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是短评,但超字数了,才改在影评来写。
107分钟的电影,其实很难说完一个完整的故事以及它的全部细节点。
能感受到故事精髓、精华是个很重要的观影技巧,甚至,适应电影带来的观感也是很重要的技巧。
虽然起初我也是冲着僵尸去的,不过剧情开始之后,我主要看的还是以两对主角的爱情为主,这样我会更容易能入戏。
主看点和期待点的转化,那么这部电影其实可以变得有趣,真的可以是喜剧片。
僵尸的剧情,它们出境戏份,可以看成情侣间的爱情磨难,其中描述当时的历史背景也是能初步还原,代入感是有的,描述一下差不多就够了。
戏里有一幕,是达西放出食腐蝇找僵尸,这是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幕。
观影全程使用了玛德制杖的表情。
整部剧就是卖粉丝一个情怀,强行注入流行元素,特别生硬违和。
*班内特姐妹打斗的画面害得我尴尬症都犯了,放过少林寺放过孙子兵法好吗。
*各演员:演技不够颜值凑。
*达西先生憋说话,吻我就行。
………槽点太多都不想吐了。
……*第一次求婚那里……导演你怎么回事,各种av桥段欺负我们书读少吗。
*这么多版最讨喜的表哥。
*五毛特效……结局,WTF竟然能俗套到我完全没有想到!
看了豆瓣评分做好心里建设打算刷一个不用脑的电影,还是被不走心的台词、敷衍的行礼给刷新了下限。
完全不知道片子的点在哪里?
恐怖气氛没渲染到位,所有人都和原著相差甚远,场景切换不流畅完全是为了刷遍原著经典台词?
演员演技怎么回事,和暮光一个水准啊对原著党不友好,新人显然也接受不了这种古怪设定。
烂剧
傲慢与偏见是我买的第一本原版小说,就是那只小企鹅,也是我通篇读完的第一本原版经典小说(我可以说其实经典小说我一共就读完了这一本原版吗捂脸)利兹和达西是从我小时候看中文版小说起就超级萌的一对,我也几乎看完了傲慢与偏见所有的影视作品,包括了好几个版本的连续剧,迷你剧还有电影,情节都可以倒背如流了,所以这感情之深的。
同人小说我接触不多,基本就是国内的某些IP作品,能让人喜欢的并不多,一来多数是网友自发,质量层次不齐,二来别人的YY未必能动我心啊,所以索性表看了自己脑补。
国外小说的同人作品更是基本没看过,这次要不是有这么个噱头劲爆的电影出现,我这个年龄估计再也不会主动去寻觅同人作品了。
前戏做了那么多,到正题了。
可能是事先做好的心理建设,并没有太高的要求,所以结果还是不错的,傲慢与偏见的初衷是女性婚恋自由的主张,不能说是女权,也算是女性对自我价值追求的一种呐喊,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部同人作品还算是切题,将女人们全副武装,不要说本来温柔贤淑的简也可以打打杀杀了,本尼特家剩下了那群烂番薯竟然也擦起了枪管。
剧情走向来说,前半基本按照原著进行,在原著的路线上插入了斗僵尸的种种,但后半速度快得有点偏,我不知道同人小说是怎么写的,但是电影里利兹对达西的情感转变也太快了,没有过度,要不是我看过原著,估计得翻白眼。
最后的高潮戏码也来得太快太突然了,老娘被吓到了,我还没看够利兹和达西互相眉来眼去呢。
从角色设计来说,同人小说的好处就是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重塑,主角当然是完美得愈加完美了,亮点倒是那几个原著中的迂腐反面典型突然可恶得很可爱,尤其是柯林斯表兄,成逗逼代表了作者好像不是很喜欢宾利,这受气十足,换完美简主攻了。
就电影选角来说,这么胡扯的电影可能也就这样的能力了,莉莉詹姆斯最近人气涨了还不觉得,这个利兹于我还是太稚嫩,还行吧,男性里只有达西还能看,其他都不知道是什么鬼,宾利和维克汉姆真的不过达西大大的声音是肿么回事,谁来解释一下。
