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13 Reasons Why,两天,一口气看完的。
可怕的是,这些在很多人看起来很抓马很矫情的戏码,竟然跟我记忆中的许多片段完美的重合了。
剧中出现的每个人物,除Bryce外,都和曾经出现在我生命中的人或多或少的对应上,甚至包括我自己。
剧中的片段,也让很多似乎已经尘封的往事像幻灯片似的浮上脑海。
只不过,我的身边没有人因此而自杀,但谁又知道呢?
毕竟,「我和Hannah不熟。
」来说说我自己的经历吧。
我的小学比较特殊,不是按学籍招生而是从全市选拔,很多人冲破了脑袋想要挤进来。
在这个学校读书的人,至少有一半是官二代和富二代,平均素质和成绩在全市可以说是名列前茅了。
在那所学校,校园欺凌常在我眼前发生。
我的初中,是当时市区最好的初中,在那所学校里,我目睹过我所见过的最严重的欺凌,被欺凌的女生母亲甚至是当地教育局的工作人员。
我的高中,是省重点高中,在那里,欺凌同样时刻发生。
我的大学,是省里一所很普通的第三批院校,同样,我可以看见欺凌的发生。
我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常态,但事实是,从小学到大学,校园欺凌,都真真切切发生在我的班级里,我的眼前。
相比那些容易被发现的,生理上的伤害,我目睹的校园欺凌,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摧残。
他们一起嘲弄一个并不算熟识的同学,跟见了鬼似的避而远之,说一些道听途说甚至瞎编乱造的故事,辱骂、诽谤、推搡,跟Hannah的同学们如出一辙。
很多时候,这些行为在家长和老师眼中看来竟只是一种玩笑。
如果要说一个13 Reasons Why不够真实的一点,那么就是我目睹的被欺凌的同学,往往不像Hannah那么善良而有亲和力。
现实中被欺凌的孩子往往有着容易被攻击的弱点,也许他们的长相并不好,也许他们的动作慢半拍,也许他们的神态很木讷,也许他们的思维很奇怪……这些,是否能够成为他们被欺凌的理由?
或者说,当他们因为这些受到嘲笑和捉弄的时候,其他人是否觉得理所当然?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是吗?
只有完美的受害者才是合格的受害者,是吗?
时至今日,我常常会回想起那些被羞辱、被嘲笑的孩子,我能真切的看见他们耷拉着脑袋,涨红着脸,一言不发,试图摆脱这一切。
然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甚至每时每刻,他们都要遭到几乎所有同学的哄闹、推搡,更别提那些背后的诋毁和嘲笑。
他们的心中是悲伤还是愤怒?
他们是否曾经想过逃避这一切?
几年之后,同学们各奔东西。
我们也许仍会想起那些流言蜚语,但我们是否有一刻会好奇,那个曾经被人欺凌的孩子,现在过得怎么样?
不是每个被欺凌的孩子都是Hannah,那么多的欺凌也不可能都发生在同一个人的身上,正是这些戏剧化的、逐渐升级的欺凌一而再再而三的落在Hannah身上,才让她在最终选择了死亡。
但是,是不是没有人因此而死,一切就不曾发生呢?
或者说,是不是这些欺凌没有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把人逼上绝境,这些行为就是无伤大雅的呢?
是啊,如果Hannah没有死亡,如果Hannah没有录下那些磁带,那13个人何尝不是继续过着自己的日子?
他们送上Hannah根本不喜欢的鲜花,张贴各种思念Hannah的海报,搞纪念会,或许还可以办一个Party。
没有人觉得Hannah的死跟自己有半点关系,没人反思自己对Hannah多做了什么,或者少做了什么。
正如很多人评论的,这13个原因,每一个都是Hannah小题大作。
要是Hannah息事宁人,Move on,这13个人也许能过得更好,是吗?
从小,我就善于察言观色,知道通过自己的行为及该行为他人眼光中的评价去调整今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一定程度上,你可以说我为人圆滑,这注定了我绝对不会是被欺凌的一方,至少不总是。
我不是那个被欺凌的孩子,但我会不会欺凌他人呢?
我不敢说。
不过,哪个孩子的家长能够肯定,自己的孩子不是其中的一个呢?
正如Clay的妈妈担心Clay在学校受欺凌的时候,Clay却说,万一他是欺凌的那一个呢?
父母心目中听话、懂事、善良的孩子,怎么可能做出欺凌他人的行径?
所以,那些他们不愿看到的事情,他们永远不会知道。
正如Hannah的父母不知道Hannah为什么自杀,Clay的父母不知道Clay为什么心事重重一样。
而很多时候,让身边的校园欺凌持续发生的,不仅仅是欺凌的一方,也许也包括了所有目睹这一切的旁观者。
我不知道,那些曾经做出欺凌行为的同学们,现在过得如何,他们会不会像我一样,在某个时刻,脑中会闪现过那些场景或是那个女孩的脸庞,心中有丝毫愧疚,反悔当时的嘲弄和羞辱呢?
也许,他们没有。
但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会让我想到他们,会让我心中有愧。
就如同Hannah留给Clay的磁带,让Clay陷入深深的自责中。
或许,我不应该把一个大家都很讨厌的人的丑事当作谈资分享给我的朋友们;或许,在没有人的时候,我应该稍稍遵照我自己的良知,和那位被欺凌的同学多聊聊。
但事实上,不该做的,我做了,该做的,我没做。
放心,我当然不会深陷其中。
但是,我对于很多人的无动于衷感到担忧。
正如很多人所说,这些所谓的欺凌在校园生活中再正常不过了,但这真的是小题大作吗?
近两年在媒体中,校园欺凌导致学生自残、自杀的案例随处可见,这还不包括那些对孩子造成心理阴影甚至诱发心理疾病的。
我不知道,我身边那些遭受校园欺凌的同学是否曾经自残或者有过心理阴影,但我可以肯定,在那样一个每天让他们窘迫不安的环境中生活,他们绝对称不上身心健康,而他们,很可能不会跟学校的老师和他们的父母提起半句。
这些事情,是学生父母和老师都不愿看见的,也许,他们这辈子都无法知道自己的孩子、学生曾经在班级里遭遇了那么长时间的折磨。
但是,这些事情并不是不曾发生。
校园欺凌,正如13 Reasons Why所描写的那样,也正如我亲身经历的那样,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发生。
也许,这些校园欺凌没有那么严重,也许,受欺凌的孩子最终能够撑过去。
但是,那些看似抓马、残忍的桥段和那些看似小题大作的反抗,每天都在上演,而你看似天真无邪、聪明伶俐的孩子或者勤奋好学、文明礼貌的学生,很可能就是校园欺凌的施暴者、受害者,或者,旁观者。
刚看完第一集和第二集,觉得怎么说呢,这应该是一个相对失败的人的经历吧。
第一,每个人既然生活在社会中,必定就会遭受到挫折,甚至欺凌。
作为旁观者,我们可以不断责备这个社会,但是作为当事人,在外界环境就是这样的情况下,怎么还要不断去怪罪别人而不去努力改变自身去适应它呢。
生物学中,趋利避害自古就是生物的本能。
优胜劣汰更是大自然最残酷但是却基本的法则,无论我们人类多么讴歌人性。
第二,谁在学校没有被排挤被欺凌的日子呢,只要有人的地方,必定就有人看不惯你,有人质疑你。
而相反的,也必定会有人喜欢你。
我还记得自己曾经的高中经历。
由于一些事情和同学闹崩了,也觉得身边都是清华北大的高材生,自己就是个渣渣,从此变得多疑。
觉得别人一直在背后偷偷议论我,觉得每次老师每次望向我都带着”你原来是这样的学生”的轻蔑。
最后恶化到不敢再去上学,整天在家里躺在床上,想着要是自己突然死掉就好了。
最后随便考了一下高考,才终于从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
而在上大学之后,发现身边有很多很多人都有这种经历。
有的在初中就已经经历过那些不堪的言语,有的也因为压力太大精神崩溃。
所以我想说的是这个片子中的女主角遇到的问题其实每个人都有遇到过。
而不同的是,我们每个人都选择了坚持一下,而女主却选择了自杀,顺便也把那些她怨恨的人黑了一把。
这种报复在受过伤的人看来不是热血沸腾,快意恩仇吗?
