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干线惊爆倒数

新幹線大爆破,新干线大爆破,新干线爆炸案(新版),Bullet Train Explosion

主演:草彅刚,细田佳央太,能年玲奈,要润,尾野真千子,丰岛花,斋藤工,黑田大辅,大后寿寿花,尾上松也,六平直政,泷正则,坂东弥十郎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25

《新干线惊爆倒数》剧照

新干线惊爆倒数 剧照 NO.1新干线惊爆倒数 剧照 NO.2新干线惊爆倒数 剧照 NO.3新干线惊爆倒数 剧照 NO.4新干线惊爆倒数 剧照 NO.5新干线惊爆倒数 剧照 NO.6新干线惊爆倒数 剧照 NO.13新干线惊爆倒数 剧照 NO.14新干线惊爆倒数 剧照 NO.15新干线惊爆倒数 剧照 NO.16新干线惊爆倒数 剧照 NO.17新干线惊爆倒数 剧照 NO.18新干线惊爆倒数 剧照 NO.19新干线惊爆倒数 剧照 NO.20

《新干线惊爆倒数》剧情介绍

新干线惊爆倒数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千万不能停下来…… 新干线行控中心响起了一通紧急电话,来电者声称已在开往东京的隼60号列车上放置炸弹,更开出1000亿日元的天价赎金,否则列车时速低于100公里便会引爆,顿时将铁路人员推向与死神赛跑的危急边缘。隼60号于铁道上呼啸前进,最后会化险为夷,或者驶向毁灭? 影片翻拍自1975年的电影《新干线爆炸案》。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地球百子第七季也许明天沉默加利亚遇上加利亚我在等你回家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牛”转乾坤翻生武林律师本色第七季凡尔赛玫瑰包拯之双鱼诡事雨季将至大决战复仇杀神壮志高飞武术之少年行兵变1929法兰基,我的爱逃走中大任务菲利普·迪克的电子梦触手可及的你伸冤人我的兄弟不可能这么萌双生爱相杀遇见·璀璨的你黑暗正义联盟:天启星战争绿夜雪行街头流莺救生员这很河狸

《新干线惊爆倒数》长篇影评

 1 ) 单薄的角色人物撑不起一个精彩的故事呢

这部电影当作爆米花是可以的。

不过或许是我看之前有较高期待,所以实际看过后是有些失望。

都知道电影是翻拍自75年同名电影,不同的是75版更多故事发生在“新干线”外,讲述犯人为什么要炸新干线、怎么和警方角力,爆炸案的外衣下面说的是深层社会问题,所以高仓健这个主谋是主角,但你看完后很难去怨恨犯人,甚至还会有些同情。

25版将故事聚焦回“新干线”内(列车上和控制室),主要讲怎么解除炸弹的威胁和救人,这次车掌和调度是主角,所以虽然是翻拍,但和75版还是有很大不同。

这本来可以从另外一个视角,拍出很精彩的故事,但50年过去,虽然电影技术比75版进步很大,可是我觉得25版并没有成为可以比肩75版的好电影。

故事的合理性就经不起推敲。

在最核心的作案动机上,75版犯人为社会所迫穷困潦倒,目的单纯为了钱,他们没打算真杀人,拆弹方法怕电话说不清,还准备了图纸,最后高仓健都跑路到机场了,听到图纸被意外烧毁了,还打电话告诉拆弹方法。

25版导演觉得新世代不缺钱,就找心理问题吧,主谋成了被家暴的女高中生报复社会。

被家暴确实很可怜值得同情,但是因为这个理由就找成百上千无辜的人报复合理吗?

75版中讲述了犯人是借遍了也借不到钱救公司,打工出事故包工头不赔钱还打人,真的走投无路才犯案的。

25版甚至没有具体交代她父亲怎么苛待了她,老师同学对她倒挺好,为什么要从报复父亲变成报复社会?

她是真打算杀人,炸死父亲后还要拉上其他人陪葬的,电影里她说杀了她炸弹就会失效,潜台词就是她杀不了车上人的肉体,也要杀掉他们的灵魂。

这么强烈的恨意从何而来,电影交代得不清不楚,导致丰岛花演的这个角色不但干瘪单薄而且莫名其妙,甚至令整部电影的伦理核心都经不起推敲,如果要救赎的对象都是模糊的,那救赎本身又是什么呢,电影就像失去灵魂一样成了单纯的刺激片。

另一个合理性问题在作案的可执行性上,一个参加修学旅行的女高中生,从远在埼玉县的老头那学会做炸弹,然后单身一人,先把炸弹装在北海道的货运列车上,再把另外四个炸弹装在青森的新干线上,可能吗?

