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看完《碧血盐枭》了,不可否认,很有点失望。
这部剧,只是个包裹着国仇家恨,家族恩怨史外衣的言情剧而已。
而且,通篇只有一个人物血肉丰满,然而有此一个人物,全剧无憾。
他叫聂致远。
没有退路的致远 聂致远的身上聚集着最多矛盾和痛苦,他自幼丧父,全靠干爹抚养,但他发现干爹最为不义;他孝顺母亲,但发现母亲利字当头,也是违法之人;他想找逝去的父亲为依靠,结果母亲告诉他,父亲不过见风使舵的一个人。
他本不爱名利,却自认为在为国尽忠,结果发现自己不过是间接帮助政府大盐商欺压百姓。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当政府制度错误---设置高盐税,纵容官商垄断;当父不父,干爹见利忘义,杀人如麻,他如何为臣为子,去遵从所谓“恩义忠孝”?
生命中唯一剩下最真实最宝贵的,只有对胜雪的真情,但这真情,却在一开始剿灭窦家寨的时候亲手断了可能。
致远最惨,惨在一开始就没有退路,但致远可贵,正当他的整个信念世界被颠覆,他作为一个人的情感却慢慢苏醒复活,他终于抛掉一切束缚,开始作为一个“普通人”,勇敢地直面难题前行。
自我救赎的人性之美致远最终选择自我救赎,选择阻止干爹而不杀他“大不了我养你一辈子”,他孝顺娘亲,却不肯她再放高利贷;他选择尽自己的一切力量照顾胜雪,保护胜雪,让亭轩照顾她也好,不告诉她残忍真相也好,帮助她弄私盐也好,这个角色慢慢动人起来。
他做的事未必每件都正确,却是最真实最人性的想法,然后,他心甘情愿地承担一切后果。
自我救赎是最难走最漫长的一条路,随时会毁灭你的一切。
直到了最后一集,他终于完成最艰难最惨烈的一跃,拿出勇气和真心,去换一个黑暗的新婚之夜。
只是因为,他认为对胜雪来说,这是对的。
只是因为“真心爱一个人的时候,根本不舍得去骗她。
”也许永不会有人理解和赞同,也许这辈子他都会一无所有,这真是最笨最痛苦的一条路。
努力了一圈,结果仍然不是他能主宰的。
但他已经选择了直面前行,就不能回头。
尽力之后,他的内心反而解脱,他或有遗憾,却不再有后悔。
聂致远,到这里作为一个真实的“人”,绽放出了最灿烂的光芒。
我怀疑,这个时候,添哥最深的用意才显现出来。
《铁血保镖》甚好,讲了个“义孝”两全的尚智,但这部片子完全颠覆一切“忠义仁孝”,直言给我们听,当全世界颠覆坍塌,忠义荒谬,你仍可以选择勇敢和人性,直面前行。
就像聂致远,他当晚出门的时候,看了一下天,明月高悬,他的心里澄澈透明,一如他的泪,就这么前行,一路走下去,哪怕抛开尘世,到四面冰封的雪山又如何?
其实无非是个爱情故事,为了圆满,TVB通常都会加入纷争,于是,一部剧就这样诞生了。
评了两期《碧血盐枭》,再多说也无异了,这本来不会是一部在我的印象中扎根的小剧,只是因为大部分的观众都被《珠光宝气》折磨得累了,转而投向《碧血盐枭》的怀抱,《碧血》终究没有承受住那么多的爱,除了二少狠狠地让一帮女粉们伤了一回心,一切都如常!
我仍然忍不住要说二少,这角色太不正常了,各大偶像剧里的那些武装得无比完美的男主角也不过如此。
频繁地看到每一个《碧血》的观众都对二少充满了无尽的遐想,他居然还很应景地活下来了,而他对胜雪的爱却让我无比地失望!
他太完美了,完美得不真实,他和致远明明都深爱胜雪,却试图用让爱来完结这个故事。
让爱这种事情不仅让胜雪气愤,也让无数的女同胞气愤,我宁愿二少自私一点,他们的故事兴许让观众看得更热和!
在一阵拖拖沓沓的挣扎之后,终于还是结束了这个早该完结的故事。
坦白说,从二少死去之后,此片应该趁早打住,留下个开放式的结局更好,而编剧偏偏要再啰嗦个2集,我活生生被拖得失去了兴趣。
最后,《碧血盐枭》终究成为了众多失败的TVB剧之一,我毫无保留地为它画上了一个句号。
That’ all!
