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从没接触或者听说过这个系列的电影,可是偶然在万圣节晚上看到cube2,然后就无法自拔了,紧接着观看了其他两部,可能因为不是同一导演执导,风格也有所差异。
cube2的特效运用其实并不赚人眼球,比起朴素的cube1叙事上可能也逊色些。
电影画面超现实的风格不得不说是另一种新意吧,似乎表达的就是这样一个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正方体只会接受思想的启示而不被理性控制,而最终被摧毁的是否是人类的意志更不得而知,这样一来,也许我不看交待前因的《心慌方零》会更明智些,呵呵。
而完整看完三部影片,最大的恐怖就是绝望感:一走进这个庞大的机械物的一间房必死无疑,我只是想说那个cube1中的最后一个镜头,智障走进一片光芒的结局真正可能的解释是死亡的延续,真是太过惊悚的系列影片了。
我没看过1,觉得2在看的时候很有吸引力,可是看来看去还是不明白,那是个什么东西?用来作什么?怎样运行的?出来的人为什么杀了她?没出来的人怎么样了?.....好多问题,好多的迷啊:)
这是一部创意100分的电影。
网络小说中的无限系列就是剽窃它的idea。
是科幻片中必看的一个系列。
而这篇文章则是最精准的解读,没有之一。
因为我看过好多关于它的影评,都差强人意。
比如:那个“U盘”到底是什么?
还比如:没有人对实验的过程有个清晰的认识,这个过程对理解真相至关重要。
编剧思维相当缜密,仔细看的人是能够分析出来的。
接下来就给大家彻底把cube2撸清楚了: 电影是以人物为拼图,把真相告诉观众的。
其中信息量最大的角色,其实是那个理论数学家,也就是患痴呆症的老女人。
大家可以只看加粗字体的人物剖析,其它龙套跳过即可。
也可以跳过人物剖析,直接看末尾的推理部分。
第一部分:人物剖析 杨·吕蓓卡(young rebecca):龙套。
大反派(私家侦探)一直在寻找的失踪人口。
找到之后被杀了吃肉,一个字:惨。
然后开场动画放了些二项式公式和双重积分,来骗小孩子。
汤姆斯上校(thomas):这家伙是五角大楼国防部高层,带个手提箱(空的,没什么卵用,有可能装的是电影第一智商天才,瞎子小妹项链上的设备用的,片尾有个同样的手提箱)。
龙套。
女主角:凯特(kate) 心理医生,实际上是幕后大Boss军火商aisan手下的军人。
看似傻白甜,其实是有任务在身的腹黑女,但不杀人。
她是整个实验项目“第二阶段”的实验主体。
就她和瞎子小妹是活体进入空间的,其他人都是死人,意识进入了而已(老女人数学家后面会解释给大家听)。
作为主角,最后圆满完成任务:拿走了瞎子小妹项链上的设备,活着出了超立方体。
(主角也就是推动剧情而已,解谜的关键其实是那个老女人) 吃人的大反派 赛门(simon):调查失踪女科学家的私家侦探,被幕后大boss的监控发现,然后被搞死了。
除了吃人和严刑逼供,没什么卵用。
瞎子小妹 莎夏(sasha):基因编辑试管婴儿出生的超级高智商工程师,黑客……。
应该是属于幕后Boss公司的产品。
片尾提到有个叫达希的人,可能和她一样的身份。
超立方体就是她搞出来的。
她就是其他2个人男工程师口中的技术之神:“阿莱克斯(alex)”。
因为反对用人做实验,被追杀。
逼不得已之下,她活着逃入超立方体,所以她的床位是空的。
这么牛逼的人都杀?