经历了这么一部电影,我突然间对经典IP的同人改编有了兴趣,看书就免了,不知道还有没有电影会涉及,很期待经典再现和经典恶搞两种刺激并存的虐心度。
电影《傲慢与偏见与僵尸》,算是一部混搭的电影吧,世界名著《傲慢与偏见》加上先下流行的僵尸题材,至少很新颖,因为我没读过这部小说,所以只能百度一下,讲述的是班内特一家五个女儿在母亲的安排下寻找爱情的故事,大概是这个意思,而到了电影里面,其实主要讲的就是伊丽莎白和达西,次主角简和宾利终成眷属的故事,反面人物则是维克汉姆。
我觉得这部电影最搞笑的地方是,一改英国贵族,或者说上流社会小姐们翩翩而行的形象,电影里面的小姐们则是有事没事擦擦抢,行走中都可以KO僵尸爆头,打完僵尸该干什么干什么,喝茶跳舞依然淡然。
传统的英国小姐都是束腰到一尺,挤出乳沟,露出半个胸,打折小阳伞,穿着大蓬蓬裙,这种形象根深蒂固了吧,电影里面呢,还是束腰还是挤胸,不过裙子到时没有太蓬蓬了,也是为了打僵尸方便吧,人手一把枪,帅呆了。
在第一次相遇的舞会上,达西和宾利,特别是达西,看到班内特家族五姐妹犹如霹雳娇娃般暴打僵尸的身姿,差点就流口水,这点我觉得还不错,这才叫上得厅堂,抡抢打僵尸,女人的榜样啊。
还有就是检验僵尸神器:苍蝇,对啊,很简单的道理,苍蝇对腐肉最敏感,美国这么多现代僵尸电影里面都没出现过你这个梗,还不错。
至于互生好感,生死相许的情节就没什么特别的了,传统故事吧,这部电影的亮点就是名著和僵尸混搭,没什么特别的,看看就好。
傲慢与偏见,这类的题材被拍过很多次了。
原著就是讲女性为追求自己的真爱,宁可不接受父母指派的婚姻。
关于父母指派婚姻这点,好像一直到现在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现在看傲慢与偏见都很有现实意义。
还有类似的,写傲慢与偏见的作者的,《成为简奥斯丁》,还有一部是李安导演的《理智与情感》都是类似的题材。
这部也差不多,从电影的名字上就能很容易看出来,把女主角的傲慢与偏见的故事,加上了他们一起打怪的过程,所谓的打怪,就是打僵尸的过程。
整个英国都法神过了僵尸传染的疾病,大批的人变成了僵尸。
女主是家里的老二,她们全家四个女儿,各个都是武艺高强。
男主是个年轻的军官。
按照一般电影的套路,一上来男女主角都是相互讨厌的,女主嫌弃男主太冷酷无情,男主确实很能装。
随着故事的推进,女主的冒出来一个个的追求者,但是,种种的因缘巧合,都没能在一起。
最后,发现有人想利用僵尸搞政变,男主和女主合作,一起挫败了这起阴谋, 男主昏迷之际,女主做了表白。
最后的结果一定是男主顺利康复,王子和公主过幸福的生活啦。
故事还是很老套的,顶多有几个镜头很香艳而已。
看不看都无所谓吧。
我四星推荐,我觉得,首先这个题材绝对新颖,然后拍的动作和特效都很好看,仅仅这两点就值回票价了。
再说,导演最后把故事圆了回来,而且还圆的不错,这就不是一般的功力了。
从情绪的发酵上来讲,能够将恐怖的气氛和搞笑的内容融合到一起,同时还时不时的把原著中的经典再让观众们回顾一下,我觉得已经很不错了,所以,推荐。
18世纪英国文学名著《傲慢与偏见》的故事情节早已被世界所熟知,影视化的作品从电视剧到电影经过了1个多世纪的无数次演绎,更是早已耳熟能详。
当这种经典的爱情加入了僵尸的元素,会演变成怎样的剧情?
英国乡村19世纪初的田园生活加上cult风,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傲慢与偏见与僵尸》主旨保持不变,依然是一个年轻女孩的爱情故事,然而故事矛盾并不仅仅是自己所要的爱情和主流爱情观的冲突,还有和僵尸战斗的生存问题要面对。
个人感觉,之所以加入了僵尸元素,想达到的目的,一是夺取观众眼球,毕竟现在丧尸片正火,第二是更好的突出原著的主题——究其本质,僵尸的出现还是为了激化择偶的主要矛盾。
拿起刀的女孩是不是更容易让人产生征服欲?
