拍和犯罪激起父亲的怒火和情绪,从而享受着被关注和被爱的愉悦;洋子抵触父亲,厌恶男人,一直以来缺失爱的她,义无反顾地爱上了保护她的“佐素梨”;哪怕邪恶黑暗如古池,在优面前也是渴望被爱的,会暴露出自己脆弱纤细的一面,临死怀中的鹦鹉象征着她内心柔软的自我。
优一直在寻找玛利亚,他打赌输了穿女装的那一天终于遇到了自己的玛利亚——洋子。
两人背对背,并肩作战,互相总是错过对方的脸,却打出了横扫千军的气势和无与伦比的默契。
当丝巾盖在洋子头上时,优一瞬间仿佛看到了玛利亚降世;当风吹起洋子的裙子时,优第一次勃起了,爱上了这个女孩。
这一段情节,实在美好得无以言说,我倒回去看了三遍。
洋子又何尝不是呢?
长期依靠武力自我保护,第一次出现了从天而降的“佐素梨”,黑衣长发,又酷又飒,一起作战,她对“佐素梨”的爱,体现了内心深处渴望被保护的愿望,也存在对强大女性的慕强心理。
__bk:75f2o
然而,熏带着养女洋子与优的父亲重新组建了家庭。
错综复杂的父母之恋加上兄妹之情,注定他们的相爱不会顺利。
优陷入了纠结和迷失,不知道该怎样放置对妹妹的感情;洋子喜欢佐素梨,却讨厌“变态”的优,在古池假称自己是佐素梨之后,对“冒充”佐素梨的优的厌恶更是到达了顶峰。
“泪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真正想哭的时候,混合着血。
”当优化身佐素梨,持长刀冲进零教会大楼,试图救出洋子,而精神濒临崩溃的洋子,却用力死死掐住他的脖子,险些置他于死地。
优的眼睛流出了绝望的血泪。
优疯了。
一次次不被理解,一次次被诱骗算计,爱被误解,绝望来袭,优彻底陷入了身份迷失和意识错乱。
所幸,园子温狗血来狗血去,最后还是给了两人一个美好的结局——从精神病逃出的优,和终于明白自己所爱的洋子,在车中牵住了手。
To me, the contemporary Japanese films very often fall into two categories, one is made with perfect yet understated elegance, composed in the style of 'auteur' such as Ozu, the other features cliche-ridden but bonkers plot, over-the-top acting, bad lighting, rough edit, in some places downright 'crappy' yet somehow managed to be compulsively addictive. Love Exposure belongs to the latter.Admittedly the first half is better, with its orthodox religious theme, lesbian love, extremist feminism, destructive youth rebellion, teenage erection anxiety, cross-dressing gang, pervert martial arts, sinister cult entwined storyline, it makes a deliciously fucked-up soup, nowhere to be seen in western films. Shock to some, hilarious to many. In the second half the soup turned into murky water, became a tear-jerking love story with a hint of 20th Century boy.The man-hopping female predator Saori, played by high-spirited actress Makiko Watanabe, can give Samantha in Sex and City run for money, first appeared to be a slut but turned to be very likable and liberating when the film went further. Especially when she chased the rigid priest lover off the cliff and gloriously 'raped' him. From what I know, in certain aspects, Japan is still a conservative and suppressed society, I can't help but think that the violence seep through the dizzy stories and images can be rooted somewhere deeper and darker.Like many manga/anime, the main characters of the story are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y cry, they laugh, falling in love, committing massacre or saving the world. It makes me wonder what happen to them when they grow up, say, after graduating from uni? Perhaps they all become family types and fade into insignificance.
“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可能很多人与我第一观感相同。
作为一部青春电影并不太热血反而喷血,不教你做人反而教你如何一步步成为正宗变态。
如此“不伦不类”且价值观扭曲的电影让我在电影未结束时就已三观尽毁。
本片也在不断模糊邪教与宗教的边界,让最后大厦6层中进行着“心灵沟通”的病友愈发惊悚。
我理解不了园子温,我还不够变态。
与纯粹cult片不同,《爱的曝光》融合了部分纯爱元素与鸡汤元素,但是主打的cult元素在前1.5小时(/第一幕)已经全部播出,第二幕完全变成了格式化的日本爱情片,即使某些情节埋有伏笔但割裂感依旧比较严重。
第三幕才略微厚积薄发,虽典不邪。
所以其实整个观影过程是由期待转入失望的。
阴差阳错,正因为第一幕cult元素的堆砌,将本片水准从3星直拉到4星。
洋子个人内心独白算是一波也是唯一一波高潮(当时看的时候已经想好在个人top排名了。。
)纵向对比,《爱的曝光》不及其它cult怪异,却是一部足够怪的爱情电影。
横向对比,(个人角度)园子温各方面没能超过2年后的自己(指《冰冷热带鱼》,狗头保命)。
(Part2—园子温《庸才》影评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259980/)
用4个小时将表皮层层撕扯去的 最后留下了终被曝光的 爱的本质毫不虚夸的影名在影片放映到最后时刻才深深想起让人乍舌的完美配乐4个小时漫长痛苦难忍 却无法停止的4个小时 而他只用了4个小时这个名为園子温的人爱不是罪 性亦是 将性作为爱最原始最赤裸的表达方式得以显现 错的不是以性表达的爱 而是脱离了爱的性 爱是性的本质 而性是爱的本途因现实 因束缚而看不清的人们 由导演用影像将一切以最赤裸最直接最强烈的方式呈现即使如此用尽全力 挣脱一切 的男女主 依旧用了导演以4小时所传达出的漫长艰辛 那么 现实中的我们呢若看不清 是否终其一生都不得其所这或许便是为何导演极力呈现给我们这样的画面
全篇剧透!
