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的故事发生在香港回归前夕,那时候的港英政府与黑道联手扰乱着香港地区的秩序,暴力横行。
其实类似的题材在之前的影视作品中多有涉及和体现,比如《追龙》系列以及《窃听风云3》等等。
本片大体的故事跟之前的那些电影差不多,只是身为卧底一步步走上老大的位置这一剧情设计还是比较新颖的。
从中也能看出由任贤齐饰演的阿骆心路历程的不断变化,同时任贤齐也很好地把握住了阿骆在不同阶段下的不同性格。
而其余演员对于角色的演绎几乎没什么突破,比如方中信依旧是那个维持正义的慈祥大叔、谭耀文依旧是那个心狠手辣的大反派。
看了最喜欢的TVB风港影,听了整整近2小时的粤语,好带感。
见到从小喜欢的港影里的每一个角色,时光像退回到我小时候,满满的回忆杀。
不可否认,该片的上映就是贩卖怀旧情。
但我,照单全收。
记得读书时,我们老师组织讨论过一个话题,程序的非正义会不会影响结果正义。
这片子男主的结局,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可惜的是,现实中往往难以两全其美。
像英国佬这样玩弄各种、蔑视践踏他人生命的祸害,这样的结局怎么可能叫他痛彻觉醒?
……结尾,理想化。
记忆里最早开始写剧评和写影评,就是2011年我在贴吧给港剧《真相》写剧评。
十一年的时间,可以说,我是亲眼见证了港剧落没的,几乎是断崖式跌落,就是从2014《使徒行者1》之后,这些年出的港剧是一部不如一部,这么多年也就出了才几部像《白色强人》那样勉强可以的。
可以说,现在的TVB再也不是从前的TVB了,而港片的辉煌时代更是不复存在。
在90和00年代,港片几乎可以算得一个时代,尤其是香港的警匪片则更是一种标志一般的存在。
不作他论,就两个字:好看。
今天是2022年4月30日,就在今天,为了旧时代对港片的印象,为了我对港剧曾经的情怀,我又一次走进电影院去看了电影《边缘行者》。
我相信,为曾经的情怀买单的人我不是第一个 ,也不会只有我一个。
不过,我挺好奇的,这样的情怀能让人买单多少次?
如果,你问我《边缘行者》好看吗?
我依然会诚实的回答你:还可以,挺好看。
这部戏将乱世下的枭雄对决摆上大银幕,将小人物的自身荣辱与民族结合于一体。
爽点、燃点、泪点,一个都没落下。
爽在一触即发的打戏,燃在金盘洗手的大佬和野心勃勃的小弟之间的较量,不过,如果你是一个港剧迷,或者曾经的港片爱好者,那么,我想说,我并不推荐你们去看。
其实《边缘行者》前面四分之三的故事中规中矩,是走那种老式警匪剧的模式,可以说是一部标准的港式警匪片,有枪战、飙车、械斗;有希望金盆洗手的老大与野心勃勃的小弟;有无间道式的“人”“鬼”猜忌。
观众所期待的港产警匪片的基础元素,它都能满足,影院体验非常过瘾。
黑与白,正与邪,情与义,兄弟与江湖,出卖与背叛,各种经典款的情节样样都有。
还有香港最大的社团与英国人各自为营,卧底和黑警之间的精彩对决,帮派兄弟的手足情深都通过各位大咖主演的精湛演技展现地淋漓尽致。
《边缘行者》最想表现的“亦正亦邪”在这一段体现得淋漓尽致,是个不错的创新。
虽然不怎么有新意,但还算得有情怀,不过这编剧只怕是在这个时间段脑袋抽了风,为了体现男主角的正义,突然搞了一出法庭戏,不得不说,出戏得很,那真是一出让人难以忍受的漏洞。
还有就是那些政治较量,江湖打杀,总感觉都只写了一半的故事,另一半靠联想和猜测,也是无语,所谓的教育意义呢,是告诉我们有权有势才能只手遮天?
重情重义只能死得更快?
还是只为了悲壮而把人写死了,还每个人不一样的死法?
至于后面的四分之一,我是真不想说,无言以对好吗?
为了点题也不至于这样凑剧情的,我知道男主角不能死,所以呢?
所以你们安排他当了龙头?
继续卧底?那么他如今究竟是警察还是黑社会?
