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氛围作斗争很愚蠢。
”梓川最初是这么说的,然而面无表情说出这句略带冷漠话语的少年却为了麻衣学姐考试中间去大胆示爱,为了麻衣学姐连续几夜不睡觉。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每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人身上总有这样的特征,明知道每一个人都被圈在奇怪的氛围圈里,一旦打破就会让一切失衡,可是他还是这样做了。
这个男主的人设属于top,很聪明又真诚热情,唯一有点不舒服的地方就是每次枫出事情以后都不是学姐在身边😑😑。
“大家嘴上说着生活无聊,可是一遇到可能打破他们生活现状的东西他们就拼命把它阻隔在外。
”大多数人类都是不愿打破平衡的天秤,他们巧妙的衡量着自己社交圈的天秤,希望不被孤立,只是因为那样很可怜,即使他们深知自己身处人群之中也是孤岛一座。
麻衣学姐的出现就是那打破湖面平静的石子,于是这颗尖利石子明明在水中却无法化作细沙融入水中,这样的麻衣格格不入,无法磨平石子,于是就当石子不存在,人类的残忍与排外总是在无形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喜欢男主的那个妹子,不管怎么说也有些过分,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在重复着享受偷来的时光,却还想着用时间冲淡,当隐瞒开始执念中下,轮回就无法结束了,不是吗?
她明知道梓川有喜欢的人,却一次次把梓川卷入自己的暗恋里,我知道每一个暗恋者都希望自己的兵荒马乱也能影响到另一个人,可是这样的喜欢过于自私了。
想要成为姐姐的偶像最后也没有成为另一个人,父母的攀比,孩子被忽视的压力,难以掩藏的嫉妒,每一个平凡的人都那样曾经仰望过站在高处好像会天生发光的人,然后想“我要是成为她……”可是我们只是自己,在不甘后,憎恶后,向往后,就得俯下身看自己的平庸,我知道这个观点很悲观,可是我似乎就在走着这条路并且走到了最后的平庸,不再自命不凡也承认了自己的无力。
外在高冷的理央,内在却只是个患得患失的可怜鬼。
她说她的朋友只有两人,她说她的父母总是忽略她,两个理央同样缺爱的灵魂。
见到阳光少年的一瞬间就动了心,我很庆幸那个少年始终是那个少年,理央的动心表白,并没有拆散那两个原本相爱的人,哪怕他们矛盾查重,我想这就是爱情,可以吵闹,但是可以掌握分寸,你有你和朋友的空间,这不会妨碍爱情。
枫这一段是我看的最难受的,花枫和枫都是梓川的妹妹,都是切实陪伴了他很久的女孩子,“你喜欢熊猫吗?
一起去看熊猫吗?
”有没有一瞬间冷静的梓川也在透过这个存活下来的孩子去思念和心疼那个消失的孩子。
18年动漫开始连载的时候看过三集 刚好是到操场表白 当时就弃掉了 因为这种爱情在当时我看来很可笑 而在后面完结男主被人称为师傅开始 这补番就再也没能进入我的不番列表 而现在补完又有不同的感受 动漫是以为青春期综合征 这一病症开启的主题 把青春期的病症给具象化展现出来 来展示这一问题 反应出网络暴力 校园暴力等问题给在迷茫的年轻人带来的影响 我在高中也有青春期综合征 古贺的那一句因为一个人很丢人所以不想去学校 那句话我也能感同身受 当时的我很严重 放学得一个人躲到厕所到人都走差不多了才敢出校门 后来也克服了 当时候的我名正言顺的把没能交到朋友这个病因 自我暗示成了他们都是傻逼所以我不稀罕和他们交朋友 战胜了自己 是完美的精神胜利法 当然这里是影评交不到朋友这个巨大的悲剧起因我就不说不然真的偏题了 总之反应的青春校园现象绝不是空口无凭 不只是古贺的小团体现象 双叶的青春期寂寞感和妹妹受到的网暴也是真实存在的 能想要表达的把内容讲出来 能让人思考 让人正式 这点来看这就是佳作 恋爱这个外壳 其实讲的是救赎 男主受到救赎而去救赎麻衣 翔子和男主是双向救赎 而最后翔子也通过救赎男主 而得到了麻衣器官捐献的演出得到救赎 骚话并不是作品想要传达的内容 反观男主身上最不值得学习的就只有这点 不管是对陌生人的救赎或是对家人的救赎 如双叶所说的男主不会自己去挑战氛围 而会为了陌生人去挑战 这点才是真正该去学习的 这方面他真的可以称为师傅 当然我并不是在赞同道德绑架 而是在赞扬这颗对世界抱有温柔的心 麻衣为什么能对男主那么好 因为他真正的被男主救赎了 这是金钱颜值都给不了的 并不是因为男主一嘴骚话 把功劳归咎到骚话上才是这部番被误解的最大原因 导致真正的内核不能被理解
感觉剧中有些对话挺有意思的,就截图保存了下来。
有剧透!!!
