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之花

Desert Flower,Wüstenblume

主演:莉亚·科贝德,莎莉·霍金斯,梅拉·沙尔,克雷格·帕金森,马特·考夫曼,蒂莫西·斯波,普尚特·普拉巴卡尔,安东尼·麦凯,提姆·塞菲,特蕾莎·邱吉尔,Idriss Abdi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德国,奥地利,法国语言:英语,法语年份:2009

《沙漠之花》剧照

沙漠之花 剧照 NO.1沙漠之花 剧照 NO.2沙漠之花 剧照 NO.3沙漠之花 剧照 NO.4沙漠之花 剧照 NO.5沙漠之花 剧照 NO.6沙漠之花 剧照 NO.13沙漠之花 剧照 NO.14沙漠之花 剧照 NO.15沙漠之花 剧照 NO.16沙漠之花 剧照 NO.17沙漠之花 剧照 NO.18沙漠之花 剧照 NO.19沙漠之花 剧照 NO.20

《沙漠之花》剧情介绍

沙漠之花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华莉丝(莉亚•科贝德 Liya Kebede 饰)出生在索马里的沙漠和母亲过着游牧民族的生活。在三岁时,华莉丝按照索马里习俗就被施以女性割礼。十二岁时父亲为了得到五头骆驼,要将华莉丝嫁给六十岁的老叟。就在出嫁前夜,华莉丝在母亲的默许下,在沙漠中徒步很久投奔摩加迪沙的外祖母,也在外祖母那里获得了去给当时索马里驻英国大使夫人的姨妈作女佣的机会。到英国后不久,索马里爆发战争,旧政府被推翻,华莉丝趁乱再次出逃大使馆而流浪英国街头。 华莉丝在街头邂逅了收留自己的玛丽莲(莎莉•霍金斯 Sally Hawkins 饰),跟着又在打工的餐厅里遇到伯乐,最终被发掘成为世界名模,并投身于妇女解放事业。 电影《沙漠之花》是根据出生于索马里的黑人模特华莉丝•迪里的自传畅销书改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毛利男孩热恋中的他为了明天升起的太阳火山地狱井冈山玲珑精灵女孩小卓玛金钱追杀令爱你不言而喻快乐奔跑高校处世王野武士的美食湿沙咖啡馆春露模特魅影酒是故乡醇玩命毒师剪不断的爱大小谎言第二季致命演出全金属狂潮3他们最好的邻居的窗章鲨暗战缉杀米酒女孩4天情人节怪物高中2鬼魅浮生绝狼:龙之血

《沙漠之花》长篇影评

 1 ) 生而为人,生而为女人

在看完无数剧透以后的观看,还是被影片震撼了。

但促使我留下这篇粗糙的评论,并不是因为影片本身,而是因为更让我震惊的评论。

“所有的荡妇都应该生在非洲同时被‘割礼’” “边看边气愤地和老公吵架,他居然支持割离,觉得是应该的,这样女人就不会去乱搞,我靠!

”虽然这是我翻看到16页唯一的发现的两位支持割礼的男性,但是也是夹杂在大量庆幸自己不是非洲人的女性评论中的两条。

我不禁悲伤起来,我当然知道代表这些言论只代表着少数,但是又有多少男性真的能对这件事感同身受?

高跟鞋、礼教、每日为家庭劳作的女人和撑开报纸的男人、丰胸广告……身为女性要抵抗的割礼何止一桩?

我记得在小时候,常常有老人家跟我说,“还好你不是生在旧社会”,“你要感谢毛主席给女人地位”诸如此类,非常反感。

感觉就好像目前我所生活的世界,其实不是我应得的,而是某人赐予的。

“还好我不是非洲人”?

我永远不愿意这样说。

女性是人类!