可惜现实从来不是这样的。
我们在被伤害的同时也在伤害着别人。
有一个词叫做“玻璃心”。
我从来搞不懂它真正的定义是什么。
如果说女主玻璃心自杀,那么她之前和教务主任说话时的挖苦与对她好意的蔑视更让我感到震惊。
别人好意帮助你,你嘲笑别人;当别人背叛你时,你哭着喊着都是别人的错。
女主没有注意到她对别人的伤害吗?
就像《1984》里说的,你伤害着我,我伤害着你。
那些伤害过你的人多的数不胜数:骂过你傻逼的老师;轻视你的同学;朋友间的无心之语。
如果每次伤害我们都用小纸条认认真真的记下来,那么这些最终真的会把你紧紧压在鬼魅罗刹之地,心里充满怨恨,不得解脱。
而那些伤害你的人,他们不会知道,也不会关注。
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谁会去关心别的配角?
所以还不如遗忘。
将那些事情丢在时间的角落,勇敢的向前去。
时刻想着报复,也在无形中给自己捆上了一道枷锁。
我一直坚信这样一个道理:没有人该对你的人生负责。
也从来没有人会来救你。
你是你自己的救世主。
想必经历过这种痛苦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吧。
然而,回首往事时,也想给当初那个脆弱无助、充斥着绝望的自己一个温柔的拥抱,告诉自己,一切都会过去的。
真的觉得短评中 外国作业太少之类的 一点都不好笑而且很无脑,所以这就是你看了关于校园欺凌的剧的感触?
真实的感情?
还有喷汉娜的人,你难道完美无缺深得所有人喜爱?
认真对待校园欺凌这个问题,即使不是自杀但也不乏内心痛苦的孩子。
即使你不是当事人,但你也要有正确的态度。
表现手法 虚实结合?
(不知道是什么😂语文中差不多的意思。
)镜头切换还是很棒的。
细细体会一个个故事。
每个礼拜看两集看完了。
最后想说,每次看到父母都会眼酸。
最好还是把问题说出来,汉娜确实背负了太多😭希望每个在青春期的孩子有一段美好的经历。
【我没什么水平,仅为记录我的想法。
想分享一个真实的我几乎可以触碰到的故事。
看完十三个原因已经一周多,然而最近时常会忽然想起它,一些片段会突然脑海盘旋挥之不去,有时候甚至背脊一凉觉得非常eery。
今天登陆facebook,突然发现一个好朋友在发他朋友的合照,hashtag RIP,我心头一紧。
再一细看,他的朋友自杀了。
翻阅了他和他朋友的facebook,发现有时候现实和虚构相似的可怕。
这是他离开之前在facebook留下的最后一条长post:
文字里有绝望也有释然。
读起来像是oh he went to a party and didn't like the people there, big deal.却字字泣血。
永远没有人能够体会另一个人的痛苦。
Post的一楼是在他自己在15个小时后的回复,从第一句的恐惧到最后一句的决绝,是他临死前最后的一口气。
这15小时内是否有人向他伸出过手,pm过他,打过他的电话,敲过他的门,找过他,联系过他的亲人朋友,无从知道。
但在这个他用来最后呐喊的社交平台上,这15个小时,没有人给过他回音。
还看到了他妈妈在他脸书上的留言,正式通知他的朋友他的离开:
一个母亲在脸书上看到儿子的遗言,然后在脸书上向他的“friends”们宣告他的离开。
再没有比这更残忍,荒诞,让人心痛的事情。
他另外一个好友今天的post写,这个男孩自杀的那天发了100张他生命中让他开心过的人的合照。
与13盘问罪的磁带相反,他选择再次和他生命中的美好告别。
如他所说,对于这一小部分给他快乐的人,he is sorry.心中是堵的。
最近还和朋友聊起过,包括自己在内很多体面善良的人,也都在年少时候作为孩童做过极恶的事,或者旁观着极恶的发生,那些事大概永远都无法忘怀。
小学时候大家一起欺负过的那个学习不好家里条件又差的女生,中学时候一起和朋友喊过娘娘腔并把他推倒在墙角的男生,不求他们宽恕,只求他们安好。
而更有很多人在阴暗的地方慢慢崩溃,我们的日常可能是扎在他们身上的刀,我们的笑声可能是他们的撕心裂肺。
他们就像我们每日走过路上被一脚碾过却毫无觉察的昆虫,或者是我们随手扔掉的塑料袋噎死的飞鸟。
每天看看新闻,这个世界已经早已恶意满满,人心惶惶。
只希望自己能够竖起耳朵,仔细听到身边那些无声的呼救。
2017年4月14日
剧荒了,正好发现这部剧,以前听过一首主题曲就来看了S1E1一开头hannah死了,同学们收到了传票S1E2S1E3S1E4S1E5凑字数。。。。。。。。。。。。。。。。。。。。。。。。。。。。。。。。。。。。。。
凑字数。。。。。。。。。。。。。。。。。。。。。。。。。。。。。。。。。。。。。。
凑字数。。。。。。。。。。。。。。。。。。。。。。。。。。。。。。。。。。。。。。
首先说明一句:我并没有看完整部剧,我只看了开头几集和结尾,因此此评论只是从大局上给予我对Hannah这个女孩的一些想法,而不是从细节上评价剧情。
虽然并没有看完全集,但我相信很多观众和我一样,在第一二集的时候,就已经明白这部剧的主题——校园欺凌,因而也可以推断出种种事件。
我记得在第二集的时候,有一个在tape上的人对Clay说,大概意思就是赶快听完,然后move on,任何我们现在做的都无法改变Hannah已死的这个事实,而Hannah留下这些tape是一件很不道德的事,她是想disturb us。
然后弹幕中有很多人附和。
我当时也在想,女主究竟是为了什么呢,明明已经绝望到要自杀,为何还要费劲心思去作出这些tape报复那些她永远也看不到的人呢。
当我看完最后一集的时候,Clay在车上终于有些relief的微笑时,我觉得我微微有些明白了,大概就是为了人们知道他们每个行为都有后果consequence。
仔细发现,你会发现每一个在tape上的人,都会说I did xx, but I did not mean to hurt her,或者that's all we can do, we are imperfect and we have to live with that。
仿佛在说只要我做了xx,那么我并不用对其后果负责。
我觉得这是欺凌现象,乃至很多其他人性恶发生的原因之一,不是因为人本性恶,而是因为对自己行为后果的无知,而Hannah的tape,与其说是在报复,不如说是在仅仅告诉每一个人,not what they have done, but what they have caused。
而这种信息,也许才会真正让人反思吧,正如最后不断为自己找借口的counselor在听到Clay的叙述之后,流泪的原因。
而从这里,我觉得Hannah不是一个“麻烦”的女孩,她只是一个平凡普通,可怜于不幸遭遇到种种,可悲于无力抵抗无法逃脱自我,却又有勇气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挣扎着teach the world a lesson!
最后,希望what happened to her would not happen to anyone, ever...