不知从何时起,很少为戏里的爱情所感动。
大概因为见多了现实的情情爱爱,知道理想与现实不止是千里的差距。
胜雪遭遇的,依旧是剧集式的理想爱情,爱得真挚深邃,爱得缠绵纠结。
可是却为此感动,久违的感动,莫不是因为太理想所以感人?
胡亭轩是聪明绝顶的,但若不是这么聪明,幸福于他或许会更简单些。
他知自己有病在身,做不了她的依靠;他知她知恩图报,却另有一段刻骨感情在心中。
所以,即便迫于形势与她做有名无实的夫妻,也要在新婚之夜写分合离书给她。
可是,他却不知,遇到这样一个男子,会因为自己而把买花朵耳饰当成习惯,会在分离的日子写大字来计算时间,会在不开心的时候陪伴在身边,任何一个女子都会沦陷下去的。
是谁说过,三个人的爱情,终究太过拥挤,二少爷一开始就注定是要离开的,只是那女子的心中,有块柔软的空间,永远都是属于他的。
聂致远甫一出场,就是背叛。
却未曾想到,他的爱更深沉。
他知与她缘分已尽,只想她找到更坚实的肩膀依靠,拼力奔走,心底下不过期望着她的幸福快乐。
他爱她,却说不得,只能苦苦地立于远处,如他所说的,能做的,不过就是保护她而已。
聂公子不是胡二少,所以当他得知她心中还有他这个人的时候,便不顾一切闯入洞房带她走;所以为了和她的幸福,他会选择给人勒索,把秘密保守下去。
同样,若不是那么正直,他的幸福也会更轻松些。
花烛夜,他说,原来爱一个人都舍不得骗她,拿而今的恋爱指南看,是个多么迂腐的决定,然而却迂腐得感人。
别问一个人会不会同时爱上两个人,爱,本身就是个没有答案的命题。
只是感动于这久违的感动,不必细究的感动。
p.s: 难得有几分入戏的TVB剧,想不明白怎么就海发了。
之所以先放弃看《珠光宝气》而选《碧血盐枭》,是因为被《碧》剧简介的最后一句所打动:从一点点盐,可以看到天下百姓的困苦。
我一向喜欢看浩然大气的题材,时装剧可以看人性纷杂,古装剧可以看世态炎凉。
电视剧的长度足够铺陈也足够深化,才能够将一个故事说尽道明,嚼出味儿来。
这也是我这么多年来,始终热爱TVB的原因。
不得不说,《碧》剧选了一个绝佳的题材:盐。
在故事开篇即已点明,“人不可一日无盐,盐来自无穷无尽的海水,理应不费分文。
但是早在春秋时期,当权者已经懂得利用盐来作为牟取暴利的工具。
盐商贩卖官盐,历经输纳、过桥、过所、开江、关津、口岸等重重关卡,无数的贪污苛索、征税,令盐的价钱越来越贵。
在清朝每年所得的盐税已是全国税收的一半,多达一千多万两。
” 然而这一千多万两,只不过是卖盐得利的区区小数。
在扬州城里富甲一方、穷奢极侈的,均是盐商。
盐之暴利,当然还会引得更多的人趋之若鹜。
除商之外,当属官与枭。
古时的私盐与现代的私盐是不一样的。
古时贩盐,须向朝廷购买盐引,即贩盐资格,非有财力和地位的盐商而不可得。
官府为牟利,便不断提高盐引价格,水涨船高,盐商自然只能从盐价上追回投资。
最终望价兴叹的,还是平凡百姓。
盐价的高涨和官盐的垄断,致使私盐盛行。
凡无盐引贩盐者,是为私盐。
制造、贩卖和购买私盐,均属违法。
盐枭所做的,便是在刀口上舐血的买卖。
而盐利如此丰厚,当中官商勾结、贪赃枉法之事自然在所难免。
而贩卖官盐的盐商利欲熏心,竟会在盐中掺沙子、加石膏,明目张胆地获取更多的利润。
百姓之苦,可想而知。
故事的开篇,就有引人入胜的矛盾冲突。
身为缉私营副统领的聂致远正直不阿,他最初信奉的是法纪。
私盐违法,他必会不遗余力地打击,甚至不惜身犯险境,但他偏偏爱上了盐枭的女儿窦胜雪。
他最初的信念全由一力栽培自己的义父屠应龙树立,在他眼里,义父是一个大义凛然、有情有义的真英雄。
但事实上,屠应龙只是一个贪恋富贵、以权谋私,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大奸贼。
情与义、对与错,在他心里煎熬翻滚,进退两难。
在故事的推进中,他将会看清真相、面对抉择。
致远未负众望地选择了义。
他辞官、劝诫、抗争,甚至自己也做过盐枭,但可惜,始终未能跳脱出私人的情感。