75版是团伙作案,1人负责制作炸弹,1人飞到北海道装炸弹,1人提前入职国铁利用后勤身份在东京装炸弹。

而在25版中,这些事情都要由一个高中女生完成,至于她究竟有没有完成的可能,电影从头到尾都没有任何信息。

剧中人物角色的塑造上也很无力。

草彅刚这个车掌镜头最多,但看到最后他的形象都是模糊的。

环境和内心的矛盾、冲突、对抗,才能让角色鲜明。

车掌那个“保证每一个乘客安全”的信念在整个过程中很少受到激烈的考验和挑战,他掐丰岛花脖子的桥段,这么难得的机会,草彅也只能单纯的靠 面部表情去表现,因为剧本没给他发挥搭好舞台,如果把副车掌写死,面对这个牵连无辜、害死同僚的人,恨意拉满后的拥抱,会不会更能让人物形象突出呢(丰岛单薄的角色形象也令这桥段很没张力)。

75版剧情中,车上一个孕妇难产婴儿死亡,调度仓池虽然满怀悲愤,但炸弹解除后仍强烈反对以“图纸烧毁炸弹未拆”来引诱主谋落网,认为应该马上公开信息让乘客家属安心,并愤而辞职,这种对立冲突就让他“乘客至上”的信念体现了出来。

另外,司机的角色,也没有给能年玲奈多少演绎的机会。

本来一辆重达千吨以时速120公里不能刹车的列车,里面牵涉300多条人命,就算只能控制车速,司机这个角色可以很重要也能很精彩的,而且能年演技也是过硬的,完全可以放开来。

75版千叶真一演的司机角色,剧情主要就来自调度苛刻的控速要求和他拼命达成的冲突中,而且司机多次呼喊调度问炸弹解决没有还发脾气,因为他手上实实在在关乎着1500多条人命,剧本给了千叶塑造出这个慌张急躁但技术高超的司机形象。

但25版的剧本给到能年的机会却极少,也许技术进步了,也许导演想表现司机沉稳性格,但可以用其他人的慌张来衬托啊,尤其是两车相接人员疏散部分,救援车由于电路故障启动了刹车,拖慢前车速度的桥段,为什么不发生在多人撤离途中呢?

不是更刺激更能出戏吗?

比起剧中能年从发现掉速到扯断链接仅仅几十秒,期间几乎都是独角戏甚至都没问一句有没有人在转移,是不是更有利于刻画司机形象呢。

正因为角色塑造的薄弱,所以车里只剩9个人时,剧情马上沉闷无聊起来,因为没有了熙攘的环境和关乎几百条人命的紧迫性后,这9个人物性格既不十分突出鲜明,相互之间的冲突也不尖锐深刻的角色,自然制造不出精彩的戏份。

可怜的能年甚至就这样被丢在驾驶室整整半出戏没有露面的机会,像消失了一样。

25版在剧情上也有很多地方和75版有强关联性,除了教丰岛花造炸弹是75版犯人的儿子外,两辆列车错车、政治家要求停车这些桥段两版都有。

有意思的是关于ATC自动制动,75版中就有人提出脱离最后一节车厢,然后另接一辆车把人接出来的方案,但当时ATC系统不能关闭,只要有任何异常就会紧急刹车,在25版ATC变成可关闭,并且也用这个方案把大多数人救了出来。

推荐看75版。

 2 ) 什么狗屁日式ntr圣母情怀

明明女jk就是个恐怖袭击份子 干的也是劫机的罪恶勾当 对于这种即刻的 肉眼可见的 即将发生的恐怖袭击还讲废话什么 现在立刻马上不由分说毫不犹豫的制服或者击毙才是正常公民应有的正常反应吧 难道现实中911遇到劫机犯也去打量一下对方颜值 去共情一下其不幸的身世坎坷的情感经历 然后产生深深的同情 然后机长居然说绝不允许别人伤害一个正在恐怖袭击的恐怖份子???

玛德是我疯了还是这个世界疯了 别给我扯什么电车难题 那是针对无辜的人好么?

这是恐怖份子正在发动恐怖袭击!

这是恐怖份子正在发动恐怖袭击!

是不是看到未成年美女jk你们就膝盖全软了?

这小美女甚至当着所有人的面远程干掉了自己亲爹!!

对于这种极度危险的恐怖份子不一枪爆头还留着过年啊?

这种祸害不干脆利落的解决掉还留着祸害车里其他人吗?

她的命是命 其他人的命就不是命了吗?

最后居然群体自我感动包饺子般的生命大和谐只能说我和主创脑回路完全不一样 到底谁更像正常人?

 3 ) 利用无知少女的炸弹人不可原谅

看评论区好多人在讲jk少女的作案动机,我说根本没有,这起犯罪的始作俑者根本就是炸弹人。

炸弹人主动联系了可怜的少女,先对她进行了洗脑,让她拒绝别人的帮助,从她对待老师的话可以看出。

但是列车长的怀抱还是会让她感到温暖。

最后警察对少女说的话,我相信也是作者的观点,少女是被炸弹人利用和操控了

 4 ) 情怀片

与其说是一部电影,真的不如说是一部新干线宣传片了。

真相和凶手在这部电影里可以算是可有可无,一个女高中生做出这种匪夷所思的犯罪也没什么具体的操作方法等等,不过就是剧情需要给她按个凶手人设,再联系上七十年代的上一部,也真是“最好的安排”了。

比起破案本身,更多地刻画了新干线这个真正的主人公。

拆解车厢,衔接车厢,高速变轨……可以说看到了霓虹人民对此的情怀。

情怀三分,the end。

 5 ) 减速就爆炸?2025最新惊悚灾难片!

文章首发公号:分派电影,每日推荐告别剧荒!

轰——一声巨响,房子炸了。

别急,这只是歹徒给日本警方的“开胃小菜”。

时隔50年,恐bù袭击事件升级。

赎金1000亿日元+直播埋炸弹+房屋爆炸+新干线爆炸+列车劫持!

