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比同季度其他剧开播时间都迟,四个里面三个我都不认识(是因为我日剧阅历浅,其实全都老牌得很)的中年演员撑起的剧对我这个二十出头的人确实没有吸引力,但见到收视率相当不错和VC上的评价,动了心想看,一放假就立刻拖来补,就这样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这部剧。
这部剧让我思考了很多若二十年后的我还有同学会,我的同学里会不会有剧中这样意料之外的展开?
每个参加同学会的同学是不是实际上都隐藏着各种苦闷:失业的老公、出轨的老婆、家暴的老公、工作上的不光彩……重新见到初中时候暗恋的男生我还会感觉心胸憋闷吗?
大家会不会都因为同学会的再遇而重新思考自己二十年来的生活是否迷失了方向?
黑木瞳桑实在厉害,脱下Real Clothes里女王样的华服,演活了这么个容易一惊一乍的主妇角色。
小眼睛男的杉木,整天装帅装冷静的刑警外壳简直让人怀疑他是不是真的fall in love again了,但是看着在最后一集一边说着分别但不难过一边留下热泪的他,谁都会默默祈愿他和爱川朋美的爱情能够继续。
阔太欧巴桑阳子本来是个很让人讨厌的角色,说话太刻薄让人浑身不舒服,但她其实只不过是太真而已,无论什么事情藏在心里不说就不舒服;面对背叛了她的老公吵着绝对不要离婚,好像贪恋着奢华的生活不愿放手,其实她只不过想要感受一下家的感觉而已。
阳子和老公情人的女儿真奈的几段戏非常催泪,森林里遇到kuma的几句歌词加重了煽情,找美颜不再曾经是歌手的齐藤由贵来演这个角色恰到好处。
大久保,是被人吐唾沫骂缺德的娱记,不过由于我算是比较了解做记者、编辑这一行业的人的处境,并没有特别讨厌他,他本是最麻木的一个,冲着可以挖到关于丑闻猛料的目的参加同学会,最后变成了最感性的一个,他自己的转变恰好回答了他在报道中提出的问题:爱到底是什么?
也许是探案剧看多了,剧情的另一条线,私奔的福岛和真理是最牵动我神经的,他们离开的原因绝没有那么简单,一直这么想着,最后是政治黑幕这点并不是太出乎意料,但他们是另外四人转变的导火索,让四个45岁的男女因此重新烧了起来,火势还很猛。
好想好想让我47岁的妈妈看看这部剧,看她看着和自己同代的女性重新感受爱情的时候,心中会不会因此掀起暴风雨,还是只是起了忆旧的小小波澜而已,不过较真的我很担心会因此搞到自己家里也像剧里面出现家庭问题,所以相当犹豫要不要让她看,我觉得此剧拥有足以让人改变人生观的力量。
可惜现在接触日剧的人年龄最大一般也只有三十代的,我们这些年轻人看的心境和四十几岁的人看肯定很不一样。
主妇们,你们看了此剧后会有想出轨的念头吗?
我超级想知道,求主妇观众啊!
中年的体味,却是纯美的追求。
一部让人忍不住思考人生的好剧。
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会遇见一个不同的自己,仅此一次的人生就有了意义。
和深爱的人相拥之时,仅此一瞬,人生便获得了永恒。
刚刚看完整本,追了好久了感觉。
一部中年人的感情大戏竟然让我如此欲罢不能,明显不是常态。
悬疑,纯爱,还有每个人背后隐藏的故事。
光鲜只是表面,羡慕没有意义。
人到中年,有几个面面顺利?
