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指甲刀人魔』影评。
可以说这是一部我看了超长时间而且分了3次才看完的电影。
第一次打开它是和朋友去露营,那天大家喝酒聊天嗨到半夜,都已经很累了,可我还是不想睡。
没有网,手机上只有这一部电影,可以说是百般无奈的打开了,还逼睡在我旁边已经醉到基本上不醒人事的小伙伴一起看,果然不出所料,他秒睡了。
而我……没多久也睡着了。
再后来打开看它大概是在宿舍吃饭的时候,想看个剧消遣消遣这段时间。
那个时候室友对我说:真没想到啊萌萌,你居然也会是看这种傻*电影的人,周冬雨可真TM丑啊。
我说:无聊嘛,没事干。
不想争辩什么,越长大越觉得争辩没有意义,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能遇到和自己看法一样的人是缘分,不相同也没必要强求。
爱咋想咋想吧,我从来就是一个没有追求,贪图眼前片刻欢愉的废柴。
第三次看指甲刀人魔就是很久以后了,我都已经忘了我看了这部电影,而且还没看完。
直到前几天看见某人的一条微博,大概是说: 看完指甲刀人魔以后想:要是找一个吃木签的男朋友就好了,这样下次吃串串香的时候,我负责吃肉,他负责吃签,最后老板来结账的时候,只付锅底钱就好了,美滋滋。
我才想起来我的电影还没看完,于是第三次打开接着看并且终于看完了。
我承认打一开始我并没看好这部电影,只是为了打发无聊而难熬又不想思考的空闲时间才选择看它的。
看完以后的感觉是懵逼:这什么鬼结局啊?
什么意思啊?
她到底是不是指甲刀人魔啊?
可我又仔细的想了想整部电影,一个喜欢冲浪的男主经历了两段失败的爱情,在第一段感情中女友劈腿,被骗色。
他以为自己不会相信爱情了,直到遇到周冬雨。
他无条件的为她付出,卖掉遗产豪车,用那些钱实现周冬雨的梦想:开一家指甲刀餐厅。
可最后周冬雨不告而别,他没了钱,也失去了周冬雨。
朋友们都说,周冬雨从一开始就是想骗他让他为她开一间餐厅。
不信的话可以去看看。
他站在那家餐厅门口的时候,说: 对我来说,我已经不想踏进这家餐厅,我只愿相信我想相信的,那就是,我和一个吃指甲刀的女生,谈了一个恋爱。
电影的最后也没说清楚,她究竟是真的指甲刀人魔,还是真的为了骗他的财。
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骗局,并且男主也知道这是一个骗局,但他宁愿选择相信女主。
因为快最后的时候他说: 海没有浪,就不是海。
就像爱情里没有伤害,就不是爱情。
朋友们都说她是骗我的,还说要发她吃东西的照片给我看,我不要看,我宁愿相信我想相信的,那就是,我和一个吃指甲刀的女孩,谈了一整个夏天的恋爱。
这部电影在我心中很大的一个加分点是:男主最后选择和女二一起度过剩下的日子。
这就是现实啊:我很爱她,可我们分开了。
她还是记忆中美好的样子,可我总有一天会走出来,和另一个人共度余生。
女二和男主从小长到大,他们都信奉爱就是要奋不顾身,不断的为对方付出。
大概就是这一点打动了男主吧,和他太像了。
那种感同身受惹人心疼。
爱情里本来伤害就不可避免,就像冲浪一样,被浪打垮的时候有的人选择躲避,而有的人选择重新踏上浪板,乘风破浪。
男主是后者,他仍然相信爱(张孝全冲浪的样子也未免太帅了一点hhh)
『指甲刀人魔』的标签是爱情喜剧,确实有些尴尬的笑点。
比如把吃指甲刀说成是"出柜"那一段。
这让我突然想到前几天朋友圈微博刷爆了的一个新闻:在台湾,同性恋也可以结婚了。
我想如果不是这个新闻,我可能对这个笑点就只是一笑而过。
但现在来想想,出柜这个梗应该是导演的别有用心:导演设计指甲刀人魔这种角色是不是也暗指生活中要接受别人异样眼光的同性恋,他们害怕别人奇怪的审视,害怕别人的不接受不认可,于是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恋爱。
