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孀带着2个女儿追求爱情的荒诞过程。
有很多已故父亲的视角和旁白,这个父亲真的是楷模,委屈自己成全家庭。
每一集最后的收尾很像小说的小结,有浪漫和寓意。
画风和布景非常现实真实,现代都市家庭那种略带邋遢的室内很有代入感。
母女3人性格各异,配角和主角的人设都附加了原生家庭的伤害。
母亲没有被女儿耽搁住,大胆的追求自己的异国爱情,也没有成为女儿的绊脚石。
好友的逝去让其更加追求自我的实现,非常大胆开放摩登。
大女儿虽是言情作家,但是对待眼前的异性有些恐惧,长期扮演父亲的角色和担当,如同剧中的比喻背着壳的蜗牛。
小女儿在找寻自我价值和奉献感的同时一遍遍被渣男利用欺骗,最后看透放手的同时也成长了。
剧情有些时候稍显浮夸,关于父亲的亲情和朋友的友谊的探讨以及3位女性的生活态度是看点。
追求爱情的过程只是万千形式的几种呈现。
卡司阵容可以说是无敌:比莉姐/贾静雯/柯佳嬿领衔寇世勋/林柏宏/还有吴慷仁大尺度的幻境洪都拉斯/谢琼媛的与恶联动江宏恩的飞龙在天售后简直就是制作人拉好友聚会-但看了前几集,确实有一些失望因为故事太瞎,以为点开了台湾闹剧但越往后看,越能理解所发生的这些并不落地的超浮夸生活-陈爸突然离世后的几年,被照顾的人要站起来照顾别人,被捧在手里的人没有了宠爱她的人,被爱惯了的人对爱情无比渴望。
她们无法自洽也无法与彼此相处每一次的争吵,都是一次怀念。
-永远不要放弃爱与被爱的能力,在告别的无常里,重建家庭关系。
-突如其来的《飞龙在天》的售后。
黄飞龙出现的瞬间,心理很复杂。
童年女神之所以是童年女神,真的因为承载了太多童年回忆。
-应该很多人会把这个剧跟《华灯初上》比较但是从题材来看,就失去了比较的意义。
就当它是个闹剧看吧,都是她们强颜的欢笑。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且与本人无关。
如果你看的不爽,请直接走远 我不敢说它是今年最佳台剧,但已是我心中最佳。
拜王玫玫这位妈所赐,这个家无比欢脱闹腾。
尽管两个女儿古井无波/饮酒度日,但王玫玫撑起了全家的抓马戏份。
丈夫去世近5年,60几岁的她坚持要恋爱,相亲,结婚。
更有经典语录:女人的婚姻就是事业,离婚就当资遣,老公挂了就当公司倒闭,没有人可以阻止我中年就业。
以至于差点做小三,被人骗,搞得家里鸡飞狗跳,不亦乐乎。
我太佩服她的活力了,还约约会对象去爬山(我的身体素质很可能死在山脚下)。
人生在世,折腾三万天,王玫玫可以说是这句话的忠实践行者。
她注册相亲网站,面见中老年网友,最后让两个老头为自己争风吃醋大打出手,把自己折腾到骨裂。
看到这儿,我只有一个字,牛🐮哇!
即便这样她也没停下,开始了和异国网友视频聊天的里程,恨不得把自己嫁出去。
她身上有数不清的缺点和特性,臭美,贪玩,脾气差,顶嘴,黑暗料理,爱买买买…因为大女儿限制她购物冻结银行卡,向自己的女儿丟菜刀。
全天下,你再想找出第二个这样的妈都很难!
比较起来,两个女儿和她几乎没啥相似之处。
大女儿如蓉兼顾着国文老师和小说家两份工作。
年逾四十尚未结婚,每天被王玫玫追着屁股唠叨她也不在意。
结不结婚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放肆喝啤酒吃炸鸡的自由生活有什么不好?
而且她也很难啊,在学校是学生眼里严肃刻板的老师,被编辑要求成为结合琼瑶剧和A片的情欲大师。
在家还要被王玫玫每天一出戏地折腾,真是靠北啦!
和老妈妹妹打赌一个月谁先结婚,不出意料三个人都泡汤。
哪来的好对象,小说是小说,现实是现实。
她比任何人都清楚,没几个人能像王玫玫那么幸运找到爸那样的人。
小女儿陈若敏的生活就更烂了,虽然她的人生信条是“我就烂”!
