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点忘了1/2的剧情,最开始虽然很爽,那个预测爽的一比。
华盛顿也足够决绝,不给坏人任何反戈一击的机会,乘胜追击一扫而空,但后面看着还是有点造神了,心狠手辣的对面,自己片叶不沾身啊...这比基努的疾速追杀、锤哥的极限救援也简单太多,当然毕竟华盛顿也是70岁的人了,不太可能再跟锤哥一样满地打滚,可吸引人的程度还是差了一些。
整体来看也是标准三段式,开局爽一波(被小孩偷袭),中间平淡(也过于平淡了,都要谈恋爱了感觉...),结尾抄家收尾。
不过一个美国电影,讲意大利的黑手党故事,不知道意大利人会怎么想?
以及,虽然救了这么一个小镇,可是不是还有千万的小镇都在屈辱的被黑手党统治呢,想想也是心酸。
当然群众站出来那一幕还是格外印象深刻的,我怕是万万不敢....警察局长的一幕也有趣,恶人恶报啊,上门说理打包了一只手回家。
ps.警察媳妇的腿,不会只有我一个人关注到了吧
第三部终于清晰地描画出了他的心境以及心境的最终转变对自己持有随遇而安的心态对他人施以由心而发的援手这是他一直以来从内而外所做着的他的与别不同的“洁癖”其实是一种对当下一切存在本然的最高敬畏正常情况之下 不希望由于自己的存在而为周围平和而美好的一切带来任何消极的影响而在不正常情况之下内心会有强烈的冲动要去拔除那些对自己周围平和美好产生消极影响的一切而刚好他拥有这种能力和天赋这一部他的心境的转变好像来自于那个小孩对他背后的一枪可能已经对杀戮相当厌倦 深感这并不是自己心之所向同时被如此美丽的“人间仙境”所感染明白美丽和良善才是自己一直向往的那么也就这样吧而剧情还安排了他完成了自己报恩的心愿故事也就在这一部圆满了有趣的是,当年《怒火救援》里的小女孩,现在已经成长为今天的女主角了。
《怒火救援》
《申冤人3》
电影很一般,没什么剧情,逻辑更是充满bug,就没什么好分析的了。
没有看过1,2两部,最初吸引我的是意大利的故事背景,从西西里酒庄到男主找到精神寄托的和平小镇。
第一眼的航拍就惊到了,这不就是2019年的秋天我也住过的南意小镇吗。
小镇的真实名字叫阿特拉尼,在南意著名的阿马尔菲海岸,远离波西塔诺和阿马尔菲小镇的游人如织,喧嚣一片,这里的确安静的宛如世外桃源。
初到时bnb的host带我们爬上男主也爬过的那蜿蜒曲折的长长台阶,拖着行李就在抱怨实在累人时,打开房门,在阳台上遇见了一片海。
教堂,海滩,小小的广场,钟声回荡,一切都美好如一副画卷。
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景的小镇广场,我也曾在那里吃过早餐,度过一个闲适的下午。
甚至在电影中被烧掉的小镇餐厅里吃了我的生日晚餐。
当你曾真切走过看过触摸过的一切,被浓缩在了一部电影中,4年后再次呈现在你面前,是一种极其特别的体验。
尤其是这4年里,我们所经历过的一切。
2023年的4月,我又一次回到欧洲,很多东西与之前有所不同了。
在如今动荡不安的世界格局下,这部电影令我回忆起疫情前的最后一次旅行,西西里,那不勒斯,庞贝和阿马尔菲。
彼时海阔天空,我们都以为来年可以继续相见。
3🌟给电影,1🌟加给2019年那个再也回不去的小镇秋天。
老了还这么帅?