无论出生在哪里,都应该有自己的尊严,而尊严,是生而有之,死亦随身。

沙漠之花的出现就说明了无论多么残酷的压迫,女性的尊严也是不会被磨灭的。

我怀着腹中的宝宝,还不知道是男女,但我希望是女孩。

即便出生以后无法平等的获得就业机会、无法在族谱上留下名字、无法获得一个拥有自己姓氏的孩子、无法阻止别人对她品头论足……她所属的族群——女人,依然被某些人当做生育工具。

我知道她将和她的母亲心意相通,与世界上每一位被怀胎孕育的女儿们一起改变这个世界。

ps:影片确实会导向别人认为生为非洲的女人很不幸,我不喜欢影片中呈现出来那种西方社会看待封闭民族所呈现出来的优越感。

我个人以为,女主人公热爱她的家乡,她只是希望能改变,她并没有因为自身的遭遇而希望自己不是索马里人。

pss:激动了,语无伦次了。

 2 ) 那些震撼、美好,和思考

在看这个电影的时候,我就不停被各种震撼着。

第一次震撼是那个索马里男护士的扭曲的翻译,或者可以说是让我愤怒。

无耻的不是一个单纯想减轻痛苦的女孩,无耻的是一个践踏女性的虚伪的礼数,更是为了满足自己野蛮的自尊的男人。

第二次震撼是在华莉丝的回忆里,那个肮脏的老男人对她说,喜欢我的手表吗,你将是我第四任妻子。

畸形的观念,于是,一个男人可以通过这种无谓的性交来征服,获得自信和力量,而一个女人却获得痛苦、羞耻和污名,同时和几个同样羞耻的女人共享这个男人的征服,共享应该回报给她的痛苦的一切。

第三次震撼是她在去往外婆家的路上的车中被强暴未遂。

在这样一种宗教文化统治下,女人已经成为发泄性欲的器具。

女人的器官就像布一样,不断地被撕裂、被缝合,也像容器一样,用自己的痛苦换来做一个够紧实的容器,才有资格不被唾弃,然后无限容纳那些本该单纯可爱如今却罪恶的种子。

第四次震撼是她的外婆对她说由于她的出走,她的爸爸殴打妈妈。

这本是一个小细节,却让我相当愤怒。

当初是怎样的力量,让一个女人穿越沙漠嫁给游牧民族中普通的一员,为了他的欲望掀开自己的伤口,一次又一次被性交、生育蹂躏,一次又一次眼看遭受着自己曾遭受过的痛苦的女儿死去。

这些本不该由女人一个人承受的痛苦,换来的却是无耻之徒的暴力。

第五次震撼是华莉丝回忆三岁割礼时,那个小女孩的惨叫,那一滩血,还有她陈述着可能被鸟吃了的平静。

惨叫声一直回荡在我脑中,这种残忍的仪式强加了巨大的痛苦在女人身上,这种残忍的仪式换来了形式上的圣洁,还有真正的侮辱、被践踏,这种仪式不会换来任何尊重。

第六次震撼是华莉丝最后的演说:因为我们双腿之间的东西是不纯洁的。

可是何为不纯洁?

我们出生的地方,又何谓不纯洁呢。

这非常令人不解,即便是一个不曾使用过的阴道、一个足够紧缩的阴道,当男人在野蛮的将其剪开、面对血肉模糊的器官、耳边听着惨叫、而同时女人毫无性快感的时候进行性交时,他还可以感觉到快感吗?

也许这种快感,只有禽兽才愿意享受。

又或者当她为了纯洁每个月忍受巨大的痛苦的时候,又或者当她为了他们的孩子难产而死去的时候,这又怎么能不让人感到战栗呢?

这种礼教形式,只是为了满足男人丑陋的征服和占有、为了满足男人自私贪婪的性欲,而将女人物化,将女人变得和性交奴隶、生育工具完全无差。

反对割礼,其实也是反对的是一种野蛮畸形的观念。

很多国家很多地方,即便形式上废除了割礼,或者即便从未对女性进行割礼,也都对女性的性行为进行过或者还在进行着残忍的压迫。

曾经的教会会将未婚先孕的女子处死,而在古代一个所谓不洁的女子也被视如妓女。

没有人问及她是为何如此,也没有人关心她的身体、她的心理、甚至她腹中的生命。

每天我们身边都发生着愚蠢的事,比如处女膜修复,甚至每天我们身边都发生着最残忍最没人性的事,比如堕胎。

这是因为单纯一个女子,她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和自信去面对社会的舆论和压力。

单纯一个女子,她自己内心的创伤都还很久不能愈合,她还要同时承受本该属于两个人的压力,请问这样人道吗?

如果我们的社会够包容、够人性化,还能允许以上这些无聊的事发生吗?