分集剧评,持续更新,全程剧透,不喜误入。
——————————————————————————————————————————第一集Tape 1 A: justin
You were the beginning of th e一上来女主Hannah已经自杀,陆续交代了男主Clay和几个可能与Hannah有恩怨的配角justin、courtney、Bryce等等,这里已经开始埋下伏笔,男主Clay作为典型的社交呆子,发现自己在女主死后受到几个“校园宠儿”的关注。
当然看到简介的我们都知道他会收到录音,这里我倒对女主选择录音的方式很认同,她是想要结合地图,让13个人带着录音重新经历她遇见他们后的人生。
虽然我觉得他们中只有男主会这么做,其他人估计一天就结束了,要是我我也直接快进听重点。
这卷录音带讲述的是女主作为一个比较酷的女孩刚搬来这里,爱上一个颜值和身材俱佳的坏男孩justin,实际上前半段的走向我差点以为是歌舞青春的爱情故事。
虽然我也预料到了事情不会这么简单,但是这里想吐槽两点:首先justin拍照的时候明显离Hannah很近,而且估计还是用手机,就算Hannah你一瞬间闭了眼,怎么可能完全没感觉,是大晚上开闪光灯的哎??
其次也是我想吐槽所有这一类型的霸凌题材的,当Hannah的照片流出来的时候,为什么不找学校的老师或者有关部门反映,或者告诉父母,这很明显侵犯隐私权了,即使不能让justin坐牢或者赔钱吧,禁足几天还是做得到的。
如果你不做任何措施,大家只会觉得这样做是okay的更加肆无忌惮。
女主的这种不作为,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之后的悲剧。
总体而言,第一集给我的感觉不错,本来以为是像《夺命岛》那种一集死一个的恐怖片模式,这次从双时间线(男主头上有伤 vs 男主头上没伤)的拍摄手法和氛围的缔造都十分吸引我。
值得注意的细节和伏笔:1、开始Hannah的遗像与来往的人群形成Hannah的去世似乎对校园并没有造成影响的假象,实际上通过本集后面的剧情会发现矛盾已经开始;2、Hannah柜子里面没有照片和便签,而她的母亲感到惊讶,这证明Hannah本身是一个喜欢贴照片和标签的人。
这应该是暗示了Hannah被霸凌;3、Brayce在厕所打的电话显示了他内心的不平静,无论主动地发送Hannah的照片还是他的举止都体现出他是一个十足的混蛋,而之前回忆中Hannah好友Kate对他的评价让我觉得他对于Hannah的死有直接的影响;4、Clay到底犯了什么错?从他的表现而言,毫无疑问他是喜欢Hannah的,即使这集最后他说了很伤人的话,应该也不会导致Hannah把他加入导致其自杀的十三个人中,所以男主Clay可能还有更黑暗的秘密我们没有发现;5、Tony是怎么回事?
作为男主基友,不仅知道录音的内容,而且不是13人其中的一员,这是否意味着他就是Hannah所说的会帮助公布录音的好友,再联系修车时Tony和父亲的对话,真的是细思极恐。
男主你可长点心吧,说不定会被NTR;6、好友Kate之后没有联系女主吗?
在收到霸凌的时候,是否有一个好友的support会起到对后续决定性的作用。
那么在这个故事里,女主目前最好的女性朋友是kate。
从她在party上对待Bryce、Zach还有justin的态度,可以推测她的地位类似于当地的Queen B。
我们也看到她们经常视频聊天,女主为什么不告诉她自己的境况,还是说她们之间也隐藏着某种秘密;7、justin的故事不止这么简单,记得在Hannah的party上,Hannah和Kate分别喜欢上了justin,但是Kate在转校后暗示了与justin关系的决裂,这是否暗示了Kate发现了justin的什么秘密;8、女主到底经受了怎么样的打击?
这可能要等到我们看完才能知道,Kate曾经说过:Hannah经常会喜欢上坏男孩,这也许也是之后几卷录音会提到的。
人生若只如初见,如果justin和Hannah当初没有那张照片,而是真的交往,那么那个初吻,那个地方也许会成为她一生的回忆,虽然现在也是,让人感叹命运的捉弄。
——————————————————————————————————————————第二集Tape 1 B: jessica
You know what you did, don't UClay和Hannah发生过关系?
这是我看到开头插叙的第一观感。
友谊是本集的关键词,引出了jessica这个人物。
Jessica和Hannah两个其实都是很酷的女生,这点从她们一起去前任心理医生辅导处的表现可以看出。
这里很现实的是,两个女生之间的友谊往往可以从共同的兴趣爱好出发,也会因为流言蜚语而终结。
Jessica与Hannah的友谊自咖啡店的热巧克力开始,也因在咖啡店的一巴掌结束。
友谊建立基础的薄弱、两人内在的差异以及外来因素的介入是这段友谊终结的三大原因。
基础的薄弱:Jessica和Hannah并不是从小到大的好友,甚至直到辅导处的相遇才知道彼此的存在。
所以她们是因为对方身上有符合自己交友的特质或者闪光点,才开始的友谊,同时彼此在咖啡店的谈心也是她们度过自己转校陌生期的良好途径。
好感产生,习惯养成,所以成为了FML的闺蜜,但是双方的了解其实并不深.正如Hannah所说:“It is a hot chocolate friendship”兴趣相投时彼此温暖,温度一低就变得过于甜腻;内在的差异:Hannah和Jessica在外貌方面都十分出色,但是Jessica相对于女主更加外向,她主动加入拉拉队,成为Alex和justin的女友是想让自己更受欢迎,因为这不是她第一次转校,因为父母的原因,她相较于Hannah更有经验,知道如何成为popular kids。
而Hannah其实自身条件不错,却相对内向,处事较被动,这点从她对待justin的照片事件中可以看出。
本集中有一个细节预示了两人的差异,Jessica买了一件新衣服,Hannah说你穿上会美翻,而Jessica却说胖死了。
因此照片事件一影响了Hannah的流行度,jessica会渐渐疏远Hannah;外在因素:Alex的出现,这里有一个伏笔,Jessica是一个被好友背叛过的女生,她和Hannah聊过关于一个叫Amy的女生的故事,虽然她表现得云淡风轻,所以当Alex的list出来的时候,她会失去理智,而Hannah的表现也确实反应她低估了Jessica的愤怒,高估了这段友谊。
甚至她在被打了一巴掌之后,就放任这件事过去,而不是继续积极澄清。
这也是导致她悲剧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细节和伏笔:1、两任心理医生都不简单:本集中出现了一位前任的女心理辅导师,她说了一句很细思极恐的话:“I am not under any illusion school is a friendly place. It isn't always.”事实证明,女主自己也提到如果她还在可能情况会好很多,hannah也许不会自杀;Mr.porter我怀疑也是十三个人中间的一个,从jessica看到他和Clay在一起的反应以及Justin的失踪中看出,甚至女主的叙述也提到他是导致这一切的一个原因;2、Alex初次在咖啡店看的是jessica,这点我们可以从他们后来在一起、看电影等事件中看出,所以他会将hannah排出三人圈,因为他更喜欢与jessica互动。
而Hannah相对于Jessica在Alex的心中没有那么重要,导致了List的产生,甚至有可能他与jessican后来的分手是他制作list的起因,为了让jessica吃醋;3、Clay走在走廊的时候,产生的被窥视感,与hannah的心境十分相似,这预示着Clay开始体会到hannah的心境;4、Sherry突然对于Clay的示好非常可疑,她是否是其中十三个人中的一个原因;5、失踪的justin:justin躲在Bryce的住处,而不回自己家,甚至从学校失踪,这背后应该有故事,我相信他在hannah的故事里应该不止第一集的这一个事件。
剧中可以看到足球教授问了男主Clay justin是否深陷麻烦?