上有老下有小,夹心饼干一块。
忘记心动的感觉,脑中只有责任,孩子。
对外还要佯装幸福,以免自己太逊被鄙视。
不过,心灵的火山口在冒着岩浆,滚烫的液体在翻腾。
于是一触即发。
剧中人物还都是很有理智的,符合大众口味及思路,所以很亲切,也发自内心的和剧中人物一同纠结了一番。
黑木瞳老了,演技没的说,是个值得尊敬的女演员。
高桥克典装逼,不过日本的中年男人要么猥琐的要命,要么就是他这种冷冷的感觉。
阳子熊猫眼,性格多面,颇为立体的一个人物。
大久保早逝,也掀起了一场讨论。
剧终对爱的诠释,是点睛之笔。
私奔那对无语,女的太难看。
就算是同学会,love again的几率还是和外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你已经水桶腰,褶子脸,纵然记忆美好,也只能感叹岁月无情了。
日本队和巴拉圭的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哦也!
我真是800年不評論一次,如果不是偶然搜到《同窗會》勾起了我蠢蠢欲動的慾望,恐怕還要推後幾年才能看到,所以實在是悲喜交加如果一個人在單身的時候,來看這部劇,我感覺理解不會比過來人更深刻,至少我在看的時候,在幾集結尾獨白的橋段幾乎讓我有想喊出來的衝動,作者實在是很細緻的抓到了男女之間,夫妻之間很微妙的“戲碼” 甚至是外人不易察覺的關於第三者對生活的催化也如實呈現。
不過也導致我看完之後,特別想說些什麼,但又覺得說什麼其實也沒什麼意思,很多心境真的是感受到就夠了,說出來必然破壞了那種心境吐結尾:整部劇看完,最想吐的還是結尾。
我有個特別好的習慣,很多劇都不願看完最後一集,以前有的劇追了20集,40集,甚至幾個月追下來,但是到最後一集還是會停下來,把自己放空一段時間,為什麼呢?
我也說不清楚,可能以前看了太多的濫劇,到最後劇情反轉,或是eq低的嚇人,根本不用看就能踩到結局,頗為另人生厭,尤其是中國的無良的編劇和導演更是尤甚是到最後一集的處理確實有點意思,按照我的理解,原本1個小時的戲,其實30分鐘足矣,但是導演卻給了觀眾幾種不同的結局。
如果是我,會把結局選在2人分手,黑木瞳站在雪花紛飛的鐵軌前表現出的迷離而幽怨神情。
在這裡結束,至少是我讓我更加回味,甚至,也可設置在2人在鐵軌橋上,飛奔向對方那個橋段,至少看上去也會很經典。
在甚至,設置在他們在校園玩球的橋段,如果是我,也會勾起浮想聯翩但是,導演悲催的把我想到的眾多結尾一個個的呈現出來,到最後,還是沒放過黑木瞳阿姨。。。
我實在不理解為什麼最後一個鏡頭要讓阿姨扭頭回望。。。。
為什麼??
是想告訴觀眾2人出軌最終修成正果嗎??
還是為了迎合觀眾的惡趣味。。。
吐黑木瞳:所以比較佩服《同窗會》的編劇,我花了三個晚上看完,在第二個晚上看的間隙就在想,如果是我會怎樣處理結局?
想回是回不去了,繼續走下去,同樣不會甘心,甚至眾叛親離,孤家寡人誒,我也沒有類似經驗,不過演戲誰不會呢,在面對朋友,同事,甚至父母,總會不經意就面臨兩難的選擇,這時候就要發揮自己的演技,有時是為了拒絕,有時是為了欺騙,有時候甚至不知道是為了掩飾自己或是為了什麼,很自然的開演了,以至看到黑木瞳與丈夫互相演戲的橋段,實在是百感交集,夫妻間看似無比的和睦,卻都是包藏禍心吐自己:十幾年前就在看三上博史,感覺過了這麼多年人還沒老看過這麼多日劇後,特別想看到三上博史和渡部笃郎出現在一個畫面的情節,兩個人看上去似乎都有不堪回首的經歷,也都充滿着愛與哀愁其實更像在說我自己,人前神采奕奕,但是背後所承受的又不誰知道呢?