曾几何时,香港电影辉煌无限,被称作是“东方好莱坞”,尤其是在上世纪80和90年代,香港为华语电影留下了太多的经典回忆。
即便是在香港电影势微的当下,一众香港电影人还是为香港电影复兴大任赴汤蹈火,所以今年我们看到了古天乐主演的科幻巨制《明日战记》和刘青云主演的警匪大片《神探大战》。
从这两部影片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香港电影面临着后继无人的严重危机,也可以明显看到香港老一辈电影人的倔强。
在当下以数十亿票房论英雄的年代,《明日战记》和《神探大战》两部影片明显处于下风,甚至两部影片票房之和仅是开心麻花出品的喜剧电影《独行月球》的一半!
断然是当下观影群体和观影口味的变化,但依旧难以掩盖香港电影的危局。
其实说起来,同是在今年上映的另一部香港电影《边缘行者》要更惨,这部集十多位老戏骨、情怀、正宗港味于一体的影片,最终票房仅有1.66亿,豆瓣参考评分5分。
《边缘行者》的导演黄明升,出身于成家班,是香港著名的武术指导,曾经参与过成龙的多部经典影片,本次在他的这部影片中集结了任达华、任贤齐、谭耀文、方中信、张兆辉、洪金宝、曾江、关礼杰、林晓峰和陈国坤等十多位香港电影的老面孔。
影片故事设定在97前夕,香港的大社团新联盛面临着话事人换届,而英国的鬼佬们则居心叵测,不仅试图控制社团做非法交易,更是不断设计陷害华人警察,而新联盛的新话事人阿骆则进行绝地反击。
其实这部充满情怀的影片,并未有明显创新的部分,类似片中卧底、黑警、话事人竞争、洗白和从政拉票的情节,我们会发现在很多的香港老电影中都有,尤其是当一曲《当年情》唱响的时候,情怀会一涌而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部影片更像是很多香港老电影的集合体。
像是这种以情怀为卖点的电影,大部分时候的观影群体很受限制,对于很多年轻一代的消费群体是不太感冒的,这也是造成商业表现不佳的主因。
虽然导演黄明升拥有丰富的动作指导经验,但是作为一部成片的导演来说,显然没有他在动作指导领域那般得心应手,在这部《边缘行者》中我们也可以明显看到,在剧情的处理上显然缺乏一定的掌控力,导致影片的实际观感像是在看TVB的剧集。
任贤齐在片中出演的阿骆属于是核心人物,有关这个角色的设定,首先他是警方卧底,然后他是社团人物,他游走于黑白之间,这个角色与《无间道》中的梁朝伟很像,只不过后来的绝地反击让阿骆这个角色显得复杂了一些,但是人物转变的太快。
对于这样一部电影,不客气的说,除了可以一睹老一辈香港演员们的风采和拉起一部分人的情怀之外,剩下的部分就显得无力了。
【END】
港片,真就成为了一个时代,他们也老了。
但我不予差评。
有人说烂片,有人说过度消费情怀。
也许根本就没人为了名和利。
也许只是为了致敬一个时代致敬一些人和事。
甚至是想,在有限之年做还想做的事。
就像八十岁了依旧想穿花裙子一样,不料一群年轻又漂亮的妹妹却在笑话和指点松弛的肉和脸上的皱纹。
亦或是,就是为了名利吧。
但投资者,一定不是傻子。
两星送给以此片为代表的陆资背景的“假港片”和“假港剧”。
整个观影过程坐立难安,与痔疮无关,烂片比有痔在肛还要难受!
这片子能看到《英雄本色》、《古惑仔》、《无间道》和《黑社会》的影子,直白来说就是主创人员拍拍屁股把自认为观众能喜欢的情节拼凑出来,再直白点说就是根本不是拍给香港观众看的,而是直奔内地人钱包,精准无误的贩卖情怀割韭菜。
直到张国荣的《当年情》非常突兀的出来的时候,基本坐实这一点!
演员阵容很豪华,几乎是港片次一线和二线咖全员上阵,这些人基本都是近十年积极活跃在“贩卖情怀圈钱港片”里的面孔,不能说暮气昭昭,简直是死气沉沉,偶尔的扭捏作态甚是尴尬。
唯一亮点就是任达华虽老但依然有型,说是其个人时装秀都不为过。
反观任贤齐,其实更适合拍文艺小品和杜琪峰。
至于其他一众角色,完全是拿工资摆pose背台词领盒饭走人。
最后要说的是:欠港片的电影票大陆观众十年前就还完了。
港片这个历史名词应该在那个时候就彻底消失了!
它能活到现在靠的就是不停的透支过去的荣耀,不停的割情怀的韭菜,实在无耻!
