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陷入情緒低迷,每天睜開眼,人生無望的感覺又佔據腦海。
朋友說有一種感覺叫做“哀莫大於心死”,看不到未來希望的感覺大抵如此吧。
打開的網站推送,一不小心就看到了小田切讓和蒼井優主演的《跨越柵欄》,隨手點開,竟不經意間又被治愈了一把。
對讓叔的印象一直是既頹廢又帥氣的中年大叔,在這部影片中他依然延續著他身上獨有的頹廢風,他飾演的白岩用滿不在乎抽煙、閒聊的姿態抗拒著無聊、寂寞的生活。
直到他遇到另一個同樣孤獨、同樣置生死于度外的少女聰(蒼井優飾)。
波瀾不驚的外表下,冰冷的內心再次發生了轉變。
對白岩這個角色,說不上喜歡,也談不上討厭,是那種每天出門總能碰上一兩個的類型。
他對人生的看法悲觀到極致,當朋友好心介紹年輕女性給他認識的時候,不能面對離婚這個事實的他開啟了日影中常有的嘴炮模式:“最好趁现在多笑点,很快就没那么有趣了,很快就会变成只是活着,没有一件开心的事,仅有工作,然后死去,那就是你们的人生。
”尖酸刻薄至極,也絕望至極。
可當看到白岩與前妻見面后,突然在渡口失聲痛哭的樣子,又覺得心疼。
一個人花了大半生的時間才明白原來自己一直不曾被人需要,也不曾成為被別人需要的人是都有多悲哀。
所以,當他終於明白聰對他的重要,當他終於找到繼續生活的意義,雙手揮棒的姿勢终于變得更加有活力。
而聰這個角色其實並不討觀眾喜歡,她莫名其妙地大呼小叫、逃避白岩的關心、自虐等行為給觀眾的印象就像一個神經病,然而又有誰是完全正常的呢?
她只不过是孤單太久,害怕再次傷害而已。
當看到憤怒的她試圖讓喜歡的白頭鷹逃離牢籠,我的眼眶莫名濕潤了。
一個人的心要是被禁錮太久,自由對他/她而言都已經毫無意義了吧。
很多人都說只要活著就有意義,普普通通地上學、普普通通地工作、普普通通地結婚生子,好像也可以過得很開心。
但是,對另外一些人來說,被需要的感覺,才是支撐他繼續走下去的動力。
很喜歡片尾結束于白岩看到聰之後的奮力一揮,比賽最終能不能獲勝已不重要,重要的是等待的人終於出現,斷裂的人生又開始繼續向前。
「跨越柵欄(オーバー・フェンス)」拖拉兩個星期才斷斷續續看完。
打分的話大概只能勉強及格,不知道是因為我太喜歡劇情片,還是幾乎從頭到尾沒被兩位主演意料之中的演技驚艷到的緣故。
如果說這世界上有誰不是正常人但又不算精神異常的話,那陪酒女田村聰絕對是一個。
函館這地方小到酒館街幾步就走完了,去遊樂園和動物園的小孩可以一個人玩遍所有的東西。
就算是夏天也還是什麼都沒有的無聊小鎮。
生活又有多簡單。
如果沒有聰,白岩每天的生活就是去技術學校學木工,下課之後買一個炸雞便當一罐啤酒然後一邊磨自己的木工工具一邊喝啤酒,戴著的結婚戒指大概永遠都不會摘,遠在東京的前妻和孩子大概就真的是陌生人了。
如果沒見過白岩,聰大概會一直繼續白天在遊樂園打工,晚上去陪酒的工作,偶爾跟看對眼但是卻不愛的人在一起,然後坦然的說我們店裡的女孩是可以帶回家的。
遇見就遇見了,愛就愛了,能有多複雜。
人與人之間的柵欄都是自己竪起來的。
白岩的坦然其實是頹廢懦弱的外在表現形式而已,如果沒有聰逼迫他,有些事情他大概一輩子也做不成。
聰的間歇性冷淡和瘋狂其實出於對感情和自由的真切渴望,會以鳥類的方式回應她做出鳥類的求愛方式的人才是能懂她能愛她的人。
《跨越柵欄》好懂也不好懂,想說的大概都在細節里,比如在店裡聰說把音樂放大聲點然後向白岩跳的那一支舞,音樂的名字叫「素直になれたら」,比如最後白岩打出的那個讓他忘了跑壘讓所有人能笑出來抬頭看天的全壘打。