很多事情其實沒必要表現,甚至還需要刻意掩飾,所以能被編劇賦予了悲劇的命運,為了朋友為了追求理想傾盡全力的付出,真的是合情又合理,更有一種像是自己人生預演的感覺吐那個倒楣蛋的丈夫:編劇真的很累,照顧到了社會階層的方方面面,還不忘用女人的視角體現一下人文關懷那倒楣的丈夫曾經也為公司做牛做馬,但最終還是被拋棄。
現實就是那樣,夫妻間真正的不幸和殘酷很多時候是說不出來的,就像兩個人吵架,一旦一方真的放下,那就真的都結束了。
他的丈夫一方面口口聲聲說愛自己的妻子,另一方面顯然又不願放下男人的自尊,製造藉口來刺激自己妻子。
這一橋段在劇中出現很多次,真的是感同身受,男人和女人在一起實在是太累了,更可悲的是“原來夫妻就像是在演戲”(第三集結尾),感慨結婚真的太可怕了,難免會走到這一步,與其這樣,那又何必呢。。。。
吐那個缺根弦的副部長:作為配角,戲份不多,演技也沒看出什麼特別的,但在編劇的設置中,如果沒有這位視死如歸,但又沒死成的副部長,一切的一切就不會發生了。
從他的逃避,雖然有廣泛的代表性,但卻是全劇中所有人中,我認為最不合理的。
如果他的結局在悲愴一些,應該更會使我動容,畢竟他可以“拋棄” 對家庭和社會的責任,也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吐那對欠抽的兒女:不解釋,不孝子!!!
抽明白為止!
感情是用来浏览还是用来珍藏?
黑木瞳阿姨的選擇證明了一切把一个人的温暖转移到另一个的胸膛,未曾想45歲卻有着15歲的初衷每个人都是这样享受过提心吊胆,在《爱情转移》裏面,除了包容與反省,也只能義無反顧了ps:第五集最後的告白和獨白真的是。。。。。
黑木瞳阿姨我愛你等我再看一遍,再說。。。。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4412113.html主題曲 ex-loverhttp://y.qq.com/#type=album&id=58329行き交う人波 目が合った あなたは面影のままで… 逢いたくなかった 记忆の片隅で 爱し続けてる
2010春季日剧《同窗会》抵死推荐级别。
这个春天追的作品有两部,《无法坦诚》和《同窗会》,我都看完了,评价大不同。
前者是萌演员白烂脚本,而《同窗会》则与前者截然相反。
在我看此片之前,从未想象过20多岁的自己可以萌、可以追、可以赞一部拖家带口的中年片。
脚本井上由美子,总有人说她凭一部《白色巨塔》已经可以人生无憾,殊不知她提起笔写中年爱情故事,笔力深不可见底。
故事从一群各有家庭各怀心事的45岁男女接到一封信,参加30年以来的中学同窗会开始。
人生失意的前班花黑木瞳遇见了做刑警的前班草杉山君(高桥克典饰),略带憧憬却沉默不语。
6个同学在小酒馆尽欢而散,第二天突然得知,做政府高官和木匠妻子两个同学一起失踪了,剩下的4个人踏上了追问之路……虽然最后揭开的事实谜团并不巨大,但是这片子重在四名中年男女互相交错的情感线,在11个小时中塑造得精彩淋漓,宛然尽致,直到大幕已落,犹在我脑中绕梁不止。
而这就不得不提到四位主演的高段演技。
第一女主演黑木瞳,宝塚歌舞团出身的美女演过许多诱人的情妇,我尤其记得《白色巨塔》中的妈妈桑。
不久前刚出演过2009冬季日剧《真我霓裳》(リア·クローズ),是完美主义的时尚界女王,日版“穿PRADA的女魔头”,傲娇到不管表扬、批评都只一句“可以了”。
塑造虽好却令我辈看出美人果然迟暮,然而《同窗会》彻底颠覆了她的形象。
一个模范家庭主妇,代替失业老公出去打工、同时完美照顾两个孩子,笑容是标志。
这本没什么,但,当她推着自行车在满是落叶的山间小路上,用独白诉说旁边就是自己当年暗恋的男生,心中小小打鼓的时候,那个语气,当杉山君握住她的手,要拥抱她时,她简直觉得美梦成真,但却轻轻推开说:“不行,这样做不行。
”然后低着头,用力点着头说:“今天能跟杉山君一起来,是我做梦都没想到的事情……足够了,到这里就足够了!