全篇剧透!
全篇剧透!
电影主题曲两首链接空洞です-ゆらゆら帝国つぎの夜へ-ゆらゆら帝国 一.《爱的曝光》是以基督教为背景的 据说导演兼编剧,园子温有过加入邪教(在基督教上变形而来的)的经历,正是以此写了爱的曝光的剧本。
在新浪一篇文章《鬼才园子温:人生和电影一样充满戏剧性》中看到,也不知是真是假,但是园子温肯定是有过基督教(基督教不是邪教)的经历的,才能进行如此的探讨。
那是园子温的一段穷困潦倒的日子,没有饭吃,在街上被邪教搭讪,问他“是否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神存在”,他回答:“我相信的话,就有饭吃吗?
”对方点头,于是他就这么加入了邪教。
后来园导自己逃出来了,再后来写出了以基督教与邪教为题材的《爱的曝光》剧本。
二.目前我觉得宗教不过是繁繁杂杂世界中的一种人生价值观而已那么我们在基督教这个宗教信仰体系下,了解它的一些概念:(一)什么是罪?
什么是原罪?
基督教中说“人生而有罪”。
人有两种罪--原罪与本罪,原罪生而携带,本罪是人生过程中的罪行。
只有相信承担世人罪孽的耶稣基督,才能从罪中被拯救出来。
“原罪”一词来自传说:亚当夏娃偷吃禁果: 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因受了蛇的诱惑,违背上帝命令,吃了禁果。
他们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能够分辨善恶,感到羞耻并用叶子遮住私处。
上帝将两人赶出了伊甸园。
此罪遗传给后世子孙,成为人类一切罪恶、灾难、痛苦和死亡的根源。
在我的理解,那么人的恶的欲望即原罪了。
原罪分支下的七罪宗:傲慢、妒忌、暴怒、懶惰、貪婪、貪食、色欲。
为何叫原罪,是因为它是发展成为一切本罪的萌芽,诸如打架、杀人、虐待……伤害别人的罪。
而基督教认为,原罪中最重大的罪恶是:色欲。
优“我从来没勃起过直到……我遇到她,我才发现那里有多美,从出生到现在,第一次,我勃起了,我觉得我有罪了。
” 但洋子对男人把她压在身下是厌恶和有阴影的,优爱洋子,他不想洋子受到伤害。
(二)什么是爱?
圣经全书第46本书《哥林多人前书》(Corinthians)第13章,爱的颂歌: 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
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得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
……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爱是永不止息。
…… 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归于无有;说方言之能,终必停止;知识也终必归于无有。
我作孩子的时候,话语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
……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
(三)救赎 人生而背负原罪,能够赎罪的,正是爱吧。
给予你爱的救赎的,或许是你的伴侣,或许是主耶稣,或许是你自己。
其实园子温的电影《爱的曝光》,和远藤周作的书《沉默》,都有讲基督教神甫的信仰丢失和救赎,但两个真的是很两极的,一个很外向,一个很内向,《爱的曝光》是熏救赎了哲,而《沉默》“自己应当是自己的神和救赎”。
沉默8.5[日] 远藤周作 / 2009 / 南海出版公司 当你身边有人信仰基督教,你会常常听见他们这样说话: “愿神除去我的疲乏,为我祷告”,“求主除去我们等待的煎熬!
加添力量!!
”,“这一生最美的祝福,就是能信靠主耶稣。
” 我认为基督教是很唯心主义的,很不理性的。
为何要求助神,一个虚构的人?