他辞官,是看不惯污浊官场里的私相授受;他劝诫,是不想义父恨错难返;他抗争,是出于善良正直的本性;他做盐枭,只是为了扶助自己所爱的人。
胡家是扬州最富庶的盐商。
多年来一直稳坐盐业总商的位置,也因此引来了不少心怀叵测之人的觊觎与针对。
胡家二少爷亭轩智计出众、运筹帷幄,苦心辅助父亲撑起了整个家业,可惜身患重症,时时命悬一线。
而胡家身处风口浪尖,自然将经历大起大落的无数风波。
如果情节的发展,终能从致远的矛盾和胡家的起落中映照出黎民百姓的困苦,那么这个故事真可以升华主题,臻至完美。
很可惜,《碧》剧因为过分纠结在个人情感里,最终未能达到这个高度。
只是写情一绝。
写致远对胜雪明明情深似海,偏偏负疚极深;写胜雪对亭轩涓滴感恩,甘心成全;甚至写蔡银花对屠应龙的生死相随、不离不弃。
“情”之一字,构筑起了《碧》剧百转千回的气氛。
即使后来略显拖沓和失准,依然能够感人至深。
二男一女的情感纠葛是主线。
胜雪是有须眉气概、敢爱敢恨的好女子,亭轩是聪颖过人、温润深情的男子,致远更是个至情至性、隐忍担当的好男儿。
纠结在这样的情感中,对他们三人来说都是不忍。
于是这样的情感,终于也使编剧失去了掌控之力,于是草草安排了亭轩的死。
这样的结局,多少还是让人有些难以接受。
好在最后一集,将致远对胜雪的情推到了至高点。
你不会想到,当致远终于能够迎娶自己深爱的女子之时,他竟会那样不开心;当他苦心隐瞒许久的真相真的可以完全尘封之时,他还是选择了坦白;当他明知结果会使胜雪离他而去,他还是说出了口。
他在内心煎熬中隐瞒的真相,正是因为他内心有着对胜雪深涵似海的爱。
因为他之前对胜雪说过,我现在唯一能为你做的,就是保护你;之后他还说过,当你真的很爱一个人的时候,你就舍不得去欺骗她。
所以我相信,胜雪在冰天雪地里看见的那只萤火虫,是冥冥之中的注定。
致远用情如此之深,那个他深爱的女子,最终不会与他有缘无份。
马浚伟是我最喜欢的TVB艺人。
古装造型清俊出尘,表演尺度拿捏自然。
一蹙眉一扬眼,都自有情感含蓄。
除他之外,还有蒋志光,是他演活了这个诙谐幽默的盐运使姚守正姚大人,让我又想起了他们二人在《铁血保镖》中同样可圈可点的表演。
《铁》剧中最大的遗憾,是女角的苍白。
所幸在《碧》剧中,再无此缺憾。
这片子立意给5分,表演给5分,叙事给4分,节奏给3分。
本篇送给监制李添胜先生。
---情不知其所以,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聂致远去窦家寨卧底的时候,肯定没想到,这次行动会影响他的一生。
李添胜为首的创作者真狠,一开始便把灭门大仇撩那儿了,简直中文版的Irreversible.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历来是古装世界里两座悬崖之间飞鸟不渡的深渊。
透过聂致远的眼神,我看到胡斐和袁紫衣,看到乔峰和阿朱。
侠之大者,历来为国为民,有仇必报,至于儿女私情,从来被挤到角落里,空许约罢了。
那么,这个深渊是不是永远没法逾越呢?
李先生不急于回答,他反而安排聂致远走了一条最笨也是最艰难的赎罪之路。
致远放弃名利,发盐,辞官,与干爹决裂;致远保护胜雪,爱屋及乌,护二少,护二叔,从缉私到贩私盐;胜雪也好,胡夫人也好,他说:“无论将来发生什么事,只要你需要我,我一定会出现的”。
自始至终,他都在说,“冇问题。
”“我能为你做的......”他从来没有为自己开脱,从来不乞求原谅。
这个男人什么都可以不要,名不要,利不要,红尘可以别过,命也可以随时拿去,只要胜雪开心,幸福。
关于结局,观众们众说纷纭。
但是李先生清楚,他只拍了这一个结局--他心目中理想的结局。
雪山上火堆边,胜雪满眼是泪,但她的嘴角渐渐扬起,那是个微笑。
所以这个仇恨和伦理的深渊,终于被跨越,谜底只是爱和人性。
感觉马浚伟适合古装,喜欢虽然感觉似曾相识黄浩然也不错两个男猪脚都那么好真叫人难选择啊杨怡的角色太完美了,完美的不讨人喜欢了不过很漂亮,衣服发型化妆都很漂亮!!