有剧透!!!
有剧透!!!
挺喜欢这部剧的,感觉剧情紧凑,发展也自然。
虽然是一部动漫,剧情中也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桥段,不过感觉仍然很贴切现实,能让人有许多共鸣感。
下面就是截图了
这个好像是第二集
第二集
第二集
第二集
第二集
第三集
第三级
不知不觉保存好多了啊,也是佩服自己,哈哈哈。。。。。
最近入坑了一部叫做《青春猪头少年不会梦到兔女郎学姐》的日番剧。
老实说,刚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是拒绝的。
但在看了几集之后就被啪啪打脸。
这是一部伪科学的外衣包裹下的,丧丧的青春治愈系。
丧丧地治愈着。
这部日番剧描写的是一群患有被设定叫“青春期综合征”的青春少男少女们的故事,只会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神秘事件。
比如,停止演艺活动,回归平凡高中生活后突然被透明的“兔女郎”学姐,麻衣酱;因为被学长表白而被困在同一天、过于合群的古贺学妹;因为陷入自我矛盾突然拥有分身的双叶同学。
这类似于《世界奇妙物语》奇怪的设定,把青春期那自卑又傲娇的敏感心理夸大正是这部的特别之处。
那些陷入奇怪设定的青春同学们似乎都有一种超在乎自我,又超不在乎自我执拗。
某天,刷朋友圈,看到有人说,人总是爱自己胜过爱别人,但有时候又在乎别人多过在乎自己。
可是其实呢,有时候那个我们所在乎的“别人”不过是“别人眼中的自己”罢了。
只是这个“别人眼中的自己”真的是自己吗?
很可能,只是我们因为害怕孤独而讨好别人的自己而已呀。
就像这番剧中,为了融入她的小圈子,就算是熬夜也要刷话题,明明没有感情经历,却硬要说有的古贺学妹。
“大家用奇怪的眼光看着你,把你当成笑柄,为什么就不在乎呢?
”也许正是这种扯不出 推不进 敲打不到的“氛围”让这群青春综合症患者陷入各种奇妙的神秘事件。
而把大家从奇妙的神秘事件中拯救出来的,正是因撩妹功夫了得,被广大宅男称为“师傅”,看事通透的男主梓川咲太。
他对因为过于优秀而“被透明”的麻衣酱说:如果和大多数人保持一致 就又安心又安全就能不去看不想看的东西就能不去想不愿意的事情把一切都看得事不关己但是不能仅仅因为大多人都是这么做某个个人就理当遭受痛苦就算大家步调一致也不能说明这就是正确的。
对一直小心翼翼讨好他人的古贺学妹说:我又不是为了被全人类喜爱而出生的。
对不接纳自己的双叶说:讨厌你自己其实也没什么不好,我就是抱着“也就这样了吧”的想法在过日子的。
他就是这样给这些“青春综合征”患者“被讨厌的勇气”,让他们敢于和“氛围”对抗,呼吸自由的气息,帮助他们走出各种奇妙的神秘事件。
最能鼓励“青春综合征”的话语,其实并不是“你是最棒的”而是告诉自己,无论如何自己是世上独一无二的,不可被替代的,最可爱的人。
这部剧,可以说是青春期综合征患者们的一副冷门药剂了。
十月,新番如期而至。
转眼之间,已是良月末。
很多新番都已经更新了三四集,传说中的“三集定律”又可以拿出来晒一晒。
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相信大家有自己的追番计划。
这个十月,有刀剑与魔禁的神仙打架,有哥布林史莱姆的未播先火,也有着那偏安网盘却夺人眼球的喰种最终章。
而在这种大鱼争霸,虾米靠边的环境里,有一部番剧却脱颖而出,成为一只炙手可热的耀眼黑马。
这部番剧就是——《青春猪头少年不会梦到兔女郎学姐》《青春猪头少年不会梦到兔女郎学姐》改编自鸭田志一的轻小说《青春猪头少年系列》。
对于鸭志田一这个名字,我们可能不太熟悉。
但提到他的代表作《樱花庄的宠物女孩》,相信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鸭志田一笔法细腻,善于描写有关青春的故事。
在他的笔下,无论是青春期少男少女之间朦胧的情感,还是隐藏在那份情感之下的细枝末节,都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不同于孩子们的纯粹单一,也不同于成年人人麻木淡然。
他们情感泛滥而又敏感,犹如纯白的陶瓷,美丽却又容易破碎。
他们自卑却又骄傲,他们小心翼翼却又肆意妄为,他们一无所有却又意气风发。
所谓青春,就是由充满矛盾的我们组成。
《青春猪头少年不会梦到兔女郎学姐》描写的正是这样的故事。
作为一部校园轻小说改编的动画,它给我的观感十分不错。
满嘴骚话的男主,不矫情做作的女主都让我眼前一亮。
于是乎,我默默地将这部番剧加入我的追番列表中。
一部作品,必须要有“冲突”才能展开。
本作中有一个很有趣的设定——“青春期症候群”,作者将少男少女的多愁善感加以放大,具现成一个又一个的病症。
这些病症会引发一些超自然的现象,例如听见别人的心声,突然与别人交换了身体等,这就是“青春期症候群”。
因“青春期症候群”而引发的种种事件就是本作所依托的“冲突,而前三集讲述的就是男主梓川咲太与女主樱岛麻衣的故事。
梓川咲太的眼前出现了一个野生的兔女郎,她的身份是暂时暂停演艺事业,与咲太就读于同一所高中的高年级学姐樱岛麻衣。
为什么曾经的大明星会穿着兔女郎服装在乱晃呢?
