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叔的人格:1,杀凶狠坏人2,杀女人3,专杀女人的凶狠坏人4,无害的健忘的爱女儿的闵巡警是真实存在的,他的存在只是给金叔提供了一张脸,为【3】塑造了一个真实体。
在金叔【2】杀完人发生车祸时,记住了这张脸,并作为载体持续出现,为后面的一切做了铺垫;当【3】自述过往其实都是金叔的过去,作为一种意识的投射也作为【3】和【4】人格之间斗争的具象描述。
仅做记录
电影的开始,金永树给检察官讲述事情的真相。
年老的金永树罹患了痴呆,记忆不断被遗忘。
于是,他开始录音和写日记,记录自己的记忆。
金永树从小生活在父亲家暴的阴影之中。
一次放学归家,金永树看到自己珍爱的白色球鞋上,被父亲弄的沾满了泡菜酱。
在父亲的毒打之中,金永树奋起反抗,用枕头捂死了父亲。
金永树将父亲的尸体装入麻袋,埋进土里。
忐忑不安中,金永树却始终没有等来警方的逮捕。
在这之后,金永树产生了成为正义杀手的想法。
他不断地杀害着“社会渣滓”们,执行属于自己的正义。
奴役他人的酒鬼,恶毒的放贷人,残害小猫的女人……金永树将渣滓们的尸体埋在了一片竹林之中。
一次作案回家的途中,金永树意外发生了车祸。
车辆翻滚,金永树伤到了大脑。
手术过后,他切下了半边的脑子。
在那之后,金永树便不再作案了。
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加,痴呆症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
一次工作的意外,因为遗忘,身为兽医的金永树不小心害死了一只患病的小猫咪。
于是,金永树开始使用录音机记录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
一次大雾之中的意外车祸,头发灰白的金永树偶遇了另外一个杀人犯闵泰居。
金永树开始追查闵泰居的踪迹。
他将自己看到汽车后备箱装有尸体的事情,报给了警方。
金永树想要借助警方的力量,解决闵泰居可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失控局面。
闵泰居是一个警察,他轻松化解了金永树的指控。
因为从小生活在警察父亲的恶意体罚之中,闵泰居逐渐形成了反社会人格。
他喜欢使用暴力,残害他人。
最近几起连环杀人案,就是闵泰居所为。
金永树决定亲自动手,追捕闵泰居,彻底解决这个连环杀人犯对自己女儿金恩熙可能带来的不稳定威胁。
依靠着杀手的直觉,金永树找到了被闵泰居遗弃在池塘之中的女人尸体。
然后,金永树进行了匿名举报。
尸体就这样被警方发现了。
痴呆症状越发严重,金永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才是最近杀害那几个年轻女孩的凶手。
与此同时,闵泰居也产生了嫁祸金永树的想法。
闵泰居本想去店里找到金永树,却没想到意外遇到了他的女儿金恩熙。
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闵泰居成为了金恩熙的男朋友。
开车的路上,金永树看到女儿挽着一个男人手臂。
此时,他竟然忘记了闵泰居的模样。
金永树上前询问,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自己究竟在哪里见到过这个男人。
痴呆症越发严重,金永树的记忆一直在真实与虚幻之中不断循环。
为了保护女儿金恩熙,他强迫女儿去往姐姐的修道院暂住。
记忆越发混乱,金永树跟踪闵泰居,并从他的家中找到了杀人的录像带。
将证据交给警察好友后,金永树希望警方可以保护好自己的女儿,逮捕闵泰居。
然而,闵泰居却忽然告诉金永树,他的姐姐早就去世多年。
记忆再次错乱,金永树发疯似的开车赶往修道院。
却发现,那里竟然早已荒废多年。
金永树忽然回忆起来,自己的姐姐在很多年前,就在家中上吊自尽了。
难道说,自己记忆之中的那个一直在修道院中祈祷的姐姐,是虚构的吗?
