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刚刚看过《花束般的恋爱》,感慨岛国的爱情电影变化好大,难得不用较为日式“浮夸”的表演方式,如此真实的捕捉与诠释当下社会的情侣状态。
这次又刷到本片,虽然仅看片名,略显网抑云,还是一下子被吸引到。
故事很简单,一个40多岁普通男人的半生回忆录,有爱情,亦有友情。
40多岁的年纪,还能相信些什么?
还能对生活有更多感触吗?
还是未来的人生只能靠着缅怀过去而活?
那些点缀在人生不同阶段的故人,他们一起组成了现在的“我”。
电影中有两段,尤为令我难忘:其一是男主和女笔友请假开车出游的回忆,没有目的,一路向前开去。
如同女笔友所说:重要的不是去哪里,而是跟谁一起去。
其二是片尾男主在出租车里,听到曾经喜欢的男歌手的歌曲,望向路边,那一幕幕的人生闪回。
如果能用两首中文歌来诠释本片,我想或许是《爱的代价》和《那些花儿》吧。
走吧,走吧,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
就当她是老朋友吧...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人啊,或许还得要靠某些回忆,才能不那么难的活下去吧?
我们都无法成为大人吗?
可能只是我们自以为吧...
有没有那么几部作品,你会错认为是为你量身定做的?
每一处镜头语言,每一个隐喻设定,都能会心一笑,仿佛是整个观影生涯的复习课。
于路人来说,本作就是这么一部。
纵观整部作品,有一个价值观体系始终存在,底层是名为”普通“的一切,普通的生活,普通的人格,普通的发展,普通的生命,顶层是”不普通“,用本作的话来说就是”你没问题的,你很有趣“。
这种价值观的充斥,在整部作品中可谓面面俱到,从主线剧情,到旁枝末节,甚至在男主和浅野堇结识的夜晚,旁边酒醉的路人也在喊着这句话。
“有趣”成了莫大的肯定,“普通”宛如地狱。
开始一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处理,直到看到最后,看到男主与伊藤莎莉刻骨铭心的初恋,才明白,原来是青春年少种下的种子。
不过这样就结案了吗?
总感觉有一些模糊的东西,没有说透。
于是,又看了一遍。
又想了一下。
终于自认为参透了这个价值观的底层逻辑。
本作原著是畅销书,而路人接触到的关于探讨创作的作品,不论是《bakuman》、《炎拳》、《再见绘梨》还是《月亮与六便士》,在描述创作的时候,都提到了,普通是大忌。
相信本作的作者同样在创作的同时充满了逃离普通的煎熬,于是不经意间就构建起了这么一套精神内核。
对于路人来说同样如此,大概是早早就意识到自己对周围人的可有可无,所以取名叫路人,时刻提醒自己消除过剩的自我意识。
但是有时还是忍不住的对所见所闻咂摸几句,自顾自的品头论足。
就这样,虽然没有创作者的本领,却多多少少有了创作者的自觉,即使作为路人,也想在脱离普通的道路上前进至少那么一小步,希望听人和我说一声:“你的身体里充满了尚未成佛的词语。
”而普通的内核是一次次的失意与退让,伴随路人意识的觉醒,在向“有趣”攀登的路途中,必然是常常失意,就像片山萌美举手照相时熄灭的东京塔,大岛优子带不走的书与青春,浅野堇想要的普通的生活。
而在每个失意的瞬间,正像是看到曾经对“普通”喊打喊杀的伊藤莎莉最终泯然众人,“我还在坚持什么呢?
”这时候突然想起当年红极一时的筷子兄弟,《老男孩》曲子一响,就是一帮社畜苦逼的脸,当年年少的路人激动得不行,感觉看到了自己的人生。
后知后觉,所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过就是在描绘失意,而失意是几乎所有人的共同回忆。
不过如果单纯只是描绘失意,那也不过就是丧气的狂欢。
个人感觉,本作更多的还是一种隐隐的无奈,一种尝试逃离普通,最终却落回普通的认命。
而折腾了整整一圈,最终回到原点,这大概就是普通本身。
1. 又是倒叙行进吗.2. 这是新宿的那条小街吧.3. 拖沓 因而感觉自己有种为看而看的感觉.4. 突然出现的中文对话.5. 男主穿的这莫不是古老的undercover吧.