就这样,观众们的兴趣被撩拨了起来。
原来麻衣学姐患上了“青春期症候群”,她的病症表现为无法被他人看见,也无法让他人记住,相当于直接从他人的脑海中抹除了存在。
于是,麻衣学姐穿上了兔女郎服装到处乱晃,想利用这显眼的装束分辨出谁能看到她。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病症呢?
作为一名大明星,本应万众瞩目,如今却消失在众人眼中。
截然相反的状况让人好奇。
麻衣学姐本是童星出道,后成功转型为超人气女演员。
因为被作为经纪人的妈妈欺骗去拍摄泳装写真,愤怒不已,决定报复经纪人,所以暂停了自己的演艺活动,插班到一所普普通通的高中。
当她插班进来的时候,班上已经形成了稳固的人际关系。
此时的麻衣学姐像个异类,格格不入。
她的身份太过显眼,其他人也不愿意被她的光环萦绕。
毕竟,没有人想要承受他人那如灼灼烈日般的目光。
对此,麻衣学姐也明白,自己也自然而然地扮演着空气的角色,游离在众人之外,成为一座孤岛。
每个人一开始都是一座孤岛,他们看着自己的太阳升起,又在落日的余晖中走向孤寂。
他们靠着波澜的海水眺望着彼端,祈祷的目光越过天际,与另一道目光相遇,碰撞在一起。
他们猝不及防,惊慌失措却又不敢放开。
他们紧紧相望,再也不是一座无人问津的孤岛。
少男少女们期盼着朋友,渴望着友情、爱情。
他们因同一个班级而走到一起,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属于他们的圈子。
他们下意识地排斥着那些有可能破坏掉这份平静的不安分因素,一道又一道无形的墙壁也就此竖起。
像围城一样,墙内的人出不去,墙外的人进不来。
男主梓川咲太同样是一座孤岛,因为“青春期症候群”的影响,他被人误解为曾经把三名同学打进医院。
舆论甚嚣尘上,终于尽人皆知。
因此,他被人孤立,除了两个朋友,所有人对他都敬而远之。
就连朋友的女朋友也来警告他,让他离他的朋友远一点。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两座在海中漂流的孤岛相遇了。
麻衣学姐的“青春症候群”愈演愈烈,已经从刚开始只有附近的人忘记她,看不见她演变为除了咲太之外,所有人都对她视而不见。
咲太成为麻衣学姐最后的依靠,她紧紧地抓住咲太的手,不愿放开。
咲太推测出,只要不睡觉,就不会忘记麻衣学姐。
他趁着自己清醒的时间,写下长长的日记,记录属于他们的时光。
三天的不眠不休,他的身体逼近极限,但他不愿忘记,不愿失去。
麻衣学姐看着他,在他的水里偷偷放下了安眠药,她选择了放弃。
麻衣学姐的面容逐渐模糊,在斑斓的背景中化成空白,随着风儿消散。
两座孤岛檫肩而过,顺着洋流飘向远方。
咲太再也看不到,再也想不起麻衣学姐,空荡的房间,寂静的街道,似乎有目光注视,是谁呢?