没有人是不可替代的,还有达希呢。
牛逼的公司都这样,你辞职老板卵都懒得卵你。
她和胖子工程师Jerry联系过,Jerry给他写的盲文(braille test.doc)中提到:一些关于四维空间实验监控之类的东西。
(比如她脖子上的U盘一样的设备,十有八九就是Jerry做的。
这个“U盘”其实就是记录另一个世界的影像和数据用的。
只能通过这玩意儿把数据传回去。
不同宇宙之间的通信,可以类比一下霍金的无毛定理啊什么的。
) 杰瑞 (jerry):胖子眼镜工程师,为量子空间传输实验提供传感器和监控系统的供应商。
不停的标记房间号,无用功。
为瞎子小妹服务过,但没见过面。
老妇 佩妮(peny),理论数学家,老年痴呆患者。
1、她说了一句瞎子小妹最后也发现了的关键:it's just a matter of time.(60659)理论数学家的智商都不是盖的。
时间到了,自然就出去了。
就像《心慌方1》一样,躺着别动,就出去了,纯粹躺赢(至于为什么,后面会讲,先记住这个论据就行)。
她由于反对将军,遛狗时被撸走了。
2、她还说出了另一个关键:死人触发了情感反应,幻觉重现。
这其实是幕后Boss的“第一阶段”实验。
除了女主和瞎子小妹以外,其他人其实都是死人。
镜像大反派杀死镜像佩妮的时候,说:“她没一句真话。
”其实隐约点明了:镜像大反派不能接受自己是死人的事实。
因为在那个平行空间,有可能佩妮把她们是死人的话说得很直接。
(电影开头就给了这群塑料裹着的尸体特写了,这塑料后面也会根据剧情推理) 红裙子 茱莉亚(julia):其实是幕后大Boss公司的子公司:“惊悚”游戏公司的律师。
没写他为什么卷入进来,她知道幕后大公司的存在,可能就是她的死因。
有时候我们不要知道太多,都是生活没必要较真儿。
比如老婆给你带绿帽,你知道了还可能被灭口。
她只是给影片增加一抹红而已。
马科斯 (max):超立方体玩法规则就是抄袭他的游戏来的(除了60659这个规则,这是四维空间不稳定的特性导致的)。
实验其实很牛逼的,尺度是四维空间,量子平行世界,用来模拟max的游戏是牛刀小用了。
但你不可能一来就模拟一个四维宇宙吧,所以从模拟超立方体游戏房间开始切入,是不错的选择。
max的游戏刚好算是实验最简单应用之一,于是他的游戏直接被弄走了,人也弄死。
光头尸体 洛森斯(lorsens) 量子混沌学物理学家,电影的高智商三巨头之一。
差点获得诺贝尔奖。
但搞物理的一般都被搞理论数学的人鄙视,所以也不能说他和女数学家谁利害。
但瞎子小妹扫地僧的地位跑不了。
唯一剧情贡献就是算出了60659这个时间。
第二部分:推理。
先说一下,什么重力变幻、时间、空间、平行量子宇宙上的诡异事情完全可以不用管,人家模糊处理了,不需要我们去推敲。
因为如果较真儿的话:就跟漫威世界设定一样,全都是胡扯的东西,发挥自己想象力去诠释就行。
我们要推敲的是编剧想展现给我们的东西。
首先说一个关键词:实验的“第二阶段”。
完成了第二阶段实验的标志是什么?
女主活着从超立方体回来了。
(为什么不是拿回了“U盘”呢?
因为指挥官问:“设备呢,any lucky(撞狗屎运了拿到了没的意思)?
",拿回了是意外之喜。
“U盘”数据虽然是最可信的,但即使没拿回来也无所谓,还有女主可以"figured it out",但可信度和完整度毕竟不是100%,这也是拿到“U盘”女主要死的可能之一,关于“U盘”是什么,可以看瞎子小妹的人物剖析,剧情中有文档记录证实“U盘”的可能用途) 之前瞎子小妹说军火商们是不敢进入四维空间的,于是她被追的没办法就往里躲(和超立方体共存亡,但因为cube不稳定,所以怎么都得死)。
也证实了“第二阶段”完成之前,没有人能从超立方体活着回来,所以没有人敢进去。
于是得出结论:第二阶段就是找出活着从超立方体中回来的方法。
再来反推另一个关键:实验的“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其实就是女数学家说的:死人触发情感反应,幻觉重现。
其实除了女主和瞎子小妹,其他都是死人。
(想不通的去看数学家佩妮的人物剖析)。
但是尸体进了四维空间不就消失了吗?
又回不来,怎么知道触发情感反应了没?
伴着这个问题,关键道具:塑料和液体的功能就明了啦。
(推理起来很绕,但是懂的人其实不用推理,秒懂) 片尾搀扶女主的士兵和尸体都裹了塑料,士兵裹塑料明显是为了不受液体伤害。
什么伤害?