如果我们的男人够负责够自信够善良,还会允许那样的痛苦让一个女子承受?

还会需要用一些无意义的小事来证明自己的强大和自信吗?

我始终认为性是神圣的,也是美好的。

它的职能是我们之所以存在的根本,同时它总能制造浪漫和愉悦。

它本该是在两个相爱的人之间顺其自然发生的,而不是在它即将要发生的时候,她由于社会压力开始担心自己会不会被别人鄙视、开始担心未来还能不能住大房子、甚至开始怀疑这个男人的真心,由于这些可耻的原因而使这个女人被“贞洁”了,而这其实是非常不贞洁甚至狡猾的想法。

形成这样的原因不是她们的功利,是男人的错,是社会的错。

就好像割礼把一个女人强迫贞洁了之后,她才可以嫁到所谓的好地方,接受身心的蹂躏一样,她不快乐,她毫无人权可言,她自己本身就是把自己物化了的。

就好像被割礼的女性也逐渐接受了这种礼教一样,也对别人施加割礼,她们已经被潜移默化的认为自己就是物品了。

而现在的女性,默默接受自己是弱势群体、默默接受一些荒谬的束缚、默默认为无论爱不爱这个男人都没有资格和他一起享受这欢愉一样,不是因为她没有感情没有欲望,而是因为她被压抑,被男人虚伪自私的欲念压抑,被社会畸形带有歧视色彩的观念压抑。

当然,如果他和她二者都单纯的希望在未来结婚的时候作为一件仪式来做这件美好的事,无关那些丑陋的东西,那他们是美好的,他们的感情也是令人敬佩的。

而且,还有,所谓的女性平等、自由、释放,也要用于有原则的、懂爱的女子身上。

像是一些践踏自己、以勾引别人老公为荣、以此作为篡权赚钱手段的贱人们,就不要拿什么性解放当借口了。

解不解放,你都是烂货。

电影中还是有一些美好的镜头的:喜欢华莉丝亲吻着客栈店主的手说:妈妈。

喜欢男医生的叹息和笑。

喜欢她逃跑时妈妈眼中的泪。

喜欢外婆说:受一些苦一定是为了一些值得的东西。

喜欢玛丽莲教华莉丝穿高跟鞋走路时的快乐和可爱的手势。

喜欢华莉丝拍裸照时的忐忑和自信。

喜欢那一句:Today is your lucky day。

喜欢华莉丝和杰克逊之间的小感情。

喜欢玛丽莲指着华莉丝的照片,开心的说:这是我姐妹。

喜欢最后一刻华莉丝坚定的眼神中的一些东西。

喜欢帮助过华莉丝的所有人,无论傻气的、强势的、真正动情的、等等。

感谢这些震撼和美好,让我思考,让我回味。

 3 ) 。

就如中国过去的裹小脚一般。

不过割礼更为残忍和可笑。

裹小脚是为了满足男人的变态审美以及虚荣心。

而割礼却是一种男性霸权的直观体现。

对雄性动物来说女性根本上只是下身有个可以插入的洞的生育牲口而已。

其实在雄性眼中女人应该怎么样这件事本身就是错误的。

正如片中所提男人认为女人不洁应该行割礼。

中国男人认为女人要保持优雅应该小脚。

以及到了现代所谓的直男癌认为女人就应该在家做家务带孩子。

 4 ) 明明就是暴 还好意思称为“礼”

割礼?

这个词我是今天才知道它的真正含义,要在女孩子那么小的时候割掉阴蒂和阴唇,在石堆上,在风口中,没有医疗设备,没有消毒措施,割掉再缝合,惨无人道,愚蠢至极。

而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男人那点可笑的“处女情结”。

还说“女性两腿之间的东西不干净”恕我直言,觉得它不干净就不要碰,为什么要去伤害她,为了验证女人的忠贞?

那你男人忠贞了吗?