昔日的点点滴滴,是曾经拥有的证据,刻骨铭心的记忆隐隐作痛。
丝丝缕缕的碎片拼凑成一个完整的身影,浮现在咲太的脑海之中。
他跑到操场,奋力地大喊,他要打破那面墙壁。
声嘶力竭的呼唤化作纽带,再度抓住那座远离的孤岛,他们相拥而泣。
我不会放手,绝对不会。
再也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最后,我想送给大家英国诗人约翰·多恩写的一首诗。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约翰·多恩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
如果有一块泥土被海水冲刷,欧洲就会失去一角,这如同一座山岬,也如同一座庄园,无论是你的还是你朋友的。
无论谁死了,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
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有空看动漫,作者:鹿之兽”
主线:梓川咲太致力于解决妹妹枫被校园霸凌留下的精神问题,并让枫重回正常生活。
支线:解决一干人等的青春期问题,樱岛麻衣因为推出演艺圈而导致的不被人所见的问题、学妹被不喜欢的学长表白难以拒绝并导致时间循环的问题、女友麻衣和同父异母的妹妹相互嫉妒从而导致身体互换的问题。
额外任务:搞清楚梓川咲太的初恋牧之原翔子为什么会神秘消失,为什么会有大小翔子。
剧情给我的感觉就是梓川咲太是雷锋,孜孜不倦地帮助身边每一个出现问题的女生(男生没有人生烦恼吗?
)在此过程中梓川咲太抱的美人归,但很遗憾我根本没发现梓川咲太有什么个人魅力,也因此不能理解演艺事业如日中天的麻衣到底为什么会看上他,难道看上他特别会说一点都不好笑的骚话吗?
就算是感激梓川咲太解决了自己的问题,那也充其量是吊桥效应,犯不着这么善解人意地和梓川咲太相处。
总之,这番可以不带脑子消磨消磨时间,但没什么精彩的。
“人活着就是为了樱岛麻衣!
”如果这辈子只能再看一部番,我一定会选她完结撒花后突然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既是为动漫也是为现实的自己。
高三那天和同学激动的分享第二季要出的情形仿佛还在上一秒,之前高二暑假在沙发上看完第一集但是没钱充大会员看后续的经历如同是在昨天,现在我坐在一所普通本科学校的宿舍里,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地写下这段文字,在之后当我再重新刷这部番剧的时候又回想起来现在这段时光。
18年上映,21年第一次看,24年正式追完,故事中的师父师娘一直都在,故事情节一直存档在小破站,我却每天每年都在变,像是被谁踢飞的易拉罐,被风裹挟在海上。
人生又有几个这样的三年呢,而后之览者时,亦将有感于斯文。
噫吁嚱,逝者如斯夫,只是当时已惘然,此言得之。
最了不起的脆弱迷惘不过就这样
23年十一假期后进入了生病的状态。
生病的感觉就是很可怜,很脆弱。
享受关爱,但依然无法消解身体的虚弱,爱人去上班了,我的工作请假了,家里就剩下了我自己。
一个人沉浸在漫长的时间中。
因为难受,什么也做不进去。
这时候想起一位来访者和我提起《青春猪头》,想着去了解一下我的来访者在看什么吧,这样即是轻松的看番,又是在做正经事,我真是个小天才。
而且这个剧名还有兔女郎,能看美女也不亏。
带着一点也不纯粹的动机点开了。
番剧的气质很吸引我,画风,配乐,都很喜欢。
还有淡淡的节奏,总是带着某种清冷孤独的感觉,和生病时经受的寂寞有些相似。
特别喜欢作者创设的青春期症候群这个概念。
借用这个概念,把一些话题具象化了。
比如妹妹花枫经受了校园欺凌和网络暴力,身上真的出现了伤痕累累。
她开始恐惧和退缩,不能再出门。
并且出现了严重的解离,整个忘却了之前受伤的人格和记忆,以一种新的身份开始生活。
再比如麻衣学姐,虽然事业成功,但是内心她感受不到妈妈的爱,她怀疑自己是否只是妈妈的摇钱树,这份得不到爱的孤寂也出现在她的学校生活中,她被完全的忽视了,像是空气一样,没有人感知她的存在。
然后青春期症候群出现了,麻衣真的在现实世界中无法被观测。
这是一种很巧妙的呈现。
而这时候猪头少年竟然能观测到她,确认了她在这个世界的存在。
这是一种多么强烈的救赎。
“当电视上面具的我被无数人喜欢,可是现实真实的我、日常的我却被全世界忽视和遗忘,你竟然可以看见我。
你看见我,所以我存在了"青春期症候群,这种非现实的处理,确实把一些细微的处境、细腻的内心,用很夸张剧烈的方式呈现出来了,也很好的把握了其中情感的内核。
而这个剧的基调时特别冷清的,加上一些玩笑和黄腔,但背后强烈的情感其实是及其克制的,是隐藏起来的。
好像带着一份不忍心打扰任何人的小心翼翼。
也正是如此,于是乎,这些汹涌却无法表达的情感才变成青春期综合征吧,用这方式,无意的,去找一个能观测到自己的人,在放大的、重复的伤痛中,去找一个打破一切的机会,去找一个能挽救自己的人。
很有趣,这和现实中所谓心理问题的形成以及解决之道,也是很吻合的。
