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胎

怪胎,I WeirDO

主演:林柏宏,谢欣颖,张少怀,钟瑶,钟政均,钟岳纯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0

《怪胎》剧照

怪胎 剧照 NO.1怪胎 剧照 NO.2怪胎 剧照 NO.3怪胎 剧照 NO.4怪胎 剧照 NO.5怪胎 剧照 NO.6怪胎 剧照 NO.13怪胎 剧照 NO.14怪胎 剧照 NO.15怪胎 剧照 NO.16怪胎 剧照 NO.17怪胎 剧照 NO.18怪胎 剧照 NO.19怪胎 剧照 NO.20

《怪胎》剧情介绍

怪胎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两个怪胎相遇之后,彼此的怪,不再奇怪。亚洲首部iPhone拍摄剧情长片 ,在爱情的世界裡,我们是彼此的怪胎。陈柏青是一名严重神经性强迫症患者,有非常严重的洁癖。每月的15号是柏青唯一一天出门采买的日子,就在某个命运的15号,他遇见了与他“同病相怜”的另一个怪胎—陈静。原本以为自己要永远孤单活在这世界上的两人,老天爷让他们相遇,发展出一尘不染的爱情,彷彿拥有了彼此就不再害怕被世界遗弃。然而这段看似命中注定的关系,却在柏青的强迫症突然消失后,渐渐的变了调……爱情的承诺,真的能永保新鲜吗?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爆破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九尾妖狐之血泪愚者信长独行天下广东十虎苏灿之潜龙出世将军在上之时空恋人四分之一的爱liar我才不会被女孩子欺负呢她的双眼背后我的女儿素英开国元勋朱德战友无声可爱恐惧波士顿法律第二季总之就是非常可爱~制服~僵尸来袭2:末日告别高中的夏天要久久爱WakeUp,Girls!新章夫妻破裂之际险物一号牌坊下的女人审讯室:英国第一季面孔:20世纪传奇人物怒火营救猎杀艾玛男人的故事血亲

《怪胎》长篇影评

 1 ) 一只鸽子引发的血案

借由OCD的隐喻,其实探讨的是普通情侣之间遭遇重大改变时,双方该如何处理彼此的亲密关系。

第一部分:常规展示。

一开始先介绍男生“怪”的具体表现形式,而女生的出现打破了他一如既往的习惯,开始自发寻求改变,而女生的主动则加持了这种改变,两个人在一起同时做出自己规则范围内的跨越:进行垃圾大挑战,都是彼此所不能接受的事物,属于同等公平的改变尝试。

两人针对彼此吸引的支撑——怪,做出灵魂约定。

第二部分:危机降临。

男生对于鸽子——外部世界的原始好奇,使得OCD意外被治愈。

女生如临大敌,希望停留在彼此熟知舒适的区域,并做出极端反应想要通过寻医求神拜佛巫术手段找回男生的OCD,未果只能让自身被迫接受这一改变,自己在抱有不甘委屈等情况之下,进行妥协,然而心不甘情不愿的让步伴随着必然的得寸进尺,然后走向任何末路爱情都必然的俗套走向:另一个与改变后自己更为合拍的人出现,一步步试探原本伴侣的忍受边界,在突破边界后将脏水泼向对方并说破分手。

第三部分:角色反转。

或是梦境,或是臆想,或是假象,看到那个象征着外部对人类无限永恒吸引的蜥蜴遇到的人变成了女生,她完全脑补出了之后会发生的一切,当她满眼泪痕转头时,已经跨越了能够回头的路径。

 2 ) 愿大家的“古古怪怪”在自己重要的人眼中是那么的“可可爱爱”

男女主患有OCD(神经性强迫症),在正常人眼里,他们就是“怪胎”,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因OCD两人结缘相爱,彼此互相理解包容,一起努力对抗OCD。

