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格尔居然会演戏。
任贤齐各种造型,各种方言。
整个故事环环相扣,结局出乎意料,注意看,又在情理之中。
能给你意外惊喜的小成本大电影。
对大部分国产片实在是不报什么幻想,没想到《双城计中计》还蛮好看的,出乎意料。
首先,片子有个好故事。
一个大骗局套着一个又一个的小骗局,如果不是很挑剔细推敲的话,故事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尽管一开始我就猜中了几位主角的真实身份。
其次,风格幽默搞笑但又不做作低俗,看得很轻松很舒服,颇有老香港喜剧片的遗风,比如《大军阀》《富贵兵团》《富贵列车》等。
第三,演员表演出彩。
个人感觉最有喜剧效果的是九孔扮演的王大帅,断案一场让人忍俊不禁。
翁虹还是那么年轻漂亮,搞笑表演也不错。
最让人惊讶的是腾格尔,极少出演影视剧的他竟能表演的自然无痕。
熊乃瑾虽是花瓶一个,但也的确漂亮养眼。
其他刘承俊任贤齐也算及格。
另外,整个片子镜头也非常漂亮,喧嚣的都市和荒凉的西部都给人以美感,一看就不是那种粗制滥造型的。
能让观众心情愉悦地度过100分钟,这类片子也就算是成功的了。
人在国外,反而更多的看国内电影,网上搜索反而方便。
与近年来票房节节攀升的趋势相反,中国烂片的质量也让人心寒,各种奇葩片装逼片层出不穷,于是反而担心,哪天中国观众对本土片失去信心,哪天中国人的腰包全被老外掏走,哪天那些所谓的大导演集体江郎才尽。
回归正题,这部电影的后期宣传工作实在一般,这么大的噱头,反而没做好,实在有些可惜,电影开始给人的感觉还可以,谍战片惯用的军阀背景,有个性却知道最后一定完蛋的黑帮老大,然后真正开始有兴趣的是不多久的任贤齐出场,那个可爱的警察让人着实觉得有点可怜,搞笑的头型和夸张的表演都有点意料之外,这么久的烂俗无厘头终于有了一些可以夸张但又不过分的东西。
腾格尔出场无非是另一个亮点,没对这个歌手抱多大的期待,反而会让人惊喜,个性的表演至少让人看着会舒服。
后面突然转到大西北也没有特别的突兀之感,没有出现断层已经比较难得了。
关于最后的结局有点官方的意味,反而显得不是那么切题,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迎合某些……会有疑问,那么动荡的年代,孩子么有一箱金子,比没人管更加可怕吧。
第一次写评,因为总算有电影可以回看,语句不通处见谅,本人虽有热情,文笔一般。。
且说说这部电影为什么不错:剧本,这个已经超额完成了任务,直到最后十几分钟才恍然大悟的人应该不下少数,近年来猜不到结局的电影实在不多,而且剧情紧凑连贯,甚是难得,能把一个完全换了叙事场地,最后才道明真相的电影讲清楚,已经很不容易了。
虽然比起当年疯狂的赛车那种多线叙事还是略逊一筹,但是看看这两年的中国电影,已是难得。
搞笑风格,说起来不免有些感慨,我的刘镇伟啊,无厘头太过了些,一声长叹,这个曾经的鬼才导演。。
说回电影,一般演员总会给观众留下某些固定的风格,任贤齐算一个,所以他在剧中实在是很难成为笑点,反而腾格尔让人眼前一亮,我没演过戏,关于演技实在不敢评论,也没有觉得有谁很生硬。
腾哥让人看着很舒服,有那么一股劲儿,觉得开心,举手投足之间,都是味道,这个已经很难得了。
居然还会回味,实在是难得中的难得。
直到他弹钢琴那段才发现,哦原来这就是那个咧着嗓子唱歌的腾格尔啊,开怀一笑,嗯,不错。
虽然有些担心,如果发展下去怕戏路太窄,不过我们还能多要求什么呢。