在炸鸡店工作,执着于一段烂感情,爱着一个烂人,分分合合,养着软饭男小查。
她觉得自己没姐姐那么厉害,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
有小查在身边,至少让她有一个人可以照顾,让她觉得自己有用。
我理解小敏的心情,她在以这种方式和她的平凡妥协,可是小查那个渣滓不值得!
什么无业游民会赖在女友家当蛀虫,刷女友的卡,还好意思劈腿,成天打游戏,被当场抓包还能死皮赖脸掩盖过去,继续东边搞完西边搞。
更悲惨的是,就连这样小敏也都接受这个烂人,加班养他,没把他赶出去。
如蓉说得对他就是条阿米巴虫,没有脑子只想偷吃。
绿茶还好意思找来,当面喊小敏姐姐,要一起分享,是在恶心谁哦。
虽然林柏宏演得不至于恨他,但这样的烂人见一个揍一个好吗。
小敏很喜欢他才一再忍让,可本性难移,拖着每一天都是浪费。
如蓉的部分就更可怕了,我一度很担心,因为她重遇的学长好像是个BT。
从踏入他家的第一刻起,我就意识到他不对劲!
就算自恋狂魔,家里也不会摆这么多自画像吧!
还果体的!
哪怕是吴慷仁本人,我也感到害怕…每次出现都画风突变,整个人甚至没有隔壁华灯初上男妈妈正常!
我看着如蓉坠入爱河,静观其变,心里怕得要死。
无数次对暴雨中的学长,家门口的学长,饭桌前的学长默念:你不要过来啊哪怕他胸肌砰砰色诱,我也不为所动,就是这么坚定!
但如蓉抵不住,我也没办法…
事到如今,按王玫玫的说法,两个女儿有今天都是她们爸爸陈光辉惯的。
她说这话时,完全没想到自己也是被那人宠坏。
陈家像是有三个女儿一样,陈光辉把所有的耐心与温柔都给了他的最爱。
以至于王玫玫相亲了那么多男人,没一个比得上她故去的丈夫。
那个人包容她所有的缺点,眼里从来只有她一个。
无论她多么任性贪玩,乱投资搞到差点破产,他也只是唠叨两句陪在左右,承担了所有后果。
同样,陈光辉也是温柔宽厚的父亲,他不求两个女儿出人头地,只想她们快乐勇敢地做自己。
不管别人怎么看,他都会把如蓉的小说挂在嘴边,每天骑车送大女儿上班;
拦住王玫玫要洗小敏最爱的公仔,保留她爱的味道;悉心研究菜谱,围着灶台为全家做最爱红烧肉;躲避老婆黑暗料理,带两个女儿到楼下小吃摊,后被王玫玫抓包;
还有,妥帖收藏着自己的那朵玫瑰。
他把这三个女人都宠上天了,因为他不想她们伤心难过,像自己母亲一样被男人抛弃而轻生。
所以他把苦的吞进去,把甜的给她们。
其实他并不完美,也是凡人,只是他把唠叨和吐槽的那面都写进了日记里,不去增添妻子女儿的烦恼。
直到他心脏病发,突然故去,真实的一面也没完全呈现出来。
但他依旧是爱她们的,用了他的一生认真忠诚地爱着,直至死亡来临,不留情面将他带走。
我理解王玫玫的寂寞,她渴望爱,需要爱,所以她大胆找寻爱。
但我没活那么久,也与王玫玫的感情观不同,所以觉得有和陈光辉的回忆就够了。
千帆过尽皆不是,宁愿留在过去,往前看如同背叛。
可我也知道,如果陈光辉看得到,他是希望王玫玫幸福的,他只会无比温柔地由着她继续折腾。
如蓉和若敏又何尝不是在寻父亲的影。
可小查身上看不到父亲的担当和责任,他之前一直糊涂虫一样糊涂生活。
如蓉则是潜意识承担起了父亲的角色。
她觉得陈光辉不在了,家里两个女人又不省心,总是需要人照顾的。
她把太多压力给了自己,所以唯一念头就是害怕家散了。
最经典的一刻就是,在母亲决定要和罗伯特结婚时,她说出“为什么死的是爸不是你。
”她当然不是讨厌王玫玫,反对她寻觅幸福,只是…如果陈光辉还在,父亲会让她不用那么担心。
她害怕王玫玫所托非人受伤害,怕自己唯一拥有的母亲再出什么意外。
好在,萝卜是个正经人。
