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陆
Oslo,奥斯陆和平协定
导演:Bartlett Sher
主演:露丝·威尔森,安德鲁·斯科特,耶夫·威尔布什,萨利姆·道,瓦利德·祖伊特,艾格尔·纳尔,多瓦勒·格利克曼,罗坦·凯南,Itzik Cohen,托比亚斯·齐哈库斯,塞森·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1
简介:Recounts the true-life, previously secret, back-channel negotia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ivotal 1990s Oslo Peace Accords between Israel and the Palest..详细 >
......信息量过低
电影本身很简单,就是双方谈判的场景,但题材不错。可据当时卸任的前美国总统卡特在自己的回忆录写道:1993年前几个月,巴以双方已经将谈判的事情透露给他
感谢马老师的推荐,我记得是看过,印象不深了,这次重温特别有感觉,在这个特殊的 时刻。
如果靠一块美味的松饼就能解决几十年的巴以问题就好了……影片本身中规中矩,几场谈判戏焦灼又平淡,直到帅气逼人的以色列外交官出场,才重燃我继续观看的欲望。
敌人也是人,同样渴望和平,这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如登天。秘密谈判通道使双方得以面对面,得以明白这个基本事实。如果和平,哪怕是短暂的和平在历史循环中再次显现,双方还是要就这一点基本达成共识。
每一个为和平奔波的身影,都值得敬仰
奥斯陆协议是秘密会晤的产物 顺利执行却遥遥无期;影片不同场景和氛围下的调色处理差别迥异
在和平之路上,有奋斗者,就有阻拦者,可惜友好交流的成果死于极端
宗教的,历史的,政治的沉重包袱压在巴,以双方政客的头上,使双方的和平谈判变得无比艰难。但再艰难的谈判也是终究会为对和平的期望让路。时间会证明,奥斯陆是通往未来和平的起点,虽然这条路依旧漫长。枯燥的政治片拍的很精彩,几个演员都很入戏。
宗教,历史,神的契约,应许之地。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有各自的立场,以色列这个国家不能同犹太民族画等号,但它却保持了犹太民族流亡欧洲时的传统,无法同当地群众融合,依附权贵加大了被排斥的力度。建设性模糊看似达成了和平却把问题留给了下一代人。
论美味的工作餐对外交工作的重要性
垃圾和税收真是绝了,但话说回来,到现在为止无论是阿拉法特的继承者还是扔火箭弹的都还没有领会到“垃圾和税收”的重要性,所以这个国家真正要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为电影来说,挺好的,环境场景单一,拼的就是表演,各个角色都比较有特点,随着谈判的深入,更高层次的官员加入,政治性越来越强。各国利益的抗争也很激烈。表现的挺好。但从政治角度看,就没有什么可看性了,虽然奥斯陆协定促成了巴以双方的和解,但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美国。
as good as tv gets
和平来之不易,哪怕是短暂的和平。
别再流泪牺牲了。
比想象得好
“每逢有人致力于消弭族群仇恨,总会有一些人强烈反对,但无论铸下什么错误,或意外引发哪些事件,我还是认为奥斯陆密谈是值得做的,假如我们无法与敌人面对面,聆听对方,明白对方也是人类,我们还算得上是什么?”
7.4 剧情其实没有什么惊喜,一句话就能概括,这种题材可能更适合看纪录片
对历史遗留问题,国际外交谈判,有了第一次近距离的了解。和平和生命是一切协商谈判的基础,务实,建设性,和无比的智慧。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别告诉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