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去电影院的,都无非是为了3D版冰山。
不过我却兴趣缺缺,也没想到豆童鞋肯陪我看一回《春娇与志明》。
彭浩翔有才气,明明贱入骨髓的故事,他就是拍的好看。
叫人笑,叫人哭,叫人沉默思虑。
不是人人都能泰坦尼克,但人人都曾志明春娇。
因为一个人抽烟,而学着抽烟去接近他,然后有一天他却说他要为了另一个女孩戒烟了。
唔,余春娇这个故事简直就是两句话可以概括的微小说悲剧。
那么遇到张志明可是否依然像悲剧。
现实里的爱情,说的艺术些,像跳舞,你进我便退,我进你便退,相拥之时,缓缓挪两步。
但要说的剑拔弩张些,便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斗智斗勇,要洞察天意,更要运筹帷幄,天真与城府并存。
但真正心动的时候,却一定是卸下所有的计谋与勇气,空乏了一身。
这时,也许一句话,也许一个眼神。
张志明是混蛋。
有些事不用一晚上做完,我们又不赶时间。
感动的不止春娇,连我都差点信了,可惜这是现实,做了再多的梦,都要记得醒来。
于是,志明说,不是不想,而是不能的时候。
春娇也只能愤愤的骂句,你个扑街。
过了几年,与春娇童鞋缠绵甜蜜过的张志明依然是个混蛋。
泡上了腿长胸大肤白的文艺女青杨幂,可不知哪里出了错,杨幂姑娘愣是泛出了一丝丝甜蜜腻人范儿。
唯最后时刻,灿灿生辉了一把,对着志明恶狠狠的要他留下一部分。
闪光之后,也只能无奈的嘲笑自己,佯装洒脱。
在北京上演的分明就是小三的故事。
可难得大家都希望原配出局。
但春娇心里明白,我们心里也明白,张志明除了是个混蛋,他还是张志明。
底线画的分明,最适合的是稳妥,可心里牵挂的还是那个没长大的孩子。
明知道不行,还是放任自己。
我也哭过,因为我怨恨的却是我没有资格怨恨的。
听到正牌女友声音的时候赶紧按掉的电话。
以及,发现碎了一地的希望,居然还可以继续破碎。
爱情。
说到底,是个时机。
那时的你,那时的我。
我不要什么生离死别,此生不渝。
想要的只是看到做着喜欢的事情时诚恳的笑容。
《春娇与志明》只算是爱情的第二形态。
如要谈及婚姻,那大约又是一场故事,或者是事故。
在现实里存活下来的方法只有两个,要么驾驭于现实之上,要么就是发一场傻。
把干冰放到水里,我也干过这样的事。
真的如同仙境一般,把我看傻了。
直到现在我也只能一直傻着。
为了保护心里的小火苗。
当大家都在看余文乐和杨千嬅的时候,我很想吐槽一下杨幂徐铮。
尚优优嘛。
空姐,事业线,嗲,漂亮(除了没下巴。。
),很会调情,很勾人,也hot。
但是呢,居然尼玛还喜欢小清新,喜欢宝丽来。
尼玛这不是平胸女生棉麻女生的最爱吗?
怎么看怎么不搭调。
好,你可以说人家尚优优性感尤物就不能小清新了啊。
好嘛,其实这类型的女人最合理的存在是名品行,对着又帅气又多金的老公嗲一声,老公嘛。。
人家好喜欢这个包包嘛。。
适时的晃动一下酥胸,晃的男人意乱情迷的刷了卡,然后一路拥上了床。
恩,这才是合理的存在。
而不是尼玛分手的时候咔擦闪一张宝丽来吓唬人。。
然后说好了你可以走了。。。
文艺的忒不是味儿了。。。
徐铮啊。。
哎,我要怎么说这爷们。
要我是春娇,我一定痛斩情丝认真去爱这个老男人。
你余春娇不累啊。
他张志明心理年龄那么不成熟,他除了能带给你爱的感觉,还有什么呢。
不出多久依然还会抓狂,他成长的步调永远慢你一步,到你哭了乏了累了,他也还是不懂你到底哭的什么,你他妈在计较的什么啊!
得。。。
这片子告诉我们,尼玛好男人都是要被炮灰的。
当然这是我自己的感受。。
我觉得安全感比什么都重要,这份安全感呢,张志明在尚优优哪里得不到,虽然她可能床上比较爽一些。
他在春娇这里能得到。
但是同样,春娇在志明这里得不到,但是在路虎男那里能得到。
可是春娇仍然还是选择回去。
爱情千百种,于你于我,都不是同一种表情和颜色。
这世上不断有人念旧情吃回头草,看过影片最后的彩蛋,我想走出影院的时候不少人都默默想给前度发消息,或者心中感慨“成世流流长,总会爱上几个人渣嘅”,是该歌颂此情伟大绵远,还是该嘲笑你没有勇气面对新的呢?