人品不差,不仅爱着王玫玫,也接纳她的两个女儿。
从她们身上,足以窥见不同爱情观、家庭观。
如蓉忠诚于家庭,把家人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她不舍得卖房子,老家承载了太多记忆,关于陈光辉,也关于王玫玫和小敏。
是啦,她就是蜗牛。
就连在爱情里受过伤,被前男友母亲要求分手、失联,她也会记很久,险些留下一生的后遗症。
她写过那么多情爱小说,爱那些故事犹如自己的孩子。
在她创造的世界里,她可以决定人物身份性格,故事展开。
把现实和虚构完美契合,绘出一个“血腥爱情故事”。
蜗牛也好,作者也罢,一旦她意识到她的壳里究竟该装些什么,就会如释重负。
心还在一块儿,隔着大洋彼岸,家也不会散的。
王玫玫最为勇敢,她把自己的人生过得缤纷多彩,自由浪漫。
但凡认识她一点的人都会觉得,她超酷的。
这份酷来自被陈光辉无私爱过的恣意,也来自她本身的坦然。
到了一定年纪,有多少人还有勇气重新开始。
又有多少人觉得,就该日复一日,按照生老病死的轨迹走下去。
可她偏不,她有自己的一套歪理哲学,被异国网友爱情诈骗后她想的是:“被骗就被骗了啦,年纪大了,脸皮就比较厚了,哭一哭笑一笑就算了。
”转过头来,她还是有勇气去爱。
坦然接受安慰,跟罗伯特聊得火热,没跟女儿打招呼就飞到澳洲面基。
异国他乡,语言不通,她也靠自己闯出一片天下。
对啊!
怎么有人能打垮王玫玫呢!
她牵挂两个女儿,虽然主要表现是催婚,但她不会像相亲对象那样成天把“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挂在嘴边,实际上半点话语权都没有。
她希望她们过好自己的生活,因为她也会这样做。
“我现在最重要就是把自己照顾好,不要连累你们,这个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要一路玩到挂,告别我的单身生活”。
她如此幸运,先后遇到陈光辉、罗伯特两个珍惜她的爱人;又如此美丽,以玫瑰的热情照亮了周围的生命。
哪怕偶尔会觉得她烦,却明白她的存在是不可抗拒。
而小敏,好像一直沉迷酒精,烂醉如泥。
父亲走后,这成了她与生活和平相处的方式。
小查是她混乱生活里更糟的一个存在,让她上瘾,又反复戒断失败。
和一个烂人相处会拖垮自己,她不是不知道,只是以为对方总会洗心革面。
上一刻看他和家人相处得还行,下一刻他继续游手好闲四处勾搭。
希望攒够了,就成了失望。
等到她被伤得不再那么痛了,也可以把鹰头铡递到别人手上,因为她不愿再处置他。
被打脸无数次换来的清醒就是,可以变回陌生人了。
无需在意他的喜怒哀乐,是否露宿街头。
陈若敏,要过回只有自己的生活。
一个人,并没有那么可怕。
可以说,小查的家庭并没有教会他如何爱人。
他学会的只有随心所欲,得过且过。
很多人一生都是这么过来的,这种生活方式也不是就该被诟病。
但是,如果他真的遇见过痴等的人,就该明白,黎耀辉也不会一直等何宝荣,想要回家的浪子,前提也得有人愿意爱他。
《妈别闹了》展现了女性渴望爱,找寻爱,享受爱,找到自我的不同旅程。
其实也在说,生活不一定非要找个人来爱,重要的是你要喜欢你的生活状态。
王玫玫的闺蜜金香玉,丈夫出轨家暴,她毅然带孩子离开。
孤身一人把儿子好好养大,后来和小她十几岁的男演员陆易谈恋爱。
别人都觉得她包养小白脸,但她不在乎。
她不想再踏入婚姻,有钱有闲,恋爱到终了,这不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
她有任性的资本,有认真去爱的人,为什么不?
