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角一直在否定自己的超能力,起因是他母亲的死,正如他所说,他母亲觉得胃不舒服,于是找了个灵媒。
其实那个灵媒就是男主角本人,他告诉他母亲是胃炎,结果他母亲死于胃癌。
他对此一直很自责,所以就一直强迫自己用科学去解释一切,并否定自己的超能力,这也是他跟着Matheson博士的原因,并他逐渐把Matheson视作自己母亲一般,可是最后,他却没有告诉从不相信超能的Matheson,她的身边就有一个超能力者。
有人说Matheson的死和男主角有关,这点我并不赞同,影片20分钟的时候有个场景是Matheson在查阅电脑上Silver的资料,忽然心烦意乱,然后找到一瓶药,吞服了几粒。
并且她对男主角说如果不是他,她可能坚持不下去了,她老了。
其实都是Matheson死亡的铺垫。
后来媒体也报道了,说Matheson长年有心血管疾病,这应该是她突然暴毙的原因。
他最后站在Silver前面说的那段话,其实都是对自己说的,他失去了两位对他来说至亲的人,他却什么也没做:时光流逝,你总以为你有的是时间,到最后什么都没了,然而时间不会停止,到了最后,大量的时间流逝后,你才发现本应该做的事情却没有做,这时你才醒悟过来。
男主角的异能是非常恐怖的,第一,他有心灵感应,所以他知道Matheson在接受采访时会提到“骨头”;第二,他的潜意识能让想象成真,比如他想象着自己被人威胁,于是就有鸟撞上了他家的门,家里被人弄得乱七八糟,并且在第一次去砸Silver场的时候,Silver并没有超能力去破坏他的设备,而是男主角的恐惧让一切成为现实,有个场景可以看到Silver也挺惊讶的;第三,就是大家所见的,他真的能凭自己的意识,发动一场地震,这次地震,是他有意用超能发起的,威力可见。
如果这部电影你能看上两遍,你会觉得挺伤感的。
至少我现在如此……
無聊起來,可以關門看上一整天電影,再忙,也可以縱容自己,網絡時代的拖延症患者,有時就是這麼無可救藥。
等頭髮干的時間,想看懸疑片,順手點開這部電影,就像很多人對於超能力的好奇一樣,絕對不是因為主演希里安墨菲,雖然他的藍眼睛總是可以讓人印象深刻。
這個世界究竟有沒有超能力,並不是電影探究的主題,但畢竟是串起所有情節的線索。
藍眼睛的墨菲一心只做瑪格麗特的助手,去揭穿一個又一個超能力者的偽裝,他的動力源於幼年母親輕信靈媒而不治身亡的陰影,聽著有些牽強,而曾經風靡一時的超能力者西蒙捲土重來,讓故事有了強烈進行下去的欲望。
瑪格麗特因為舊疾患死去,揭開西蒙的假面成了墨菲所有的目標。
當真相在鏡頭前顯現,地震驟停,西蒙在劇場狼狽流露出不可思議的神情時,墨菲已經知道,一切都太遲了。
這是一個關於擁有超能力的孤獨症患者尋找同類的故事,其實有沒有超能力已經不那麼重要,它不過是導演用來說故事的一個道具。
真相是,我們自己的內心,像墨菲一樣,不能接受真實的自己,只能用謊言去自我欺騙,結果,情同母子的瑪格麗特也離開了,謊言只會加劇自我的煎熬。
導演安排了一個順其自然的結局,讓墨菲自我的迷失得到放下,失去了多少才能換來對自我的認知,西西弗斯在若干年前滾大石的時候,可能也曾經這樣思考過!