边缘行者 (2022)4.92022 / 中国大陆 中国香港 / 动作 悬疑 犯罪 / 黄明升 / 任贤齐 任达华
不管怎么样,我觉得现在的港片可以这么说是越来越少了,因为现在港片基本上没有新星了,都是靠以前的那些老明星和那些老戏骨帮我们撑着,现在的港片完完全全是靠着情怀和传承和继承着我们的港片巅峰,不管怎么样,一旦有港片一定会去看,因为香拍的那种动作片啊,包括什么兄弟片呐,这些都挺好看的,希望以后能够有新星!
语速太快,反而语焉不详!
——《边缘行者》电影观感香港黑帮题材电影,拍好了就像一桌美味佳肴,品尝起来嚼劲十足又令人唇齿留香。
奈何这个导演就像一个蹩脚的厨师,竭尽全力热火朝天的忙活,最后却烹饪出了一道五味俱不全的菜肴,白瞎了任达华任贤齐方中信洪金宝谭耀文林嘉欣一帮老戏骨。
一众明星夸张过度的肢体语言,矫揉造作牛头不对马嘴的台词对白,毫无逻辑的剧情快速推进,儿童游戏般的枪林弹雨,体验沉浸式的刀光剑影,以及内地三线小县城城郊结合部土痞子形象的黑帮小弟造型,无不在向观众展现导演的业余水准。
我真的很难理解导演是怎么把一部电影拍的如此的语速飞快却又语焉不详的,史无前例的一次观影体验,忍呕给一星。
文/梦里诗书一众香港老戏骨的演绎,游走黑白之间的险象环生,无论从演员还是剧本上来看,《边缘行者》都可谓有着很好的先天优势,然而电影一面并没能人尽其才的用好演员, 另一方面也没能讲好一个无间道式的卧底故事,对剧情掌控的不力,使电影留给观众的只是一腔港片情怀。
电影故事背景发生在香港回归前夕,此时的香港表面繁荣,实际上警察与黑帮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利益纠葛,各方势力间矛盾也越发激化,任贤齐饰演的男主阿骆,原本是打入黑帮的警察卧底,却在与帮派成员的相处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警察的使命任务与朝夕相处的兄弟情义,两难之中如何处置,以及阿骆所触及到更深层的黑帮保护伞,使他成为了电影所言的“边缘行者”。
在剧情上其实《边缘行者》原本有着很多的看点,例如阿骆与帮派成员从好友到对手的悲剧,再例如他如何去面对双重身份的纠葛等等,这些都是电影可以发力的所在,然而在很多耳熟能详的港片中作为武术指导的黄明升,却没能适应导演的位置,其在电影中没有用好演员,一众老戏骨们所饰演的角色只是被电影当成了制造矛盾的工具人,却未能在矛盾中完成情感的升华,这一生硬并不只是在人物上,主线宛如儿戏般发展的尴尬,使很多本当极具张力的矛盾只是停留在了浅尝即止的表象。
《边缘行者》的另一大问题是没有重心,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其实能看到很多似曾相识的港片桥段,它有着《无间道》的潜伏,有着《古惑仔》的迷茫,有着《英雄本色》 的情义,但电影将这些元素不讲逻辑,不分主次的生硬缝合在一起,其所诞下的只是一个四不像的缝合怪。
对过往经典一味地致敬,使电影在创作上失去了最为宝贵的创造力,当一部电影没有自己能被观众记住的看点,所谓的惊险刺激也好,兄弟情义也罢,到最后给人留下的不过是一锅乱七八糟的大杂烩。
由点到面,《边缘行者》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流水线港片。
这部电影如果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他的想法立意或许能叫好叫座,但如今仍旧吃着以往的老本,在创作上固步自封,在剧情上潦草敷衍,那么电影自然也就很难有所突破,观众之所以会对香港电影产生情怀,是昔日的港片曾经凭借创作力制作了一部部让人难忘的经典,而今天的港片只是停留在昔日的功劳薄上临摹仿效,最终交出的也只能是这样画虎不成反类犬的作品。
边缘新瓶难装港片旧酒,《边缘行者》唯一的看点,在我看来只是情怀,毕竟集结了如此多香港演员的正邪交锋,确让观众倍感熟悉,只是如此只能忆往昔的香港电影,俨然只是在又一次消耗着观众对港片的情怀。
如题,大D的夙愿实现了
新和联胜不过四个字太绕口,所以这个新社团叫:
新联盛但是,大D对不起,这届话事人还是阿lok
阿乐额.......其实下一届也是
阿骆大D,别灰心!
只要你爱国,总有一天你能当上揸fit...对不起,接班人!