也许别人看来他们这段关系不平等,但她和陆易都习惯了接受彼此的好和坏。
在他面前,她永远是小金。
他们在外面有多远开多远,也陪伴着风雨无阻地行至终点。
陈光辉也是这样,虽然他先一步抵达了终点。
可他这一生,无怨无悔的付出,看着爱的人们快乐,换回了生命的丰满和充实。
其实在某一瞬间,我觉得罗伯特和他是很像的人。
尊重王玫玫的意愿,宁愿自己睡帐篷;放弃了甜品饮料,只为活得更长久陪伴她;开启说走就走的旅程,任由她掌控话语权。
与人为善,不争长短,更重要的是,都愿付出一切去守护美好。
这也是我到今天还在为陈光辉爆哭的原因,啊……(收)罗伯特在小吃摊也给陈光辉摆了一副碗筷,那里又哭亖了……(收不住了)
每个人期待构筑亲密关系的类型可能不同,但最不该忘的是,我们有权利选择什么人去组成你的家庭。
与猫狗相依相伴也好,谈不结婚的恋爱也好,人生有太多无常和遗憾,来得及就邀请真心的乘客同路,来不及就随时弃车逃跑。
总之,要得到王玫玫的真传,要勇敢啦!
感谢主创团队,将大胆生猛另类和真情打包,大方掏给我们。
前排表白贾静雯!
真的骗到我了!
知道是戏中戏啦,但脑海中挥之不去还是吴慷仁的果体,和那句“那你想要上床当玩物,下床当宠物吗?
”啧啧啧,我腿软。
要给吴慷仁颁一个突破自我奖!
继宝宝之后再接再厉!
最后,跟我一起说,谢谢周兴哲!
OST《最后一堂课》太好听惹陈光辉语录:“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变动的时代,无常就是日常,你们只要明白了,我就一直都在。
”另外,推荐去听Hebe的《日常》,就像如蓉小敏重新开始的生活!
最近觀賞中國台灣藝人何妤玟參演的台劇《媽,別鬧了!
》:劇中何妤玟飾演翟叔的兒媳婦。
感慨:何妤玟真得姥了!
淺灰色系的穿搭,契合配角身份。
柯佳嬿,謝坤達太太。
劇中飾演二女兒。
印象中,何妤玟出道后演得電影電視劇不太多,經常出場綜藝節目。
那時候覺得她人好漂亮,氣色身材也好。
據說這和修煉瑜伽有關,何妤玟不僅是知名藝人,也是瑜伽達人。
何妤玟和已歿歌手張雨生是國立政大的校友,西元1997年10月17日和24日的綜藝節目《台灣紅不讓》,兩位才子佳人同框。
那時的何妤玟(雨雯)稚氣未脫,青澀學生妹。
這節目播出2月后,一代才子張雨生英年早逝。
網路找到2007年電視劇《湄洲島奇緣》,劇中何妤玟飾演施麗冬,欣賞她早期顏值,PO劇照以饗豆友!
緋色系穿搭亮眼養眼
黑色系裙子知性優雅
当时看这部剧就是冲着大尺度,母女一起生活,以及母女性格差别特别特别大来看的,当时推荐里打的码让我眼前一亮这也太适合和妈妈一起看了,速速安排进母女观影片单!
实际影片也没有辜负我的期待第一集就让我妈无语了我妈曾扬言,母女三人里就一个正常的
猜猜是哪个让我妈觉得还算正常那必须是断情绝爱的非著名言情小说家兼高中语文老师跟我妈一样听不懂骚话(*ノω・*)テヘ其实我也理解我妈啦,在我们的生活里,形容枚姐那就是穿的花里胡哨也不看看自己多大岁数,还总是跟男的勾勾搭搭太轻浮,小妹那就是自己都活不好呢还养个没用的小白脸,也没个正经工作,太没前途!
反观大姐在我周边评价就会好很多,哪哪哪哪都好,可惜没对象当时想跟我妈一起看这部剧,我就是知道我们都会看不惯,因为周围的价值观真的有影响到我们,我常常感觉自己像是装在套子里一样,一起看这个剧也是我的反抗之一吧。
(好弱(꒪⌓꒪)除了这三个人物之外还有几个重点人物,大姐的同事兼好友,就要和富二代结婚的花痴清醒女
枚姐的好盆友,家境特别好,高雅有钱还有个小男盆友的钢琴老师
小妹的软饭出轨男友····
每个人在我妈看来都怪怪的,但真的好真实,大姐就像我们的表面,给外人看的样子,而我们的内心封存的那个开心的不羁的热爱生活的斤斤计较的小人物,真应该让他们出来放放风啦!
