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如行文,风景如画,一帧一格,一段一落,优美清新到骨子里,故乡太美,童年太美,记忆中的美好也许从知道这以后都只属于回忆里而略显得伤感,就像慈祥的老奶奶会在睡梦中离我们而去,就像姐姐会随着爱人远走,就像心爱的姑娘最终属于他人,哦,我童年的玩伴,如今各自天涯,母亲温暖的脸庞映着夕阳老去,我们成长在故事里,生活忙碌着继续,当我们也老了,回忆着小时候,小时候的天,小时候的夏夜、星空、萤火虫,我背着背篓,滤过浮萍,拾起落地的樱桃,分一半甜香的苹果,这一切就只是在那年轻的记忆里头,而我们终是只能就这样无奈地拉着人生的线头无止尽地到彼此的尽头,年少而无畏,不知那时光阴珍贵,珍贵……
到了七月之后,就有强烈的过暑假的感觉。
想做的事情很多,电影看得很勤,书也读得发狠,有种自己赚大发的窃喜。
《罗西与苹果酒》,整个电影像一首诗,画面干净,旁白娓娓道来。
英国的乡村风光真令人向往,那么广阔,葱郁又宁静。
这个故事里罗西并不是核心,而是以Lol的视角,看自己的童年和少年。
花了大量的笔墨描绘家乡青草鲜花苹果树的细节,那些永远不会结束的夏天,更侧重讲亲人之间的感情和他们的故事。
过早离开的Francis,那么美丽精致的小女孩,Lol第一次觉得自己的生命可贵,要将Francis的那份一起活。
大姐和逃兵的爱情,最后也得到了祝福,因为能相守就已经不易,母亲深深的直到这一点。
母亲承担这养育两个家庭的责任,毫无怨言又充满希望的,她不舍,但不得不面对孩子们一个个离去,泪流满面的望向窗外依旧的风景,她会像邻居两位老奶奶那样终老。
同桌的两个女孩,沉静内敛或者肆意奔放的,少年的心事,没有少女那么细腻酸楚,也有一种别样的青涩和清新。
没有什么跌宕的情节和宏大的场面,这部电影像没有声音的流水。
我们不需要从中获得什么人生的鼓舞或启迪,能在某个瞬间从记忆里获得些许平静就已足够。
看完电影,我试着读一读原著。
开头是这样的:“我凝望小小的绿色的窗外面的世界充满霞光仿佛在燃烧着这是我从来没有见到过的景象……”
BBC的电视电影(又称迷你剧),只要不是太现代、太阴暗的题材,都能拍出华兹华斯的诗一般的感觉。
[罗西与苹果酒]做得还更全面,把《瓦尔登湖》、《我的秘密城堡》、《柠檬与柑橘啊》的情怀和情感也一并放了进去,一部带有成长题材意味的电影,能拍成这样很不容易。
小村庄仿佛和地球上每一个角落的时间都无法同步,永远驻足在一个明亮的夏季,村里所有人都是艺术家,没有实干家,除了热爱插花、园艺、诗歌和音乐,对其他似乎都兴趣缺缺,连脾气都是艺术家的脾气。
自然主义原来是这样的浪漫、轻快和愉悦,难怪原著作者洛瑞·李在书里的最后章节,写下了对电气时代那么深那么深的愤怨,回忆一会儿是欣喜一会儿是惋惜。
和他一比,上帝欠所有现代人一个梦一般的童年,与一段无忧无虑的青春岁月。
在这里,不管是罗西,还是苹果酒,都属于这样一个岁月。
可无论是罗西还是苹果酒,都分明不是他回忆的主角,这两者只是存在于他童年时代,所有美好事物的代名词。
电影让人想起另一部同样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电视电影——[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从那美妙的暗示性书名到都是成长回忆录性质的内容,很难让人忽视这其中的共同点。
不同的是,[橘子]的主人公并不想回到童年,成长全是酸味的,回忆只是试图原谅。
而[罗西与苹果酒]显然只剩下美好的事物,想念过往才去回忆。
如果说,洛瑞比平常人幸福十倍,那就会比珍妮特幸福五十倍。
他有个好妈妈教给他亲情和亲密,他的姐姐教给他关爱,他还有小伙伴陪他一起玩,有罗西和乔陪他探索男女之间那点隐秘的情事。
上课的女老师“坏脾气”有点讨厌,孩子们随便编个故事,就能跟着窗外送葬人的队伍溜出课堂去,谁都不是真正的叛逆,只是成天想着爱怎么野就怎么野。