可有一天男主的OCD突然好了,症状全部消失,不再有强迫症。

从一开始的“你懂我”遭遇了“不再是同类”的危机,女主开始用尽方法试图让男主变回来,但关系始终往下坡方向发展,最终出轨分手。

女主回归到自己家里打扫起满屋尘埃,女主家就像是她的自我,恋爱后逐渐蒙尘逐渐迷失,终于有机会重新整理了。

最后电影还用了重复的手法,就不剧透了。

我感受是电影用OCD来强化人与人的差异,凸显男女主的特殊性,有点像花束般的恋爱的开始。

而我们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本身就不存在和自己完全相似的人,男女主在对方OCD消失后却无法接受彼此的差异,可能是“找到同路人太难了,竟然在刚遇上时对方却疗愈了,终究自己被全世界所抛弃”,他们似乎爱上的不是对方本身,而是另一个自己。

女主没有看到男主一直希望OCD可以消失,没有真心为他感到开心,男主也没看到女主心中的失落与安全感的丧失。

好的关系应该是因相似而吸引,接受彼此的差异,互相包容和影响,学习对方身上好的习惯与优点。

 3 ) 你我所认为的命中注定都不过是当下情景的注定

非常喜欢!!!

无意中在电台里听到介绍这个电影,因为说是用iPhone拍摄的,然后就一直想看一下,然后一直忘记。

在本该在好好备考的今天晚上,一口气看完了,妈的,看得我心里一惊!!!

刚开始以为轻喜剧爱情故事,两个精神强迫症在同一件事儿惊奇相似,及其合拍,简直天造地设,天作之合。

不禁感叹,啊,老天不会抛弃任何一个人,每个人都会有他专属配搭。

在我认为剧情会像其他类似电影,两个人会互相治愈,携手共赴更好的明天时,哇…这个转折点忽的就出现了,在某天某刻,不经意间……然后后半段,突变来袭。

消失掉的OCD可以代表任何现实中感情存在的问题~故事老套,但是把十分老套的爱情发展通过ocd一种疾病现象隐喻出来。

嗯,很精彩,而且,结局也很意味深长。

而且注意看还有1:1画面比例跟16:9电影画面比例的大小切换,这种呈现方式的改变也意味着事件开始转折了。

我也是到后来才意识到,哎,画面大小变化了。

总而言之,我好喜欢这个电影。

男主憨憨的,女主也超级漂亮,饱和度极高的大块色彩看起来非常舒服,很久没有让我猜不到过程,也猜不到结局的电影了!!!

情理之中,意料之中,酷。

我很喜欢。

 4 ) 别装了,你我都是爱情世界里的怪胎

相爱时所有的缺点都是优点,不爱时所有的优点也都会变成缺点。

每个人也都是爱情世界里的怪胎,这种怪因为有爱的存在,才显得独一无二的美丽和可爱!

我很想对你说:“你尽管怪,我依然爱!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寻味补影(xingge311402) 欢迎热爱电影的朋友关注。

这是一部全程用手机拍摄的影片。

虽然整体评分并不高,虽然没有大牌明星参演,虽然故事内核也较为老套。

但还是忍不住分享它!

影片巧妙的将爱情里那些司空见惯的悲欢离合嫁接在一对患有强迫症的情侣身上。

有趣又深刻鲜明。

如同海报上的那句话:“在爱情的世界里,我们都是怪胎!

《怪胎》2020 台湾 小柏,为出版社打工的翻译员。

但他只在家上班。

因为他患有严重的强迫症。

每天7:30准时起床,一秒不能多一秒也不能少;被子要叠的比豆腐块还要整齐;刷牙每颗牙齿必须要刷7次;周末必须要做好一周菜...

强迫症还给自己带来严重的洁癖。

每当紧张或者到一个地方时,必须要洗手,不停的洗手、洗手、洗手...

而在家的空闲时间里,他也是在不停的打扫卫生、打扫卫生、打扫卫生...