观影感受,看电影,我喜欢看的开心,或者刺激热血,这部电影就是会让人开心的一部,看完了笑了,恍然大悟的笑了,已经很是安慰,比起某些看了蛋疼还要难过好几天还要触发一些不和时宜的民族情绪的电影,或者某些类似伪大片炒剩饭飞蝶帽的电影,已经觉得很欣慰了。
这部电影值得支持,说实话,所谓的特效,总会有疲劳吧,看来看去不就是视觉奇观么,掏腰包去看,看个舒服,一天好心情,也对的起那么贵的电影票啊。
而且本着支持国产电影的原则,这部电影已经完全合格了,值得支持。
有些马后炮的味道,不过大家看了电影,或开心或难过,总要想想,自己到底为了什么才来,别看了然后牵着女友逛街了,坐下来喝杯冷饮,聊聊电影,总算有了些境界。
说的差不多了,真的希望,国产片可以多些合格的电影,观众的底线一再下降,总要出几个能看的片子吧,别拿什么名导大片骗钱了,蛋疼多了还坐那儿买票看电影就是没事儿找抽了。
恩恩,祝大家开心,笑笑每一天。
^__________^
仇报了,钱搞到了,孤儿院的孩子日子好了,更重要的是,日本人被干掉了,连亲日的军阀也报销了,看到结尾我真想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必须的,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在任何一部涉及那个年代的电影中,都是不容置疑的、不可否定的,所以,有了这个元素,你就真不能说《双城计中计》不好,你说不好,你什么意思,是不是有汉奸倾向,是不是想千夫所指,尝尝中国人语言的厉害。
因此,首先,我高度拥护这个电影的主旋律,再一次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确实,我们打倒了,但是付出了八年和3500万人的代价,而且,我们可以让数据说话:日本“七七事变”时在华北只有一个旅团,即中国驻屯旅团,兵力只有5700余人;在华中的上海驻有海军陆战队4000余人,合计“七七事变”时日军在华北、华南总兵力只有一万人左右,以后逐步增加,到1938年初日军在中国用于对国军作战的总兵力也一共只有15个师团6个旅团50万人左右。
也就是说日军仅仅50万人,就可以长驱直入,仅几个月时间,接连占领我国河北、察哈尔、绥远、山西、山东、江苏、浙江的大片领土,连中国的首都南京也被日军占领。
到八年抗战结束,日军针对中国作战的总人数也只有36个师团、41个独立旅团,总兵力108万人,坦克只有383辆,飞机堪用者只有291架。
反观我们,中国抗战前有正规军就有182个师,总兵力超过200万人。
不要说什么军阀混战、武器匮乏、兵力涣散。
中国抗日,从1931年“九一八”到1937年,有6年时间准备,抗战前中国利用德国援助,除地方部队外,共完成了15个调整师和24个整理师的整编,30万官兵接受了德式装备,1935年8月,连德国顾问法肯豪森也对国民政府军队的装备表示赞赏,说:“窃以华方所有权新式兵器,从未有今日之充足”。
但结果就是国军在正面战场却才杀伤日军53万人,杀死日军的数目更是在20万以下。
说了半天,我想表达的是:就算我们认为日本人不怎么牛逼,但绝不是电影里演的那么傻逼,而我们如果总是用这种态度,那就二逼了。
轻易的就把若干箱黄金给了两个穿着军阀服装的中国人,这货还是个日本高级军官,请注意,那是几箱黄金不是黄瓜,就算是黄瓜,俩人搬好几箱也挺费劲,这种智商的人能当侵略者这种高难度高风险的职业么;另外就是在火拼时,轻轻松松的就两败俱亡了,50万人打了中国8年,这种消耗可真玩不起啊。
有人要说我得瑟了,不就是一娱乐片么,较神马真!