所以那个让指甲刀人魔能够光明正大的吃指甲刀的餐厅,是不是导演对平等对待同性恋的呼吁。
可最终没有一个人来餐厅,周冬雨说: 可能其他指甲刀人魔比较害羞吧,他们只想悄悄的吃指甲刀。
正如我们身边的一些同性恋:有坦坦荡荡敢大方承认的,有些却是你永远也不知道的。
这些就是看完这个电影的感受。
虽然这部电影的画风有些奇怪,槽点也挺多的,豆瓣评分只有4点几,但想了一下,比起那些不堕胎不青春,或是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幸福美满生活的电影,我还是喜欢这个带点童话色彩男主最后和女二一起的故事。
那句“我宁愿相信我相信的,那就是,我和一个吃指甲刀的女孩,恋爱了一整个夏天。
” 真的是太浪漫了。
本来以为是一部无厘头的搞笑电影,结果没想到结局是这个样子的,男主爱上了两个女人,两个女人都是猫,走了都不回来的,他需要的狗,可是却总被猫吸引,现实生活也是这样,男主单纯善良,第一个女朋友劈腿,还理直气壮,第二天直接欺骗,现实生活中去哪里才能碰到个这么信任你的男朋友呢,但是这种人的下场在现实生活中总是很凄凉~还想说原来像张孝全这样的帅哥被晒黑了也会有一种邋遢的感觉啊,所以千万不能晒黑,还想说的是郑伊健好老了啊,男神变成大叔,不过是有魅力的大叔~
喜欢周冬雨,三无少女。
好吧,我是萝莉控。
偶然看到这个片子主演有周冬雨,就看了下。
大打风光牌,夏威夷的风光确实好啊,要不怎么去夏威夷度假呢。
她到底是不是指甲刀人魔,或许真的不重要了,那一扇门如果不推开,也可能不会更坏,也可能就是更坏,谁知道呢。
感情的真真假假,认真,就已经输了。
享受爱情吧,相信爱情,一辈子那么短,开心就好。
嗯,开心就好。
之后跑来修改,lulu的演员林晨唏,很帅啊。
(一)“指甲刀人魔看不看?
”“什么?
”“郑伊健演的。
”“不看!
”“彭浩翔写的。
”“看!
”我和顾小姐是在最后一分钟冲进放映厅的。
迎面而来的涌汹澎湃的巨浪带着迷幻的清醒和感知,发出一阵一阵澄净、厚重的波涛声。
故事很彭浩翔,一件惊心动魄的事用一种平淡无奇的语气讲给你听。
只不过是一些“偶然”,或者说是“小意外”而已。
意外地撞见女友外遇,意外地海上冲浪溺水,意外地被误会自杀,疗伤派对上意外地遇到另一个精灵古怪的女孩。
可是有的女孩是猫,艳丽妩媚骄傲自由,敢爱敢恨好像许伟甯;有的女孩是狗,隐忍克制温暖周到,不离不弃好像林辰郗;而有的女孩,笑起来像夏威夷耀眼的阳光,她说你的脸上有眼泪的味道,说我从来没有跟年纪这么大的谈过恋爱,又欲言又止地告诉你“指甲刀人魔都会最终选择孤独终老”的忧伤故事。
所以不管她是不是真的是爪哇岛上最优秀的纹身师,是不是真的孤身一人度过寂寞童年,她的神出鬼没她的亦真亦幻发自真心还是刻意矫饰,我始终相信那个叫Sean的男孩,曾经在夏威夷明媚的阳光下和一个指甲刀人魔用力地谈过一场平凡又深刻的恋爱。
你看到山,那就有山。
(二)顾小姐是我认识的所有年龄段的男生女生里感情经历最丰富,却依旧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的小伙伴。
她为了他不远千里只身奔赴异乡几经波折辗转发现他是个gay,和她在一起只为掩人耳目;她借给他全部积蓄创业开办公司,最后靠找来群众演员扮打手上门才要回被骗的钱。
不知道每一次的疗伤用了多久的时间,珍贵的是,她始终满怀对爱情的憧憬和期待,在遇到下一个人时,依旧面红耳赤小鹿乱撞,完全没有章法。
那个自称是“东钱湖畔的胡歌”的师兄,以半个出家人的姿态出现的时候,穿一身素色长衫坐在对面,对着我们参悟佛法,讲解“无眼耳鼻舌身意”,所有解释不了的事情都说,“我听见有个声音跟我说……”。
“你们看,你们眼前的杯子。
你觉得它是一个‘杯子’。
如果我举起它,把它打碎了呢?