建议再拍几部。
没有一味的炒冷饭,对于剧情的打磨还是有细节的,这个系列的核心或许是男主的动作戏,但基底一定是跟平民百姓的互动,只有跟身边淳朴善良的人建立了情感交集,才让每次的出手都充满意义。
打打杀杀是很帅,但有了灵魂会更帅。
特别是最后男主融入到欢快的队伍里,把人设贯彻到底,可惜没能形成伸冤人宇宙,系列剧情间隔太久了,这么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可以再燃烧的更亮一点。
而且里面的台词也是有点深度的,感觉可以再串联一点剧情,不然干巴巴的台词,虽然听起来有意境,但总是差了点感觉。
最后,让我们都去到我们应该去的地方。
Ps.出于好奇,去搜了下女主的资料,结果,我居然已关注,而且还看过她小时候和男主合演的戏《怒火救援》,当时我的影评还是被小萝莉的脸给迷住了,结果现在我居然没有认出女主来,果然是女大十八变,这是什么神奇的羁绊,相隔三年的时间,看了一个女生小时候和成年人发生的故事。
伸冤人3:农场主主人带孩子回家看到罗伯特麦考尔杀死众多杀手被枪指 罗伯特告知杀手的枪支离自己太近 罗伯特杀死农场主和杀手 孩子开枪打中罗伯特腰部 罗伯特坐在运送车辆的货船的汽车里 到阿尔塔蒙特岛上 路边被警员救助放到恩佐医生家 咖啡厅喝茶 店员说茶是老太婆和英国人喝的 警员告诉罗伯特没有检查他的行李 医生问罗伯特是好人坏人 答不知道 医生说只有好人会这么说 罗伯特帮医生买鱼 商家知道是医生买不收钱 罗伯特给CIA打匿名电话告知农场地点 警方检查发现是叙利亚恐怖分子走私圣战毒品的场所 接电话的女情报员柯琳斯在岛上找到罗伯特但不知其身份罗伯特康复 咖啡店女老板请其吃饭 居民把罗伯特当自己人 一千多年前的教堂岛上黑帮老大弟弟马可负责收取保护费 黑帮老大卡莫拉文森特驱逐旧楼居民将老人当众吊死 黑帮要在岛上开度假村酒店赌场 烧毁商铺 马可接走宪警女儿并殴打宪警 餐厅内马可威胁让宪警找索马里人要船 马可挑衅罗伯特被按住穴位 巷子里罗伯特捅死马可叙利亚人在罗马火车站制造恐袭 柯琳斯找到意大利警察总长 警察总长找到卡莫拉 卡莫拉手下切断总长一只手 汽车炸弹 柯琳斯和警员们被炸伤 卡莫拉带手下当着居民用枪打掉宪警耳朵逼迫说出杀马可的人 罗伯特出现 居民开枪 所有人打开手机录制视频 黑手党离开罗伯特来到黑帮豪宅逐一杀死 将毒品喂给卡莫拉 卡莫拉在街头爬行最终死去 居民走到街头庆祝某节 海边小船燃放烟花 罗伯特带了36万美金去医院看望柯琳斯并让她转交一矿工 矿工曾搭罗伯特的车 退休金被农场主黑走 罗伯特是查退休金才查到大案的 柯琳斯正是矿工夫妻的女儿 小镇欢庆足球胜利
《伸冤人3》。
7分。
安东尼·福奎阿导演,丹泽尔·华盛顿主演作品。
这个系列终于完结,似乎一个特工的角色进入了晚秋,有人喝完了咖啡,讲完了故事,准备起身离开。
既不必相送,也不必过问。
丹泽尔·华盛顿并不是动作演员,但他创造了“罗伯特·麦考尔”这个角色,并赋予了他不一样的特工形象,和其他系列不一样,他冷静而不冷酷,甚至还带有一点烟火气。
这一气质倒还有点像叶问,一个爱喝咖啡,一个爱喝茶。
开篇的桥段瞬间链接了前两部,以为会大杀四方,没想到片子开始进入漫长的叙事,意大利时光就像日记,每一页都很温和,直到终于有人惹了麦考尔的朋友——甚至是不是朋友?
酝酿还是值得期待,高潮留在了影片后半小时。
麦考尔没有奉献复杂的动作,他非常干脆利落的解决了那几个不堪一击的帮派家伙,确实不堪一击。
谈不上喜爱,但在最近热闹喧嚣的爆米花片中,它似乎又独树一帜的能在某些地方击中我。
伸冤人3 (2023)7.22023 / 美国 / 动作 惊悚 犯罪 / 安东尼·福奎阿 / 丹泽尔·华盛顿 达科塔·范宁
整体来说在这一部电影里面跟那个意大利黑手党对标真的是特别好看,然后说实话,相隔了这么多年,应该以后不会再拍了,基金这个三部曲也是挺好看的,不仅仅情节好看,而且感觉他的个人那个灵敏度和时间把握都是特别的变态的厉害。
😊😊😊😊😊😊😊😊😊😊😊😊😊😊😊😊😊😊😊😊😊😊😊😊😊😊😊😊😊😊😊😊😊😊😊😊😊😊😊😊
伸冤人3 (2023)7.22023 / 美国 / 动作 惊悚 犯罪 / 安东尼·福奎阿 / 丹泽尔·华盛顿 达科塔·范宁从《伸冤人2》奠定了好莱坞四大不能惹之一的“丹泽尔华盛顿的朋友”的江湖地位之后,肯定会出《伸冤人3》的!
但是伴着《伸冤人3》的落幕,好莱坞四大不能惹是不是也即将全线下架,终将成为历史了呢?