在如今的华语片世界里,彭浩翔可以说是硕果仅存的保有老派港片趣味的极少数导演之一。
这倒不是说他的才华多么横溢,技法多么高超,而是那对地道本港电影情怀的坚守与自我风格的秉持。
从《买凶拍人》开始,这位喜好恶趣味,反讽,戏仿,CULT与B片儿口味的香港人从关注当下现实出发,抱着热血游戏的态度,尝试着不同的类型电影,但千变万化不离其宗:奇想,恣意,随性,拼贴,信手拈来的段子,无情的揭露嘲讽,乃至煽情式的重口味,都让其与当下的华语导演有别,而两年前的《志明与春娇》更是造就了一部脍炙人口都市烟茄恋爱奇谈,一切都可爱真实的令人如沐春风。
不过别急,续集也许更能让你爽翻,或者是抽了一口浓烈地道的古巴雪茄。
从没拍过任何续集的彭浩翔这次的破例其实更像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
从个人层面上说,《志明与春娇》本就有其很多亲身经历的色彩,有太多现实生活的投射,无论是桥段还是设定,既符合港岛新世代青年一代的真实生活与感情世界,同时也有自己的蹉跎岁月;从大环境来说,第一集的故事背景正是来自于港府全面室内禁烟的举措,而第二集又描绘出时下港人北上的漂泊生活,这里面既有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更有不少大导名导,而近年来彭浩翔向内地进军的步伐也是越来越快,由此不难看出戏里戏外都皆天地一色。
《春娇与志明》除了保留了上集中的一些主要角色外,在格局的引入,新角色的加入上也是不绝余力。
杨幂,徐铮,黄晓明,郑伊健都构成了故事线索中极为有趣的一环,尤其是伊面自己扮演自己的设置以及与春娇的一段特殊关系。
而同第一集一样的是,片中的包袱,段子,金句更是无限升级:诸如“空姐骚扰”,“男人过了罗湖就不是人”,“春娇餐单手册请辞”,“布兰达与教主相亲”等等,都迸发着民间智慧与世俗情怀,足以令人捧腹却回味深长。
上一集的爱情奇遇在本集中却迎来了更严酷的考验,在现实世界的重压之下,一对曾经的情侣变得拧巴,怅然若失,走上了分崩别理的道路。
然而这种感情内核的羁绊却令两人走不出曾经的怀念,在新场景的叙事推进中,分别伴随着两人结识新欢,再到重逢,更有旧情复燃,偷情,暧昧,一场明里暗里的恋战在各自的维度上进行并交合着,直到这场爱情游戏迎来最终的高潮。
《春娇与志明》以一种谐趣,机智的叙事手法与影像风格重新为司空见惯的种种爱情病症进行全新解读,而在线索结构上也完全继承了上集。
尤其是在开头处的都市怪谈与配乐的应用上,都可一窥彭浩翔一贯的怪趣品味与细腻用心。
此外,本片还不忘对黄金年代的港片与流行音乐大致敬,片中曾反复提及的典故都令影片多了一层迷影味道;而王馨平的客串也是在对老派歌星的怀念追溯。
“人一辈子这么长,总会爱上几个人渣”,没错,越爱越纠结,越爱越仆街,但是你后悔怨恨吗?
这就是爱,人渣也会爱,人渣也要爱。
免费提示:片尾字幕伴有超惊喜彩蛋,请您一定要坚持看完。
如若影院提前清场黑幕,请一起大喊“仆街”!
(彭浩翔语)[天涯首映场]《春娇与志明》:边仆街,边恋战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ilmtv/1/348799.shtml
溫馨提示:爲了貫徹這是一部港產片的矯情,以下影評需要用繁體字寫就,雖然用法也不一定正確啦。
一直記得大學同宿舍一姐們某日和我抱怨,你們廣東的男生一點都不幽默不會貧嘴講話一點都不好笑。
我那時候大概光顧著看康熙來了頭都沒抬反問了一句,你聽得懂廣東話不?
(注:該姐們來自美麗的山西)姐們傻傻回我一句,不會啊。
鄙人一口老血,差點沒噴在了康永哥臉上。
需要挑明了說么,正如我知道東北男生大多愛貧,也有趣,但身為純種廣東女生,有時候真的接不了地氣聽不懂,這些不是文化的優劣,僅僅是雞同鴨講的隔膜。
我並不意圖弘揚什麽粵語文化,但真心覺得,同一語境下的戀愛,是多麼必要。
因為同一語境,代表你們會有共同的成長背景、回憶、笑點等等等等,雖然志明堅持是“動地驚天愛撚過”,但他也一定知道春嬌的故事發生在九龍塘。
一世人流流長,不靠這些無聊小事維繫,你以為要用什麽?