这证明他的状态很不好,作为第一个听到录音的人,他的故事值得深挖;同时这边给了zach一个镜头,意味不明,他估计也是其中的一个tape;6、jessica的变化:jessica在hannah的回忆中是非常积极动人的,而如今她的性格产生了变化,变得非常焦躁,这点从化妆上也可以看得出来,她是怎么和justin在一起的,之后又出了什么事,而且我推测这件事与hannah的录音的后期故事有关;7、Hannah真的死了吗?
本集片头,Hannah开始叙述自己的心路历程,从她的声音中,你似乎感觉不到这是一个被霸凌到要自杀的女孩,她很酷地说着自己的经历。
我有一个大胆的设想,Hannah在录制的时候,不仅将自己的悲伤从心里释放,同时也对自己自杀的决定产生了怀疑,那么最大的问题来了,她真的死了吗?
8、录音带说的是真话吗:jessica是本季第一个向clay质疑录音内容真实性的人,说是Hannah主动不去咖啡馆和她联系的,但是justin的反应却相反地验证了这点,这里不评论真实性。
只是帮我们打开了一个脑洞,如果录音的内容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真实,那背后的水会有多深;9、很多人都听过录音了:已知的有justin、jessica、alex(从他和clay的对话可以看出),正在听的是clay,另外九个人是谁?
10、tony还是个谜,他的目的是为了帮女主声张正义吗?
关于这部剧的疑问越来越多,希望可以一一解答。
——————————————————————————————————————————第三集Tape 2 A: Alex
If you would, would you 蝴蝶效应是本集的主题,蝴蝶的翅膀在本集中指的是alex,上集中提到他制作了一个list,但是我们还不知道他制作这个的原因,现在看来无外乎两点:一、希望通过公布list使得Jessica吃醋并回心转意,同意和她have sex(对于这点我只想说:呵呵,你可以和Clay组队比谁先能交到女友大赛了);二、加入justin、Zach、Markus、Bryce的圈子后提升自己的面子与地位,因为这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三观不正)。
而Hannah对待这件事的方法,也有问题,她选择直接公开地找Alex当面对质,这样即使Alex因为愧疚想说出真相,你这样一闹也不敢了。
还有直到现在也没有跟父母、凯特或者学校反映自己的遭遇这一点也不能理解;另一方面,Clay你的单身是有原因的,这和女生对话的情商在第一集就被我在心中吐槽,终于到这集爆发了,如果叫你最佳呆瓜,你会开心吗?
真的你的话推远了因为月亮约会刚和Hannah拉近的关系,难怪她把你加进录音,如果你再按照这个走向作死下去,在每集都说一句这样的话,是我我也要把你当作第十三个理由了。
本集出现的另一大理论是课堂上提到的社会学习理论:从众效应的推广,导致了霸凌的无人阻止,而在这集结尾Alex进入泳池,意味着其实他也知道自己做的不对,可是已经陷入泥潭的他无力挣扎,只能继续从众。
正是因为发起人Alex的私心、受害人Hannah的不理性以及像Clay这样轻描淡写、吃瓜看戏的观众的存在,导致了最后Byrce这样恶霸的得逞,蝴蝶效应由此引发。
值得注意的细节和伏笔:1、justin的父母:justin的家庭环境非常恶劣,他的母亲和继父曾经虐待过他,而且呼应了上集足球教练的担心。
而Justin为了远离继父,他躲在了Bryce的家里,但是Bryce为什么让他进来呢,他们两人的关系有这么好?
还记得Bryce说的那句:“just keep me clean”,这背后估计又是一集故事;同时本集中他和Jessica的互动很有爱,虽然他们对hannah的伤害不可否认,但是他们居然有可能是真爱;3、FML forever: Friends my life forever—Fuck my life forever.4、乐队上的音乐选择:当alex选择了忧郁的星期天作为要演出的音乐时,他的队友说了一句:“这听上去让人想自杀。
”而alex说这首歌是他在谷歌上搜索匈牙利自杀歌曲得出的,从这里可以看出Alex相较于jessica和justin收到hannah录音自杀事件的影响更深,他也是看到现在认识到自己错误的第一人;5、校方的态度与墙上的壁画反映了霸凌事件自始至终的存在;6、在jessica的party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而且这件事非常严重,可以说是让Justin和zach后面去灌clay酒的原因,就是为了阻止这件事被他知晓。
7、Mr.porter在按录音顺序找人谈话,同时去年他和hannah有过一次谈话,他和校长对话后的反应预示着他和Hannah的死脱离不了关系。
那么他到底知不知道录音的存在呢,或者有没有听过这个录音,毕竟这个谈话顺序也实在太诡异了。
8、新人物的可疑:Courtney的玫瑰:真正的朋友会知道hannah讨厌玫瑰,所以她不是;Tyler居然知道Alex和Clay上过哪些课?
这个拍照小哥不简单;编辑小哥打算做关于hannah的纪念专辑,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出现在回忆中的sky和jeffory,而在现实中只有sky出现了;Markus居然和courney一起被找去谈话,这是否意味着又一个录音里的人浮出水面;tony和clay在排球场的对话体现出他对于Hannah感受的知情,进一步预示他可能成为了hannah的录音看管好友,但是结局又给他增加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又一集结束了,看得心情越来越沉重,唯一想要吐槽的是:Clay你能不能听快点,虽然剧情需要,但是每听一个的时间跨度可以变呀,你听到现在都快多少天了,连四分之一都没到。
——————————————————————————————————————————第四集Tape 2 B:Tyler
never know why you did it整个事件牵扯到了三个人:跟踪偷拍者Tyler、被拍者Hannah和有心帮忙反帮倒忙,无心亲嘴又变百合的Courney。
Tyler:上集中已经有他跟踪者的伏笔,他竟然知道每个人的课表行程,由于记者的原因,他只要不做得太过分,没有人会告他。
但是对于Hannah他越界了,跟踪回家在窗边偷拍,这种行为要是发生在美剧《跟踪者》里面,你已经被Nikita姐姐抓进牢八遍了,不过你遇到了神一样的女主,所以逃过了牢狱之灾。
在我看来,他是目前为止录音里面最过分的一个人,除去前面的违法行为,答应hannah会删除照片最后还是流了出去这点也反映了他虚伪的一面。
Hannah:继照片事件和list事件后,我们的女主hannah又迎来了跟踪者拍照事件,然而她还是不选择通知父母和学校,打算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
其实这原本没有什么问题,但是非要做死,喝点酒,喝酒就算了,还玩真心话大冒险,这也就算了,还和courney舌吻???
你难道忘记了前天晚上窗口拍照的跟踪狂了吗?
Courtney:其实这里我倒觉得Courney还好,她觉得Hannah很有趣就和她成为了朋友,没有因为照片和list的流言而疏远女主,还想要帮她,虽然后来两个人一起做死。
但是毕竟被动出柜是真的很难受的,所以为求自保暂时远离女主是可以的,毕竟可以等到风头过了再联系吧,而且私下网上手机随时可以聊天的。
值得注意的细节和伏笔:1、Markus被发现是录音带其中一员,而且结合上集四人帮(Bryce、Zach、Justin、Markus)对他的态度,我怀疑他是有意在那边等着男主的。
然后他对男主说了一句让我不寒而栗的话:“Nothing anyone did to her was any different than what happens to every girl at every high school”。
然后对应校方在委员会上和男女厕所里面的连续打脸,真的是太讽刺了。
2、Clay的爸爸给Clay倒水的时候对Clay说了一句“Action have consequence”,课堂上老师上课时说了两句台词:“Whoever fights monsters should see to it that he does not become a monster”“When you look long into an abyss,the abyss looks into you”于是Clay最后用了以牙还牙的方式报复Tyler,Tyler作为拍照侵犯他人隐私的人自己被侵犯了隐私,Hannah和courney想设计圈套抓住偷拍的人却自己中了圈套。
3、Justin和Jessica的情侣装的故事原型是Justin的角色sid杀了Jessica的角色nancy,我总感觉这是一个伏笔。
4、Tyler的照片是拍给Ryan的报道的,我感觉这里出现了一个霸凌的循环模式:Justin为首的四人帮玩弄女生,然后诬陷她们,然后Ryan作为编辑指定Tyler去拍那些话题女生的照片,登上报道。
最后她们会落Bryce的咸猪手中。
所以我觉得Hannah父母的这场官司真的打得太有必要了。
5、录音里面有些故事,Justin还不想让Bryce知道,是关于jessica party的故事吗?
