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有剧透--主角团最后几集的努力,就像二姐第一次揭露朴载相父亲的财产一样,主角们已经做了所有能做的,但情兰会永远能扭转局面保住自身。
让人感到最无力的是,情兰会自保的手段,控制媒体操纵舆论,替死鬼丢车保帅,不管是剧里还是剧外,都是真实可行的。
第一个手段,控制媒体操纵舆论1. 揭露朴载相父亲杀人 - 阻止媒体报道,减少新闻扩散,大部分媒体聚焦二姐负面新闻,支持率不受影响2. 朴被放出杀人影像 - 就算有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只要舆论洗脑做得好,依然有一半的人不相信。
最后支持率依然是第一。
3. 700亿 - 被本部长在法庭指认是给元洗钱,高室长献策让元捐出所有,坏记者来负责引导舆论。
这些手段就在于,高明的公关可以愚弄大众,操纵媒体可以决定大众能看到什么,对事实进行剪辑重排可以操纵大众的认知。
就像坏记者说的:我报道的是我认为的真相。
她确实报道的是事实,只是,巧妙剪辑、打乱重排、春秋笔法的部分事实,这就足以愚弄大众了。
第二个手段,替死鬼朴载相丝滑一跳是替死,他死了,不会有司法去审判他是否正当防卫,这个时候,操纵舆论依然有效。
元虽然丑闻缠身,但依然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校长揭发元,也是替死。
元本身已经千疮百孔,校长选择断尾求生,断的还是一条会毒死整体的尾巴。
狼踩狼是为了保下一狼。
说实话,如果不是元最后发疯,校长的计划天衣无缝,他可以保留学校和财团,还能为情兰会源源不断培养人才。
从小女孩就可以看出他对学生的训练水平之高。
二姐上司说过,情兰会成员之广难以想象。
这样的集团几乎不可能连根拔起。
与其说主角团灭了情兰会,不如说是元灭了情兰会。
而元做这一切都在于,她想自毁,却不敢自毁。
情兰会做恶👉将军把妻子关进闭室👉元尚雅失手杀死母亲👉元尚雅变态毁灭一切甚至我觉得,元尚雅潜意识里就想毁灭情兰会。
将军一家是很明显的父权,兰花依附于爸爸树而存在,将军从未真正出场,却处处是将军的影子。
元为了追求父亲的认可,压抑对母爱的渴求。
但最后还是无法得到父亲的认可(情兰会继承权)情兰会成员大多都是精英,帮手,只有元尚雅,一个不满意就杀杀杀,杀到最后无人可用只能启用校长。
她一边杀人,一边留下自己杀人的铁证。
她的《闭室》不是某次简单的舞台作品,而是会永远留存可以公开查询的毕业设计。
她的兰花,不是随处可见的兰花,是公开存世仅两朵的珍稀兰花。
校长第一次说,元不能继承情兰会的原因,是她不敢自杀,第二次,说她是疯子会毁了情兰会。
校长真的太懂元馆长。
元很自私,最爱自己。
因此她才会怪罪妈妈让她享受不到母爱,因此她杀了妈妈以后,想自毁却不敢。
最后导致,她一直在毁灭身边所有的人,甚至包括女儿。
她喜欢看到美好的事物破灭,她喜欢仁珠是因为想摧毁仁珠无可救药的乐观。
如果最开始,将军没有把妻子关进闭室,元只会自私残酷,不至于疯到毁灭情兰会。
但将军只有不杀人,妻子才不会被关。
一切都是庞大的利益集团内的恶自己吞灭了自己。
今天看剧的时候,一个弹幕非常形象地表达了我的观影感受:第一次这么希望财阀把主角团们给杀死。
虽然是有点偏激的说法。
确实很少看到如此“特立独行”的韩剧,主角团三姐妹的性格和行为和观众们的想法如此大相径庭,以至于每次主角团做出决策,弹幕都是一片不解、质疑甚至是谩骂。
当然,观众如此之多,所以出现一两个例外很正常,但是从没有见过如此整齐划一为主角团喝倒彩的。
主角三姐妹出生于贫困家庭(二姐应该例外,从小环境比较优渥,之后才回到原生家庭中),大姐在一家大公司任职会计,单纯无害,胸无城府,心眼少到弹幕大骂“缺心眼”。
可以理解大姐不谙世事,经历单一,不过影视剧倒是应该看过吧?