可惜的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树根、荨麻和红醋栗,野玫瑰藤在墙上攀岩,蓝天白云倒映在山谷间的草地和野原,不知不觉,童年和青春就这么飞走了。
貌似看看画面,电影真还是静谧美好的。
可BBC就有这么点上不得台面,一心一意只刻画它的“罗西”们和“苹果酒”们。
除了拿着镜头写诗作画,是一点也不考虑没读过原著的人要怎么去理解这些底蕴深厚的台词和画面。
书里打乱的故事情节和片段,电影也完全不按事情发展顺序来,更谈不上有什么逻辑顺序,在时间与空间中游着,一会儿童年一会儿少年,交叉穿越,往往一句台词就把画面带到了另一个时间或空间点。
电影像本不分篇章的散文集,片段与片段之间全揉一块,模糊掉独立事件的界限,看得人一愣一愣的。
不照顾没读过书的也就算了,可即使是读过的人也郁闷。
先不说电影的情节编排顺序和书里不尽相同,居然还那么乱,花了一个半小时讲“苹果酒”的香甜,还没把作者书中的精华给塞进去。
洛瑞·李刚好出生在电气时代还没有全面到来的年代,整个童年都沦陷在自然原始的生活状态中,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的这一百年间,变化比之前的一千年还剧烈,成年之后的洛瑞·李根本不稀罕现代生活的种种方便,还是爱那乡野间的泥土的芬芳。
可电影,除了回忆,已经忘记了他的不满和埋怨,只停留在他离别的背影和对远方生活的美好期待上,然而,这很难让原著粉感到圆满。
(原载于《看电影》杂志9月上)
从未拥有,何来失去?
小时候看似拥有的一切:为你遮风挡雨的父母,陪你嬉笑打闹的小伙伴,稚嫩而小心翼翼的初恋,甚至你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你那些天真到发光发亮的幻想,都不曾真正属于你。
你从未真正拥有过这一切,时间是你的敌人,它将这一切一件一件夺走,直到这世上剩你一人,而你也终将是一掊黄土,像是你就从未来过这世上一样。
我们赤裸裸的来,也光溜溜的走,无人幸免。
自工作以来,甚感浮躁。
日子琐碎却安逸,但却再鲜有时间安静下来读一本书,吟诵一首诗,或者看一部电影。
碰巧今日感冒卧病在床,闲来便遇到了这部电影。
温暖又忧伤的小村庄直击我的心,内心深处突然就这样安静下来,似乎我也回到了那段再也回不去的童年。
电影里的小山庄,美丽,封闭。
与现在的大都市相比简直像一个世外桃源。
可是就在这样看来微不足道的小村落里,却有人在这里度过了他们丰盈饱满的年少时光。
山谷里的风,开着花的苹果树,大朵白的的云,都见证了这些少年们的成长。
日子悠长安宁,好像能就这样走到永恒。
是谁先离开呢?
是照顾生病的弟弟自己却感染死去的小姐姐吗?
是两个互相拌嘴但却爱着对方的老奶奶吗?
是那个活在妈妈嘴边却从未出现过的爸爸吗?
是那个课堂上和你拉着手的姑娘吗?
是那个跟你在夏日的草垛里和你大口喝苹果酒给你柔软的吻的女孩吗?
直到最后,你也离开。
小时候以为理所当然的事情都在朝你想象不到的方向变化。
你以为自己会永远拥有这一切,可实际上你从未正在拥有它。
开着花的苹果树,夕阳下金黄发光的小山坡,少年们不沾世俗的脸......将在记忆里永远鲜活。
小洛瑞的父亲在伦敦的陆战队工作,尽管母亲不愿意承认,但父亲抛弃了他们一家子,甚少联系。
一战后,母亲带着洛瑞和几个哥哥姐姐搬到了科茨沃尔德丘陵村。
这个一个没有被电气化和汽车占领的乡野村庄,洛瑞在这里成长,罗西与苹果酒的故事发生在这里。
旁白老洛瑞娓娓道来的述说回忆,沧桑的声音加上小洛瑞呆萌迟钝的样子让我开头总会联想到《铁皮鼓》里的奥斯卡,好奇在他身上是不是也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
妈妈刚生下妹妹不久,小洛瑞就得了黄疸,要不是妈妈坚持,他差点被埋葬了,幸好还是抢救了回来。
在后来小洛瑞也顽强的熬过了疾病的侵袭,不过小姐姐弗兰西斯却因守护在自己身边而感染病毒逝世。
小洛瑞该不会像九条命的路易一样,总是意外身亡吧?