愿每个人被温柔以待,愿我们最绝望时,被温柔观测到。
正文字符数:2434轻微剧透,未观看第二集观众请谨慎食用。
封面和标题充满着令人误会的气息,毕竟是很多人不会说“喜欢”而是说“超喜欢”的兔女郎。
但相信我,“肉”的要素可以忽略不计。
兔女郎出场的几分钟让人兴奋,但是坚持过就好,之后纯洁得一塌糊涂。
并非不知世事的纯洁,而是即使提到敏感话题也能以冷吐槽的方式坦然面对。
没有如临大敌,没有纵情声色,很平静。
而这种平静,包含着巨大的伤感。
关于孤独本作的“观测理论”基于“薛定谔的猫”,这可怜的猫已经在各个科普视频里关进去无数遍,因而设定并不复杂。
有趣的是观测理论本身的价值趋向:不再被他人观测的时候,你就不再存在。
个人主义是孤独者的英雄梦想,悲壮的反抗。
但是,《青春猪头少年不会梦到兔女郎学姐》无疑与春物里的大老师相反,也就是,没有那么一个空间留给孤单的角色,甚至,整个世界在努力抹去孤单者的痕迹。
不再愿意遵循经纪人意愿,并且消失在大众视野里的前知名演员樱岛麻衣学姐,本意是追寻一个不被打扰的情景生活。
可换来的是冷漠的校园,在水族馆被撞到肩膀,甚至不能买到喜欢的奶油面包。
我们见过太多豪情状语,那是一种安慰方式,他们会说“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
不对的,这种孤独无关于此,也不会止于此。
不是功利,而是情绪,无关胜负,因为常常一败涂地。
这不是用“小城市”或“大城市”能偷换解答的命题,大城市人人孤独,但是高效的运转并没有留出所谓“孤独者的后花园”。
当脱离这个价值体系,不再具有利益属性,也不必被强制在某个“必须共同消磨一段时间”的环境时,孤独者依然孤独,依然无人问津。
即使不抖机灵,技术进步似乎也是不错的解决:一名店员甚至无店员的便利店,自助通过的地铁闸机,从快递员到储物柜自取的物流……但这解决不了人对于另一个人的回应。
爱上人工智能算不算爱情?
其实提出这种问题,基础的参照依然是人的感情,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回应。
其实问出这个问题第一步就错了,既然是不一样的,就不能在有人想要其中一种时候,拿出另一种说:“你看这两个很像,你就接受吧,不然我和你辩论。
”在《青春猪头少年不会梦到兔女郎学姐》里,即使不被周围人观测,樱岛麻衣学姐依然可以用手机、举起蔬菜(萝卜?
),而且做车要刷卡。
所以,剧情里安排学姐买不到面包时候吐槽“直接拿”的,跑题了。
肉体怎么继续运转,根本不是这道“猪兔同笼”的题眼。
而是当我们注定孤独时候,可不可以再多留出一点空间。
如果说《异乡人》里的“罪行”还有道德上的探讨余地,那么没有伤害任何人的麻衣学姐何辜?
正如主人公咲太所说,这是与“气氛”的对抗。
在那个被宣扬无比纯洁却遍地圈子与霸凌的“美好校园”,以及更加残酷的“社会”面前,争取一个“不融入”的地位。
这不是给KY辩护,而是探讨歌颂服从之外,有没有另一个空间。
如果要么是“吹”,要么“黑”,但是,可不可以不要说“不吹就是黑”。
男主咲太起初觉得“与氛围对抗很蠢”,但是面对麻衣学姐,愿意向仅有的两个朋友喊“救命”,愿意陪她一遍遍询问路人是否还有印象,愿意帮她卖那个没办法自己买到的奶油面包。
我想,除开情感,作者想要传递的或许是,面对那些被氛围排斥的“异乡人”,至少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哪怕只是站在他身后。
我当然也想过“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冷漠边边站”的幻想。
有梦是好事。
但我当然不奢求那个庞大怪物会改变,麻衣学姐面对的,是整个世界的冷漠。
不一定有办法,不一定能解决。
但至少,还可以还可以陪着她啊。
关于标签本作开头使用了大量标签:“兔女郎”、“学姐”、“童星”……但我很喜欢截至目前(第二集)的安排,标签只在开头昙花一现,只是噱头,无关本质。
在绚烂的满身标签之下,是一个会哭泣,会流泪,会惧怕消失而发抖的女生。
虽然我不能给她拥抱,但我真的希望在她难过的时候,能有个人就那样抱着她。
没有英雄,没有明星。
像FGO的玛修:“不是什么勇敢的战士,也不是故事的主题。
只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女孩子。
”非要给麻衣学姐标签的话,那也会是:一个很可爱的女孩子。
标签带着你看满地的六便士,抛弃它才能找到月亮。
关于相信万物皆可怀疑,但我无法承担不相信一个青春期孩子的后果。
孩子总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大人只相信自己看到的。
逻辑是这样一种语言:它隔离了大部分“蠢大人”,但他也伤害了一部分“诗意的大人”。
但是用逻辑捆绑孩子的时候,是一股推开他们的力量。
本作的核心——青春期症候群,就是一种现象。
你当然可以评价说:“这不合逻辑。
”“这不合基本的物理规则。
”“这不是现实。
”甚至,你也可以猜测这不过是得不到关心的孩子编造的又一个谎言,只是想让你抱抱她。
可是,不合逻辑又怎么样呢?