我劝你去买飞机杯啊,那个最干净最忠贞,而且能买到适合你小尺码的,干嘛要去伤害无辜的人。

伤害别人是道德败坏,不会有好下场的。

自古以来对女性的压迫和欺凌就数不胜数,中国的裹脚,欧洲的束腰,非洲的割礼,都是为了满足男人那可笑的“性欲”。

庆幸自己生在21世纪的新中国,社会在不断进步,女性地位也在不断提高。

会有那么一天,女性不再被定义,不再被约束,不再用阴道来证明忠贞,我们是我们自己,不是谁的谁。

 5 ) 沙漠之花

华莉丝从伦敦流浪街头到认识了一个女孩,住在同一个房间,她为华莉丝介绍工作。

她们的分歧开始于华莉丝回去发现女孩和男人上床,她说“正派女人不会那么做”女孩说“正派的女人也可以享乐,而且同时被尊重”华莉丝“不,正派的女人不做那个”女孩说“不做什么,华莉丝,你说不出口,做爱,是吗?

没什么羞耻的,有什么不对吗?

”华莉丝“只有被割过的女人才是好女人。

”女孩“没明白,割什么?

用英语告诉我(华莉丝来自索马里)”华莉丝一脸认真的说“这是保持处女身的方法。

对吗?

直到新婚之夜才由她丈夫割开。

都是这样的,不是吗?

”女孩“华莉丝,我不懂你在说什么”她们是两种文化环境生长的,观念更是天差地别。

华莉丝“你没割过礼?

”女孩“什么意思?

你的身体被切除过什么?

能让我看看吗?

那样也许我就明白了。

”女孩对待这个事情还是很认真,很尊重的。

华莉丝掀起内裤给女孩看,女孩说“全部割掉,然后缝合在一起吗?

”然后心疼的。

泪眼婆娑的说“什么时候割的?

”华莉丝“小时候,三岁,跟姐姐妹妹一样。

只有法码是八岁才进行的割礼。

因为一般找不到割礼师”女孩“割礼师?

”华莉丝“就是执行割礼的女人”她哭了女孩“华莉丝,那你还有感觉吗?

”华莉丝“感觉什么?

”女孩“这就是你为什么在卫生间需要那么久?

”华莉丝“作为女人不就是这样?

”这一句台词真的太棒,我们有很多种不公正的事情的发生,有些人受到迫害,真的不知道原来外面世界的女人可以这么肆意盎然,她们以为所有的女人都是这样。

就像普遍认为孩子就是冠夫姓,户主就是男性,女性就是戴节育环,女人不都是这样的吗?

女孩“不,我就是女人,而我不必这样。

你记得以前那里是什么样么?

”她掀起了自己的内裤。

华莉丝“他们。

他们没有割你?

比如你母亲”女孩“这里没人割礼。

这里没人那么做。

第二个特别好的点在于,华莉丝突然腹痛,女孩送她去医院。

在妇科门诊处,男医生看到了,华莉丝极其别扭的,哭了。

医生说“被割除的地方我无法复原,但至少我可以保证,让你不在痛了。

”然而特别恶心的一件事出现了,男医生需要会索马里话的人,去找了男护士。

男医生说“麻烦你告诉这位女士,她被缝的太紧了。

不得不说,缝的很糟糕,告诉她我会尽快提她做手术。

”男护士此时特别没有职业操守,他说“让男人看你的下身,你不觉得羞耻吗,我们的传统不管他们的事”他就是这么翻译给华莉丝的。

男医生说“告诉她,她做得对。

令人吃惊的是,她忍受了这么久,长期忍受着疼痛,她不必担心,我们可以治疗”男护士“如果你改变自己,那就背叛了你父母,背叛了你的民族和传统”这段,我可去你爹的吧,这么迫害女性的民族和传统你自己守着去吧。

“你妈妈知道你打算这么做吗?

真可耻”这又是什么站在道德高地这么批判人?

你有何资格?

就因为你是男人?

把你割礼我看你还能说出这话么?