也就是说,Bryce在录音顺序里面排在clay的后面。
6、Clay和Tyler其实很相似:两个人都爱Hannah,两个人在Hannah身前都不敢告白,两个人一样不是流行团体里面的一员。
尤其是Clay和Hannah母亲的那场对话,他不敢对她说出她女儿被霸凌的真相。
我相信从那一刻起,他意识到了自己的软弱,而正是这种软弱一定程度导致了Hannah的死亡。
他记起当初那张百合照片流出来的时候,他还对着照片ZW。
于是他疯狂地报复了tyler,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过去的自己的告别与报复。
Clay终于开始了复仇之路,但是正如课堂上说的,当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小心暴露出自己内心真正的黑暗。
——————————————————————————————————————————第五集Tape 3 A:Courtney
U R so sweet, right? Wrong!本集是舞会特辑,Hannah和Clay之间的感情线原本已经随着舞会升温,马上就要Happy Ending了。
但是由于Courtney的“自保”,他们的爱情还是再一次被扼杀在摇篮中了。
这也对应了Clay开头梦中梦到了Courtney拿刀捅Hannah的片段,她不仅是伤害了Hannah的情感,也再次将他们逼回了好友状态。
关于Courtney这个人物的特质有三点值得探讨:1、理性的可怕:Courtney善于在短时间内,谋划布局和主动出击,这点已经不止一次地展现出来。
她在录音事件后主动地联系Clay;她想出了揭穿跟踪拍照者的计划并提供工具;她面对Clay母亲不仅没有胆怯并主动交谈;她在遭遇舞会上的指控时,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地转移了自己的嫌疑;她主动提出要解决Clay这个麻烦。
2、过度被压抑:出身于同性恋养父母的家庭,Courtney却没有想象中的过得随心所欲。
还记得她第一次和Hannah的对话,她喜欢Hannah因为她觉得Hannah过的很有趣,而这正是她所缺乏的。
作为一个有同性恋父母的百合,她反而因为舆论的压力变得难以出柜。
而和Hannah喝酒的那个夜晚也许是她第一次没有压抑的时刻吧。
然而压抑久了就会爆发。
3、不要触犯她的底线:作为学校最受欢迎的女生之一,Courtney依靠的最大优势其实是她的Sweet和Nice,在本剧中不仅随时出现在各种学校的委员会中(主持化妆比赛、负责舞会登记发票流程、学生会负责人之一),同时也时刻发表正能量言论(支持女权、给死去的Hannah送花、关心Clay)。
然而她在剧中有过唯一两次的爆发都是涉及到了她的底线,也就是被发现自己的性取向。
一旦触犯她的底线,她就会不再压抑,运用她的头脑主动出击。
所以她昨天刚对Hannah说在照片事件中支持她,第二天就可以讽刺她你把我拖入这趟照片的混水了;所以她舞会前才说过不要发表物化女性的言论,舞会上就利用这点转移自己的嫌疑。
其实现实中很多人都是这样的伪善,在不牵涉到自己的利益前,漂亮话和一定的帮助谁不会呢?
值得注意的细节和伏笔:1、Clay以前的好友Tony和Sky都在现实中出现了,那么Joffery呢?
片头Clay的噩梦暗示了他和Hannah一样已经死了,并且两人一个是割腕自杀,一个是头部受伤,结合校长说的“两个月内失去了两个学生”,这点应该是很明显的了;2、Clay为什么一开始不洗澡?
因为这事他对于自己当初不作为的惩罚,想要报复录音团体,Tyler到Courtney,他一一与他们当面对质。
后来又洗了澡?
因为他发现自己也像他们一样伪善,在三人帮的威胁面前被迫投降,在自己母亲面前也说不出实话。
所以他无奈地随波逐流“洗了澡”。
3、录音团体开始浮现:从Courtney在咖啡店时手机上的内容和后来的午饭联盟,可以看出来:她和Markus、Alex、Jessica、Justin、Zach建了个群,在里面聊关于Clay的对策。
另外这是个录音排外的团队,因为他们没有让Tyler加入,我们可以看到加入这个团体都是在学校中有一定地位的人。
这个由录音带联系起来的团体到底有多少个人参与?
他们接下来又会对Clay采取怎么样的措施?
4、Mr.porter喜欢责怪受害人,从他和Tyler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这点,那么他是否用了一样的策略去对待可能来找他帮助的Hannah?
这也许是他会成为其中一卷录音的原因。
5、Jessica party到底出了什么事?
从大家在中午的谈话,可以看出这件事应该比其他所有的事情都更为严重,那么我猜测这应该是导致Hannah自杀的直接原因,同时还会与Bryce有关(因为上集中提到他们不想让他知道)。
另外这集关于Jessica和Justin的舞会经历应该是他们恋情的开端,Hannah在舞会帮助了喝醉的Jessica,这应该是她们友谊开始回暖的转折点,但是后来party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后来Jessica说Hannah是个liar,而且这件事对于Jessica的影响很深。
6、Hannah家庭的经济状况不好,从他们一开始对于舞会的车子上可以看出。
我猜测这也是为什么Hannah不敢告诉父母自己被霸凌的原因,因为他们承担不起再一次搬家换校的费用。
7、Tony可能真的是Hannah的录音好友,剧中已经不断有暗示表明这点,另外他和Ryan是一对嘛?
这舞会上的勾搭是什么意思?
同时从开车的片段看:Alex的状态越来越差了。
——————————————————————————————————————————第六集Tape 3 B:Markus
want to see if the rumor true情人节专辑主要描述了两对“恋情”的产生和消亡——Hannah和Markus、Sheri和Clay。
Hannah同意和Markus的约会是不明智的,忘记前几集他也在你后面讨论照片和list嘲笑的表情了吗?
而且你还知道自己找男生的眼光不好,所以至少别找那个圈子里面的人约会了。
Clay对于自己参加这个活动的隐瞒也是促成这场闹剧的导火索,因为Hannah本来可以直接约你的呀!!!
