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设计太过刻意了,导演想表达的东西凌驾于人物的真实性格和能力之上,对人性的嘲弄有些过了头,几个人物的表现过分黑化,不能让人十分的信服,只有对抢匪老大的刻画略带一丝人性的同情,话说回来,人性是复杂的,能够做到准确,自然,不露痕迹的在电影中表达出来的一定是大师。
导演应该是个愤怒青年,对人性,宗教,社会嘲讽意味很浓,也有不少的黑色幽默 ,整体节奏还比较流畅,不喜欢动脑的可以当做动作片来看,喜欢多想一下的可以当做寓言故事来看,还可以,当然,少儿不宜。
刚喷完新版《豪勇七蛟龙》,这部西部片就亮瞎我的眼,太攒劲了,七蛟龙 在这部片面前就是伪娘,讽刺的是 七蛟龙 还是七个 硬汉,而这片只有一个 弱女子果然不需要东木出马,东木的闺女演的这个“弱女子”直接在这部独立作品里暴走Rampage,实打实虎父无犬女,绝对Badass,风格纯熟得完全不像是导演的处女作,真心玩得喇!
摄影各种亮点,尤其是胶片风格的画质配上老片的推镜特写镜头,复古的不要不要的,要不是影片实在是太黑暗了,肯定是要推荐的,只能说编剧太犀利了,犀利到不能随便推荐,故事的各种逆转简直就是带着观众往邪恶的坑里跳,不可多说,只突出一个主题——人性本恶PS 超神的女主角实在是长得太像她爹了,感觉就是在看 苍白骑士 ,毫无违和感,呵呵
做为一部反结构类型电影。
本片是对美国符号的另一种解读方式。
一个边远农家,一个哥特教堂。
非常符号性地展现《美国哥特式》这幅名画。
哥特本来就是恐怖的、黑暗的、怪诞的、野蛮的流行文化象征。
痛苦就是我的生活选择——这是一种艺术。
《美国哥特式》这幅画,在当下美国本身就是人们自嘲的工具。
它与《自由女神像》,《芭比娃娃》,《野牛镍币》和《山姆大叔》称为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
论其画的内涵本身就有极大的争议,有人认为它讽刺中西部文化的狭隘和压抑;也有人把这幅画理解为对美国乡村道德品质的颂扬;还有人认为这部作品的主题非常暧昧,你看不出画中的人物关系是父女、是兄妹、还是夫妻。
本片展现了教堂边上的一户道貌岸然的美国家庭。
表面上信仰上帝,实际上利用信仰来遮盖自己内心之丑恶。
因为有了宗教解释,所有自己做的禽兽事都可以归罪于魔鬼。
妈妈吃饭时候说:“威士忌里面有魔鬼,(父女乱伦)都是魔鬼害的。
魔鬼是不对的,这种事必须制止。
”这时候大女儿像情人一样握住父亲的手。
父亲劝妻子:“亲爱的,别太上火”仔细看这场戏的布局
母亲拿着圣经仰拍,中正式构图。
象征一切高大上的东西。
接着同样是中正式构图,却是轻俯的角度,上帝的视角。
父亲和大女儿紧握的双手让整个画面失衡,产生一种病态效果。
这场戏已经提前展现出一个压抑的病态家庭关系。
妈妈同时还说:“夜间百兽降临,年轻的狮子吼叫,向上帝争取食物,它们寻求食物。
”直接为整个影片的故事走向做了提前剧透。
接着,几只野兽(劫匪)真的降临了他们家。
让他们家的年轻狮子(小女儿)开始吼叫,开始争取食物(疯狂杀戮)。
后面的情节为整部电影的开篇旁白做了完美诠释开篇旁白:何时开始拿起武器为生活 为生存 为自由要是幸运,将获得真爱要是背运,将遭受挫折,变得坚毅我们违背心愿我们迫不得已是啊,他们杀人、他们抢劫,都是迫不得已,都是为了生存,为了自由。
同时,他们被杀、他们被抢,也是迫不得已,也是别人为了生存,为了自由。
老子们恶就恶了,至少恶得坦荡。
绝不会冠冕堂皇地披上善良的外衣。
同样是死,死在荒野的劫匪,在感官上,比死在教堂旁边的那些伪君子高大了很多。
导演在这个主题的表达上还不忘随大流对《美国哥特式》这幅画做了一个反向恶搞。
搭配边远农民,荒凉的岩石比做作的教堂看起来更自然和谐一些。
姐妹两练枪间隙,姐姐欺负妹妹。
导演用了很直观的象征手法。
欺负妹妹可以打、可以骂,很少看到拿手伸人嘴里抠的。
这场戏一面展现姐姐的变态,同时还明确地表示了姐姐的行为让妹妹作呕,姐姐就是妹妹呕吐的源泉。
直接得不能再直接。
美国有句俚语叫“play chicken”不是字面上玩鸡的意思,正确的语境翻译应该是“危险游戏”或者叫做“勇气考验”。
影片中的变态父亲就常常被导演安排“play chicken”
吃饭前玩母鸡
躺床上玩公鸡导演好像忍不住一样,反复暗示这位父亲的行为在各种花式作死。
包括小女儿也一样,电影开始的时候,小女儿坐在教堂前,也是在“play chicken”。
这里的镜头应该是一种倒叙,是小女儿杀完所有人,处理完尸体夺得金币获得自由后的现实表达。
这一系列行为确实也是一种“危险游戏”,同时也是一种“勇气考验”。
为了自由,她可以放弃亲情,背叛爱情。
就像对《美国哥特式》的其中一派解读:乡村农民站在教堂前,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金钱是获得自由的最好的工具。
小女儿为了自由付出这么多,难道不是另外一个角度的积极向上吗?