华莉丝来初潮后,家里把她卖给了一个老头,作为第四任妻子。

她不想嫁,赤脚离家出逃。

索马里遍地的沙子沙石沙粒,她的脚血肉模糊。

终于在马路上碰到了一个卡车,结果正我所料,卡车里的人想趁机强奸她。

幸好这是装石料的卡车,她拿起石头砸晕了他。

回忆过后,华莉丝去了医院做了手术。

为了更好的生活,她去找了著名的摄影师,她的轮廓特别美,笑起来更美。

她接受杂志采访,说起了她三岁时接受的割礼,血迹留在了岩石,她的伤口感染。

这是一个残忍的事情。

她出席联合国演讲,她说“我爱我的母亲,我爱我的家人,我爱非洲。

3000多年来,每个家庭都相信,他们的女儿如果不进行割礼,就是不洁,因为我们双腿之间的东西,是不洁净的。

所以一定要割除,并且封起来,以此来证明贞洁和美德。

而在新婚之夜新郎用刀片或小刀把它割开,这样才可以进入到新娘体内,而未受割礼的女孩是不能结婚的,并且会因此而被驱逐出村庄,还将被视为妓女。

即使《可兰经》上都没有规定,但这种惯例依然在延续,接受这种状态的结果,是女性无论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将终生为病痛折磨。

正是这些妇女,支撑起了非洲,割礼后我活下来了,但我的两个姐妹没有。

索菲亚在接受割礼时流血过多而死,艾米娜是在分娩时,怀着孩子死去的。

如果这毫无意义的仪式早些被废除,今天的非洲该是多么强大。

在我国有句谚语:驼队中最后一只骆驼跟最前面的那只走得一样快,不论在少数人身上发生任何事,都会影响到我们所有人。

当我还是孩子时,我说我不想做女人。

为什么做女人要如此痛苦,如此不快乐,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我很荣幸能作为一名女性,但为所有女性着想,让我们尝试去改变,身为女性的意义。

女性的进步不是靠一张嘴就能得来的,那是硬碰硬争取过来的,所以你说今天的女权主义者们为什么这么极端激烈?

这就是原因。

 6 ) 割礼是什么。

割礼的首要目的,是提供给男人可靠的“验贞”方法。

他可以通过检查新娘的外阴情形来判断她是否处女。

性交时女人伤口被撕裂,然后愈合,然后再撕裂,就这样周而复始、苦不堪言。

当丈夫外出放牧或务工时,这种割礼功能亦可用于他回家时来检验妻子是否忠实。

另外,因女子的敏感部位被割除,以及性交造成的疼痛,事实上,被施割礼的女子成为了“无性者”,她没有性欲,一生里永不会得到性快感——此层面上,被施割礼的女性与被阉割没有区别,尽管她可以行房,却因肉身的残缺而不能得到任何快乐,反而尽是苦痛。

这一点,与原始宗教的禁欲戒律相关,认为“女子两腿之间有肮脏的、致使男人堕落的东西”,认为“女子不应该对性有兴趣,这是恪守贞操的根本”。

极其讽刺的是,尽管说“女子两腿之间有致使男人堕落的东西”,但经一些医学家证明,在生理学意义上,被施割礼的女人可以给男人造成更大的性快感,因为她们的阴道口永远都是很小的。

这有些像古代中国男子让女性裹脚的目的之一,正是令她们在行走时必须绷紧大腿根部的肌肉,于是保持了阴道的紧窄。

一些原教旨主义者和社会学家,批评西方对非洲仍畅行割礼传统的国家的干涉,认为这是一种后殖民行径,一种西方价值中心论的狂傲,一种对别国文化传统的凌驾。

这些人真是吃得太饱,上纲上线已成为他们如拉屎放屁一般的本能,与此同时,良心也被排泄掉了。

其实,很多事,只要直接从基本的人性出发,就能做出惟一正确的判断。

【转自网络】【自己的话】我感觉这个事情很复杂,看完的我想到许多,说不来,对不起。

 7 ) 开在沙漠的花,这一朵有她的使命

很小的时候,在姥姥家读报纸,坐在小板凳上,看着《沙漠之花》的书评。

暮色四合,我用未成形的世界观努力理解着这个故事,看着血淋淋的自诉,仿佛天方夜谭。

那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已经很多年不裹脚,却仍然有人切掉器官……在外面世界的“我们”看来,以贞洁为名对女子身心的迫害是粗暴而落后的,是不合法的;那么许多年前,面对裹了小脚的古中国女子,外面世界的“他们”应作如是想。

可惜那个年月里三寸金莲是多么受男子喜爱,连名字都这样雅丽。

如今男子谁还爱畸形的双足?