6. 酒店的情节 唤起很多.7. 不能说是好片. 甚至的 很多桥段里 像极了我平凡的人生. 但电影不该平凡 因为我想感知到爱 在屏幕里.
或许是因为自己也已经到了和剧中人一样的奔五的年龄,或许是因为自己也还想继续做一个不愿意长大的“孩子”,不想成为大家眼中的普通的大人,《我们都无法成为大人》在不经意间打动了我。
在打开投影看这部影片之前,我并不知道剧情,甚至在看了十几分钟的时候,我对影片在说什么还是比较懵逼的。
翻看豆瓣条目下那个莫名其妙的介绍“在早高峰的电车上,Facebook向我推送了“你可能认识的人”。
那是我的前女友,我爱得最深的人。
恍惚间,我点下了“申请加为好友”的按键”,更是完全误导了我。
二十分钟之后,我开始意识到这是用倒叙的方式在讲述成长、爱情、人生的故事,于是我的情绪也跟着进入。
什么样是大人?
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结婚、生子,或许我们接受了这些“约定俗成”的人生道路,也就意味着我们长大成为大人了。
香织面对伊藤的求婚说,“这看起来好普通呀”,可是有一天她也终于成为了自己曾经眼中的普通人,也走上了结婚生子的道路。
这看起来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在走的道路,从年少时的理想主义,对未来仍有想象,希望自己活得不普通,到了中年时发现我们其实也是一个普通人,爱过,也被爱过,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忙碌着每天的琐事,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过着平凡的人生。
即便伊藤的心里似乎始终无法忘记香织,香织给他的明信片始终夹在书里,似乎并不想变得普通和无聊,他拒绝了与相处9年的恋人结婚,他一直努力想要有所不同,但在某个夜晚突然打开回忆的思绪,过去的20多年的时光历历在目,发现自己终究还是成为了普通的大人。
这就是普通人的一生,那一个没有说离别就再也不见的清晨,那一次摔伤也要先顾着工作的意外,那一个被人看穿了情绪的夜晚,那一间繁星点点充满回忆的房间,那一位爱而不得的朋友,那一顿因为工作电话而被打断的午餐,那一场因为共同的喜爱而走到一起的初恋,那一份无聊而又无法放弃的工作,那些一地鸡毛的生活。
倒叙的手法更容易让我们产生“如果当初…. 现在可能不一样“的想法,但人生没有假如。
普通也没什么不好的。
我们都无法逃开普通的生活,贪恋过往,回顾过去那些年少情怀已经没有意义。
如果说在年轻时还有做梦的自由,“身体里有尚未成佛的词语”,到了中年时候再继续中二,一面唏嘘着人生的虚无,一面感慨着说自己不想成为大人,那剩下的可能就只有矫情和自我感动了。
但你其实仍然有机会选择不普通,就像那个心血来潮就翘班去说走就走的自驾旅行,无论你是少年还是中年。
我们看到的似乎像是一场拼图游戏 城市里的空间如走马灯似的 不断流换十字路口的人们也在不断的走走停停坐在2020年的计程车上看窗边回闪,倒影了20多年生活的回溯。
爱情、艳遇、发展。
有两个片段 印象挺深刻,看着看着 似乎又想起了《地球最后的夜晚》,当他们在此刻旋转; :中年时与偶遇的女子one day night 在能俯瞰整个东京夜景的酒店,她想按下快门记录下东京塔的光,没想到当她按下快门那一刻东京塔的光瞬间熄灭;而年少时在廉价旅馆第一次sex时,暗淡的氛围灯如同漫天明月 ,他们珍重、腼腆、温情、相拥而浪漫。
青春.浪漫.流动.消逝我们站在每一个人与他背后的世界面前,我们都无比渺小。
我们依然在狂风海啸中穿行只是,每当我们在喜悦时,便也会很难过。
—《我们都无法成为大人》4.16
看《稍微想起一些》写了评,被豆友安利了这部,于是跑来看。
同样是伊藤莎莉,这部感觉完全不一样。
像是日常版《花束般的恋爱》。
夜色里,光影斑驳跳跃于男人的脸上,森山未来在taxi上跑马灯追忆旧爱s,小泽健二citypop style音乐响起,故地重游,潸然泪下,放演职员表,而后再出画面,46岁的中年男,继续走着,“普通”(虎刺)地生活下去。
不算彩蛋的会心一触。
说起来伊藤莎莉最经典的角色是哪个呢?