但是聰一次次爆發的點有的時候會讓我覺得有點尷尬而且莫名其妙,如果不是演員有足夠爆發力的話聰的角色絕對會淪為被人稱作必須遠離的神經病之類。
結尾帶過最後白岩給聰電話留言的情節又難免落俗套了。
從始至終只有配角代島的情感變化還算是完全能跟得上,畢竟他簡單作為一個僅僅是發現了男女主之間感情的旁觀者也像我這種沒進入劇情的觀眾一樣對這兩個人的發展表示疑惑而已。
其實我並沒找出能讓這部電影排進2016旬報十佳第九的理由,至少沒有比排在10名開外的《64》要更好,畢竟橫山秀夫的社會性擺在那裡。
這部電影一如既往是導演山下敦弘的風格,背景落在小地方,兩個脫力而且有點喪失作為人類完整性的男女主角。
如果單獨看這點的話大概小田切讓和蒼井優都能算對角色有完整把握和成熟處理的,尤其是能給人略帶本色出演的印象,角色的難度對無比契合的選角來說並不算大得過分。
但如果忽略演員只看故事的話,相比之下,在2015年鹿特丹電影節上映過的音樂電影「味園ユニバース」在我看來要更能給人帶來驚喜,因為至少大阪的夏天還有樂隊比北海道要更熱鬧和富有生命力些。
在微博上看了一點Over Fence的影評也有看過佐藤泰志完整「函館三部曲」以及熊切和嘉的「海炭市敘景」和吳美保的「只在那裡發光」人對這部影片大加贊賞甚至說是2016年最好的日本電影之一,不過如果對原作者佐藤泰志以自殺作為結束的41年的人生稍有瞭解的話就能知道Over Fence算是極富其個人風格的作品。
如果有機會我大概願意忽略山下敦弘的這版改編去看看原著,因為這位導演的幾部作品都只是開了個頭就讓我沒有了看下去的動力,尤其以「深夜食堂」為首。
在什麼時候看了原著之後,可能會對電影才能有更富合理性的理解。
4.13.2017
我相信,有人不喜欢这部电影确实是看懂了,只是电波不合觉得不好看,但凡能意识到这点的人,他们的评论也会冷静客观得多。
但更多的人,他们从来不知道这类文艺电影有人群范围,也放不下自己的傲慢和预设,睁开眼接触不同的领域,没看懂电影就开始刷差评。
话说回来,这些人对小田切让×苍井优×松田翔太的卡司到底抱有怎样的预设?
三个美人,美美哒偶像剧?
哪怕好好说哪里不符合自己的预设,我都敬你是条汉子,而不是像现在,一堆人给颜值论点有用。
那么这部电影到底讲的什么呢?
一个即使不被理解,不被祝福,甚至连恋爱中的两个人都还不来得及懂得对方,就被点燃的爱情故事。
写在前面的话:喜欢的电影很多但一般懒得写影评。
直到被这部电影击中内心,看到它的评分只有6.7,于是决定为这部专为失意之人拍的电影喊喊冤。
(本文有些微剧透但基本不影响初次观看) 离婚又失业的白岩义男(小田切让饰) 回到家乡函馆,靠着一份失业救济金聊以度日,虽然进入职业学校学习木工,日子仍然得过且过,既不愿正视过去,也不知人生如何继续。
而聪(苍井优饰) 是什么样的人呢,她可以毫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在公众场所跳起姿势搞笑的鸵鸟求爱舞,内心却十分孤独觉得自己每天“像死人一样活着”,非常渴望能够被爱。
就是这样两个人,他们各自面对着自己人生里跨不过去的栅栏。
白岩沉默内敛以逃避抵抗,聪感情激烈却无计可施,直到他们遇见彼此。
不同于以往的交往对象对聪的过分热情感到诧异和吃不消,白岩的温和似乎正与聪相配。
而聪在了解白岩的婚姻状况之后直言不讳是白岩不懂表达爱、不去关心和陪伴妻子,才让这段婚姻走到尽头。
慢慢的,白岩开始有勇气面对失败的过去、真正承认自己的错误,与聪的感情也在争吵和摩擦中逐渐升温。