所以神给予的力量都不是实物,而是心灵上、精神上的。
基督教是心灵上的救赎。
而很多时候,思想是指导行为,心理是给行为力量的。
信仰的力量之大,使得他们不惜花上数以十年或者百年计的时间去建筑。
建筑了120年的圣·彼得大教堂,整整一个16世纪,罗马人一代接着一代地在工地上为此庞然大物而作种种不同的努力。
一本西方建筑史是一本神庙和教堂的建筑史,崇神、宗教是促使西方发展石建筑的原因。
《沉默》中有段话:“基督单脚踏在墓上,右手拿着十字架,正面朝向我们,他的表情就像在提比哩亚海边三次向信徒们说“喂养我的小羊”的时候一样坚定有力。
我从那张脸感受到爱。
就像男性被情人的脸吸引住一般,我一直被基督的脸吸引着。
” 主耶稣其实是情人,是陪伴。
开心时感谢神,犯罪时候求神宽恕,痛苦时候求神给予力量。
当神甫哲,在一个实体的女人熏,身上得到救赎,他的神就不再是情人了,再最后他就不再依托神了。
而优,也是在洋子身上,得到救赎。
所以,受伤的人、孤独的人,信基督教……若无法在一个实体的人身上,那么转而在神身上,在信徒们组成的教会上,相互宽恕和解。
何尝不是走出伤痛和孤独的方式呢。
这不正是宗教为人们所需要的原因之一么。
优的生母说:“要介绍你的圣母玛利亚给我哦” 人常说信仰主耶稣,即信仰爱。
人究其一生在寻找伴侣,这个伴侣若你幸运,能够在现世中找到另一个拥有跳动的心脏和灵魂的人,若你太过孤独,那么可以皈依主耶稣。
故我觉得宗教不过是繁繁杂杂世界中的一种人生价值观而已。
神甫失去了妻子,所以将脆弱依托在主耶稣身上,当女子熏闯入了他的生活,他脆弱的依托有了实体,从主耶稣转移到了熏身上。
而当熏离去的时候,神甫再不能把心转移到主耶稣身上了,他的心被熏带走了。
他人的爱,代替了自我救赎啊
三.邪教 繁繁杂杂世界中,各种各样的人生价值观,有善有恶。
当然有人打着宗教名义,却放纵恶、谋私利。
就像书店里某些成功学的书,所谓的价值观,不也是使少数人成功,使多数人人财两空么。
电影《聚焦》揭露的教堂的黑暗面,“波士顿教会默许神父性侵孩童持续很多年”是那些神父恶,他们以神父神圣的身份,以此获取孩童的信任和亲爱,却负以伤害。
而这伤害,用受害者的一句话来说: “那不只是肉体虐待,也是精神虐待,神父这样对你,他夺走了你的信仰,所以你借酒消愁、注射毒品、当都无用时便跳桥自杀”
聚焦 (2015)8.82015 / 美国 / 剧情 传记 / 汤姆·麦卡锡 / 马克·鲁法洛 迈克尔·基顿 欲望不必要压制,但他伤害到了他人啊!!
膨胀原罪,冲破了本罪的底线。
古池的零教会,是禁锢人的行为,是控制人的精神的。
这是她存在的恶,所以说零教会是邪教。
除了优以外,哲、熏、洋子,都被小池带进零教会中。
邪教零教会暴力禁欲,集中洗脑,控制人身自由。
四.三个少年的成长故事 电影,是造梦机器。
它将想法/臆想,视听化,故电影来源于生活,而又会比现实生活更夸张。
优去寻找罪恶,踢飞足球、踩死蚂蚁、扭断橡皮……戏谑的音乐和荒唐的行为。
像满屏飞的胖次,和哲和熏滑稽的撞车…… 那个洛伊德大师偷拍底裤团体太搞笑……还有“我们的悲哀”---“我很悲伤,但我不知道为什么悲伤,也就是说悲伤的理由是什么?
我总在思考这个问题,所以要去寻找悲伤的原因,明白吗?
” 真鬼才……(一)优
父亲抛下他,让他感觉到爱的缺失。
为了重新获得作为父亲和神甫的爱,为了能见到父亲,为了忏悔,而去犯罪,在这之中寻找,什么是罪?