就像楊冪含情脈脈一臉嬌嗔地說“要想我”,其實真心沒有說“要掛住我”那麼讓我有感覺。
“掛住”是什麽意思?
大概就是無時無刻想拿個衣架把你掛起來帶在身邊勾在口袋上吧。
想也不是不可以,不過你知道,男人多心,不一定只想你哦。
也許張志明真的是個撲街,但他跟楊冪攤牌的時候說的話也直白得很撲街。
其實真的不是你不好,只不過是他喜歡的是另一個人而已,所以他覺得那另一個什麽都好。
就算白癡弱智低B無聊當有趣,都是千百般的好。
其實對於余春嬌來說,何嘗又不是這樣。
徐錚說出那一堆什麽你其實不用什麽事都自己做的話時,相信每一個自以為受過感情傷害的女人心裡都動了一下。
撫心自問,夜深人靜唱《別問我是誰》的時候,女人們都想過有這麼一個知冷知熱的人來拯救自己。
但當張志明出現的時候,一切就化為烏有了。
清華大學機電工程系的完美男人不用上戰場,就已經輸給了那個最多開個路虎的撲街。
沒辦法,誰讓余小姐喜歡的是那個人渣呢?
有朋友看完回來在微博上評論說“糾纏不清的舊愛”。
你真的覺得是舊愛嗎?
張志明一直在說,你給綠帽我戴。
其實在他們心裡,對方根本從來不曾是舊愛。
剖析完了主角的感情線,說說別的打醬油插花的吧。
其實在戲裡我沒有很討厭楊冪也,我覺得尚優優演的還挺好的,雖然肥彭真的很腹黑,明知道香港人根本分不清“上”優優。
其實楊冪的姿態是最典型的,喜歡上一個人,知道他心裡不是自己,用各種方法去挽救、去綁、去挽留。
所以後來她能這麼灑脫,我反而覺得肥彭編得不太好。
至於另一對閃瞎眾人的Brenda和教主,還是那句廣東俗語吧,“冤豬頭有蒙鼻菩薩”,意思就是說哪怕你抬一個已經臭了的豬頭去祭拜,也總會有一個鼻子不那麼靈光的菩薩願意接受甚至欣賞。
至於徐錚老師,這麼完美的男人居然輸給一條撲街,原因多簡單哪,如果你還相信愛情,你就知道,愛情不是付出,必須是一個願打一個愿挨。
總而言之,全劇演員都演得很好,肥彭設計的橋段都很抵死,如果你瞭解粵語文化,應該會更酣暢。
就像懂行的人看老北京用京片子罵人一樣爽快。
至於是否超越第一部,見仁見智吧,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余春嬌或者張志明。
一世人流流長,總會愛上幾個人渣。
不過有時候那個人渣,就是你命中註定的那個了。
世界上最喜樂的事之一,肯定是看見兩個互相喜歡的人可以在一起。
在一起也不一定要做些什麽,例如吃7-11很鹹的肉醬意粉,例如把乾冰放進廁所,例如……他往你碗裡夾菜,就很好。
那樣就不用再在K房唱著“我的眼中装满疲惫/面对自己总觉得好累/我也需要人来陪/不让我心碎/让我爱到深处不后悔”暗自垂淚。
反正,有張志明扮王馨平嘛。
赶在上映头天看了春娇志明,挺逗的,“幸福生活就是啪啪啪”,简单粗暴却很能说明问题。
段子连连,不造作,不售贩廉价的诚意矫饰的温情,不可多得的小品式院线片,虽然较之第一部好像差点火候。
回去的路上就觉得不对劲,说不上具体哪里不对,就一路想啊想到底那点火候差在了哪里。
突然灵感一来想起某著名影评人总结过的“好电影”和“坏电影”的概念,对,这是一部“好的‘坏电影’”(good bad movie),即不摆出高深的姿态,只展示强大的娱乐性。
跟烂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那么为什么我说它是一部坏电影?