看到19集了感觉是越看越好看,很适合消遣的一部轻松片子开始情节有点拖沓,不过越看越精彩胡老爷坐牢了,蔡子安和4小姐成亲了(那个4小姐怎么看起来讨厌的了)胜雪嫁给2少爷了和小聂会怎么样呢?
MS看到小聂和某人拜堂的镜头是和哪个?
纠结
虽然还没有仔细看过剧哈但是之前的片花是看过了,还有预告的花絮杨怡这里面的发型还不错/刚刚才拿上最佳女配角的杨怡,这是第3次演1号女主角好期待。
还有宫心计!
期待!!!
严重认为应该二十集完结。。。
后面开始很拖沓的样子,是为了赚钱而多加了五集吗?
莫名的结尾。。。
咱家的浩然啊,死的真是太莫名了。。
发现很多人很有爱捏,姚守正大人真是太太太可爱了,哇哇哇哇,大心一记,阿广和阿亮也很有爱啊很有爱,阿亮把手缩在袖子很酷瓦。。
近日,铺天盖地都是有关《珠光宝气》的剧情讨论,大体上都离不开个“乱”字,80集的长剧能拍得这么跳跃也不容易!
越往后看,《珠光》能留在我记忆中的画面越少,我一定会耐着性子看下去,想看看戚其义到底会如何玩弄我们!
也不是没看过曾经的长剧,至少我还能记得10年前《天地豪情》中四个女主角剧末死了三个,还记得蔡少芬站在比她矮的张家辉面前卧底,而最后还是被他杀了!
《珠光》能在我的印象中留下什么?
我拭目以待!
跳脱《珠光》的光环,我把我的注意力放在了《碧血盐枭》(原名《胜血盐栈》)上,很遗憾,此片卖给了大马,此举将引起有少马GG和怡姑娘的粉儿们愤愤不平了(其中包括我),怪了,多好的两人咋就是不受捧?!
曾经有个大学同学觉得黄浩然长得很帅,这男人长得是不错,就是那眼睛,总是欠些温驯,一鼓眼就有一种杀破人的凶相,怪变态的,搞得人人都觉得他只适合演坏人!
《碧血盐枭》中,小黄饰演胡亭轩一角,这个角色从第一个镜头病得奄奄一息,跟抽鸦片似的,到在胜雪的鼓舞下,对生活重拾信心,怎么看都还是个病夫。
不过,这对小黄来说是件好事,化妆师将小黄脸上的凶气很巧妙地淡化了,不自觉还流露出了一股子温柔,初看《碧血》,觉得这孩子好,又孝顺,又有才,还对胜雪无微不至,就是那身子骨欠了些!
反而是马GG的出场,着实让我失望了一把。
聂致远依然正气凛然,却是利用了胜雪的感情来剿灭盐枭集团。
我当然不会像胜雪一般仇恨他,但此刻,亭轩略胜一筹,巴不得胜雪从了亭轩。
只看了两集,对该片充满了好感!
特别是怡姑娘,今年都30的人了,还是那么青春秀丽,扮演起18、20的小姑娘一点都不岔,《家好月圆》之后,觉得她演技也的确进步了不少。
想当初看《汇通天下》时,她那粉嫩的小家碧玉相还是有些稚嫩,如今,总算是闯出来了!
也许真的被《珠光宝气》压迫太久了,《碧血盐枭》如沐春风般吐了口气儿~~~~~
TVB这是怎么了?
为什么这么多好剧会海外先行?
像之前的《碧血盐枭》,据说被当作仓底剧,在马来西亚播出后,直到《巾帼枭雄》大热后才能趁着“枭”的热潮,靠着剧名的关系才能进入香港人的眼。
其实本着一个看过马来西亚播放《碧》剧的老电视迷说,《碧》剧绝对比同期的香港播放的《大冬瓜》好看好几倍,从故事的可读性(金砖砌墙,不知是不是抄袭了金墉的尸体砌墙呢?