其目的是——《新干线惊爆倒数》新幹線大爆破

故事围绕一列从青森开往东京的隼60号新干线展开,行驶过程中,勒索者打来电话声称要炸毁这辆列车。

值得一提的是,该片的视觉效果在近年日本电影里呈现堪称一绝。

在JR 东日本的特别协助下,剧组结合了真实列车拍摄、1/6比例的精密模型、CGI特效与LED 背景技术,为观众营造出紧张刺激的观影体验。

(《新干线惊爆倒数》截影)此外,主创团队及演员阵容也是相当强大。

由执导《新哥斯拉》的樋口真嗣担任导演,草彅刚、细田佳央太、能年玲奈、要润、尾野真千子、丰岛花、斋藤工等多位演员加盟助阵。

尤其是草彅刚影帝级演技carry全场!

能年玲奈从“杀手”(《幸福伽菜子的快乐杀手生活》)改当列车驾驶员,可以说全车人的性命都在她一个人手里。

01火车会爆炸前往东京的隼60号列车将在下午3点17分出发。

一群中学生正在列车乘务长高市(草彅刚 饰)的科普解说下参观着。

除了他们,还有来自天南海北的乘客都要搭乘这辆列车返回东京。

(《新干线惊爆倒数》截影)此时,JR东日本客服中心接到一通电话。

来电者声称自己在车上安装了炸 弹,列车时速低于100公里就会爆炸。

他似乎知道这样说令人难以置信。

为了证明不是恶作剧,他在货运列车上安放了一枚相同的炸弹。

(《新干线惊爆倒数》截影)下一秒,货运列车爆炸了。

(《新干线惊爆倒数》截影)笠置(斋藤工 饰)总指挥认为,没有什么比乘客安全更重要。

乘客,是一定要救的。

但为了不引起恐慌,他只好下达命令,要求乘务长高市在隐瞒炸 弹的前提下,告知乘客由于运营问题,下一站暂且不能停车。

车内众人根本没听清楚广播的内容。

到站却下不了车,他们才察觉不对劲。

(《新干线惊爆倒数》截影)指挥中心又接到电话。

对方继续“开门见山”,若要解除炸 弹,必须支付一千亿日元(约50亿RMB)的赎金,且要以一亿名国民每人一千日元的方式筹集。

他只是要钱吗?

(《新干线惊爆倒数》截影)“日本不跟恐bù分子谈判!

”首相特别顾问佐佐木从门外走来,直截了当表示他代表日本zheng府拒绝向对方妥协,并要求告知乘客列车被安装炸弹的真相。

(《新干线惊爆倒数》截影)广播结束,没有乘客再能淡定。

一名情绪激动的乘客大声质问乘务长等人:“你们出发前的检查呢?

你们根本不在乎我们的生命!

(《新干线惊爆倒数》截影)女政客从人群中站出来试图稳住局面并趁机洗白自己。

结果却适得其反。

乘客更加不满zheng府对此次事件的态度。

他们都是干吗吃的?

(《新干线惊爆倒数》截影)车厢内吵闹声暂时因一段直播而停止。

歹徒公然挑衅,他将安置炸弹的视频放了出来。

02紧急按钮乘客得知只要全日本国民每人支付一千日元,他们就不会死。

于是,众人决定与其靠zheng府,不如自救。

作家一边宣传自己的新书,一边以直播的方式呼吁全民参与捐款。

然而这与日本zheng府的主张并不一致,因此他们考虑将捐款网站关闭。

(《新干线惊爆倒数》截影)不为乘客想办法筹钱,还要将乘客的捐款网站关闭。

他们究竟是不愿向恐bù分子低头,还是把乘客的性命当儿戏?

(《新干线惊爆倒数》截影)日本警方没有坐以待毙。

据调查发现,此次事件与1975年列车炸弹案完全相同。

也就是说可以确定两者之间存在某种联系。

(《新干线惊爆倒数》截影)此外,列车驾驶员松本(能年玲奈 饰)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即便她深知自己很可能变成最后牺牲的人,也要冷静处理且全程需要焊死在驾驶位上。

目前,她更要在保证列车不与对向列车相撞的同时,完成道岔处切换轨道的考验。

以及关闭ATC,手动控制列车时速。

一分钟内的生死时速,乘客是否命丧于此,只能由她一人来决定。

103km/h,102km/h,101km/h……时速马上低于100公里,来不及多想,松本立刻提高行驶速度,两辆列车擦出了火花。

(《新干线惊爆倒数》截影)本就是生死关头,车厢内众人又意见不合。

有人想死!

男人打伤了列车长高市,还让站在距离紧急按钮最近的学生柚月(松岛花 饰)按下开关。

他是想让列车自动停下。

停车,则代表时速低于100公里。

炸弹会立刻爆炸。

(《新干线惊爆倒数》截影)男人如此自私。

列车长还要救他,有意义吗,又凭什么?

03自爆身份确保每位乘客都能平安抵达目的地,是乘务员的终极使命。

即便乘客有错在先,但仍旧可以得到乘务员的一视同仁。

不像日本zheng府,他们总是“以大局为重”,认为只有拒绝谈判,才会防止更多的恐bù活动发生。

(《新干线惊爆倒数》截影)讽刺的是,想寻死的男人也是因为政客放松对旅游业的监管,致使他的家人受到了伤害。

他对zheng府不满,而zheng府却说必要时可以“牺牲小我”。

一个人、十个人、一百个人的性命就不是性命了吗?