每个月只会在15号出门,穿上雨衣,戴上口罩和手套,全副武装的去进行采购生活物资和看医生等必要活动。

从家到超市的距离有500步,每一步的幅度都要精准把握好,少走一步多走一步都不行。

否则,便会陷入抓狂。

小柏 他是正常人眼中的怪胎,没有朋友没有爱情,独自隔绝在自己的小屋内。

可这一切在遇见小静后都改变了。

小静,和小柏一样,也是强迫症患者。

小静 情况比小柏还要严重,在外面时间长了皮肤便会大幅过敏。

强迫症让她必须去重复的做着一件事,比如偷巧克力。

她并不是爱吃巧克力,只是不去偷巧克力的话便会无比难受。

于小静而言,心里想着以后哪天受不了的话,便自杀得了。

两人无意中相识,同病相怜的两人很快走到一起。

两人十分欣慰,茫茫人海中,孤单的自己能遇见一个能懂自己的同类。

没有意外,两人渐渐生情,一起生活。

相遇本就不易,两人更加珍惜彼此。

一起打扫卫生;一起出门接受垃圾挑战;一起去偷巧克力...彼此成为对方的依靠,有另一半在,便不会被世界抛弃。

一切好似命中注定。

但同时,感情路上的劫数也在不期而至。

这一切在小柏强迫症突然消失后都变了。

事先没有任何征兆的早晨,起床后的小柏竟然发现自己强迫症消失了。

现在他可以不戴手套去捡泥土;去摸别人摸过的地铁扶手;家里零食散落一地他也不会觉得难受了;相框歪了也会无所谓...

可是女友小静却没有因此而感到高兴,因为她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于是两人去看医生,去求神拜佛,渴望让小柏再找回强迫症。

但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同样没有意外,回归正常人状态的小柏与小静之间的距离在一点点拉大。

原先一月出一次门,变成三周出一次门,两周出一次门...再到一周出三次门。

最终小柏提出要去公司上班。

她想对他慷慨一点,可是害怕他会离自己而去。

内心缺乏安全感的患得患失让她很痛苦。

而这种没有安全感是最致命的,这种致命的缝隙在朝夕相处中终会越扩越大,两人也会越拉越远。

当男友不再抗拒外面的世界,当出门已成为一种习惯之后,接下来会变成怎样,她很清楚。

一夜,早已下班的小柏消失了,再回来已是凌晨3点。

带着猜疑心的小静最终还是发现了事实。

男友出轨了,有了新欢。

这一切对自己犹如晴天霹雳,可对于男友来说却是振振有词。

他责怪她固守于自己的天地,责怪她不理解,振振有词的说道自己已是一个正常人,这一切都不可避免...其实此刻也无需多说,当小柏以正常人的眼光来审视患有严重强迫症的女友时。

可想而知,放眼之处都是刺眼的问题。

影片有个很巧妙的设计。

以小柏强迫症消失为节点,前面都是1:1正方形画面。

当他强迫症消失后,画面立刻变成宽屏,铺满整个屏幕。

回归正常人的他,眼前世界变大了。

世界早已不是自我封闭的那个小屋。

外面有垃圾、有细菌,有污染,但依然还是很精彩。

温柔精明漂亮的女同事,在他看来是患有强迫症的女友远远不能比的。

此时两人的步调已不再一致,最终的分手也不足奇怪。

在强迫症没有消失时,对方身上的『怪胎问题』反而是吸引对方的优点,从而产生情感。

可当强迫症消失之后,原先对方的优点全部变成了难以忍受的刺。

“相爱时所有的缺点都是优点,不爱时所有的优点也都会变成缺点。

”每个人也都是爱情世界里的怪胎罢了。

只是感情变淡就变淡,不爱就不爱。

要爱就深爱,不爱就放手。

把不爱还要加以诸多借口来修饰,不过是可笑的自我安慰罢了。

在给小柏加上背叛、渣男等标签时,也不禁让人审视这份爱在小静心中的地位。

是爱他还是爱他身上的强迫症?