早几年的《夜以继日》,女主的闺蜜,拜金整容(无贬义)贴地生活,活得热辣辣。
然后是《全裸导演》里的AV化妆师,粗线条、心理强大的形象。
还有各类日剧女配,可塑性很强。
《我们都无法成为大人》,伊藤莎莉扮的香织,尤其可爱,文艺到骨子里的可爱,在不愿长大的过程中长大的可爱。
会不会有点像我呢?
不敢承认,我想有几分吧。
狗免那塞。
比如这篇影评,写于明天一早就得在我司大会上代表发言的晚间。
我个人觉得20多岁的年轻人不论男女,经历过和本片的男女主角非常像似,大陆也好,日本也好,这是真实的年轻人生活,等到了40多岁经过了人生的历练,回头想想电影的情节一点不像是导演的意淫出来的,或者大陆人思想观念比较保守,有着很强的传统文化,相亲结婚生子,觉得电影有点夸大,但是大陆男人哪个没意淫过多交几个女朋友??
所以这本电影我个人觉得一点都不夸张或者做作,包括片中的几名女演员饰演的角色,有的女孩年轻援交下有社会地位的中年大叔,不能说道德底下,各取所需罢了,玩几年找个老实人结婚生子。
只是大陆拍不了这样的片,我有时候非常郁闷,男女感情内心动不动拍出来看了就很假!
拍的真好,夜幕下的东京拍的真美!
人生百态,当女主角在东京铁塔熄灯那一刻黯然流泪,太多的遗憾,谁都有青春过,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
本人先看《稍微想起一些》(据豆瓣介绍最早上映于2021-11-02(东京国际电影节) ),这部《我们都无法成为大人》上映于2021-11-05,按时间推断,应该是《稍微想起一些》早几天上映。
为什么会考究上映时间呢。
因为女主伊藤莎莉。
其实对伊藤莎莉了解不多,对她印象较深反而是她那沙哑的声线。
看完《我们都无法成为大人》后,感觉似曾相识,也是用回忆的手法拍摄叙事,也是男女爱情,只是在男主的职业上有所不一样罢了。
不知道伊藤莎莉在看到剧本后会不会也感到“巧合”。
当然,伊藤莎莉在这部电影牺牲更大。
整体没什么尿点,但也没什么起伏。
感觉有点是对“社畜”的不满,电影更多讲述男主佐藤(森山未来 饰)的人生经历,包括工作和爱情。
有时真佩服日本男人,是不是个个都有种“落魄感”,令我想起《在街上》的男主荒川青(若叶龙也 饰)。
《我们都无法成为大人》
《在街上》而女生们,都是一众“眼前一亮”。
反正多数可以用那句老话来形容“鲜花插在牛粪上”。
整体还行。
前前后后看这部电影断断续续看了一周多,看的第一感觉这电影倒叙插叙回忆都让人分不清,最后片尾的追风跑闪过的片段的BGM想起开始觉得我应该去好好重新理解这片子,于是重新看了大家都短评长评,又跑去哔哩看了解说又看了一个某位up主自己做的MV——用的是#灰色与青分享米津玄師/菅田将暉的单曲《灰色と青 (灰色与青)》:https://y.music.163.com/m/song?id=512376195&uct=U0auu1e2MGbf7qLc9Lof%2BA%3D%3D&app_version=8.7.22&sc=wmv&tn=(来自@网易云音乐)确实更像自传,又和我们一样,正因为我们都是无法成为大人,没能好好表达自己也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
时间总会推着我们走毕业之后,有些人结婚生子有人去创业也有人离开这个人世会有人光鲜亮丽,会有人落魄江湖你问他们,最近过的如何,他们回你——也就那样子。
也许也不是敷衍,是真的他们日复一日的工作,能好好生活的并不多。
怎么记录我们的生活,熏说男主最开始是有趣的人,到最后也不过是普通人但熏实际也是普通人啊有人类比说和花束很像。
它可能比花束更隐喻,男主一开始到最后其实努力过变成不平凡的人,去尝试过小说,也旷工去旅游过I,他是真的爱熏。
推荐去看这个【为什么长大以后,我们很难快乐?