金永树此刻彻底混乱了。
金永树的脑海之中出现了自己掐死女儿的画面。
他分不清那到底是真是假。
虚构出来的姐姐,与记忆之中的妻子重合。
金永树回想起来,年轻的时候妻子出轨,然后自己就把妻子和情夫两个人都带到竹林中掐死了。
此时,金永树觉得,女儿可能也是自己虚构出来的。
正在准备自杀之时,录音机中传出了意外录制到的女儿的声音,还有闵泰居威胁的声音。
金永树终于想起来,女儿是真实存在的。
而且,女儿当时是被失忆的自己送到了闵泰居的车上。
将录音放给警察好友后,金永树开车寻找闵泰居藏匿女儿的地方。
另一边,将金恩熙捆绑起来后,闵泰居回想起来自己小时候的悲惨经历。
为了保护母亲反抗父亲,闵泰居拿刀捅向父亲。
母亲用熨斗从背后阻止了他。
拼尽全力想要保护的母亲,却背叛自己,选择站在了父亲的一方,闵泰居彻底崩溃了。
从此,闵泰居变得厌恶女性,并且逐渐开始残杀女人取乐。
就在金永树找到被捆绑的女儿之时,他又犯病了。
金永树满脸歉意的询问闵泰居自己在哪里。
见状,闵泰居感到不可置信又非常好笑。
打斗之中,金永树杀死了闵泰居。
事情结束,警方迟迟赶来,抓捕了金永树。
竹林之中多年前的尸体,也被警方挖了出来。
然而,警方并始终没有找到闵泰居的尸体。
这次事件之后,金永树的女儿失去了记忆,并且换上了失语症。
金永树则被带到了疗养院。
因为起诉时效已过和老年痴呆症的缘故,金永树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
此时,新闻之中报道着警方对闵泰居的通缉令。
几天后,金永树改头换面,穿戴整齐,离开了疗养院。
…… 反转来了!
反转来了!
反转来了!
…… 镜头之下,金永树脱下穿反了的白色球鞋,记忆之中的一幕幕不断闪现。
那天大雾,闵泰居开车撞到了金永树的车子。
闵泰居发现金永树车子的后备箱中,流出大片血迹。
于是,闵泰居开始同金永树的警察好友一同追查。
警察好友其实早就怀疑金永树就是十七年前的那个连环杀人犯。
而且他觉得,最近的案件多半也与金永树有关。
通过女朋友金恩熙的透露,闵泰居找到了竹林中的尸体。
警察好友将金永树约到了林中一栋废弃的屋子,然后叫了支援。
他本想留给好友金永树一次自首的机会,却因此葬送了生命。
闵泰居抵达废弃居所,长官已经被杀害了。
打斗之中,金永树又将闵泰居杀害,后将尸体连同车子,一起沉入湖底。
电影看到最后,一切方才明了。
闵泰居真的只是一个正义的警察,而金永树才是从始至终的杀人狂魔。
金永树的叙述,真真假假,骗过了多数观众,也骗过了警察。
闵泰居的悲惨经历,应该是金永树的经历才对。
那天晚上,金永树反抗父亲的家暴,拿刀捅向父亲。
母亲却拿着熨斗从背后阻止了他。
从此,金永树变得厌恶女性。
后来,金永树犯下了一连串的杀人案,却一直逍遥法外。
多年后,杀死了妻子和情夫,归家途中的金永树出了车祸。
手术过后,金永树切掉了半边大脑。
后来,为了养育女儿,金永树不再作案。
十七年后,金永树再次犯案。
一次车祸,闵泰居发现了金永树后备箱中的尸体,于是便开始与早就怀疑金永树的长官一起,探查真相。
为了消除隐患,金永树决定,装作老年痴呆,将近段时间杀人的罪名,嫁祸给闵泰居。
于是,他编造出一段似真似假的“真相”。
全片的关键,就在于老年痴呆的谎言。
因为老年痴呆,所以警方不得不相信金永树那漏洞百出的“真相”。
毕竟,当事人只剩下了金永树一人。
警官被杀了;闵泰居人找不到了;金恩熙也失去了记忆,患上了失语症;金永树又是个记忆错乱的老年痴呆。
因为“老年痴呆”的借口,金永树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仅仅只是付出了女儿失语的代价,金永树成功消灭了两个知道真相的警察。
而且,反正金恩熙不是自己亲生的,受点委屈也没什么。
金永树,一个阴险狡诈、杀人成性的恶魔!
未来,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人将会死在他的手中。
剧透慎入!
欢迎探讨!