(《新干线惊爆倒数》截影)包括乘务员在内,全车共有349人。

第一次成功救援出339名乘客和1名乘务员。

还有9人留在列车中。

但多种原因造成无法进行第二次救援。

(《新干线惊爆倒数》截影)zheng府代表佐佐木出于迫不得已的原因,漠视生命。

总指挥却不能对此置之不理。

两拨人正在控制中心吵架。

车厢内的九个人,又得知一个不是好消息的好消息。

歹徒自爆身份。

竟是他们之间的其中一人!

对方还说出了阻止列车爆炸的方法。

但目的是……

(《新干线惊爆倒数》截影)宣传时,片方称该片翻拍自1975年的电影《新干线爆炸案》,实际是后者的续作。

五十年前埋下的罪恶引线在今日爆发,如果有朋友要看,建议先看75版的,不然不好理解。

此外,该片因时长偏长导致后半部分没有前面紧凑,许多该突出的内容又没有重点讲出来,剧情有新意但不够充分,删减半小时或许会更刺激紧张。

还有反派作案动机过于中二,不如原版强烈的批判意味和讽刺社会,原版反派既可恨又令人同情,而该片反派和故事走向太离谱,某些情节也没那么精彩。

总的来说,豆瓣开分6.8,属于比较中规中矩的灾难片。

当然,人性再次于犯罪案件中毫无掩饰地表露出来,每位乘客的表现都值得我们去探讨,算得上是几乎每个人都有高光的群像戏,不是个人英雄主义,也没有过多的“说教味”。

整体而言,能看,但亮点不多。

图源于网络腊月初八 / 作者

 6 ) 新干线屹立于大地之上,但人要往何处去

1.不知变通沉溺荣光,被谎言束缚的昭和老登2.一线出力攻坚克难,完美完成使命的昭和中登3.也会害怕动摇和恐惧,但是基于社会和教育惯性亦能坚守的平成boy4.共识全无但没能达成新合议,在混沌里摇摆的令和…废物。

原本觉得看调度和各种名场面其实足够杀时间了,不过人物的代际特征还是过于明显。

旧的共识还能持续多久,新的又在哪里?

上一次是Eva的真嗣走出车站,这回是真嗣导演决定在车站外爆炸。

一言难尽…

 7 ) 50年的退步

岁月的前进,没有带来审美和艺术的进步R君说“世上没有所谓的失败。

挑战时没有失败,只有放弃时才是真的失败。

”(稻盛和夫)

这个51,R君集中看了2部基本算是全面翻拍老版的作品.......一部是讲述吸血鬼故事的《诺斯费拉图》(翻拍92年科波拉的名作《惊情400年》),还有一部,就是这部《新干线大爆破》(翻拍了75年的名作《新干线爆炸案》).......令人遗憾的是,虽然时代过去了那么多时间,电影行业各项技术也不知道进阶了多少代,但艺术作品的品味和内涵似乎不但没有进步,还在全面倒退......毕竟,色彩、光影、特效这些可以提示,但每个导演对于电影中人物个性的描绘和把握,节奏的控制以及核心精神的展示,需要的还是最基本的自身素质和水平展现。

为了对比前后的差异,R君也特别去重温了一下75年版本的《新干线爆炸案》。

只能说,这50年前豆瓣8.0分的前作,放在今天,依然是碾压新作(目前豆瓣6.7分)的存在.......

这里可以插播一下,75年版本的《新干线爆炸案》其实已经不止一次被翻拍了。

我们熟知的好莱坞92年版本的《生死时速》,其实就是借鉴了这部作品的内涵。

但有趣的是,包括这部最新的翻拍,这3部作品可以说几乎都是完全不同类型的电影,分别是罪案及社会问题电影(75版)、动作警匪电影(92好莱坞版)和灾难电影(25年新版)。

真正有内涵和实力的东西,终究能历经时间的考验。

这就像我们在卢浮宫或者大英博物馆中欣赏的那些传世名画和雕塑,工艺品一样,虽历经年代,但每一次看到都依然会震撼于作者的那些艺术水平、创作能力和他们所特别用心展示的一些角度.......永远不是复制品和山寨模范能够企及的高度和感染力一样.......当然,我们不能说新作全部毫无是处。

实际上,6.7分的评分作为一部灾难悬疑作品(其实R君觉得这分数高估了点.....),但也算是一个还过得去的成绩。

而且新作在创作本身上,也没有完全照搬一次原作的内容,而以延续过去故事的一部分发展为关联;在人物群像的描绘中,也还能集中突出几位核心人物的特征和表现。

在整个电影悬疑和紧张氛围的把握上,尤其几个关键决策点,也算能抓住观众的情绪。

但,对比同一题材,甚至几乎同样故事的这2部相距50年的作品其实是相当有意思的。

因为你可以在几乎同样的标准下去体会和感受经典和平庸作品的核心差异.......缺乏人物的精神内核挖掘

新版的《新干线大爆破》中,被最大诟病的就是罪犯的动机,以及如何完成这样的炸弹安放。

而这偏偏是老版作品,对于罪犯的描绘笔墨几乎占了整部电影的一半篇幅,而当年日本市场中如日中天的票房硬汉高仓健扮演的主犯,也确实非常好的完成了这部作品核心人物的演绎:一个有情有义、又受困于生活、不得不铤而走险的中年社会普通男人。

因为,即使是灾难作品,观众关心的肯定不仅仅是问题和故事本身,而是一个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引发过程,而基于这些的解决,才能更好的去代入整个过程,甚至共鸣于其中人物的命运、情感、动机和行动,产生情绪。