在影片结尾,剧情来了个反转。

这次两人情况互换,变成小静的强迫症消失了。

于是和之前如出一辙,在小静的脑海里:回归正常人的她慢慢和小柏疏远,最终背叛,依然避免不了分道扬镳的结局。

“在我伤害他之前,该结束这一切吗?

”开放性的结局,将答案留给每一个人。

承诺的保鲜期能有多久?

有人是一生,也有人是过眼云烟。

这种老生常谈的话题讨论起来过于无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每个人都是爱情世界里的怪胎。

这种怪因为有爱的存在,才显得独一无二的美丽和可爱。

最美好莫过于:你尽管怪,我依然爱!

 5 ) “新冠”情境下的爱情隐喻

我可太喜欢这类古古怪怪、又可可爱爱的电影了,瞧这高饱和度的大面积色块,这令强迫症愉悦的对称构图,多少有些韦斯安德森的影子,但和《布达佩斯大饭店》那种欧式童话感觉还不太一样,情绪上有些《大狗民》的清爽味儿,总之,透露着一种有趣的神经质。

可惜只有前半段维持住了这种荒诞活泼,后半程情绪整个down掉,直到最后也没拔起来,与我看完预告、点开影片前,期待的轻喜剧有些落差,情感上没有得到满足,所以总体评分4星★★★★一、关于少的那颗星这部电影看似讲了一个普通的爱情故事,男主女主偶然相遇,因为共同点相爱,接着其中一方失去这个共同点,最后是两人面临分开的开放性结尾。

不过借由OCD这个外壳,外加男女主的演技也一直在线,前半场从相遇到相爱相处的过程看起来还蛮有意思的。

但是故事后半段情感冲突后就开始狗血,女主人设还怪怪的。

前面基本是女主主动“表白”,牵引感情线和情节线(提出交往、展示人体模特工作、提出洁癖挑战、合照时牵对方手),一副明朗敢爱的样子,男主就主动了一回(提出同居),而当男主OCD痊愈,两人情感矛盾出现时,女主又是偷看手机又是隐忍又是跟踪,我都纳闷好几回,就这性格怎么还不搬出去?

结果一搬回去就自杀了,看得我一阵气。

是,之前是埋伏笔说女主有自杀倾向,是,人的确可以既敏感又明朗,可总觉得缺乏人物性格内核应该具备的统一性。

简而言之,就是作为一个电影的主要角色,统一的内核,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勇敢”——用以推动情节,或者是“不勇敢”——用以反衬另一种勇敢的选择或者跟进剧情,女主这前后的反转,看起来有些令人费解。

紧接着下一段关于女主的设定也不喜欢,换女主病好的时候,为啥还是男主那个当编辑的工作,她跟图书出版社啥关系就升职加薪了?

好敷衍的设定啊,为啥就不能是画家?

她家里不是有一副很大的画像吗,就不能是她得病后有什么绘画障碍,只能当人体模特接近艺术工作,病好了回画室当老师什么的?

人物背景丰满一点啦。

再说两次分手后相遇的场景,男方病好说不认识对方时就一副绝情的样子,女方病好说不认识对方就于心不忍的表情,不知道为什么看起来也有些不爽。

还有结尾,为啥就不能欢快一点呢,我真挺期待两个人一起好起来的,但是两人一块病好,貌似又不能体现想要讨论的话题了。

那不一起病好也可以处理得欢脱荒诞一些啊,另有一个同路人,或者臆想出一个同伴一起疯,再或者直接魔幻掉,都比悲悲戚戚好,总之被这样荒诞开场吸引的我,就想要看到一个快乐的结局。

哎电影我还是蛮喜欢的,怎么讲这么多不喜欢的地方,大概是因为可惜呐,离满星的喜爱就那么一步之遥,国产韦斯安德森近在咫尺啊!

二、关于电影的主题我觉得这部电影想要讨论的主题可能并不是爱情,因为在我看来男女主之间也根本不是爱情,只是一种“同病相怜”。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两个丑得很特别的人,本来各自丑着,碰见对方之后,发现一样丑得很特别,交流一番经验发现“你懂我!