只因为我们走出了那个鱼缸而已。

可惜,鱼缸外面还有鱼缸。

那些朝夕相对的事物,看着那么合乎逻辑却是匪夷所思。

沃利斯是带着使命的奇女子。

第一奇,在被父亲以五匹骆驼的价格卖于黄牙老叟之时,突出重围。

在绝对父权夫权的地方敢于逃婚,哪怕她只有十三岁。

无垠的大地皲裂,只有一裙摆艳红的少女,她是沙漠之花。

此为勇。

第二奇,在所投靠大使馆的亲戚被遣返之时,孤注一掷。

事实证明,留在伦敦的选择是正确的,不然就没有后来的顶级名模。

此为谋。

第三奇,在声名鹊起之时,守住初心。

并没有纵情扑入那个灯红酒绿的圈,而是对记者讲了一个故事。

多年以前,小小的女童在石头堆里流血哀嚎。

她揭开了自己的伤疤,自愿的成为牛虻。

此为大爱。

而这一步步走来,并非她精心谋划。

每一个选择的岔路口,都有过一个女孩无助的迷茫。

她有使命,她在路上……

 8 ) 苦难之于我们的意义

余华说过一句话: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的,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会带来成功,苦难不值得追求,磨练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躲避开。

而究竟,苦难,到底对我们意义如何?

这是我看完影片后脑中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

割损礼的伤害,包办式的婚姻,以及逃离沙漠所受的饥寒交迫,这是女主苦难的开始。

在丧失性命边缘停留过的人才懂得感恩与回馈,才更能珍惜周围的善意与来之不易的机会。

她很幸运,她遇上了收留她的朋友,遇上了赏识她的摄影师,遇上了虽仅一面之缘却给她无限温存的“爱人”,遇上了很多紧急关头愿意帮助她的恩人......这于苦难而言,就如同荒漠里的甘泉,夜晚中的灯光。

上初中时我最好的朋友的日记本的第一页写了一句话”幸运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

”这句话给了我之后人生很大的触动。

以至于我在和后来身边所遇朋友谈及到自己往事时,他们不相信,这些曾发生在我的身上。

因为我一步一步,像金蝉脱壳般,不断脱离了最先的自己,而这其中的动力,就是苦难。

有时候不敢回过头来看从前的日子,像是发生在别人身上一样,小学时经历过校园暴力,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初中终于转到新的学校,学习成绩也有了起色,却要克服恶劣的环境;到了高中,却要面对很多因为性格内向与孤独所带来的烦恼以及学医梦想破灭高考失利只能上二本院校。

脱离的第一步,在大学,走上演讲台,当上主持人,克服了性格的弱点;脱离的第二步,是大学毕业,凭己之力考上一份还不错的工作;后面,考上研究生,考取资格证,越来越顺,越来越有信心。

这部影片有一个细节之处,女主从沙漠出来后再未返乡。

即使到后面,她说很想念母亲和弟弟,想回到非洲,但镜头再未给到她与家人重逢的情景。

没有一个历经千万苦难终于过上自己可以支配的人生的人会返回去。

我们会怀念,但永远都不会回去。

回去太苦了,充斥着压抑,痛苦与不公。

但不能否认苦难带给我们的动力,就是不断的逃离与重生,还有给了我们强大的韧劲与信念。

让我深刻的是影片的最后,是女主行走于干涸的沙漠中。

是她逃离沙漠的情景重现。

浩大的沙漠,浩大的苦难,但终有走出的那一天。

老狼在《青春无悔》中有唱:开始的开始,是我们歌唱;最后的最后,是我们在走。

想说:开始的开始,是我一个人唱歌;最后的最后,是我一个人在走。

 9 ) 沙漠之花

自己生长在光亮处,并代表这世界没有黑暗。

从小时候开始,就总会有些人充满善意地对我说:“你太单纯,这世界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好。

”纵然种种事情的发生,让我开始一点点地失望。

可我还是心怀侥幸地相信,只是一小部分肮脏的人污染了整个世界,大部分人还是善良的。

而看完这部电影我开始怀疑:是不是人性本身就是恶的?

反倒是一小部分有良知的人在挣扎着拯救世界?