虽然这是新上映的片,但是在某种意义上我早就看过了。
人还是那些人(“这不是演那谁的那谁吗?
”),事还是那些事(“黑金”、“黑警”、“黑社会”)(我觉得)剧本像是一个看了很多港产警匪片的内地编剧会写出来的剧本:片头拜神+主题曲:《黑社会》;
黑社会 (2005)8.42005 / 中国香港 / 剧情 惊悚 犯罪 / 杜琪峰 / 任达华 梁家辉打边炉顺便打架+从政洗白:《无间道2》;
无间道2 (2003)8.82003 / 中国香港 / 剧情 惊悚 犯罪 / 刘伟强 麦兆辉 / 陈冠希 余文乐上司找完卧底以后马上出事:《无间道》;
无间道 (2002)9.32002 / 中国香港 / 剧情 惊悚 犯罪 / 刘伟强 麦兆辉 / 刘德华 梁朝伟暴力强拆+放火烧家:《魔警》;
魔警 (2014)6.12014 / 中国香港 中国大陆 / 动作 悬疑 惊悚 犯罪 / 林超贤 / 吴彦祖 张家辉大哥死了以后叔公开会:《潜行狙击》;
潜行狙击 (2011)8.52011 / 中国香港 / 剧情 动作 爱情 / 庄伟建 苏万聪 / 谢天华 黄宗泽社团内斗:韩国电影《新世界》
新世界 (2013)8.92013 / 韩国 / 剧情 犯罪 / 朴勋政 / 李政宰 崔岷植港英政府捞钱:《五亿探长雷诺》;
五亿探长雷洛传1:雷老虎 (1991)7.91991 / 中国香港 / 剧情 动作 爱情 犯罪 / 刘国昌 / 刘德华 张敏用来凑时长顺便烘托气氛的《当年情》;
英雄本色 (1986)8.61986 / 中国香港 / 剧情 动作 犯罪 / 吴宇森 / 周润发 狄龙等等等等......但很可惜,这部片画虎反像猫,没拍好。
开头交代背景及人物的部分,大量采用特写镜头、特别是大特写,这会带来致命的后果。
其后果就是.......你!
不!
要!
过!
来!
啊!!!!!!!
你妈妈没有告诉过你不要离别人这么近吗?!
终于,背景介绍部分在城寨拳击赛中迎来高潮,在一系列HKSE的剪辑师都不乐意用的晃动镜头之后,终于以不唱K的两luo腋毛结束。
吴卓羲和黄宗泽,合拍片最爱的(倒霉)两兄弟。
但显然,更爱吴卓羲。
(黄宗泽你看看人家那戏份)不过这角色也没啥用,又是一个票房工具罢了。
细节方面更是拉胯,不得不像念咒一样提醒自己,这是97前这是97前不是2017不是2022是97。
不是拿个大哥大、拿个小手机、穿个皮衣就是复古了,用的车、用的gun、穿的衣服、还有布景随随便便就能穿帮,无论是哪里,都没有明显的“这就是90年代香港”的感觉,就连作为所谓社团老巢的城寨都像粗制滥造的主题餐厅。
关于剧情,不多说了,就那样,多少有点低B.....还是说一点吧阿骆做了警方的卧底,正常的警匪片套路都是社团叫卧底做事但是卧底不想做又不得不做,挣扎。
但是《边缘行者》里阿骆一直都没有在边缘走过,他一直都走得很正,除打架斗殴外,唯一在犯罪边缘的一次就是给泰国人卖洗衣粉,还没卖成,之后也是一直致力于铲除警队里的黑恶势力,最后在法庭上的演讲甚至可以拿到普法演讲比赛的一等奖。
他没有三年之后又三年的挣扎,自然不切《边缘行者》的题。
那除了他,还有谁能是边缘行者呢?
昌哥?
事实上,看电影时坐我旁边的阿嫲就是这么觉得的,她一直坚定地相信昌哥是卧底。
(我为什么知道,是因为她一直发表实时评论,如果我是盲人,我会很感谢她。
)昌哥这个角色确实比阿骆更挣扎,作为数一数二社团里的一把手,事实上却是鬼佬的“小弟”,要帮鬼佬散粉。
一个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是哪里人的人是不会甘心做这样的事的。
挣扎!
手下的头马还不省心,吃里扒外引火烧身。
想过弹弹吉他唱唱歌的退休生活,社团里又争论不停,无奈只得被迫返聘,最后英勇抗争,死在工作岗位上。
我相信,如果他真的是卧底,这部片会好看很多。
最后,“鬼佬归西!
香港回归!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
爱国者治港,香港一定会掂!
