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把罪恶之城的小尾巴看完了,看了豆瓣的评分后,大家都评价如此之高,有如此之多的感受,而我则是一种终于看完了的解脱之感,所以我猜我应该没看懂吧。。。
随处充满着暴力,这也是暴力美学吗?
我不认为他美···暴力摧毁一切,虽也保护一切,但是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整个电影都充斥着红与黑,还有一个颜色就是betti的蓝绿色眼睛。
她的眼睛在影片的开头和结尾处都变了颜色,我不知道要表达着什么,整部片子除了最简单的英雄主义和以暴制暴的原则外,我真的没看出什么了,如果以后再看能看懂吧?
也许是心底里就很排斥这种暴力,还是不喜欢。
Frank Miller和好莱坞断绝了关系,不允许有任何人碰《罪恶之城》这部漫画。
十几年的光阴瞬间飞逝,终于还是有个不知死活的人向它伸出了黑手。
Robert Rodriguez就是这样的一个家伙,不在乎什么规矩,更厌恶什么乱七八糟的道理,他找了几个人找了一个地方,然后自己出钱拍了几分钟的样片,并亲自送到弗兰克•米勒手中,告诉对方,如果你觉得它符合你的想象,我会一直拍下去;如果你反对,我就此罢手。
这几分钟的片花打动了这个顽固的作者,他同意拍摄并且把自己的名字加在了导演的名单里。
这改变整个过程的几分钟片花,就是《罪恶之城》最开始的那段酷酷的景象和对白,“死亡之树的最后一片叶子”,这个改变这部漫画命运的这个人中文名叫做罗伯特•罗德里格斯。
Sin City,The Big Fat Kill和That Yellow Bastard,三个虚构的故事发生于罪恶之城,那些罗嗦并烦躁的故事线索我并不想多加描述,那种感官器官所受到了视觉冲击和精神振奋才是我所想表达的最真实的内核,一个字:酷。
黑白画面和不同墨色的光感,那集所有视觉焦点为一线的某一点红,那奇怪而冷漠的对白,那兴奋而疑惑的眼神,那莫名而刺激的桥段,那血浆死溅的争斗和有怄常人思维的影象给我们忍受了太多年垃圾情感摧残和所谓真空战争损害过的大脑一次新的蹂躏,这一切过后,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字:酷。
布鲁斯•威利斯、克利夫•欧文、伊利亚•伍德、布兰妮•墨菲大大小小的明星参与到了这个错综复杂的罪恶之城,那黑白一体的警察,自我保护的妓女,冷酷无情的杀手,无间道的地魔炼狱,还有恍惚瞬间填补而来大片影象碎片,和来不及思考的剧情,以及视觉的饕餮,这一切的一切,折腾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眼中。
一个字:酷。
任何值得我们推崇倍至的电影都无须太多描述,一个“酷”字足够了。
黑白的,粗颗粒的,凌厉的,疯狂的,暴戾的,风格化的,不可思议的……《Sin City》,这部片子的评价和溢美之词太多了,总之又是一部值得用D9来收的片子。
今日又看一遍,重温,感叹:暴力原来可以这么美丽,对本质丑恶却附庸风雅的、居心叵测却代表正义的、言行卑劣却身居高位的……全都不用罗唆,用最爽利最快意的方式灭之。
那样的酣畅淋漓让我想起了吴宇森和北野武的作品,比那个更单纯、直接也更干净利索。
可是谁知,暴戾和暴力,背后却是爱,当下少见的执着地犹如病态的爱。
原始人一般只适合生存于古战场或角斗场的马沃,身上的自然性多于社会性,为了一个一夜温情的妓女,他无知无畏地挑战体制与权威,以牙还牙,用最直接的方式干掉了最具权势的主教;哈提根警察出身,被制度化的公职人员,他对体制心存畏惧,深感个人力量不足以对抗以参议员为代表庞大的国家机构,以自杀换来深爱的少女南希的安全;德怀特为了一个酒吧女干掉了一个警察,为了维护秩序的均衡和一个红灯区的女子,靠着坚持获得了爱情与同盟,联手对破坏者给予毁灭性的打击。
怎么能做到如此无畏无惧?
为了爱,这些男人会做到什么程度?
不爱财,不惜命?
(不恰当地想起了杭州游玩中去岳王庙看到的石碑,上书“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不患天下不太平”)何来如此的血性?
爱是如此的东西?
——当我们借工具理性衡量起他们所为女子的价值和意义的时候,不禁怀疑,问其意义:那样的赌命是愚蠢还是血性?