”然后抬起头来亮了眼睛:“就凭今天的回忆,就足够我继续活下去了!
”……我要是杉山我也会扛不住的。
女人到中年,却还能活生生让人看到她仿佛全身发光,羞涩像个15岁的小女生,这是什么演技?
我从此绝不敢称她阿姨,只能称她姐姐。
帅气硬派大叔高桥、不良派大叔三上都各有闪光点,在每集中的内心矛盾和转折都表现得自然妥帖,基本没有斧凿痕迹。
果然,是大叔演大叔么……更值得一提的还是第二女主演斎藤由貴大姐。
她和黑木瞳不一样,并不算一流的漂亮,我以前从来没看过她演的戏。
她的角色心理难度较大,表面光鲜的贵妇,养着丈夫情妇的孩子,初看她似乎只有要强和嫉妒,但当她听说情妇来接孩子时就顿时变色,马上放弃调查掉头就叫车回家,是角色形象的转折点——是的,她爱这个孩子,即使是情妇的,即使孩子不亲她。
但她又是矛盾的,维护家庭的一面和吃老同学飞醋的一面都表现得很明显。
她和黑木瞳的角色,都喜欢虚张声势的笑,但她的笑和她的笑,有着气场的区别。
什么也不必说,一笑就能把角色性格笑出来,足可见两人的老戏骨。
而斋藤大姐有三次哭,让我感动至深——前提是,这可是一个没有惊天动地的美貌、心地又不善良、又出轨的女人哦。
第一次,和丈夫离婚时,情妇来接走孩子,她笑着告别后,转弯走上桥,就开始颤抖着哼歌:“有一天,在森林里,我遇到了,熊先生……”然后眼泪落下来。
第二次,医生唯独告诉她,大久保命不久矣。
她感谢医生的一段独白非常漂亮,我不剧透,大家自己可以去看。
一边直视着医生说,一边眼泪落下。
第三次,在桌边找到大久保曾经写下的报道,一点也不像他,写的宛如咏叹调。
女人跌倒在桌边,开始哭泣,这绝不是滴眼药水,而是一个固定长镜头。
眼泪落一滴后又是一滴,慢慢地变成黑色,还在流个不停——这个每天浓妆的女人把化妆都一点一点哭掉了。
虽然有点吓人,但是的确震撼人心。
曾经看到一句话,深深记住:“爱一个人,不是爱与TA上床睡觉结婚生子的可能性。
”在这部剧里,他们都是这样,从现实的、明知结婚无望的境地里开始一点一点拒绝碰撞的爱,一点一点接受爱。
幼稚去爱的地方是孩子,现实考虑家庭的地方又是中年。
是否有一天爱情再临,你能像她们那样,重新回到15岁一般。
不考虑受伤,不计算失望,不在乎脸面,爱一场?
自从今日后,七夕在来年。
苦待知多久,全凭岁月迁。
这四个人去爱别人,都不是因为寂寞和方便。
毋宁说他们爱上的,都是原本最不可能结合的那一个人。
因为他们这样,所以无论怎样的结局都是无悔的吧。
本片的配乐也值得称道,主题曲《EX-LOVER》名字就好,总是在关键的时刻替主人公道出这种40岁了遇见EX-LOVER一般尴尬又暗暗悸动的情愫。
翻译也很赞。
举一个例子。
八卦的记者大久保被老同学福岛和真理子的电话绕得团团转,在荒郊等待时有一句自言自语:“どこにいるな?
お二人さん。
”通常字幕会是“在哪里呢?
那两个人。
”而看看翻译组是怎么做的:“在哪里啊?
两个祖宗” 神来之笔!
既然说到了大久保,翻译的细致在他的台词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这个角色有点吊儿郎当,这一特色能够恰如其分而不山寨地转化为中文,翻译功力尽显。
本剧的副标题《~ラブ?アゲイン症候群~》,ラブ?アゲイン就是love again,这简单的英语如何翻译?