父亲离开优后,优开始更疯狂地犯罪,去打架去偷拍底裤,为了让神甫爸爸承认自己。
优寻找罪动摇父亲的罪,正是七罪之首---色欲。
于是优为了更多得到作为神甫和父亲的关注,而去犯罪,进入了内裤偷拍小组。
从心底勃起优开始当老师,有被朋友需要的需求:
这里的激情来源于优想要获得罪,获得父爱
偷拍的心得 优被揭露,陷入自我认知迷茫中,优是迷茫的,既是偷偷爱着洋子的男人,又是洋子的爱人佐素黎,还是洋子的哥哥。
洋子明白了优将她从邪教中救出,一直以来爱着她,为了不伤害她而压抑着原罪不冲破本罪的底线。
于是洋子展开对优的救赎。
(二)古池
古池:多重身份,古池认为禁欲才是消灭一切罪恶的根本。
于是禁欲成了其领导下的零教会的首要教义。
暴力禁欲。
色欲、或者说性,这种原罪,小池选择用刀和血扼杀它。
小池放肆了另一个原罪:暴怒。
小池是爱优的,从第一眼看到他,嗅到他身上原罪和赎罪的味道,和自己身上一样的味道。
她用扭曲的宗教来控制别人,利用人都有的羞愧心。
于是优的整个家庭进入了零教会,都是古池的一手安排。
零教会是认罪的,但它也是消灭爱的,是暴力的。
比勃起更圣洁,爱
(三)洋子
洋子:我经常摔跤和看见子弹在空中飞……隐喻遇到的挫折,和生活中的危机感。
洋子的父亲,和小池的父亲一样,也是个人渣啊……五.什么是奇迹?
爱!
变态也有变态的人生。
什么是奇迹,爱的曝光,爱的相遇,就是奇迹。
其实这真的是很长很长的故事,每个人经历的痛苦。
每个人所犯下的罪,每个人所持有的爱,每个人的救赎。
地狱,抑或是奇迹六.精神病院 古池,当优按下爆炸按钮时候,当他看见优不顾一切地对洋子说,我爱你,从第一眼见起就爱你时候, 古池将优的玛利亚像砸碎在墙壁。
洋子却也掐住优的脖子,恨的眼神望着他。
优、古池、洋子,都掐“死”了爱他们的人,优疯了进了精神病院,古池用武士刀切腹自尽。
丢失信仰,不论是伴侣,还是主耶稣,丧失陪伴和爱,精神无所皈依,进而丧失对自我精神的控制,是很可怕的,自我认知的缺失,是很可怕的。
优住进精神病院正是这个意思。
优在病床上,在深夜里,恐惧的空洞的一声嘶喊……
七.原罪和爱的制衡 十字架是爱,耶稣背负着十字架,我认为这正是意味着用爱来和原罪平衡,使原罪不会膨胀至伤害人。
古池抛弃十字架,抛弃爱,选择暴力禁欲,但没有了爱,管理也变得暴力起来,也最终倒下了。
欲望探索之时,背负爱,控制着原罪不冲破本罪的底线。
早先听闻他是可敬而深沉的神父,又可曾想是这般样貌。
发皱的外套、额角的白发、还有陷在恋爱里忽冷忽热忽明忽暗的笑。
看上去是离经叛道,却是沿袭了自古就有的神父形象,从红字开始,神父总以作恶多端的面目出现,而原因不外乎欲乃是禁不得的,否则终究难逃人性泯灭之虞。
在洋子——十七岁的疑似蕾丝边少女的眼中,他是一个毫无魅力的男人,因了神职的身份,在人前总一副悲悯宽大的面容,仿佛最平静包容的深蓝海面,可以反射最耀眼洁净的阳光,也可酝酿最汹涌危险的暗流。
如果不是这样,他便不是洋子那成日价与男人厮混的奔放母亲的最好归宿,他说着神可以宽恕所有的罪,平静的语气叫她平息了眼泪,也许她爱他就是为了这个。
在一起读圣经的时候,她知道他在偷看自己渔网袜之下的大腿,还有桃红衣衫里看不见的风景。
所以她敢于穷追猛打,在忏悔室里向他表白,逼上梁山,最终的最终,他也没了借口,用下班来搪塞,搪塞之后,则是意料之中的拥抱亲吻。
是他拯救了始终漂泊的她,还是她慰藉了他无人知晓的原始的寂寞,在爱的面前,那都不重要。
我只知道他们在飞车追赶的途中,大声嚷着“住手”的他释放得很快乐,我只知道在她怪他为什么犹豫不决辞不掉神职来结婚的厮打过后,那贴在一起的额头沾满了最深情的山盟海誓。
还有水里的拥抱,还有餐前的祷告,那都是让我觉得动人的时刻。
摇晃的镜头说,那有罪。
但,Who cares?这是一部曲折并且庞大的电影,一切都在互相纠缠和印证中推进,但根本的根本还是诉说了人性的压抑,以及可歌可泣的爱情。
也许每天习以为常的生活正是压抑人性的结果,否则这个世界无法获得和平,他们在人前若无其事,却在背地里以内心或者外部的变态来取得释放。
当终有一日,这样的假面被摧毁,又当如何面对自己的罪。
一切都以反讽的面貌出现。
一片圣洁雪白的零教会,偏偏是扭曲人性的邪教。
鼓吹着爱与和平,本质却是叫人放下欲念(人性),成为没有灵魂的空壳。
那片白,毫无疑问是掩盖罪恶的自我安慰,同时,又像极了惨烈的精神病院的墙壁。
古池在零教会里说要禁欲禁欲,正是来自她家暴甚至可以说是有性暴力倾向的父亲的虐待。
在被那种父亲殴打,并且被骂婊子的时候,所有的爱都破碎,他唯一强大暴烈的生殖力,看起来更是狰狞而充满了罪恶。
古池的性暴力父亲,应该和优的性压抑父亲是互相映射的关系,我以此来解释她非在一众街上偷拍少年里相中他的缘由。