当我意识到自己的“小气”时,不免悲哀:当下没有血性的男子、丧失男性气质的物种正越来越成为主流,消亡在茫茫人海。
也难怪,不是古战场,不是角斗士,不是在黑帮,不是英雄汉都是为妻儿,都是为金钱,都是为房子,都是为——生存。
我们的理性让我们问:为了爱,我们能做到什么程度?
马沃,哈提根,德怀特,他们会问吗?
他们会立马去做,考虑行动计划,准备汽车、枪支、刀械、铁链……呵,为了爱,男人们可以做到什么程度?
可以做到不考虑值不值得的程度,可以做到不爱财,不惜命的程度,可以做到让暴力成为美丽的程度。
这是一部相当酷的电影。
画面冲击力极强,强到即使无法记住画面的内容,却忘不了那种残忍的美。
Bruce Willis,真是哪儿都少不了他,越老越帅。
电影以三个男人在‘sin city‘的不同遭遇为主线,拳击手马文为了找到谋杀和自己有一夜之情的神秘女子的凶手而搜遍了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而记者德怀特则坚持着自己对于正义的理解而在这个黑暗的城市中进行着‘黑暗’的执法;而老警探哈德根则为了洗刷自己的不白之冤而寻找着知道案件真相的证人。。。
三个各怀心腹事的男子就这样开始了他们各自在这座‘阴暗城市’中的故事。
除了保持漫画原作一样的叙事风格之外,电影本身还尽可能的对漫画景物与真实演员的表演融合做了一定的改动。
使得电影观众从头至尾都仿佛置身在一本摊开的巨大漫画中,本片独到的黑白式视觉冲击和漫画风格的电影语言运用,使得本片几乎完美的照顾到了原作爱好者和电影观众双方的观赏习惯。
并且又最大程度的尊重了原著本身就独到的视觉效果。
不得不说,这是这么多年来少有的能够在漫画原作和电影观众双方都找到巧妙平衡的作品!
之所以说这是一部暴力的伪cult片就在于,本片最大的卖点恰恰就是漫画式的暴力风格,而cult的精神其实更多的留存在了电影风格本身的某些异样之上,且仅仅是一点点的不同于好莱坞惯用伎俩的独特罢了。
对于普通的电影观众来说,电影的确风格诡异,但是和真正骨子里就透着cult煞气的电影来说,本片实则是小巫见大巫。
况且本片众多的明星阵容和对于电脑特效的使用明显就是奔着票房使劲儿的,因此,《罪恶之城》充其量也只能算是部伪cult片子。
但是暴力---这个本片最大的核心卖点之一却没有因为商业电影的本质而有丝毫的虚弱。
而本片骨子里就带有的杀虐之气也正好符合了两位导演罗伯特·罗德里格兹和他的最佳损友昆汀·塔伦蒂诺的一贯特色!
这两个‘坏小子’算是那种即使收着制片商的大额‘贿赂’以及顶着发行方的百般叮嘱,且还敢恣意妄的个性之人。
因此《罪恶之城》能有如此的异色也是一种必然!
大概看了一下,烂的程度难以言喻。
关于影片的画面不得不称赞,但是表演实在是太恶了,受不了的恶。
大烂片。
旁白乍一听好惊艳,后来越听越厌,三个男主都是同一个配音,听着隔应。
可以压低的声音真不好听。
但电影画面是真的美,暴力美学,演员脸上的光都打得恰到好处,女演员的唇显得闪闪的嘟嘟的*^_^*还有每个故事主人公死的时候那种黑白画好帅。
还有那个黄杂种,是怎么把演员涂成那个样子的,怪可怕的。
这部电影对演员脸的要求真高,特别是每个故事的女主,轮廓都好清晰
“她在风中颤抖着,犹如枯树上的最后一片叶子。
我让她听到我的脚步声,她只是身体微微僵硬了一下。
抽支烟吗?
”烟用“支”来形容,这应该是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说的话,无论如何其对应物其指向的对象都应该是个女人,烟在女人那里用“支”才显得出那一点悲伤而忧郁的风尘,“根”是个粗鲁的词,对男人才配,不要用“根”来玷污女人的优雅。
这是我的观点。
“好的,给我一支。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烦那帮人?
”“我不是为了这个宴会而来的,而是为了你。
我已留意你好几天了。
你拥有男人需要的一切。
不仅仅是你的容貌,你的身材,或者你的声音。
”他为她点着烟,她把烟凑过去。
“而是你的眼睛。
我在你眼中看到的一切。
”她笑。
“你在我眼中看到了什么?