不能大白话,因为还是剧中新闻杂志报道的标题。
字幕组给出的是“爱情再袭症状群”,很恰当的处理。
厚道的不再剧透,概括来说,《同窗会》就是一次好剧本和好演员共鸣的盛宴,绝对可算近年来不能错过的日剧了。
日剧看的并不多,即使是看,也主要是集中在刑侦剧上。。。
所以黑木瞳啊啥啥的,都是浮云啊 但是看到评论都赞扬她的演技,所以就下了看一下。
虽然中途很想砸电脑,这个纠结啊。。。。
但所幸还是坚持了下来,很不错。
一堆45岁上下的中年男女,一个三十年来难得一聚的同学会,顿时改变了一些人的人生。
这是偶然,也是必然。
反观四人组的家庭,都不怎么美好,女王陛下老公失业在家,每天颓废不堪,自己又要操持家务,又要打工维持生计。
警察叔叔的家庭只能算是平淡,因为职业缘故和家人的沟通相对很少。
富婆姐姐守着老公和老公和情人生的孩子,死活也要保护自己的一点点颜面。
记者大爷虽然游戏人生,但却因为绝症反而比别人都看的更开。
当自己的家庭生活不堪其困扰的时候,一点小小的外力就足以推动事情朝着不可预测的方向发展。
女王陛下的演技确实很高级,中年妇女的纠结,困扰,面对孩子们的时候心里的犹疑,面对邋里邋遢的老公时候的那种恨铁不成钢的气愤,都通过她的表情,语言一一传递。
返回来说,女王陛下的丈夫会变的如此颓废,女王多少也有责任,就日本的传统社会来说,会社一般采用年功序列制工资,一旦进入会社就准备为其奋斗一生,这样中途被辞退应该说是非常大的打击,完全否定了他一直以来的努力以及所坚持的信念。
当然我们可以指责这个男人的无能,否则怎么别人不被辞退偏就他。。。。
但是,话分两头说,女王一个人承担了所有的一切,从某个方面来说也是促使这个男人越来越消极的重要原因。
家庭并不是由某一个人来支撑就可以的,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需要负担的义务,私以为两个人或者和孩子们一起共同努力支撑起来的家庭,才会是稳固的。
记者大爷,说实话开始我还不太待见这家伙呢。
但越看到后面越觉得有味道,女王和警察的出轨,一大部分的原因还是有了他的推动,在自己有限的人生里做些不要后悔的事情,不要在临终的时候都还有想做却一直没有做过的事情。
正是因为他自己的绝症,才让他以放手一搏的态度在生活着,有些人说他是游戏人生。
事实上我倒是觉得他才是真正不为世事困扰,自由生活的代表之一,那种无所拘束叫人羡慕不已。
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生活方式总归于社会不合拍,所以这个快就把他给演死了。。。。
学校重聚,大家回首往事的那一段,真的很是唏嘘,三十年光阴匆匆,谁也无法预知三十年后。。。
富婆姐姐的家庭,名存实亡。
随着剧情的推动,反而觉得她的演技更为出众。
尤其是和真奈的对手戏。
她对养女的关爱,不舍,溢于言表,却始终温柔的将孩子推向亲生父母这一边。
在森林里遇到熊先生的那首歌,一再的出现,可以看作是她和真奈的曲子,在最后和孩子分手的时候,她们一起唱着歌,隐忍着眼泪转身离开。。。
相对女王和警察的出轨,富婆姐姐其实并没有真的想过要怎么样,但最后她和记者叔叔的交集,那转瞬即逝的幸福,让人觉得很是心酸。
在片子的最后,该在一起的还是在一起了,这个结局反倒是有点不太真实。
各归各位却也不是什么好结局。。。。
有时候想想女王在剧中说的,家庭生活就是欺骗,演戏。
不知道最后在一起的那两个人以后的生活,是不是也会如此,抑或波澜不惊。。。
谁知道呢————————————————————————中途看到女王和警察两个家庭的冲突,矛盾的时候,心里真的觉得很难过。
女王没有个丈夫决裂,似乎完全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们。
孩子究竟在家庭中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为了孩子勉强在一起的家庭,真的就是对孩子有利的吗?