终于,聪以女友的身份赶到学校观看白岩的比赛,在白岩用力挥起球棒的那一刻,两个人都知道,他们已经一起越过了那道栅栏。
本片叙事平缓,情节并不紧凑,一些人物的存在和对白似乎“多余”却暗暗呼应着“栅栏”这个意象,同时也描绘出了函馆这个小地方的日常生活图景,配乐更是和情节相得益彰,故事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自然地展开了。
其实也能理解很多人给低分,毕竟这类电影不像商业片一样精彩刺激抓人眼球,娱乐性相对没那么强,而且需要一颗不浮躁的心才能好好欣赏。
时间可以检验很多东西的品质如何,包括电影,相信这本片的评分会慢慢上涨。
标题说这部电影是专为失意之人而拍,其实某种程度上说谁的人生没有栅栏,谁又不是失意之人呢:有的人因为学业日夜烦恼,有的人承受不来工作的压力,有的人难以应付社交,有的人深受心理疾病困扰,有的人为自己的身材自卑,有的人爱而不得……总之大概没多少人可以一直春风得意,各人都有各人难以跨过的障碍吧。
障碍在前,精神上的痛苦无法让人分担, 有些事也非人力能够强求,只是希望这部《跨越栅栏》可以被更多人看到,能够给站在栅栏前的那些人一点点鼓励。
看这部影片之前以为是两个绝境中的人相爱的故事,以为是那种很凛冽的爱情。
看过之后才发现这其实是一个有点隐晦的、温情的故事,没有太多撕心裂肺,却有很多隐秘的痴缠和幽怨。
其实影片中真正绝望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聪。
白岩看起来是东京反乡组,离婚失业,人生不顺遂,但还是在努力生活,和工友们也相处还算融洽。
他也孤独,但那都是自己之前的错造成的。
谈不上绝望,只是人生的一个起伏。
在工友们眼里,他甚至都是这个失败者聚集的班里可以被信任的最正常的人。
相比之下,聪就不正常很多。
首先,聪的出场看起来就像个疯子,学着鸟求偶的动作,在大街上发癫。
和白岩回家做爱后又突然发疯,大呼小叫,撕心裂肺的叫他说离婚的原因。
之后又有几次,几乎每一次他们相见都有疯癫之举。
影片并没有叙述聪为何成这样,但从聪的工作来看不难理解她疯的原因。
她是夜场的陪酒女,是代岛眼中很好上的女人,是个疯子,是淫荡的女人。
尽管在外人面前被各种诬蔑看低,但她都笑笑不语,只有在白岩面前,只要对方一个眼神不对,她就爆发,对对方肆意谩骂。
这就是聪爱一个人的标志,她希望对方是爱真实的自己,是真正的以平等的姿态来爱自己。
她就像被伤害的遍体鳞伤的鸟,只在真正爱意的人面前舔舐自己的羽毛,向对方鸣叫示意。
她的发疯和呼喊像一种本能的自卫,告诉对方,你别来伤害我,看清真正的我再来爱我。
白岩在刚开始也对这个疯狂的女人不解,甚至感到震惊。
但聪一再的示爱,也让白岩开始对这个女人产生好奇。
直到在动物园看到聪自我沉浸的舞蹈,彷佛真的看到一只白天鹅,天空也飘下了白色的羽毛,他载着聪在夜晚享受最简单的幸福。
而他真正接纳聪其实是在夜场听到代岛说聪的坏话,但聪一边舞蹈,一边对他用动物式的方式求偶示意。
所有人都觉得她是疯子,只有他站起来配合她的表演,将她紧紧拥入怀中。
聪的炽热和疯狂被白岩完全的接纳。
而白岩也才在这段不可思议的爱情中反思到自己曾经的问题。
人都是需要被看见的,被需要的。
他的前妻正是在他的这种忽视中变疯。
爱情的意义也就是让一个在日常中的普通人体会一种在某个人眼中是独一无二的幸福。
就像鸟儿渴望飞翔,就像动物求偶,这是一个正常人的情感诉求。
电影中最戳中人心的一幕是聪在动物园擅自放生了动物,在打开白头鹰笼子后,喊着让它快飞走,但白头鹰却不为所动。
这让人心痛的一幕无不是聪的命运的隐喻。
