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之前对《连环局》无比期待,因为里面汇集了我一直很喜欢的两个女子,奶茶和林嘉欣。
我希望两个人疯狂飙戏,上演一场女生版的“暗战”,但是影后的光芒毕竟掩盖不了剧本的苍白,《连环局》总得说来,某些细节处理还不错,但整体上仍有太多遗憾。
编剧的想法还是不错的,两个女主角在戏中都经历了角色的急速互换。
何婉真,一个好强冷静的督察,在儿子被绑之后变成了神经质的受害母亲,当儿子活着的希望已经微乎其微,她开始歇斯底里地报复,“我一分钱都不会给她!
”她喊着这句话的时候心里早没有了希望,反而开始像个亡命徒一般不顾一切。
“去绑架她丈夫。
”当看到何婉真得知林晓阳是绑架者的时候,我在旁边做剧情预测,大家都转过来看我,说剧本是你写的吧你知道?!
而事实是她确实那么做了,人在什么都没有的时候最猛,因为她已经没什么可失去。
何婉真心里当儿子已经死了,怀揣着复仇怒火的她爆发起来小宇宙也实在惊人,我们看到这时候的她完全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专业绑匪,疯狂、残忍、暴力、神经质。
林晓阳,从《异度空间》到《阿嫂》,从《救命》到《怪物》,我从来都不怀疑林嘉欣的爆发力。
一个女生一面有着最甜美的笑容,一面有着最“发狠”的冷酷眼神。
林晓阳因为丈夫的绝症迅速从一个曾经的受害者转变成绑匪,她染着阿兰"史密斯式的白色短发,在平静的面孔下隐藏着汹涌的暗流。
只不过,警察和绑匪都必须了解,有时计划徒有虚名,意外这种事任何时候都会发生,一个原本家庭幸福的戏剧教师,在一个个意外逼迫下朝深渊越走越近。
当她以为什么都在掌握之中,命运又给她来个大逆转,丈夫的被绑使得她瞬间崩溃,完全失去理智和尊严,临死之前停留在她嘴边的那缕笑容,记录了她最后的得意:我怎么失去我弟弟,你就怎么失去你儿子,我没有赢,但是你输了。
何婉真和前夫关系的表现很欠扁,张智霖的角色完全就是个花瓶,就像他这个角色在戏里说的,“我们离婚的原因不是别的,是你根本就不需要我。
”我以为在夫妻俩一致对外的过程中他们会和好,而事实是到了真正的行动时刻,何婉真还是把前夫铐在路边,自己冲去和绑匪见面,姑且就算这行为是为了保护丈夫,她表现出的仍然是不需要他,而自己处理好所有的事。
太过强势的女人很是可怕,尤其是强势女人发飚的时候。
幸好林晓阳这个绑匪虽然狠,却并没有抛弃善良,在她心里始终有退路,于是她宁愿伤害自己,也要保护别人孩子的性命,以及丈夫的安全。
所以最后我们知道,当女人发起狠来,是很恐怖的。
用一句话来总结,这是一部开头有些吸引人,但后来有些失控的电影。
此话怎讲呢?