女主不是没穿塑料衣接触到液体了吗?
活得好好的呀。
所以,液体其实并没有伤害作用,只是:把接触液体的人传入四维空间而已。
(士兵为了防止自己被传入四维空间,必须穿塑料衣)。
那为什么尸体要裹塑料,而女主不用裹?
不让尸体进四维空间吗?
当然不能让他们进去,这样才能检测他们的脑电波,并且发现尸体裹着塑料浸入液体,会产生脑电波,证明意识被触发,可能意识活在四维空间了。
所以,塑料的作用是:防止身体进入四维空间,但是没法防止意识进入。
于是我们就很好理解:第一阶段,需要测量尸体脑电波,所以被实验的死人都裹着塑料。
第二阶段,需要身体意识都进入,放个活人进去让她自己想办法回来。
所以不穿塑料衣。
瞎子小妹为了逃避追杀也是不会穿塑料衣的(床位空的)。
那为什么不用活人穿塑料衣实验呢?
(片尾士兵头部离液体很远,意识不会传入四维空间。
)自己想吧,最后和用死人实验一样的结果,因为意识和身体分离回不来,和死人实验没有任何区别。
60659时间过去之后,全都是硬邦邦的了。
总结一下塑料和液体的性质: 近距离接触液体,身体和意识都会进入hyper cube。
裹了塑料,近距离接触液体,身体没事,但意识会进入hyper cube。
液体不是水,女主衣服没湿; 液体会激发死人的情感反应,让死人的意识活在超立方体中。
液体短期接触无害,女主貌似就很健康。
(也可能会有很痛苦的后遗症,比如癌症。
这可能是女主甘愿闭眼被枪毙的原因之一)还可以推出实验地点: 尸体们在阴暗的带有床位的房间实验(床明显不能被女主所在的液池浸泡) 瞎子小妹则是在未知地点自己主动逃进hyper cube的。
而且肯定没穿塑料保护膜,这样才能逃脱追捕。
(抓不到人,所以她的床位是空的) 为什么非要把其他人弄死了实验呢?
活人进去的实验目的是:找出活着出来的方法,顺便看看里面什么样。
不是自愿者的话,你把他丢进去,出来就给你胡说八道一通,xxx亿资金不是用来打水漂的。
没听瞎子小妹说吗?
没人敢进。
关于女主闭眼等着被枪毙,有以下可能: 女主回答:yes sir,证明是在执行上级的任务。
而且是几乎必死的任务。
属于死士。
女主死之前,目光随着"u盘"移动了一段距离,证明有事情不知道而好奇。
或者是这几秒才判断出:有了“U盘”自己没有任何价值,可能会死,所以惊疑,害怕。
也印证了拿回“U盘”只是意外之喜,并非实验必须。
但后面手枪打开保险的声音之后,她知道毫无转机,所以闭眼等死。
也可能液体有非常严重的后遗症,早有心理准备,等死。
有的人看过后猜测:因为意识和量子世界之类的东西,所以必须要把人杀到剩下一个,平行世界才会坍塌成一个世界,然后才能逃出来。
我觉得:有量子学上的道理,但很牵强。
人确实都死过至少一次,但其实平行世界只是随着60659这个时间常量的逼近,而越来越不稳定,最后坍塌成一个世界之后就瓦解了而已。
女主临近最后几十秒才发现60659的意义,她无论如何都不会去杀人的。
她的任务不是杀人,而是活着回去。
扯下那个U盘,或者带回盲女就更是意外之喜了。
最知情的女数学家,和基因人盲女都说:it's just a matter of time.时间到了,自然就出去了。
就像《心慌方1》,躺着别动,就出去了,纯粹躺着就能赢。
不过第一部里,白痴天才的结局比第二部的女主会好很多。
暗示还是希望好人活到最后。
最后:其实这是一部推理片,丝丝入扣,相互印证。
特别是:平行世界中的另一个镜像大反派,杀死镜像女数学家时,说的:“她说的没一句是真话。