的确,《双城计中计》是个娱乐片,但事关抗日题材的,我们也鲜见真正的反思片吧,要么就是这样说日本军人很傻,要么就是像《金陵十三钗》说日本军人把我们搞得很惨,这两种态度完全就是一个悖论——很傻的人把我们搞得很惨,那我们成什么了?
《双城计中计》是一个讲骗局的故事,穿插进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元素也不为过,但我们也应该知道,有些东西不能编,瞎编就成了真骗,而且是最有害的自欺。
这电影刚上映时候就看了,本来只是去溜达,但是到了万达之后看见海报就进去瞧了瞧,真惊喜了!
刚才无意中百度其他的 看见这些评论,就也说说自己的浅薄看法。
很多评论说,是抄袭《飞天大盗》。
确实,我也看过飞天,其中的确是抄袭了。
但是,试问在天朝,什么不能抄袭?
何况在国外抄袭事件也未见少了。
很多翻唱歌曲就是改变了一下歌词,曲调一点没改,但是大家听的时候不也挺开行吗,怎么不去抨击?
不要总看着自己的电影就这不好,那不好的!
好莱坞的电影就一定好吗?
电影本身是娱乐大众的,那么谁是大众?
老百姓!
别总认为自己多与众不同,就非要怎样怎样,你可以说这电影你不喜欢,但不要说这电影多烂!
当年星爷的片子也被誉为烂片,包括大话西游,那时候票房极其惨淡,谁知时隔几年之后,却被用为北京电影学院教学片!
而且大多老百姓对此片予以褒奖。
并且周星星同学也被誉为后现代解构主义大师,他妈的,他自己采访的时候都不知道什么叫后现代解构主义。
古人都说了,千古文章一大抄。
鲁迅先生也说了,拿来主义。
那么有多少人没看过美剧《飞天》?
不多说,全中国起码有70%了吧?
那么70%的人觉得此片不错,你有什么理由哭着喊着说这是抄袭的,这是烂片?
你认为你是毛主席啊?
本身是做跟电影相关行业的,就算说是专业水平,这片子也的确可以!
如果就专业论,《柏林苍穹下》,《孔雀》,《燕尾蝶》等等,都是难得一见的好片,但是有多少人看完可以不睡觉?!
就像都知道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是经典名著,但是有几人真的能读?
真的读懂?
在学术上,《福尔摩斯》就可能差很多,但是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福尔摩斯》吧?
你可以说《战争与和平》你就能读,能读懂。
但是你不能就否定了《福尔摩斯》,说它是烂小说。
因为让大多数人选择,都会选择《福尔摩斯》的。
你只能代表你自己,你代表不了人民!
看完胡桃夹子主打魔幻但是十分无聊的片子之后,挑了半天才看这部小成本没怎么宣传的电影,本来是想看看大家说翁虹看上腾格尔的桥段是多么惊心动魄的雷人,没想到完全没有出戏的感觉,反而是目前看的极为惊喜的一部电影。
歌手组成的演员班底倒是有不一样的火花,拍的挺有意思,倒是非常出乎意料。
腾格尔居然毫无表演痕迹,很熟练嘛。
两个女主都很漂亮,还特地查了小姑娘是谁,满惊艳的。。。
值得一看,是一部有诚意的电影。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快意江湖梦。
比如说,你被老板压榨了,你会想像哪一天你开发了个强大的软件,你老板如何痛哭淋涕跪倒在你脚下,痛斥自己有眼不识泰山,恳请你回来给他当总监或副总裁;比如说,你被客户拒绝了,你会想像哪一天你的创意被他的竞争对手采用了并一举拿下整个市场,原来这个客户一边掐自己的大腿一边恨自己当时没把你当神仙般供起来;比如说,你刚分手了,你会想像N年后对方在一个高档的行业内部酒会上与你邂逅,那时他只是这个行业的小老板,而你却是这个行业领头老大的爱妻,灯火辉煌他却暗淡无光,未及细说他已满脸遗憾;再比如说,你就一小学生,抄试卷抄得想吐血,你会想像哪一天你当了老师,让全班同学都出去玩,就留一孩子在那写作业,孩子问:为什么是我呀?