《我们都无法成为大人》丨看电影了没-哔哩哔哩】 为什么长大以后,我们很难快乐?
《我们都无法成为大人》丨看电影了没_哔哩哔哩_bilibili最后想说快乐不难,但能找到陪着自己喜怒哀乐的不容易。
就像男主之后遇见的女的,没有一个人能替代熏。
以及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找到自己喜欢的,去就追求🌈
2020年,东京奥运会延期举办,新冠疫情笼罩全世界,新增病例的数字在电视上滚动着。
通过二十余年的摸爬滚打,此时的你,已经46岁,也做到了管理层。
你想约下属出去喝一杯,下属婉拒,非常时期,不太方便,而且他想多学点技能。
2020年,那个等了你9年的未婚妻,最终没能等来一场婚礼一纸契约,她夺门而去,分手的书滚落了一地,一张来自1995年的明信片,映入你的眼前,那是你的初恋,那个年代,没有互联网,你们通过笔友相识。
2015年,你41岁,公司庆祝年会上,你认识了已经拍了6张DVD的性工作者,你们去豪华酒店开房,东京塔霓虹璀璨,她想拍照分享到Facebook上,却发现灯光熄灭了。
2011年,相约和未来的丈母娘见面,你的摩托罗拉翻盖手机,不断有上司的电话,最终饭局不了了之,你来不及安慰女友。
2008年,34岁的你收到了同事的offer,他已经辞职单干了。
2000年,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酒吧里,26岁的你在自动贩售机前结识了自称是“多国混血,会说英语韩语中文”的陌生女子,你去她的公寓,在瑟瑟寒风中等她服务完客人之后,上去度过了还算美好的一夜。
(后来,因为从事情色交易,这段149最终人去楼空)1999年,你和初恋分手了。
世纪预言的地球毁灭失效了。
在那个涩谷的分岔路口,在那个5800一晚的廉价爱情旅馆,在那个闪烁着宇宙星辰壁纸的房间,你们没有争吵,在凌晨的道别中从此天涯各路人。
前一晚,她事后抽了一支烟,说:结婚这个事真无聊。
1998年,你收到了女友从印度寄来的明信片,电视上那个曾经在你骑摩托滑倒受伤伸出援手的陌生人被捕了。
和很多外卖员一样,摔倒受伤的第一时间,你想的不是去医院,是完成工作上的使命。
1997年,你接到女友bb传呼机的邀约,去自驾游。
斥巨资买了一件衬衫,却跟别人撞衫了。
香织说,我们穿的衣服都是从遥远的地方飘洋过海来到了我的身上,就像此刻日本的地下铁把人送到了世界各地。
1996年,你工作没多久,每天累死累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香织安慰你说,你写小说吧,像那个睡了一夜写出伟大作品的人一样,他毕生都在做着帮别人转化文字这样枯燥无味的工作。
1995年,你终于脱离了烘焙店的流水线工作,同事庆祝:恭喜你“出狱”了,那些流水线的工作,有很多亚非拉的外籍劳工。
你通过笔友认识了初恋,她说,你别嫌弃我丑。
你们有着同样喜欢的音乐人,从相识到相恋,一切都很普通。
2020年,昔日的工友饭店倒闭,他摸着你质地优良的大衣,心里五味杂陈,你们倒在空荡荡的东京街头的垃圾堆里。
平成年间的一切,经济泡沫金融海啸大地震福岛核事故以及今天的疫情,每个工薪族都在困顿中求生,在苦闷里挣扎,纵观近些年的日本电影,颓丧俨然已经成为主流的气质,也催生了是枝裕和滨口龙介这样的世界级导演。
从《小森林》在国内的受人推崇,到李子柒的“文化”输出,在某种程度上,东亚民族找到了情绪宣泄的共识和出口。