[勾引]顺便提一下前几天看的翻拍日片《第22年的自白-我是杀人犯》和原版韩片《我是杀人犯》。
个人更喜欢日本版的翻拍,原因有三:1. 可能是先入为主,我先看的日版翻拍,再看的原版韩版;2. 感觉日版的翻拍,故事情节更流畅自然和生动;3. 日版的杀人犯表演更精湛,帅是与生俱来的气质,而哭泣时真心令人心碎,而韩版的杀人犯偶像气息太重,感觉是为了耍帅而耍帅,没有情感的积淀,还是演技问题。
爱马,跑远了。
正式分析大神薛景求主演的《杀人者的记忆法》。
导演虚虚实实,让人难以分辨,但是我二刷后拙见如下:真实:1. 金炳寿:少年时被父亲家暴,怒杀父亲,从此有疑似偏执型人格障碍,无法控制自己,只按自己的价值观去决定人的生死,是17年前的在逃连环杀人案犯。
17年后的今天,得了阿兹海默症,间歇性失忆,进而无法分辨记忆、臆想、真实。
只能偶尔记得女儿,却从未忘记杀人的感觉和习惯。
2. 女儿恩熙:真实存在。
在晚归的路上遇见巡警闵泰周,闵泰周送她回家,之后2人成为男女朋友。
闵泰周从未想过杀恩熙。
这股杀戮的恨意应该来自于金炳寿自己由于患病而怕失去女儿所引起的恐慌,所以她千方百计阻止女儿和闵泰周在一起。
3. 金炳寿最终由于自己的臆想而杀了闵泰周。
其他,全部都是金炳寿臆想出来的,原因如下:1. 闵泰周只是巡警,最后在金炳寿清醒状态下,检察官的提问是“你为什么杀了巡警闵泰周?
”,而在金炳寿的臆想中,安所长查出来闵泰周是“总部情报科”的,在金炳寿的臆想中,把闵泰周变得权利更大和更黑化,所以恨意更浓。
2. 和闵泰周的撞车、发现闵泰周是后来的连环杀人案犯、闵泰周要杀恩熙,都是金炳寿的臆想。
原因:1. 闵泰周居然可以把半边颅骨拿下来再拼上去[捂脸],尼玛这是正常活人能干的事吗?
只能是因为是在金炳寿的臆想中,闵泰周是一个跟他自己一样有着类似童年家暴经历的人,所以才有了后来心理扭曲变态的连环杀人;2. 后来警方将金炳寿的物品交接给女儿恩熙后,恩熙听收音机时里面根本没有闵泰周承认自己罪行的的录音,说明之前金炳寿听到的认罪录音根本是自己的臆想,否则如果真的有录音,检察官就会知道闵泰周原来是连环杀手,也不用去追究闵泰周被杀的原因了。
3. 安所长,也是金炳寿臆想出来的:一个善良正义的愿意为了帮助自己和伸张正义而牺牲的警察。
原因:安所长被闵泰周杀了后,闵泰周又被金炳寿杀了,可是后来警察来了后,只抬出来一具尸体-就是闵泰周的尸体。
之所以在金炳寿的臆想中,安所长这么伟大,可能是因为在金炳寿孤立无援的世界中,他除了要保护好自己的女儿恩熙,同时他也希望能感受到这个冷漠的世界里,终究还有善良的人,也会来关心和帮助自己吧!
(不要看图就不会剧透)首先说一下这片儿的评分,我看的导演剪辑版,看完后我觉得这片儿至少得在8.8分往上,完全可以媲美《致命ID》、《记忆碎片》、《沉默的羔羊》这些影片,结果一看怎么才7.8呢?
翻看了一些评论才发现,原来很多人看的是公映版。
这一点,我很庆幸。
因为很多人看的是公映版,所以影评、剧情解析写的都不够准确,这也是很多人看得云里雾里的原因。
我画了个图,剧情其实并不复杂,另外男主没有老年痴呆症,他就一个原因:人格分裂。
见下图:
画到这里,其余的剧情就不用解析了,还有疑问请留言!