《玩命快递3》在2008年已然结束,四大不能惹之一的“郭森斯坦达的快递”悄然离去;《飓风营救3》在2014年也成为终章,虽然连姆尼森依然活跃在别的营救现场,但是作为四大不能惹之一的“连姆尼森的家人”也画上了句号;《疾速追杀4》在今年也是大结局,四大不能惹之一的“基努里维斯的狗”也黯然离去;加上《伸冤人3》的完结,好莱坞四大不能惹最后的“丹泽尔华盛顿的朋友”也终将落幕!
但愿是落幕,因为《伸冤人3》已然不如《伸冤人2》了!
《伸冤人》这个系列确实是为数不多第二部是最优秀的系列片!
这第三部,我希望也是最后一部,确实没啥意义!
也不知道它是想弘扬正义还是想诉说友情,反正都是不明不白的!
假如单纯作为一部无脑爽片,好像又很难刺激肾上腺飙升!
整个拍摄手法倒是挺文艺,也没有前两部的精彩刺激!
当然,好莱坞最擅长的个人英雄主义依然展示的酣畅淋漓,当然也就不需要去追究的他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了!
毕竟一个人灭了整个黑手党的团队对于丹泽尔华盛顿的主角光环的加持下,已然是轻车熟路的!
其实,个人觉得本片最诱人的地方和剧情表演也没啥关系,就是本片的拍摄地,太™美了,依山傍海,悠闲雅致,安逸祥和,这真是养老的不二之选,比中国的“海上布达拉宫”——东极岛,有过之而无不及呢!
至于演员,除了几个反面的黑社会表演的有点放荡不羁之外,这个沿海小镇的所有人当让我感到安逸祥和,友好真诚,能在那里养老,哪怕去住几天也是享受啊!
至于丹泽尔华盛顿,也脱离了动作巨星的光环,更有文艺范了!
作为《伸冤人》的系列片,哪怕是作为动作片都是不合格的,但是优美的海边小镇的无限风光和原住民的友好真诚给本片加了分,及格总算是达到了!
推荐指数⭐️⭐️⭐️
东极岛海上布达拉宫2015.7
伸冤人3——一首流血的抒情诗不在那么血腥。
冷静、机敏、果敢又充满关怀。
全篇如此的克制,但是这不正是伸冤人的风格吗电影给下一部留下了伏笔,五大家族还剩下四个,相信后面会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如果你想仅仅看动作爽片,可能会失望了。
这是茶而不是咖啡,需要慢慢的品尝,140分钟,很快就过去,犹如动作片里的一杯清茶,恰到好处,值得推荐。
《伸冤人3》的剧本很巧妙,既满足了犯罪电影爱好者的残暴审美,也兼顾了探索人物内心所带来的人文质感。
丹泽尔华盛顿的荧幕气质是贵重沉静的,举手投足间充满神秘感。
导演充分利用了这点,来勾起观众对人物的窥视欲。
他是谁?
这个问题几乎贯穿了整部片子。
它不仅困惑着电影内部的各路角色,也是荧幕前观众的一致疑问。
导演的回答很精巧,他避开了平铺直叙的人物介绍,这是枯燥乏味的,与丹泽尔的“有趣”是相悖的。
相反,导演通过接连不断的事件建立丹泽尔华盛顿的人物形象——一个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杀手形象。
猛是他杀人的手段,他迅捷凌厉,绝无别扭的拖沓感;面对罪恶,他毫无妇人之仁。
嗅是他对日常生活的独特体验,这是一种细腻的感知方式,是常人所想而不可得的能力。
——杀手因为自己的失误而受伤,差点丧命,恰巧被意大利小镇居民所救,对救民恩人的感激之情逐渐升华为对小镇的守护,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
这种能力无形中抹去了杀手的残暴本性。
电影明明设计了大量血腥的镜头,作为观众,却丝毫没有恐惧感。
或者换个说话,观众对场景的恐惧并没有投射到丹泽尔的杀手形象上,这个杀手始终温情脉脉,大义凌然。
主角的人物深度就这样立了起来。
丹泽尔虽然年过半百,对表演的控制力收放自如,可谓精彩。
但是,代价也很大。
为了塑造主角的正面形象,本片对反派的压制实在矫枉过正。
相比《疾速追杀》系列中John Wick与敌人角逐拉扯,气竭险胜的紧张感,《伸冤人3》中的杀手对反派是单方面的薄纱,毫无还手之力。
与其说导演安东尼·福奎阿想拍摄黑人John Wick,倒不如说想塑造一个黑人NEO。
是的,相比《疾速追杀》,本片倒更像《黑客帝国》。
丹泽尔华盛顿化身黑人救世主,对黑手党重拳出击,拯救饱受黑帮欺凌的上帝子民。
电影无时无刻都在暗示宗教与杀戮的内在联系,十字架、圣母像、宗教游行,这些元素始终贯穿全片。
尤其是电影最后的“审判”,频繁的杀人-宗教蒙太奇,大有《教父》大清洗的味道。
当然,这种模仿只是表面的,《伸冤人3》的宗教表现力远不及《教父》。
总体而言,本片足够好看,却不够合理。