在华美一个没伤害别人的孩子,甚至是处于受害者身份的孩子,我愿意多给他一个空间,让他去任性一次。
尤其面对麻衣学姐的时候,相信她可能是随意之举,但抛弃她可能就是永远的失去,可能就让她被名为“世界”之物抹去之前心中再无温暖。
我真的承受不起。
“在孤独中成形的事物,往往也能用来救赎孤独。
——奥利维娅·莱恩《孤独的城市》”说起来麻衣学姐遇到咲太,是孤独的人遇上另一个孤独的人。
同在一片苦海,方才懂你喜乐。
很多青春期的懵懂感情,也无非是其他同学围成一圈的冷漠里,我愿意陪在你左右。
这其实不一定是爱情,只不过是某种相信。
可这种相信,也很难得啊。
关于高手过招《青春猪头少年不会梦到兔女郎学姐》的台词很有趣,从来没有说“我想和你一起起床”那样修饰。
当然,也没有“你怎么迟到了?
”“对不起对不起。
”“约会都迟到,真抱歉我们不合适。
”这种庸俗对话。
对话阶段,可以称之为神仙打架。
不只有高深的烧脑,平常的交流时常会让人觉得“我的天,这话还能这么说?
”“我的天,这么说还没被打?
”等系列感觉。
类似深度参见春物里的大老师与雪之下雪乃哲学对谈。
因此,请提前准备笔记本,并做好随时截图准备。
当然,三刷四刷也是可以的,不过现在剧集进度不够,暂不推荐。
尾声当你遇见她时,不一定要假装关怀、假装理解,那不一定是她想要的。
但是,至少,不要让她因为孤身一人,被整个世界无情碾压过去,兔女郎学姐很可爱,不要让她消失啊。
即使没办法帮兔女郎学姐证明她的存在,这里还有一个扫一扫就能存在的二维码。
拿起你的小手机,做它的大英雄。
没有人喜欢孤独,他们只是不愿意失去朋友,不愿失望罢了。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青春猪头不会梦到兔女郎学姐》的双叶篇结束了,这位眼镜娘的故事只有短短两集,剧情完整度比起前两个篇章稍有欠缺,但在她的故事里却从头到尾写着“孤独”二字。
“孤独”一词,常见于青春伤痛文学。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有着蓬勃的生命力,过剩的荷尔蒙驱赶着他们。
他们四处寻找,希望有人能够停下脚步,听一听他们内心的苦恼。
愿意驻足倾听的人,我们称他们为“朋友”。
在双叶理央的故事里,她只有两个朋友。
一个总是特立独行,像一只引人发笑的企鹅。
另一个则在人群中光芒万丈,是热情温暖的翩翩公子。
而她自己,像是一个玩捉迷藏的孩子,藏得深深的,却又等待着那个发现她的人。
企鹅和翩翩公子找到了她,他们三人成为了朋友。
三个性格迥异的人关系和谐,相处的模式奇怪而有趣。
那只企鹅叫做梓川咲太,翩翩公子叫做国见佑真。
企鹅是一个麻烦的家伙,他总是惹上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他坚信这是所谓的“青春症候群”,这是一种能够引发奇怪现象的怪病。
双叶理央和翩翩公子常常为这只企鹅绞尽脑汁,虽然嘴上损着他,但还是为他尽心尽力。
毕竟,他们是朋友。
而翩翩公子对于双叶理央来说,是第一个发现双叶理央的人。
在某个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的下课时间,翩翩公子带着一块巧克力面包找到了饿着肚子的双叶理央,好像腰悬宝剑的王子,用善良和煦的微笑叩开了她的心扉,于是她的视线再也无法从翩翩公子的身上移开。
人呐,总是曾经沧海难为水。
如果第一个是最好的,那么后来的就再也排不上号。
两个朋友,双叶理央默默喜欢着其中的翩翩公子。
企鹅总是笑着打趣她,让她表白算了,但以她那不坦率的性格怎么说得出口。
再说了,这样的友谊就已经弥足珍贵。
友情啊,多么美好,它是孤独的死敌。
在短短两集的动画中,我们知道,双叶理央的父母常常不在家。
在上高中之前,没有遇到两人的时候,双叶理央一直是一个人,独处总是理所应当的,孤独似乎并未来到她的身边。
但一旦知晓了友谊的美好,孤独这东西就在她的心理滋长了出来。
世间最残忍的事情不是不曾拥有,而是得到之后再度失去。
终于有一天,翩翩公子有了女朋友。