在餐厅的时候,Markus都迟到了Hannah还在一直等的时候表现得过于desperate,我就觉得这场约会对于Hannah与其说是浪漫的约会,不如说是一个证明自己的舞台,连续五集的挫败让她对自己产生了疑问,她想要通过这次约会恢复自己的自信,愈合自己的伤口,展现自己的魅力,忘记过去重新开始校园生活。
这种急于寻求怀抱安慰的渴望和对于被放鸽子的恐惧使得她变得不理性,对于Markus的判断不够客观了。
当然,Markus本身也是一个非常容易让人掉入他陷阱的谎言大师,就连Clay也被他骗过一次。
他不仅是校委会的会长,同时也是篮球队一员,简直是身处权力的中心。
不仅如此,对外的表现一直还属于比较公正的,不像Justin和Bryce那样过份,还幽默风趣。
但是他有两个缺点:好面子和完美主义。
他约Hannah的原因不只是认为Hannah是随便的女生,更因为想在队友面前炫耀。
从他们在餐厅的表现可以看出来,他在调戏Hannah的时候一直看着队友;另外一点,他因为自身条件的优秀,不允许自己的失败,无论是他竭力不想让录音流出去的原因、他这集中在审判Alex的表现、化妆比赛中对于自己服装没有入选的失望以及Hannah拒绝他时候的恼羞成怒;Sheri到底是不是真喜欢Clay我们先不讨论,Clay真的是一面沉醉在对女主的回忆中,转身就和Sheri好上了,而且还说出“我是真爱你”这种鬼话,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三种可能:一、他们是真爱,然而Clay发现Sheri也在录音带里后一秒变脸,所以呵呵了;二、压力的释放;三、把sheri当作Hannah的替身。
无论是哪种,反正不看好他们的恋情。
值得注意的细节和伏笔:1、开场2分47秒处Alex打架的远景看上去像一个爱心,另外在Alex被暴打的时候学生们都在围观,直到Mr.porter出现前没有一个人上去阻止,同时校方推卸责任的态度也令人寒心。
2、Ryan对于他杂志的关注:从他与tony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非常重视这份杂志的发行,这是否会导致他与Hannah的某种冲突;3、Sheri对Hannah到底做了什么?
她也出现在了录音带里。
目前看来似乎Sheri除了喜欢Clay外,和Hannah没有什么直接冲突。
她给Hannah做的报告上面有Bryce和Alex的名字,后面又积极鼓励Hannah去和Markus约会。
再结合她对男主说了一句“girls can be assholes”。
她是否和Bryce、Alex设计了什么针对Hannah的阴谋。
4、学校委员会讨论的那段对话非常精彩,反映了每个人的心理。
先是Alex,他的心理状态越来越差了,他不停地感觉到对Hannah的愧疚感和对学校、同学漠视Hannah的不满,因此他情绪失控,说是自己的错;Courtney想要把这件事扼杀在摇篮里,不让更高层校领导发现,于是她暗示可以是Alex的错;Markus作为委员会的会长,好面子并且完美主义的他要求根据事实判断,坚决不认同Alex的自我毁灭;而男主知道所有事的来龙去脉,所以他说这是你们所有人的错,你们都导致了最后Hannah的自杀;5、Hannah之前的学校环境很差,从这集她父母的对话“如果她还在那里,可能一样会自杀”可以推测出,因此这进一步证实了Hannah不敢告诉校方、父母自己被霸凌的理由,担心自己会重蹈以前的老路,所以一直安慰自己到了大学就会好了;6、Tony的男友出现了??
他到底是何方神圣?
知道女主的录音、黑帮团伙、神秘的新男友?
7、Justin和Jessica关系的走向真是谜,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导致了现在这种情况,我的猜测是jessica的party有关,另外这里有一个镜头,Jessica开始酗酒?
从上集我们知道Jessica是个很容易喝醉的,这里似乎有着不简单的暗示。
8、Zach不知道DTF的意思,说明他可能是个好人??
9、Clay妈妈最后的心情和大多数父母一样:如果只能在下面两个选项里选择,你希望你的孩子是霸凌者,还是被霸凌的?
最后Zach安慰Hannah的时候,这是否意味着下一段恋情的开始,不幸的是我们早已知道,接下来的这段罗曼蒂克是迟早要消亡的。
——————————————————————————————————————————第七集 Tape 4 A:Zach
Did U do it on a dare?由于遭受到了视频、耳光、名单、照片、舞会和约会事件的连续打击,hannah此时的感觉非常不好,从片头她对于“寂寞”的定义可以看出(have nothing to left)。
虽然想说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她自己的错误决定“作”出来的,不过考虑到她毕竟是一个青少年,还是个受害人,所以就不再过度吐槽了。
但是这集里面她和Zach的纠纷,其实原本是她逆袭的绝佳良机。
首先看Zach是个什么样的人:1、有良知、爱心以及同情心:这点从他在约会之夜Hannah被Markus欺负后的关心照顾、课堂上对于同伴混账话的仗义执言、在餐厅里面对Hannah想要向hannah道歉并表白、上集中不知道DTF的细节、Alex透露最初加入小团伙是因为Zach的原因、看到Hannah的信件之后一直留着并没有继续欺凌她、原谅Clay的砸车行为等等都可以看出;2、在社交圈处于上层地位但是感觉寂寞,需要他人的肯定,需要真心的赞赏:Hannah自己也在本集中提到了这点,她惊讶于Zach以他的地位居然也需要赞赏包里的夸赞;录音带中也提到他和Hannah在这集的connection是因为感受到一样的寂寞;他在当众被拒后的受伤等等都可以看出;本集中,Zach在篮球场上打球时我们可以看到其实他不缺夸赞,但是可能这个圈子不是他最想融入的,只是被动地参与;3、对Hannah有好感: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如果有了Zach这样的人成为自己的男友(答应他的表白)或者好友(婉拒表白但是成为朋友),真的会对女主的处境改善很多,因为俗话说得好“墙倒众人推”。
有了Zach的帮助与支持,她可以至少先让alex澄清list事件,因为alex也不是一个坏人而且很信任Zach,这样她能修复与jessica的关系,再加上tyler的事件没有人能指认是她(Courtney不敢,否则Hannah可以反咬她是百合,她不愿意有这种谣言产生;Tyler不敢,因为这事违法),她可以将之前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所以看完这集,我只觉得Hannah在录像带里说“Zach砍断了她的life line”那句话其实略失偏颇,就像Zach说的“this shit that happens to you, i think some of them you bring it on yourself”。
首先昨天晚上Zach对她的关心她也接受了,第二天她对他课堂上的仗义直言也感到赞赏,那么他来向Hannah表白的时候,既然不喜欢他也不要搞得天下皆知吧,这点和Alex也是,前面提到了Zach的社交地位和好面子,所以我只能说Hannah把对付Justin和Markus、Bryce该用的勇气用在了Zach身上;其次之后她写了一封过于沉重的信,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首先,永远不要对一个关系没有很好的人说沉重的事情,这会把人吓走;她完全可以约他出来,把起因和误会谈清楚,少一个敌人也好?
或者如果害羞不想面对面,直接往他的赞赏包里再放一张纸条,向他求助?
或者先写些积极鼓励的话在他包里,支持他追求自己的梦想之类,可以化敌为友?
然而Hannah写信之后还选择在课堂上发表了沉重的“自杀宣言”,这当然一定程度上让Zach停止了继续敌对你的心态,可也让他不敢再来帮助你了,因为你的伤太深了,你的悲太重了,而他和你据你在食堂澄清什么关系都没有。
值得注意的细节和伏笔:1、从片头Clay父母的对话中可以听出:Clay以前去看过医生,并定期服药治疗,而剧中也暗示过clay以前在学校的自闭状态;另一方面,clay在帮助新来的女生时产生了幻觉,而且这集中我们可以看出,Clay的幻觉出现得越来越频繁,居然还划车,这是否是他的病—“产生幻觉然后干出疯狂的事情”,而这病是否和录像带中他对Hannah做了什么有关?
他前几集幻觉中和Hannah发生了关系,是真的吗?
这点也是本剧目前三大疑点之一(还有两个是:Tony扮演了什么角色?
以及hannah真的死了吗?
)2、Hannah的赞赏包里面的兔兔图画是Clay画的:结合上集中Clay在画兔兔的伏笔,同时这集中Hannah与Sheri聊起兔兔的时候给我的感觉,她应该也猜到这是Clay画的。
而且还有一个察觉不到的细节,那就是当Clay听到这集Hannah对于这卷录音带说的是:“在那节课上对她很sweet的一个人”时,他对Tony说这应该是他。
因为他每天都给Hannah画鼓励的兔兔图画。
所以想到这点的时候,我还是很为男女主不值的,因为这就是老天摆明了不想让你们在一起的节奏,总是差一点。
3、Hannah撒了一个谎?