难道是这样的剧情吗,两次与死神擦肩了。
不过镜头一转,小洛瑞就匆匆成长为少年洛瑞了,比小正太缺了几分灵气,泯然众人矣,才确定这真的是讲述成长故事的电话,不是一部奇幻片。
少年洛瑞有个女朋友,但同是青梅竹马的罗西总是来捣乱这对小情侣,毫不掩饰自己对洛瑞的喜欢。
电影的大部分内容是围绕着他们在高中的青春故事。
锲而不舍的罗西,无可奈何的洛瑞,冤家对手。
“回忆时刻提醒着你,你的生活可能在某个瞬间被蒙上阴影,并从此改变你,而记忆是用来回味的,它使你能一次又一次的回到原点,重新经历那段时光。
”头顶着桶像个士兵在山间巡逻,在山野草丛里追逐玩闹,下课在结冰的小池塘上滑行,为了逃课假装亲戚混入送葬队伍,参加社区表演,听鬼故事比胆量,装病逃避考试,干旱缺水邻居奶奶送来自酿的苹果酒……邻居两位冤家对头老奶奶也很有趣,独居楼上楼下的二人,见面就拌嘴,一言不合就用拐杖咚咚咚敲击地板和天花板,一副相爱相杀的样子,但这却是他们默契的关心着对方是否健在的方式。
但生活不总是这般宁静和谐,邻居老奶奶相继去世,姐姐喜欢的一个逃兵在森林里被捕,战争结束了爸爸也没有回家的想法。
看着看着,早就把电影名字忘在脑后了,完全没当青春片来看,被优美的风景以及那种英国乡村生活吸引住了。
一战前后的英国乡村,很美,描述省略,反正风景真的美如画,1080P值得你拥有。
直到后来少年洛瑞和罗西在一起了,我以为他们不会在一起了呢,吃瓜群众愤怒举起手中火把,看他们一起牵手散步一起同喝一瓶苹果酒,罗西与苹果酒,点题了,好像这就该到结局了吧。
不自觉的就会把《罗西与苹果酒》和《怦然心动》联系在一起,那么洛瑞和罗西应该是在一起然后生活到老,像《怦然心动》一样是个美满的结局吧。
然而在最后十分钟,老洛瑞在回忆里说,他们后来没有在一起。
以为这会是个奇幻片,期待会出现戏剧性的情节,然而并没有,以为洛瑞会和罗西在一起终老,然而少年洛瑞长大后离开了故乡,没有带走罗西和苹果酒。
“日出日落,时光在我们眼皮底下悄悄流逝。
”那段时光只能在回忆里重现。
点击阅读微信公众号原文<图片2>每天都有好玩的丨原创图文首发地,关注我吧
很让人向往的 英式诗意般的田园生活!
相比之下,中国的乡村生活,不是讲农村迷信,就是童养媳,贪婪的财主balabala各种抨击的题材,也就只有边城能给我一些美好的念想。
的在无字幕的状态下看完,有点方。
影片中穿插的倒叙感觉不是很自然。
其他都一级棒。
很多时候都能会心一笑。
其实生活不过如此,平淡,陪伴,生活不一定要多富有,但一定要有品味情趣和爱好。
电影中,真的是感叹英国的乡野风光,人们的乐趣就是沉浸在自然的恩赐中,冬天滑冰,夏天游泳,闲来无事便可描摹自然景色,与好友躺在草地上玩耍。
即使是乡间小屋,小屋的陈设,茶具,也很精美和考究。
真心觉的这样的生活很是惬意,洒脱。
通篇独白,文艺。
母亲用与父亲在一起三四年的回忆填补了余下三十年的空白,在希冀中一次次失望,带大两个家庭的孩子,再目送他们一个个离去。
少年的懵懂,青春期的悸动与好奇,青年时的义无反顾.......亲情,友情和爱情。
吵了一辈子的老太太,互相仇视又暗暗关心,别扭着以辱骂的方式来确定对方是否安好的活着,是寄托也是支撑。
感情浓稠复杂,表述细腻冷淡,就像羽毛轻轻搔到痒处,触动内心名叫情感的弦,又像看着着一部略带暖色的黑白片,触手可及又相距甚远。
☻会想要看这部电影,是因为它的名字。
‘罗西与苹果酒’,真好听。
电影的形式与《我亲爱的甜橙树》一样,成长后的主人公的旁白始终贯穿整部电影。
的确是平淡的,流水般讲述每个人的故事。
母亲,姐姐,Lol。
每个人都有着独立的故事,在混杂着的电影里,冲突基本被减为零。
弗朗西斯的死去,平淡的悲伤,只是融入了山谷里。
母亲三十年来独自抚养这七个儿女,等待着不会回家的父亲。
姐姐的爱情也是拼了命的。
作为主人公的Lol先是和乔在一起,罗西是猛烈具有攻击性的女孩。
而乔是安静柔和的女孩。
所以乔看着Lol也不会追上去,只是看着他的背影。
与影片名字有关的情节接近结尾才出现。
罗西带着一瓶苹果酒来找Lol,她以同样的话对他说“你是害怕了吗”。
Lol便跟她走了,与当时没有等乔而跟罗西走掉一样的方式。
罗西与Lol在马车底下,稻草堆上。
共同分享那瓶苹果酒。
酒味的凛冽,罗西张扬的青春气息,那个被她形容成干枯的如空中相撞的两片树叶的吻,是美的。
所以乔这样的女孩子注定是要被遗忘的么?