为了不破坏他们之间的感情,双叶理央深深埋藏起自己的心。
再之后,企鹅也有了自己的女朋友。
两个朋友都有了自己的生活,双叶理央感觉很害怕,不知道他们会不会远去。
无论是翩翩公子还是企鹅,都早已经成为了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不想回到一个人的世界。
双叶理央体会到了孤独的恐惧。
她不想拖住两位朋友的脚步,于是她偷偷注册了社交媒体的账号,在上面发布自己的私密照,试图让新的人找到她。
她强烈的自尊心不能容忍这样羞耻的方式,但她又渴望他人的友谊。
矛盾的心理促成双叶理央的“青春症候群”,她变成了两个人。
世上有没有一模一样的人呢?在那些都市传说中,世界上有三个长着同样面孔的人。
这两个人都是双叶理央,一个竖起了马尾戴上了隐形眼镜,代表她的渴望。
一个仍旧素面朝天,有着强烈的自尊心。
她们一个住在家里,往返于学校,一个寄宿在网吧,害怕又焦虑。
企鹅发现了她们俩的秘密,作为朋友的他在两个人之间奔波,想阻止其中一个发布照片的行为,并试图让她们变回一个人。
这样的事情怎么会简单呢?两种极端的人格,却同样不坦率的性格。
企鹅频繁地游走,让翩翩公子也注意到了。
翩翩公子对企鹅说,如果双叶有事一定要及时通知他,他会立刻赶到,两人会心一笑。
往返学校的那个双叶理央因为那些照片被人骚扰,她紧紧抓住企鹅的衣襟,躲在他的身后,像一个曝在阳光下的蝙蝠,无处可逃。
惶恐不安的她把一切都告诉了企鹅,企鹅拿起电话,于半夜之中把翩翩公子叫了出来。
看着微笑的企鹅与匆匆赶到的翩翩公子,她忽然明白了自己不是一个人。
他们在海边一起玩着烟花,火光温暖明亮,两人的面孔愈发清晰。
在这个漆黑的夜晚中,三人约好一起去看烟火大会。
而另一个双叶理央在大雨之夜不知所踪,企鹅迎着风暴来到了空无一人的教室里。
幽深阴暗的房间如同双叶理央此时的心,自卑而敏感。
企鹅向她提出烟火大会的邀请,她向他愤怒地大吼,宣泄着自己的情感,歇斯底里得像一个失去玩具的小朋友。
而企鹅却因雨中奔跑,疲劳过度昏了过去。
在医院的病房中,这一个双叶理央也终于释怀。
她拿起电话,对着另一个自己说:我也想去烟火大会同样的愿望让两个双叶理央变回了一个人,她和企鹅、翩翩公子坐在台阶上望着远方,如流星般耀眼的烟火铺满天空,照亮了每个人的双眼,是谁在看着这闪烁的星辰?
许下怎样的心愿?
她对翩翩公子表明了自己的心意,却没有要求回答。
她眼前似乎浮现出曾经的过往,是啊,在那个漆黑的夜晚,在那长长的沙滩上,那个被认为会离去的翩翩公子和笨拙的企鹅围在她的身边,挡住了呼啸而来的风,点燃了那温暖的烟花。
是啊,因为我们是朋友,所以你们不曾离去。
如果我迷失大雨磅礴的夜晚,你们也会在漆黑一团的教室找到我,带我走出那孤独的牢笼。
能有你们当朋友太好了。
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写道:没有人喜欢孤独,他们只是不愿意失去朋友,不愿失望罢了。
我们总在拒绝着别人,何尝不是怕失去罢了,有谁会希望着孤独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倔强的死小孩,在自己圈起来的地盘上对着路过的人张牙舞爪,却又希望有人能够向自己伸出手,带自己走出去。
直到有一天,有人向我们伸出手。
我们愣在原地,扭扭捏捏,犹豫不决地走出自己的困境,第一次品尝到不同于孤独的东西。
那种东西,我们称为友谊,而伸出手的人,我们称他们为朋友。
双叶篇的篇幅只有两集,相比于那些青少年的爱情,这样描绘友谊的故事会更难把握。
但我在看的时候,村上春树的这句话总是围绕在我耳边,也就顺着写了下来。
关于双叶对国见的感情,有人说,风陵渡是郭襄的不能忘,铁罗汉成张三丰的空惆怅。
双叶于国见大抵也如此吧,心里有座坟,葬着未亡人。
双叶篇的简评就到此为止啦,借鉴了江南大大的《龙族》写了两段话 ,我们下期再见。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有空看动漫作者:鹿之兽ps:动画资源已经收集在公众号中,欢迎大家关注哦