”顾小姐一个劲的点头,满心欢喜。
“你们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答案,只能在内心当中,没有妄想。
”顾小姐就此沦陷。
然后,他带她回家,向她展示了一桌子的佛文道经,演奏他唯一会的一曲古琴,讲述他学道修佛归隐山林的人生际遇,不忘一再强调,“我是不是长得很像胡歌?
”一宵欢欣。
顾小姐就此拒绝了一个在外地的工作机会,欢欣雀跃地宣布地终于遇到命中注定的这个人,多才多艺、志趣相投、“像胡歌”,十全十美。
幻化的水影涟漪未尽,他就骤然提了分手。
在我以委托代理人的身份向他质问理由时,他支支吾吾地说:“因为她面相不好。
”后来,我们在九份被流水封锁起来的时间里深夜不睡,坐起来深入分析他突然多情转薄中断联系的原因。
从各种蛛丝马迹推想他可能也是gay,或许他其实已经出家,还是他得了绝症。
最终,顾小姐猜想的是由于她没有帮他搭桥成功撮合一笔民间借贷 ,而我推断是因为顾小姐最终没有买他淘宝店上的围巾。
“人生流流长,总会爱上几个人渣。
”“为什么我遇到的人渣特别多呢?
”“数量出质量吧。
”我有点怀念她穿着我的睡衣赖在我家疗伤,苦着脸吃边吃零食边掉一床残渣的惨淡模样。
所幸的是,过完那个冬季,她又踏上了新的征途,再出现的时候说预约了免费的婚前检查,还可以顺便带上我。
(三)吃指甲刀的女孩梦想是开一家指甲刀餐厅,来自外星球的公主不能带你见家里的长辈,古埃及法老的女儿被亲吻就会流出眼泪。
这世上的爱情千奇百怪,有我爱你在心却什么都不说,有我想要找一切可以接近你的理由,有不择手段地离开,也有默不作声地消失。
可是爱情,本来就是一场不可思议的存在,一次惊世骇俗的意外啊。
那些来了又走的人,他们是不是重要我不知道,但是他们在你的生命里留下的那道灿烂神奇的光,将永远照耀着你的前程去路。
你看到山,那就有山。
而更重要的是,要相信越过山丘,那里依然山花烂漫,清风、阳光,在你身边。
看介绍才知道是彭浩翔的小说集的创意。
看的时候就觉得整个故事太单薄撑不起一个长片只能说导演理解不了这种彭浩翔味道黑色幽默的小故事。
如果让彭浩翔自己来拍肯定是个精彩充满恶趣味的好故事。
但是本片硬是把一个恶搞的故事拍成,纯真老男孩活着自己的童话世界里这种老掉牙主题的过时傻电影。
我是明白导演的初衷的。
很可惜。
导演明显对剧本是不理解的。
硬是用一个开放性结局来似乎讲一个所谓的“你愿意相信他就是真的”这么个鸡汤道理。
可是真的深刻吗?