”,就惺惺相惜在一起了,结果不论其中哪一个整了容,正常了就马上抛弃另一个,这能叫爱情吗?

剩下那一个声嘶力竭让对方丑回来的心态,有美好在里面吗?

从状态上讲,就是“正常”>“一起难过”>“独自难过”呗。

所以本片的“OCD”只是一种隐喻,类比那些被人类拿来充当情感工具的一种条件,比如影片中间,电视里面播报类似新冠病毒爆发的新闻。

那么影片中“同病相怜”的情感就可以这样理解:当人们面对某种险境时,孤独中的危机感总会更强烈,这时候有一个人陪着自己,总好过独自面对恐惧,可在这基础上建立的情感关系,必然也会随着危险的远离而分崩离析。

更普遍的情况是,这浮沙一样的爱情,有时候甚至不需要太大的危机,仅仅是孤独就足够它出现了。

从这个立意来看,本片的小清新面貌是不就立体起来了,不过隐喻虽好,形式上还是希望能再荒诞不羁一些,讲道理可以,必须让人从头笑到尾才行。

 6 ) 「早知世界怪人那么多 你是我最合拍的那个」

很奇妙啦看到电影名《怪胎》的时候第一就想到这首歌啦

🎶《怪胎相投》「早知世界怪人也多 你是最合拍的一个」也觉得好幸运噢无论有多么的不同但是却还是可以遇见那个"和你一样"的人可以在这个世界遇见契合的人是超难得啦但大概"懂"这个字确实要建立在"相同情况"之下吧无端想起很久之前自己写下的一句话"保持同样的步调才能看到同样的世界"当一方还在系鞋带的时候另一方的背影却消失不见了这样大概也很难一起欣赏同一个世界吧但好像很难评判对错「会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吗」也好像是个无解命题好像所有东西都开始有着保质期

《重庆森林》世界在变好的那一刻也变得视角更大(很妙啦那么拥有更多除日常之外的活动好像也算顺其自然可是也就是这么的顺其自然然后曾经说好一直不变的开始慢慢发生改变直至曾经全部崩塌但还是希望啦!

大家都能遇到那个"古怪也好 平庸也好 在我看来 都很可爱"的人儿啦:)所有的flaws都可以变成merits而不是fatal啦(那会是正中红心在心里偷偷放烟花的事情吧❣️

(哈哈哈这张图好可爱噢想到了威廉小宝贝[建议BGM:罗小黑《怪胎相投》]:)

 7 ) 愛著,或愛過?

SMAP唱了《世界上唯一的花》(世界に一つだけの花),林柏宏跟謝欣穎則演繹了《怪胎》。

兩者之間其實沒什麼不一樣。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那不就都是怪胎嗎。

別人看起來的怪誕荒謬,可能是你自認為的稀鬆平常。

在一起就是彼此折騰,免不了你遷就我、我配合你,無數次的對決。

哪天要是誰不忍了,更得經歷一番撕扯,才能脫身。

《怪胎》裡的強迫症,就如你我一般,說是特別也好,古怪也罷,本質都是相同的。

愛你的時候,以為可以全盤接受。

想分開的時候覺得,啊,果然還是沒辦法。

如果能想像餘生再沒有你,這樣的分開才沒那麼痛。

可是,「無痛分手」豈是那麼輕易就做到的呢?

能不能在一起的前提之一是,至少自己不放開手。

《怪胎》的結局對我來說其實就是,女主角已經鬆動了。

接下來,是前進或後退,看的是你先怎麼走第一步。

愛著,或愛過?

