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季节
Межсезонье,休赛期,Mezhsezone,In Limbo
导演:亚历山大·坎特
主演:伊戈尔·伊万诺夫,耶尼亚·维诺格拉多娃,奥尔加·萨哈诺娃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俄语年份:2021
简介:15岁的萨莎和丹尼,第一次偷尝了禁果。萨莎的父母得知事实,当即决定棒打鸳鸯,然而这对小情侣自然不会轻易放手,他们可以与一切为敌,无论是父母还是整个社会。不巧的是,萨莎的继父是一名警察,他坚持要将丹尼逮捕入狱,就这样,心血来潮的青春期私奔冒险升级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逮捕行动。详细 >
#MSFF#故事上其实并不新奇,这种由小打小闹式的反叛转变为轰动性质大追捕的情节,一下就能举出《雌雄大盗》《末路狂花》《皇后与瘦子》和《拜拜笨蛋》等好几个例子。但与它们不同的时,本片采用了活力四射的青春期思维,将贴近现实的少男少女情绪与灵动自然的剪辑与配乐交织在一起,生动反映出这个年龄段的独特心绪,更通过结尾处巧妙的悲剧感设置与“撞梗”的其他影片区别开来,十分独到。不过对于上一代情节的刻画还是有些太多了,有着试图达到批判意味的目的却最终沦为了比较多余的外圈内容,比较可惜。
妈的是他妈的爱情片
3.2 这种青春期电影看多了,也越来越觉得工厂化,感觉不同的青春期叛逆电影太爱讲共同点了,而这个在青春期电影去吃泛滥的当下,应该更侧重导演私人记忆中的特殊点才对
你要自由吗 我要的是只有我自己才能夺取我的自由的权利 看完依然站在成年人“教育家”的立场 那么结尾他们怒视的对象就是你
低于预期。看前半段的时候一直在想,就这点事不至于吧,但是当结尾部分男主妈妈拿着喇叭情感绑架说“你一直是个听话的孩子”“我是为了你才活着”的时候我一下子又觉得,还是至于的,因为实在太窒息了。不过我很不喜欢后半段明显在两人关系中占主导的男主的行为,所谓的“做你害怕去做的事”,是指主动挑衅后拿枪威胁有过口舌之争的没素质路人,还是在海滩上强力地扒女主的衣服?更不用说他还毫无预警地抢方向盘,坐副座的女主没事真是烧了高香。反观女主拿枪是真的用来保护自己和所爱的人,开车冲下悬崖的举动更像是一种向男主证明“我就像自己说的那样什么也不怕”的讨好(话说回来,命是真的大),不喜欢。至于最后青少年们的凝视也就那样吧,女主回校告别时还被男同学嘲讽,大人不理解处于迷茫青春期的你,你也未必就能在同样迷茫的群体中找到共鸣。
大大方方的接受自己的孩子是乐色不好吗?俄罗斯那么多苦难文学,多少是纱布父母开的坏头。
230902.资料馆
#金鸡国际影展(北京)春季展映# 2021华沙新导演竞赛(1-2竞赛)“青年费比西奖”。套路是真挺套路的,但是浪漫也是真挺浪漫的。少年对父权和国家机器的决绝态度,搁在今天看可能更是预言性的寓言了……
俩傻逼!
西伯利亚的风又冷又酷
这个电影很微妙。它好像不是在讲故事。它作为故事老套矫情又牵强。它更像是一个稀里糊涂却又光怪陆离的梦。梦里有自己不被理解的童年,有蛮不讲理发号施令的父母,有讨厌的大人们。可是梦里没有束缚,没有规定,梦里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可是梦里的每个人好像都不理解对方。你也不理解我我也不理解你,两个紧紧相拥的人好像也不是很理解彼此。梦里有用笔画的钱,有雪白的小木屋。后来,梦醒了。但那又好像不仅仅是梦,而是很多很多人的梦。
为了逆反而逆反
反建制解构权威的公路片 完全还原了我心中的俄罗斯 异质 失序 也有东欧的浪漫遗风 是西边窥探的窗口 是布尔什维克遗失的红星 视听俱佳 家庭餐厅的色彩对撞 树杈上的二人构图 超现实的涂鸦 伪纪录片的手法 神圣的结合 寥寥几场戏却精准完成权力的倒置 雪地里 白桦 针叶林也像个个墓碑 声音设计极好 搜了下部分来自Dayte tank(!)结尾 庆幸能作为被凝视的客体 有资格在大荧幕上看到该片 那些穿黑衣服的 目光如炬的 愤怒的 是整整一代人 结合时局也就更妙了
狂怒青春,没有体验过极端情绪的人,可能比较难get,这么OPEN的画面,四星不为过
资料馆俄罗斯影展。可能每个人都有那样一段时间吧。然后,要么变成了电影里父母的样子,要么,拒绝,然后就会很痛苦。p.s.俄罗斯影展六个片子,看了五部其中有三部觉得不错。可以了
你永远可以信任俄罗斯美学.摄影稳如磐石且审美高水准.构图大刀阔斧、重心与色块考究,都致使饱含地域视觉特性的取景得到最大化发挥..属于青春伤痛与家庭对话命题中最富视听诗意的.真实事件、配乐品味佳.2⃣️星给视听执行,青春片本身不太感冒.
叛逆的青春就是拿起枪与世界为敌,当男主拿走枪的那一刻就注定他们的结局只有死亡。
很美 毛味儿很足 但对青少年之痛还是浮于表面
很温柔的片子 剔骨还肉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拍得真好。最后好像很浪漫。可是他们做的这些都需要别人来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