荒凉的美国西部,漫天的黄色尘土中,每个人看起来都很肮脏。
一开场,妓女就用粗俗的语言讨论着客人,并没有多少廉耻心;警察在强盗跑远之后露面,不痛不痒的开了几枪;所谓的神枪手,动作“比一月份流的糖浆还要迟缓”。。。。。。
早年的西部,各种亡命徒混杂在一起,抢劫的一方自诩盗亦有道义薄云天,警察一方披着正义的外衣,更多是想保护自己的私产,在这样一个混乱的世界里,人们无暇建立更多的文明与秩序,随手扯来一块简单的遮羞布,便可以堂而皇之的宣泄欲望,无论是以夺取生命为代价,还是以交出灵魂为筹码。
从世界各地涌来的人们,在美国西部的大地上,一边建立,一边摧毁,他们中间,不仅劫匪是outlaws,余下的更是文明与道德的逃犯。
《亡命徒与天使》的序幕,多多少少会让人联想到《八恶人》,除了故事背景与时代相似,红底插画版的字幕,更是如出一辙。
不过,《八恶人》名字叫的彻底,电影质感醇厚,所说的恶却远远不及这部名字里还带着“天使”的电影。
电影从抢劫开始,如果你恰巧看过美剧《西部世界》,一定会觉得开头像极了那个每天都在重复上演的小镇。
这种标志性的场景乍看风味十足,看多了,也难免生腻。
好在本片内容满满,又不拖沓,盗匪又蠢又恶,场面血腥,配乐大胆,重口味中兼顾精辟台词,很值得玩味。
混乱的道德观,从开始就露出端倪。
盗匪看不惯男人打女人,帮她出气,女人却转身维护一秒前对自己拳脚相加的男人,而盗匪又亲手开枪杀了女人。
短短几分钟的戏,已经把人们混乱的底线嘲讽了个遍,甚至是他们乱糟糟的语法,也和那一张张愚蠢的面孔一样可笑。
早年的美国西部是这样,如今的文明社会也好不了太多,对与错的界限很难统一,不涉及私利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可以满嘴道义,但是一旦触及利益,对错就可能瞬间颠倒,就像片名,亡命徒与天使,角色变换也许就是在一个闪念之后,而这闪念背后,其实还是人类自私的本性。
到此为止,电影所表现的善恶,还都比较表面,当他们夜宿基督教家庭时,藏在虔诚之下的丑恶才刚刚露面。
在对这个家庭的表现上,电影用了大量的隐喻和暗示,使这个看似普通家庭充满了诡异氛围。
母亲对圣经的投入有些狂热,姐姐欺负妹妹的手法有些变态,而父亲则一边擦枪一边play chicken,更不要提姐妹一个推脱一个争抢的,颇为蹊跷的按摩了。
这样一个奇怪的家庭里,却达成了一个更加奇怪的稳定,除了小女儿之外,似乎人人都很满足。
就像我们生活的世界一样,人人都有不满,明明四处充满不公,犯罪与痛苦分分钟上演,可是人们仍旧像达成了某种默契一样,忍受和消化着一切肮脏。
唯一想要挣脱所谓生活的小女儿,正是所有矛盾的突破口,她成功的把握住了盗匪入侵这一机会,摆脱了这个让她不堪忍受的家庭。
也是因为小女儿的逃脱,这个家庭的肮脏才得以曝光于白日。
母亲道貌岸然的维护圣经的尊严,骄傲的宣称丈夫是个传教士,却私下维护着丈夫多年来强迫女儿的乱伦,甚至协助安排长女打胎。
并且,在无人看见的暗处,享受着盗匪对她的“强奸”。
将欲望、罪恶和信仰如此妥善统一的她,令人瞠目结舌。
父亲以乱伦充当了罪恶的本体,除了一直掩护他的妻子之外,乐在其中的长女更加令人厌弃,她欺负妹妹的原因,不仅仅是正常家庭的子女争宠,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妹妹对父亲“按摩”的抵触,像刺一样扎痛着她对乱伦之恋的享受。
