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已不似第一季时那般狂热,但每周越狱出炉之日仍然是我最快慰之时,它就像一个我已经习惯于关注的人,他的近况对我总不会缺乏吸引力。
但第二季的越狱终究不似当初了。
一个构思缜密的肖申克救赎终究还是演变成了一场聪明猎人狡猾狐狸猫捉老鼠的游戏。
我作为这场游戏的旁观者,一如既往被剧情吸引得难以放手之余,还是模糊地感到缺少了些什么。
看越狱第一季时,我曾掉过好几次眼泪。
不论是混乱中兄弟俩一个的紧紧拥抱,诀别时父子间轻轻的一个手势,迷茫中情人间一个会意的眼神,还是举刀时恶魔刹那间的一丝犹豫,都强烈地震撼着我的心灵。
在丝丝入扣的情节背后,我总是努力地捕捉着另一个世界复杂但活跃的人性光辉。
按社会普遍道德标准来看,剧中绝大部分人都是“罪人”甚至是十恶不赦的“魔鬼”,但我坚信,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绝对的善与恶,我努力发掘每个恶人身上人性的闪光点。
估且不谈SCOFIELD,这个所谓的罪犯本来就是作为一个英雄偶像设定的,他汇集了女人所苛求的完美男人所具有的素质、品质和外表,他的身上除了光芒没别的。
T-BAG,也许是越狱八人组中最最被唾弃的人,心思慎重,诡计多端,变态又好色,坏的是无以复加。
但至少当他怯生生地敲开那个质朴女人的门时,并努力与孩子们玩耍时,他是真诚的,他也曾打算悔过自新,做一个正常的人,他所缺少的,是世人给予的一个宽容的机会,因此在邪恶的路上越走越远,终而难以自拔。
ABURAZZI是一个枭雄式的人物,我对他在第二季的草草归西一直耿耿于怀。
一个杀人如麻的黑社会头目,面对着自己一双活泼可爱的儿女时,眼中流露的是无限的慈爱,他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得不向对手做出妥协。
当他误杀了一个和自己孩子年纪相仿的孩子时,心中的自责,忏悔是真诚的。
而C-NOTE,抛开他所有的错事后来看,不过是一个被冤枉入狱的军人,一个家庭至上的好男人。
那个不记得名字的小偷不过是一个耍小聪明的孩子,根本算不上什么大恶之人;至于SURCE简直就是一个爱情至上的天使……但到了第二季,人物性格在逐渐向着我所不能把握的方向发展。
每个人的个人风格淡化了,总体变得狡诈了些,阴险了些,焦点全部集中到了对金钱的争夺上。
依然是险相环生,依然是扣人心弦,依然是兴致盎然。
但心中的那种怅然若失总是挥之不去。
应该满足了,《越狱》的出现本身已经是一个奇迹,现在的失落是由过高的期望造成的,是不可避免的。
无论如何,它依然是近几年来继《X档案》唯一让我激动的电视剧。
花痴一点讲,即使第二季让人发指的苍白空洞,我还是会义无反顾地看下去,因为毕竟还有小温那张脸还有那副只要不脱上衣就给人以完美假相的身材.(原文参见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joying)
《越狱》里有一个冷酷可爱的大男孩,他爱上了一个爱权利胜过爱生活的女人。
他伤透了心,也丢掉了信仰。
可他不会为过去赎罪,荣耀会证明一切。
Kellerman以近乎完美的成绩毕业于西点军校,并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表现英勇,他首先是一个胸前挂满勋章的军人,其次才是喜欢着Caroline的冷酷杀手。
Kellerman给了我很多惊喜,从他毫不留情的杀掉杀手奎因开始,到在第四季中以一个“玩家”的身份出现结束,这一路以来对他有成长有救赎。
但我觉得,他成长是多于救赎的,他是一个军人,当他自尽的枪在最后一刻哑火时,他已经不在需要为曾经的过错赎罪了。
Kellerman作为一个杀手,确实精明干练,他最真实的心痛都留在了眼睛里。
面对自己多年同窗的好友,他可以毫不犹豫的开枪,却不能掩饰神色中的荒凉。
他曾以为,Caroline将会是最好的总统。
“我长大成人后,我听从命令,做了很多骇人的事,因为我觉得这些都是好事,但结果我的所作所为毫无意义,所以我要一无所有的离开。
”他是一个军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荣耀就是他的信仰。