工业文明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美好的体验,带来了现代化的便利的生活方式,顶级主播的直播间里,有太多琳琅满目的商品刺激着荷尔蒙,那些日进斗金的数据背后,是普通人终其一生都难以想象的数字。
而东亚这个民族,放眼世界都是最聪慧的,规矩、温顺、勤劳,但却是活得最累的。
那些月薪5000的打工人,每天花费数小时挤地铁通勤,每天追着自己的idol,每天在直播打榜的狂欢和消遣里供养着层出不穷的网红,他们在一线城市的别墅,都是你在三线城市的996的尽职尽责来完成的。
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花束般的恋爱”,谁不是普普通通过完此生,谁不是在指尖上滑的短视频里,仰望着5分钟看完的宇宙星辰,然后在恼火的闹铃声中,睡眼惺忪的爬起来涌入人流继续新的一天。
第一次没看进去,第二次一个小时弃。不知道为啥日本这两年的新电影都感觉带着负面、阴暗的情绪,是不是经济和社会出了问题?特意搜了一下,21年日本自杀率又开始回升。
东京铁塔不给面子,装书不宜用纸袋,泰姬陵来明信片,极道小哥赠手帕,“即使这样的生活也不会讨厌”;从未远行的宫泽贤治可以坐上银河铁道去到宇宙的尽头,而你并非不想变普通,只是不想跟我一起变普通;那些无法成佛的文字,就跟我一起被当成生活垃圾收走吧……伊藤沙莉居然连演了两部恋爱倒计时的片子,不过在这部里应该只能算女主之一?故事好像比《稍微想起一些》要更现实更自然一点
当“拒绝普通”的宣言被人生长河淹没,“拥抱普通”也值得歌颂。《薄荷糖》+《花束版的恋爱》。森山未来妥妥耐看型,少年感太强了,演21岁还不违和,每个时间段都自然到信服,显得东出昌大几场造型有些潦草。涩谷的那间主题房是见过的最好看的主题房,希望有大神能总结一下这部片的拍摄地点。
像是在翻QQ相册或博客,一个情绪向短片的内容水了一部电影的长度。
我们都无法成为大人 我们都终将一事无成 我们都终将孤独终老 我们一点都不有趣 所做的一切不过只是毫无意义地消磨生命//这群演员塑造这众角色 贴合恰当 但以后能不能多点难度
够了不想再看到这种片子了狗屎
确实蛮普通的(
2.5吧。一种没有超越性的纯暮然回首。
后半段 卡哇伊
太想当然了
比《稍微想起一些》强…后面男主故地重游那段我真的强烈get到了,老实说我也干过这个事。忘不了那就再去走一次吧…
故事不错,体现时间跨度的化妆也还可以,但是写和拍不行,这个角色还不够让人同情,有这工夫不如重看《薄荷糖》。森山未来很有魅力吗,凭什么让男女都着迷?笔友的年代还是让人怀念的,起码大家还在平心静气地着迷一样东西,现在只剩浮躁了。才认识浅野堇,浅野忠信的女儿。
①一直感觉自己是个孩子,等待长大成人,某一刻突然发现已经老了。恍如还在南方酷暑中盼秋风,来的确是冬天。②脸盲症看倒序电影,真的有点痛苦,分不清脸,就搞不清剧情。③初恋寄的明信片,跟随他见过后续的女朋友,曾经在他摩托车送货事故后给他手帕的人命丧麻将馆,曾经喜欢他的朋友最终让他先走,人生若只如初见该多好,可是时间的河向前流,裹挟着我们无法回头。
看了……看不下去。沙里酱也救不了我
和花束比差好多啊
导演光调的我以为自己在看电视广告,时间线也比原作有改动,实在喜欢不来
《我们都无法成为大人》,却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不行。不care中年失败男人的故事。无聊无趣。
是我看不懂的故事了
剪辑方式造成一些观影难度 只看一遍怕是难完全理清楚故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