心理学博士玛格丽特不信鬼神,不相信这个世界有什么超能力之说,带着助手汤姆揭穿了一个又一个灵媒的骗局。
可是唯独有一个人的骗局玛格丽特不想也没兴趣去揭穿,那就是在六七十年代的红极一时的超能力者西蒙。
如今三十年过后,西蒙重出江湖,立即引起人们的狂热行动。
玛格丽特却迟迟不肯行动。
自从西蒙出现后,一系列诡异的事情便发生了。
先是玛格丽特喝咖啡时,汤匙竟然弯曲了,还有就是汤姆在观察西蒙的时候,观察室里面的灯光还有设备竟然在一瞬间被毁坏。
西蒙开始了自己一次又一次地现场表演,赢得无数的掌声和认可。
人们就差把西蒙奉为大神。
汤姆愤愤不平,于是决定揭穿西蒙的骗局。
就在此时,玛格丽特突然住院了。
而且是严重的血管疾病,很快便死去。
留下汤姆一个人对抗西蒙。
随着剧情的发展,汤姆终于见到了西蒙,看起来汤姆还是弱势群体。
可直到汤姆决定揭穿西蒙的时候,西蒙的事业彻底被揭穿了。
就连西蒙也没明白,汤姆是怎么知道的行骗的,另外就是现场的地震到底是如何发生的。
原来汤姆才是那个真正的超能力者。
看了一些影评,所有人都认定silver是骗子,有几个影评有仔细说了,他是一个没有说谎言的骗子而已。
但没人觉得其实silver也是个超能力者,只是能力没有tom强而已。
按你几个方面说吧,1.影剧院爆炸。
tom的设备还没调试完,silver已经提前爆炸,导致tom紧张了一起发功威力才那么大。
这一段当然有人说是silver女经纪人做的手脚,可以。
2 实验室的证明.开始前灯光频闪,这不可能是tom,因为这时他还没发力,他的超能力有不完全受控,在紧急和愤怒情况下会爆发。
实验室是完全严密检测过了,别说,不要怀疑这是女经纪人还能做手脚搞灯光忽闪忽闪的。
3 最后阶段silver说的how do you do this一连串疑问,是是觉得对方超能力之大超过他认知。
而tom一直对silver存强烈报复,包括最后说他是骗子,都是为了给女导师报仇,所以要故意损坏掉silver所有,这里面包含了很多主观的报复因素,并不是简单的就认为他是骗子。
《红灯》的另几个中文译名是《异度感应》和《第七度感应》,某个中午,我边吃饭边以快进的方式想把它看完,以免耽误了我的午觉,可看完之后却怎么也睡不着了,午觉就此歇菜,于是我决定写点什么留着。
先说说主人公巴克利的名字,总觉得特别,查了一下,backly或者barkly,backly字面上含着“背对,脊背'的意思。
而barkly首字母b转身即darkly,意即“黑暗”的意思—你是否敢于和黑暗对视?
名字暗示主人公的性格,这注定是一个人否定、找寻自我的过程,不过这过程却是毁灭的东西多于救赎的,巴克利无疑为这过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影片的情节展开围绕着一个2人研究小组,以“调查假的超自然现象”为使命,奔波各地搜索灵异事件并破解之,该小组的组员为玛格丽特博士和巴克利。
这2位并非不相信有神秘现象的存在,而是想找寻真正的、不属伪造的那些现象。
可种种经历告诉观众,那些装神弄鬼的破事全被这2位明察秋毫的破解了,没劲吧?
可要真这么明白简单这电影又怎么演下去呢?
这大千世界还有什么可以值得去探索发现的呢?
看到这会笔者总觉得一定会有一个大BUG出来,是他俩破解不了的,期待着…….后来发现这个大坑挖的之深,和M•奈特•沙马兰执导的《灵异第六感》有的一拼,那“鬼”就出现在主人公自己身上—— “我就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不同的是《灵异第六感》布鲁斯威利饰演的心理医生,开始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而巴克利却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是个“通灵者”,他之所以跟随玛格丽特四处奔波,除了想找寻和他自己一样的通灵者,还有对自己能力的深深恐惧和否定,他不肯面对自己。
而他却也在这一次一次的戳穿骗人把戏的同时,难以掩饰他深深的厌倦和疲惫之情。
影片的开始就揭示了这一点;堆着积雪薄冰的路上,开车的巴克利一直在叫玛格丽特的名字,直到把她叫醒,“什么?
”玛格丽特问他,他却说:“玛格丽特,你该睡一会。
”玛格丽特无奈而又责备的看他一眼,闭目继续睡去。
同样的情形,又出现在他们去看一个涂鸦男孩的回来的路上,巴克利开了很久的车却一无所获而抱怨。
此时的玛格丽特终于忍不住问他:“有那么多的机会,为什么要和我一起工作?
”随之玛格丽特却后悔,装作不解其意的将话题引开,将巴克利的女友招进小组,作为话题的终结。
问题来了:睿智如玛格丽特,难道真的没有发现她身边这个身心俱疲的年轻人的与众不同之处?
她为什么还要留他在身边工作?