因为它在审美偷食。
就像你不能审美纳粹审美独裁一样,属于审美的禁区。
你不能审美里芬斯塔尔,不能试图从《意志的胜利》里找到美,因为那是纳粹那是反人类。
你也不能审美国庆阅兵奥运开幕式大型团体操表演,因为那是铁的纪律,视人如蝼蚁草芥,拭去个体的差异,那是反人性。
当然这么说太上纲上线。
但是偷食这种行为,如果只是单纯的性,倒也问题不大,可是还有爱在里面,就一定不对了。
我们提倡自由的性,但是绝对不是负心薄性,哪有绝对自由的爱和性呢。
用偷食这种方式得到一个大团圆结局(happyending),在我看来就是在找寻偷食的美,就算你要逃避批判,但也不能选择审美。
徐峥这个角色象征的就是稳重可以给女人依靠,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还不介意绿帽,给好人卡就默默收了,多么符号化的一个死备胎烂好人形象,高帅富级屌丝。
水桶女士那个空姐要条有条要样有样,又是小酒吧小演出宝丽来文艺得一比啊,能放嗲什么都不要就要你,早就知道你出轨不哭不闹不戳穿自己舔伤口,试问以当代人类文明的技术力量还能塑造出比这更典型更完美的小清新吗。
可是我们可爱的男女主偏偏不喜欢,偏要旧爱重燃偷食犯浑挽回真爱,这个对比还不强烈吗?
最后再给一个大团圆结局这是要闹哪样呢?
志明与春娇里尚余纯情:有些事不用一晚上做完的,我们又不赶时间。
到春娇与志明里就只剩下力比多:今晚不做,就没时间做了。
(大意) 大可将这两句台词分别视作给两部电影定调的“文眼”,就你们丫香港小清新,一北上全他妈老浑浊了。
電影上畫了,票房與口碑都很好,作為楊小姐和彭sir的腦殘粉,我覺得現在說說真心話除了對我個人以外,對電影應該不會有任何不良影響吧。
其實《春嬌與志明》好的地方無需贅言,演出、對白、攝影都十分出色,與第一輯相比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入場觀眾很容易就能體會到,現在我想直接說幾句醜話:1,第二輯的敘事太破碎,剪接想賣弄小聰明,誰知有點過了火,感情都沒有時間咀嚼發酵,下一場戲便匆匆接上,有好幾個場口我個人都覺得頗頂癮;2,故事有點兒太… 就是某些橋段例如街頭相遇啊、車站箍煲啊其實很俗套,但更俗是竟然又真的給他們倆遇到,我對彭sir這怪才的要求可能高一些,私心希望有點始料不及的驚喜(不是余文樂扮王馨平那種);3,很用心地與上一輯統一,明白是想要保存風味,但無論甫開場的驚嚇,或是Brenda遇上黃曉明,又或是最後作懸念的《別問我是誰》,都有點刻意,用力過度,反而不得要領,令觀眾有點「出戲」的感覺。
所以你說先入為主也好,珠玉在前也罷,比起二,我的確更愛一。
上一輯整個故事結構條理鮮明,戀愛剛開始時的悸動和曖昧捕捉精準,看似放任自流,但其實連一支煙、一個倒後鏡、一隻UFO、一個停車場的鬼故都精確計算過,發展過程循序漸進,真的沒有趕時間,不會跳來跳去,甚至還有時間給每個角色來幾段採訪。
情感基礎打得牢固,最後一切就自然水到渠成。
這才是我心目中最好的彭浩翔:冰火幾重天一手掌握,怪雞但著實是我杯茶。
《志明與春嬌》整部戲流暢真實,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搞笑感動共冶一爐。
至於《春嬌與志明》,無可否認依然有質素,但中間有幾秒鐘我真的很想余春嬌從此就嫁給了Sam,而張志明身體的一部分也從此留給了空姐… 這兩件事如果發生了,或者會更符合我的期待。
(…我覺得我現在應該好乞人憎。
)
北上前,我曾经跟我一男闺蜜说,和我一起去北京吧。
遍地大姑娘,睡了还不用给钱。
他眼神闪烁了几下,说:这么好么?
我说是呀,只要你会念几首诗,或者会弹几段吉他,会拍拍照片什么的,长得还算过得去——哦,长相也没这么重要。
甚至会有人因为你可以说一口好听的粤语而爱上你,前仆后继。
这就是北京给我的印象。
在这个巨大干燥的城市里,肉体的欢愉似乎总是来得很容易,显得许诺也格外的轻易。
喜欢一个人的理由千奇百怪,其中自然而然也包括你是一个香港人你是一个台湾人你是一个外国人。
即便在北京房价和物价已经超英赶美的今天,和来自发达国家或者地区的人恋爱或者有一腿,依然是一件有面子的事情。
所以,我完全可以想象,当彭浩翔从700万人口的香港来到3000万人口的北京,身边随便拉一个妞就可以去参选港姐,有谈吐有胸襟懂情趣,兼对他软语温存刻意讨好,他怎么能不眼花缭乱?