不过也可能确实没怎么看过,所以对别人都报以很高的信任,直言不讳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姐是一名记者,但是因为上班期间喝酒等原因所以被停职又开除。
二姐和其他姐妹的生活环境并不那么相似,小时候生活在有钱的姑妈家里,且本人也十分聪敏,对于股票、金融有极高的天赋,大概这也导致了二姐性格中对于正义的执着追求和对于不义之财的鄙夷。
可惜,二姐的正义感没能经得住命运的嘲弄:妹妹疾病发作,大姐的赃款也只能作为“权宜之计”。
二姐前后的矛盾实在让人反感:高调的正直和无声的妥协。
思考了一下,为什么二姐对于正义的追求如此让人反感。
首先二姐的正义是抽象的,甚至有点像是为了正义而正义。
朴载相是剧里的反派,但是他是一个抽象的反派,就像大家提到财阀的时候都认为他们财富的肮脏、权力的龌龊,但是聚集里并没有实实在在地表现出这些肮脏龌龊,而二姐则是不遗余力地去以卵击石。
这把抽象的正义之剑还要不由分说地向家人刺去,更是让人难以接受。
同时,二姐的横冲直撞、有勇无谋,也为这个角色减分不少。
正好最近在看《大明王朝》,其中海瑞(仅限剧中的角色形象)也是一个追求正义、刚直不阿的角色。
虽然海瑞因为对正义的追求,使得他没能尽到对于家庭的责任(这一点大家也在痛批),但是对于他对正义的追求,大家是非常理解且支持的,为什么?
因为海瑞的正义是形象具体的,他的正义建立在目睹了朝廷官员为了中饱私囊、逢迎圣上而鱼肉百姓的亲身经历之上(淳安全县被淹没,建德半县被淹),因此大家能够共情。
况且海瑞的正义感、价值观是一以贯之的,他批判贪官,自身就是两袖清风;批判皇帝,自身就是心系天下苍生的。
至于三妹,虽然她的行为也很不受待见,却是我最能够共情的一个角色。
修学在即,是满怀感激地使用姐姐们省吃俭用的辛苦钱去外国,还是干脆直接地拒绝姐姐们的好意,我觉得不管是哪种选择都合情合理,但是妹妹拒绝的方式略微欠妥,因此招致众人反感。
不过,毕竟没有身处其境,可能也难以理解妹妹长久以来内心积压的抱歉和疏离。
至于转身投入财阀家庭,可能也只是追求自身抱负的一条捷径。
想起来当时佐助背叛木叶投靠大蛇丸,佐助不知道大蛇丸对他瞳力的觊觎吗?
我想是知道的。
那他有绝对的把握反抗这种觊觎吗?
未必。
但是不成功便成仁,如果不走这条路,平庸的人生也不是他的选择。
妹妹的选择或许也是基于这种心理。
有趣的是,观众好像对于主角团以外的配角及反派们倒是比较宽容。
大概也是因为立场原因,大家对于这些人有着天然的更低的要求。
姑妈就是代表性人物。
原先刚出场的时候大家都不太买账,后来为了救三妹挺身而出,以及之后遇刺的时候大家的不舍和难过,看来对于善良又有实力的人,大多数人都会不自禁地表达出善意和向往。
另外,不得不说秋瓷炫实在是过于美丽了,被这个女人迷的颠三倒四……
如果有7分,我是觉得可以打七分的,但是我不想给4星,完全没有达到优秀的程度。
看剧的时候,完全可以看出来编剧很努力,想把一个正义姐妹花扳倒无恶不作的财阀政客的故事写出新意,让三姐妹跟财阀政客产生联系,但总差那么点意思。
大姐在财阀公司手下当财务,二姐正义记者要调查财阀,三妹受财阀资助,还和财阀小女儿产生什么革命(基情)友谊,死活要背叛家人,住到财阀家里去。
大姐人设不用说了,刚开始蠢萌蠢萌的,一点英文也不懂,什么文件都敢往上面签字,傻人有傻福,从天而降一笔巨款,扛着一笔巨款到处走,生怕财阀不知道钱在你手上,后面又开始开金手指,突然又聪明了,跟财阀夫人斗智斗勇。