真的是个人的理解吗。
只能说看到这样的故事没人会觉得感动,只会觉得这是什么傻片子。
天马行空的创意我可以接受。
但是用错方法了。
整体片子的三观完全扭曲。
表现成了一个为骗子洗白,被骗的人最好就是活在自己的象牙塔里,这样起码内心能更加好受,看起来不那么没面子的戏。
退一万步。
主题定为老男孩成长的成长变化也比这个愿意相信是真就是真的主题深刻啊。
昨晚突然重新看了一遍,觉得挺有感触。
不知道为什么到了结尾真的会期待那个女孩是指甲刀人魔,虽然明明知道不符合实际。
所以突然明白男主,在乎的根本不是实际,而只是那个美好的事物,选择相信。
电影的画面,现实的场景,和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调色。
就好像电影的内容一样,有实际的一面和不符合常理的存在。
真实与虚幻交涉,穿插在生活当中。
电影结尾也算是一个开放式结局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或者想法。
或许有的人觉得是个骗子。
或许有些人想要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就好像电影里活在实际中的朋友一样。
从头到尾就没有相信过,也不理解男主为什么爱,不理解。
就觉得很厌烦很烦躁不可理喻,这可能是低分的原因吧,虽然概念挺不错的,但是可能这个角色真的不适合周冬雨吧,感觉跟她演的另一部电影喜欢你的角色性格很像,却没有那个角色讨喜,感觉各种呈现太过尬,也可能是角色设定的问题。
觉得这个角色如果能更让人容易理解到她美好的点。
就能让更多的人理解到位男主深情投入的点。
绝大多数人,看完都觉得不太能够理解一开始为什么会去相信指甲刀人魔都存在。
这个电影花钱电影院看太过混乱,确实容易让人觉得不值。
但也不至于这么低分,觉得六七分还是有的。
先说,电影我内心给了四星,但为了提高平均值,我给了五分.那些说觉得这部电影设定为指甲刀人魔是白痴的观影者是真的有用心看这部电影的吗……从学术角度来说指甲刀人魔这个只是一个称谓,它可以代表很多这个社会的少数派别,例如异食癖,同性恋双性恋,恋足癖,恋各种各种样癖好的少数人......在这部电影里用了轻松愉快的拍摄氛围去展现了一些只有少数人才会急切渴望获得认同却又担心不被接纳的痛苦,不说社会认同,有些少数群体连获得常人拥有的爱情友情亲情都很困难,所以那些说不明白为什么要拍一个指甲刀人魔设定的爱情电影的人可以参考参考,假设你自己是个喜欢吃泥沙(异食癖)的泥沙人魔,你会觉得这电影白痴吗?
其次我很喜欢这部电影是因为它讲了一个爱情里最常见的问题,那就是信任问题.如果你被一个人无条件地相信着,肯定是一种很棒的感觉,无论你是鬼话连篇还是废话连篇,都有一个人愿意认认真真地听你讲的话,然后相信你,这种无条件被信任的感觉我会觉得这是人类最棒的感觉之一.电影里张孝全说我真的相信我曾经和一个吃指甲刀为生的女孩谈了一个夏天的恋爱的时候我被戳到了.最后说一下,有人觉得Emily骗人,有人觉得她真是指甲刀杀人魔,有人觉得最后吃指甲刀的周冬雨是张孝全自己想象的,其实电影里已经给出了解答,你看到是山就是山,你觉得不是山那就不是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答。
至于我,我也相信有指甲刀人魔的存在,虽然也被骗过。
1.作为翻拍片,还是很差劲的,演员的脸都是符号化,再加上低低的排片率,投资方跟发行方是怎么个想法?
450万的票房够干嘛的……2.周冬雨是在小妞电影的路上越走越远了?
向她的前辈白百何看齐?
3.你相信那里有什么,那里就有什么……这套词怎么很像最近高曝光的所罗门事件的金字塔套路呢?