答案是:当然有。
就在车上这场谈话之后,他们去了玛格丽特儿子大卫的病房,在那里,玛格丽特讲了一个外星人侵犯的案例后,转身面对正讪笑的巴克利,与他正视,说了如下的话:“这世界上有两种人天赋异禀,一种认为自己真的有超能力,另一种认为别人摸不清他的底细,他们两者都错了。
”镜头切换,巴克利的脸上出现了复杂的凝重的表情。
玛格丽特所说的第一种人是西尔弗,第二种人所指向的就是巴克利本人。
而最糟糕的是,通观全局,巴克利的超能力在于他有部分预测能力并能让他脑海中恐惧担忧的事情和梦境成真的能力!
而玛格丽特为什么还想挽留他?
也许是出于一种陪伴和救赎,也许是想让巴克利自己承认和面对,抑或是转嫁在巴克利身上的深深母爱。
他们之间这种亦师亦友的感情,在巴克利发现玛格丽特病倒在地的一瞬间表露无疑。
巴克利肆无忌惮的痛哭,表达了他对玛格丽特深深的依恋。
而他这种仿佛来自魔鬼撒旦的超能力,也解释了他为什么会拥有如此焦虑和暴躁的性格,他母亲的死也许与之有关,这种痛苦真如撕裂般折磨着他,叫他如何能坦然面对自己呢?
再说说说西尓弗,一个玛格丽特所说的“认为自己真的有超能力”的人,实际上,他的骗术并非无懈可击,而且他本人也日渐陷入恐惧和担忧中无法自拔。
这种和巴克利一样殊途同归的焦虑恐惧情绪的体验,也正验证了玛格丽特与巴克利在病房说的那段话的结尾:“…..,二者都错了”。
首先说说西尔弗所塑造的盲人形象,影片有不少细节透露出西尓弗其实不盲的事实,比如他接受支持人采访的那段,很轻易的回答出主持人手中的勺子,当主持人奇怪:“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你会读心术吗?
”他的回答:“几分钟前勺子柄从你口袋里凸出来了。
”这个回答已经很明显的泄露了他可以看见东西这个事实,可惜主持人在一瞬间的惊讶后,说:“so you can….”她想说下去的应该是:“so you can see?”不过她却马上否定了自己的推论,自嘲兼开玩笑的说道:“你可真是个大孩子。
”可怕的思维定势,就像玛格丽特说的,大多数专业人士更容易受骗,因为他们依靠逻辑思维思考。
而对于一个盲人来说,与主持人谈话时西尓弗的面部表情过于丰富了,当主持人告诉他将要问他一个敏感问题时,他低头,自然而然的手托眼镜一下,这是个常见的掩饰心理活动的动作,但是出现在一个目盲者身上却非常可疑。
在此后诸多的细节里,都能发现他不瞎的证据,比如,巴克利第一次在剧场里试图截取调频信号时,仪器出问题,造成短路。
灯泡爆炸,电线发出滋滋声时,西尔弗仰头看过去的那些镜头,如果是个盲人,他第一个动作一定是将耳朵对向声源,而不是下意识的马上抬眼看去!
这些细节的刻画,让人不禁自问,我们之中,究竟谁才是真正的目盲?
对彰显真相的细节视而不见、偏听偏从、羊群效应,这些不都是我们常犯的错误?
巴克利上门拜访西尓弗一段,揭示了很多剧中隐藏的信息。
西尓弗从红色的幕布后面出来,用一条毛巾擦完手后将其锁进保险柜中,然后自言自语说他很累,可见他过的胆小慎微,他怕的是什么?
是否可以猜测是怕被他曾计算过的人“以彼之道还彼之身”?
他对巴克利说:“人每晚做27个梦,可复杂的神经保护系统让我们忘记它?
可谁来保护你呢?
”这句话击中了巴克利的心,印证了他那倒霉的超能力恰恰就是他能把噩梦变成真实,而他越是恐惧和回避,那些能量就越大,产生的后果就越真实,这可怕的通灵,这悲催的人生!
本片的暴力镜头处理的很有意思,巴克利在卫生间遭到了暴打,保安不仅打了他,还把卫生间都弄得一塌糊涂,甚至把巴克利的头塞进马桶里,让巴克利的血混杂着地上的污水一起流淌,这未免让人觉得有太暴力血腥了,还会让影片有担上R级片的风险。
但这绝对不是多余的,因为巴克利deserved!
活该!
当然打他的人是西尓弗的助手指使的,作为他上次砸场子的报应。
但是仅仅是这个原因,没必要把暴力镜头刻画的如此细致,让观众仔细欣赏巴克利挨打的真正原因是,胆小鬼巴克利在玛格丽特死前一直不肯告诉她真相,让玛格丽特在困惑中死去,让玛格丽特死前仍不知道她是否应该放弃对她儿子的治疗,这是不可饶恕的!