说到底,要儿子日日忏悔也无非是在缓解自己身上所承受的压抑,是觉得自己犯下了神不可饶恕的罪(身为神父却整日想着和女人SEX),才拼命去寻求同样犯罪的他人,在救赎中获得一点点的平衡和解脱。
电影的名字叫爱的曝光,偏生里面人人都是被扼杀自由只能偷偷去爱。
花了四个小时构建的庞大故事,结局还算不错,从精神病院逃脱的优,和终于明白到自己所爱的洋子握住了双手,但愿这一次可以手牵手大方走在太阳下,但愿他们的父母也终于可以在每天早晨一边做着体操,一边眉目传情甜言蜜语,谁都想冲破一切大声说爱、谁都知道来这世界就是为了寻找自己失散的肋骨,或者是肋骨的归宿,谁都明白爱才是对人最根本的拯救。
可是偏偏,当我们需要直面自己的爱的时候,却是那么容易地就感觉羞耻。
人生而背负原罪,能够赎罪的,正是爱吧。
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
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得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
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
……我作孩子的时候,话语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
我们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
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
——哥林多前书 13章 爱的颂歌
当这部四个小时的电影结束的时候,听着片尾“ゆらゆら帝国”的那首不觉上瘾的“空洞です”(Hollow me),一股巨大的失落和悄悄爬上心头。
庞大,复杂,怪异,荒诞,伤感 ........《爱的曝光》的元素太过于丰富,很难用一两句话简单地形容。
导演园子温的电影向来充满了血浆和暴力,《爱的曝光》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除此之外,大量明显或者隐喻的性和暴力的象征也贯穿整部电影,和引出故事主线的偷拍与曝光的主题相互呼应。
电影分为了多个章节,三位主角各自的部分有着相对不同的风格。
几位主演都十分出色,园子温为他们每人都安排将各自角色魅力发挥到最大的高光点。
而怪诞和暴力的表现手法,却也为整部电影构建了一种奇特的史诗感。
在所谓“暴力美学”和“Cult电影”的外表下,园子温将对人性残酷的讽刺深深地植入了其中,从电影开始那句戏虐的“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便可窥一斑。
对宗教,对体制,对传统文化,对人性,他曝光的不仅仅是裙底的偷拍,而是以残酷和荒诞的方式进行了一场曲折离奇的讽刺和批斗,在毁灭性的第三章里,甚至可以说这是一场末日般的审判。
然而除此之外,在更深的层面上,园子温仍然没有放弃浪漫主义和诗意,电影的主题仍然是永恒的爱。
《爱的曝光》的主角们行为怪异,处事荒诞,充满仇恨和恶意,无法被常人所认可和理解,甚至就像优被人们称作为“变态”。
无论从作为神父的哲还是放浪不羁的熏,无论是甘愿以毁灭式的方式拯救爱人的优,还是以扭曲的方式爱着优的古池,他们愿意为之付出代价甚至搭上性命的,仍然是爱。
第十三章信望爱中最大的是爱1我若能说世人和天使的方言,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样。
2我若有先知讲道的恩赐,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并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
3我若把一切所有的分给人,又舍己身被人焚烧,却没有爱,对我仍然毫无益处。
4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爱是不嫉妒,不自夸,不张狂;5不作失礼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动怒,不计较人的过犯;6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
7爱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8爱是永存不息的。
先知的讲道终必过去,方言终必停止,知识终必消失。