夸张的性格夸张的表扬夸张的滤镜加夸张的情景,让我和我妈刚开始都把这个剧当个闹剧来看,现实中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啦,后面···真香了每个人的性格夸张也是真实,没有不好的性格,只有不被压抑的自己。
现在过得不好不是因为自己不够好,要为了想要的生活去努力,没有得到那就是不够努力,而不是自己不好啦。
对,就是不要pua自己!
虽然只有十一集,看完真的像是了解了另一个世界,这里没有谁对谁错,没有应不应该,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按照你自己的步骤前进就是最好的,谢谢,让我看到了另一个可能
Mark一下我最喜欢的E6,浅浅记录下爸爸的回忆语录片段。
1. 爸爸担忧大女儿的失恋情伤。
“爱情谈的不就是试探、勾引与背叛吗?
只是…你失恋的时候有那么多痛苦,你怎么都不讲啊?
写小说的人都是灵魂的暴露狂,我自己的女儿我太清楚了。
你有痛苦你要跟爸妈说啊,不管是经痛、牙痛还是心痛都行啊。
”2. 爸爸心疼小女儿的爱不顾身。
“小敏跟赵敏一样,爱情来了就奋不顾身。
她念旧、善良,像水一样包容,但执著过了头,水都结成冰了,总是硬起来搞,劝也劝不听。
但是,能被她这样爱着的男人,一定很幸福。
”3. 因为珍惜与妻子、女儿在生命中的相遇,所以愿意付出爱与责任。
“如果,今天是你的最后一天,你想怎么度过?
人生是漫长的告别,请把握所有相遇的时刻。
”4. (忘了在第几集)于我而言,全剧印象最深刻的台词“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变动的时代,无常就是日常。
”你们说,这何尝不是社会当下,以及自我的映射?
人生无常,珍惜相遇。
其实我觉得还可以,很多人把这部跟俗女养成记比,我觉得不太对标,不是所有女性题材都要拿来比较。
我觉得这部是比较偏轻松喜剧的,但可能观众期待得更多的是对女性困境的探讨,所以觉得里面很多东西浮于表面,从喜剧角度来看我个人觉得是完全合格的。
而且这部剧其实是围绕“妈,别闹了”,主要要体现出剧中的“妈”是个有些想一出是一出,不让人省心的人,我觉得也完全体现出来了。
至于有些人不满于这部剧专注于探讨婚恋,觉得可能传输出一种女性只能探讨婚恋的感觉,但我个人认为在偏喜剧的电视剧中,可能会想体现出一些思想,但是因为必须要有笑点,所以可能要夸张化一些东西,我觉得婚恋可能就是其中被夸张化的东西,所以很多人觉得“啊,怎么我们女人的focus只在找个男人上吗”。
其实看到最后发现除了妈妈真的找到一个她心仪的伴侣之外,小敏最后还是坚决放弃了渣男(实在太好了!
),在断舍离方面得到了成长。
蓉子中间一大堆也只不过是为了写小说的幻想,不是说真的谈了那么一段恋爱,也在事业方面得到了肯定。
所以虽然感觉可能很多东西围绕女性婚恋,感情,但其实可能更想说感情是她们人生中的一部分,她们可能通过她成长了,也可能从不想要到能去接受她,在我看来可能更多的是关于女性在婚恋中的成长。
当然,我上面也提到,因为表现形式等夸张化,所以有些人可能完全不能接受。
还有评论说小查是最好渣男的,我劝女性真的不要同情心泛滥。
小查我真的觉得是个塑造的很好的角色,就是很多大陆影视剧体现渣男就体现的很扁平,就光出轨、家暴、自私等,反正就把一切坏的品质都放在渣男身上就行,这样观众就很容易恨得起来。
但其实现实中可能更容易遇到是像小查一样的渣男,用自己的悲惨去粉饰自己在感情中的不忠,让女生同情心泛滥,所以女生更不容易分手,更容易被骗。
可能他们有一些好的品质(是个人都有一些优点吧,不去评价那种啥优点都没有但还是有女的愿意回收垃圾的渣男,他们在我这儿不是人类),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确实一直在感情方面不忠,一直不断伤害女生。
小查最后改了,变得孝顺了,想追回小敏了,很多女生又会感动:啊,浪子回头。
但是这真的就是个伪命题哎!