《春娇与志明》里,场景从各色酒吧夜店一直晃到长城公社,简直就像彭胖子在展示他的战利品。
北京观众也不用气急败坏的跳脚骂说这不是北京,这确实是这个香港导演最有可能所见到北京。
三里屯的美妞满座之如他,就像北京地铁汹涌人潮之如你。
其实,我倒也不觉得什么不好。
许多姑娘们喜欢的灯红酒绿五光十色,原本就是那些个港片港剧教给她的。
姣婆遇上脂粉客,男欢女爱,你情我愿,即便开放些,又伤着谁碍着谁了呢?
再直接些,就像我那些个彪悍的姐们儿笑着说:操,还不知道谁嫖了谁呢?
综上所诉,我就这么特别心态平和兼容并包的把这片儿拉着看了。
一直到余春娇从张志明的沙发上站起来穿衣服,泰然自若气定神闲悠哉悠哉,似乎完全没意识到他们在偷情。
哦好吧,不是似乎,按照镜头所表达的和我所理解到的,他们确实没有觉得自己在偷情。
我终于震惊了!
当尚优优车祸,余春娇冲着张志明喊说:她未死得啊,屈亲只手啧,返得屋企就得啦。
这一刻,伟大的狗血国产婆媳剧编剧在彭胖子身上灵魂附体!
可怜了杨幂徐峥黄晓明三个大好青年,好端端的放着国产剧不拍,硬要挤到香港导演那里去当炮灰。
你说虽然国产电视剧编剧给你们安排的角色是都2了一点,但也不至于都把你们写成缺心眼,被人卖了还傻逼兮兮的给人数钱啊。
这一世的英名!
还有那些个沉浸在所谓美好爱情破镜重圆幻想的傻妞们,看清楚了,即便要重圆那也是得是有香港血统的大奶,一盒711的盒装微波炉意面足够干翻你的妙手厨艺。
(胖子,你真的确定你不是在帮香港的师奶写意淫小说吗?
)劈腿偷情得如此理直气壮,奸夫淫妇得如此天经地义,矫情自恋得如此恬不知耻。
我只能用我新晋偶像张小花的话来形容导演:别人的脸皮厚是一刀扎下去进半尺,您的脸皮却是那一刀下去直接被嘣嘣弹飞了。
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
现在的我终于可以昂首挺胸承认我喜欢听凤凰传奇了;可我再也不敢承认我【曾经】喜欢彭浩翔,以及王家卫了。
半老师语重心长的跟我说:这种货色,骂他都嫌浪费时间。
但是。
一世人流流长,边个不曾爱上过一两个人渣嘛。
=================继续废话线========说我自我感觉良好的,你以为我会把一度详细计划跑到香港去当个不要脸的内地孕妇这件事告诉你吗?
地域歧视没什么,楼猪从小到大颠沛流离被各种当地人翻白眼翻得早习惯了。
只是当了小三还自居大奶,当了婊子还自立牌坊这种事,过了。
咦,啥时候多出来的2楼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390051/?start=100#comments
从两年前的《志明与春娇》到现在的《春娇与志明》,人物、故事和主要演员都不作任何更换,完全延续前作的剧情设定,彭浩翔导演算是给华语影坛提供了一个“怪咖”系列电影的雏形(我看好张志明和余春娇的故事发展成肥皂剧式的系列电影)。
《志明与春娇》里,志明与春娇因抽烟而在角落里相识,看得出来,两人都不属富人阶层(志明比春娇稍宽裕一点而已),俩人一直在《志明与春娇》里暧昧纠结,吵吵闹闹,分分合合,搞到片尾,彭导才给了观众一个似是而非的大团圆结局。
不过到了两年后,春娇与志明又在《春娇与志明》里闹起了情感危机,这一次,他们经历了跟大多数香港影人一样的北上热潮,来到北京开展自己的事业,同时经历了更加波折的情感转圜。
在《志明与春娇》里,围绕着垃圾筒建立起来的吸烟角成为了志明与春娇相知、相识、相恋的关键空间,这是一个颇耐解读的隐喻性空间,在某种意义上,吸烟角就像是一个“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志明的女友跟洋人出轨,搞得志明也成为了被众烟友嘲讽的对象;春娇则有一个不懂珍惜、不求上进、不谈婚嫁的鸡肋男友,为满足自己的性欲,甚至不惜要春娇去打避孕针(据港版台词)——所以,从经济地位到情感经历,志明和春娇在各自原先的人生中都是不折不扣的失败“屌丝”。
到了《春娇与志明》里,两人在前作中已经建立起来的感情却在琐碎的生活中渐渐磨损(“七年之痒”如今加速成了“一年之痒”),此时,两人都不约而同的来到北京开辟事业新历程。