他以为他是为了国家,所以他不择手段,栽赃嫁祸。
他喜欢着Caroline,他认为Caroline将会是一个好总统。
可是或许Caroline曾经爱过他,但她现在的眼中只有权利。
当Kim出现并开始命令Kellerman后,离Caroline越来越远的Kellerman终于感到了心慌。
他曾想结束这一切,杀掉总统或者杀掉自己,一个一身荣耀的军人,不会允许自己的背负骂名。
如果说其他人在《越狱》中是要逃离束缚住他们身体的监狱去追求自由,那么对于Kellerman来说,他要跨越的是一座心灵的监狱。
他为了栽赃Link不择手段,但到头来发现自己的所做所为都是错误的,在这个时候,无疑他也来到了监狱的大门。
正视它并做出改变,那么就能迈出去。
《越狱》中关于Kellerman最精彩的情节,应该是在第二季中Kellerman和Kim斗智斗勇以及他自身的自我救赎。
Kim虽然总被大家调侃为一个只会傻笑和挂电话的二傻子,但其实他作为一个反派还是足够合格的。
Kim以为自己能够控制住Kellerman,却没想到在最后关头被Kellerman反将一军,将原有的所有部署打乱。
在第四季中,主角们走投无路之时,Kellerman的回归让我倍感惊喜,他们说的不错,“那个人也是一个玩家。
”在我眼里,Kellerman一直都是“玩家”。
他设计Link,玩转Kim,最后竟在这样的条件下回归,也算是给了大男孩一个好的归宿。
不过第五季中,Kellerman的死让人惋惜,不过他应当不曾后悔过。
他在临死前对杀手说,我曾经和你一样,为了掩盖事情的真相无恶不作。
只不过我觉得,Kellerman不会赎罪也无需赎罪,曾经他是为了国家在战斗,现在也是。
他已经翻越了自己心中那座监狱,阻挡着他的,再也不会是曾经犯下的过错了。
刚开始,是从一个朋友那里知道这部美剧的,朋友力荐我要看,后来我才理解朋友当时的心情,因为我后来跟他一样,看见朋友就叫看.我个人一直都很喜欢看美国的电影,电视剧看的不多,因为之前已经看烦了中国的什么爱情,什么恋爱类的题材了,后来看了美国大片那才叫一个过隐呢.没想到电视剧虽然没有很大的场面,但是情节真的是很吸引人,一环引一环,让你想不看都不行,而且每次在看的时候都很融入其中,结果导致的就是想小便或什么的都不愿意放过一个小的镜头.我认为这才算的上一部成功的作品,可能是本人不太喜欢看一些温柔剧吧!
死真的是无法预料的事情。
对于部分宗教信仰者、民间术士来说,也许他们会掐算出自己的死期;而对于一般人而言,真的不知道哪一天哪一刻被拖走。
大卫的死就是这样没有暗示。
我没想到他会死,心里也并不希望他死。
起先,他刚来到狱中的时候,很随便的样子,一副随时都在说唱似的动作:身体总是弯曲状态,手臂不自觉地摇晃,面部带着玩世不恭与泄气的表情。
他努力地想在狱中找到靠山,试图和这个套套近乎,和那个粘乎一下。
结果很不招人待见。
为了得到狱警贝利克的照顾,他对那帮企图有所动作的人进行盯稍,然后向贝利克汇报,换取一顿美味的汉堡什么的。
不过,活做得并不漂亮,渐渐地成了“里外不是人”的角儿。
尽管如此,斯考韦尔德在越狱的时候,还是带上了他。
因为大卫曾经帮了他的忙。
而大卫并不能让人充分信任,这是尽人皆知的,所以他得到回报也是有限度的。
在逃狱的途中,斯考韦尔德转身对大卫郑重地说,到此为止,你走吧。
从这里开始,大卫有些不一样了。
我想,他可能理解到了别人对他的失望,自己不免带了些忏悔之意。
在越狱的最后一关,长长的布条儿一边拴在窗子上,一边夹在电梯里,想通过电梯的上升之力,来打开窗子。
按了电梯按纽,却没有反应。
时间紧,人心急。
此时,大卫主动进入电梯上三楼,窗子拉开,他下来。
这么做是很危险的,容易暴露自己。
但是他还是这么做了,说明他还希望得到别人对他的肯定、信任。
这个希望很深。
他的入狱和这有关。
他偷了一个球迷收藏的棒球卡,棒球卡对他来说并没有多大的意义,他大概是出于某种心理,想偷取一个人最爱的事物。
不过,很不幸,他所偷的棒球卡中,有一张价值连城,如此,他被定了大罪:特级盗窃犯。
一张棒球卡,对他来说,一张纸片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在这时候,谁会给他信任?