不管怎样,这节构思都相当精巧),到演员的表演(有马浚伟、杨怡的左右为难,更有黄浩然对杨怡的一往情深让人心灵触动),虽然整出戏是没有《巾帼枭雄》、《金枝玉孽》等剧出彩,但也中规中矩之中不乏感人至深之处。
真不懂为何当时翡翠台会优先播放《大冬瓜》?
是不是香港师奶们更喜欢些无厘头的搞笑,而不喜欢有深度有内涵的故事呢?
今天我坐在电脑前,更庆幸现在信息通道的发达,才能在网路上同步看到正在马来西亚播放的TVB新剧《仁心解码》。
这段时间一直追萱萱的《老婆大人II》,对萱萱的演技一直都很推崇的我,又一次被TVB的弱弱的故事弱弱地打击了,后期变成只是习惯去看下去。
无聊的追剧期间,才了解到《仁心解码》居然是海外先行。
因为《碧血盐枭》也是海外先行,所以突然又有了兴趣,这才在网路上寻着“杏林”去了。
这下总算又有了些寄托。
本人的坏毛病,在家一定要找个电视放着听的,不然耳朵就会寂寞。
《仁心解码》才五分钟就不仅抓住了我的耳朵,也抓住了我的眼,我的心,自此我一下班回家,就被牢牢吸在电脑前,看一集最新的《仁》剧。
《仁》剧的主演方中信的表演我并不夸赞,他表情贫乏,演专业人士并不到味道。
但《仁》剧精彩在于故事,一到两集就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故事,再加上每个故事中暗含的逻辑联系,这样一步步推进整出戏的发展,一看就知道是传承了TVB九十年代末刑事侦缉类优点,同时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分析推理出其心理发展,更加添了些许推理“本格派”的风格。
让人看了一集就刹不住欲望想看下一集了。
总的来说,演员并不见得很出色,但编剧确实很出人意料,能将精神病题材和刑事断案融合一体,且不落俗套,着实让人很想推荐。
再次转回我的话题,我真不明白,为何这么好的剧会海外先行?
难道是怕香港师奶不喜欢?
这让我想起年前的《与敌同行》,这部戏在广州等内地倍受关注,但在香港本地收视率似乎远不如堆砌四个靓仔的推理幼稚的《少年四大名捕》。
老实说,本来我也很期待《名捕》的,可是看了几集后,感觉实在一般得可以,不否认仔是很靓,但故事实在太弱了。
这不是演员的错。
《与敌同行》则是故事演员都到位,除了结尾,结尾太仓促弯转太急了,让人失落。。。
从这两部戏的收视对比,也许TVB在发剧方面正是首先考虑本地那些“拥泵”的口味,像缺少了林峰、佘诗曼的《碧》和《仁》,只好藏到仓底了。
不知道《仁心解码》要趁什么风才能进入香港人的眼呢?
PS。
最后提一句,黄浩然过档到无线之后的表演都好让人心动,希望他能在无线发展出自己的一片天!
此剧很一般,二少很萌
挺喜欢黄浩然,不过还是坚持看不下去。
剧情不错
打发时间不错~
这才是黄浩然和敖嘉年的演技之作啊!!!
郭峰你不用演的那么夸张…
二少神马的
主要想看马浚伟··但他的戏份都不多..而且聂致远这个角色一点都不出彩! 剧情有点沉闷···· 谭小环和蒋志光还是在九五至尊里感觉比较配
黄浩然
我很辛苦才看完。。。为了官配而必死的二少真可怜啊。。。死得好冤。。。!!!!!!!!!!奇特的二刷~~我以为没看过~~再看了一遍!!!这剧是有多容易忘记!!!!
看到一半,有点懒得看了
杨怡...
【补看杨怡09】倒着看“李添胜清装三部曲”。胜雪当家颇有《巾帼枭雄》四奶奶的风采。其余部分,家长里短拖沓太多。。。
都是我喜歡的人~~~~
比较有情节
嗯……
画面很漂亮
【港剧文艺复兴】小马的角色为什么都这么惨啊
为了那种爱情
通三晚宵终于翻煲完。冲着黄浩然看的,结果却又是我每次看完马浚伟剧一样疯狂爱上!史提芬的颜啊声啊都是我的菜!唉其实我经常觉得那些三角恋的女猪脚好幸福,摆明就超难选择啊喂!胡亭轩和聂致远谁挑得下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