”敏锐的人秒懂,另一个镜像女数学家,可能直接说出了他们都是死人的真相,大反派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瞬间我背后毛骨悚然。
那得多么绝望啊。
还没看前传,但我也觉得2比1更加有意思。
如果说1是惊悚类型的,2更多的是科幻感觉。
白色的空间很是漂亮,而且里面特技和概念上采用了很多纯几何造型,非常纯净完美的视觉享受,看的时候想起贝聿铭的卢浮宫金字塔,读建筑学的应该都会有一点感觉吧。
悬念设计得也不错,我一直看得津津有味;不过最后的结局确实有点落俗套,那个数字60659也交代得牵强。
总而言之是部优点和缺点并存的电影,看你喜欢哪方面的风格了。
这是偶在豆瓣的第一篇影评。
因为个人对科幻电影的热爱,所以处女贴还是献给科幻吧。
首先要承认,第二部比第一部
如果之前对量子力学以及一些基本的现行宇宙观没有基本的了解,看起来确实是比较枯燥和费劲的。
但是如果你恰好是一个科幻迷,而且恰好是一个对量子力学有浓厚兴趣的科学迷(对,是科学迷,因为科幻其实就是多年以后的科学,从这一层面我们可以认为是科学迷),那就恭喜你了,这是一部非全理论性却又引用了一些当今世界最认可的量子力学理论的电影。
娱乐性和悬疑程度比第一部少了些,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证明它的经典所在。
在影片中出现那个可以杀人的超级立方体的瞬间,我脑海里立刻蹦出了四个字——梅塔特隆。
是的,就是梅塔特隆立方体。
如果之前未曾听闻这个东西,那可以Google或者百度一下,这是个非常神秘的模型。
“Metatron,中译名梅塔特隆。
创建梅塔特隆立方体的最简单方法就是以一个立方体开始,延着一条对角线而变平面化,经过它的中心,这样它就变成了一个二维图形,经过它自己的对角线而分成等分,进入六个等边三角形上。
这个二维图形的至高点然后就与另外的线条连接起来。
几个步骤之后,整个梅塔特隆立方体就成形了。
”这下是不是觉得比较清晰了?
就是影片中那个超级杀人武器立方体。
影片中也很清晰明确地揭示了这个立方体从1维到N维的过程。
而每个六面体的房间出现的每个人,在六个维度的房间都是存在的。
只是系统的失误让一切失序导致在四维空间的人看到了不应该看到的另外空间的自己或者别人。
这样的后果就是说其实你可以杀死对方6次。
也可以杀死自己5次。
前段时间2012热播引起的世界末日论里面很有名的一个帖子里翻译的:“梅塔特隆立方体从宏观和围观上描述了我们的宇宙。
自然万物都遵循这一法则。
自然的最高法则中的所有元素都是以'神圣之星四面体'为参照的,而在梅塔特隆立方体中,就蕴含着'神圣之星四面体'。
梅塔特隆立方体加上'神圣之星四面体'在不同图案中的组合,可能体现了自然的演变过程。
”在至今未解的麦田怪圈里,梅塔特隆立方体是最著名也最无解的一个。
大多数的观点认为是外星生物传达给地球的信息,正确向我们这些生活在四维空间里的生物展示宇宙的真正形态。
正如爱因斯塔所说,宇宙不是线性的,允许有平行宇宙的存在。
它们不会因为我们看不到而不存在。
Hypercube所以说可以看做是一个平行宇宙的模型,这个模型很形象得向我们解释了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的真正形态。
我们无法在现实中看到的,导演可以用一种娱乐的方式带给我们。
另外影片中那个连接每个房间的黑色门洞,个人觉得其实就是宇宙中的虫洞,那个可以连接各个平行宇宙带领我们时空穿行和瞬间移动的时光隧道。
另外几个平行宇宙的世界杯,也许昨天的两个误判也许也不会出现,但是结果肯定还是一样的。