当然更没有人听他的陈词。
人们更愿意从法律方面提供的证据的来判断他。
外在的事实判断阻碍了一个人对这个世界的信任。
斯考菲尔德对他的失望,让他开始重视自己,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所反省,也让他觉得自己应该承担起证明自己的责任,这个责任他曾一度放任了的。
这个心是有的。
直到他遇见那个女孩儿,我们也看见了这颗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是一个信任他好女孩儿,喜欢上了他,甚至是深深地爱上了他。
在她得知他是通缉犯之后,离开他,也给了他逃脱的机会。
信任与爱注入了大卫的心。
所以,在被FBI抓住之后,他没有透露斯考菲尔德同伴的任何蛛丝马迹。
而是来到了他所爱的女孩儿的门前,对她说,生命中从来没有人像她那样对他那么好,他的真名是什么,他欺骗了她,请她原谅,他会给她写信,并且万分期望她的回信。
表情坦然,再也没什么别扭、泄气的样子了。
大卫被警察铐住带走,他回头,四目相对:他带着微笑,她也是。
好像有什么光芒照耀着他们彼此的面庞。
在这之后不久,变态的FBI冲大卫连开数枪,倒毙在车门旁,手里被放上了一支诬陷的枪。
手枪似乎提供了法律上的证据,却掩盖了这个世界的真相。
我不希望大卫死,是因为他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告诉给人他的内心的变化,告诉世人这个世界的本相。
本相在人心里。
巫塔2006.10.14
在《越狱》第一季里,有很多的感情,所有的感情都在围绕着“越狱”这件事情,里面的和外面的,外面的还有丑陋的政治斗争需要而竭力阻止越狱,剧情始终在斗智斗勇,男主角女主角,男二号男三号男四号,一直到男N号,无论像不像个男人,都在奔着一个目标而去。
迈克尔更是见招拆招,不停地解决这各式各样的危险与隐患,人们都喜欢这个男一号,有爱心,尽量不伤害无辜的人,同时又在庆幸他是个好人,他忧郁而智慧,冷静而果敢,并且非常工于心计,要是他是个坏蛋的话,那简直太可怕了。
更关键的是全美国的电视观众都说他很帅,收视率节节攀升。
所以首先应该感谢他的扮演者文特沃斯•米勒的卖力表演,虽然有《肖申克的救赎》这一几乎可以确定为经典的电影在前,这加长版的《救赎》我们认为还是非常好看的,因此人们应该感谢编剧,或者说把斯蒂芬金的中篇抻啊抻啊抻成长篇的那个人,除了局部稍显故意刁难与做作之外(我们原谅他,因为那是剧情的需要),《越狱》第一季确实是可观的。
在第一季结尾的时候,是刚刚翻越的高墙和呜呜怪叫的警笛声。
美国人最喜欢来这一套,好莱坞的很多影视剧都不告诉你结尾,留一个悬念,等待市场反应,然后根据需要,决定拍不拍续集。
鉴于《越狱》第一季的火爆,美国人,或者说FOX公司是不会放过这大好的赚钱机会的,所以有了很多人期待的第二季。
第二季肯定要从监狱之外说起,因为一下子跑出来八个人,身份不同背景不同目的不同。
我个人认为编剧先生给自己挖了一个陷阱,八个人,既要散开又要聚拢,头绪实在太多,而且故事不能雷同,否则观众不买账。
八个人起码要说六个以上不同的故事,而且还要惊险,所以编剧开始安排谁先上路,很拽的黑帮大佬阿布鲁兹第一个被灭了,到第七集,小偷大卫被新加进去的角色变态FBI马洪枪杀,这样一来,故事就变得省力了不少,但走向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越狱变成了逃亡,就是追捕与反追捕。
这类题材在好莱坞差不多被拍烂了,简直没有了出新的可能,如果没有“T-BAG”这个可以拿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的人在其中串场的话,第二季的故事实在乏善可陈。
而放至第十一集的时候,如果你还记得那个要做木筏渡河到荷兰去的疯子的话,很显然,你属于细心的那一拨观众。
有谁知道他最后是否成为了一个伟大的航海家?