本以为是恐怖片,毕竟有“魔”,但这仅仅是一个鬼马小精灵觉得能让自己的特殊体质变得很酷的叫法。
是人,但又有别于正常人;是魔,但也是混迹于人类中的普通人。
我不喜欢很多人跟这样的脑洞题材较真,我宁愿相信,也真的相信,或许,或许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这样的人,她不是说了吗,他们的身世是秘密,所以或许我们身边一个很普通的人就有这样没被发现的异食癖啊。
知道吗,走在人流匆匆的马路上,每个人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可看起来却是那么震惊,叫人无法相信,无法貌相。
“你是我犯过最对的错误。
”就像莫文蔚那首《如果没有你》:如果没有你 没有过去 我不会有伤心 但是有如果还是要爱你。
如果一切重来,如果我们之间注定只是一场擦肩而过,如果必须犯错,我还是希望能遇见你,即使重来一遍,也不害怕。
那年夏天,和一个女孩子谈了一场美好的恋爱。
足够回味一生了。
有些人,从我的全世界路过,走了,可我的全世界却都变成了你。
人避免不了情伤,重要的是受伤后还能站起来。
时间会冲淡一切,这话没错,可是想想,还是有不甘心的可惜。
但如果真的走下去,却又必然越走越淡。
也真应了那句,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
恋人之间的信任到底能做到何种程度,有一种相信叫我宁愿相信,无条件相信,我闭着眼睛相信,无论多么天方夜谭,你是只吃指甲刀的女孩,好,我信,并且与世界为敌,只为守护对你的这份信任。
我们就这样,一起与世界为敌。
那片梦中的乡间农田,再没有手机的干扰,没有高科技的烦忧,你耕耘,我带娃……
看之前其实有很多的期许,特别是,有考全参演。
虽然目前口碑不如人意,但能在2017年再见一次考全,够了。
品鉴精怪奇情2010年,由曾国祥、尹志文导演,周迅、周俊伟主演的短片《指甲刀人魔》背后,站了个彭浩翔。
而今年由关智耀导演,周冬雨、张孝全主演的长片《指甲刀人魔》背后,同样有彭浩翔的存在。
他没有直接插手电影的执导,但是,这位灵魂人物不可或缺。
“指甲刀人魔”最初在中国香港面世时叫“指甲钳人魔”,单看名字,就很彭浩翔。
19岁便开始陆续出版小说的彭浩翔,上世纪90年代曾在报刊上发表过《指甲钳人魔》(中国内地版本为《指甲刀人魔》)等若干短篇故事,1999年集结成册后,也以此作为书名。
多年后重版,改称更为凝练的《破事儿》。
这是彭浩翔自己比较钟情的一部作品,也特别符合大家对其“鬼才”称号的想象。
18则故事,聊的尽是尘世男女的幽微关系,荒诞,怪异,又敏感,大胆,不乏拍案叫绝之笔。
投射到电影上,彭浩翔执导的短片集《破事儿》(2007)尽惹风流,每个小片段所展露的狡黠都很亮眼。
3年后的短片《指甲刀人魔》虽被移植到北京的土壤上,但曾国祥他们还是还原出不少彭浩翔本身的趣味,或者说那种教人欲罢不能的恶趣味,而这也正是影迷希望能在关智耀的镜头下见到的。
回看短片《指甲刀人魔》,开头便是常规犯罪片与廉价恐怖片的场景,大雨,树林,湿透的情侣躲进车中。
稍作犹豫,李凯仪(周迅饰)向郑继文(周俊伟饰)道出自己指甲刀人魔的身份,随后便亮出指甲刀,杀死对方。
当然,这样的幻想场景旋即被抹掉,毕竟面对如此怪异的身份,憨厚体贴的郑继文连质疑都没有,只会切切地摸寻指甲刀,生怕对方饿着了。
残酷背景下抽取出细碎温情,恰是这短片的格调。