她渴望自由,渴望被爱,但被禁锢的内心已经封闭太久,都忘了自由是什么滋味,她无法接受愿意“坠”入情网的白头鹰变成如此冷漠呆板的笼中鸟。
她是在为自己的命运哭泣。
幸运的是白岩是那个懂她的人。
他们相互的爱意让彼此的人生也看到了光。
白岩最后球场上那奋力的一挥如此的充满力量, 让人畅快。
那是两人挣脱牢笼,飞向自由的起点。
不少人看后激动地表示:我们的小优长大了。
依旧还是当今日本电影的废人生活套路,失落的时候用爱情治愈对方,插点鸟和动物园的影喻就当放飞自我。
台词演技相当做作,小田切让还算是过的去,有点本色演出,与这个角色有不少重叠,可还是无法回避整体暴露的尴尬和疲惫感
两个很丧的人的互相救赎,一个是海鸟,一个是老鹰。
没想到优酱这么爆发,吓到了,还有我怎么觉得小田切让变丑了……
不知道是不是写给躁郁症的电影。
歇斯底里让人害怕。
但转头想想年少的时候没有安全感,在爱中其实内心也像优酱那样嘶吼过吧。
这么多年 优的演技始终没进步 和她的身材一样扁薄 她一叫唤呀 就好担心全盘崩坏 整片除了她演技的突兀 一切都保持无功无过的loser互愈内核及日式趣味 小田切让演技可 走路时依然不晓得手该往哪儿放 半臀福利不客气的收下了
灰蒙蒙的天空,几只海鸥在上空盘旋的画面首先映入我们的眼帘,接着镜头在吸烟室的门廊和窗户外穿行,几个穿着工装的各年龄段的男子在吸烟室交谈着,小田切让扮演的白岩不时地附和着。
他在一所职业训练学校学做木工活,放学后他骑着自行车沿着沙滩的堤坝缓缓的行驶,然后在路上的快餐店购买好快餐和两听啤酒回家,这就组成了他生活的全部。
一天他刚从快餐店出来,他看到了不远处苍井优扮演的小聪和一个男子从一辆车下来,她对对方表演着鸵鸟是如何示爱的,她旋转着,跪在地上,用力地甩着头,白岩感到新奇而盯着她看,她也注意到他的注视,起身走开了。
白岩每天机械地、一成不变的生活着,从他同事和他交谈的只言片语,我们了解到他离婚了,具体的原因不得而知,但他的少言寡语让我们猜到他并不开心。
一天同学校的一个工友约他出去到风俗店去喝酒,他又看到了在那陪酒的小聪,他们在一起喝了酒,然后她开车送他回家。
后来得知她在一个游乐园工作,她不寻常的举止和言语吸引着白岩,一次在她家欢愉之后,她神经质般的大喊大叫并且逼问他为什么离婚,白岩虽不情愿地,但还是讲了,原来他以前工作很忙,一次回到家他看到他的妻子把枕头压在孩子的脸上。
到这时,我们也开始明白了为什么白岩总是一种郁郁寡欢的神情和他行将就木的生活状态。
和白岩一样,小聪也是被困于生活的牢笼中,她喜欢用鸟类打招呼的方法和人们交流,她幻想像它们那样活的自由,没有烦恼,但似乎世间的人们没有能理解她的,白岩的出现也许是她放纵和激荡生活的调剂,她外化的炽热的表达和白岩内敛而深藏他的情感开始是不够调和的。
小聪可以说是个浪漫主义者,她赞赏强烈的炽情而全然不顾其后果,她开心就放声大笑,她怨愤、嫉妒并且不压制自己的情绪,她是叛逆的,她的行为是我们大众所认为不合时宜的、另类的或者说排除在主流之外的。
她炽烈的情感会灼伤她身边的人,实际上最大的伤害的是她自己,她放荡的行为就是他对这个世界的失望与反抗,也可以说是对一份真挚情感的期盼。
白岩却是另一个极端,他是隐匿主义者,他深藏自己的情感而不外露,影片前半段几处镜头是通过门框或者其它的隔断来拍摄白岩的,象征他内心的外在禁锢。
他虽和妻子离婚了,但他一直带着婚戒,他始终还是困在他们的过往,但他和人交谈时,脸上又是带着笑容的,可能这笑的背后是麻木,是敷衍,是无可奈何。
但似乎他的内心是没有完全关闭的,还是开着一个罅隙,才让小聪的一道光照入,来软化他的心灵。