 8 ) 如果你也是怪胎

作为曾经(现在也有点)神经性强迫症极其严重,出门晒两个钟紫外线就过敏的患者,影片前半段代入感很强烈,我花了五六七八年去拉低我底线打破OCD边界吃中药西药求神拜佛减缓免疫系统反应的剧烈,学一个大中华区的年轻人如何表面正常生存在地平面。

确实有用,起码现在我看起来蛮正常的,虽然过敏依然很难缓解。

我没感受过怪胎和怪胎才是天生一对,但打破边界五六七八年我现在觉得恢复边界才是健康舒服的自我,即使是相对孤独的生活。

影片后段有点扯,虽然,爱和不爱确实如此,爱的时候等一声晚安到四点,收到一个逗点都像打鸡血;不爱了对方发一串消息也要皱眉,这人是谁大清早的这么不长眼。

又是不用跑影院宁愿在家看的影片,如果在家我应该只会看前片段吧,怪胎和怪胎天生一对长长久久同居到地球毁灭。

(哦对,洁癖太严重建议养个哺乳动物,治疗起来很快的,多擦几次粑粑就好了。

(影片镜头很美,服装道具布景构图都很符合强迫症的审美,林伯宏好几个角度很许光汉还有点小帅

 9 ) 《听说》与《怪胎》身体之疾与心理之疾导致爱情的不同

我喜欢看电影,看完一部电影,我脑海中就会自动搜索类似的情节电影,自我感受地对比一下,这两部电影都是中国台湾拍的,《听说》是2009年,《怪胎》是2020年,我很喜欢里面的爱情感觉。

男女主角互相喜欢,慢慢地走到一起,纯真无邪,互相依偎,但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听说》,彭于晏误以为女主角是听障人士所以处处关心,怕触动对方的敏感自卑心态,送便当,送大树,特别是大树这一段,我特别喜欢,世间真的有这么可爱的人吗?

爱情不会因为身体或心理之疾而不会来爱情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生根发芽,只要有爱得浸养,它就可以茁壮成长。

再怪的人,都有人爱。

《听说》讲的是听障人士,《怪胎》讲的是严重神经性强迫症患者,前者双方互相误会,但也是误以为双方都是听障人士之间相爱的,后者的话,两个人都是严重的神经性强迫症,要穿着雨衣才能出门。

但是他们都相爱了,摒弃了听障或者神经强迫症,爱情是能够在任何地方扎根的。

当我看到黄天阔的爸爸妈妈精心地准备了小字卡,那一刻,心都融化了,一是真心,二是家庭接纳。

故事的结尾,好似心理之疾更难令人接受个人发现,《听说》完美结局,给人以爱情的美好;而怪胎的后半段却悲伤结束,让我久久不安。

我不禁想,心理之疾似乎更令人难以接受,这个社会对于心理之疾接受程度还有待更加宽容。

无论是《怪胎》里的陈柏青还是陈静,是谁先神奇地治愈了神经性强迫症,是谁背叛了谁,我觉得都不重要,结局就是这样,他们分开了,恢复健康的那个人背叛了另一个人呢。

我甚至迁怪于导演这样的安排,他们两个不能同时恢复正常吗?

难道“怪胎”在别人眼里就是这么不受欢迎的吗?

谁愿意离开社会啊!

但其实仔细想想,《怪胎》里的男女主角好像一开始就没有为对方真正地触动过,像女主角习惯了偷超市的巧克力,但陈柏青也没有指出不对,而是一起加入了这个偷盗行为。

他们强迫着对方去挑战不敢为的清单。

爱情的出发点是否要纯真无邪呢?

在一方痊愈后,另一方是无可救药地想要医生恢复它。

那么他们的爱情基础是这个神经性强迫症吗?

它消失了,爱情也就消失了。

纯真的爱情里,互相感动与进步最好的爱情状态,是两个人互相宽容,互相进步,互相影响,学习到对方身上的好习惯,好的优点。

而不是“爱时所有缺点都是优点,不爱时所有缺点都是致命伤”。

在《听说》里,我们看到了理想,央央为了姐姐的理想而支持,央央和天阔一起携手进步。

这样的爱情才算得上真的爱情吧!

