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险!
刺激!
痛并快乐着!
征服!
酷!
速降车。
寻找没有车轮印的地方。
完美的骑行环境要求有完美的尘埃、斜度、气候。
犹他州,新疆,南美高海拔的红土谷地,北美英属哥伦比亚省,尼泊尔喜马拉雅山,犹他州,新疆。
-当你旅行时,你不光重新认识了世界,也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家。
一段路的尽头是终点,也是下一段路的起点。
《车轮不息》,讲述的是一群玩“山体速降”山地车车手。
他们已经不想再去挑战那些早已被其他车手征服过的到处都是山地车轮胎痕迹的山体了!
他们要去挑战那些从未被挑战过的,而已难度系数很高的,没有山地车一点轮胎痕迹的山脉。
最终他们选择了,中国的新疆吐鲁番、南美的安第斯山脉、尼泊尔的青藏高原、犹他州的落基山脉。
这些山的环境都是非常地恶劣,而且不容易到达。
他们到达了之后要规划速降路线,还要经过不停地试错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速降路线。
所以说他们为了完成这一系列挑战,也是经历了不少困难、困境。
但是他们从来没有退缩过,一直勇往直前。
老实说我被车手们的这种不怕失败、勇于挑战的精神和速降下山的那一瞬间给“震撼”到了!
除了“震撼”这两个词,我找不到其它可以来形容我看这《车轮不息》的感受。
以前的我只知道山地车是可以在山路和那些很恶劣的环境下行走。
却不知道它还有“山体速降”这种让人激动澎湃、惊心动魄的极限运动。
里面“速降下山”的情景搭配那音乐,真的非常非常的燃。
至于有没有我所说的这么燃,这个就要靠大家去片子里面体会了。
其实我还想到另一个名字也许更适合这部片子,“一息之间”。
因为他们很多时候能否速降成功,只在他们的“一息之间”。
那些影响他们成败的是因素,如果没有在“一息之间”作出决定,那就只能以失败为告落。
下山的速度是非常非常快的,不容得他们慢慢思考,只靠他们本能地在“一息之间” 作出反应。
越危险,越自由,这也是人们酷爱极限运动的原因。
每一个疯狂的人走的其实都是同一条道路:通往自由的广阔道路。
片子跨度很大,从美国,到中国吐鲁番,到南美洲的阿根廷,到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到尼泊尔,一群疯子,玩遍了世上最偏远最奇妙的地方。
"要了解我们为何来这里你就得知道我们始于何方?
“一群设备齐全的家伙,从自己最熟悉的起点出发,走没人走过的路,冒没人冒过的险,探索同一个世界。
这不叫旅行,应该叫做…………自由。
所有的极限运动,所有的冒险大抵都有一个特点———要想玩得爽,就要付出比爽更丰富的代偿。
人身体的局限,内心本能的恐惧和退缩,疼痛感,疲惫和烦躁不安,我们走向自由,并非为探索自身,发掘自我的本真,而是在漫漫长路上克服它们。
空翻,大角度俯冲,侧下,悬空,也许残破沟壑的地形阻碍人类的前进和探索,但与此同时也造就了世界上最极限的自由。
这片土地没有人,所有人都放弃他,你来了,他就是你的,你开辟你自己的路。
无所拘束。
纪录片和电影最大的不同大概就在于,它没有剧本,这本身也是一种自由,所以它所带来的细微的感动更加真实和震颤。
几个年轻人,带着车,做着各种看似不可能的炫酷动作,两年里走过许多未被探索的地方,开发新的道路,吸收不同文化带来的冲击,见更多不同的小孩子想起自己的曾经。
所有的英勇和无畏都仰仗于热血和年轻。
前半段结束,后半段的鲜血淋漓铺张开来。
所有的失败、恐惧、沮丧和失望以及疲惫毫无掩盖毫无掩埋,痛彻、颤动、水泪混杂。
光鲜的背后从来都不是不是光鲜。
我们羡慕他们的勇气,嫉妒他们的自由,向往他们的年轻和任性,可我们又害怕他们的鲜血,抵触他们的疼痛,拒绝他们走他们的征程。
这的确是单一的一个世界,却又把人和人分得各有不同。
我们难以出发, 而对他们来说“哪里是林荫的尽头?
