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很感人,故事一般,道理浅显易懂。
非常正面的影片。
让我感动的倒是迈克.昆兰。
他穷其一生,为别人的爱情划上句号,解放了艾瑟,解放了爱着艾瑟的所有人。
常常有人置疑生命存在的意义,或许生命的意义是要通过时间来评判的。
挖飞机残骸,找戒指,这是一件有意义的是么?
或许这就是昆兰没有打算和任何人分享的原因。
但是他坚持,坚持了一生。
就足以感动并拯救很多人。
一直找不到足够重大的事情去追求,担心生命会没有意义。
或许只要坚持,所有的小事,小意义,都会放大,放大,散出无限的光明。
除了neve campell那个女儿的角色还算正常人以外,其他人都是变态.尤其女主角,不知道哪来的魅力,难道是所谓"清纯"?到结尾老头居然哭起来,简直成喜剧了.weird and twist....导演真是老糊涂了.
如此之好的一个剧本就这么被毁了。
唯一的期待是日后此片将有机会被翻拍。
Richard Attenborough据说还是个“传奇导演”,对此我只能善意地揣测:他老了,却并不弥坚。
Shirley MacLaine把年老的Ethel演成了一个守了50年活寡的怨妇。
对于Chuck没有爱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没有任何歉疚就显得很可怕了。
愈看愈觉得她像一个不会使九阴白骨爪的颓废版梅超风。
演Teddy的Stephen Amell是一堆不入流演员中最不入流的那一个。
他花在健身房里的时间肯定比花在学习表演上的还多。
在如今这个跑龙套的都尚且要读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员自我修养》的年代,他连跑龙套的资格都够不上。
不管是年轻时的Teddy、Jack还是Chuck,没一个有一丁点的军人气质。
三个毛头小伙儿粘点胡子居然就推上台来冒充大兵。
要么是导演和制片挑选演员的时候犯浑,要么就是化妆师混蛋。
当然既犯浑又混蛋的可能性也不小。
仅有的几个特效场景做得是相当简陋,连拿去充作游戏的过场CG也显得寒掺。
不过这基本属于有多少钱办多少事,难以苛责。
至少在这一点上还是要佩服下国内的几个大导演,恶心人不偿命的电影愣是能拉到大笔投资而且俨然还有越挫越勇的胆气。
最后忍不住要抛出两个主观的看法:Mischa Barton大概还能年轻漂亮不少年,但始终和“实力派”三个字攀不上啥干系;演Jimmy的Martin McCann可能是全片中最好的演员。
今天早上看了这部片子,很不错。
战争中的故事。
三个男人同时爱上了一个女人,玛莉。
她爱上了其中的一个泰迪。
泰迪在战中死了。
在战前,他吧他心爱的姑娘托付给了三个男人中的另一个,查克。
他知道查克是爱玛莉的。
在他死后,查克和玛莉结了婚有了孩子,直到查克死去,看起来是一个幸福的家庭,可是玛莉从来没有对查克说过我爱你。
查克一直默默的爱着她,照顾着她和他们的女儿。
玛莉却从来没有走出她对泰迪的誓言,她说她的心永远属于泰迪。
故事看来没有什么起伏,直到一个远在爱尔兰的男孩,在山上意外的发现了他们结婚时的戒指,找到了玛莉的联系地址,试着给她打电话,玛莉一直没有搬离那个家,那是泰迪在参战之前给他们盖的房子。
这个男孩子的电话把故事的序幕一点点的解开。
当男孩子来到美国交给她戒指的时候,她的女儿才知道了她的妈妈一直爱的人不是她的爸爸,而是在战争中死去的叫做泰迪的男人。
玛莉跟着这个男孩子来到了爱尔兰男孩子的家。
男孩子的奶奶是曾经那个爱着杰克的人,那三个男人中的另一个,可是杰克没有和她结婚,因为他一直爱的人是玛莉,尽管他知道玛莉爱的人是泰迪而嫁给的人是查克。
当玛莉来到爱尔兰的时候,知道了一个叫昆克的人在临死前加过她的泰迪,在战火中,泰迪拜托昆克把戒指交给玛莉,然后告诉玛莉她是自由的,她可以爱她爱的人了。
可是由于炮火的突然袭来,昆克没有来得及抓住戒指。
这个戒指也是他用了一生在这个山上寻找的东西,也是他一生为之忏悔的事情。
故事的结尾是温馨的,那些在山上被小男孩捡回来的飞机残骸,戒指以及那些玛莉不知道的故事让她终于放下了一切,接受了爱了她一生,一直在默默照顾她,取悦她的杰克。
一个很让人回味的故事。
玛莉是幸福的。
一生拥有这么多男人的爱,但是她又是不幸的,一直活在对死去的爱人的誓言里,痛苦的过了一生。