在电影中,女孩子们面临两个主要生存矛盾:一打败僵尸获得最起码的生存权利,二嫁个有钱人。
影片开篇即进行了背景介绍,所谓僵尸横行,民不聊生。
在一片类似绝望的环境下,我们看到班纳特家的日常:父亲依旧是那么的开明,母亲则是妇人之见,而五个女儿各有各的不同。
她们的相同之处是:都曾经到中国河南少林寺学武功!
曾经的五个女儿围坐在壁炉边读书、刺绣、弹琴的场景被在底下切磋武艺所代替。
这个时候,功夫已经成为一个人生存下去的必备法宝,自然也成为她们特立独行的标志。
看似柔弱的简依然可以独自面对僵尸僵尸虽然横行,病毒虽然蔓延,但人们并没有放弃最原本的生存方式。
大家还是会为了择偶选择一个大宅举办舞会,毕竟,生活还要继续,不能为了躲避僵尸而不进行社交,因为更严峻的问题是要把女儿嫁出去。
于是,热闹的舞会还是吸引着人们。
在这个舞会之上,早已熟知剧情的我们自然可以看到两对男女主人公登场,也即将意识到“傲慢与偏见”的产生。
有意思的是,当舞会进行到一半时,僵尸的出现反而让一切升华为高潮!
在我看来,舞会的前半段几乎是无聊的,而后半段的杀戮才是可以衬托五位佳丽,或者说衬托出伊丽莎白的与众不同。
独立个性、精湛武艺、身着华服却可以手刃僵尸让她的魅力一下子凸现出来!
傲慢的达西先生也为伊丽莎白的“武艺”所惊艳。
舞会上的杀戮你当然对中国武侠中轻灵的打斗并不陌生,女侠们的凌波微步、玉女心经等等自然也都烂熟于心。
然而,19世纪的英国少女,穿着维多利亚式的服装,在打斗中凸显出的力(将中国剑术和搏击结合)和美(不时露出大腿和半裸酥胸)还是很少见的吧!
外加美女和僵尸这两种反差极大的物种,更增添了视觉刺激:少女们在舞会上的舞蹈够好看,爆头僵尸也是绝不手软。
一柔一刚之间,看到的是特殊时期下的“新女性”。
去舞会也是去战场都说情场即战场,同样,战场也是培养感情最好的地方。
随着故事的进一步推进,生存矛盾和情感都上升到高潮。
“拿着刀生存”已经成为伊丽莎白这个战斗中的新女性的主要坚守阵地。
幸运的是,她所芳心暗许的达西先生看重的正是她这一点——身为抵抗僵尸的主要战斗者,他所需要的也是一个可以和自己并肩作战的“打女”。
两人在解除了矛盾之后,从僵尸腹地一路杀回来,其实早已将“革命情感升华了”。
所以,接下来的大欢喜结局是完全可以预料到的,而电影最后留下的僵尸大举进攻的“尾巴”,则是进一步说明,两个人的婚后生活依旧是在战斗中携手前进——僵尸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成为他们婚姻可以平等继续下去的保证了。
伊丽莎白的独立在于她要掌握自己的命运
两对佳偶终成眷属无论是原著还是新的改编,不变的是伊丽莎白的幸运:身为一个几乎与当时社会氛围格格不入的女性,她幸运的拥有一个开明的父亲,可以支持她的个性,也幸运的遇到一个达西先生,懂得欣赏她的独特。
所以,无论是从僵尸群冲出重围,还是在择偶的过程中获得青睐,女孩子除了自身的优秀外,还需要一些运气。
这样,你才可以过上自己理想的生活。
与爱迪生定义“天才”相类似,理想婚姻也是需要1%的幸运和99%的汗水,而这1%的幸运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2016年3月21日13时8分(影评原创 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或约稿请提前联系作者 获得许可)
这部名著恶搞电影令很多人失望了。
原因在于大部分观众分为两派:原著粉和僵僵迷。
对于原著粉来说,把恶心恐怖的僵僵带到浪漫美丽的庄园就已经过分了。
况且男主长相平庸没有魅力,单凭这点就没办法打高分。
而对于那些冲着僵僵们去的重口味爱好者,本片又太保守了。
几乎看不到富有视觉冲击的镜头,也完全没有紧张感。
(因为大家都知道女主和她姐姐最后还是会心想事成嫁给如意郎君的。
)尤其结尾有点潦草,很多细节,比如“四个末日黑衣人”交代得不够清楚,所以扣分。
我属于即是喜欢原著小说又喜欢看各种改编,并且接受有植物或者人类打僵僵的。
在双重失望的打击下,依然觉得这部电影的娱乐性还是可以的。
尤其是达西第一次求婚被拒后,懊恼不已跳入河中游泳一段,应该是拷贝自95版电视剧里科林叔的那段经典泳戏,形似而神不似,令人不禁失笑。
本片女主自称从河南少林寺学艺归来,闲暇时读的书也是《孙子兵法》。
所以我大胆猜测本片导演应该是贯彻中国武学中的“点到为止”。
很多内容就是不展开,僵僵就是不吓人,就是不让你们看得爽。
就好像女主说得那句中文(似乎夹杂沪语“侬也算读过《孙子兵法》?