因为Zach没有丢掉纸条,如果这是她真的撒了谎,那么我对Hannah的最终目的产生了极大好奇,这局也太深了吧,不会告诉我你其实是Boss吧,最后逆天暗中策划了一切;如果她没有撒谎,可能是因为录音是从Hannah个人角度的问题去解释这件事,在Hannah看,Zach看完信没有回应,于是她默认为Zach对她的信没有触动,所以会扔了纸条;而从Zach的角度,他觉得这封信太沉重了,他无法帮助Hannah因此不敢再面对Hannah。
如果是后者就真的可惜了,也许只要当初双方从对方的角度去看这件事,可能Hannah就不会最后悲剧了;4、众生相Justin: 他看到Jessica和Bryce的互动后,表情非常不自然,还有后面车上的对话非常不正常,这里面应该有事;另一方面Bryce想勾搭Jessica?
Jessica:感觉真的每况愈下,酗酒、迟到,录像带中提到关于她party上的事情应该和她有关,不然她不会一直强调录像带是假的,因为第二卷tape的故事没有到这么严重的地步;Sky:从她和Clay的对话可以看出她早就知道学校有问题,而且本集多处暗示她不仅看出Clay和Hannah的关系,而且可能还知道课上的沉重宣言纸条是Hannah写的;Markus:从篮球场对clay的态度可以看出两面三刀就是你了,难怪可以当上学生委员会长;Courtney:对待Tyler的态度这么差,可是当初课上你也对那句沉重的宣言冷言冷语,事情不算到自己身上人人都是正义的天使;Sheri:可能真的喜欢clay这种类型的,看她当初羡慕Hannah拿到小兔图画的样子;Tony:Hannah的录音委托人无疑,已经向男友承认了;5、本集围绕着一节本该有助于Hannah的心理课展开,有几点十分讽刺:第一点,这堂课本应该帮助Hannah,却让她在距离死亡的道路上又进了一步;第二点,最后的纸条是Hannah写的,这点居然当时没有一个人(除sky和Zach)意识到,即使他们知道Hannah可能受到了伤害,即使他们本人就参与了对Hannah的伤害,他们对于Hannah内心的悲伤毫无察觉,包括老师;第三点,快结束的时候,Clay又去上这节课,而他们原本是在做一个心理调查问卷,为了预防类似Hannah的事情再次发生,而在Clay谈到了纸条其实是Hannah写的,没有继续谈下去。
而实际上防止这种悲剧的发生,最有效的手段不是问卷调查,而是去讨论Hannah自杀的原因,而由于学校被告的敏感原因,没有老师敢主动聊这个话题。
心理老师们总想通过问卷、悄悄话来了解学生的心理素质,却没有想过Pay Attention去观察每个学生真正内心的异样,聆听他们内心真正的声音:正如Hannah的小纸条和被欺凌、正如Clay的幻觉和爆发、正如Justin的失踪、正如Jessica的酗酒迟到、正如Alex的打架事件、正如Tyler的照片、正如Courtney的不敢出柜、正如Markus的情人节恶作剧没人质问、正如Zach的车被人划了也是父母出面来管。
所以最后Clay爆发的那段戏,给人感觉爽爆了。
前七卷的录音已经结束,是时候去探查Hannah自杀背后更深的死因了。
And welcome to liberty High.(结尾的bgm超应景)
High school world. Small world. People can get destroyed by stupid fuckin lists and rumors. But That's real. Who could blame them for that. Someone like Alex... Fuck. Even some quiet guy like ClayClay和Hannah在天台上看月食的那段…damn it got me so hardSorry but Hannah和courtney的那段好有感觉…guess I'm a stalker as well我服了clay这是要干嘛啊?
rebel against Tony??餐桌对话话里有话笑死我了越来越对tony好奇了who the Fuck r u seriously stalking everyone((By sending that nude Tyler around?? The fuckZack is really straight and nice... And always confesses And speaks up for someone. Marine biologist lol.. I don't think he did anything so wrong really. But i could also understand why Hannah felt that and put him in the tapes tho it's kinda unfair.And clay blaming Zack? LOL HISTORICALE8 哇那个我忘了名字的fuckin gay poet is really disgusting man. 好爹好装好自私自利的一个虚伪空心男 ewAnd Wtf is wrong with Justin ()family shit again? Give me a break最恶心的是那个虚伪bitch courtney黑色蕾丝内裤那首我真的有点喜欢了…最后clay saying i like her poem But I'm not sure if i would like to hang out with her DAMNNNN.. You're the one who draws cute little bunny for her!!最后再感叹一下Clay&Hannah真的太可惜了…再次感叹怎么会有到了那些步都如此不主动的男的。。
r u dumb??And Tony's a fuckin legend. The handles...goddamn(clay爬上去,不对是被拽上去之后直接变超雄那段真的笑死我了)
进度太慢太慢了。
对话大部分没有做到渲染人物性格,甚至很多连剧情都没推动。
当一部剧的绝大部分台词都是累赘的时候,这部剧看起来就会很累。
故事设定是很不错的,当然这是小说的一部分。
悬疑加美高校园,自杀前的录音带和录音带交给每一个当事人的设定是挺有意思的。
人物虽然至少13个,加上skye和tony以及家长们等等,人还是有好几个的。
但是人物关系说实话是比较幼稚的。
这么多人物之间的关系很清楚,没有乱七八糟的隐含关系被揭露,加上台词比较废,整部剧又多了一分儿童闹剧的质感。
拍摄手法很不错,现实和过去的穿插通过共同镜头的切换来连接,以及过去的暖色和clay所在的现实冷色调让这部剧很整齐。
13个理由也是,一集对应一个,强迫症福音了。
bgm的确加分,每集结尾处的bgm首首都很棒。
总的来说,剧情深度还是比较浅层,感觉编剧有想深入地描绘每一个人的真实生活。
但实际效果很差,主要笔墨在Justin的家庭,其他人真的没有太多。
再加上台词啰嗦,整部剧能给人的信息量变得和长度很不成正比。
属于大胆快进不用虚的那种。
如果一集精简到25分钟,把没有起到任何刻画和渲染作用的台词都理一理,会舒服很多。
整部剧看下来,真的心疼女主爸爸妈妈。
特别最后一点手拉手准备听第一段录音那几秒钟,就看着爸爸眼睛一下就红了。
虽然之前家里条件不太行了,但是妈妈都是很有精神的,现在一直扎着头发,眼睛每次都像哭过,说话也很没精气神真的是心疼。
自杀这种事,虽然是个人选择,但是要记住父母和其他朋友亲戚真的不一样,尤其是为外头什么些人而伤害自己的行为,太傻了有时候。
女主在录音中应该是有多处撒谎的,我大概记得比较清楚的是说Jessics和Alex先后不来莫奈然后抛弃她,但Jessica说明明是女主自己最先不来的。
姑且不知道真假,但是是真的也没毛病。
另一个是说Zach扔掉了她特意放在自己袋子里让他看的信,但Zach后来从钱包里拿出来给Clay看了。
这个是撒谎无疑了。
女主的确有drama queen的心,所以录音中的部分事情和她过去的很多大家觉得非常作的行为可能就是她在按照自己的戏路欺骗自己。
女主是个受害者的同时不得不说有很多时候未免戏太多。
当然,对于其他bully她的行为没有必要开脱,一件件事都是导致她自杀的推手。
听说有第二季,不知道书就是到这还是还没拍完,可能会去刷一下书。
如果有第二季,希望让这部设定很棒的剧再深刻一点,而不是停留在校园霸凌浅层面的校园剧。
至少从评论里再一次看到了原因,和这条剧评的标题。
如果语言能将内心的痛苦说个清楚,那就不会有痛苦了。
看客是片段式的构想每一集的点,但磁带一集又一集的告诉你:这些门已经关上了,我不知道该怎么样打开。
转校生的那种期待融合开始全新的人生的愿望,逐渐被摧毁,目睹朋友被强奸时的无奈和懦弱,也应该够想过想反击,但是又能怎样?