在现代消费主义社会,我们容易陷入到“消费怪圈”,以为金钱就能够买得一切,但盲目地消费带不开长久的体验。

爱情也是一样,假如想长久地体验爱情,那必然要付出深刻的思考和努力的汗水。

我们因何而爱,我们爱她的什么,我们爱的多深,爱情里的自己究竟有何进步……世界末日就要来了,我们要开始种树……第一棵…… 第二棵……三棵树就可以是一座美丽的森林!

我喜欢这棵扮演的大树,呆呆地待在原地,等待着爱的到来,就算世界末日到来,三棵树抱在一起就是美好的未来。

By冬瓜明20220713

 10 ) OCD:“我们不合适。”的分手借口

两星给故事。

好歹讲完整了,但是有点为了凑一个悲剧而拍的意味。

先讲缺点。

为什么故事没给三星?

因为中心主旨跑偏了。

男女主的分开不是因为OCD,而只是因为不爱了——我相信OCD患者是可以和非患者在一起的。

难道得了OCD就不配爱与被爱吗?

OCD是会让恋爱更加波折,但是爱情本身难道就不波折了吗?

OCD,正是所谓的“不合适”的分手借口。

优点。

一星给美术和iPhone的画幅设计。

还有因为我超喜欢男女主的设定——小偏执的、“奇怪的”、格格不入的人。

如果你和我一样喜欢《去**的世界》,那你应该能懂。

配色很舒服。

房间陈设、角色造型很舒服。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女主服药自杀的那段转换角色的转场是不是用了什么特效?

有点晃眼睛,跳戏了,个人认为不适合全片的整体美术风格。

画幅太可爱了叭。

开始是正方形,后来变成iPhone左边空一条的设计。

正方形是强迫症的必须,而当这个精彩的世界向OCD患者打开,当OCD突然好了,人眼前的世界缓缓拉来,变得宽阔(且不规则)。

这个设计超棒。

如果分手是我们必定的结局,不要再找什么“我们不合适。

”的借口了,直接告诉我——“不爱了。

”吧。

《怪胎》短评

从柏青强迫症消失开始 影片进入崩坏 最后用一个梦境自圆其说 并更夸张地搞出了其实女主角才是痊愈的那个的瞎反转 前半部分刻画得不错 后半部分想探讨却不得要领 大概大家不是强迫症是妄想症

9分钟前
  • 港岛妹夫-
  • 较差

半部清新,半部現實,探討的依舊是傳統的愛情話題,“怪胎”可以是OCD,可以是學歷,可以是事業,可以是很多,“不是我不愛妳了,是你跟不上我的腳步了”,所謂愛情的“同步率”,不過都是不愛了的藉口罷了。目前為止今年我最喜歡的愛情片。“正常”,大概這個世界上最殘忍的字眼之一吧。

10分钟前
  • 一條魚佔滿了河
  • 推荐

刚开始1比1画幅就知道要玩画幅了。可惜后半程故事有点僵硬了,ocd没那么隔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也就是不爱了,冷淡了,与ocd无关。

15分钟前
  • 白色条纹
  • 还行

两个强迫症患者

18分钟前
  • 小石头
  • 很差

真的不喜愛情片。金錢設定脫離現實,在台北光是租那個房子就三萬二了吧我想(還是因為本來畫面和故事就滿超現實所以)全程就是,呵,兩個人好可愛,可愛,還是可愛。愛情仍舊走老舊套路,結局坐等他人想法。吸睛的除了OCD還有可愛的謝欣穎,除此之外沒特別出彩。

22分钟前
  • ▽▼▽▼▽
  • 还行

患了相爱的顽疾,不能丢了自由的药引。中了解铃的诅咒,不能忘了系铃的侥幸。若爱情是超市偷来的巧克力,最终还是要还回去。

25分钟前
  • 蒲公英的花
  • 较差

昨晚上跟老公一起看的电影。挺好看的,色调明快,剧情也挺有意思的。看电影里人们的生活,我也真的好想过规律的生活,有工作,有社交,有朋友。不像现在,不能去上班,不能随意出门,不能吃喜欢吃的,不能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不开心,我那么一瞬间,想去电影里过一下他们的生活,看到剧里男女主角住的房子那么大,好羡慕,我也想有,可是我没有。