现代社会的竞争也异化了人类的情感,他前妻以前的不寻常的举动的动机就不言自明了。
他当初认为是妻子的错而和她离婚,他困在漩涡中而不能自救,影片两处他在磨刀石上磨利他的凿子,映射着世间的我们,虽然工具可以磨得越来越锋利,但我们自身棱角却被这世界磨平而圆钝。
影片也穿插着白岩和他所在职业学校的工友们的生活交集,他们有从大学退学的内向的森,有从黑社会急流勇退安心于家庭的阿原,有孤独的老人胜间田,有想开风俗店的代岛等等,后来森由于没有入选棒球队加上以前教官对他的训斥和一个工友的嘲笑而最后爆发,最后幸好有大家的阻止没有酿成大祸,不止是白岩,他身边人都有着自己的烦恼和不幸,每个人都在困境中艰难前行。
随着和小聪的交往,白岩告诉小聪他决定和前妻见一面,他知道他不能在逃避,要面对即使是痛苦的过去,他们见面时他发现他前妻是平和幸福的,他终于忍不住在她面前放声痛哭,他理解了原来妻子以前是过得多么的不开心,他的放手拯救了妻子,这痛哭也释放了他心中的积聚已久的郁疾。
小聪尾随他看到了这一幕,她的嫉妒导致了她在游乐园的失控,她发疯一样地要释放园中的秃鹫出来,她觉得秃鹫就是她的化身,秃鹫的无动于衷使她联想到自己也是困在牢笼中已经习惯了而忘记了外面天空的广阔。
影片最后以一场职业学校之间的棒球赛中,白岩的一记全垒打而结束,小聪也如白岩所期望的那样出现在了球场,她还是学着鸵鸟的求爱动作,旋转着,跳着。
生活还要继续,世界没有因为他们而做任何的改变,但是他们选择了互相慰藉,踯躅前行,前路的坎坷和羁绊扔在,可是他们还是勇敢地尝试着要跨过栅栏,即使遍体鳞伤也无所畏惧。
影片的配乐用的不多,而且有些怪异,整体上和场景有失协调性。
镜头内敛而深沉,几处略俯拍镜头很好的刻画了人物的内心,烘托了影片的主题和男女主人公的情感,色调和光线前后的变化也十分切合了影片的基调。
当我人到中年的时候会做些什么,是带孙子,做饭,收拾屋子,还是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又或者是不嫁人,不被束缚,过着自己欢喜的日子。
我想不出来,也不愿意想的太多。
回归正题吧,我们来说电影。
蹭着苍井优来的,从她的《花与爱丽丝》《街角洋果子店》到《跨越栏杆》嗯,这么看我看的还真的不算多,这次苍井优扮演的是陪酒女,跟之前小清新的角色不太一样,但是我同样喜欢,喜欢在大街上放肆的跳着求爱舞的优酱,也喜欢成稳,老练的小田切让。
嗯,虽然过程很漫长,我看了好久好久,三四天才断断续续看完。
怎么说,跟之前看的日式电影差不多,平淡的很有味道。
或许我们都年轻过,或许年轻的时候都有过冲动,当我们走到中年,人们都开始走向稳定,追求安稳,平静的日子,毕竟没有人愿意轰轰烈烈一辈子。
男主人公白岩经历了被公司离职,与妻子离婚,家庭关系紧张等等问题,最终他回到故乡,想学习自己心心念念的木匠活,这过程中他遇见了充满幻想,童贞的陪酒女聪,两个人都互相吸引着,然而他始终忘不了妻子,也不明白妻子为什么疯掉。
直到有一天他发现妻子离开他过的更好的时候他才忍不住哭了起来。
他才明白一切是他的错。
其实有的时候爱情就是这样,当你迷茫的不知所措的时候不妨给两个人一点时间,看离开之后你们是否有变得更好。
木匠班上有各种各样的人,电影也并没有花太多篇幅去描写其中的每个人,但可以从中间渗透出一些,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白岩有一次喝多了去同学家,后来发现原来同学曾经是黑道中人,但看到他现在平稳,安静的生活,也才明白原来生活也会改变一个人。