要我说最大的惊喜还是任达华,很有老戏骨的风范,看的他的戏不多,但是感觉他演戏很有感觉
香港黑帮片有也充满了忧愁和疲惫感,没想到这么复杂,虽然也套路,充满了政治隐喻,皇冠变成紫荆花,香港、香港市民也还是边缘行者,
刷新了香港警匪片的下限
挺纯粹的港片,一票型男集合,导演感觉是个小年轻,手法稚嫩,没用好这些大佬,任贤齐没那股劲儿,华哥感觉在这里很傻,总之,演员没问题,编剧问题很大,关礼杰打了个酱油,好像还看见陈芷菁了,这片子没有大场面、没有大悬念,很平,但为了情怀我愿意给5颗星,7.1后都是中式正步了,港片,且看且珍惜。
打得挺爽的,看得也挺过瘾,任贤齐真帅,任达华也真帅,但故事后半段点到即止,收尾过快了
任达华的气质,谭耀文的张力,不戴眼镜的林晓峰,久违的洪金宝,怀念的任贤齐,许久不露面的方中信,还有“李小龙”陈国坤,永远的坚叔……有了这些,还需要什么呢?人要知足啊。
《花椒之味》三年后重看“港片模式”下的任贤齐,只可惜还是欧锦棠的声演;为了核实十六番特出、没上海报的我欣到底出没出现,还是买了点映。优酷炮制“新港剧”,另立香港部、片头几乎没有本地公司credit的爱奇艺拓展“新港片”,未来的出路在哪里,大概是大湾区吧。最终的成片相当劣质,也如同近年来越发流行的模糊时间年代、疯狂加滤镜的半成品一样;你看到墙上涂鸦留下的“BLM”抑或是祠堂的铁栅栏,还有各种大白话、“英国人!”怒吼台词忍不住想笑;齐聚各路演员是最后的遮羞布与情怀牌,未来不妨真的做些什么。
没有人能够逃得了时代的漩涡,我们现代人也处于时代的内卷之中,在家国大义之前,个人的荣辱得失都变得微不足道了
星光粤语 连台词都差了点正宗港味的港片,一帮老面孔卖情怀啊~
至少都有在认真演戏
作为一个香港电影迷,我觉得这部还挺好的啊,看着很热闹啊,为什么分这么低呢,看这种商业电影需要容忍度,不能指望每部黑帮片都像杜琪峰拍的那么好
家庭局。任达华的角色真的坑爹,只想保全兄弟的人根本不配当黑社会老大。/九龙皇帝的彩蛋加一星。
4.2点映。多颗星给阵容吧,在电影院里认人脸比故事更具吸引力,优缺点都非常明显,有几处设计不错,但整体像个不伦不类的大杂烩,除了大家口头上不停强调,基本看不出来背景在97之前。任贤齐台词很出戏,撑不起来他这么复杂的角色,谭耀文他们本色发挥,宝刀不老,尤其是任达华,怎么可以这么帅,那身绿皮衣哪里有卖?
2022.4.17 华夏影城 放《当年情》是相当有情怀,看到小齐哥、任达华、方中信的时候还是很感慨的。但是武打太多了,一直在突突突,打来打去,脑袋疼,文戏太一般了。3/4的地方以为已经结束了,最后半小的来个惊天大反转,太儿戏了。不是因为这个性格活不到最后,正是因为这个性格还是做出来选择了(一本正经拼命理解中)。一看时间,还是回归之前那些事,真的要拍烂了……
5分。一部集结了《无间道》系列、《黑社会》等香港黑帮警匪片的影像片段的致敬合集,所谓的“最X卧底”之类,不过是内地宣发时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吹嘘之语——当然这部影片的幕后制片公司已经是清一色的内地公司,香港电影人成为了打工仔,而是否做到了“我会打好呢份工”,则恐怕更多只是中规中矩的完成吧(有些地方甚至用力过度)
简直是在用写超英片的脑回路在写黑帮片。。前半个小时的各种戏剧冲突设置尤其爆笑,简直奔着沙雕神片去了,但后面就越来越正常了。
或许只有像阿骆这样的人才是能够做卧底的,在这个世界上无牵无挂就没有任何的软肋,在他身上总能感受到一种孤勇感
沧海遗珠。被评分误导,应该去电影院看的。可惜了
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扮狠很出戏
文本逻辑有点问题,阵容不错。总体来说,终于找了找问题,为什么会乱。但是没有理清楚,用熟悉的黑帮(卧底)义士套路来套,中间有很多不了解香港殖民地历史的人,无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