29分钟前
  • 🎀 梨落🎀
  • 力荐

3.5 洁癖OCD、细菌导致的与外界隔离等设定,防护服、口罩等元素的全程使用,仅以家与外界的5-6个极少场景,都令人无法忽视与这部电影同生的新冠语境。整个电影非常追求形式趣味,但无论视听还是剧情,创设出的新鲜劲都是来得快去得也快。后半段聚焦边缘人的怪奇之爱背后,揭开亲密关系逐渐流逝带来的沉痛与伤害,走向老套的议题。回过头看,基本还是一部靠表演撑着的电影。林柏宏主持前半段,把设定统统落地,之后多次切换形象与人格,令人信服。谢欣颖主持后半段,纤细的心境私语在情感上有穿透力,最后还来了个“《你一生的故事》时刻”。两个演员都很注重片刻的失神、失语、呆滞、静默带来的节奏感和力量,是爱情偶像剧的天花板演法了。

32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iphone拍摄

35分钟前
  • 你虎哥
  • 推荐

开始以为是两个怪癖的人相遇的可爱的故事,后来剧情急转直下好窒息,描述的亲密关系,感情里面的易变,家庭主妇的困境,渣男,厌倦,争吵,出轨,无力感,卑微,相互推卸责任,和女主强烈共情,想起之前的ex们,想起那种感情末期痛苦压抑的感觉,像恐怖片。

36分钟前
  • 牧童倦归
  • 推荐

两个怪咖的环境有种失真感,剧作不如同届选手消失情人节

40分钟前
  • 荒淫少女朴赞郁
  • 还行

因為該片對謝欣穎有了很大的改觀,從愛情初始的主動,到慢慢在生活中的被動,謝欣穎詮釋得非常細膩。也許因為劇本的關係,使得觀眾很能代入她的角色。林柏宏在台片中魅力也有提升。亞洲首部iPhone拍攝長片噱頭很足,公整的四方構圖搭配紅藍鮮明色彩,(雖然預算肯定有限)視覺效果很好。畫幅延伸之後,倒是有點像香港瑪嘉烈與大衛系列以及葉念琛的恐怖愛情風格,細思恐極。

45分钟前
  • camera roll
  • 推荐

林柏宏什么时候胸这么大了?魅力值+1

47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让我更加相信,珍惜当下的力量。不用忧虑未来,不用遗憾过去,当下的,就是最好的。和《信条》的感觉有点像。

49分钟前
  • 戴老板
  • 推荐

自从一个人变正常之后电影也就变得无聊起来了…

52分钟前
  • 张子宬
  • 还行

明艳的色彩,一派鲜活特异的南国风致。画幅比和明暗变化,1:1本身给人一种完美不缺的感觉,16:9则是一种大众随意的。非常新奇的切入点,一种开放的讨论,一面精致的影像。能从电影里感到很大的导演的真诚。依旧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但是加入OCD之后就是一种自我重视的体验。说起爱情,我们嘴上谈着都是谁都知道的言论和感悟。但是这个电影很直接地让我们看到自己在情感里的各种异类举动和想法。同时也看的到,寂寞和距离的累积总会把情感逼到死角。就像你站在爱人身后,你本有足够资格上前,但是时间拉开距离和面对着生活中的种种变化会把你定在原地。我们都很怪啊,各有自己的执迷和任性。上升到这个层面看,有没有OCD,是男是女,交往一天还是三个月,冷寂还是欢愉,我们都一样。

55分钟前
  • 寒山
  • 推荐

我感觉节奏挺慢的……预告片竟然是最有意思的部分。。。

59分钟前
  • pido
  • 较差

世界,有时候孤单的很需要另一个同类。

60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还行

呜呜

1小时前
  • 醒着夢遊
  • 推荐

超现实中的现实主义。时代背景下的新型“S ARS”,《先知》在片尾竟然动听了一些。

1小时前
  • 迦南Canaan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