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死刑
Nahschuss,The Last Execution,最终处决,极权处决(港)
导演:弗兰西斯卡·斯顿克
主演:拉斯·艾丁格,大卫·史崔梭德,路易斯·海耶尔,宝拉·卡伦贝格,皮特·本尼迪克特,维多莉亚·塔拉特曼斯多夫,安德列亚斯·史罗德,莫里茨·杰恩,凯·维辛格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年份:2021
简介:1981年的东柏林,雄心勃勃的科学家弗朗兹·瓦尔特被国家安全局招募,并被派往西德执行任务。由于他对东德的批判态度越来越强烈,导致他很快就陷入困境,并被指控为间谍。详细 >
掀开历史上的黑暗章节,监视与被监视,伪装与拆下伪装。角色经历的心态变化与暗处波云诡谲般的对抗,借由主演出色的演绎变得异常生动(并且弥补了节奏拖沓的毛病);许多近景的给予也都在渲染这份窒息。没有高能转折,也并非激烈对峙;即使并不了解(或是知道)原型故事的来源,铁幕之下的风云变幻依然可以从中充分的感受- -可参考为更为冷静的《气球》。
“一个学者在东德的政治高压和层层阴谋下饱受精神煎熬,决定叛逃,选择投奔‘自由’的西方,最终被处决的故事”…努力想拍出一部《窃听风暴》然而却又是一部老掉牙的赤裸裸的意识形态宣传片(用一只向往自由的小鸟象征主角的命运,这种刻意又幼稚的手法真是无力吐槽)
最后的审判和那毫无感情、随意的一枪真的震撼了。好随意就把曾经自己机构中的一员消失了
拍得这么干瘪,观众为什么不直接看剧本(实际上剧本也很差强人意,那就是个故事大纲,还有像鸟的自由和死亡这种大一新生水平的隐喻),要跑电影院里来看电影?TV movie的水准,故作冷酷 ,nonstop boring的镜头,连erotic scenes都boring,整个故事讲述得只有骨架而没有肉,人物干扁主题干扁,无任何渲染,毫无悬念和张力,使得Lars Eidinger具有爆发力的表演就像他的身高一样突兀。建议所有企图用冷峻风格表达历史冷峻的导演好好研究一下俄罗斯电影《格言》,如果没有人家那种技术和审美,就不要做减法了,还是做加法吧。p.s.竟然又看到Lars Eidinger的裸体了,AB面都有,已经数不清是第几次了,而这次是我觉得最没有必要这么全身投入的。
平淡的劇本浪費了好題材和好演員,這部片子裡Stasi的刑訊手段和死刑方式溫柔得驚人。
在这样一个非常有机会出彩故事主题下,拍出这样乏味的影片,在品质一向有保障的德国电影里,只能算是失望之作。男主思想发生改变的动机显得如此的不足,试图把叛逃的足球运动员朗菲尔德带回东德、作为一个科学家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特工、在西德如何出生入死…都可以做的扣人心弦,把人物塑造的更丰满更有说服力的情节,全部缺乏应有的紧张感,太多废笔放在铺陈压力巨大如何寻求情感的宣泄。谴责斯塔西及极权对人民管控的预设主题先置,过于影响了影片正常的叙事;频繁的倒叙插叙,倒像是炫耀导演技巧,对影片几乎毫无帮助。整部电影像是一部被命题的学生作业。
能把题材本身就具有高分属性的电影拍得这么烂,也是牛逼
看艾丁格演戏是一种享受…庭审中有大量怼脸大光圈长镜头,除了压迫感之外还有一丝不可名状的亲密感。其实整部电影基本都是他的独角戏,几大段哭戏各有千秋完全不枯燥。艾丁格的泪腺不愧是德国原装的,眼泪滴落的时间和数量都如此精准。还有,怎么又被检查直肠了…很难不让人想抹布。
直白铺陈得过于白开水
将心驻足灵魂,以谦逊之态感受,积蓄力量跨越山海,一路探寻奔赴远方
都说情节太平淡没有波澜起伏,个人觉得这种生活就是平淡的,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像不知道何时会开枪的子弹一样。
最后一枪
题材和精神就给5分
又是一个“西方”视角下的东德故事。演员在力挽狂澜,然而还是拍得相当平庸,一些裸露戏份非常多余。
在众多描写冷战时期两个德国的片子中,这个真的是太一般太平淡了
小虫误入蛛网越挣扎网越紧,不是因为lars滤镜,就是普通人的恐惧传达得很好,揪心到最后一枪错愕得想感谢仁慈。
看不下去
受不了冗长沉闷,最后归于寂灭了。
是错误的,是正确的
太压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