到了长片《指甲刀人魔》,故事再度北上,漂移到大洋彼岸,大多数场景也都阳光灿烂起来。
相比周迅的克制与温婉,周冬雨用更本色的活泼个性来诠释Emily,注入不少西方人的爽朗与率性,兴许能让这所谓的边缘人物激发出不一样的光彩。
但如此下来,可能与彭浩翔在书页间展现的简约、节制再次大相径庭。
当初短片《指甲刀人魔》通过郑继文与李凯仪的问答体现彭浩翔的想象力,那些针对指甲刀人魔的遗传性、行为模式、食量、口味偏好等做出的反应,实在市井而风趣。
周迅准确传递出那种古怪、镇静与机灵,但因背负诱骗任务,终究只是一种催眠彼此的表演,倒是原著呈现的那种真假混淆的质地,格外清爽迷人。
譬如问及哪种指甲刀味道最好,女孩推举50元一个的无印良品款,“那款的味道很鲜甜,因为它上面什么都没有。
天啊,我只是想吃一个指甲钳,但我并不爱吃那些嵌在上面三尖八角的商标,以及压杆上的风景图画,更讨厌附在尾部那折式指甲锉。
我喜欢那类纯粹的指甲钳。
”而当男孩想起家中正好有一把好货,让对方上门来吃时,女孩却不悦地说,“请不要侮辱我。
吃指甲钳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并不打算把它当做街头卖艺般表演。
”小说戛然而止,却又余味无穷。
对这个似是而非且哭笑不得的族群,从电影愈加繁复而理性的走向来看,都没有本真还原的可能,但如何与当下的年轻人语境靠拢,则是电影主创需要考虑的问题。
天马行空的想象落入尘世规矩,那无论从怪奇角度看,还是从少数派角度谈,都有许多妙趣的话题。
尽管未如蒂姆·波顿那样,一本《牡蛎男孩忧郁之死》的黑暗童话风,最终能刮出庞大的哥特电影世界,但还是能够让人看到,中国香港除了李碧华写得出《牡蛎男孩与珍珠女孩》这种奇诡动人的同人文,还有彭浩翔能用只言片语建构出令人捧腹而又鼻酸的世情。
这种光芒,还盼在长片《指甲刀人魔》中得以延续。
吞咽人间烟火彭浩翔寥寥数行一则短篇小说,所能撑起的电影长度毕竟有限。
于是短片《指甲刀人魔》在40分钟里,对怪异的设定进行了似曾相识的反转,讲述了一起颇为清纯的爱情骗局。
那到了长片《指甲刀人魔》,93分钟的片长,必然要给原来的故事增添许多枝节,所以Sean(张孝全饰)被拼接了一段遭遇背叛的情史,继而让古灵精怪的Emily能够与他邂逅,重燃对爱情的期待。
而这时候摆在面前的,便是Emily指甲刀人魔的身份是真是假,最终,着意探讨的问题还是落在一个“信”字上。
早在短片中,李凯仪便说,“指甲刀人魔这件事情谁会信啊?
”郑继文却答,“我相信啊。
因为我相信你。
”又补了一句,“而且,做指甲刀人魔的男朋友,也蛮酷的啊。
”但虽然Sean自言“质疑指甲刀人魔的真伪,就像在质疑这个世界上有没有风”,他却没有那种果决,因此电影兴许会滑向并不罕见的情场矛盾,探究情人间的信任能走到哪一步。
既然是人间烟火气息浓重的爱情故事,如果仍要沿袭短片的骗局路数,并不能带来足够的新鲜观感。
那怎样在旧IP中玩出新火花,便是主创当时急切需要考虑的事情。
目前虽然不知是否会有新奇古怪的设定,但爱情故事常讲常新,张孝全与周冬雨的搭配同样能刺激出不一样的观感。
张孝全那种憨厚的暖意,眼神之中的瑟缩与温柔,放在这类小心翼翼的大男生身上,总有恰如其分的贴合度,《女朋友○男朋友》、《健忘村》等电影皆是明证。
有过情伤的Sean,对张孝全来说,更是驾轻就熟的角色。
而他超强的可塑性在于,无论是男是女,是长是幼,跟他在一起,都没有违和感。
因此反过来,又能给搭戏的周冬雨足够的发挥空间。