因为这部电影,才知道了世界上还有割礼这么反人性的事情。

那种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双重痛苦,伴随着那些被割礼的女性的一生,我不敢去想象,她们的无助、挣扎和煎熬。

就像华莉丝和伦敦白人女孩面对面坐着,却是天差地别。

这种差别不单是生理上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她们从小脑袋里被灌输的内容,那是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东西。

倘若一个孩子在一出生就被这些错误的思想和毫无根据的仪式包围着,她会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而不会去质疑这些东西的合理性。

但值得庆幸的是,她走出了沙漠,看到了更宽广的世界的同时,也幡然醒悟。

我惊叹于华莉丝成为国际超模后的美,不只是因为外表的惊艳,而是因为在她的眼神中,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坚定和自信。

第一次穿高跟鞋在走廊里走路的时候的可爱,拍摄半裸照片时候的自然,还有最后演讲的时候,她眼神里的光让我震撼。

本来想说庆幸自己处于一个没有裹小脚的时代和没有割礼仪式的国度,突然想到,人不本来就该是这样的吗?

西方国家的民主主义也好,中国的政党制度也好,这些都不是绝对正确的,但人体的自由是。

如果单是因为肉体不受外界伤害而觉得庆幸,才是最大的悲哀吧。

或许是昨天小董说的一些话,或许是这部电影,我的一些思想开始转变,不再如此执着地认为下体是肮脏的。

或许彻底释然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但从今天开始,我不会再去逃避,会把身体的每个部分,都当做大自然的赠礼。

 10 ) 导演请好好拍

《沙漠之花》讲述的是世界名模华利斯向世人揭露非洲的老旧习俗,这些习俗让她自己深受其害,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世界关注和改变割礼这一习俗。

让我们先来谈谈导演想要表达的主题,以我从电影最后出字幕的理解,导演的主要主题应该是借助这一题材运用电影的传媒渠道向世界呼吁制止割礼这一痛苦的习俗,有的人说这是一种文化侵略,是一种西方文化对非洲文化的侵占和直接否定,但是我觉得不然,人类的社会进程就是在各种不同的文化思想之间进行选择和分裂以及最后更新换代的过程,我以为欧洲现代的文明就是在几百年前文艺复兴时期所奠定下来的人生态度,在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杰作就是确立了人作为人的重要性,自那以后人类的思想仿佛解放,自由平等成了世界人民所追求的共同目标,几百年来,成百上千的人为这一目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虽然这一目标也许永远不可能在世界范围内达成,但是作为一名客观接受各种文化观念的旁观者看来,非洲如此之多的古老习俗都是不够人性化的或者可以说可怕的,其根本原因在于长时间没有外来文化的加入产生对比和抉择,所以,文化习俗这种东西,应是属于人民的意愿,只有当人民真正意识到与外来文化比起来像割礼这些习俗是多么的愚蠢以及对人产生了巨大的伤害,这样非洲人民就会自然而然的摒弃以前的老旧习俗,接受新的观念新的心态新的生活方式,当然是根据人民的选择,与文化的侵略没有丝毫关系。

其次,说说导演拍摄的电影本身,以我个人意见,这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导演完全对不起这个故事,就连豆瓣上都找不到导演名字的中文翻译,我也懒得自己去译。

作为一名普通的电影观众来说,在电影片尾的字幕告诉我全世界1.2亿女人在接受割礼的残害时,我终于恍然大悟:“啊,原来这部电影是想宣扬这么个道理。

”我想请问这位导演,你是怎么做到明明知道这个故事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还能把电影拍的让我在电影的前五分之四都以为这是一部好莱坞励志成长大片的呢?

华利斯在影片中有句台词是这样的:杂志编辑:说说改变你生活的那一天华利斯:我不想说这个杂志编辑:但这就是我们读者想看到的华利斯:我不想说这个没错,导演师傅你已经在电影里鄙视了那些只关注杂志销量的编辑想法,为什么在你的电影里还要重蹈覆辙呢?