有什么比以为自己点开了狗粮番,结果三集之后男主开始开后宫更令人窒息的吗🙃
121—一星—爱情??—“我一点也看不懂讲的啥”
故事好无聊,只有前四集激动了一下,后面急转直下,土味撩也变成性骚扰,完全是为男性服务的yy剧。
不知道在想什么
就很妈的难看。我真的过了喜欢动漫的年纪。全部是媚男媚男媚男,擦边球一样的走“后宫”,妹妹的声音恶心得我隔夜饭都要吐出来(看到最后一集:就这?)学姐像一个合格的“正牌”,适度的表示理解,适度的表示占有欲。男主和种马也差不多,所有女生都无条件信任他。就无语。太难看了太难看了
看过的轻改有限,已然有物语+凉宫+冰果即视感,据说剧场版是量子物理版石头门,对于追寻高密度阅读的我,轻小说的信息量也太悠闲了呢……自闭中二病写轻小说、恶趣味废柴画漫画,创作者的目光似乎总是停留在被霸凌的中学时代,想要看到更加丰富的母题,这样的业态什么时候才会改变呢
姐姐妹妹互换身份那一段太牵强了,真实情况是那位母亲以前怎么做的以后也会怎么做,有些人是不会变的
时隔四年直到被第二个人推荐催着看才终于捡起来看完,原来当初是被中二的操场告白尬跑,学妹的江之岛告白也很……隐隐约约看到很多影子(比如学妹篇也太漫无止境的八月了!)。虽然满脑黄色废料但很温柔正经可靠的咲太还是不错的男主人设呢,而麻衣学妹的定位也很棒,很喜欢两人的日常相处,最后一集坦诚和好的场景忍不住为纯爱欢呼。青春期综合症还真是很好的脑洞呢。
(67fgf)
【bilibili】在大量性骚扰中发现少量剧情,编剧为了能让受众群体代入真是煞费苦心,看完的死宅都有自己也可以风轻云淡地骚扰美女被死心塌地爱上然后开个后宫的自信。第一集对女性的生理期羞辱就在筛选受众,妹妹也拿来当意淫点也算是这类动漫的基操吧,恶心。
3集讲完别的番剧一季的故事,神了
爱看乔峰还是段誉?前者虽然没有后者那样循序渐进,却也不会弄得虚伪无比。世界系的,太世界系的,凉宫和折木是主动去寻找,比企谷虽然不是,也至少在承接委托,而梓川呢,事件一个一个自己往他身上跳;争先恐后地在单元里治愈创伤。第一层是角色先假装实现愿望,再被男主治疗一次,第二层是观众被治疗一次,第三层呢?大他者?如果对所谓氛围/空气的讨论仅限于成就男主的救赎,那些量子力学怕也是白搭了。
虽然只看了三集,但不打五星我对不起自己的看的这么开心。这番简直就是近几年越来越蛋疼的校园青春动画里的一股清流中的清流,豆瓣的这帮给动画打分的逼,一年比一年傻逼了。
这部番最强大的地方不是剧情,而是将青春期的困惑和焦虑具象化,让观众可以切实体会到这一切。(枫篇真的把我看哭了)
这青春期综合症可以这么刺激的么?天赐一个如此知性的学姐?下来就给你当兔女郎老婆?樱岛麻衣篇的故事其实在致敬未闻花名?古贺朋绘篇是土拨鼠之日?哎呀我莫名觉得这篇章最后的海边告白好虐神马鬼~双叶理央篇直接人格分裂+影分身术?妹子你坦率点啊~丰浜和美篇是妹妹和麻衣学姐互换身体,请问这是非性转版的君名么?最后的妹妹篇因为网络暴力这妹子先失忆着活了两年,然后恢复以前的记忆又忘了这两年的东西?这病可真太刺激了~所以最后其实牧之原翔子是被猪头少年幻想出来的么?应该是这样实锤了,不然怎么可以随地大小变~麻衣学姐这个属性也太舒服了吧,咲太师傅果然全场MVP骚话漫天,校园四霸果然名不虚传啊~这部番居然对量子力学和量子纠缠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关于薛定谔的猫也有了挺靠谱的科普,这实属我没想到的~
到底为什么要看这么男性向的番……从妹妹钻哥哥被窝,到男主满口骚话评论学妹身材,再到四个姑娘齐聚男主家吃早饭……后面就快速刷完了……
看完简直胃疼
其实看的时候感觉还可以,但是回想起来画面实在是...很崩,剧情也略傻(有什么解释不清的就用量子力学瞎说?)。
真的一般,这个分数高得就离谱。
真的吗真的吗,真的会有美貌又温柔的学姐学妹陷入人生难题需要热爱语言性骚扰和熬鸡汤讲话宛如中年油腻大叔的男主角拯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