迈克尔不能威风八面了,一是人们不再以他为神了,二是出狱之后各人忙着实现自己的梦想去了,不需要他来指挥了,而且剧情规定了他不能伤害别人,更不能大开杀戒,因此他可以做的事情不多了,于是编剧认为他应该为自己从一个大好青年变成越狱的逃犯而忏悔,并且还要他做一些感动观众的事情,我们认为那就是常说的煽情,曾经非常刺激与美好的电视剧变得不再令人期待。
第一季中的“越狱”二字一直刺激着人们的神经,我们在想这一帮集天才与邪恶于一身的人到底什么时候真正动手,到了第二季我们知道他们的目的是去遥远的三不管地带巴拿马。
去这里去那里,为了去这里或者去那里而奋斗乃至付出血的代价,这些故事不用好莱坞的人教我们,我们的隔壁——那些香港人在二十年就开始卖力地演绎了。
在第一季中,我没看到忏悔,没看到明显做作的煽情,到了第二季,这两样原本应该不动声色的伎俩全有了。
当激情变成了煽情,好莱坞几乎可以与香港人媲美了。
还剩下什么呢?
第十四集据说要等很久,久到足够编剧先生理清自己的思路再出奇招,但我还是有一点担心,既然观众不允许迈克尔被捕,而他又开始了反击,那他该如何收场,让他快意恩仇之后再走?
还是让他变成美国的自由公民?
这两者都不合适,因为我们知道他已经犯罪了,而且犯罪项还不少,更关键的是他们对抗的是美国现任总统,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走了,显然太说不过去了。
这与《肖申克的救赎》是很大有区别的,那么还能让他成功抵达遥远的巴拿马而逍遥法外吗?
这是唯一可期待的。
我个人以为在这部电视剧中,最佳配角奖应该颁给两个人,一个是变态的“T-BAG”,另一个是狱警队长白力克,真是两根老戏骨。
因为看肖申克的救赎才去看了越狱,原以为我会和大多数女性观众一样钟情于Michael Scofield,可是随着剧情的深入,我发现自己除了被他的地图纹身雷到之外,其他的毫无感觉。
倒是T-GAB让我愈发着迷。
的确,T-BAG是邪恶的,残忍的,甚至有些变态。
但是既然选择了做恶魔就要做最顶尖的恶魔,T-bag有这能力,在第二季里因为害怕自己失控而坚持不用麻药,让兽医为他实施断手接合手术。
又为了逃跑硬生拽掉自己被铐在管道上的一只手。
我让惊呼“这家伙够狠”之余,又不得不惊叹于他意志的坚强。
T-BAG还向我们展示了他作为男人的魅力,当我看到他对Susan露出的腼腆微笑时,我不禁怀疑自己的眼睛!
怎么可能!
那个透射出无比幸福且羞涩的主人竟然是T-BAG。
而他教Susan的女儿乘法口诀时的眼神是那么的慈祥和纯净,就像是位父亲。
甚至让我忘记他曾是个恋童癖。
也许正如以后T -BAG对Susan所说的那样,我已经重生了!
无可否认T-BAG的成功完全是靠演员Robert Knepper的精湛演技所成就的。
我认为Robert Knepper是《越狱》中演技最高的人,他的表情、眼神、语气甚至走路的姿态,将T-BAG塑造的出神入化活灵活现,Robert Knepper就是T-BAG OR T-BAG就是Robert Knepper,他可以不用语言,完全靠表情、眼神、动作来传情达意,在邪恶、残忍、深情、痛苦、绝望、调侃的各个氛围中行走的游刃有余。
我想这就为什么当我看到T-BAG的眼神时,就会头皮发麻的原因吧!
于是就这样着迷于T-BAG,着迷于那拽拽的步伐,着迷于伸出舌头时的性感,着迷于掏出口袋时的阴郁.
迈克抓了t-bag,让黑鬼和t-bag在后座,那黑鬼身上有胶带,抓t前用胶带绑的两个警察,车里居然不绑t,让t才有机会拿螺丝刀扎自己?
弱智么?
林肯一板砖把马宏掀翻在地后,居然跟他讲人生道理,马宏是你杀父仇人啊!
你一逃犯这个时候跟警察讲道理?
我❌!
迈克打电话进来,马宏再从你手里把枪抢回来,把你拷上,你要弱智到什么地步啊!
看不下去了,美剧好看是因为情节紧凑合理,这他妈为了能拍下去漏洞百出拖泥带水的,是不忍孰不可忍了,不看了!