我们诅咒战争,但是却由于战争,我们见到了很多生离死别的爱情故事。
一次次的受到震撼。
影片是一个很简单的片子,没有太多设计战争的画面,但是却用心灵的创伤把战争对人的摧残表现的清晰痛苦。
影片中让我难忘的和心动的还有爱尔兰风笛的悠扬的声音,在辽阔的山野,在爱尔兰小镇上,优点忧伤,又有点平静对生命的隐忍和释然。
我们纵有千般的痛苦,总有一天会结束,可是那悠扬的音乐却似乎永远流淌着同样的音符。
看完影片,告诉自己不要轻易的承诺什么,因为那是一种花尽一生都要守护的责任……剧情介绍:丧夫却丝毫不悲伤的老女人,为了50年前的一场心碎的爱情,信守着自己对爱的承诺。
即使岁月在她脸刻下了斑斑痕迹,她心里对墙后那套军服的思念50年丝毫不减。
二战的背景是整部影片的主旋律。
战争成全了权贵的军事利益,却埋葬了无数的爱情。
年轻的Ethel-Ann(Mischa Barton饰)爱上了穷小子Teddy(Stephen Amell饰),但是战争的号角催促着每个美国小伙参军。
面对分离,俩个人在好友的见证下秘密结婚。
可是一切都来的太完美、也消逝的令人措手不及。
Teddy在一次任务中坠机阵亡了。
可是对这个男人的承诺却绑住了自己的心50年,让她失去爱人和被爱的权利,即使所有的人不理解,Ethel-Ann还是活在对Teddy的回忆里。
可是,就在这时Teddy牺牲的地方居然有一个小伙说他有Teddy的消息,他要带来曾经那枚消失在战争里的戒指……承诺的背面看完这部电影后,开始重新考虑承诺的定义。
看着电影里不同的角色为了自己的承诺压抑着情感,几乎耗尽了自己的一生。
尽管承诺的背面,是满溢的不坦白;是被身边的人深深责怪……最悲伤的表情,就是没有表情。
整个电影用插叙的方式来缓缓铺陈开来,最后告诉每个人之间的关系。
剧情虽然简单却始终笼罩着悲伤沉重的感觉。
尤其是看到悲伤的忘记如何流眼泪的Ethel-Ann和被爱束缚Jack,觉得他们应该早一点快乐起来。
看过之后也让我想到同题材的《珍珠港》,同样是友情、爱情、历史交织的电影,《戒,情人》虽然没有《珍珠港》的场面宏大,但曾以《甘地》(Gandhi)夺下奥斯卡最佳影片与最佳导演两项大奖的传奇导演Richard Attenborough指导这部电影,加上新、老演员的精彩演技使整部电影添色不少,尤其是喜欢饰演老年Jack的Christopher Plummer,演技深沉又幽默。
另外,惊艳的是电影里玉女演员Mischa Barton,居然露点。
虽然露点不是全局重要的部分,但是玉女的身材也让人心里大大的wow了一声!
当女主人公把往昔的爱像一面墙一样“封闭”起来,把对一个男人的爱封锁在一面墙其实就是在心里给他留着一个“角落”。
尘封了自己的爱,曾经的爱,就是在那个时候被原封不动的“保留”了起来。
那就是说“我还是爱着这个人”。
两代演员的真诚的演绎,让故事打动了看电影的“局外人”。
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自己的一段所谓“真诚”的爱情,然而,我们没有经历什么大灾大难,但是,我们也没有“恪守”自己从前的某种“承诺”。
可能是你,可能是她,可能或者是某个人,和一种时代的爱的烙印比起来,我们永远没有什么“成熟”的爱情。
从战争又联系到了眼前的这一场灾难,可能昨天还信誓旦旦的某些人现在就阴阳相隔了,他们的未来应该怎么过?
人在相安无事的时候,可能就爱斤斤计较,可能就不会去珍惜现在一旦失去了,就后悔一辈子了。
就是电影里面给我们展示的,年轻,我们可能可以做很多很多事;一旦老了,可能很多事情,我们就是只能“想一想了”。
以前,没有机会,现在有时机了,我们已经没有了“兴趣”。
可能就是相视一笑,一切的一切就是这样让我们在无情的“岁月”里面“挥霍掉了”。
更多内容:http://hi.baidu.com/%D3%EB%B5%FA%CB%BD%B1%BC/blog/item/39682534e2268d3e5ab5f562.html
无聊庸俗的被拍过M次的故事 配上几个装腔作势的演员 啊,苍天啊,拍电影的钱干啥不好~ 我的生命被你们无情的浪费了,我恨你们 ps:那个老婆看过很多次了,每次看都有打丫的冲动ps.ps:how to define bitch? yeah,she isps.ps.ps:我特意注册了一个imdb,就为了给这电影评1分ps.ps.ps.ps:那老头是谁?