圣经是这个家庭漂亮的遮羞布,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愚钝的人们最先想到的不是问题的根源,而是可以迁怒和怪罪的原因,这一家人也不例外,圣经提供的恶魔入侵理论,成为了理所应当的首选。
宗教的魅力有时就在于此,你能在这里找到平静,只是因为它总能为你的错误找到合理的出口,不管是因果报应还是恶魔侵体,有了合理的解释,面对罪恶和未来也就可以不那么绝望。
警察的丑恶在于玩忽职守,盗匪的丑恶在于践踏生命,赏金猎人的丑恶在于道貌岸然,基督家庭的丑恶在于虚伪与欲望,而所有人的丑恶在于无法改变的本性。
影片的高潮在结束之前来临,母亲所有伪善被一一撕下之后,放下圣经拿起了钱袋子,赏金猎人哄骗跟班离开,想要独吞金币,坐在教堂门前的母亲枪杀了赏金猎人,笑的疯狂。
然而他们都比不过那个勇气和聪慧超群的小女儿。
15岁的她在边境线上杀死了那个救了她性命的爱人,痛哭一场之后砍下他的头,折返回家杀死母亲,独吞赃款和赏金,还洗白了身份。
余生,她将所向披靡,也将与痛苦长伴。
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更深的绝望,清醒和混沌一样肮脏,一样痛苦,所谓正义是这样的脆弱。
天使和亡命徒的身份切换,都是在转瞬之间,杀人无数的盗匪是亡命徒,救下爱人时则是天使,复仇的女孩,是折翼的天使,转眼间又是私利至上的亡命徒。
也许,这两者一直住的很近,仅仅隔着我们那虚弱缥缈的人性。
看完全片,再回头去看片头独白:“我们只想活下去,生存,运气好的时候,我们会得到爱,我们也会失败,受到伤害,变得冷硬,我们会做些不得不做的事,不得已的事。
”仿佛说的不仅仅是这些亡命徒,不仅仅是冷血的15岁女主,更是活着的许多许多个我们。
片头蓝天、白云、青草、鸡群、少女,配上舒缓的音乐🎵,真的有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偏偏导演镜头一转,是两位大咧咧讨论X欲的妓女,突如其来的枪子儿,打破了两人开H腔的玩笑,蒙面劫匪快速地冲进银行🏦开枪、S人、抢劫完毕,上马就跑。
迟来的警察们摆好姿势开始人体描边,再后来的小警察离近了几步总算打中了一枪😂
其实这里的画面中还有一栋永远不开门的教堂⛪️,仿佛这里已经被上帝遗忘。
哪怕抱着圣经再虔诚的祷告,耶稣也不会听到分毫。
再后来的画面中加入了晾衣服的姐姐、拿衣服的母亲、赶驴的父亲,颇具生活气息的一幅画
开片头这油画质感的镜头、艺术氛围的配乐,我真的以为这是部文艺片。
直到一家人在屋子里的种种行为透露出的压抑,我才发现本片的大尺度。
而且拍得非常反套路,当我以为闯入晚餐的劫匪们对屋中三名女X图谋不轨,结果男主和妹妹上楼按摩,妹妹主动男主却一把就推开了,甚至和妹妹讨论起了妓女和淑女的区别?
而胖牛仔就真的只是和姐姐坐了一夜
就这个画面它莫名的温馨了起来?
全片反转处有很多,最讽刺的反转就是禽兽不如的X侵人渣口口声声说着“她只有15岁”自己却让11岁的怀孕流产【脏话】更无语的是扯上恶魔附体就能让自己心理上脱罪了?
👿恶魔何其无辜而就在我以为性侵人渣要被C菊花,自作自受的时候竟然没有继续下去?
这里我真的以为要有一部剧将强奸犯的恶果以牙还牙地拍出来,结果胖牛仔都Y了却被男主喊停了?
就这?