如果没有这场同学会,女王也还是任劳任怨的家庭妇女,她的丈夫依旧在家浑浑噩噩,普普通通的家庭,也许就跟我们身边的某些家庭一样。
但孩子们终究是要飞走的,最后伴随终生的也只是自己的另一半,到了那个时候,早就不是四十五岁,而是更加年老,再也没有精力去爱,去折腾,或许也就这样终老一生。
两个人的生活更多的是一种习惯,不管是否合拍,也只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即使不满也不再有反抗的力气。
难道这样就是我们的生活?
有很多四十五岁上下的朋友说,少来夫妻老来伴,不必折腾烦恼,以后老了,有个人陪伴身边还是很好的。。。
更多的人说,为了孩子的幸福,为了让孩子有个圆满的家庭,千万不要破坏自己的婚姻。
于是社会就变的很奇妙,女人这种生物,当她想要追求自己自由的时候,就会变出很多的阻碍,似乎女人就必须得付出一切,承担一切。
至于她自己,什么兴趣爱好,人生信仰、自由快乐,只是附属的。
本就该完满的人生,却变成需要别人赋予才能得到,若能得到那边是所谓的幸福,若得不到也只能自欺欺人的说,生活本就该平淡如水。
即将跨入三十的门槛,望望前路,不知道将来是不是也将要生活在自我麻醉之中
已在人到中年的十字路口,看到这样写实的作品,倍感欣慰。
总是在问自己,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很坦然地面对这类问题?!
不是所有不伦的爱情都是错误,只是我们实在不能再压抑自己的情感。
每个人都有享受爱情的权力,也许在婚前也许在婚后。
要等到重新拾起的时候,才发现当初着实是轻看了本剧。
初次看片,两集即弃,哪怕有三上博史和齐藤由贵助阵,依然无法掩盖题材上的陈旧感,中年之恋的问题上,安娜同志卧了轨,德-瑞纳夫人挨了枪,都是前车之鉴。
黑木瞳姐姐在不伦之恋专业户的道路上长途跋涉,从50后的役所广司、60后的唐泽寿明、70后的金城武和伊藤英明,一直谈到80后的冈田准一,到了年届半百的2010年,终于现出了老态,至于男一号高桥克典,酷则酷矣,演技着实平平。
再看人物背景设定,瞳姐的老公隆重下岗,高不成低不就,至今赋闲,家中还有两个孩子,全凭瞳姐在外打工,苦苦支撑;克典兄身为一线刑警,成天在刀锋边缘讨生活,自是亏欠妻子和孩子颇多。
这两位所处的境遇,根本就是一局死棋,还想闪转腾挪?