9因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只是一部分;所讲的道也只是一部分;10等那完全的来到,这部分的就要过去了。
11我作孩子的时候,说话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想法像孩子,既然长大了,就把孩子的事都丢弃了。
12我们现在是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
我现在所知道的只是一部分,到那时就完全知道了,好像主完全知道我一样。
13现在常存的有信、望、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
已加入个人最爱top7本来是冲着好友推荐+女主的人设+cult元素看的 结果远超预期 完全的意外惊喜洋子🤤🤤……嘿嘿🤤🤤……(划掉)《 真 实 事 件 改 编 》园子温:《日本的审查比中国更严》四个小时的体量着实不算小,尤其对于我这种强迫症患者来说,断断续续看了好几天才看完()不过或许也正是有了这样的容量,园子温才得以彻底地放飞自我,施展开来自己的浑身解数把想拍的一切一股脑地全塞进来 导致情节百转千回包罗万象 狗血智障又带感 混沌的极致就是癫狂的美罪与爱,嗯,这不比去他妈的世界香(划掉)“距离奇迹降临,还有1分”看到一半时就想给到S-,没想到最后结尾处不到一小时更为震颤 一切都已失控 一切都在向着毁灭疾驰 但或许爱会超越世间所有 带来救赎看完整部影片浑身颤抖两腿发软 不知道是不是颅内高潮了整个故事的根基存在着巨大的逻辑问题但是去他妈的逻辑问题 被治愈了 被教导了 被洗涤了 被升华了(当然也因为这个,我的脑子它不让我给到S+呜呜呜(划掉)园子温这种把纯爱包装成如此变态的故事的行为让咱想到了和泉万夜这老贼(褒义)之前居然从来没看过他的片 看来cult片领域还有好多宝藏值得发掘啊仔细想想风格很混杂很B级(本来就是B级片),与整个影片的那种粗粝感倒是相得益彰cult相当带感 有几处似乎让我找回了曾经初看cult片时的感觉(比如掰屌(划掉)比如最后决战荒诞的幽默风趣又讽刺 以偷拍内裤为代表的几处设计简直笑飞了 看出来园子温就是在玩()Boléro印象深刻 音乐极为契合影片的同时又非常带感 这片起码一半靠配乐撑着(褒义)那仨基友真是够意思够朋友了 真哥们啊夸张到无以复加的情节设计下也可以看到真诚的社会反思的影子 家庭关系 父权与威权 厌女 邪教 社会结构……以对宗教近乎嘲讽的解构格式为载体,却有着十分纯净虔诚的内核,颂扬了信、望,当然还有爱。
片子里的象征和符号蛮有趣的 城市中看不见的子弹 沙漠里纯白的十字架 优的不举等等洋子长达我也不知道多久的圣经独白很有表现力所以说其实本质是个三角舔偶像剧(不是)到最后,整个故事的最里层却是一部无比纯情的恋曲 看到那相握的手 这狗血俗套的HE真的让我长长舒了一口气 我爱死这两个孩子了 爱死这种纯爱故事了 这就是爱的感觉 呜呜 这种兄妹设定是真的戳中我的一切妄想 呜呜(女装吧,少年!
女装之后你的玛利亚将会降临世间,洗刷你的罪恶!
(划掉)“变态也有变态的人生啊!
”不难发现,片中的人物基本都是“异常的”,但他们变态得有理,有迹可循。
他们都是纯粹真实的人,都只是在渴求着爱。
(駄作是吧(划掉)什么是爱?
什么都不是。
什么都可以是。
总归是部超带感的血腥纯爱史诗,注定很多人不会喜欢,但是各个层面上都对足了我的胃口。
感觉应该抽出来一天完整地看一遍 但也没准是这样的割裂产生的沉淀带给了我如此独特的观影感受。
另,想看莉莉周和牯岭街了。
还有园子温说自己深受寺山修司的影响,回头也想找来看看。
评分:S
空洞です巨大的不真实感袭来时,就像一个空洞。
俺は空洞じゃない!
距离奇迹发生还有0天!
美しい电影讲了个纯爱故事,围绕着因缺乏父爱而参与盗摄犯罪的优对玛利亚的寻找,洋子对ssl桑(女装优)的迷恋和误入0教会被优解救、古池吸纳优的家人进入0教会而展开。
从未感受到那么多血腥、暴力、邪教、变态、狗血、中二、情色、同性、致幻、想象、荒诞、救赎、疯狂、神秘、残忍元素集中汇集在眼前的影像冲击,第一次看的时候感受到了那份“勃起”,直捣灵魂内里,看得如痴如醉。
不禁在深夜怀疑起此刻的真实,刚刷完电影躺在床上的我是不是卡夫卡笔下的超级大甲虫呢。
2019.7.6.三个高中生循着相似的原生家庭中父亲施虐、缺乏父母之爱的成长轨迹走向命运之门,从此彼此情感、信仰交叉,优最后找到了他的玛利亚也找了真正的自己(从迷失在对洋子的信仰破碎里走出,洋子用爱解救了优),洋子终于超越信仰理解了真正的爱,古池毁灭了虚幻的自己。
从厌恶走向觉醒,从误解走向救赎,从虚假走向真实。
我们的人生是不是也有奇迹发生的一刻?