你奸笑着说:哼哼,你妈就是我当年的语文老师!
好吧,生活很累,很多不如人意,因此我们有时候会做做白日梦。
不是这个梦真能改变你多少生活,但它能让你在繁碌现实的时间里偶然间白痴那么几十秒,想像自己有多强大,命运之神有多爱你,一下子扭转了整盘格局,你反败为胜,技能猛增,并惩凶罚恶,成为万人爱戴的救世主。
这无聊的几十秒让你放空自己,然后像一只坚强的小强一样,继续接受新的打击。
我把《双城计中计》当作就是这样一个梦。
一个在现实生活里仗义却能力有限、有想法却无法实现的文艺男青年做的一个梦。
于是在梦里,他替被欺负的童鞋报了仇,还捎带着把爱国精神也融了进去,让军阀和鬼子一起灭亡,难能可贵的是,把一个古老而不入流的行业演绎得如此正义和颇具技术含量,让人看完之后真不愿意让他醒来,希望他继续睡,继续发呆,继续做梦,让梦里的四匹骏马带我们一起去浪迹天涯,快意人生。
很久没看到这么精彩的电影了。
无论是画面、音质,还是故事和讲述,除了中间任贤齐和熊乃瑾的感情讲述那一段拍得有点小白痴外,全片都使人处于一种微高潮的状态。
我一直说,看电影其实就是你和导演隔着时空的对话,好的导演和引导你听他讲述,你也可以表达观点,之后像猜盅一样,去猜那个结局,要么有不出所料的快感,要么有原来如此的惊诧,但整个过程是非常精彩的对话,像孔子问老子,然后孔子因此而知道他是孔子,老子也因此而知道他是老子一样。
《双城计中计》就是一个让你整个过程都在感叹“哦,原来如此”的过程,有时候你看似明明知道答案了,可峰回路转,你又看到柳暗花明了;有时候你以为这就是最后的结果了,可偏偏却另弹新调,重述雅意。
故事很好,演员也不错,任贤齐终于有点摆拖奶油男的迹像了;翁虹徐娘半老,虽有点小眼纹,但还是把女匪的彪悍给展现出来了;熊乃瑾和魏千翔是两个小配角,可圈可点,没有太大的亮点,但也没有拖剧组的后腿;重点要说两个人,一个是初涉影坛的腾格尔,一个是入木三分的刘承俊。
年少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我非常喜欢腾格尔,这事小鱼是知道的。
他咏唱草原的歌曲可以说是当时被港台一手包办的歌坛的另一种绝唱,清丽、壮阔、自然而辽远,比起港台那些情情爱爱腻得发酸的曲调,腾格尔让我们的生活像是从浓雾里走出来,骤然见到蓝天白云的欣喜。
我曾想模仿他独特的发音范儿,后来没多久我就发弃了,因为我发现那是他牙口不同于我族的生理结构所形成的,绝不是我后天把自己弄成个兔唇孩就能像他那样发音的。
《双城计中计》再一次验证了我的当是的判断是多么英明,人家老腾就这么个说话范儿,你再怎么咬唇嚼齿你都学不来。
《双城》应该是老腾的处女片,往镜头一站还是有那么点生硬感,但毕竟岁数大了,说话慢悠点还是掩了些破绽,还能让人家以为这就是角色的需求呢。
但老腾那一身白袍站在风沙里,还是有股老道仙风的气息,演个智慧的老头啊,或是能预知未来的仙翁啊,都是挺不错的演艺线路的。
刘承俊的表演就非常精彩了。
可以说,他让整部片子活了起来。
虽然有男一号的任贤齐、新出江湖的腾格尔、老戏坛的翁虹,和青春波大的熊乃瑾,以及端端正正不会出什么差错的魏千翔,一大票子人都挤这98分钟的影片里了,但刘承俊绝对是个让人忘不了的角。
那不榘的眼神、邪恶的嘴角、狠毒的心肠、爱摆谱的劲,和干脆利落的办事风格,鲜明得让人过目不忘。
写到这里,忍不住百度一下,才知道原来他是韩国人,唱歌出身的,后面遭遇封杀,后来拍过《大兵小将》、《硬汉2》等电影。
原来是有故事的人,怪不得那么入戏。
只有经历过低谷的人,才知道高峰不过是另一个区间,没什么可喜,也没什么可悲,而做好现在,才是关键。
为了保证影片的吸引力——虽然它上演了快半年了,我就不剧透了。
但还是要拿它跟《文雀》比一下。
一样是讲这个古老而不入流的行业的,可《文雀》无论是立意还是对决的对象,和《双城》相比,都显得小家子气。
同时,片子还让我想起了另一部年代久远的影片——“老公,周润发演的一部在沙漠里的片子叫什么呀?