下一段旅途开始的地方”
从开始接触自行车,认为只是一种出行工具。
到了大学原来可以从事骑行这项有意义的运动。
然而那时候对“骑行”的理解还是很局限的,仅在于走进自然,和户外来一次亲密接触。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其实心里已经在期许这是一部关于户外的骑行挑战。
虽然有所准备,但内心还是受到激烈的撞击。
首先是里面的伴乐,就好像你一直在野外的路上行走,不知道前面有什么等着,明快的节奏,让你感觉到骑行的速度和给内心带来的幸喜。
干净的画面,让你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热血沸腾,为电影里面一次次骑行的成功欢呼。。。
骑行或许只是这部电影表达的一种方式。
正如里面的ZINK说的收获的不仅仅是这项运动,更多的是生命的自由和挑战。
骑行的过程中其实除了让人羡慕的成功外,其实更多的是对内心一次次的挑战,他们也会在同一个地方退缩,讨厌那个懦弱的自己。
然后又从同一个地方开始。
这部电影花了很多笔墨在渲染这是一项很酷的运动,里面有很多漂亮的风景和很炫的车技,让人震撼!
也偶尔着笔骑行前需要一些准备和会遇到很多失败,但是这些都被美好的画面盖过了或者说力度不够。
看完残留在内心深处最多的是炫酷的画面。
“我总是用自行车来探索世界,一切都始于车轮上:最先在院子里,然后是整个街区、国内路线,最后是环游世界。
”“周围人看我们的眼神就好像从来没有看见过西方人”不知何时我已成为“周围人”,被某种未知的事物所囚笼,永远被局限于“院子”,走不出去。
而永远有另一群人敢于冒险,拼搏;他们不会为了一时的失败而妥馁。
他们不是上帝的宠儿,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人;不同的是他们不被困难、挫折所阻,而是迎刃而上。
当我们在抱怨学业的繁重,生活的苦累,社会不公地时候;他们已经扛起车辆,喘着粗气登上了山顶。
当我们霓虹灯下狂欢,在火树银花下蝇营狗苟,肤浅地享乐的时候;他们已跨上车辆,奔驰而下。
当我们观赏着动物园的困兽,盆景中的假山假水,玩着网游、纸牌、暧昧的时候;他们已鸟语花香伴相随,青山绿水共为邻。
总有一群人,他们特立独行,行走在时代的前沿。
而我,只能仰视他们,虽然他们不一定俯视我。
车轮不息,步伐不止。
看完果断给了5星。
有那么一群人可以不畏生死艰险,从70度、80度的山崖往下翻滚。
而且,他们被摄影机很漂亮地忠实地记录下来。
不但是这些cool guy,这些摄影师也应该被致敬。
我的人生观也再一次被刷新了。
而且各位豆瓣也给出了9.1的好评,证实了我的观点。
于是我去翻看了下imdb的评分,有趣的事情发生了,imdb只给出了7.7的分数。
给分最高的人群为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一共11个人给出8.7的好评;18-29岁的人群给出的分数只有7.7分,他们占了打分人数的80%以上。
我的理解是,18岁的人会觉得很cool,到20+也许他们觉得也就这样,只是项运动。
也许我们豆瓣的打分人群会有很高的重合度,我不禁想问,我们为什么会给出如此高的好评。
是我们太接触这样的人和事儿,活得太一模一样不够自由,还是有其他原因。
勇敢是一点以锻炼出来的,他们经历了多次的失败,还是成功了。
虽然大家都认为犹他州是最适合山地车的山脊,但是他们依然在寻找能够代替犹他州的山脊,但却依然以无功而返。
他们每遇到一个坡的时候,都会很努力都骑过去。
但有时也会摔倒,甚至受伤,但他们却不放弃。
他们有时也会因心里障碍而没有成功,但他们人会坚持下去。
人生也是这样,有时也会遇到障碍,也许有的人会放弃,但有的人却会坚持,直到成功。
昨天刚刚看完《亚当》,喜欢的不行。
回头去看影评,看到有人问:女主角为什么会爱上男主角?