于是,就来了这场稀里哗啦的开打,导演和编剧借保安之手狠狠的教训了巴克利一顿,看懂了这一层,便不觉得有啥不好的,打吧,这小子该打。
打过之后,这小子终于解脱了,于是有了在剧场面对面的发飙那场戏,并且在众人之前施展了他的超能力,引发了剧场的地震。
好吧,再来排除一下导演布下的几个混杂因素的干扰,1、玛格丽特是自身的血液疾病死亡的,这点在前面几个吃药的镜头都有伏笔,与巴克利无直接关系,与西尓弗无直接关系。
2、巴克利第一次在剧场搞的那次破坏真是他维修技术不过关造成的,看他在李奥纳多表演那次就知道,玛格丽特听说巴克利自己修好了仪器后非常紧张,责怪他应该把仪器交给维修工修。
后来巴克利一个人去砸场子时果然出事了,(建议他还是应该去中国蓝翔进修一下子的)当然第二次的剧场地震是他的超能力了。
说了这么多,影片的精彩之处,还在于它要表达的核心思想——苏格拉底的那句:know yourself,认识你自己。
对于本片的主人公巴克利而言,他除了认识自己,更要面对真实的自己。
无论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都不能放弃了解自我,试着接纳自我。
这一点远远比我们想象中的重要的多。
影片的结尾给了西尓弗转身面对镜头的特写,清楚的看见了他的那双白白的眼睛。
其实我们都曾拥有清澈的双目和意识,是欲望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让我们渐渐目盲。
很精彩的反转剧,前半部分对于伪科学的种种伎俩揭露得比较透骨。
上点档次的神汉,除了诡辩之机巧,政治正确之觉悟,熬鸡汤、灌信仰的能耐,还多少懂得点科学的路数。
对于应付科学界质疑,自有一套预案,规避或堵塞验伪路径,甚至能利用失格之科研机构与媒体为自己站台。
毕竟揭露伪科学这种事,因为没有足够的利益驱动,很少能吸引一二流机构的兴趣。
……比较遗憾的是,结尾处理得拖沓无力,让精彩的张力一下子塌掉了。
整部剧不缺冲突,不缺名导,不缺戏骨,却有种怪怪的失衡感,就像是写影评写得困了草草收尾似的。
故事情节简单讲就是个超能力者跟个科学家去不断揭发伪超能力者。
亮点在最后高潮时,我也是最后看到男主角在剧场发功才明白他才是真正的高手。
男主角虽然一直怀疑那个骗子,却最终没找到证据去揭发,最终只能用自己的异能吓坏了骗子,再用接硬币去反证骗子非盲人。
真正找到证据的是他的女友,这也算是给科学家一个交代吧三个名角全片交流不大,对手戏没亮点,可惜了。
西格妮·韦弗 / 罗伯特·德尼罗 都老了,怀念异形......怀念盗火线.......
《红灯》(红光)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了吧,以下内容有剧透,没看过的盆友请慎读。
红灯字幕之后的彩蛋,相信很多人都看到了;我在网上查了一下,似乎还没有什么对这个彩蛋的说法;于是我自己尝试着解读一下,也说不上是脑补还是分析,姑妄言之吧。
——————————————————————————————这个彩蛋时间也不过几秒钟,只有区区一个镜头—— 一扇紧闭的窗户和随风摆动的窗帘。
如果仔细回想,这个镜头其实在片中出现过一次。
就是出现在男主被响声惊动,光脚跑到大街上,被玻璃刺伤了脚后又返回家里的时候。
当时家里莫名其妙的被弄得一团糟(后来知道是他自己弄的);男主进屋之后,却只是盯着那扇窗户发呆,直到被突然打开的电视?
(还是电脑?
记不太清楚了)打断。
我一直没看明白这个地方是什么意思,上网查了查也没查到什么答案。
后来又仔细看了一遍影片,我觉得大概如下:1、这扇窗子应该是打不开的(或者说窗子没有被打开过的痕迹);风是从通风口吹进来使窗帘摆动的,一般人是无法从这扇窗子逃走的,除非是超能力者。
2、汤姆·巴克利非常希望找到一位和自己一样的超能力者(剧中有明确提到这一点)。
3、作为唯一一个曾战胜过玛格丽特的“超能力者”,西蒙对他的吸引力太大了;汤姆十分希望西蒙就是他要找的人。
所以,汤姆盯着窗户看:他怀疑并且希望“西蒙”(他猜测是西蒙,当时他没看到人)是在破坏房间后,穿墙逃走的。
这样就可以解释,当时他返回一团糟的房间,为什么盯着这个窗户看了很久。
如此一来,这个镜头出现在片尾彩蛋里,也就可以解释了。
导演无非是想说:尽管汤姆·巴克利接受了自己的超能力,但他内心深处仍然觉得孤独,他仍然希望能找到一个同类,一个真正的超能力者(可能是一个能够穿墙而过的人)。
或者汤姆·巴克利多么希望西蒙就是他要找的那个人!