从那一刻起,便被引领着从巨大的虚幻中踏向超越一切的真实感里去,像优一样为之疯狂。
园子温用这样风格化、异色的故事试图撞碎你,而我在写下这句之后,经历了因为硬盘爆炸导致的电脑程序的异常崩溃,世界于我仿佛再次失去了秩序陷入了空白的混乱中,我眼里只有洋子和优的纯爱和那一瞬间象征般的十字架了。
(我必须承认要在high了之后才能写这个影评...)看不见的子弹,透明的战争つぎの夜へ观影的时候感觉,洋子在遇到优之前一直都在怀疑自己的存在,她认为身边一直都有看不见的子弹飞来飞去,危险一直潜伏在附近,而世界也会在潜伏的暴力中迎来新的战争,她在等待这一切的发生。
我感觉我似乎看到了自己叛逆的青春期,躁动不安,只不过没有洋子那么强烈的视一切为敌人的自我保护机制。
但其实她的内心渴望爱,从《圣经》里寻找,到遇到熏,遇到优的“错爱”,再到0教会的“洗脑”,最后意识到自己一直被爱着,也爱着优,她最终战胜了内心的恐惧。
整部电影前半部同样给我子弹、战争的感觉。
非常具有仪式感的内裤盗摄,熏和神父的爱欲,洋子时刻处于和男性的战斗状态,0教会的发展,整个世界都陷入一种奇怪的疯狂之中,每个人都在用特有的方式寻找些什么,也都在努力躲开些什么,在短暂的欢愉和迷失后,随时可能像优火烧大楼那样崩破,重启。
我愿意将这一点向内理解,这不正是我这几天所存在的由于工作焦虑的状态吗?
总觉得在某个时候抓住了能坚持下去的东西,原来也只是暂时,很快由陷入由恐惧造成的慌乱中,情绪乱窜无处逢生,形容枯木遇水成活,与青春期并无二致。
庆幸的是,但是有些事有些人,大概会是永久的慰藉和真心。
我始终相信,不断在怀疑中的自己终将如同洋子和优一样走出子弹,趋向真实。
黑暗的存在是为了寻找自由和光明爱是原罪勃起Boléro大概觉得会是写着忍不住噗嗤笑出来的章节。
电影里用一种比较男性的视角展现出来了,有些搞怪。
当优看到头戴白纱打架前祈祷的洋子裙子被吹开露出内裤的瞬间,身经百pants的他第一次勃起了,而洋子也因为神秘“女子”出手相助意外一吻小鹿乱撞勇敢去喜欢(尽管她以为是同性恋)。
身为观众的我,感受到一种原始而直观的东西,和后期被变态却坚定、眼睛里流出血的优打动相融合,回忆起这个片段竟然有些感动。
记得小时候看电视剧到高中再次翻开文言《红楼梦》才知道宝玉在秦可卿家中就有过梦中云雨的经历,当时更多是合书惊愕,这么多年过去对这个有个更客观的认识吧(并没有),正如弗洛伊德所说,性欲是本能之一。
作为女生羞于见到也许是因为长期闭塞的性教育使然,但这种源自心理、心理的双重力量和婴儿初生又有什么本质区别么。
谁看到《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宁静跳入泳池之前的略显丰腴的曼妙身姿不会面红心跳呢?
对比之下是古池,她因受父亲的性虐待产生了对性欲的毁灭意识,经典的gif一幕吓煞我也。
加入0教会后,她也在通过对优家庭的发展试图改变她喜欢的优,毁灭他的性欲(爱情)意识。
最后她意识到自己无法影响优,爱是无法改变的,她最终将自己毁灭。
她更是个可悲的角色,童年的遭遇使她认为(性欲导致的)爱即原罪,只有0的信仰才能解救自己,而爱始终超越了信仰,男女主角最后也证明了这一点。
第一次看的时候,正是怀疑爱、拒绝爱和压抑爱的时候,但内心还是相信切实的爱,在这部电影里我也找到了我的答案,一个直接的结果便是喜欢上了导演和演员。
正如也会被俗套的爱情电影打动,园子温这种赤裸的、直接的、放飞的方式难得唤醒了一些很本真的东西,也是一些我们内心明白却很少看见、这样去感受的。
以及后来看到演员的采访,“感觉大人们拼命一起把我的外壳剥开,抱着明天会死的心情活在当下,一天又一天,发现自己还活着,哭了、笑了、愤怒、喊了、思考很多,感觉获得了重生“,与导演对决般,不断打碎、极限自我逼迫将饱满、爆发式的情感通过镜头激烈地传达出来,成功击垮了我。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永不止息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爱是永不止息。
————《新约·哥林多前书》第13章被形形色色的爱震撼着。
2019年末读完了《霍乱时期的爱情》,这本小说讲了个听起来不太真实但你却能去相信的故事,阿尔萨从年轻到老一直深爱女主,也一直为有一天能拥有她不断努力,即使一生持续不断和其他女人性交,用他的话来说,从灵魂一直为她保留着童贞,直到结局他们在一起。
与此类似的还有《千年女优》,千代子为一位少女时邂逅的神秘男子等待了一生,在她的演艺事业里不断追寻爱。
优被洋子压在身下,面对着洋子呐喊宣读爱的定义,他试图解救身陷0教会的她,也说出了自己内心的声音:我是变态但不虚幻!