”“令人疯狂的冷静。
你已厌倦了逃避,你已准备好去面对你必须去面对的事情,但你不想一个人去面对。
”“我不想。
”她背对他说。
“我不想一个人去面对。
”“一阵微风令人心情悸动。
”她回过头去跟他拥吻。
“她是那么柔软、温暖、轻盈,她的香水令我的眼睛湿润,”她抬起头,然后伏在他的肩膀上。
“我告诉她一切都会好的,我会带她远离她所害怕的一切,很远很远。
”她抬起头,两人再次相吻。
“我告诉她,我爱她。
”然后他就开了枪。
“枪在消音器里发出一声微响,我紧紧抱着她直到她离去。
我永远也不会知道她在逃避什么,明天早上我会用她的命去兑现一张支票。
”音乐想起,黑色的罪恶城市在展现全景。
一个专以糟蹋幼女或说未成年少女为乐事的花花大少是一个只手遮天的议员的儿子;一个正义的警察。
后者从前者手上救下了可怜瘦小的南茜。
后者毁了前者的两件武器:一只右手和一只下体的某个部位。
然而后者却被他的搭档背叛。
一个老家伙死了,女孩获救,公平交易。
罪恶城市巨人的杀戮。
真相或许已并不重要,但是善恶会永在你心。
罪恶城市的老城区出卖自己的肉体的女孩们有着她们自己的地下秩序,她们与警察们达成协议,她们给警察提供免费享乐而让她们能够在她们的区域行驶自己的秩序以自保,然而一朝这种协议却面临崩溃的危险,开火在即,死的将是出卖在即的肉体的女孩们。
这是红灯区版的《守日人》或说《罗拉快跑》。
正义的警察当然没有死,因为他的对头不让他死,死并不是一件事情的终结,然而最后他还是让自己死了,这是他战胜他的对头的唯一方式。
他的对头当然是反派。
“在罪恶城市的恰当角落里,你可以发现任何东西,任何东西,……。
”我想“恰当”已经包括了时间。
我可以说这是一个愤怒的老男人对抗黑暗的权力的故事、一个现代罪恶城市的颓败的故事。
(二零零八年六月八日)
"枪是你的母亲 枪是你的爱人 枪是你唯一的朋友 枪是你温暖的家 失去了她...事情会变得很严重"此话出自特种部队 用来解读"Sin city"(下文简化:SC)也很不错SC的故事 很纯粹 黑暗 黑暗 黑暗...职业杀手、暴力分子、通缉犯、心脏病人、暴徒、食人变态、强奸小女孩变态、满街妓女、腐败的警察、狡诈的政府要员、堕落的宗教、复仇、背叛、陷害、杀杀杀杀...而仨男人为了其各自所爱的女人与罪恶都市的战斗 即是黑暗中那点显眼的阳光论剧情 SC是纯漫画文学 白了就是把当年漫画里说的那些儿故事原封不动照搬进电影 看过漫画的人都说故事照搬度达95%喜爱SC的我 很自然地也去瞄了Miller的SC漫画 看的是"The big fat kill"前半段 其故事的照搬程度果然真不是吹的 就连人物的说辞也几乎完全一致 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再说漫画的水平 没想象中美国漫画一贯的NB劲 反到有点象<读者>杂志里那些线条很随便的插图 在电影先入为主的形势下漫画显得实在惨不忍睹 值得说唯有漫画确实有黑白色块 也有局部着色 只能说很有创意除了故事从漫画照搬 SC也很借鉴了低俗小说三段式结构 异象之"死而复生"似乎在说这是"环状结构" 似是而非 这三段式结构一点也没显出PF中的那种微妙的关联性 我仅认为这三段故事是描述三个人各自与罪恶都市纠葛 从原漫画中挑选出来的三个独立的故事 三人互相出现在各自的故事中 是在说明其实在别人眼里 他们也不过是罪恶都市的一个小小部分罢了....再谈谈SC的色与无色...SC几乎全拜于高对比黑白特效,和巧妙地局部着色让广大观众鲜到眼皮都不敢眨一下从头至终不停地滋润眼睛 九成会有众数影迷如此猜想:倘若SC没有黑白光影效果??倘若SC是纯粹全色彩?? 其结果用屁股也能想的出...黑白光影效果与局部着色是SC的真正灵魂黑白光影效果与上世纪黑白片效果 不得相提并论前者颇为艺术 黑白光影效果是经过了精巧的灯光设计得才来的 环境、人物黑白对比非常之讲究 如此讲究的结果即是艺术 艺术的结果即是很赏心悦目 这可是那些黑白片做不到的而有些地方还夸张到纯黑纯白对比的地步比如那些窗户,六个黑底白矩形搞定..有时人也对比到自剩个轮廓..墙壁的砖缝纹的突出..眼镜镜片的反光..类似铁血战士那滩荧光血液..等等..等等..但这些其实都是漫画的手法 电影只是搬来借鉴了局部着色配合黑白光影效果 少了一个也不成黑白光影效果把整体画面"沉"了下去 局部着色把局部给"浮"了出来 黑与白的对比 "沉"与"浮"的对比 此超级无敌对比二重组 赋予了SC强大无比掏人眼睛的能力所以 如果没有黑白的暗淡 SC则会显得倍加的暗淡...