当《七月与安生》让大众熟知了这位金马影后更本真的活泼气质后,Emily的精怪开朗,同样给周冬雨一片诠释自我的天地。
指甲刀人魔这种天方夜谭式的人设,拿捏好了,会是都市情爱中一个焕发异彩的独特形象。
两位相对“本色出演”的主角碰撞在一起,演技自当无需多虑,只要《指甲刀人魔》能把彭浩翔那种怪谈之下的奇趣与奇情发挥出来,至少能在同类型电影中爆发出不同的烟火气。
关智耀之前就与彭浩翔合作过《低俗喜剧》、《志明与春娇》和《春娇与志明》,这次转而执导,挑战的还是彭浩翔的故事。
他曾担任多年摄影师,并凭《东风破》、《寒战》两部曲及《救火英雄》等片屡屡获得金像奖最佳摄影提名,加之曾经投身广告界,在动用视觉元素与调配节奏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诣。
这次电影设置在夏威夷,还能为关智耀提供足够宽广的视觉发挥空间,只要《指甲刀人魔》碧海蓝天与糖果色的搭配能保证不落入俗丽之流,至少视效上的冲击应该足够悦目。
这样的爱情故事放在春天上映,可就清朗宜人了。
(原载于《看电影》杂志&APP)
看的点映,我全接的什么鬼东西,再这样不想再去看你了
故事其实挺不错的,有点扑朔迷离的味道,但总觉得好像哪里不对劲,可能是张孝全这个角色过于被动了吧,何况还要表现出天真来,与他的形象实在冲突,而周冬雨总是能将这种奇怪的角色,演得讨人喜欢。到最后,片子就变成了爱情中的痴人说梦了,多少有些令人唏嘘。郑伊健的客串总让人以为故事发生在香港
傻成这样 也是太可怜了
哎一言难尽就不说什么了希望多点好电影吧 哎啊……
分挺低的,但是我还蛮喜欢的!可爱的脑洞,饿了就吃指甲刀。伤心太平洋好听!
一个和周迅气质很像的女演员拍了同一部电影,我很喜欢片中渲染的情绪和情感。
很有想象力,轻松搞笑。张孝全,你又感动到我了。
很好看啊,张孝全真的太好看了,周冬雨也超好看。不过我怀疑我是西藏唯一一个在影院看这场电影的人,因为好像唯一的星美只有这一场排片。嗯,我为自己点赞,依然热爱彭浩翔,抄袭大玩家,哈哈。
海航
没法证明“指甲刀人魔”就像没法证明“我爱你” 夏威夷好美 payaya wikiki
观后无感
日美大型广告宣传片,港人闹着独立却还在为祖国经济建设添砖加瓦~周冬雨和林宸希我反正是不会有一丝犹豫的。结尾毫不开放,完全就是被骗了,不过也在矫揉造作中体现出港人区别于其他低于的浪漫和大气。大陆完全不可能有这种事,台湾人拍的话一定表现的极度忧伤。只是太过平铺直叙,让人看的提不起兴趣
还行
心里有山 就见到山
郑伊健、张孝全和其前女友真好看!女一真是失败
无条件付出的爱才是真爱。夏威夷美爆了。周冬雨老是这个风格,好腻。
最开头有些担心,直至周冬雨在保龄球场找到了喜剧的节奏,直至无论是短片还是小说都没堵上的谎言漏洞在这里用有趣的伪科学一一圆上,对着蓝天白云下考全一副完美男友的温厚,觉得赏心悦目。然而最后的结局突然摧毁了一切动人的氛围,难怪引来如潮恶评。今年最后一次见考全了吧?希望影路好运!
不够严谨 画面剪辑镜头太一般 台词也略差 配角纳豆我其实是不太喜欢的 减分 然后我想说的是 其实明知道是烂片还是看是怎样一种心情 明知道是烂片还看哭了 大概只有哭了的人才能懂得我们为什么会哭 就不解释了
张孝全是只演丧陀吗?原来周冬雨叫冬哥,冬哥好,看不烦。
不管在爱情里受过多少伤害和欺骗你始终要坚信爱情啊~另外说一下周冬雨滴演技真的蹭蹭蹭在往上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