在前作中,两位主人公在香港的生存环境是那么的逼仄、压抑(围绕垃圾筒的吸烟角暨为典型象征),到了北京,却是立马改天换地,“屌丝”变“女神”,“矮矬穷”变“高帅富”——北京简直就是这群香港屌丝的天堂,在香港“没人要”的春娇与志明,立马在这里各自收获了“金龟婿”和“美小蜜”,不仅吸烟的问题荡然无存,这两位特区同胞的生活境遇也大为改善:杨幂饰演的“事业线”空姐,对只有一面之缘的张志明投怀送抱;徐峥饰演的富翁老板,也莫名其妙的追求起了手机掉在马桶里的余春娇。
在《春娇与志明》里,我们能清楚的感受到来自香港的草根屌丝到了北京后的暴发户式快乐,即使抹上了一层厚厚的反讽色彩,我们还是能清楚的听到彭导那压抑不住的坏笑——黄晓明客串的“高帅富”,居然对那个来自香港的丑角式女屌丝(她阴差阳错顶替了春娇的相亲机会)一见钟情,在《志明与春娇》里,这位女屌丝在香港谈个网恋也被人耍,哭天抢地反遭人嘲笑,就是个“凤姐”式的人物,而到了北京,就立马变身为特区女神(春娇被小姑娘童言无忌的讥讽了下年龄和身材,但无关痛痒)。
《志明与春娇》里,是感情无路可走的困境;《春娇与志明》里,却是选项太多的取舍犹疑。
当然,为了内地的电影市场,《春娇与志明》最终还是给了春娇与志明一个“有情人众成眷属”的俗套(但不乏温馨的)结局——志明抵御了空姐的美色,春娇放弃了老板的身家,再次谱写了特区姐弟恋在大陆的美好续曲。
港版的《志明与春娇》,因为大量的粗口涉性桥段,在香港被评定为三级片,此番在《春娇与志明》中,彭导已大为收敛。
不过充斥着荤段子的搞笑方式,并未更换,彭式“猥琐”也时有闪现——譬如志明和朋友在飞机上讨论揩空姐油的桥段(这也从侧面映衬出香港屌丝即将来到北京“天堂”时按捺不住的狂喜)。
彭导从《志明与春娇》开始,就用日期来标记二人情感的时间经历,到了《春娇与志明》,两位主人公纠结经年有余,而全片并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主要靠耍嘴皮和一些恶趣味搞笑桥段吸引眼球,倒是跟那部描述内地女屌丝失恋故事的《失恋33天》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春娇与志明》算是个升级版——志明比王小贱“高档”一点,春娇比黄小仙“老成”许多(连最后出字幕时,《春娇与志明》都多了个彩蛋)。
由于年龄层不同,《春娇与志明》还多了几分唏嘘往事的回忆桥段,而郑伊健、王馨平等人的粉墨登场,也让年龄相近的观众在笑声中体会到一丝岁月的酸楚。
等黄小仙和王小贱长大了,他们会看懂《春娇与志明》的。
与所有屌丝共勉。
(刊载于《南都周刊》2012年4月2日第12期)
1、这片儿真心不能跟妹子一起看,否则不仅在影院里被教育,或者被自我反省,而且还要回家跪搓板。
还好我是跟基友一起看的。
很好。
2、彭浩翔电影的结构:在之前看过的几部里,基本是这样的结构:以100分钟为例,前40分钟用来讲各种段子,后50分钟来讲一件事儿,开头结尾各5分钟。
大约[伊莎贝拉]是个例外,[破事儿]不算。
[买凶拍人]、[青春梦工厂]皆有一个庞大的叙事段。
[志明与春娇]的话,段子更多,甚至基本是段子构成的。
而段子的展现方式,基本是讲一个段子换一个地方。
这回依然是段子开场,不过后面竟然有了很均衡匀称的叙事,简直有些意外了。
论感觉而言,这次彭浩翔走到侯麦一路了。
用帕斯卡·伯尼策的观点,侯麦拍得是“思考而非行动的电影”,套用过来,彭浩翔拍得一直是“蛋逼并且遭遇行动意外的电影”。
不过这两部片儿完全是“蛋逼而非行动的电影”。
因为在故事开始的时候结局已经注定,以这一部为例,在两人北京重逢的那个时刻,不,甚至早在志明在赴京之前给春娇打电话的那个时刻,最终的决定其实已然做出了。
剩下的事情是用来编织填充物。
只是侯麦填的东西通常比较“小资产阶级的唧唧歪歪”而已。
3、最近读柯玮妮老师的《看懂李安》读到一个“语言决定论”的观点,她引用某人(懒得翻书了)的观点说,普通话比较严肃,通常被张国师和凯爷用来拍“高尚亚洲艺术电影”,而粤语本身比较俚俗,粤语电影也比较富有喜剧精神,比如成龙电影(她木有提到周星驰)。
彭浩翔把粤语的喜剧精神发挥的比较极致。
在本片中,粤语-国语显然是一种明确的身份标识。
而接着柯老师的书说,她在对[卧虎藏龙]的分析中引用了周蕾和裴开瑞(好吧这一段是我今天刚看的现学现卖),指出其中口音的混杂恰好说明了一种“全球华人的Diaspora状态”。