哈。
2023年9月28日18:50:18影片所有的一切内容都是:他们在四维梦境。
影片一开始,空拍,从上往下看,透过悬挂在天花板上的荧光灯,在沉重敲击人心的音乐里,我们缓缓看到两张并排的床,床上躺着人,用保鲜膜蒙住的人,熟睡的人,接着又是两张,又是,又是,仔细辨认了一下,我们可以看到红色的裙摆(女律师)、灰色的西装(军方那老头)、淡蓝色的便服(佩莉老太太)等等,他们竟然是超级立方体里的那一群人,都在,除了凯特,因为有张床是空着的,影片的结尾凯特活(醒)过来了。
这群人其实是在自己的梦靥里,被人设计好的超级立方体梦靥,在梦里,什么都可能出现,军方的武器设计之一。
把很晦涩抽象的物理量子力学具体化,进行模拟,然后灌输进被迫实验的几个人的大脑里,让他们进入感觉很真实的幻境,那些个一摸一样的白色的镶嵌着灰色或黑色冰冷金属的漂亮房间,让人吸口冷气就窒息的数不清的房间,让他们在困惑和绝望中探险,等待着,看谁能够在60659那个时间点醒得过来。
这个影片共有十个人(算上死去的那个老头,数学家,身上写满数字,有个关键数字60659):凯特(精神科女医生,其实是军火商派来的间谍)赛门(私家侦探,寻找作为凯特助手的女孩杨贝琪)杰瑞(工程师,超级立方体的设计者之一)麦斯(设计超级立方体电子游戏)佩莉(理论数学家)茱莉亚(律师)教授(最先出场,最先死去)莎夏(骇客兼迷宫设计师艾利克斯)杨贝琪(现实中凯特的助手)但是这里面还有故事,根据结尾推测。
一直没在影片中出现的大军火商艾桑投钱想设计出这种超级立方体——它是作为杀人武器,也就是那个玄乎又玄的,艾瑞(男工程师)说她不可能存在的天才设计的,这个天才就是瞎眼的东方女孩莎夏,最后她向凯特说明了一切,但却被已经头发花白的赛门杀死了,她创造了超级立方体,最后在她的创造物里终结。
女间谍凯特正是为了从她这里拿回超级立方体的设计源来到这里。
这是莎夏的成果,在她的脑子里。
可以大胆的假设,为了拿回这个,最后一个场景也是梦境,四维空间可能只有梦里才会那么真实,那么让人不可思议。
梦,是我们的超级立方体。
这种极致纯粹的暴力美学让人感到莫名的欢喜不已。
八个素不相识但又都和一位军火商有关系的人被关到一座由很多立方体组成的超级立方体里,每个人都在不同的小立方空间里,空间的六面都有门,这些人在进入不同空间的过程中相遇聚集,开始集体行动。
这些小空间会不定时的出现各种杀人机关,有的人因此被杀。
而这些小空间是4维的,还有类似平行宇宙的构造,人们会看到时间变慢或变快,同一个人会多次出现,还能遇到自己或其他人的不同结局。
那位带小刀的男人逐渐了解这些后,便见人就杀,然后吃肉。
他最终被女主角杀死,女主角是军方派来的人员,在超级空间里坚持到最后,成功离开超级立方体,并得到了军方要找的东西。
可惜她完成任务后却被杀死灭口。
本片延续了第一部在迷宫里逃生的套路,但是把三维空间变成四维,而且还加上平行宇宙的概念,让那些人处于互相交错的时空中,遇到种种不可思议的现象。
而所有的时空环境也都是由虚拟的程序造成的。
时间一到,时空环境消失,女主角只是躺在一片水波一样的虚拟化环境里。
片中不再展现什么人性或暗喻什么,更多了些娱乐化的悬疑和惊悚,而且在游戏程序员和女律师的激情戏里,那位红衣美女律师还有短暂快速的露点镜头。
这些都是很不错的,娱乐就是娱乐,不要搞什么寓教于乐,太烦人。
单从《Hypercube》的人物角色设定和构思技巧,本片都可能达到一个当年科幻电影领域的一个高度,可是大家都在质疑为什么明明第一部分好好的人物及构思模型到第二部分便成了破罐子破摔?