所以,对于故事中涉及的核心人物,无论是正面还是反面,都需要有相当的个性特点刻画,这里面既有编剧和导演的功力,也有了核心演员本身个人魅力和技巧带来的加持。

实际上,真正优秀的罪案作品,基本上都会对反派角色的描绘和塑造上加重笔墨,比如经典的《盗火线》、《沉默的羔羊》,以及诺兰的《蝙蝠侠》系列里的“小丑”角色,甚至许多反派角色的魅力和影响力还会远超正面的主角,成为银幕上的经典。

在老版作品中,无论是高仓健还是宇津井健、千叶真一,都是相当实力的演员,虽然有些实际戏份并不多,但即使在短短几个场景里,都把人物的情绪和心情表现演绎的相当成熟出色,真的无愧这些日本一流演员的实力表现........但在新版作品中,在核心演员以及表现他们的各种内涵、场景,这一部分就显得实在太羸弱,公式化甚至毫无说服力了。

同样对比列车一堆乘客中得知真相的混乱场景,如果对比老版和新版,你就会发现,新版里对于同仇敌忾的刻意痕迹实在显得太重了,而老版,甚至会让你感叹:“原来面对重大情况,如此内敛和秩序感的日本国民群体,也会如此的混乱不堪......” ,但这才是社会和事实的真相,也才是引发观众共鸣的核心点。

而当电影揭示主谋是一个因为家庭暴力而憎恨社会的女高中生,她和炸弹制作者还是通过社交媒体吐槽认识交流的,差点让R君一口水喷在屏幕上.......这是编剧有多仓促,能想出这么牵强的联系来.......

而在豆瓣上,很快就有影迷问出了:“谁能告诉我,这炸弹是怎么放在车上的?

”这样的灵魂拷问......的确,时代在前进,前作那个时代放颗炸弹还可以理解,到了2024年,2025年,你要在这样严格安保和高科技的列车上放置这样的炸弹,还不止一颗,你倒是给个合理的安排试试?

.......这没个团队的仔细规划和执行,就靠一个女高中生和一个负责矿产爆破的中年男子?

其实前作在这部分就安排的很合理。

本身罪犯就是电磁控制器工厂的老板,而且炸弹做的也非常简陋,一共只有一颗,也很容易被拆解。

同时整个团队3个人也都各有行动力,基本上符合这些罪犯的能力和实力。

而到了新作,不但这犯罪动机和组织无法让人理解和信服,这听起来仅靠参观新干线时候就摆放一堆炸弹的安排也是实在太令人捧腹了.......

其实犯罪的合理动机,会让观众产生相当程度的共鸣,更容易代入电影本身。

某种意义上,老版的高评分,很重要的一部分就在于对于主谋和整个团队的描绘、刻画,对于这些社会弱者命运的同情、感受和他们思维、动机的思考,也是对整个社会现象的一种反思和警示。

这才是文艺作品的生命力和内核精神所在。

当一部作品只剩下所谓灾难时刻紧张的外壳,而缺乏面对灾难下众生相的各种深度的观察、思考和人性的剖析时,自然很难获得更高的评价了。

50年的科技飞跃去哪里了.......

这部新作和老作另外一个很大的差异,在于影片内容的重点,主要放在JR调度团队如何临危应对,使用各种法子来拯救这辆危机中的列车。

而其中的调度总指挥和列车员,也都变成了影片中核心刻画的主要人物,甚至是影片里主要颂扬的精神主题......hummm.......要承认的是,在新版整个拯救列车的行动中的一波三折,也确实是这部作品最出彩的部分。

尤其是日系管理文化和行动中的那种讲究仔细规划,行动整齐划一的风格,在整部电影里表现的算是淋漓尽致。

(甚至75版中还能看到一些的意见相佐及冲突,在这部25年的新版基本上销声匿迹,这似乎也反映了一种社会文化时代的差异?

)但有趣的是,你在整部电影里,你几乎没有看到基于各种先进电脑系统的管理、模拟和精算......

呃......现在毕竟是2025年了......要是你看看老版,你会发现,50年前的JR线核心中控管理室好像和现在也没太大差别......(据说25年的新版中在JR管理中心拍摄的场景都是实地拍摄......这么说来,50年的科技进步在日本新干线管理上的体现并没有出现突飞猛进的变化?

)因为缺乏电脑系统的参与,在整个危机过程中,你会发现所有的拯救方案基本都是基于人物的感觉、相当毛糙的估算,甚至简陋的手工模型推演(其实简直就是玩具....)和表现来完成一些重大决策的......放在1975年可以理解,甚至2000年也可以理解,放在2025年......就有些令人皱眉了......别的不说,光人工改变分道口的操作,其实就很难令人信服,如此高速的列车风驰电掣般的冲过,要让操作员在现场明晰的计算车厢节数,还要抵御列车奔驰带来的风力和噪音,在只有几毫秒的窗口时间里切换分道口。

(电影里各种反应只到秒级,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么高速度,秒级反应其实都是根本不够的......)