再轰轰烈烈的日子也会变得平淡,回归正常。
就像《速度与激情》里的保罗。
电影里有一些肆业的,就像森,他经常被排挤,看上去性格也不好相处,差点让我以为要出事儿,但是事实就是最后他离开学校,在结尾和家人一起在超市购物。
可能这也许就是生活,不管再怎么年轻,我们总会回归平淡,回归生活。
生活是平淡的,却是最真实的。
说是影评其实不准确因为我看到三分之二的时候就睡着了以前我会觉得看着一部电影或电视剧或动画片让你睡着的大约是因为不够精彩长大了才知道原来体力和精力甚至于智力有限是真的人,人生,生命,一切都是有限界的不是界限,是限界是你我无法超越的限制和临界点年少时那蓬勃的生命力和激越的感情一去不复回归到这部电影女主角一直在重复的无非是人生毫无乐趣这样的人生为什么我们还要活着为什么每个人都没有了激越的情感所以每每都用异于常人的方式来表现自己我想每个人都经历过那样的青春年少我是这个世界上最特殊的人我拥有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情感我天赋异禀我桀骜不驯我哈哈中二我想 长大 不意味着失去激越的情感人生 也不是 毫无乐趣能哭 爱笑 做自己喜欢的事 爱自己爱的人无他更甚不过是放声哭大声笑认真做自己喜欢的事深情爱自己爱的人漫不经心吵吵闹闹开开心心热热闹闹做一个有趣的人比一个严肃的人要有意思的多做一个逗逼的人会给身边的人带来很多快乐回归标题如无激越的情感,人生是否了无生趣当然不可以做的事情 太多了不要耽于这个尘世的种种做你想做的事爱你想爱的人人生只得一次而你又只得这一生
【信息】改编:佐藤泰志 同名小说导演:山下敦弘,《琳达琳达琳达》、《天然子结构》、《苦役列车》等;优酱:主演《花与爱丽丝》(学生,后有动漫前传)、《蜂蜜与四叶草》(漫改,青春)、《东京物语》(经典翻拍);《扶桑花女孩》、《苍井优X4个谎言》、《料理仙姬》、《百万元和苦虫女》、《雷樱》、《背负青天》、《家族之苦》等。
小田切让:特设剧《假面骑士空我》变身者、《编舟记》(三浦紫苑);《光明的未来》、《少女杀手阿墨》、《东京塔》等。
松田翔太:《花样男子》系列(井上真央,日版流星花园)、《宫本武藏》(木村拓哉主演,两集式电影剧,夏帆)、《鹿鸣馆》(黑木瞳)、《欺诈游戏》系列、《新三人时代》等。
【简记】生活于社会之中,压抑着性情的人们,有如不愿正视过去不愿提起夫人的白岩(让宝),如苦苦求爱受伤郁躁性情不定的聪(优酱),如性格压抑受鄙受气的森,他们是收入微薄的底层人;他们有时在生活中相遇,有时无奈旁观无力可为,有时而能互相救赎。
欲跨越之栅栏,是横在心头的崖岸。
或许因为有过痛苦的经历,才对这个世界失望——多疑,极力隐藏自我,去做那些极端又相反的表现。
在代岛(翔太)的眼中,聪酱只是个会哄人的风尘女子(77min:代岛“……你可要小心啊,她不是你想的那种人,你会吃亏的……她脑子有毛病啊”),或者说面对旁人的时候,聪酱也总是这样的癫狂无状;但白岩是那个使自己看到曙光的人了,所以看到白岩也投来冷眼,聪复决然转身,投向蜗居小屋的药与池水。
“你用那种眼神看我,让我觉得自己像是垃圾”(53min),聪撕心而涕,三个分裂的自我,一颗反复无常的心。
白天的游乐场上有无人可见的木然,晚上的酒吧里游走一个郁躁的魂,夜晚归家,则是疲惫之释放与防线的决堤。
如果没人懂自己,所幸还有游乐场和动物园的朋友;对白岩有对其待妻的质问(聪质问,“那你呢,你又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你打过自己的老婆了吗?