想了很久,我觉得从这个系列开启年代的制作角度和商业角度是有一些依据的:1,首先第一部是《Cube》是利用数学中的线性理论及质数纬度等诸多量与质的科学模型设计完成,是有现存科学理论依据,可以考究并且逻辑自恰的,这也是我们大家可以看到第一部主角最后可以走出魔方的原因,然而结局并没有解释这个游戏的幕后主使以及更脑洞大开的故事背景,很简单可以理解,想要走一个商业片的路数,留点悬念,好让Cube成为潜在的卖座系列作品。
2,接着狮门就把这部作品的续集故事转嫁到《Hypercube》了,换了新的导演和编剧,但是显然故事已经不能依靠第一部当今现有科学理论知识便可“喂饱”观众了,于是Hypercube引用了“四维”理论,即便你对物理及数学理论没有很深的了解,那么片头便做了很好解释。
三维广义的说就是我们所说的:长,宽,高,也便是我们熟知的这个世界,可以理解成“东西,南北,上下”。
而第四维便是“时间”。
虽然科学界至今还没有真正意义的论证存在四维空间,但是宇宙的平行理论是我们侠义的四维空间,大家最常听说的也就是“黑洞”了,虽然航天及科学技术还没有将黑洞和思维划为等号,但我们可以把超立方体想象成一个黑洞,就是我们看见的主角在同一个时间轴内看到平行于这个空间的另外的自己。
3,Hypercube引用了一个十分讨巧但又极端的科学理论,导致影片出现一个匪夷所思的结局:女主角从崩溃的立方体逃出,并且从中带出了东西,醒来发现躺在一滩水里,面对着不知道是谁的上司,然后卒…… 其实片子拍成这样可以理解,因为至今科学界都无法将四维用肉眼展示出来,更别说2D电影了,如果想要让观众看的明明白白,除非像第一部一样,是当代科学已经证实的数学或物理技术。
如果非要按照导演自己设定的“科学理念”去给个合理化的片尾,会比这样的结局更遭到唾骂,不需要科学家,许多对科学知识着迷的影迷就够推翻的了。
另外,虽然不知道影片拍摄进度如何,这样的结局也只能理解为拍摄经期较长,后半段显然舍弃了正统科学理论而落入了荒诞的结局。
4,所以第三部我们看到的是《Cube》的前传《Zero》而并非正传第三集,如果要拍摄第三集一定要给第二部结局一个说法,或者再另辟蹊径出新的剧情,想必观众再次看到几个陌生人不知所以的被关在一起逃生,并且和前作毫无关联的剧情会心生厌恶,并且也没有更前卫的科学技术支持魔方的存在,所以可以说真的想要看到第三集,除非引用新的科学技术,或者为第一部和第二部的结局做个解释等等。
5,有一个有意思的时间点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常看狮门出品电影的观众应该知道,《Cube》系列是从1997-2004年完成的,而在2004年狮门影业开启了另一个同为密室逃生题材的经典作品《Saw》(电锯惊魂),只是影片主线不再卖弄科学技术,而是换作了高智商罪犯竖锯,同样的密室逃生,悬疑主线,并且环环相套,跟《Cube》的叙事方式如出一辙,重要的是一经上映便大获成功,一口气打造成为当今最成功的悬疑系列电影。
显然狮门是在利用自己先有的经验去请导演和编剧讲故事,然而Saw的大获成功是原有一切犯罪基础建立在“坚据”这个人类杀手身上,而并非立方体这个隐形杀手(因为抓这么多人放进去必须有幕后主使和存在的原因),故事结局显然更好圆一些,给编剧的施展空间显然比Cube要大了很多,几乎随时可以开启新的续集叙事,于是狮门选择搁置了Cube系列转向Saw的制作。
而现如今Saw系列也在越做越烂,越编越荒唐,男一号早就死了好几部还能一直繁衍生息显然观众早已不买账,狮门选择了重启该系列。
但就单从当今电影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层出不穷的新鲜血液涌入到了这个行业,Cube系列更宏大的故事背景,更脑洞大开的编剧创作空间而言,狮门也会在不久的将来考虑到这个IP的商业价值选择重启,接下来就只能拭目以待了。
昨天连着把三部cube都看完了,Zero姑且不说,比较无聊了一点。
Cube和HyperCube里,我更喜欢这部。
CubeI研究的是空间,在数学天才美少女和数字过敏自闭少年的通力协作下,三维空间是可以穷举的,最终他们找到了bridge!
(虽然从Zero的讲述来看,找到了Bridge也活不了!
)CubeII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四维空间,common sense告诉我们多出来的一维是时间,而爱因斯坦又告诉我们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好了,这下麻烦了!
这是一个时空无限的Cube,最后的破解,是突破expiration,冲破生死之涅磐!
真的可以吗?