二姐更厉害正义使者化身,还是金融界高手,自己家欠债,妹妹留学费用也没办法解决,就是要放弃姨妈给的发财机会,要努力扳倒财阀,现实当然也有这种人,但是你就不知道她这一腔正义怎么来的。
三妹更搞笑了,天才艺术家,留学费不用姐姐的,说是姐姐的爱和钱有压力,有压力当你借的行不行,搞的妹妹像个白羊狼一样,不顾姐姐苦口婆心劝说,甚至住到财阀家里,编剧前期把妹妹塑造成了一个嫌贫爱富的白羊狼,后期又变了,感情妹妹又是卧底,在财阀家里给姐姐提供情报,顺便拯救小姐妹,带她私奔去日本。
这部剧就是塑造的每个角色都是脸谱化的,生硬,可支撑下去看下去是楚门世界的反转,大家都在演戏,还挺刺激的,姑且一看。
从第三集开始,看的过程中心情频繁地起伏跌宕,上上下下,对剧的评价也是处于“卧靠有点牛”和“这是什么鬼东西”之间反复横跳。
看完之后花了一点时间来理清我的观后感:首先从改编《小妇人》的角度来讲,我很不满意,虽然剧里的冲突大多来自女性角色,和原著女性角色成长的内核相比实在是差得远,三个女主像是戴着面具的人偶,扮演各自的人设,很难看到角色的成长与变化。
大姐没有成长没有高光时刻,全靠无所不能的崔道日和送钱送命的花英姐;二姐塑造得稍微立体点,有爱情,有事业,性格上有追求真相的勇敢莽撞,有包庇自家人的私心,也有向往平凡幸福普通人的一面;三妹属于笔墨不够最后敷衍而成的产物,戏份可能还比不上朴载相,而且每次描写她的片段都不知所以。
总的一句话可以概括,三姐妹空有主角光环,却没有相应的人物成长和相匹配的戏份。
还有一个问题,编剧花了过多的笔墨描绘了变态杀人狂——元尚雅这个人物,横向比较之前同类型的题材,《窥探》和《恶之花》,郑编笔下的大反派不仅扁平抓马,还占据过多篇幅,影响剧中人物角色的主次关系。
(喊话郑编:80和白熙成是别人剧本里的主角,你剧的主角是三姐妹啊喂,而且人家写的人物立体有层次,你写的元仅仅是一个配合抓马演出的工具人)【结尾大吐槽:700亿作为案件的重中之重,怎么最后到了孝璘手上,法官何在?
检察院何在?
警察何在?
还直接均分了?
而且这可是皇甫银行那群受害人的钱,他们怎么能分得这么开心?
这能说大姐善良二姐正义???
】镜头语言、色彩、服装、道具、场景都是一顶一的绝,剧本拖后腿😅
本想看平民三姐妹凭借勇气、智慧扳倒财阀,刚看两集,三姐妹纷纷开金手指脱离普通平民设定也就算了,然而不过大脑的智障言行已经让我忍不住弃剧的冲动,暂停五六次歇口气再接着看。
大姐怀疑陈花英是被申理事杀害,将想法告诉崔道日并表示要报警,却被崔阻止,并被明确告知崔的目的是找钱,而不是查陈死亡真相。
这里就明确知道二人目的不同,不值得互相信任(虽然后面成为盟友)。
被阻止报警的大姐解决办法竟然是直接冲到嫌疑人面前去大喊“我怀疑你就是凶手”,真是牛🐮翻天,就不怕嫌疑人弄死你?
初生牛犊不怕虎,可大姐是担着姐妹仨生计长大的人,没见过社会险恶?
怎么能这么勇,梁静茹给她的勇气吗?
这么喊嫌疑人就能哭着去自首?
而当申理事出事时,大姐竟然毫无戒备心的向崔和盘托出自己与申的对话,我都替她捏把汗,怕她还没来得及查出真相就被弄死了。
看她查账本、翻花英相册找出花英账号时还挺聪明,期待她用聪明才智查出真相,没想这已经是她智慧高光。
二姐虽然与恶势力抗争的勇气和执着精神令人敬佩,但一出场,在没有切实证据指明位高权重之人不可告人的秘密情况下,竟然就在公开场合发声质问,两姐妹的勇和蠢如出一撤。
在明知自己可能威胁到对方,又没有切实筹码与对方抗衡的情况下,竟然大方亮出自己软肋,向对方喊话妹妹是自己最爱的人,这不是把妹妹往靶心上送?