导演版是R18。
一开始检察官来到金炳秀的病房,拿出他的日记开始问问题,从撞上杀人犯到杀死他营救女儿,金炳秀坚持自己的说法。
令检察官不明的是,闵泰洙的尸体最后消失了,连环命案的死者都被挖出,嫌疑人一个找不到,一个痴呆,而金炳秀的女儿也不愿多说,检察官只得作罢,把金炳秀放了。
金炳秀提着包走出病院,走到隧道口(这里总算接上了开场),寒风吹过,他低头望着自己反穿的鞋,脱下来,正着穿好。
这是他第一次正着穿鞋,刚才在病院,检察官看他的拖鞋都是反着摆的。
这意味着,他全想起来了。
不是他撞了杀人犯,而是他杀完人被撞了;不是他去救被绑架的女儿,而是他杀人杀红了眼,杀掉了保护女儿的警官,还把人沉到湖底;和自己交好的安警官,不是被别人所杀,而是他自己干的。
之前所有的剧情,不过是他用自己残存的记忆脑补出来的,所以最后他才说:“不要相信自己的记忆。
”
即使已经过了很多年《杀人者的记忆法》在我心目中一直都是悬疑榜前三的位置,而且每一次看我都仍然会被编剧的脑洞跟薛景求老师(素媛)那神乎其神的演技所折服,导演真的可以说把悬疑这个电影要素展现的的玲离尽致,每次我看这部电影都不禁感叹,这才是真正的悬疑电影,每一处伏笔照应设计地都那么的巧妙,每一处转折也都那么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丝毫不显得突兀和生硬,可以说整部电影没有一段剧情是让我觉得有瑕疵和无聊回到电影本身,这部导演剪辑版解决了所有公映版存在的问题,例如明明在强调“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结果最后却还是没有交代警察闵泰柱是好是坏,而且用了太多时间渲染父女情深,加上开放式的结尾,让人们整整吐槽了五年,豆瓣评分也只有可怜的7.8分,在悬疑片榜都排不到前一百,但导演剪辑版完美回应了这些问题,最后金炳秀的双重人格的反转让我真的是大收震撼,如果一开始就把导演剪辑版放出来,我真觉得至少前十会有一席之地,因为在我看来那个榜单上很多电影是远不如它的,像《禁闭岛》《看不见的客人》《致命魔术》《第六感》,这些电影我都是觉得出彩的点不多,只能说是比较合格勉强优秀的悬疑电影(仅代表我个人观点),跟我比较喜欢的《致命ID》《蝴蝶效应》《记忆碎片》《盗梦空间》都是有极大的差距我一想不喜欢在悬疑电影上讨论艺术性,不是因为悬疑电影没有艺术,相反我觉得悬疑电影的艺术性是比一些其他类型的电影更高,但因为它披上了悬疑的枷锁,它就必须在这一个方面贡献更多的精力,这就造就了我们很少会关注它悬疑以外的因素
年轻时候的金南佶青涩又有灵气,前面塑造的诡异变态的人设,顶着一张人畜无害的脸还真有点害怕!
故事里面,薛景求独角戏分很多,演员的自我信念感很强,女儿面前温柔的眼神,陌生人面前冷漠的眼神,杀人时邪恶的眼神,瞬间失忆后的茫然眼神,都表现的很好!
故事叙事时真真假假,虚实结合,不到最后一刻都无法知道真相!
老年痴呆这个病症会丢失很多记忆点,剩下的记忆点拼凑起来就是全新的故事!
一个杀人狂魔,17年前杀的最后一个人是自己出轨的老婆,但愤怒使他出车祸,车祸让他忘了下一个要杀的人是自己的非亲生女儿。
就这样稀里糊涂过了17年,女儿长大了,他患上老年痴呆症。
但嗜杀成性的他总怀疑身边那些离奇的凶杀案是他犯病时所为。
直到一个堪称完美偶像的警察出现在他眼前,在旷野中两人四目相对的一刻,双方竟确认了彼此的身份,同为连环杀人狂魔,从此开启了两人间恶与恶的较量。
但恶与恶不同,有些是冥顽不灵的,有些却穷尽余生只为自我救赎…… 但问题是,世间有无“正义之恶”呢?
无论是在天国还是人间,邪恶始终都是制约正义的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假如这股力量不复存在,正义便无立锥之地,或者正义的标签不复存在。
比如,七大堕天使之首卢西弗,专司傲慢之撒旦,因不甘屈于耶稣之下,拒绝向他行跪拜之礼,进而对耶和华不敬,因而被逐出天国。
卢西弗若不存在,天国无以论正义。
认同七大撒旦集于卢西弗一身说法的人,以为他基于傲慢而自黑暗中卷起战火,试图对抗神,但其实七大撒旦各有来头,皆为堕天使幻化而成的最古老的恶魔,其中有三位与神及神子有过交战,其性质若依人类历史观来看,皆为起义。
卢西弗与耶和华几乎打成平手,《新约》中记载,黑暗之子彼列与光明之子耶稣也曾有过恶战,也是几乎平手,最后一刻被耶稣打倒。
所以“正义之恶”是不存在的,世间只有以正义之名行恶的人。
【巧妙的软广】https://site.douban.com/215175/ (我的小站)
设定是只有回忆才能作假,但是如果允许把不是回忆的内容最后揭露为回忆,那我凭什么把任何一个镜头当回事呢?
