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女巫
I Am Not a Witch,你才女巫,你全家都女巫(台)
导演:伦加诺·尼奥尼
主演:格洛丽亚·胡威勒,玛姬·穆鲁巴,Nellie Munamonga,Dyna Mufuni,Nancy Murilo,Ritah Mubanga,Henry B.J. Phiri,Chileshe Kalimamukwento,Travers Merrill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法国,德国,赞比亚语言:英语,齐切瓦语,本巴语,汤加语年份:2017
简介:在赞比亚的偏远村庄,时常沉默的小女孩舒拉突然被指控为女巫,她必须选择加入女巫群体,否则便会化身成一只山羊。《我不是女巫》是出生于赞比亚,成长于威尔士的导演朗加诺·尼奥尼为我们描述的一个大胆讽刺性别偏见的故事。在一幕幕令人咋舌的怪异事件中,小女孩舒拉始终保持着不可思议的平静。尼奥尼凭借这部惊心动魄的处女作让非洲女巫..详细 >
讲真 看得很不适,没有释放口只有表现,压抑
非洲讽刺电影,扇社会和世俗耳光,残酷现实
音乐很好,故事,就算了吧。
我宁愿树拉真的是女巫,吓死那帮欺负她的人
人类学电影,需要一定的知识背景
开头,旅游的人像看动物一样的看着被圈起来的女巫,合影留念。而女巫的认定如此简易,怪不得团体庞大。她们年龄有大小,有的还有子女,只要有人举报,就有可能被认定,然后,天灾因为她们,人祸因为她们,要每天辛苦劳作,还要圈起来给游客观赏,还要配合有关部门求雨祭祀破案。女巫果然是万能的,可以背锅可以劳动可以创收,吃的少干的多。而最让人绝望的是,哪怕攀上高枝成贵妇,心里的那条丝带依然如影相随。这哪里说的是原始部落,这说的就是全世界的女性。被压迫,被标签,最后自己也认同这压迫,协助这压迫,无处可逃,唯有一死
基本的人性醜態在不認得的社會面孔裡顯得清晰。最後幾分鐘異常美歌聲也直擊了我。
2.5
权利的喜剧
最后结尾太震撼了,但是中间有点无聊
2.5 basculement vers la fiction(mais sans succès)
黑案
很多时候这部电影的色彩、配乐以及镜头会让我想到几部内地电影,一些很强烈的冲突感。
音乐还凑合的讽刺电影。没什么内涵。
一个不知来历的小姑娘,被认定为女巫,她必须在成为羊还是成为女巫之间做选择,她由此过上了被束缚的生活。她身处在一个老女巫群体中,她们像奴隶一样生活。小姑娘从抗拒到觉得新鲜,最后是厌倦而绝望,因此她又重新做了选择。女导演以讽刺的手法,展现了赞比亚的这一习俗。其实,看似荒诞的传统,却也其来有自,以现代的眼光去审视,恐怕很难看清全貌。电影的叙述整体上不流畅,风格也不稳定。
7
和 战地巫师 Rebelle (2012) 相比较。发达国家的黑人来旅游看第三世界的非洲黑人,要求微笑陪衬拍照非常讽刺了,本质就是对动物园形式的批判,这是对人的批判。每个妇女背后绑着的长长缎带,不仅是对每个女巫的禁锢,也是对非洲的禁锢,思想的禁锢。
非洲社会讽刺电影。电影同时有着非洲题材的原始感和欧陆艺术电影常见的装置感和距离感,来自非洲的女性导演Rungano Nyoni一定是受过欧陆电影制作训练,或至少有一个成熟的欧洲制作团队。我是/不是女巫的双重/矛盾自我认定,折射出非洲儿童/教育、政府/部落制度,民众迷信/愚昧等社会问题。
首先要说我不了解当地文化,假如我是当地人我受过良好的教育,我还会点物理和化学,我是不是就在当地可以做神了?然后一个地区的思想落后程度,一个警察的执法范围的宽度就可以表现。最后,这个故事设计的剧情合理,一环扣一环的让你揪心。
懂了又没完全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