Kate破译了密码,可突破不了生命的警戒。
其实,人都难免一死,那时候,就是我们的next expiration,生活就是一个大大的Cube,从一个Cube爬到另一个,始终还是一样,陷阱无处不在,左边的cube里,也许是通向出口的bridge,也可能是trap,兜兜转转,生命一次又一次重复着过往,在四维cube里,你可以杀死一个人4次,也可以走出6条通路,时间在这个cube里很快,在那个cube中却很慢,仿佛经历着快乐或折磨。
时空的无限是从cube的角度来说,从subject这方面看,时间终究是有限的,生命是有限的。
在cube expire的时候,无人幸免。
人最终是逃不过生死的啊!
西方电影几乎都带有宗教色彩,这部cube系列在我看来更是如此。
如果cube隐射着尘世,cube中的人们隐射着凡人,那么,cube的设计和制造者无疑是上帝的代表:生时不知来时路,死亦未明去何踪!
就算有人幸运超脱,与上帝见了一面,可上帝未必见得高兴,因为,这不是游戏规则!
我想,既然这样,我们不如在next expiration到来之前,在我们自己的cube中,去爱每一个经过的人吧!
如果你不是科学迷,这部影片还是会激发人的各种惊讶的。
但对于一个科学迷,并且关于超立方体、平行空间、多维空间、时间的本质……这些东西早就思考过很多时,再看这部影片,就有点听孩子讲故事那种感觉了,hohoho!
作为科学爱好者,还是很喜欢本片的。
但有必要说一下以前心中的一些思考:1、超立方体:按照网上的科普,超立方体是存在于4维空间的,它在我们这个3维空间的投影是正方体。
就像3维球如果穿过一张纸,会先是一个点然后由小变大直到直径那么大的圆然后再逐渐变小直到点……如果4维立方体穿过我们的空间,若是正方向的话,我们会看到的是一个点然后逐渐变大的正方体再然后逐渐变小直至点最终消失……2、影片中的那个杀人的超立方体模型:它一开始出现是一个四方框,然后变为立方体,再像蜂巢一样的增长为复杂的结构,其实是以前人类想象的多维立方体在我们3维现实中的投影的样子,只是增加了旋转和穿越空间(由小变大再变小直至消失)。
虽然它很复杂,但那仍只是3维人类的想象(按照定点投影的方式),想象正确的可能性……呵呵呵3、平行空间:按照某说法,宇宙很可能有无数的平行空间,我们只是在其中一个空间里,另外还有无数的空间,只是现在技术无法穿越,在某一时间点,这个空间里面的你可能选择往左走,那个空间里的你可能选择往右走……但这种想象简直比古代的“地心说”更自以为是,这是“人心说”!
如果真有平行空间,那么自一百多亿年前宇宙诞生开始,就有无数种变动可能,四十多亿年前地球诞生起,也有无数种变化可能。
如果真有平行空间,那么其数量将是无穷的无穷次方……这么多的数量,很可能无数的平行空间里地球根本连人类都没诞生,你这么随便一穿越就又碰到你自己了?
但在影片里,可以这样设定,超级立方体里面有无数的小房间,无数房间里有数不清的平行世界。
不同房间时间流逝也不同,这样就导致了那个戴表的被杀了好几次,侦探眼睁睁看到自己被杀等现象发生。
4、时间变化:影片里那个游戏设计者曾想象的网络游戏里不同3D玩家的时间流速不同不同,被超立方建设者所引用了其概念……这有点类似《西游记》里的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的概念,没什么。
5、按照E=MC2,损失一点点质量就可以产生很大的能量,想象一样一个人的质量穿越平行空间或者时间改变,需要多大的能量?
呵呵呵,对人类目前的能源利用数量来说,全地球一年的发电量能穿几微克质量?
6、重力变向,甚至失重(亲热2人悬浮空中),相对于制造多维空间和平行空间的难度,重力变向实在算不了什么。
=========================================穿透这几个科幻迷雾,故事的情节就水落石出——盲女莎夏说:我给了他们一个关键的东西(一个真正的超级立方体)去建造这个装置,比他们想要的还要好……这不是游戏,它不会有幸福的结局,这个地方失控了,它不稳定……要是我破解不了,你这样的垃圾就更加不可能……我不是被绑架的,当我发现他们把人往这里弄时,我试图揭发他们。
所以他们就追杀我。
我逃进了这个他们都不再敢跟来的地方……迈克斯对了,杰瑞错了,我(艾利克斯·特拉斯克)是存在的!