这人头送得忒不值钱了吧。
三妹算是三姐妹比较符合设定的,虽然有些扭曲,但作为她的处境,承受两个姐姐帮助的愧疚和压抑,可能是旁人所不能感同身受的。
虽然从头到尾陈花英、元尚宇、崔道日都不止一次说过大姐是特别的存在,但后期真没觉大姐除了慌了阵脚外有任何过人之处,甚至还可能被反派牵着鼻子走,行动、计谋都是别人在筹划,大姐就是个工具人,不知道特别在哪,越夸反而越觉空洞,是剧情无法体现大姐的独特之处,所以只能用苍白的语言来塑造这无中生有的独特了?
四星,给整个故事大局,还有陈花英。
这个看起来挺好看的,是故事本身,但还是有一些韩剧的套路,1. 第一集开篇的钱被她妈拿走了,这也是没脑子,和她妈在一起那么久了还不知道她是啥样的人么,不会直接去学校或者私下给三妹就好了,还拿着钱诱惑,不拿白不拿。
2. 不知道为啥二姐开始调查一个有权有势的要当市长的人,作为一个记者,没有任何证剧的情况下,还跑到坏蛋面前一通警告,我正在调查你,这不是找死么?
难道不是应该拿证据说话的么,又不是娱乐记者。
要不是剧情需要,估计二姐都活不到第二集。
3. 二姐的人设 是会炒股,就算没有大本钱,拿出一个月的工资来投资应该还是有可能的,4. 大姐也是这样的毛病,都怀疑是申理事杀人了,还跑去对质,手机还到处乱丢。
面对死亡那么多次的人,一点警惕心都没有,还真是天真,这和从小打拼过来的人不太像。
另外这钱就不懂得找个好地方收起来,那个包包就不会换一个,如此招摇,怕人家查不到么,她不知道人家在找这个钱么!
5。
一家人的智商都不在线还要和财团斗,不知道后面怎么处理。
一大群让人心水的小姐姐们都聚在一起了,我却满眼只看到让剧情拉跨了的美貌。
看到韩国电视剧从去年的井喷式优秀作品大爆发,到今年群星云集但仍旧乏善可陈的滑铁卢,我想了很多种可能的原因。
想到最后我发现,越是偏向专业性的分析,最后越会被韩剧曾经的辉煌历史反驳得无法立论。
唯一说得通的逻辑,大概还是要俗不可耐地谈钱。
在国外这几年,我经常看韩剧解压。
过往韩剧出圈的主要都是迷你剧,其人物关系和中国数十集的长篇电视剧相比,往往更加简单清晰,加之以较为公式化的呈现模式,十分便于熟悉韩剧拍摄套路的观众理解剧情逻辑。
有时再佐以独特的世界观视角,着实有不少下饭消遣之良品。
但是奇怪得很,今年的韩剧套路,却总也不太灵。
不但月火和水木几乎没上几部剧,而且一年下来,每上一部让人期待的,最后基本都打脸不轻。
以至于年末将近,能让我有兴致从头到尾追下去的作品,只有《解放日记》《社内相亲》《警察课堂》和《魔幻之音》四部。
且后三部都离让人意犹未尽的标准差很远,剧情都比较单薄,完全都没有让我二刷的欲望。
那么,韩剧没落,和钱有啥关系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
我们不妨首先想一想,为什么从前几年开始,大陆电视剧中精品虽有、但不多?
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大概就是电视剧市场上的热钱太多。
钱多就造成了208w现象,演员原本的地位被抬到虚高,演员外形有时甚至高于剧本质量,形成了电视剧市场的「形式主义」:电视剧徒有各种明星光环,而剧情内容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庆幸的是,我觉得近几年,国产剧的这个问题已经在逐渐得到改善。
)反观韩国电视剧的现状,如今他们的寒冬,也离不开一个无奈:没办法,网飞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网飞投资刚进入韩剧市场时,对韩剧创作的影响是正向的。
有钱能使鬼推磨,大把的刀勒摆在眼前,自然足够激发创作者们的热情。
而且,将韩剧的优势同美式热血结合起来,在内容上创新也还算容易。
不过,演艺行业本身存在不少灰色地带,演员上位往往不光靠演技,还要依托多种不能言说的潜规则。
观感上韩国演艺圈这种风气甚至更甚。
那么,突然多出来个金主爸爸,先搭上的人会是之前在韩剧市场上最吃香的那一批人吗?