一个绑架的受害者,因为某种原因成为绑架者,这个情节还是挺抓人的。
但是到了影片后半段,绑架者动摇了,于是情节难以继续,只能安排一次横死来作为结束,这实在有点儿糊弄人的感觉。
至于演员的表演,林嘉欣的表演可圈可点,她现在似乎很乐于演反面人物。
刘若英的警察就不太像那么回事了,她实在不适合扮演此类角色,当作为受害者,她表现出的那种悲伤和无助是令人信服的,但是作为警察,她的气质和举止就没那么有说服力了。
可见,即便是好演员也不是什么角色都能胜任的。
其他演员,只能说尽了本分。
当然,张兆辉的警察还是挺厉害的。
还有,影片的情节有一些硬伤,不过这是一部影片很难避免的。
但是一些细节问题不注意,就显得创作者有些漫不经心了。
就说刘若英脸上的擦伤,每场戏都不一样,可见化妆实在是太不敬业,导演也实在太粗心了。
刘若英需要《连环局》这么一部片子证明自己戏路的宽阔。
优秀的女警督,忙碌的工作狂,自然会给人女强人的感觉,而刘若英的诠释,给予了女强人多一点的“人气儿”,也赋予自身小女人之外更加成熟、职业的气质,实在是比较合适当下的她,想必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已经贵为奶茶姐的刘若英没有必要接这个片子吧。
相反林嘉欣也许需要考虑拓宽戏路了。
从成名作《异度空间》到《救命》再到《怪物》,然后是这部《连环局》,我们观众已经完全相信林嘉欣饰演变态、极端、疯狂女人的实力,林嘉欣可能更需要一部更大气、或更细致的电影来证明自己在“主流”方向的实力,比如刘若英的《20、30、40》,但如果林嘉欣对于极端女人的诠释的确自有一套且享受其中的话,那也完全可以业精于专、自成一派,那样反而会更好。
《连环局》显然是一部想说的比说出的要多得多的电影,整体节奏很快,不拖拖拉拉,甚至有点一气呵成的感觉,只是当最终我就要叫好的时候,电影戛然而止,真正让人回味的那点东东没有说出来。
可我还是对导演罗志良充满期待,《枪王》、《异度空间》、《救命》、《连环局》这一路下来可以说罗志良是个优秀的类型片导演,起码每部片子对于我来说都是值回票价的,尽管有些片子我是看得盗版......囧,但,他的片子再上映,我还是会去看,口碑好嘛。
还算可以的电影,虽然情节经不起推敲和回味,但是两位女主角的表演还是很值得称道的。
说实话,我觉得奶茶在警局里,在作为警察办案的时侯,真的不是很有感觉,她的气质还是比较女性化,黑白分明的眼睛里女人的感性实在多过警察角色所需要的钢性,她还是表演情感戏比较出色 :)林嘉欣演的“罪犯”还是蛮到位的。
这是一部心理戏,在犯罪的框架中,在连环相套的困境中,分别生发自对丈夫和儿子的爱,让两个女人的心理挣扎与博弈,充满了矛盾的张力,刘若英和林嘉欣算是真正演出了女人的爱和恨。
好象有点可以类比当年的无间道呢。
故事的主题貌似关于绑架,但我觉得这背后,最本质和最重要的推动力就是爱。
绑架,求钱的背后就是索爱。
考验人质和家属之间的爱,考验绑匪和营救者之间的心理,当一场绑架“阴差阳错”地发生在两个女人中间的时侯,导演就是要我们看到一种女人之间的异样的较量。
林是发起者,因为她曾经是人质家属,她知道那种不顾一切的救人欲望可以让人做出什么,可就是因为她“意外”地失去了弟弟,承受过的痛苦让她无论如何也要抓住“唯一的亲人”,而这样的努力实际上也只是一种绝望中求生的“困兽犹斗”。
刘独立而干练,职业理性与情感冲动的拉锯战中,她所有的挣扎都是一个母亲必然的行为,林的话一针见血:“不是看她有没有钱,而是看她有多爱她的儿子”,这是因为她知道绝望中的人会做怎样的抗争,而女人的爱有多么大的力量。
同样的,当接近崩溃的刘知道真正的罪犯是谁,而且还是以另一个“可靠的男人”的生命为代价的时侯,她一下子明白了所面对的和自己能做的。
她铐上老公、自己去解决,其逻辑和林的一模一样,让什么道德和规则见鬼去吧,她要的是自己的儿子,而最有力的武器和砝码就是对手的爱。
当两种“爱”以你死我活的状态尖锐对立的时侯,该怎么处理可能导演也甚为头疼(所以最后才会有一辆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肇事”汽车),在社会规范下,罪犯是一定要死的,但真正的悲剧就在于“坏人”并不是真正的“坏”,她到最后也没有杀死那个孩子。
她曾害怕真的伤害人质,她只是想最后带着钱和丈夫离开,被智叔发现的时侯,她哭倒在他胸前,剧中给她的安排是打死了凶手而从此无法回头,这是犯罪道路的一种必然,却不是情感发展的必然。
因为她的犯罪逻辑在另一个女人身上再次印证,(刘也曾经想去绑架富商的儿子)只不过她以受害人质家属的体验实践了绑架的威胁,而后者却以从警的经历做到了警察才会使用的招狠下心,只抓罪犯!