幸好此剧不长,跟了4年,看完。
第一季真是惊为天人,实在好看。
第二季,死亡的人太多,而且没有太多中心思想,不如第一季那么令人震惊。
第三季,好像遇到美剧编剧罢工,大部分美剧都缩水,越狱和英雄是缩水最多的,这一季漏洞太多,交代事情也是不清不楚,感觉很努力在死撑的感觉,观众同样没有第一季大呼过瘾的感觉,一直在跟着受气。
第四季,简直可以独立来观看了,完完全全换成了另外个故事。
一个可以左右到全美命运的公司,可以决定总统的公司,竟然被几个逃犯给打败了,鬼才相信。
所以只能说是个独立的故事。
现在流行的说法叫做同人。
前半段很有意思,后半段开始乱来了。
但总归是有个结果,接下来就是最后的剧场版。
剧场版也不是非常好。
毕竟篇幅太短。
结局是最好的,他必须死。
这样可以挽回点声誉,博得下同情。
麦克和萨拉是不搭配的情侣组合。
怎么看都是貌合神离。
麦克除了一天到晚的皱眉,眯着眼睛,别的什么都不会。
酷点没关系,但从第一季到最后一季都是这样子……,说实话,第四季已经是硬着头皮看的了,因为是最终季才看的。
如果还是没完没了的这样下去,我肯定会放弃。
第一季强烈推荐,后面的三季,完全可以省略了。
这一集我觉得是剧情开始有大转折的地方了米帅终于又用到了他著名的纹身了 不过这次的纹身却没派上用场,被FBI识破了不过我们的主角也不是吃素的,他也看出了FBI的弱点 果不其然,FBI杀了那个光头男(OSICAR,是不是应该译成奥斯卡啊,汗一个,哈哈),把他埋在自己的后院里 只是我觉得米帅不只是为了让他停止追踪而已后来LB和LJ被抓住了,可能米帅会利用FBI的这点来救他们吧T-BAG原来不是为了报复那个女人,他是真的喜欢她,他曾经写信让她原谅他,让她回心转意,“为了爱情” 有点感人 不过带剪刀干什么?
杀人用剪刀也不行吧??
C-NOTE终于团聚了,之后他们怎么办呢?
全家跑到巴拿马吗??
他之前不断询问米帅关于那边的情况,看来他真的是想去那边的个人比较关心SUCRE,不知道他怎么了,为了爱情的男人,希望他会得到他的所爱有的人会说第二季没有第一季好看了 我反而觉得第二季更好看一点因为它更多地探讨到人性的问题。
监狱外、社会上,各人的人性取向就会显示出来,更真实,更耐人思考
出狱了。
MICHAEL的才能越发的不如暴力来的实在。
还以为T-BAG断手之后死路一条呢。
结果这货还真是小强一般的存在。
怎么弄都弄不死。
也许这就是生存技能。
当一切归于蛮荒。
只有这样工于心机的人才能永久存活。
话说怎么看这个角色越来越顺眼了呢?
虽然每次给MICHAEL捣乱的时候都想把他碎尸万段。
但又他妈不得不佩服真他妈的机灵。
什么事都能让他利用一下。
另外说下。
女医生竟然活了。
唉。
记得那最后一集沙发上口吐白沫的她。
心都碎了啊。
唉。
虽然知道女主不会这么快死的。
但还是担心的肝颤。
太多唐突的性格转变和智商的忽上忽下。
剧情没有第一季精彩吸引人,但还是喜欢的。米勒眼睛真好看。
还是那句话快乐是会过期的,原来高中时多么痴迷的一部剧现在也没了感觉,几分钟过了一遍
看美男~
一波接一波难以自圆其说的伪高潮,永远年轻永远在路上的追与被追。(直指高层的阴谋论是唯一亮点)。
感觉到后面编剧为了编下去已经快失去逻辑了。。。
纯粹为了睇而睇~~
这部不如叫 <跑路>
居然说越狱一刚。。。整季都在外面逛
没意思
烂透了。比第一季还难看。可以说没有一点可取之处了
这一季最没意思
到了第二季就不好玩儿了……
第二季依然值得力荐
场面跨越太大,反而变得剧情吸引力不足
脱离了监狱的独特环境,该剧变成了普通的猫鼠游戏,而编剧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千方百计地阻扰兄弟俩逃亡,由于用意过于明显,剧情显得刻意且漏洞频出从而说服力和吸引力大幅下降
好吧 我还是给五星
茶包。。
喜欢tbag
让我放弃了越狱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