首先我们不知道他有没有回头,他去追回小敏到底是因为确定自己喜欢她,还是只是觉得小敏养他很快乐(虽然小查说什么在小敏身边能感受到家的味道,但谁知道是真是假啊!
渣男这种话术就是很多的)?
再者,就算他真的最后意识到喜欢小敏,那小敏为什么要去赌他真的完全改变了,谁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再犯。
小敏说过,小查就是一个自私的人,他只爱他自己。
我并不认为这种本性的东西容易改变。
所以我非常喜欢小敏坚决放弃的结局(假如有第二季他俩和好了我绝对气死!
),而且也不是想拉踩,我觉得这也是大陆和台湾编剧不一样的地方,这种情节放到大陆一定是最后和好,女方原谅男方,呵呵。
总之我看完后觉得并没有大多数评论说得这么糟糕,当然喜剧再加一些讽刺可能会更讨人喜欢(因为大家就喜欢那种偷摸摸骂人的东西,觉得很高级),但是我就是个低俗的人,所以有很多黄色我也是可以接受的!
小金葬礼自己选的那张黑帮大姐头半裸武士刀的遗照,是我最近看过影像中最酷的一幕,酷到忍不住流泪的那种…😭一开始我是觉得这部不OK的,被神话到需要“去坟前跪的”完美父亲,非理性歇斯底里把婚姻当作女人唯一追求且用此压迫其她女性的恋爱脑、霸权母亲…完全就是朝拜男人抹黑女人,女性剧却一点都不feminism馁!
但往后看换个角度,从《俗女》将镜头聚焦中年女性,这里升级到focus老年女性——这种创作文本中显少的边缘群体已是难得。
还是用一种少有的文学影视中常见“第二春老男人”方式去创造,充满冒险的,拥抱友谊的,招蜂引蝶的,朋克酷炫的…甚至有些自私、无责任的“老女人追爱史”。
而非苦大仇深无私奉献的“母爱神话”式的传统家庭里年长女性形象(比如《孤味》),反而让父亲承担了这个分工,这样的gender反转,很难说这不femi…(也正因如此,生长在传统“母爱神话”家庭中的我个人相对难被打动到反倒是亲情部分不是一味歌颂女性,表现真实困境、女性之苦(这部也表现了,比如小金、巫婆的经历,顺便水昆少女队~我的最爱,那两集哭到停不下来TAT女性友谊YYDS)才是女性主义,用一种令人神往的,无责任、自我、自由的冒险式笔法去塑造女性,实际也挺酷挺femi的(有点湾版《格蕾丝与弗兰基》那味了)。
为啥男角色总有“小查”这样可以被剖析理解然后令让人又爱又恨的渣男,而女性就不能当个各种冒险故事(恋爱也是冒险诺)中常出现的浪漫迷人“反派角色”呢,就算成为老太太也可以去大胆爱,勇敢爱,去自由冒险啊~顺便这剧在视觉上也多少完成了gender反转,始终处于“被凝视”的女性虽然这部也有,但男人也被拉入了“被凝视”的一侧,动不动就卖肉脱光光的男性镜头也可以说是一种femi。
既然女人被视觉物化无可避免,那就让男人也成为这种欲望审视的商品(虽然真有被这部里的吴慷仁腻到,或成他角色中我最厌恶没有之一。
大哥也卖太过了吧喂,露肉也是要有美感的…但也符合恶俗小说中的霸总设定辣,看出来很拼惹😂)顺便这剧表现手法还蛮实验性的,一开始会因“花哨浮夸”靴微不适,一旦接受还蛮上头的~暂时看到第9集,一切笑笑哭哭,荤素不忌,还是蛮有趣,虽然悬浮但也有真实…(但和《俗女》之类比起来还是差点,毕竟个个光鲜老富婆除了情感显少现实负担的也只可能发生在“爽剧”了)等看完结局走向再来看看值不值给它上了高度的夸…
最初是冲着豪华卡司去看的:比莉、贾静雯、柯佳嬿、寇世勋、吴慷仁、林柏宏……讲述母女三人失去丈夫和父亲后,各自面对伤痛,从冲突到理解的故事。