还有湖里洗澡那段,我以为要来个鸳鸯戏水啥的结果就只是洗澡?
还有X侵人渣在这里的台词“她这是在保护我们”,所以人渣还指望上别人了?
就跟老婆在身边被侵犯他也毫不作为的懦弱一样。
不过最恶毒的还是这个角色,按摩那段小女儿都推脱不去了,大女儿都上赶着要去了,还是要让小女儿去,贝戋不贝戋啊!
还有瘦牛仔靠近她也不呼喊,反而用手帮……不管她是害怕被杀的故意讨好,还是一边信着基督一边禽兽不如的双标,都被这角色恶心到了!
拿着钱袋坐在教堂前是还在坚持疯魔了的“信仰”?
我观影时一直觉得她僵硬的眼神是准备要自杀了,还是我高估了她的人性,这不是还要守着她的💰、杀着抢她💰的人另外恋爱脑抢劫犯首领真的坑手下啊,忠心耿耿又听话的胖牛仔都要反杀了,结果这个老六背刺队友?
之前杀老年夫妻“8000美元💵足以让任何人背叛”的flag呢,全被恋爱脑冲昏头了?
老年夫妻的角色其实说明了家暴不分年龄,长期家暴还会反向维护。
“我们是怎么失去自我的,还是我们发现了真实的自我?
”一直被压抑的女主没有选择和姐姐一样顺从,反而抓住机会,觉醒了潜伏在内心的暴力暴力是怎么开始的呢?
可能是瘦牛仔教她怎么打人会痛、会噶的时候;可能是姐姐欺负她后举枪的一瞬;可能是🔫杀姐姐后彻底告别了曾经无力反抗的自己;可能是补刀姐姐后发觉了噶人的快感……最后女主为了让过去的不堪全部埋葬、开始新的自我,就噶了男主,恋爱脑男主还不忘吊着最后一口气坑队友成全女主,妥妥的大冤种。
最后女主对着噶了的男主亲了又亲,我真的都怀疑女主有恋S癖了我也没怎么看过西部片,但是被导演的反套路惊艳住了,不过一看这导演似乎没别的作品了……呃
西部片中画面感还挺绝绝子的本片
电影有血腥暴力镜头,请做好心理准备!
电影有血腥暴力镜头,请做好心理准备!
电影有血腥暴力镜头,请做好心理准备!
其实血腥暴力也不是很多,这是一部另类的西部片,没有正义的牛仔,也没有精彩的打斗情节,虽然什么都没有,但还是一部值得花2小时看的电影。
半个多月前被朋友安利了这部电影,当时正好在看《西部世界》,对这种西部片子也比较有兴趣就看了,但是由于片子前面过于拖沓,实在是看不进去就放弃了,虽说西部世界前面也比较让人容易弃剧,但谁让有小姐姐们的**镜头呢。
正好今天看完了《西部世界》的最后一集,又点开了《亡命徒与天使》认真的看完了。
如果你和我一样耐着性子看完这个片子,我想多半你也会认为这是一部很优秀的片子,导演用真恶的劫匪与伪善的警察、道貌岸然的家庭做对比,让观众在心里对善恶的评价举棋不定。
剧情的反转和出乎意料的结局也能让人忘记前面故事的拖沓,看完也许也会在心里问自己很多哲学的问题,比如……恶与伪善一样么?
原文
在这部120分钟的电影里,前70分钟里匪徒抢劫银行枪杀政府官员流弹炸飞路人妇女的脑袋,无恶不作,是所谓亡命徒。
后50分钟里,匪徒拯救萝莉逃离鬼畜家庭,匪首击毙同伙,助攻萝莉走上清白之路,是所谓天使。
昨晚黑色美剧《传教士》刚出完第一季最后一集,编剧安排一个小镇的居民全部去见了上帝。
在得知上帝不在天堂的消息后,小镇的居民没有了畏惧,肆无忌惮的释放自己心中的恶的一面,所以他们集体去了地狱。
在本片里,除了女主,几乎每个死去的人都有恶的一面,所以他们也集体下了地狱。
在最后,男主在女主射杀同伴的过程中,帮助女主射杀小胖子,是因为女主是男主的天使,她给了他黑暗中一丝彩色的阳光。
在追杀者头领最后为了一袋金币而死于女主母亲枪下时,追杀者也是亡命徒。
所以,每一个人都是亡命徒,从女主一家到匪徒五人,没有一人不是亡命之徒。
所以,女主是男主的天使,男主是女主的天使。
快结束的时候,亡命徒因为爱变化身天使,看得我泪眼婆娑切肤之爱切肤之痛
她的眼睛好美好亮两性关系,不是责任关系、付出关系、义务关系。
两性关系=亲密关系。
之所以叫亲密关系,就是因为,维系两性关系最重要的,是亲密感。
什么是亲密感?