一方面,罪犯不仅能完美的在新干线上装好那么多节炸弹,能用各种科技躲避通讯侦测,能甚至用所谓心率来控制炸弹;另外一方面,是几十亿甚至百亿美金投资建设的科技交通线路里简陋的人工判断、图纸研究、手工模型演练和秒表管理....... 这真的感觉实在太违和了......所以,如果75年老版的新干线爆炸案是一场令人耳目一新的优秀犯罪电影,50年后的这部新版看起来就像一部儿童剧场里的作品,让整个作品真的变成“名侦探柯南”这样风格的真人版水平.......其实R君在听到这部《新干线爆破》电影被重制时还挺期待的,毕竟距离最新间隔的美版《生死时速》都已经30多年了......在电影技术和时代更新升级那么多年后,没有想到,艺术水准能力不仅没有进步,还大大退步了.......好吧,就当娱乐电影.......凑合凑合看吧.......回过头来,R君倒还是建议大家找找75年的老版看看,感受下什么才是真正的经典,人文精神和艺术品味。

有很多优秀而本质的东西,终究与岁月无关,而只与个体真正的修为有关。

R君,2025年5月18日,于上海。

感谢阅读全文,如果觉得还行,点个“赞”和“在看”支持一下吧!

谢谢啰!

财猫电影兵无常势,水无定形

 8 ) 新干线惊爆倒数:为旧作拍续集,营救行动紧张刺激

(欢迎关注辉兔的影音杂货铺公众号)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不喜勿看日本剧情犯罪电影《新干线惊爆倒数》翻拍自1975年的电影《新干线爆炸案》,以一次列车上的恐怖事件,来呈现不同身份、不同立场的善恶人性,这比剧情本身还要精彩。

剧情与其说是翻拍,不如说是为旧版拍了个续集。

1975年新干线爆炸案罪犯畏罪自杀,警方为了树立英雄形象,打造良好的口碑,将一名虚伪、自大的警察捧上了神坛,这便是续集中的犯罪动因。

当死亡将要来临时,每一次剧情的推动,都是对社会问题的揭露与批判。

不过毕竟不是压抑的灾难片,营救过程虽紧张刺激,却始终都在理论可控的范围内,给绝望的人留有一丝希望,让厌世的人感受到温暖。

一群学生参观青森铁路车辆中心,乘务员高市为他们进行科普讲解,并一起搭乘新干线返回东京。

恐怖分子致电东京铁路客服中心,宣称在新干线上绑了炸弹,只要车辆行驶速度低于100公里就会爆炸,并自证了一下所言非虚。

他索要一千亿日元,且必须是以国民每人一千的方式筹集。

首相特别顾问佐佐木代表政府拒绝向恐怖分子妥协,命令高市告知乘客真相,迫使恐怖分子将需求发布到网络上,将政府呼吁筹集转变为新干线乘客的自救模式。

新干线行驶到东京预计五个多小时,控制中心和乘务员将要面临各种突发挑战,他们商讨出第一套解挂架桥的救援方案,成功实现了大部分乘客的转移。

包括工作人员在内,最后仅剩九人被困。

佐佐木不会让列车在东京站爆炸,那样会造成巨大损失。

控制中心第二套救援方案是调整轨道,让列车驶向别处。

可政府与企业高层禁止临时施工,以不符合相关法律及规范为由,漠视列车上九个人的生命。

没人想到安装炸弹的人会是学生小野,自从母亲去世后,重男轻女的父亲对小野家暴不断,还不停吹嘘自己,生活在幻想之中。

小野憎恨父亲这个自大狂,才想炸毁新干线,炸掉这个虚伪的世界,顺便把父亲也给炸死。

她已经没有活下去的意念,向控制中心坦白,只要把她杀死,体内的监测装置会发出解除信号,炸弹不会再启动。

这是一次对人性的重大考验,关键时刻是高市挺身而出,守住了底线。

此次恐怖事件与1975年列车炸弹案一模一样,唯一差别就是赎金的交付方式。

警方认为两者之间必有某种联系,并通过社交媒体找到炸弹的制作者古贺,即1975爆炸案自杀罪犯的儿子,他利用小野向其父报复。

控制中心的最后一搏,选择硬解体的方式,可谓惊心动魄,九死一生。

结果自然是好的,全员都活了下来。

不得不感叹一下那名重伤的乘务员,长时间流血大难不死,生命力非常顽强。

 9 ) 败絮

电影《新干线惊爆倒数》败絮我称他为败絮,是因为我期待过他金玉。

电影《新干线惊爆倒数》,仅从片名来看,他应该是就七分灾难三分悬疑。

而实际看完,他只执行了一分灾难一分悬疑,剩下八分全是拖泥带水聊天话唠。

《新干线惊爆倒数》为什么不爽?

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剧情不连贯爆炸线。

爆炸的目的是什么?

电影开头是一通匿名电话,要钱,一千亿日元。

接着,电影逼逼叨一个半小时后,还没找到犯人(也没人在意他是谁),犯人受不了了(我也受不了了),犯人自己跳出来说自己是犯人,犯人自己说我搞爆炸的原因是因为我恨我爹,我恨我老师,我就是想自杀。

嗯?

突然就不演了?

那钱的事呢?

总之这个电影的前半段和后半段,有种天然的不熟。

营救线。

营救的方法是什么?

既然炸弹是安装在列车上,并且犯人未挟持列车人员(列车上的人员自由行动、外界通信等均未受任何限制),炸弹的引爆条件不受犯人控制(引爆的唯一条件是列车时速低于100km/h,对于列车的时长、路线、载重、人员等均未做任何限制),那么最简单的营救方法就是,转移人员啊!

假如直接跳车有难度,那你用直升机一个一个接呗!

反正没有时间限制,那不是大把时间想办法吗?

但是电影非得绕了两小时圈子,也找不出办法!