于是两个女人最后赤裸裸短兵相接的时侯,林输了,因为刘已经当儿子死了,是“寻找尸体”了,那份“我一分钱也不会给她”的决绝,那种虐待对手爱人的报复与仇恨,作为发起者的林,始终都存有道德感的林,是绝对拚不过的。
两种同样的绝望激烈碰撞、彻底发泄的时侯,歇斯底里的尖叫中,林冲了过去,她的死亡终结了这场PK,但深知较量真谛的她最后以一句“是你逼死了自己的儿子”,把所有的恨全部压给了对手--她竟然能够放弃,她竟然能够如此狠心。
然而这样的重量任何女人都承受不起,刘举起手枪的时侯,只有儿子的讯息能够挽回她的生命,只有那份爱能够让她生存下去,这就是电影最后展示给我们的团圆,“正义”的爱最后“活”了下来。
至于剧中的男人,倒是点出了一个永恒的话题,女人是应该去依靠“可靠的男人”的,或者,这样一种被需要感是男女双方都渴望的吧。
可惜了智叔这个好人。
通常好的故事都会充满这样的生活张力与人生洞悟,尤其是人性和爱。
但是描述人性与爱的故事却不一定都是好的。
所以,情节逻辑还嫌欠缺的本剧,至少在情感逻辑上给了我们一些启示,这已经很好了。
:)
没有什么标题能更好地概括这部电影的内容,除了“为了爱,不惜一切代价”。
导演罗嘉良最擅长拍惊悚悬疑片,这次的《连环局》看似转型,其实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诡异。
《异度空间》《救命》可谓惊悚悬疑片的代表作,可是《连环局》依旧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罗导的风格。
首先给人以冲击的是林嘉欣(几乎要成为罗嘉良的御用演员,是罗导的两部代表作《异度空间》《救命》的女主角。
)的一头白发。
而影片开头的那段轮椅舞更是充满了诡异的色彩。
而之后的情节更是扣人心弦。
很少有以女性为主角的犯罪片,而且是几乎没有男性只有女性的动作片。
两位女主角的斗法并不那些男演员差。
舞蹈老师林嘉欣为了给丈夫治病,铤而走险绑架富商郭涛的儿子。
为了摆脱警察的追踪,她命令督察刘若英和富商郭涛在交赎金之前,当着众人面,在洗衣房中,脱光衣服。
正当富商郭涛准备交赎金之前,督察刘若英却意外发现被绑架的不是郭涛的儿子,而是自己的骨肉。
在悲痛过后,她开始寻子之旅。
为了爱,不惜一切代价。
她忘记了自己是一名警察。
她为了凑赎金,摆脱警局的监控,甚至试过去偷,甚至想去绑架其他小孩,也试过跪下来求别人借。
为了孩子,母亲的角色占据了警察的位置。
当林嘉欣的绑架和刘若英的解救都陷入僵局时,一位警探大胆猜测老友林嘉欣正是这起绑架案的元凶。
当刘若英得知林嘉欣正是绑匪,救子心切的她绑架了林嘉欣的丈夫。
为了刺激林嘉欣,她违背了警察的职业道德,摧残林嘉欣的丈夫。
最终林嘉欣意外死亡,她的丈夫也已死去。
林嘉欣临终前说是刘若英逼死了自己的儿子。
刘若英误以为儿子已死,准备在广场上饮弹自杀,却意外发现儿子还活着。
一家三口在影片最后得以团聚。
很欣赏两位女主角在片中的突破。
林嘉欣在《怪物》中,已经让人赞叹,在这部影片中更是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而刘若英一贯以温柔知性形象示人,这次的动作都很是干练,男人婆的形象新鲜而且自然。
片尾的歌曲很应时应景,可惜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还望各位帮帮忙。
其实知不知道名字并不重要,合乎影片就好。
回顾这部影片,林嘉欣为了对丈夫的爱,去绑架别人。
刘若英为了对儿子的爱,去偷公家财产,去跪下借钱,去绑架别人。
在爱的面前,一切都是无力的,一切也都是无理的。
两个女人为了爱,与其说是不惜一切代价,倒不如说是疯了。