我看过他演的电影没一个不垃圾的
本来今天去电影院的原始目的是去看宫崎骏的新作《崖上的ポニョ》的。
然而到达电影院的时候不早不晚,为了省时间,就随便选了这部最早开演的片子——进去的时候甚至连片名是什么都没看清楚。
情节可简单概括如下:三个男人爱上了一个女人。
第一个男人和她结婚了,他死了。
第二个男人和她结婚了,然后也死了。
第三个男人终于和她获得了幸福!
同事问:那么戒指呢?
戒指,只是一条线索罢了……刚开始的时候很混乱。
镜头在现在与60年前的美国及爱尔兰来回切换,大量的出场人物很快就搞得我晕头转向。
而因为这些复杂的关系,最后的部分感觉有些冗长拖蹋——否则怎么交代得清楚。
导演虽然用抽丝剥茧法将谜题一个一个地逐步解开了,不过还是看得我有些不耐烦起来。
特别是连IRA都扯进去了,历史感有是有了,阴谋论却和主线关系不够深。
我们家2M宽带最大的用处就是用来下电影。
下的多但是看的并不多。
最近几年已经习惯不用动脑子看看过就忘的肥皂剧了。
很久没有静下心来看一部能让人流眼泪的电影了。
很不好意思这部电影刚开始的时候,我去阳台把脏衣服扔进洗衣机,过了一会儿又去厨房洗了两串葡萄,等我老老实实舒舒服服靠在沙发上的时候,Teddy已经在亲手为Ethel造那座房子了。
看之前以为是一部传统的以二战为背景的生离死别的爱情片,看罢之后才发现影片传递的信息非常的有趣.一方面尊重永恒的爱和承诺的价值,一方面又告诉我们得不到了结的无望的爱其实是种枷锁.要不然Ethel Ann和Jack本可以更早一点快乐起来.北爱共和军那一段还是发挥了爱情片一切历史事件全为主角心理变化服务的YY传统...有点小囧.爱尔兰口音再一次挑战听力.一众演员都很青春漂亮,Miscah Barton甚至露点了,有点摸不着头脑,觉得情节还没有到不露点就不能表达的地步,玉女就这么轻易献身了.Gregory Smith还是Everwood里忧郁气质比较符合,本片开始阶段的花花公子形象明显太闷骚了点,还好后面又回到了隐忍的老路,不错不错,眼睛很漂亮.
太戏剧了...只能说北爱共和军这一副线稍稍让我提起一点兴趣.
得让我活过这一生,我才知道我过得好不好……兜兜转转,终回原点。
你是自由身。
一个承诺绑住一堆人的快乐,最终“你是自由身了”
哭了。
保存硬盘
還有37分28秒的時候我開始掉眼淚了。這種大眾劇情,惡俗的悲劇適合我。多少次類似的都不會膩,我總是有low點。還有MischaBarton 比我想象中演的好。
看了蛮感动的,这女孩子是谁呢, 真的是非常之美丽,不是简单的漂亮而以!
一段很好的故事,可是为了照顾美国人,拍摄了许多毫无用处的画面,这件事完全可以只描写现在的爱尔兰和过去的美国。情节紧张且有趣。大段的故意的拖沓,为了表现老年艾瑟尔的迟疑吗?真正该描述的美丽的爱情却被各种其他的细枝末节淡化了。让人非常遗憾,多么好的故事。
她们终于自由了
跟《珍珠港》剧情有点相似女主艾瑟儿喜欢泰迪,穷小子,父母不会同意他俩在一起,所以俩人在朋友的见证下举行了婚礼,一枚金戒指轮流着戴,毕竟条件艰苦。泰迪所在的那架轰炸机坠毁,丧命于此,死前昆兰经过,泰迪让他把金戒指带给艾瑟儿并转达她是自由的,她可以自己做出选择要跟谁相守终生。可是一颗炸弹突然爆炸,小昆兰没有拿到金戒指,也没有去找艾瑟儿传达泰迪的临终遗言,相反,一直在飞机坠毁的地方挖掘,一生都在寻找那枚戒指,直至小吉米意外捡到那枚刻着俩人名字的戒指。过去50年了,艾瑟儿还是不敢相信泰迪已经死了,一直住在泰迪为她建造的房子里,和泰迪的兄弟查克育有一女。属于初恋的美好回忆被封存在一面墙后,坚守着诺言过了半辈子故事的最后杰克得偿所愿,终于和心心念念的人相伴。三兄弟都爱女主,也都轮流得到了女主
这是乡村版珍珠港吗SOS 年轻演员有颜值但诗朗诵式演技很出戏,老年演员又感觉和年轻时气质不符,多少有点尴尬
这个电影只有老演员的表演可以看,一群年轻演员实在不行啊。故事比较俗
还是女主厉害,仨男都集齐了
剧情跟珍珠港区别大吗?
关于爱的承诺
2010.2.7
这样的50年或许真不值得
致敬泰塔尼克号吗?味道还差点
过程剧情是煎熬的,很作,很难投入,anyway,我喜欢结尾的拥抱还有Jimmy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