发展一点地说,在北京这个空间中,粤语可以重建一种香港的想象。
这也是即使“北上”,彭浩翔依然能拍出“香港电影”的原因。
他会使用粤语和带口音的普通话来建构认同。
4、不过影片中最为政治性的表述依然是“北上”。
这是香港电影业的现状同时也是香港经济的现状。
无需再提后97和全球化,只须指出一点,在[志明与春娇]中,整部影片仍是较为市民的生活,而这部续作到了北京陡然一变,不再那么“市民”了,起码在“接地气儿”这个热门话题上不如[失恋33天]。
这种话语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甚至是一种真实。
但是正如[志明与春娇]实际上书写了一种“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一样,这部影片则明白地呈现出一种拒绝的姿态:以徐铮为代表的清华凤凰男(我擦我不用说清华在内地的政治符码意义了吧,这里丝毫木有对隔壁不敬的意思)和以杨幂为代表的白富美空姐,即使再好,香港人是不要的。
联系前一阵香港内地关系的紧张,我想彭导的直接回应是更大篇幅地使用短信——繁体字、粤语的短信,加以普通话字幕来表达其诉求。
到这儿便是一个文化翻译的问题了。
5、彭导确实有才,能在审查制度下尽可能地维持自己的风格而没有神经错乱已然很不容易了。
只是他与李安要面对的文化选择十分不同,在彭导这里,他的相对封闭性是必须的,因为至少到现在,他是一个充分体现着“在地性”或者“港片特性”的导演。
最起码影片中还保有对话的可能。
在今天已经弥足珍贵了,因为他已经对内地市场做了相当程度的妥协。
6、另外一种方式是在“城市电影”的脉络中讨论影片对城市空间的展开。
这只是一种北京,不过彭导对这种北京的城市气质抓得还算准(其实可以参看以下[桃姐]里面区区几分钟戏对北京的展现方式)。
这一点不多勉强。
总之,能在内地影院看到一部神智正常的、给成年观众拍的喜剧,已经应该谢天谢地了。
我这个人写文章从来都是两种形式,要不就是描述要不就是列表,不然一定写不好。
散文从来就未列入到我的作品形式中,因为从来也写不出来这样的。
今天我看完《春娇与志明》,很气愤,于是我决定尝试一下自己压根儿就不擅长的散文来匹配一下这部彭导的续集作品。
不能埋怨自己在英国求学,所以国内的制作只能干等网上出视频,想在youku上花五块钱看所谓的高清影院都会毫不留情地出现“本视频只限中国内地播放”的无耻字样。
所以没办法,每天都像哈巴狗一样关注着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彭导本人在操作的微博,期待着各种花絮预告加采访。
导致我总觉得想看《春娇与志明》的急切心情有如十八九岁的小年轻追到自己意淫了两三年的女孩期待和她上床的那一刻一样。
然后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在床上真正坦诚相见的时候。
惊讶道:操!
原来是平胸!
我没骗人,我确实是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在自己的双人床上观赏的《春娇与志明》,但是看到一半我就觉得被坑了。
等的是85DD,来的是75A,可是都追了这么久了,坚持把第一次负责到底呗。
看完之后,郁闷心情可以用哑巴吃黄连来表达。
贱贱地一个人痴情了这么久又何以和空有一人的房间吐槽。
但是,出于内分泌失调的压力,我决定狠狠的总结一下《春娇与志明》失败的原因:一。
杨幂!
绝笔是杨幂!
我有几点怀疑:1)她不会好好说话。
嘴里含的不是茄子就是冬瓜,还是刚出锅的那种热度,不然哪个北京女孩像她那么说话,丟死我老家的人了。
2)她有暴露癖。
那条沟不是画的就是做的,还老拿出来臭显摆,再次侮辱我的父老乡亲就不说什么了,迫害更深的是镜头啊!
再唯美的画面也让她的暴露拖拉的三俗了。
3)她是一个刚烫过的纯白色经典花瓶,没有任何装饰,只有一个可以插的孔。
在所有我坚持看完的她的作品中,这种单纯的演技空白从来都没有让我失望过。
如果有一天金酸梅奖有最差演技颁给中国演员的话,杨幂并不需要担心,因为她压根儿就没有演技,更加算不上差。
二。
故事!