最后采用的方法是,把人员集中到列车后段,利用列车变道变轨进行到一半时,突然强行反方向扳动轨道(中止变道),导致列车的后段与前段不在同一路线上,然后由于惯性导致列车后段与前段脱落,前段爆炸,后段脱轨,人员获救。

我天,这个脱轨的方法有多冒险,也就只有拍电影才会死不了人吧?

还有,这个方法为什么能够保证列车两段先脱落,再脱轨?

如果脱轨时没有脱落,那不是整个列车直接全部炸上天?

有可能是我获取的数据不够,无法得出精准的计算结果,但我的第一反应是存疑,至少电影在提出这个方法的时候应该适当讨论一下各种可能性吧。

二、人物很矛盾反派。

犯人最开始搞神秘,匿名要钱,一千亿日元。

这个要求无人在意,因为金额过大,并且政府拒绝谈判。

然后呢?

犯人要钱的目的呢?

他为了要钱采用了什么极端手段?

甚至他连交钱的方式也没有约定,是现金还是转账?

一问三不知,不了了之。

这个犯人也太好惹了。

随后犯人摇身一变,又开始主动出击,不搞神秘了,主动承认我是犯人,主动告知我搞爆炸的目的是我恨我爹,我恨我老师,我就是想自杀,今天你们不杀了我,你们所有人就得陪葬。

bushi,认真的吗,从犯罪画像来说,能做出以上所有这些事的不可能是同一个犯人啊!

动机不统一(金钱?

泄愤?

),人格不统一(隐蔽型?

表演型?

)。

甚至最后明明想死的心情比谁都迫切的犯人,却乖乖坐在列车后段等待救援。

我真的看不懂了。

尤其是犯人是高中生的这个身份,怎么想怎么不合理,这到底是什么超绝执行力啊!

在日本,拯救世界的是高中生,穿越时空的是高中生,天才犯罪的是高中生,毁灭地球的是高中生!

日本人对高中生有种病态的执着。

主角。

对每个人物的刻画都不到位,好人不够好,坏人不够坏。

原本灾难片,人性应该是最大的看点。

自私,贪婪,奉献,救赎,这些在整部电影都没有出现。

长达两个小时的时长,却没有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的形象,令人失望。

三、动作打戏少由于营救的方法是等待脱轨,所以整部电影几乎局限在列车车厢内,没有疯狂追击,没有紧急跳车,也就没有肾上腺素飙升的画面了。

特效也很拉胯。

再加上犯人与主角们几乎没有冲突(毕竟犯人是个弱弱的女高中生,肯定是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得),主角里面也没有流氓、内鬼、警察等武力值较高的角色,所以每个角色都平等地遵循着能动嘴绝不动手的原则,从头到尾一直坚持不懈地逼逼叨。

啊啊啊啊啊,我的头快要裂开了。

个人评分:6分(三星)

 10 ) 新干线上一个坏掉的女高中生

飞驰的新干线和坏掉的女高中生,这是人性的扭曲,是道德的沦丧!

感觉还蛮ok的,事件设定也算高级,然后吧就想起来柯南,柯南说,这高端局我熟啊,我来!

好了,正经点,主角还是列车长以及众生相,其中还涉及了经典的“电车难题”,习惯性的理智决择其后果就是人性的消散,果然是难题,但凡有第三条路还是要试一试的,毕竟方法总比困难多嘛!

人性这个东西吧,你可以觉得它是虚假的,其本身就有很强的欺骗性和善变性,整个世界或许也是这样子。

但是生于此世,为了能活下去,就总得相信点什么,就算相信了美好的假相也好,这样或许可以活得好一些,至少内心不会崩塌,人也不会坏掉,万一你相信这个世界的美好,这份美好能有一部分是真的,那岂不是赚大了?!

其实我对人性对这世界也是持悲观态度的,但是我知道我什么时候会很难过,什么时候需要一个拥抱,所以当我看到其他人正在经历这些的时候,我会给其一个拥抱,越晦涩,就越要发光,这应该就是我的处世之道了。

也不知道这对不对,反正就先这么活着,也挺好。

Ps.看完这电影,更佩服铁路工作者了,且不说剧情中的“移花接木”以及最后救人的情节,单说这么多线路,但凡有一条线故障了,然后就要从点到面地快速计算整个线网,单是想想这事脑瓜子就不够用了。。。

或许,大概,应该是我从上学那会儿数学就不太好罢。

《新干线惊爆倒数》短评

日本人救一个掉到坑里的老人都救了三个月还没救出来,我不相信他们两个半小时可以改造一条铁路。(P.S:今天(5月2日)看新闻说是找到了,可怜的老人早变成遗体了

3分钟前
  • 不语
  • 还行

挺无聊的,把大家叫出来就为了你这点破事?嫌犯的动机挺中二的

4分钟前
  • DiamondDogs
  • 较差

【-】网飞居然在日本拍了部中式主旋律电影…从最开始车上有炸弹这一外部条件就不够充分,影片大半部时间都在宣扬危机应对措施和自救,到了最后想起来要塑造反派了,随便糊弄一下观众就开始危机航线式全员合作包饺子,看着就很儿戏。列车上多个职业的人完全没有化学反应也看不出他们每个人代表的象征的作用和意义,感觉是很纯正的主旋律电影💻