所以这种设定的电影真的挺无聊的,因为逻辑经不起推敲,观众也可以说整个片子都是一个老年痴呆自己幻想的,其实他一直都在养老院没出过门,这种片子没什么解读的意义,假设只是单纯讲一个杀人犯vs杀人犯故事还是不错的,顶多就是逻辑性上有点差,但是一搞这个强行反转,反而画蛇添足。
到底是一个连环杀人犯还是两个连环杀人犯,男主用老年痴呆给自己脱罪,警察的身份杀人让我细思极恐,男主的头骨有缺陷更是让人害怕,因为母亲不想他成为杀人犯阻止他伤害了他,他杀了家暴的父亲和害他头部重创的母亲,姐姐自杀他希望姐姐活着。
他自诩正义使者,把杀狗取戒指的、把迷路孩子当奴隶的酗酒流浪汉,把害死一家人的高利贷从业者,还有自己外遇的妻子窦杀了。
当然这些杀人的理由可能都是他编造出来的,毕竟死者不会说话,反驳不了也没办法为自己辩证。
愤怒冲动导致车祸,忘了妻子,只记得女儿,不再杀人,但是肢体习惯杀人,他认出了杀人犯同类,举报,健忘,血迹证据,那个警察频繁出现女儿身边,是谁在作案,录音反转,通过录音记录的真相也不一定是真实的,何况是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口诉,他是杀人犯,他成为警察身份时没有认出女儿,以为自己在斗智斗勇救女儿,实则是女儿身边的危险炸弹,清醒时有保护女儿的父爱,糊涂时就成为杀人如麻的杀人犯。
他的记忆只记得自己想记得或者想幻想的。
恶人自有恶人磨,即使是心里的恶魔,闵泰周还在,因为他还活着,警察已经灭口了,女儿不愿开口。
看的导演剪辑版,只要主角有人格分裂或老年痴呆的人设,剧情就可以随便反转不讲逻辑吗?
“不管以前还是现在,警察都是废物”,本着这个原则,设置了一出“杀人犯对杀人犯”的视觉障碍,迷惑了自己,也迷惑了观众,但当真相揭晓后,不带一丝感情的、发自内心的那一抹坏笑,真切地做到了凶手自己所说的天生坏种,不寒而栗。
为了看薛景求
当薛景求的女儿总是这么惨的吗
用阿兹海默症的幌子随便胡诌,看似烧脑实则无聊,剧情从主动递名片那里开始就已经崩塌了。
一直以为警察是坏蛋,炳秀是为了保护他女儿,最后才知道从始至终杀人者只有炳秀,一切都是他想出来的。所有演员都很入戏,很值得一看,但是刚刚看其他评论,好像我的理解是错的,大家还是自己去看看吧,胆小的找个伴一起看
变态又无聊
满分的想法,及格的成品。如果以这样的设定,通过不断的闪回和错乱,将过去的杀生与现在的育子联系在一起,模糊真实的记忆与幻想的世界,并将这一切用诗意的表现手法展现出来,是不是会比这样一个商业化、套路化的故事更好呢?导演却用折中主义将这两个完全不同的走向拧在了一起,故事的魅力自然大减。
薛景求的演技是唯一的亮点
这么恐怖的人真的存在吗?有点monster+记忆碎片的真人版的感觉,前面太乱来了,看得挺晕
你的记忆丧失即是片子的亮点,也是片子的bug
最后这个反转,感觉完全没必要!
韩版“记忆碎片”,杀人犯杀杀人犯。薛景求演得好啊...
只扣半颗星,薛耿求的演技着的是韩星里绝对top3,对于边缘性人格的把控非常完美。男二号非常好出乎意料的是实力派。BGM渲染十分到位使全片充斥压抑、悬疑紧张的气氛。白雪皑皑竹、林风啸。
其实一般,就是好莱坞的类型片翻拍,通过精神分裂或失忆营造虚虚实实的朦胧真相感,没什么新意,也没什么好感。
人格分裂烧脑,不看导演剪辑版感觉自己智商都不够用了
想拍记忆碎片,结果拍成了致命ID,老年痴呆症患者自己制造多重人格不是什么好故事,相比一级恐惧,非常嫌疑犯差太多了安所长千里送人头还可以解释成是主角虚构的,闵警察怎么也干同样的事儿,人物直接立不住全崩了。徒有虚名!(看的导演剪辑版)
get不到薛景求的演技
全片最好的两样东西:薛景求的演技、男主的车
整体完成度还不错吧,只是大家的短评看得我有些疑惑,咋人格分裂都整出来了,莫非导剪版和普通版差别过大?怎么觉着我和大家看的是两部电影。男主完全看不出脑袋缺了一块安装了赝复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