大家都看过电影,剧情我就不介绍了。
迪怀特是“黑吃黑”的代表,杰奇则即是警察又是黑恶势力保护伞。
黑社会也有其“法律”与“正义”,老城的协议也好,妓女的权利也好(男性黑帮与妓女在电影里是对立的势力),迪怀特是绅士与暴力的结合体,为了帮助妓女们与黑恶势力展开斗争。
这段的精彩之处在于迪怀特处理杰奇尸体那段,杰奇的头颅与迪怀特的对话。
相比迪怀特,由布鲁斯威利斯饰演的哈迪根则完完全全是正义的化身,但是哈迪根的正义完全按法律程序去执行,所以显得脆弱无力(反映了导演对法律的态度)。
当哈迪根以暴力解决了黄杂种时,我是拍手称快。
可没想到他却选择了自杀,照应了“老人死去了,小女孩获救了”。
这段的精彩之处在哈迪根危重住院时,各个出场人物的独白。
人性的闪光与丑恶,及权利政治的黑暗表现得淋漓尽致。
实际上,哈迪根的死是对恶势力的屈服,是对整部电影隐藏在幕后的强大政治势力的屈服。
马福(米基洛克饰)看得我热血沸腾。
他是正义的代表,为了给爱人报仇,敢于对抗一切势力,包括幕后的红衣主教。
马福才是真正的展示暴力美学,对恶人手段极其残忍,对爱人和母亲又是充满了爱。
这段最精彩的地方在马福杀死四眼仔和红衣主教那节。
片中有一个细节——大雨中,马福在经过内心的挣扎后,向上帝的雕像开枪射击。
对白是——他开始对上帝产生了怀疑(他从四眼仔口中得知红衣主教是幕后主使)。
红衣主教是议员(哈迪根那幕,黄杂种的父亲)的兄弟,即是宗教的代表,又是政治(或说政权)的代表,还是电影中最大的幕后恶势力;四眼仔则是邪教的一个象征,靠吃人在把灵魂升到天堂(也有人说那是人性邪恶的集合体);议员则是丑恶政治的代言人,冠冕堂皇,却是各位正义使者的最大敌人。
哈迪根过于执着与正义,所以他死了;马福过于执着与情感,所以他也死了;迪怀特游走于黑白之间,既执着于正义,又不过分执着(他不直接对抗政治,杀了警察偷偷处理掉)既执着于感情,又不过分执着(妓女都认识他和好几个都有一腿——汗一个),所以最终他活了下来。
恶势力依附警察,警察依附政治,政治依附宗教(至少剧中如此),正义方则是依附于爱——朋友之爱(迪怀特与妓女们)——父女之爱(哈迪根与南希)——恋人之爱(马福与戈蒂)。
所以我认为,这部电影是在说明,政治是一切邪恶的根源,爱是我们维护正义的唯一武器,当然——手段必须是暴力,以暴制暴!
以暴制暴 够血腥够残暴不过这片挺无聊的
竟然非常的喜欢。HHP也全中,那个装逼的旁白使全片都有一种搞笑的氛围(in a positive way)。影像处理的真心漂亮,绝对是数字影像美学的里程碑呀。这个片子也把漫画改编发挥到极致了吧。 Rodriguez自摄自剪
电影可以接地气,但不能接地府。故事情节莫名其妙,逻辑无法自洽,看着让人非常疲惫。充满各种男性符号,色情、暴力、复仇、性欲,纯纯的男权爽片。直接把导演拉黑。
戴文青木小姐也要学栗山么~?恩!我同意了.
黑白加一点彩色的视觉效果很惊艳。
cult , nothing more~
空有外表,没有内涵.
不是我的菜
太哎哎哎哎哎酷了
三个不相干的故事是为说明警察和暴徒已无分别?也就是无间道吧。一袭红衣十分震撼。
抱歉...
啊啊啊算不算大叔萝莉配啊~~~这个故事,应该漫画会好看很多吧?
欣赏不了这种所谓的暴力美学
少儿不宜
太暴力了,爽
很好的探索!
AlexisBledel那湛蓝的眼睛
口味太重
昆汀是特约友情导演~~
不敢相信能接受这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