6分钟前
  • 发条辰
  • 较差

还可以诶,套路的部分虽然是真套路,接力救援和一些铁道运营内容还是很有意思的。

8分钟前
  • santawhale
  • 还行

WTF

11分钟前
  • 风间彻
  • 很差

尚可的类型片,失败的群像戏。前半段缺少罪犯的压迫,政客、企业与一线工作者的角逐一笔带过,重心完全在于具体的营救。调度虽然精彩,但一口气撑了半部电影,也是类型片节奏的失衡。后半段则围绕不同身份的九人,然而由于铺垫太少,人物弧光不够圆满,塑造聊胜于无。与其说是1975版电影的翻拍,不如说是续集。五十年前埋下的罪恶引线在今日爆发,但75版电影对社会的洞察与批判却在五十年后化为对抽象的正义政治的呼唤,流于口号甚至不如《新·哥斯拉》年轻政客的事实掌权,这何尝不是一种日本主旋律的倒退。

12分钟前
  • Frank_2.0
  • 还行

除了犯人这点令我后半段看的很无语,全程无尿点。

15分钟前
  • Cainlee
  • 推荐

这电影儿没毛病,电影总是要带领我们到达生活不可触及之处。我不在乎动机怎么样,我只想享受炸高铁的视觉奇观。这种电影给差评的中国观众无非是太自卑罢了。和《新哥斯拉》一样,是正经八百灾难应对大片。归根到底是要比《焚城》强的,比《危机航线》要强太多。哎呦,这要是我拍的电影估计要被骂死了,我都想到中国观众会怎么评论了。清一色的差评,理由就是我居然想炸中国高铁。建议查查我的成分,建议先把导演编剧抓起来。

18分钟前
  • 行将就木
  • 力荐

1.躬匠,一躬堵万口。鞠躬躬到把脑袋折到腿上,“我都躬了,就这样了,不然咋滴?”2.第32分钟,baby侠低调登场,稳了啊,提前剧透乘客们肯定死不了。3.赤裸裸给日本私企铁路公司贴金。4.工程师都老了,老人身上有原罪,而剩下的年轻人以视频博主、学生和犯罪为业 。5.列车难题。城市的众多生命、列车上的生命、罪犯一个人的生命,哪个更重要?6.日本人好多心理变态。进隧道少女脸一黑就暗示了,这人就是凶手!7.美国政府要求日本人入境美国需要审查的个人社交网站名单里,包括豆瓣。

23分钟前
  • Andr00
  • 推荐

拍的太伟光正了,完全浪费了这个题材。

24分钟前
  • L
  • 还行

这样看来其实和国内那种宣扬主旋律的灾难片没什么区别,都是当事人冲锋陷阵,领导和不同部门的人联合在背景做指导,成功了后大家一起庆祝。

26分钟前
  • Luigi
  • 还行

相当于在职业剧基础上加了一段社会派?电影跟凶手作案动机一样,带着精致的虚假,假如让韩国人拍,应该会有更深入的剖析

29分钟前
  • 渊野边小蛋挞
  • 较差

两个多小时看的什么东西

31分钟前
  • 魈宁
  • 较差

列车上需要一个柯南

34分钟前
  • SundanceKid🌈
  • 还行

犯罪立意完全没get到,但是整体故事情节推进还不错

38分钟前
  • Band大暴走
  • 推荐

3.5星。还是不错的,本片算是75版的直接续集,与前作有勾连。开场直接进入主题,叙事和情节依旧紧张,反派设定偏弱。内核跟老版对官僚主义的讽刺,以及对反派动机共情的社会派观点不同,倒是跟《哥斯拉-1.0》差不多,高层不作为,民间和基层自发组织,且无论内心有多么阴暗的人,还是有救的。这是令和时代日本主旋律电影的特色,一对比就看到时代差异,说白了当下日本要拍正能量电影。能年玲奈的驾驶员,舱内的操作手势和喊出的口令,跟疯狂机长詹姆士吐槽的日本人工作特征一模一样,乐死我了。

39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推荐

虎头蛇尾,女儿为了报复父亲在新干线上埋了炸药,但没说怎么躲过检查埋上的,最后的反转是人民群众为了解救人质,自愿众筹了赎金

41分钟前
  • 六楼
  • 很差

新版劇作上與原版相比相形見絀是事實,但作為令合時代的翻拍至少也做到了全程高燃緊湊,主軸從與炸彈客博弈變成了如何救援乘客,最後再發揮小日子的職人精神齊心救援,核心命題從純然的對社會傾訴怒火轉為車廂內的人性試煉,以及全體社會的人文關懷。樋口真嗣作為特攝領域的專家,拍出了非常高燃的娛樂作品,節奏甚至比之前與庵野秀明合作的新XX系列都緊湊,劇本上雖有明顯缺陷但設定上有驚喜,將75年原版併列為同世界觀發生的案例作為50年後的續集繼續延展,兇手設定缺乏說服力但背後想要與首集靠攏的社會議題創作動機可以接受。看了50年後的網飛翻拍,又再次感嘆當今的日本電影想要拍特效災難大片,終究還是只能倚靠美國資金才能再次復活50年前動用各種人力物力促成的大片精神,最後所有相關單位齊心救援的橋段莫名想起了早期的柯南劇場版。

46分钟前
  • Puff
  • 推荐

原生家庭的问题直接内部解决行吗,non酱戏份过少,差评。

47分钟前
  • 山口组百惠
  • 较差

你哪怕按着50年前的剧本结构重新拍一遍也不至于这么烂

48分钟前
  • 张大毛喝美年达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