过分的强调那些模特的成长经历,甚至各种变现华利斯的光鲜亮丽,如果要产生人物前史和现状对比是没有关系,但是不要过分。

更至于,华利斯在回到非洲家乡,其实她是不受欢迎的,电影里对于华利斯的回乡是有提及的,我个人认为这是很重要的一段,对于整个非洲社会现状有着更深沉的表现力,但是导演却一笔带过。

如此好的题材,如此好的社会真实揭露,但这部电影过于商业,总的感觉对不起这个故事。

《沙漠之花》短评

作为电影拍的实在差强人意

8分钟前
  • Batgirl
  • 较差

感动

10分钟前
  • kite
  • 力荐

很高兴她的努力有了成果,让很多非洲女孩可以免遭毒手。真实的故事本应很有感染力,但电影拍得有点平也有点散,后面半小时还比较到位。

11分钟前
  • 秦幽轩
  • 还行

正是《放大》所抨击的传媒转移视线范围的片子,而且拍的太匠气、太白左了(查了下所谓内战,果然还是因为英法意殖民地利益、亚丁湾和石油,让黑美队来作为美国面孔代表也挺典的,一副“无辜”又“健忘”的“来自美国”的面孔,老美不“在意”,带英这个前殖民统治者“在意”的更多的到底是“女人割礼”还是殖民利益可真是不好说呢,就好像中世纪黑死病大流行死一大批人的时候,旁观者把其他观众的视线聚焦到了“铁处女”,搁现在类比就是Bella Hadid不关注巴以,而关注割礼;姐们儿当女佣然后在街边流浪,还能妆造整齐,真是超绝美役服役者;两年后就8月伦敦骚乱,就更好笑了

13分钟前
  • .
  • 较差

浪费了一个好故事

18分钟前
  • MashaNevis
  • 较差

一个女人的血泪史。。。

20分钟前
  • Ivy
  • 推荐

太疼了,太疼了!不忍直视!为了避免更多男性深受其害,我只能给这部值五星的电影打一星了。极度凶残的镜头,让饱经禁片考验的我都全身发憷。Done,2013年4月24日。And never again.

21分钟前
  • Vivie
  • 很差

电影的成功要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题材的选择上,关于对女性割礼的批判和谴责上有太多的文章可讲。无论是索马里的割礼和先前中国的裹脚等种种陋习,都是对女性最大的摧残。不过题材的成功外,女主的个人气质与影片的角色也浑然一体,还有英国莫文蔚这次的角色也太可爱了些~

25分钟前
  • HarperYug
  • 推荐

没什么好说的,太震撼了。

27分钟前
  • 这里没有鱼
  • 力荐

陋习在宗教世界里根深蒂固,陋规在封建社会里死而不僵

32分钟前
  • 咫尺天涯
  • 较差

有时候也可以哭了但不感动的

34分钟前
  • PetiteQueenie
  • 还行

那么震撼的人生和故事拍出三星的成片,不更应该倒扣一星么?

39分钟前
  • 薄荷烤烟
  • 较差

such stupid tradition should be abolished

41分钟前
  • 大灰机
  • 力荐

文艺作品的政治性体现得淋漓尽致。西方世界作为“文明”的象征,成为所有人实现梦想、找寻自我的舞台。片中的纽约完全被塑造成了一个充满梦幻和光明的地方,而索马里则动乱、落后、反文明。 当然,废除女性割礼的主旨是好的。(女主演讲的时候镜头给到中国女代表在摇头的画面我也是醉了,有一瞬间不知道导演想要表达什么)

46分钟前
  • MAUD
  • 较差

说实话,不是很喜欢女主

49分钟前
  • 阿圆的好吃好玩
  • 还行

从非洲跑出来的自由的脚再塞进高跟鞋里滑稽地学走路,转头就高级就自由了

52分钟前
  • 神楽茄子
  • 很差

少许地方很惊艳,少许地方很仓促,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54分钟前
  • 自然卷小姐
  • 还行

原著应该更震撼吧。故事本身是很值得的~受害者永远是女性。。。

56分钟前
  • hannah
  • 力荐

好可怕

1小时前
  • Oay
  • 还行

说实话,我认为这个电影弱化了苦难,有着很强的美国梦情结,在女主的脸上我感受到了不谙世事的天真和蕾哈娜般的自信。割礼带来的格格不入、自卑、性别低下感、无法正视身体的情绪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现,但我认为围绕割礼展开的影片最重要的就应该是身体政治,而不是天降好运和一切顺利的呈现。现实比这个难一万倍,拍出一万倍甚至发掘更多不易才是电影的意义,也是真正的现实主义。

1小时前
  • 可可不不喽喽一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