今天看了这部纪录片,说真的,把我看哭了。
我知道这样说感觉很矫情。
我也知道现在我太容易被这些画面欺骗,但每次看到这些,仍然会为之疯狂。
为什么?
为什么Beth会喜欢Adam?
为什么会感动?
我忍不住的一直问自己,在不同的时间自己给出不同的答案。
在这段时间,我认为我是被影片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纯粹”所吸引。
什么是“纯粹”?
“纯粹”就是Adam听不懂大多数人的话,纯粹就是他们可以不计成本的寻找新的路线。
在现实世界中,追寻这种“纯粹”显然会让自己死的体无完肤。
那为什么自己还会被这种“纯粹”感动呢?
因为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这样的“纯粹”。
我不用去揣摩我家人对我的话,我不需要深究哥们说这句话的背后意思。
每当这时候,自己都可以变成Adam也无所谓。
但同时,自己渐渐长大。
追寻,珍视这样的纯粹就变成了幼稚。
因为纯粹的东西不适应成人的世界。
自己希望变得纯粹,但是自己又逼迫自己变得成熟。
之前被妈妈骂过很多次幼稚都不以为然,一直以为自己成熟。
那时候的自己应该就是纯粹的傻瓜吧。
经历波折,工作之后开始懂的妈妈的话的意思了。
自己一步一步逼着自己变得成熟,有时候还会觉得进度实在太慢。
我也不清楚自己在写什么了。
只是感觉自己会不会越来越看不懂这样的影片,对曾经感动自己的东西开始变得麻木。
“ 通常在我们这项运动中,你只有几条线路可以下山,但站在这群山之巅,你可以有360度的线路选择,这就是自由!
唯一的限制就是你的想象力!
”在新疆的吐鲁番、南美的安第斯山脉、尼泊尔境内的青藏高原、犹他州的落基山脉,在这些似乎已不能用高耸万丈、崇山峻岭、危峰兀立、悬崖峭壁。
重岩叠峰来形容的险峻地貌,在群山之巅,骑自行车来完成着似乎不可能的极限冲坡,也有伤痛、犹豫甚至是胆怯,但还是选择了行动,在速度中诠释着生命的激情!
不,他们不是拿生命在冒险,而是更加珍惜生命,因为他们懂得生命是享受和实现梦想的过程!
很励志,但不赞成模仿,除非你和美国小伙子一样精良的装备,完善的后勤支援,系统艰苦的训练,细致专业的规划准备,值得一看!
景色壮观,音乐选得不错,能量很正...对尼泊尔一段比较有感触。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
看完立马觉得生活失去意义了。。。能够执着太美了
山地自行车精彩片段展示片。大自然成功解放天性
作为纪录片太过刻意
不喜欢……
刺激,那生命在运动,音乐很不错。。。
看得我目瞪口呆的。配乐不错。
配乐很棒,摄影很棒,小伙子的冒险与进取精神也很棒,可是除了这些,影片些许有些单调。
看过最好的自行车电影,没有之一
蛮好看的
Veni, vidi, vici!
每每用高清看这种画质,便是一种享受了。除了佩服、崇敬、向往,并且随着一连串高难度冒险从我嘴里蹦出来的“卧槽”之外,还有什么呢?高清画质,聚焦慢镜头,还有重金属摇滚,牛逼!生命不止,车轮不熄。9
自行车还能这样玩!!!
这才是真实优秀的自行车纪录片,很敬佩这些敢于冒险挑战的车手,是我的话也就只能压压大马路了,向他们一样我真的办不到。
酷
震撼心灵的洗礼之旅,但场景单调容易审美疲劳
“环游世界不停探索几年之后,我们得到了什么,我们发现了一件事,哪里是林道尽头?就在下一个旅途的开始。”即使满身伤痛,也不放弃用自行车轮探索世界的信念。当这些未有人踏足的地方刻上自行车的痕迹,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征服。极限运动的魅力就在在于你永远不知道尽头在哪里。帅呆了
Let's Go!...= w =
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