”),这背后想来是有故事的吧。
当酒吧再遇,聪酱重复过数次的“鸟兽式求爱”终于收到了心照不宣的回应。
白岩回应代岛,“不用担心。
我,没有什么东西好失去的”,这句既出,公鸵鸟奔向了母鸵鸟,两头相和,两爪相携,大概是聪酱一直以来都有的等待。
又或许,早在技校里看到森的压抑、暴走乃至伤人,能够对森怀有同理心的白岩已能想见聪酱的“类似压抑”。
森被众人死死地摁在地上,发出难过抑郁无无奈痛苦的抽抽声;聪酱在白岩的婚戒前哭泣,或对着暗间池水一遍复一遍地擦洗,这样压抑总有相似。
夫人带着婚戒回来了,做出最后的告别。
在夫人面前痛快的堕泪,却要聪酱再次暴走质问才能反思自己的过失,但在回头看的那一刻,这道栅栏,在白岩这里已经被最终跨越。
聪酱的性格分裂,森君的压抑孤僻,白岩的眼神,大概是影片里最打动人的了。
末,如果仅仅因为个人从未有类似经历而对其中的表现大施贬与驳,这样的行为与影片技校中那个冷血的工头又有什么质的差别呢?
30岁的颜,20岁的表演,优酱;永远蹲在广告展板上,说自己一直在突破,松田翔太;退不掉的个性气质,说方言感到很不合适,小田切让;尴尬了……
里面有我最喜欢的三个日剧演员,却不是我喜欢的他们的样子……
正常久了就是行尸走肉了吧。我果然不能带给人欢乐,只会把人气疯。
啊函馆真好看啊 北海道夏天也很美呢 北海道方言在优酱嘴里说出来真是又霸道又可爱模仿鸟真是辛苦了虽然还是没懂拍的是什么 但是美就完事了
除了真之介其余主演都挺尴尬的。。。
额,这样的叙事和故事让我无力吐槽 17年4.16北影节 当天购买
这就是真实的小事情啊,都不是普通人又都是普通人
突如其来的爱情作为函馆三部曲的终章
只有像女主角那种两极分裂的神经质才会喜欢这部电影吧。配乐也是怪怪的。酒吧女率真起来比CBD 那些把抽烟喝酒当劣迹的女白领可爱多了,不过她发起疯来谁也受不了,太没有安全感了!谁知道哪天和前妻见个面,夜里会不会被她用滚油泼?说到底是她自己骨子里瞧不起自己,不能和平与自己相处。
小说框架在那里摆着,想要“跨越”也多少有点困难,其实前半段不是太难看,中后段开始变无聊了,毕竟知道故事最后的走向,没有什么波澜的剧情还是挺闷的。小田切让太适合这个角色了,苍井优反倒有点令人跌破眼镜,算是自我挑战,演得也不错,但看惯了她演小清新,这次角色性格突然外放,还是不大习惯。
安心
看海报还以为是浅野忠信。又是一部“比海更深”人生很难,特别是当你发现你被工作带着走了之后。让生活变得有趣的一招就是勇于跨越栅栏,做一点自己从没做过的事情,比如放生动物园里的动物,带一个大叔回家。两颗孤寂昏暗的星星相遇,照亮了彼此。一条有着特定发声频率的鲸鱼,每日孤独地嘶吼,渴求着能感知到他频率的同类。
山下敦弘营造的氛围感很喜欢,用日常来表现徘徊在失意与挫败人生边缘的人物是山下的标志,相比于其他作品的温吞属性,这部作品里苍井优的嘶吼的确是不合时宜。[B-]
或许太多人害怕接受自己想要的是这么少 于是把装扮成讨人厌的样子 似乎只有讨人厌了 才能说服自己确实不配被爱 为什么要这样子呢?越是这样 也越渴望激烈的碰撞
小雀说了,"喜欢上的那瞬间,人就会从过去前进"。
补标,某一年的北影节
今日凉风阵阵,我貌似看了个鬼片一惊一乍,一地鸡毛
電影的寓意其實挺不錯,優醬和讓叔也是很喜歡的演員,但不知道為什麼觀影的過程極度不耐煩,分成三次才看完。
看见评论里有一句:现代人的绝望,“不是琼瑶剧里的声嘶力竭,而是看上去好好的,你碰一下,他就死了”= =
依旧还是当今日本电影的废人生活套路,失落的时候用爱情治愈对方,插点鸟和动物园的影喻就当放飞自我。台词演技相当做作,小田切让还算是过的去,有点本色演出,与这个角色有不少重叠,可还是无法回避整体暴露的尴尬和疲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