这三位女主角不断在尝试中成长,从不断争吵中找到能够和平相处的平衡点,一家人逐渐也找回父亲离世前那个「一家人」贴近的感觉,并发现即使分处不同地区、不在对方身边,但不管去哪只要记得回家就好,彼此的心依然还是连在一起。
全片绚烂的色彩、幽默的动画形式、夸张搞笑背后,带给观众的是人生要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离别。
感觉其实整部剧最大的主角是看着三个女生作天作地的爸爸陈光辉,虽然他只是出现在回忆里,以画外音的方式让观众感受到了一位温柔的人,但他又无时无刻不充斥在三个人的生活里,潜移默化影响着她们。
这个近乎完美的丈夫、虽不动声色,却处处细腻,影响着三母女的父亲角色被寇世勋演绎得令人动容。
尤其是第十集的:“而我最想给你的,是一双翅膀,让你从我的世界飞出去……” 这是继俗女养成记1、2之后最好看的台湾家庭喜剧,用轻松搞笑的方式教给我们人生必修课,关于告别,关于自我,关于爱。
我太喜欢这种“无厘头”现代剧了,感谢台湾同胞和网飞制作这部电视剧~这部剧就是很欢乐、情感充沛、节奏很快、人物很疯——丧偶的家庭主妇王玫玫有两个女儿,一个是患有爱情恐惧症的作家&国中语文老师陈如蓉(贾静雯饰)、另一个是渣男收割机陈若敏(柯佳嬿饰)。
家里的男人离世几年了,女人们依然炸成一锅粥。
那边妈妈王玫玫约有妇之夫雨夜爬山,这边小女儿陈若敏和软饭男小查分分合合:
尺度很大,配乐偶尔台湾小清新,但对话镜头相当18🈲 空留大女儿陈如蓉课余时间吭哧吭哧潜心写无脑言情小说赚钱养家,大作包括《就是要嫁富二代》、《我的美男主治医师》、《五个天才球员跟一间更衣室》等等。
这部剧有点像简易版《妈的多元宇宙》,剧中用各式各样的表现形式和画风推动剧情,色彩绚烂,构思也很出彩。
如果是本来就喜欢看台剧的观众,还会额外get到很多台剧梗——
↑右上角小字是《阿母的靠北声》,感觉就是在致敬《炮仔声》。
台湾乡土剧的妆容就是这种老气横秋、演员表情和夸张无比,剧情用离谱二字归纳都不够的狗血,但是真的很好看哈哈哈
注1:“靠北”是闽南语中“哭爹”的国语谐音,指的是对一些事或人的不满、吐槽以及抱怨。
注2:乡土剧用台语(闽南语)演一些狗血台湾家族的故事,中央电视台在我义务教育阶段引进过《再见阿郎》、《又见阿郎》、《意难忘》、《再续意难忘》,是我欣赏乡土剧美学的启蒙 本来是母女三人竞速看谁先找到男人结婚,结果王玫玫瞅着女儿们择偶之路注定坎坷,自己单飞了~
因为是真实故事改编,所以结局就是王玫玫和一个老外结婚了~没啥好猜的。
那么,一开始就离世的陈光辉到底是怎样的人、他生前挚爱王玫玫是怎么结识老外并且跑到国外结婚、大女儿如蓉有没有克服爱情的恐慌找到爱情、二女儿若敏有没有痛下狠心摆脱渣男,中间的剧情百转千回~值得各位看官一看王玫玫的姐妹情、姐妹和她小男友的感情也占了一些篇幅,但是动人程度不减哦:
王玫玫的闺蜜在生前准备好了自己的告别式,录好了声音,安排好了花束,真的是很潇洒的挥别礼 《妈,别闹了》里面母女三人住的房子,即便乱糟糟到根本不能拿来当样板间,却让人觉得好温馨(包括墙上老土配色的全家福)。
演员脸上没有扑朔迷离的离谱滤镜,柯佳嬿角色的小雀斑、贾静雯脸上的小细纹都清晰可见——
贾静雯状态真的太好了!
她已经47周岁了哎!
没有眼袋黑眼圈,这科学吗?!