他内心深处仍然还有一丝怀疑(同时企盼着):西蒙是否真的拥有超能力?
这两种解读究竟哪一种才是导演的意思我也说不清楚,我也只能解读出这么多信息了。
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红灯是我今年看过的,最好的悬疑电影!
电影开始的那个骗子,在假扮灵媒时,点了一盏红灯,房间搞得洗照片似的暗。
之后基本上就没出现红灯这个道具了。
在电影结尾,演职人员都翻完了,最终出现了片名RED LIGHTS,随后就是剧中出现过2秒钟的窗帘摇动的场景。
为什么?
在片尾人都散场了,可能根本就看不到这段的时候,悄悄地,意味深长地,鬼魂似的又飘出来?
窗前的桌上倒了一盏台灯,我反复看了几遍,和影片开头那盏亮着的红灯比较,看不出有什么一致性,虽然台灯去掉灯罩都差不大多。
电影海报的风格也是红色的,Simon的通灵室好像也是红色的幕布,象征着什么?
或者,“红灯”这个道具在西方灵媒界是一种重要的符号式的存在?
(但我只记得水晶球……)或者是Stop的意思?
:)
罗伯特黄泥螺的又一力作。
两位科学家,花了几十年与自称有特异功能的人及一切伪科学斗智斗勇,从未落败,直到遇到黄泥螺。
这是个传奇人物,能凭意念扭曲一切物体,甚至杀人于无形,且因法律上证据不足而逍遥法外。
30年后,黄泥螺做出一个震惊世界的决定,接受人体医学实验。
在精密的仪器面前,他偷天换日蒙混过关……【巧妙的软广】https://site.douban.com/215175/ (我的小站)
没怎么看懂
故事前半段铺垫这么好,到后面变成了四不像。从Sigourney莫名其妙挂掉之后,这个剧本就超一坨屎迈进了。结局也是莫名其妙,以为来个翻转就精彩了?最后一段自白也太矫情了!哎,浪费了一个这么好的题材。
除了最后的大逆转 整场下来 德尼罗都神一般淡定 从容 真是帅气 然而更帅气的就是这场大逆转 你不可能永远否定你自己!
看演员表很期待,结果失望透顶。导演明显不会讲故事。前半段浪费篇幅讲女主(误)揭穿小骗子们的把戏然后女主说死就死了,然后你告诉我其实你想讲的是男主??而且前面应该多花时间描述大骗子的“超能力”才能更好地解释男主突如其来的歇斯底里吧??男主的愤怒太突然太满了让人感觉很难入戏,大骗子是杀了他全家嘛??全片节奏简直太有问题了,台词也乱七八糟,一大半时间都是男主在愤怒地碎碎念??
结尾真是反转加惊喜,但是男主有点用力过猛加有点丑。
我就喜欢心理惊悚片~不算重口味嘛。。。
结局大反转,突然变成一个好悲伤的故事。
這個片子還是有點感覺的,除了劇情其他都很好看www
前半段真的值5星,結尾就不知道怎麼吐槽了。很好的題材,換個拍法探討信仰的意義會有很好的效果,而不是單純的驚悚片。不過作為驚悚片,也算拿捏到點了,只是覺得結尾這種反轉完全沒意思。(but墨菲這麼美沒救了啊藍眼睛簡直看進別人心底!
深奥剧 内涵很多
太TM无聊了,看了前面半小时都没办法吸引我往下看的电影。
2星半...
分明是梅辛传说的变体啊!!!
这个强大的阵容啊。反转让人有点蒙,唉,洗手间一场戏完全被动到鼻青脸肿的是何苦。
这结尾,真是绝妙的讽刺。
西利安墨菲的眼睛一如既往的好看,可惜片子太意识流了
不好意思,有点闷!!!!!!!!!!
看不懂的电影都不是好电影
故弄玄虚的2B电影。
三星;一个一直在自我否定的拥有超能力的无神论者找同类的故弄虚玄。有神和无神的博弈,远不如【活埋】,电影最大的亮点就在于结尾的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