当然一定不是。
因为这部分人在热钱进入市场之前已经培养出了掌握市场的自信,自然是相对保守迟钝的。
反而是那些在家抠脚的原来市场的边缘人等,闻到铜臭倒容易后来居上。
他们当中部分吃了信息差的红利,赚到了第一波刀勒。
至此,整个韩剧的演艺市场已经开始被洗牌了。
而当第一批电视剧完成试水,韩剧市场肯定了网飞的投资实力之后,随着进入的钱越来越多,本质还是打工仔的韩剧创作者们的心态会逐渐发生变化。
无论是编剧导演,还是演员工作人员,心里都在盘算观望:人家网飞给这么多,你们几个大台要不要给啊?
不给哦?
那只能不排、少演了。
于是如今的月火水木剧骤减。
市场开始逐渐混乱。
当打工仔们向着网飞蜂拥而至时,决定权就开始逐渐从创作者向投资者倾斜了。
现在再回看网飞当时的宣传,所谓不管内容如何、只管出钱,难免显得有些滑稽了。
人家哪里是不管啊,人家是压根儿不用管啊。
钱在我手里,还用我要求吗?
你自然会投我所好,贴着我喜欢的方向去创作呗。
这种近乎谄媚的大趋势,影响的是主创们整体的创作心态,即便是非网飞剧,也难免在耳濡目染的大环境下被迫着色。
于是,今年韩剧开始疯狂产出欧美范的「四不像」,无论是言情生活,还是悬疑推理,绝大多数都几乎抛弃了韩剧原有的内敛温柔、沉稳含蓄的东亚文化形态的表达优势,整体透着一股仿美式而不得的浮躁粗糙、浮夸做作之感。
如若未来韩剧市场上水涨船高,也形成208w之风,那人性之贪婪便很可能会再将创作危机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文化产业本是韩国在世界舞台上的立身之本,失去了这份自信,整个民族都很难再从容。
银子从来只是好仆人,却做不得好主子。
原本体量就没多大的韩剧市场,如今让高达5亿的不可控的外来资本做了主,冲击之大几乎是难以想见的。
自古无功不受禄。
我想,去年眼见如此超额财富流入韩剧市场时,整个东亚文化圈有多么艳羡不已,未来仍有优秀国产剧看的我们,就会有多么庆幸。
近来拍了剧的南韩主创和演员们,想必都吃到了盆满钵盈的甜头。
但是韩剧和韩国,搞不好未来很久都要吃投资毒药的苦头了。
(原来我长评被豆瓣删了!
)如果说预告片的作用是把人的期待值拉满,那么电视剧所呈现脱离现实的剧情则是狠狠地把观众期待值踩得一文不值。
1、2两集走的还是悬疑片的调调:一个排挤的穿着朴素的女会计离奇死亡,作为唯一好友的女主决意查出她的真正死因,谁知好友竟利用自己的名义在外国过着挥金如土的富人生活。
好友何来的钱过着国内贫困国外富裕的双面人生活?
她因什么被人所杀?
非常吸引人。
中间穿插着与预告片所说的“底层女性反抗财阀”,主角三姐妹在剧中展示的底层与电影《寄生虫》里的一家相比,算得上是温饱的小康之家,她们的穷更多的是“社畜”买不起心怡的商品的穷罢了。
她们甚至还有一个做房地产的姑婆,姑婆归西她们就是巨额遗产的继承人了。
编剧把西方小说的远房富裕女亲戚(姑婆)嫁接到韩剧本土中,显得有些“水土不服”。
为升华穷人斗财阀的主旨,剧里将穷人、财阀刻板化:穷人为正义坚持不懈、财阀为害穷人坏得浮于表面,甚至大姐、二姐更是塑造成冲动行事、坏人财阀智商突降受制于人。
3-7集的狗血剧情,我就当《顶楼》看了,三姐妹三条线终于汇聚一堂。
到第8集,迎来三姐妹高光时刻,特别是大姐反杀时的表情!
最新的第9集更是上演了“肖申克的救赎”,元哥最后还去送人头,卧薪藏胆这么多年,一出来你就干这事?
你偷了20亿?
我要报警!
(然而还是全部装回了泡菜箱子什么?
你竟然要拿来买房?
无耻!
拉黑你!
小妹病了要花钱?