亲密感就是彼此有接纳,彼此有呼应,情感能量可以自然流动的状态。
亡命天涯的悍匪,需要这种纯然的,和谐的,与经济和物质无关的爱。
在这种爱里,两个人都可以不调查对方背景,可以不防御,不控制,不彼此利用,不权衡得失。
只是一个男人遇见一个女人,心生喜乐,愉悦和谐,像水一样,自然地流动,安然地绽放。
即使杀死同伴即使失去生命,至少那一刻是值得的是本能和呵护.那些做过的恶,不可饶恕的罪,在最后,温暖澎湃……爱的匮乏,需要充沛、清明、纯粹、无所保留的爱,才能慢慢填补。
唯一填不满的,是欲望和野心.而能给出这种爱的人,不会是同样恐惧的人,也不会是对世事充满警惕、审判、对错判断、利害算计的人。
唯有真爱美好,唯有真情让人感慨。。。
先说我的感想。
我喜欢这种风格的电影,人性本来就不简单,大家不可能都性情平和,温文尔雅。
女主确实够狠,该动手时就动手,绝不心慈手软。
反而是男主,开篇看到杀了一对老夫妇后给的理由,我还赞叹了一句。
然而,最后因为爱杀了自己的伙伴,而且给了自己一枪,感觉没有之前的狠辣。
真正的狠的人哪容易动心啊。
同情她的遭遇,欣赏她的美色,这确实会引起爱意,但难得刻骨铭心。
讽刺的地方很多,女主的母亲不得不提,还有就是bgm,在血流满地、面孔狰狞的杀人现场,响起柔和的音乐,非但没有抹去看到杀人的恐惧,反而增添了一丝诡异感。
但是这种违和感又会给人思考,让我们有一个机会来更加深刻的理解电影的主题。
我们选择一条路,它可能让我们变成亡命徒浪迹天涯,但也有可能让我们如同天使继续纯洁无辜下去。
1.男主不仅是霜打的茄子,而且嘴里还含着茄子……2.前大半段真是要睡着了,越往后你觉得女主要反转要当场干死父母+姐姐……到了墨西哥的某个夜黑风高杀人夜,再干死劫匪们……从此财务自由滴过上女中豪杰的逍遥生活!
然并卵,只是梦幻中的雌雄大盗,在小河边撕逼,女主为了每颗2000大洋的人头"为民除害"了(男主一开始就说过,这8000大洋能让任何人反水,那您咋就认为自己魅力大无边嘞?
嗯,想一下,人类都有这臭毛病……)3.彩蛋竟然是胖哥哥劫匪在歌唱……4.最后河边拔枪对射有点不科学吖,这么近,女主毫发无损的干死三个人?!
还可以。但还是不够狂野。我希望的结局是,她跟她妈对轰,然后双双倒毙。
最后匪头宁杀同伙,也要救妹子,这是动了真情吧。故事太毁三观,是要扣分的
有点点类似昆汀但又没拍出个啥驴马蛋子片
很不错的西部片
反套路西部片,人性阴暗面,无正义之屠杀,死的都很出乎意料反传统。。
还行
雕琢痕迹明显
1916年的电影水平
此片的经典程度不亚于《八恶人》
很牛的处女作,然而怪亲是怎么回事
太扯了也
没看明白,这是要表达什么样的意思啊?坏人也会做好事,好人也会做坏事?哪么最后这个女主把三个劫匪都杀了,这算是啥意思?男主把自己的小JJ打掉了?最后看的云山雾绕的!
还蛮有趣的~真的反转再反转
相当黑暗的一部片子,人性的阴暗面和虚伪在镜头下被放大得有点让人胆寒,一部非常有味道的西部片。
小花招,不错的电影,女主可是东木头的亲生女儿
紧张感十足,结尾的反转很惊喜!
人设逻辑混乱的一逼,zoom in zoom out 玩的好嗨,人物站不住脚再花哨都没用。
这个过瘾,可以欣赏下神奇的暴力
异类的西部片,一个心机婊的复仇、夺金故事,情节出乎观众意料,人物绝对颠覆三观。对中国观众来说,这其中还是有些难以接受的地方,但作为墨西哥边境的某个族裔来说,这也许不足为奇吧!
抱菊花可以,但是能不能给点润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