”“和平饭店。
”——是的,《和平饭店》。
不是说影片的故事和《饭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而是它的色调和环境,让我突然就想起了发哥迷人的微笑。
好吧,那就祝愿《双城计中计》用心做电影的导演、编剧、演员和所有人员,都如发哥般事业在成,梦想成真!
是不是老土了?
好吧,洗洗睡吧,做梦去啰~
编剧算用心了,比起一些同期的垃圾电影从结构讲好很多,但是我不明白电影宣传怎么做的,在影院我光看海报,还以为是一搞笑类型,下线后再看发现完全不一样,宣传有问题呀
2012年2月24日,有三部影片同时上映,分别是奥斯卡获奖大片【国王的演讲】、修复版经典之作【新龙门客栈】,以及一部名不见经传的【双城计中计】。
选择在这个档期上映,【双城计中计】无疑是以卵击石,粗看一下其演员阵容:任贤齐,腾格尔,熊乃瑾,刘承俊,翁虹,混搭到无语有木有?
再看导演:潘安子,熟悉的举个手,有木有?
就是这样一部没上映就被很多人批为烂片的电影,却意外的送来了龙年的第一个惊喜。
看过热开场的影片,像【拯救大兵瑞恩】;也看过冷开场的电影,如【阿甘正传】;但像【双城计中计】这样似冷非热的开场,我表示有那么点惊喜。
浮华的上海滩,歌舞升平,各种时尚奢华的元素呈现于银幕。
之后,腾格尔就华丽丽的出场了,撇开他以往给人蒙古族同胞的印象,单是没台词,往那一站我立马就出戏了,腾格尔特有的喜感噌的也就上来了。
原以为只是歌唱家的他在表演上一定是循规蹈矩,却没想他那慢条斯理不温不火的肢体动作、神态表情以及台词节奏一如他唱歌吐字时那般一顿一挫,从而“意外”地形成笑点。
会讲故事的人能把假的讲的跟真的一样,所以【哈里波特】明知是无稽之谈也能让万人空巷,【指环王】就算是扯蛋也让人感觉很舒服。
对于当下的中国电影来说,我们太缺少的就是这种能把故事描述的活灵活现的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双城计中计】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从大上海到边远小镇,情节紧张毫不拖拉,犹如一壶浓酒让人回味无穷,又如夏天里口干舌燥的时候抓起一瓶冷饮,除了一饮而尽外别无想法。
一个有趣的故事少不了个性鲜明的人物角色,在这个层面上,【双城计中计】无疑也是成功的。
顽皮搞怪的鬼脸、睿智淡定的石佛、潇洒霸道的金三娘、心狠手辣的林啸东、贪财好色的王大帅……各色人群,各款各型,老少皆宜。
台词方面,【双城计中计】总会让人自觉不自觉的想起【让子弹飞】。
还记得【让子弹飞】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师爷,夫妻之间最重要的是什么?