”)谁也听不清她说得是什么,但意思到了就行。
三星,不带偏见。
根据AU类同人文改编的电影作品,目前最喜欢莉莉·詹姆斯主演的《傲慢与偏见与僵尸》。
什么?
你说《五十度灰》?
装作听不懂的样子路过...... 豆瓣电影的评分目前才5.8分,我想大概是因为很多原著粉对让僵尸搀和进来戏说接受无能吧。
对于这部分观众的心情我是理解的,但它的定位本就是同人,所以不妨尝试放宽条件来欣赏这部影片,一定会发现很多惊喜的。
我所看过的第一部《傲慢与偏见》同人剧是《死亡降临彭博里》,讲达西夫妇婚后被卷进一场谋杀案,伊丽莎白化身侦探解决案件。
这部影片是正剧风格,然而达西 夫妇与原著的偏差实在太大,相比之下作为喜剧的《傲慢与偏见与僵尸》在选角方面更成功一些——除了达西不如人意,略显稚嫩,哑音说话让观众难以入戏。
凑合吧…莫名其妙的很有喜感,有种前端日子猩红的味道,不过不推荐看,看得可困了…事实证明光有个达西的名字还是不够的…颜值也得跟上
这样也行T——T...果然节操也是要偶尔放个假。
太!巴!菲!了!简直是参考整套Buffy-Angle啊!达西演员说话像鸭子,太难听了。贝内特家五个闺女不是期待中的淘小子模式,但因为像Buffy看得也算开心。小11演柯林斯先生,笑死我了;维克汉姆是大西洋帝国锡兵啊啊啊!拒婚一段打斗本来还挺好的,但随后又流俗了。多处致敬以往版本的P&P,倒是蛮贴心。
这个版本我希望Elizabeth和Mr.Collins在一起 :)
期待已久,可惜既不搞笑也没有把僵尸和原故事结合起来,浪费了帅哥美女演员表,波特曼的退出很明智。
很好看啊 不明白豆瓣评分为什么比IMDB上低
这是什么鬼?
+感觉剧情还挺忠实原著的,以为只是套用个设定,结果烂尾啊气死我了!为毛男主不惜割脑要让理智的僵尸群变坏呀,为毛他们不攻击男女主啊,为毛四骑士就打了酱油僵尸也没打完啊。如果是为了拍续集的话,对这部也太不负责了,连个大高潮都没有。
3星,本质是爱情片,年轻人谈恋爱喜欢端着, 傲慢产生偏见,偏见加深傲慢。然后就成了仇人,经历一番事情后,才发现大家都是好人。
本来以为会全程恶搞,没想到拍的还算认真。
3到4星吧,大结局之后有彩蛋,切记
我的眼睛和耳朵都告诉我这不是达西先生!明明女孩们都又美又飒光彩照人,宾利先生也很俊美,为什么到达西这里导演就瞎了?我恨
what the fuck?
一本正经的正剧范儿,毫无违和。给电影打低分的人显然缺乏趣味和耐心。
这是我见过的最11的Mr. Collins了
傲慢与偏见是我买的第一本原版小说,就是那只小企鹅,也是我通篇读完的第一本原版经典小说(我可以说其实经典小说我一共就读完了这一本原版吗~~~~~捂脸)利兹和达西是从我小时候看中文版小说起就超级萌的一对,我也几乎看完了傲慢与偏见所有的影视作品,包括了好几个版本的连续剧,迷你剧还有电影,情
谜一样难听的声音
僵尸的设定新颖,选角过于无感。
萨姆赖利好帅
原来是灰姑娘的女主,我就说怎么看着这么眼熟。整体来说就是加了丧尸设定的傲慢与偏见,话说傲慢与偏见的影视作品我估计看了不下三次了,到现在才明白大概是什么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