片中有点令人倒胃口的就是商业片中永远不可避免的“电影广告”。
索尼爱立信的手机总是频频露脸。
不过导演处理得还好,不至于让观众厌倦,否则就会落得《命运呼叫转移》的下场。
只看了内地版,奶茶苦练的粤语无法领略一二,林嘉欣的国语配音又太过奶味,有点不爽,剧情方面暂时不知道是否阉割。
影片由绑架案起,以绑架案终,更像是一部绑架教学片。
至于连环局,几宗绑架案之间虽然互有关联,但细节处疑点太多,影片通通以巧合带过,不能不说是剧本的硬伤,不过毕竟不是侦探片,这些问题不用细究。
两个女人,因为不同的原因卷入了绑架案,最后PK。
其中的角色转换,戏剧冲突都让影片增色不少,也让林嘉欣、刘若英这两个性格女星有了不俗的表演。
林扮演的角色从受害者变成了绑架者,丧失亲人的痛苦,不惜一切想要赎金救丈夫的急切之情,和一丝未泯的良心集于一身。
刘扮演的角色则从侦办绑架案的警察成了绑架案的受害者,从一个雷厉风行掌控一切的女强人一下子变成了孤立无助的母亲。
一个女人被逼急了,什么事都能做的出来;而一个母亲为了孩子,爆发出的力量也超乎想象。
其实只要踏踏实实的拍片,香港电影还是能看看的,只是如今浮在表面的东西太多,没有太多令人怀念的片断了。
所谓港片,情节确实跌宕起伏。
开始的绑架案由于绑匪的死亡而导致了肉票的死亡。
与结局相呼应,差点让我来一句,唉,因果。
情节还算精彩,紧凑,只是。。。
港片就是港片,还是这么点意思,而且这片子还有些硬伤。
当初的绑架案,要说过错也是智叔的过错,毕竟是他去劝服绑匪,不料一绑匪情绪失控,而意外坠楼。
而大姐只不过是总负责人,就算有错,也不至于是深仇大恨吧。
晓阳能和智叔称朋道友的,却把大姐看的眼中钉一般,有些不能理解。
而最后的结局也是理所当然。
死前最后一刻,玩具动了,孩子来了,圆满结束。
over.
片子不算长,于是好歹还可以看完要说什么连环的故事情节,并不觉得设定的多么环环相扣倒是奶茶的演技依旧是那么出彩林嘉欣的也不错所以,仅仅看两个女人好了,至于其他人,还有所谓的连环绑架事件不看也罢,没看明白也罢,或者说,看第一秒看第2秒就已经猜出真相,都罢
幸福的一家人抱在一起,镜头拉远,画面淡出,我盯着黑黑的屏幕感动得泪流满面。
哦,其实我没哭,因为我正纳闷这场景看着怎么就这么眼熟呢。
我真的不是不喜欢大团圆结局,不过也不能不管前面怎么铺垫,逻辑合不合理,最后全来这一套吧,何况连场景手法都搞得完全一样……OMG,我的港式家庭大团圆。
其实有时候该死人就得死人。
你瞧瞧人家张兆辉为了剧情死得多么义无反顾,多么大义凛然。
最后连死不瞑目的脸都没露一下。
片名有点忽悠人的嫌疑。
一说《连环XXX》总会让人们想到高智商犯罪。
可是其实片子里没有精妙的计中计和将计就计,而实际上是意外+意外+意外+意外——绑架林嘉欣弟弟的绑匪的死是意外,林嘉欣绑错人是意外,智叔的死是意外,最后林嘉欣死还是意外。
或许“连环意外”更贴切。
ps:看到听到过很多人不喜欢林嘉欣的国语。
其实我自己还是挺喜欢的。
至少我觉得《男人四十》里的胡彩蓝就应该用这种懒懒的语气说话。
唉,她也30了,老了老了。
blog原文链接:http://sakinijino.com/archives/738
很喜欢刘若英,因为她在电影中对人物理解的透彻和200%的诠释,所以绝对有理由相信这部电影会因为有奶茶的加入而变得惊喜重重。
不过一开始,高级督察身份的奶茶,有些幽幽的,一扫以往干练女督察形象,总让我感觉不那么自然,有些牵强的味道,不禁有了一丝失望,看到后来才发现,警察的身份只是让妈妈的角色变得特别,让故事情节矛盾重叠.....总的来说,警察?
奶茶?
不称!
影片说的故事不复杂,从一开始脉络就很清楚,是一个根据真实案例改编的故事。
影片中林晓阳与何婉真为爱竞相,在扭曲的亲情下沦为亡命徒,不为别的,统统为了爱!