”,“恩爱!
”;【双城计中计】里也有一句,石佛问陈少卿:“你知道骗子之间最重要的是什么?
”,“诚信!
”诸如此类的台词还有很多,形成了这部电影独特的带有黑色幽默的语言风格。
毫无疑问,【双城计中计】是在向【让子弹飞】等经典影片致敬,因为你可以清晰的看到包括【杀死比尔】、【让子弹飞】、【黄飞鸿】在内的不少经典电影的影子。
向经典致敬无可厚非,不过如果遇上挑剔的影迷,反倒显得新意不足了。
不管如何,在我看来,本片还是有很多自己的特色,真是部让人出乎意料的惊喜之作!
在这个行骗横行的年代,你不被骗,见了人都不好意思打招呼了。
如果你也认同这世道的话,不如看看这部讲述骗局的电影——【双城计中计】了。
===================================== 我的豆瓣主页:http://www.douban.com/people/hxj19/
看这演员阵容,以为会很傻,却比预期好一些,细节粗糙了些,但是剧本还是可以的,情节设计上用了心思,这是对掏了钱的观众起码的尊重,这就比大多数国产电影要强了!
就是虎头蛇尾了一点,拍到最后钱不够了吗?
那个广电局式的片尾真坑爹,人家外国骗子骗了钱就可以过神仙一样的幸福生活,中国骗子骗了钱还要献爱心做好事,苦逼!
看过刘承俊两个电影,还挺喜欢这个韩国人,长得很帅身材很棒,打得很漂亮。
任贤齐是我非常讨厌的一个演员,无论演戏唱歌都一副赖不垃圾的模样,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人找他拍戏,还总演纯爷们儿。
腾格尔演的都比任嫌弃强!
翁虹这个角色倒很可爱。
用了很好莱坞的方式讲了一个中国故事,还不错
哎哟。腾格尔演技还行啊~
腾格尔太变态了
bug还算少的……
除了方言用的太烂了,别还都挺好的
惊喜的诚意之作,结尾真有点儿出乎意料!
又一部国语小成本制作典范,编剧相当给力,相当的有看头。另外,发现腾格尔演戏真的是够格够可以的啊。推荐。以上。
剧本还是挺煞费苦心的,剪辑也比较凌厉,就是感觉粗糙了点
比想象中的喜剧要好笑一些,演员的选择很重要,没有那些特型笑星,腾格尔的喜感跟戏感出奇的好。在一些情节不够巧妙,比如给日本人搬沙发那段本来可以多一些笑料的~有点太干了~后面沙漠造城那段也过渡太潦草。总体导演潜力无限,在磨练下编剧应该会更好~~比较精彩的是任贤齐跟腾格尔斗戏那段,值得看
挺好看的,就是结尾草草了点,前半段在上海的部分看着还行,看在紧凑性上,七分吧
女主是按杨幂整的吗?韩国佬的上海话配音好蛋疼,结局好牵强
似乎好像也许大概八成可能是看过……
腾格尔很出彩啊,故事设计非常巧妙。强烈推荐。
欧美片的开头,香港片中段,大陆广电式独家结局。如果是美国电影,最后得手的骗子们一定过上了美好炫富生活,沙滩、美女、跑车、洋房什么的。而在这里,他们还要用拿命搏来的黄金去献爱心,中国的骗子真不容易啊。
一个不错的剧本,可惜没有好的导演、音效、配乐、剪辑和后期宣传 。。。。
还是有点小新意
有点意思,可惜到后面开始手忙脚乱了。
娱乐效果够了 ,加油了 导演!
比起决战刹马镇差多了!!!!
不错。都猜到了,除了一直在猜陈少卿其实是个革命党,他最后把黄金都拿走去当军费了,但是发现导演没这么想,陈少卿就是个碰巧找来的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