我当时听说彭导要拍续集,我就一揪心,什么《钢铁侠》《变形金刚》那些靠特技吃饭的好莱坞系列出续集也就罢了,一个单纯的连吸烟故事都退却的香港电影怎么敢上续集了呢。
拍出的后果是,果然把第一部的形象都带差了。
我个人认为,第一部出彩,在于这个抓人心的禁烟故事,是禁烟让这个爱情故事有了特殊的味道。
当只有干巴巴的爱情的时候,挑剔的现代观众内心其实也就不give a shit了。
补充一点就是,你亲干爹的!
你要是什么都不说拍个电影我也就不这么气愤了,可是一再强调来北京拍的电影,怎么搞的跟CG电影特效似的!
我看这片其实在香港拍完全没问题,找个后期制作的把后海三里屯都p上去就行了,因为北京的味道,生气,我一点都没有看到。
如果一个故事拍摄的地点对于电影的影像这么的单薄的话,反复重申其实为的也只是炒作,颇有些干打雷不下雨的滋味。
三。
吞吞吐吐的爱情观!
我真的不明白这部电影的爱情观是什么,我从来都不喜欢日剧韩剧台湾剧,但是起码人家至死不渝你生我活的白血病爱情让人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很多情节都有失交代,让我觉得无限跳跃。
跨度长的电影不是不能拍,但是别搞得跟时空穿越似的,况且现在光腚菊也放话了,这么搞很容易当穿越片被禁耶。
考虑到此,各位矫情导演们请注意哈。
哎呀,糟了,我发现我写着写着又写成列表式了。
好吧,咱们做人也不要这么苛刻,起码电影的色调,些许情节还是有着过于常人的诙谐之处的。
比如那个空姐三次非礼才被抓的借口确实博得了我微微一笑,介于此,我认为,一个列表式批评性文章也不是不可以交给《春娇与志明》的。
但是,在最后的最后,我想轻轻的说一声,彭导,你让我失望了,倒胃口了。
然后我就潇洒的结束了这篇文章。
讨厌看到杨幂。
其实就也一般。。
比志明与春娇差远了
某些明星客串挺搞的。就是会有一个人,你会觉得他好,他什么都好!
志明个SB
烂片也有这么多人觉得好看,呵呵
郑伊健对张志明说 不好意思 吃了你的菜 真逗 但是任何续集都是狗屎 这部无一例外 笑料倒是多了 可是这已不是爱情片 完全是个八卦娱乐节目
杨幂真是扫兴。。黄晓明真的是很放得下一切的二,真是个好演员。。片尾的余文乐真是棒!棒!棒!
其实看得我很生气,既然想分手,那就彻底一点,不要再在另一段感情进行的时候还对前任念念不忘。如果我碰上对前任放不下的我会扇他一耳光然后走开。如果我的前任对我念念不忘,我也会扇他一耳光然后走开。如果我对前任念念不忘,那我希望我的现任扇我一耳光然后走开。
有些台词还是有意思的呀
愣是把志明与春娇里的都市小清新给毁的一干二净
故事不变,就是从一个城市转到了另一个城市,同样的偷情对象!
故事一般,无甚可讲,这部电影的好处在与彭浩翔的心态。我相信他是报的如姜文所言“调情”的心态来拍本片的,给你一次纯情与感动,然后瞬间又邪恶你一次,一块糖,一棒子,再一块糖,再一棒子,乐此不疲。以至于结尾的彩旦挥舞出了狼牙棒,你吃不吃得消不要紧,电影结束了。
该评论已被片尾彩蛋闪瞎而自动转为加密。
一路趕著時間去看了首映. 驚喜多,不失望,但還是有覺得怪怪的地方,比如志明的新戀情,相比較,春嬌的那位就顯得飽滿許多..有些細節的處理稍稍匆忙了些...許是我太念舊...
一世长流流,总系会中意几个人渣嘅。
让人吐槽无力的一部片子。男主声色并茂的不雅吃相,女主浓妆下那张见老的脸,就这样不留余地地毁掉了整个观影气氛。
虽然没有第一部好看,但还是挺捧场的!剧情不是很喜欢,设置多两个人物来证明彼此多么适合对方。。。还是接受不了情外情,还是比较喜欢那个港味十足的环境~~~
比第一部差太多
彭胖子你的鬼气哪里去了,好平庸的一部。打着真爱的幌子玩劈腿有趣么?最大的亮点就是那首【我的歌声里】“尽管你我是陌生人,是过路人,但彼此还是感觉到了对方的,一个眼神,一个心跳。一种意想不到的快乐,好像是,一场梦境,命中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