正义与邪恶的失衡令电影的故事张力过于单薄,也让片中善恶的辩证关系浮于表面,没有直抵人心的震颤感。
昏昏欲睡,场景萧瑟,和寒冷潮湿的、无处投放的情感。故事性实在是没有,运镜手法也有点复古,所以会有点晕,睡了半小时……
这两个长镜头通过在被拍摄主体的运动轨迹上进行变焦横摇来控制了主体物的隐藏和再现 以此实现了时间的压缩 空间中的位移。此外影片在为数不多几段描写少女个人的部分使用了手持拍摄 摇晃 倾斜的 体现着焦虑不安的跟随视角与绝大部分时间里用来描绘压抑死寂与沉闷的 只有变焦和横摇的长镜头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对比 体现了少女心理与环境的巨大冲突
北影又踩雷的一部。现在很多导演动不动学史上名导慢镜头空镜头长镜头固定镜头,但内核有吗?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不用懂取舍吗?在你还没拥有优秀的叙事能力和强大的节奏把控之前,麻烦不要玩大师的风格表象和皮毛。保利地下室观影,哎电影沉闷乏味剧中人全程哭丧脸,空气又是稀薄不流通,昏昏欲睡昏昏欲睡昏昏欲睡,很不愉快的一晚!
大银幕看这个可太酷了。
最开始,父亲开车,女儿在后座吃泡泡糖,莫名有种《洛丽塔》的感觉hhhh
有点安哲,走出影院有一种死了很久然后复活的感觉
壮阔,苍凉,颓败。很contemplatif的影片,摄影加分,但不适合困的时候看。
#BJIFF14 英嘉(🐳💗)
不是我的菜,太闷了……中间忍不住合上了眼醒过来还是风景定格orz
我觉得报看,难以忍受的沉闷,和看安哲老塔不是一个感觉,不是360度运镜就是大师吧😅一部让我中途不停看表的电影
C+/ 如此美丽的推拉摇移,把远处和近处的风景都收聚一体,自然形成了一种语境与物的关系。而面包车在蜿蜒的小路上穿行并逐渐成为镜头中心,就像是在一个传说里浮现一般。这种缓慢的“浮现”、逐渐被注目、被光照亮的过程成为一种灵韵的来源,让人物的目光透过拍立得、透过摄影机、透过电影放映变得坚实而致密。但局部的人物关系构建还是有些中空,导致结尾的几层转折都有些突兀。
BIFF14。感觉导演在安哲、塔可夫斯基和特吕弗里腌了七天七夜。虽然只呈现了一种凝滞的状态,但胜在动作完整情绪饱满,还是很好看的。
慢节奏
这是一部深入探讨人性复杂面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社会洞察,让观众在紧张刺激的剧情中感受到人性的冲突与挣扎。影片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紧张的情节安排,生动地展现了冲动背后的心理变化和道德抉择。影片的导演巧妙地运用了镜头语言和音效,营造出一种压抑而紧张的氛围,使得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与痛苦。同时,影片也引发了观众对于冲动与理性、自由与责任等议题的深刻思考。《冲动》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它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能够引发观众深思的人性探索片。通过这部电影,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更加珍惜和把握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
人物立不住,但胜在拍得好看,情绪贯穿,完成度高。
出町座。荒凉的土地,荒凉的内心。
可能是第一次真正发现了俄罗斯电影的美。
3.5+,俄罗斯大师片,痛苦与破败的想象。
#北影节 每个人都像蓄势待发的火山,又像露出水面百分之一的冰山,冷峻的侧颜配上隽永的留白,打开车门的时候都会北边的寒冷。配乐也很喜欢,加上风景真的会打动我。可以理解所有人,理解一些细微的情感变化,但没有带入和共情,所以扣一星。其他感受1.不是所有的电影都适合大屏幕,这种艺术品2.我真的晕由远推进的镜头,摇晃、追随、固定机位都没问题,一看推进镜头就头晕……
2024BIFF,6分,下班赶过去,困兮兮的路上在出租车上睡觉。在那一块迷路了不知道怎么走,好在群友及时指导我,男朋友又因为poopoo迟到了。片子就是剪成一个三分钟视频就能大致看完那种,一种风格而已,俄罗斯式美感,宏大粗粝壮阔。回到家都累死了。女主角长得好像[怪奇物语]的小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