果断一点,弃剧。
待后来偶然间重看本片,却在第4集时不幸被俘,问题出在了两位配角身上:身高平平的三上博史和略略发福的齐藤由贵,这一对情场失意者,有着出人意料的华丽演出。
当然,三上同学和齐藤同学之所以能抢戏,跟自身的背景不无关系。
三上同学身患不治之症,哪怕再怎么玩世不恭,都能赚到观者的同情;齐藤同学对老公的私生女也算是视如己出,尽心尽力,至于有些虚荣和轻浮,原也无伤大雅。
关键的一点是,跟瞳姐和克典兄那种躲躲闪闪磨磨矶叽的样子相比,齐藤同学对待自己感情的态度无疑要坦诚地多,三上同学更是从头至尾几乎没说过一句谎话。
借用93版《高校教师》里的台词,人其实有着三张面孔:正常状态下的自己、别人眼中的自己、一无所有时候的自己。
这两位貌似潇洒,实际都是人生的输家,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拿起小钢叉穿上大红袍充当教唆者,才会在故事的后半程一起相拥着取暖。
从这个意义上讲,高丽国电视工作者翻拍本剧的那部《LOVE AGAIN》扭曲了原作的设定:纪念毕业30年的同窗会是高丽版三上发起的,满满一大厅的同学都知晓此君已经身患绝症,更糟糕的是,高丽版三上还高调地向大家展示自己不会对人生失去信念,会继续与病魔斗争到底,云云。
不得不说,这样的处理是拙劣的。
三上同学表面上的大大咧咧和玩世不恭仅仅是在掩饰其内心的失落与惶恐——他胆小,所以显得要强,他有执念,所以显得随便——一句话概括,他根本就没有看开。
同窗会之后,在与医生的几次谈话中,他不断展示出对人生的留恋(想跟那群家伙一起变老);在医院顶楼的天台上,三上同学突然强行拥抱黑木瞳,与其说是耍泼皮,不如看作是在表达面对死亡时那种不由自主的恐惧。
追溯到中学时代,那个老是趴在课桌上睡大觉的男生,背地里却怕是用功地紧,这一点,齐藤同学是看得最清楚的,这也是她长期以来厌恶三上同学的原因:这个外强中干的家伙,跟自己实在是太像了。
齐藤同学的情况大同小异。
拜金、爱显摆、八卦,外加一点轻浮,放在如今的时代都算不得什么毛病,单就她对待丈夫的私生女的态度,已经足够让人唏嘘一把,尤其是在老公破产之后,孩子的生母和养母之间一经对照,高低立见。
她跟三上同学的对手戏里,偶最中意这一出:第6集后半段,离婚手续办完后,破产的前夫与情人算是终成眷属,他们俩生的孩子却宁愿跟着养母走,然后齐藤同学便来找三上。
三上同学挑拣着土豆,随后说了一句“要什么尽管说”。
那我就说了,能三个人一起在这里生活么。
三个人?
指的是你、我,还有你的丈夫的情人的孩子?
对。
噢。
好久没这么惊讶了。
(自己都觉得好笑)跟你说话真是毫无顾忌。
(认真的表情)好的。
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三个人就这么过下去吧。
“好久没这么惊讶了。
”幸福的降临如此难以预料,三上同学和齐藤同学的爱情,没能容得他们好好品味,竟会转瞬即逝。
相比之下,瞳姐和克典兄虽然残存了一线希望,却也是镣铐在身,漫漫刑期苦苦等待。
这剧本着实狠辣,再看看编剧,原来是井上由美子同志,又想起她在《白色巨塔》里写的那些凌厉的台词,果不其然。
最后再说一句,参加同窗会,就仿佛是找到了平行空间的一个入口,但在吱吱咔咔地拉开那扇大门、踏入那片眩目灯影之前,要先记好回去的路。
终于把《同窗会》看完,这个终于是忍不住想要再看一遍的意思。
曾经的高中同学,因为一场聚会重拾旧爱,但个个都已不是懵懂少年,有家有室,如何爱?
不管是丈夫失业、夫妻生活平淡、还是等待离婚、甚至是家庭暴力,中年人的人生仿佛被人暂停,内心的每一次暗涌都汇流成波澜不惊的大海。
就像《鬼迷心窍》里唱的那样:“曾经真的以为人生就这样了,平静的心拒绝再有浪潮”,但是这浪潮说来就来,有谁能拒绝人生的十七岁?
爱的能力一旦重获,谁都挡不住。
家庭要不要?
要。
孩子要不要?
要。
但,不爱行不行?
不行!
内心比谁都明白,这是错,必须喊停。
但重遇十七岁的爱情,挠得人心生不逢时君婚我亦婚。
克制、忍耐、回避、立誓,都不过是筑不牢的防洪坝,周围有千万个声音喝止你,但怎么都听见心中那个微弱的声音,说爱吧,忘记自己吧,放纵一回吧……可是,爱的天平另一端是道德。
出轨、不忠、抛弃子女、见异思迁,每一项罪名都是对辛苦经营人生的中年男女的否定和推倒。
不过,道德的重量真大过爱?
忠于自己必须让位给迁就他人么?