除了布景、主演们的脸蛋之外(还是有几个整容脸配角的,但是她们并不让人出戏),剧里很多情感细节也很真实,比如夫妻之间你进我退的包容、母女之间纠结又亲密的关系、男女之间反反复复的爱情、闺蜜之间快乐时尺度大开关键时刻真心换真心的情谊,都好好。
看得我好多次眼眶湿润,还好有吴慷仁调剂一下。
↑这里有一张吴慷仁的照片,但我估计这个图命不久矣。
这部剧疯疯癫癫,但是真的有好多片段让我差点落泪。
比如王玫玫为什么和女儿们如此肆意,正是因为陈光辉在世的时候给了她们大量、好多、充足的爱。
当他走了,家里的三个女人们都在自由自在地做自己。
男观众看这部剧会是怎样的感觉呢?
会觉得我辛勤呵护了一辈子的家拱手让人吗?
应该不会吧。
我看这部剧的时候想到了李安很有名的一段采访:
如果说上次介绍的电影《祝你好运,里奥·格兰德》是西方世界女性视角的爽文,那么《妈,别闹了》是华语区女人们的另一种剖白——纵然有些人内心喜欢一些“上不得台面”的事情羞于承认,还佯装“正经”指责她人:
但依然还有另一批女人们在坦荡、磕磕绊绊地走着自己的探索之路:
这部剧虽然立足点依然是很普通平凡的感情世界,一点都不光辉伟岸,但它却让我感到无比的开阔与舒展:
啊真的好棒
一个家庭没有父亲后的嬉笑怒骂,老母亲带两个女儿~
3.5/5,很女性,很生动
因为事前曾经有过“退货”、改动多次的传言,所以刻意没有建立太强烈的预期;但一整季看完,却依然能够找到它在立项时就曾经做出的承诺。对两代女性的思悟,对情绪时刻的触摸;无论你在哪个年纪,哪个位置,都不应该停止寻找自己、大声说出内心。“熬”过了它有些刻意夸张的呈现(这也是之前不能理解《女外科》的地方),每个角色的支线故事和接下来展开的恣意想象以及流动其中的情感,都开始鲜活有效起来;让更长于严肃剧集的演员处理喜剧有些难度,可只要到了温暖与真情的片刻时,她们就拥有对角色的说服力。当然台剧里家庭喜剧范畴里最可惜、也值得被想起的可能还是六年前Melody那部《我家是战国》,我还在靠这部剧找到对那里、对中文剧集挖掘这一领域的佼佼者们的怀念。
还不错的,就是那个美
太浮躁了
别问我是哪里人,我是你的(心上)人。哈哈哈哈。好油腻呀。这位四块腹肌的大叔。受不了啦!
真的别闹了 太难看了
浪费卡司 努力看了还是得弃掉
在台湾接触的人都挺正常生活的,电影也还好,怎么电视剧越来越浮夸,表演剧情都夸张到难以看下去
搞笑的部分还行。台剧太吵了,好像里面的人都没法好好说话。黄段子多到有低俗之嫌。妈妈这个主角实在讨人厌,无论如何都没法喜欢
因为卡司来被惊到,怎么会这么无聊这么刻板印象啦!
剪辑跟节奏相当乱,风格可花哨浮夸切忌悬浮失底蕴。剧本创作问题,编剧架构功力不足支撑表达的野心,笑料爆梗平平无亮点,不是为吴慷仁柯佳嬿,我才要闹咧:浪费卡司阵容,白瞎Netflix重磅推送。
爸已经不在房子里 他在心里
回家就好了,或者说我愿意给你翅膀。如果说能守住的和看得见的是永远不忘,那带着这些怀念和坚定不移的爱去开始新的生活更是爱带给我们的勇气。
11集都在吵架😅一家人这么多架要吵吗?
形式有点乱有点碎,还是喜欢《俗女的故事》那种风格。
讲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讲。明明是喜剧,可是又有很多突如其来的哭点。从头到尾好像是有主线,但又串联不起来,像极了人生一些想抓住的,本来如此的,最后却不了了之的事情。有看到评论说最后还不是宣扬结婚?我想说,独立是什么呢?是可以勇敢的追求自己想要的,无论结婚或者不结婚,它都不应该是对立的,它只是你想做的选择。直面自己的欲望和想法,并不丢人。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变动的年代,无常就是日常,向前走就好了……
冲着两个女神看的. 但. 好一般..
太闹腾了,漫画式剧情,乌泱泱一片,剧情一直在注水。
被网飞退货 并且只愿意花5万一集买不是没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