我理解的爱是广义的,可以是爱情、亲情、友情和一些事物奇妙的连接。
曾经有过爱之不纯,或被爱绑架,或自私的爱的经历和行为,进而去逃避或者毁灭。
年岁渐长经历的事情变多,开始对恐惧习以为常后,开始理解爱、接纳爱、感恩爱、享受爱、奉献爱,恒久忍耐又有恩慈,需要时间和真诚的面对,现实世界里真实的自己太难曝光(剥脱,回归本我真实)了,爱终将使我们无畏。
爱的真谛看完这部电影一直记着“爱是永不止息”,虽然苦于不知道怎么去理解和践行。
去年偶然的机会参加了主内小伙伴的圣诞聚会,大家一起唱诗唱了这首歌,彼时不安状态的我突然得到了某种平静的治愈,不禁偷偷地掉眼泪,感觉到自己不再是虚无空洞般的存在,而是真真切切存在在这一片空气的实体中,呼气,吸气,一直被爱着,也一直爱着。
弄了半天是囧片~~真是够跳tone~不过看着还蛮欢乐的~
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么高分,我只知道我被活活雷了四小时……不过那些内裤还不错
物極必反。相生相剋。每個抖m的心中必住著一個抖s。看得我頭疼啊想說的太多了明顯有點混亂了過半之後,分成兩部或者三部可能會好很多吧。再加上劇情的好幾次跌蕩看得人很焦躁啊。最後吐槽一下可不可以不要隨便就來說kc
頭1/3可看,其餘的。。。。正如主題曲一樣—空洞。。。演技差了點。。。。實在不怎麼樣。。。。是不是因為AV/cult片看多了,再看這些輕口味的竟會覺得有點可笑?
又长又cult又好看的纯爱电影w
东亚人性压抑的一生,可惜那个年代没有瓦罗兰特,不然男主去打打瓦,也不至于变成这样。
对青春期性欲勃发欲求不满的果断吐槽和过度解构!
毫不节制啊,四个小时我草!各种内裤……哈哈哈,居然是喜剧!
没看懂╮(╯_╰)╭ 完全理解不能
相当无语的片子,血腥变态==
救赎和反救赎,反宗教和反体制,疼痛青春的呐喊,唯有爱才能让彼此被拯救,如果不能再为爱的人勃起,那该是多么悲伤的一件事。
寻爱是为了找回妈妈,犯罪是为了留住爸爸,变态是为了适应社会,癫狂是为了保存自我。
不必看完,败。这等鸡零狗碎,竟然最高分(不光大众)。
对于长达4小时的电影来说,园子温的编剧还是很有看头的,除了圣经读的比较多外。这是园子温较温情的一部片子了,描述爱,宗教,还是有很多喷血的镜头啊。
满岛光!满岛光!!跟周迅一样是来到人间的精灵,但是迷人好多啊——会吃人不吐骨头吗?其实男主的伪娘装也很漂亮。剧情啊、拍摄手法啊都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四个小时的一锅乱炖居然还挺有味道,日本版的《发条橙》? /女主太会用眼睛演戏了 !!!可爱
温子园“家庭三部曲”帷幕:一部反社会、反宗教的纯爱影片,基督的信仰变成了赎罪的人生,人生的乐趣变成了偷拍的陋习,最无法反抗的事实是被所爱之人叫做变态,心灵上的创伤胜过肉体上的摧残,变态也有自己的人生,只是没人理解,所以每一秒的人生之路都举步维艰;遇见自己期盼已久的神母玛利亚,第一次亲吻,也是第一次勃起,兜兜转转,走入被束缚的人生歧路,一边是信仰,一边是禁锢,剔除原罪的方式是禁欲;每个人与生俱来都会有自身所缺失的一部分,我们究其一生弥补不足,大声喊叫,用力奔跑,所有爱情里的遗憾,在恍然大悟的那一刻,曝光在了阳光之下,当手心相触,两颗心灵被看不见的红线连接,《圣经》里的话语不一定是真理,变态的喊叫也不一定是虚假,正邪相对、真假莫辨,这才是现实的本质。
園子溫下重藥了。愛死裏面的角色!
变态的人也有属于自己的人生。当命运大门打开之时,所有的一切都不能阻止。“爱是恒久忍耐,和恩慈。爱是不嫉妒,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恥的事情。不求自己的利益。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他人。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真爱与纯爱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它像佛光照耀着我们的黑暗与灵魂。
Cult片~好长,居然没间断地看完了,不过这样的体验一次就够了~配乐是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