那…好吧…你搞点出来用吧。
你搞的钱呢?
被抢走了?
那小妹的手术要怎么办?
财阀愿意出手术钱?
我天你这也收?
为了两个臭钱你连妹妹都能出卖?
鄙视你!
虽然我没有钱但是我姑姑有钱(对了也是你姑姑),看我厉害吧,刷姑姑的卡直接喊“全款”呢
目前已知剧中已经死去的人旁边都放了蓝色兰花,但朴载相去精神病医院见了那个自杀的中年男的,在他耳边说了句“战斗还没有结束 底层的人究竟能爬多高?
”!!!
这句话不是陈花英在sns上写过的话吗???
朴怎么会知道?
并且精神病男一听到就有奇怪的反应。
线索:1.已知陈花英也跟兰花有关,并且里面的所有死去的人,都是草根出身。
2.二姐跟河宗浩一起寻找蓝色兰花历史的时候说过这种花原本在越南且非常少见,越战时由美国大兵带回美国种植,但由于水土不服非常难存活,目前世界上仅有几株,且朴载相说过他父亲就是在越战中受伤的(韩国在越战中有派兵)。
3.崔道日在知道是大姐拿了20亿后没有出卖她反而很奇怪的跟她说“你是游戏规则的改变者”(这句台词太突兀了,已知崔是完全知道秘密账本,明面上是朴和元灵集团的人)4.第四集中揭开韩国的蓝色兰花树在朴的家里,朴夫人带三妹看过了这颗树,并且拿下其中一朵送给三妹,告诉她这朵代表她(随后又拿走说但是先养在这颗树上。
5.朴载相也是草根出身(岳父的司机的儿子,在跟岳父的亲儿子元尚宇的权利斗争中打败了他,元尚宇被关进精神病医院,第三集中介绍了陈花英跟元尚宇关系很好,并且申理事也是把元灵集团的秘密账本放在元尚宇那里。
6.第四集最后几分钟崔道日说陈花英从三年前就开始利用大姐的名义在新加坡生活,并且豪宅、英国古董车,就读的商学院,都是用大姐的名字读的,而700亿是上个月才以大姐的名义转移资金的。
那么这三年里她的钱到底从哪来,一个会计根本不可能支付的起这些,第四集介绍陈花英跟朴夫人关系好,朴夫人经常给她送名牌包包衣服鞋子,并且在新加坡跟陈花英经常一起吃饭的就是朴夫人,那朴夫人有可能不知道陈用的是大姐的名字吗??
推测:目前看来至少有两派:陈花英和朴夫人应该是一派的,转移资金派反叛派,并且朴夫人很有可能不满父亲家族的制度,所以暗地里和陈花英联手做局,并在这过程中选中了大姐当工具人。
(这点跟编剧的《小姐》很像,都是女性主角联手)朴载相和崔道日是追回资金派,且朴在跟三妹的谈话中就表明当年为了证明忠诚,不惜用父亲的死亡来证明,以及他打败了元尚宇成为元灵集团的掌舵人。
推测朴为了证明自己,应该是从始至终的集团捍卫者。
—————————————————————蓝色兰花应该是元将军在越战中带回韩国并培养的,后成立兰花协会,挑选底层草根出身的人进行栽培并负责转移秘密资金。
元将军弟弟亲儿子元尚宇是好人卡,并且在跟朴载相的权利斗争中失败后开始反水集团。
陈花英和申理事都是被挑选出来的底层选手,加入兰花协会并负责转移秘密资金,但在转移过程中申理事和陈花英各有算盘,申理事怕被清算,所以记录了秘密账本并将它交给元尚宇保管,陈花英和朴夫人因为彼此很像(朴夫人说的,也可能是恋情?