游戏设计师迈克斯说:艾利克斯·特拉斯克冷酷无情,同时他又是一个极善伪装的高科技天才,他能使自己的品行伪装的看上去就像特蕾莎修女一样……他在把每个与这个东西有关的人都丢到这儿来,然后他妈的弄死……是唯一一个有资源和头脑来建造像这种东西的人……这是个不同时间流速可变化的房间。
“他们”是指大军火商艾桑公司(其子公司购买了迈克斯的游戏设想导致打官司),女医生凯特为艾桑服务,进入装置寻找艾利克斯·特拉斯克(这不容易,因为凯特不知道哪个人是特拉斯克——一个顶级黑客,传奇人物,创造这种折叠扭曲的迷宫正是他的风格,杰瑞甚至认为这个人不存在)并拿到她身上类似U盘的东西,(凯特杀死西门后,看着表悟出了墙上的数字60659是以前的教授计算出了装置里所有空间合一并坍塌的时间)最终交给组织,长官拿到东西说“我们会把那个东西带给达西,看看有没有什么达西记录在里面。
”随即凯特被打死。
长官接电话说“第二阶段已结束。
马上行动……”另外,不同意有人说的影片一开始被绑在床上的女律师、杰瑞、佩莉太太、迈克斯等人,是类似进入梦境一样的进入了超级立方装置(人在外或已死,脑电波进入),因为仅仅是脑电波进入而人在外的话很难理解莎夏的躲避追杀和凯特最终从装置里带出实物。
按影片构思,他们躺着床上可以理解为被绑架,后来实体麻醉后被送进装置。
当然盲女莎夏是自己进去以逃脱追杀的,女间谍凯特是自己进去以寻找艾利克斯·特拉斯克并寻找关键物品的。
叫超科幻体应该更合适吧,或许弄成3D的更炫哦,但是没有灵魂的电影加上再多的元素终究还是烂片一个。
明显不如第一部
创意很好,但情节薄弱
还记得那些和朋友的吐槽 烂电影也是有意义的
每一个房间都一样的立方体,没有了色彩带给人的视觉冲击,这充满现代化金属感的房间更让人难以忍受。平行空间的设定又超出了臆想。
荒谬。觉得无论从人性还是惊悚还是解谜都比第一部逊色太多。
除了结尾非要扯上点什么无知人类的阴谋论其他都挺好的。
这些演员都怎么了啊怎么了!。
“导演,你在第二部里能对第一部里的悬疑之处给出观众解释么?”“呵呵,第一部当然是经典之作,我只想表达出自己的一些见解”。呸,上部那么大的漏洞让老子来补,老子才不傻。
硬科幻你妹= =连“点子”本身都有问题,你以为鼓捣出个四维空间就是科幻啊?
比第一部更复杂,这次考验的是空间感、平行空间理论和复杂的时间概念,原来一切都有幕后指使者
当年看着实觉得好生震撼,今天再看,有点看不懂。怎么算出来那个洞的?
不如第一部啊,搞的复杂过头反而显得蹩脚
真心想给三星半,相对人物矛盾集中,内容比较深刻的第一部来说,续集显然更着眼在科学所不能解释的抽象世界中。房间的门由手动变成了触屏,金属感和厚重感真实感大大降低,作为一部吸引眼球和费脑子的商业片来说还算交上了一份比价满意的答卷。话说真想吐槽西蒙啊,嫩究竟吃了多少小伙伴儿们啊!
第二部反倒是没这么让我震撼了,套路差不多没什么新鲜感了,不过都是一个系列的还是给看完了,无聊的话看看
硬科幻也不带这么没意思的。也没觉得有多硬。
扯了扯概念,扯了扯特效,其他没了
创作加新意本会有很大潜力 很喜欢gravity shift的创意。。。
延续了cube1的有趣场景,喜欢。
物理和数学达人最爱的片子。各种二次元平行世界的确很乱但很有意思,四维世界更是亮点,只是演员的表达能力确实有限,当然杀人的特效很水皮,为本片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