大概青春非得这样,需要极致的热情。
如同罗西散落着的长发。
Lol说罗西那之后与一个军人结了婚,他永远地失去了她。
我很想知道,乔在他心里又是什么呢?
生命就是这样。
需要冲击猛烈的人与事情得到成长,因此使我们得到变化的人总是会记忆里鲜活着。
我知道有人会说那是爱,但那究竟是爱,还是只是伴随着骨骼一起成长的烙印。
谁又知道呢?
没有人知道,可是我想Lol一定很感谢罗西。
而乔之于Lol,我始终相信那是爱。
不过在尚未成长之前那爱很轻也很浅。
☻
电影如行文,风景如画,一帧一格,一段一落,优美清新到骨子里,故乡太美,童年太美,记忆中的美好也许从知道这以后都只属于回忆里而略显得伤感,就像慈祥的老奶奶会在睡梦中离我们而去,就像姐姐会随着爱人远走,就像心爱的姑娘最终属于他人,哦,我童年的玩伴,如今各自天涯,母亲温暖的脸庞映着夕阳老去,我们成长在故事里,生活忙碌着继续,当我们也老了,回忆着小时候,小时候的天,小时候的夏夜、星空、萤火虫,我背着背篓,滤过浮萍,拾起落地的樱桃,分一半甜香的苹果,这一切就只是在那年轻的记忆里头,而我们终是只能就这样无奈地拉着人生的线头无止尽地到彼此的尽头,年少而无畏,不知那时光阴珍贵,珍贵...
在劳拉·李的童年有一段记忆始终如新。
一战结束后,辛迪尔与罗西被安置在田园诗般的科茨沃尔德丘陵村。
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成长故事,描绘了一个在过去与未来之间的边缘地带,记录了那个还没有被电气化和汽车占领的乡野村庄。
在劳拉·李的童年有一段记忆始终如新。
一战结束后,辛迪尔与罗西被安置在田园诗般的科茨沃尔德丘陵村。
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成长故事,描绘了一个在过去与未来之间的边缘地带,记录了那个还没有被电气化和汽车占领的乡野村庄。
男主歪头耸肩的站姿实在是。。。难以觉得帅气啊 虽然没看过原著,但觉得应该直接看原著会更好
浪费时间
乡村生活回忆录,幼年夭折的同胞姐妹,相爱相嫌弃的邻居奶奶,学堂的捣乱,路口的幽灵,撞破的凶杀,村庄的聚会,青春期的躁动,还有马车下的苹果酒和干草堆上的亲吻,注定发生,又注定不可长久停驻。
如读文字搬恬静
旁白诗一般的语言 英式乡村画一样的景色在诗意美之下 也有战争 死亡 父亲的背叛 母亲的辛劳 童年少年的美好 恐怕很难脱离记忆的美化
一直以为是讲诉制造cider的片子,然而并不是。老年旁白也很做作,跟影片节奏非常不搭,看得我吃了一斤葡萄。
什么都想讲,什么都讲不全,乱而散,风景如画,也就剩风景了。
超级爱这种调调的电影,英伦、田园、青春、温情!我爱的元素都有,田园风光实在是美爆了!
從童年到少年,從少年到青年,在好奇與未知的世界中探索的日子過得飛快,那是人生最初的記憶。當我老了,回憶青春,那也許又會是我最後的記憶。所以,年少的歲月雖然短暫,但這段回憶確是很長很長。
寡淡
很好看,我好喜欢,虽然不太理解主题和片名的内在含义。小主角好可爱,愿意为他再看一遍。
旁白有些诗意 风光也不错 但故事 细节很弱
聚散有时,有人要走有人要道别有人再也见不到。
景美,人美,故事平平。少年与青年时代的交叉剪辑颇有特色。只听旁白,就知道原著中对初恋的描写是很美的,可影像的呈现并没有那种震撼力。且这点温情还不够支撑我们走过接下来的二战。
还是战争乡村家长里短青春调皮小暧昧那点事风景还行
2016.07.17拍得是极偷懒的,但英国的乡村实在美不胜收,冲着风景看也是值得的。另外再次证实:英国人挑演员……真是不讲究啊!
纯听觉性的Acousmêtre一直打断具体的回忆场景,整体观感做得跟科教片似的,英国人拍回忆体的散文电影还是得多跟法国人学学。
纯美的小镇风景
childhood to teenage
很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