)所以关系亲密,并密谋转移资金并在新加坡开始重新生活。
陈花英很有可能是假死,以此借大姐的名义在新加坡重生,朴夫人可能负责扫尾,拉大姐入局,让她自杀或者借她收干掉朴载相。
第四集朴夫人已经邀请大姐做她的助理了,看这周更新的五六集怎么编吧,感觉跟《小姐》套路还是挺像的。
崔道日跟朴载相一派但知道大姐拿20亿后却没有告发,有可能反朴的水,也有可能后面和大姐有感情线哈哈
我不理解 为什么姑妈这么有钱会让三姐妹穷困潦倒过日子 姑妈还卖房子给大姐
无聊 抬走
本剧的剧情推进:元馆长负责埋坑,本部长负责救火救难,仁京负责较真,仁珠负责哭。
前两集真的还算可以,第三集开始就想不长脑子一样的剧情和台词让人无法忍受,女二的种种行为和发言很弱智很矛盾,为了剧情推进而设计成这样,整个人物干瘪又讨人厌,女主软弱的人设倒是立住了,后面不可能会一直像个二傻子被人欺负吧,估计接下来的走向也得推翻这个设定,蛮蠢的…台词也很烂…很尴尬…前两集就是诈骗…
三姐妹的智商加一起等于🐷吧,看的我真是服,不是主角光环早死了吧,再观望两集,智商还不在线就弃了(本来期待蛮高的😓)
看了七集,崩坏得越来越厉害,女主对自己表演好像都变得迷茫
“你家里很贫穷嘛?”“嗯?”“因为你太隐忍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脑海里能想到的只有这一句话,除了这一句话,我不知究竟该如何名状。或许是因为爱隐忍的人首先想到的是本能,而在旁观者眼中是懦弱,是无以为力。ps:观感很舒适,因为很现实。
一二集和三四集完全不是一个编剧吧?这稀巴烂的剧情啊。。难以置信
被秋瓷炫惊艳。台词写得好赞,金句一串一串的,但又很生活。
简直离谱啊 这一星 是给魏河俊的
会流泪会悲哀,还会理解为什么大姐能做到同意跟崔道日后会有期
看之前,我以为是姐妹故事。看之后,这个姐妹故事不是我想的那种啊
“人生在世,至少要带着一颗炸弹吧”——2022年度台词。
电影质感扑面而来,悬疑氛围拉满。虽然第一集有一些让我皱眉的剧情bug,按说三姐妹都应该知道自己妈是啥样的人为什么给钱非要当着她面,为了让角色暂时下线的意图过于明显,老大被职场排挤可以理解,但老二上班喝酒就蛮无语的,知道估计是为了推进后续剧情的设定,但过于刻意还是会有些影响观感(希望后面这些bug可以圆回来)。总体来看瑕不掩瑜,第一集铺垫完毕结尾狠狠期待住了!另外秋瓷炫只是短暂出现但气质实在是太一绝!/第二集老二喝酒的原因立马填补完成,但挖了更多的坑,但愿不要高开低走以及主角光环过亮,目前老二的主角光环就有点过头得让人担心。
金高银演技好好!
看得爽就够了!!!
這星期初看完的。盡管中後段也確實沒那麼精彩,故事也開始有點乏味,但我還是為著花英姐和仁珠的這一份詭異的情感而感動。故事其實也沒有爛尾,只是開局太精彩,看前兩集的雀躍心情到現在還記憶猶新,後面也是追著看。整個故事很失真,卻也和諧,我喜歡,主要題材也確實討好。幾條線很均勻,選角適配度超高,但我覺得崔道日這個角色可以更出彩的,看完還是覺得演員弱弱的。至於蘭花,神神化化,也不知真假。
开局封神。上来就铺开巨大一张网(当我说巨大,我指的是钱数),但故事节奏够稳,金高银和南志铉演技够好,不过火,接的住这张网。看起来的感觉是棋逢对手,忍不住猜测所有反转可能。后续如果能保持开局的程度,改五星!
看了四集弹幕很多人蚌埠不住了,因为他们原本想看穷女孩一夜变富婆的大爽剧,但事实上演的却是穷人就是草芥,而且还不那么聪明,善良里夹杂着令人窒息的卑微,这很真实,只不过电视剧不是电影拍不了寄生虫那么赤裸,一群帅哥美女服化道又美丽让人产生了一瞬间阶级越级很轻松的幻觉,好多人在弹幕里怒斥女主三姐妹傻,迫切的想看到在他们可理解的范畴内的智力和情商阶层只要有足够多的钱,就可以从容干翻上层人,他们没什么不一样只是没钱,确实贫穷会限制人的想象力,这里包括对苦难的想象力对人性恶的想象力对自我的想象力。另外,其实这部剧很韩国本土,虽然韩国人长得跟中国人差不多,但事实上我们两个国家的社会生态已经完全不同了,太自我代入去理解,共情不了很正常,就像韩国人肯定也共情不了我们独生子女一代一样。
烂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