可以因为爱在一起,为什么不能因为不爱了分开?
而中年人的境地往往是,不因为爱而在一起。
这个世界,留给中年男女的空间几乎是狭隘而苛刻的。
我无疑是推崇自私的人才有幸福的道德观,在爱与道德之间,我唯一不能容忍的是欺骗。
如果你忠于内心,坦诚地爱上别人,那就请你坦诚地跟过去说再见。
这也是本剧最后一集朋美和杉山两位一年后约会,手上没有结婚戒指的原因。
黑木瞳女王的演技令我完全拜倒,相比出轨的杉山,朋美的心路历程都要靠表情动作来表现。
因为婚外恋的男人,再内心奔涌,也都要维持一副丈夫和父亲的伟岸形象,但出轨的女主角,挣扎和痛苦往往都写在脸上。
但面对丈夫孩子,主妇变恶妇谈何容易?
黑木瞳女王的每一次内心独白都让人同呼吸共命运,而她跟高橋克典密电拖手拥抱就是迟迟不上床的中年纯爱真是一次次嘲笑着我淫荡龌龊的心灵。
于是,当他们在母校的操场边上,终于颤抖着抱在一起的时候,就明白这个轨他们是出定了。
越是克制和理性的人,积蓄的能量一旦爆发,就越容易毁灭。
这么看来,所有好父亲好母亲,都是等待插上导火索的人肉炸弹。
至于其他几位高中同学,也都在以不同的角度和经历告诉我们,中年是临界点,要么高潮,要么低潮。
所有中年男女们,按耐不住的时候,就去KTV点唱一首《鬼迷心窍》,就当出了轨吧。
刚刚看完第四集(一个礼拜一集真是怨念啊==|)朋美和杉山终于抱在一起了呀,杉山那个动作真是太帅了,啦啦,感觉很有爱的说呢(三观不正的某人>.<)朋美说“我,已经不再是我”,结合第一集里面她的某句独白,这部剧是向着最终朋美和杉山在一起的方向发展么,当然其实还蛮喜欢这个走向的。
看下集预告好像各个家庭都在面临着抉择,诶,好期待啊
啊呜~~同学会果然就是个很纠结的存在!中年危机啊~~唉~“曾经年少的理想都实现了吗,大家都变成自己当时想象中的大人了吗”
有事没事的开个P的同学会啊,拆散一对是一对,毁了一家是一家。
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
越往后越好看,三上博史很有魅力。
也许我懂,只是现在还不知道。
活了四十多年,第一次有爱的感觉。为何我觉得有些狗血呢?
想回复纯真时代,却难以找回早已逝去的简单,于是挣扎,迷茫,彷徨,甚至还要与死亡争时间。我们到底为什么要长大......又该如何面对老去......
去年就看完了,忘记勾成看过状态了。三上博史演技惊人,高桥克典的风光都被抢光光了……
从观感上来说没一个好看的人物塑造的话有些奇葩了男女主的那条线还行其他就不怎么样了
虽然是来复舔高桥克典,但是黑木瞳这个大喘气实在太减分了
烂人。
挺现实主义的
10春季最爱!
迫不及待看完的10春,片尾曲很好听
中年危机,没有共鸣。
3.5。不伦题材中等水平吧,看着看着激情有点被消磨掉了。
三上博史气场无敌!
主线把我恶心得。。基本跳着看三上君和齐藤的线 另外吹越满演技强大得不行 演个渣都比木头高桥顺眼太多 黑木瞳昧着良心在演纯情少妇违和感十足
也许守着电视机看日剧的,大多数是45岁左右的主妇们,也许这剧就是为她们度身订造的。也许为了男女主人公爱情的合理性,编剧故意把女主人公的丈夫写得猥琐、小气,把双方的儿女写得不宽容,冷漠和固执,但是,这个故事的选题有一定的普遍性,很容易联想到自己的婚姻,反观诸己,还是会很有触动的吧。
插手还是不要管 那种都好像不太对 就这样stay out of it 也许一切都安排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