林晓阳为了给身患恶疾的丈夫筹集出国就医的一千万费用绑架了富豪的儿子,身为案件负责人的何婉真奋力追查,阴差阳错,绑匪错把何婉真的儿子当做富豪之子,一瞬间,何婉真从彻查案件的督察变成了神经紧张的母亲,在和一直身处暗处的林晓阳斗志斗勇,拉锯中牵扯着一些有关于过往如今仍在映射今天痛苦的记忆.....片断一:三年前舞蹈老师林晓阳的弟弟突然被人绑架,高级督察何婉真和智叔奉命解救人质,但在抓捕过程中,两名却绑匪意外坠楼身亡,最后警察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确实一具尸体,林晓阳也因此在心里埋下了怨恨。
可我并不赞同有些影评中所说的那样“她将所有的责任都归咎于警察身上,也为三年后那一场惊天动地的绑架埋下了伏笔”。
或许一开始弟弟的死,晓阳对于赋予警察的信任付之东流感到了深深的挫败感,她厌恨警察的失误,更痛恨自己居然把弟弟的性命葬送给了信任,所以才有了后来藐视警方办案能力,精心策划绑架前后事宜的种种举动。
记得林晓阳绑架主使人身份被智叔拆穿那一刻,她说:“我们从来都不是朋友!
”可后来智叔倒在血泊中的时候,晓阳那种瞬间流露的心碎是无法掩饰,其实她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去掩饰。
这正是这个人物可爱的地方所在,虽然她精心的策划了一场差一点就可称得上完美的绑架,但绑架的发生不是因为对警察的憎恨,而是和丈夫之间的爱情,只是极端的方式不敢表示理解。
片段二:何婉真与丈夫间似有似无的亲密关系。
女强人也需要有人体贴,有人欣赏。
但何婉真与丈夫之前失败的婚姻,我不敢妄自猜测在经过这么一段亲情考验之后能拨开乌云见朗月,但至少能让何婉真发现女强人身边的男人肩膀也可以很宽厚,靠上去也会很舒服,很安全。
刘若英的演技真的真的不是盖的,特别是作为一个有着督察身份的母亲,很精准的抓住了当发现被绑架的是自己儿子的时候与作为一位高级督察应该保持理智的矛盾心理,不仅如此,在奶茶的演绎下,让一位母亲因爱发狂,从良民变为绑匪的过程也变得再自然不过。
而一改往日腼腆女生形象的林嘉欣,一头银发,冷峻睿智,只可惜对警察的失望和对爱的执着,让她天真的以为法律是可以原谅,甚至放过为爱挺而走险的可怜人。
2012 copy from eve《綁架取節》個劇本好令我無言
电影怎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时身边坐的人
林嘉欣颠覆之作,刘若英演技还是不错的,只是剧情有点脑残。。。
确实挺差的。。。
前面都还不错,罗志良一向还是很喜欢拍些人被生活逼迫下走入极端的片子的。结尾的无厘头,其实很怀疑是为了能在内地上映做的修改,林嘉欣被撞的那一幕明显是后期做的,不让她被刘若英打死就是为了让刘手不沾血,不然即使她找到儿子,也没法正常生活。而之所以一定要让刘活着与儿子重逢自然是和谐的需要
有时候明知道无能为力,还是得面对。因为,我们不是为了自己
很丑陋,很丑陋
嗯...还是挺喜欢的
林嘉欣太想有所突破了...可惜总是接到不合适的角色...
还是挺精彩的啊~~
见证我混乱分手的嘈杂港片。
有些忘记了
一直很钟意刘若英!
刘若英好恶心
林略好,刘超烂,回想奶茶最好的电影还是文艺范儿的征婚启示和少女小渔。
依然是带有个人风格的罗志良出品,女人的疯狂看来要更胜男人一筹啊。刘若英和林嘉欣的表演很到位,尤其是刘,要从绝对冷静演到绝对歇斯底里,感情很强烈,可以的。p.s. 在出差,一个半星期看不到儿子的情况下,真不适合看这部片子啊!
结局差了点
被绑的小男孩兜里怎么一直有个手机?林晓阳被谁莫名其妙撞死的?最后电动娃娃的遥控器又是怎么恰好没被收走?看得直恶心。
巧合太多,不真实。刘若英演技越发好了,林嘉欣依旧没什么突破。可惜
为小机器人做广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