直到自己面对相同处境,没有办法。
全然找不到弥补办法,该怎么去处理这些残忍的事时的无助感,在最后的强奸中完全被压垮。
真的会很绝望。
汉娜很懂事,家人搬来这里也是为了寻求新的开始和美好的未来,如果因为自己的这些问题打破这样的平静,她不敢打扰。
更何况又闯了祸,连着一天发生丢失钱失身,已经无法再向家里求救。
也没有朋友可以诉说,谁又能切身体会?
会不会都像评论区和老师一样无所谓?
没有办法再去试一试,茫然四顾整个学校,那么多人,却没有人和她say hi,没有人会在意她遭遇了什么。
对,她没有说出来,但是不说出来是不是就活该自杀?
不是,是伤害了她的人有错。
我劝评论区不要犯讨论拍摄手法或娱乐化的来调侃这样的事,因为真的会有相同遭遇的人也会看到这个剧,会看到这些评论的不在乎和谁让你不坚强。
一个人在脆弱的时候,对这个世界没有眷顾羁绊的时候,真的就听进去了。
自杀很痛,她感受到了。
但是如果这样能结束目前发生的所有麻烦,她无法面对和解决的一切,她选择逃避。
可即使这样赤裸裸地把自己露出来,也有人指着说:这个不算什么。
就是在划刀子。
“你知道的,没有人会相信一个死去的女孩说的话。
”bryce最后艾利克斯举枪自杀其实真的很…在咖啡馆一起开会商议时,看透了这帮人的嘴脸,也对这个世界感到失望:他们都是所谓的精英,受人认可。
“人都会死的”,和贾斯汀聊天时他说过。
看得透了,找不到未来的方向,有一点猜火车的男孩。
只能希望他能得到宁静…
本来想看teenage mental issues结果是关于谣言和校园犯罪,虽然节奏有些慢但Netflix拍出了深度。最后一集看Hannah在浴缸里割腕自杀一个人孤独地死去忍不住哭了。要绝望到什么程度才选择如此血淋淋的方法结束自己的生命。
朋友的熱情推薦下。現在和過去的穿插剪輯很棒。文化差異使得一些價值觀理解不能,但我想這也是有趣的地方。一些無心的舉止可能無意間在別人的內心留下微小的傷痕,只是有時候我想世界並不總圍繞著你打轉,你不能被動地等待別人伸出援手。然而這對學校即世界的青春期少女來說,並不是件容易看開的事。
大概是9-12集有点拖沓 或者是克雷那个磨叽劲太频繁 汉娜那个纠结劲太多发 。Netflix这些剧里的复古电音之类的音乐都很合胃口。结局没有明说。关于校园欺凌,作为父母真的应该重视起来。
高起低走 索然无味 磨叽 一季也就是csi一集的进度
拍给青春期少年看的,浮于表面,一点都不抓人,三集就能讲完,拍了13集,浪费时间
开头很吸引人,以为会像《无声告白》那样细水长流再最终爆发,结果乱得一塌糊涂。台词很糟糕,旁白冗长充满不必要语气词,各个人物之间靠尬聊互动,演员年轻演技还很生涩。典型裹脚布剧情,着力点分散,导致汉娜的心理历程展示得磕磕绊绊。审美疲劳的蒙太奇。
本剧通过一位高中生自杀事件,为我们深刻剖析了青少年在成长和校园生活中所面对的种种困境。全剧用13盒卡将女主角自杀的13个原因向我们娓娓道来,究竟谁会出现在卡带中,这个悬念一直营造的非常好,看完全剧的确令人唏嘘~
holy fuck.
这剧该有表现力的地方拍的太粗糙了并且逻辑感人 2-8集基本等于废集 女主塑造完全失败 在她身上你得不到一点认同感与思考 满是矫情抓马wtf 反而几个配角比较出彩 但这些配角又必须依附女主去理解 结果像一个蛋糕 奶油不错但蛋糕坯子不行..白浪费了一个好主题。
实在太喜欢也太心痛了。看完也明白为什么很多美国家长反对给孩子看这部剧了,可这分明就是北美年轻人弊病纪实集锦,这13个原因只是放大了这些病症罢了。
看着挺触动挺揪心的。原本以为自杀的女主会是一个性格孤僻又怪异的女生,但其实女主一开始入学的时候相当开朗向上。每一集的深入都把女主的正能量慢慢削弱直到绝望。很有共鸣感的成长故事。
编剧为了凑满十三集灌了不少水,不然的话可以五星的。男女主都不太喜欢,懦弱、圣母、无脑……现实是现实,但是没有主角的气势,看得不爽。
不要认为没发生在你身上或周围的事,就不值得关注,或难以理解,你想不到的事多了去。
前面几集还不错。特别是Jessica这集 讲友情的 太真实了!后面拖沓的不行,越来越gossip girl的节奏。。男主帅到没边,随时和女主眼交,三星都给他!爱死他了!不大同意剧里传递的价值观。能不能教人自爱和自我保护,而不是把自己生活的一团糟都赖在别人身上,道德绑架所有和你接触过的人?遇到他们和他们发生各种恶心的事情 是不是你自己也有问题呢?遇到事情是不是可以告诉下父母 老师 或者报警呢?这么智商被动又感情饥渴的人 真的无法说什么了。最后一个带子竟然给心理医生。are you kidding me? 这就好比 医生没治好病人死了 病人到头来道德谴责他们 和医闹什么区别?以后谁还去当心理医生。女主全程既当婊子又立牌坊。纠结分裂的不行。几次三番被伤害还去找这些人玩 大写的无语!!
这些孩子熬过高中到了大学经历完这段情绪动荡的时期就会好了,汉娜死得可真不值——这真的是这部电视剧孱弱的文笔所表达出来的
我觉得女主活该被强奸,作为Bryce强奸Jessica的唯一目击者,你大半夜跑去Bryce的party,还半裸泡在人家的hot tub里,你自己一点警惕性都没有,还指望谁去保护你。就是drama queen无疑了,又想受欢迎,又不想被看作是hot ass,你还想怎样?
看豆瓣短评能气死,中国就没有校园欺凌就没有学生自杀吗?这本身和课业压力没有任何关系。真是没有丝毫依据全凭自己想象去指责别人褒奖自己。是不是被害人只要有一点行为不端,她所受到的伤害就可以解释为活该啊?是不是伤害没发生自己身上,就可以认为别人都是矫情啊?
看了有的短评之后觉得,也许是文化差异差异造成很多人觉得故事纯粹是闲的蛋疼。中国式抗压能力真强。毕竟我们要为生活中房子车子,这个那个面子已经耗费太多精力,所谓自我个人的精神层面需求已经被无限压缩了。直至为了物质生活可以放弃精神需求,有点悲哀。
真的很一般,且越发无聊
虽然犯错/无知不等于活该,但受欺凌也不等于无辜。Sorry I can't help if they are all assholes and you still want a "friend" from them. Improve yourself and focus on your future, so you can provide yourself with more choices when you want a change.扣一星给节奏,太拖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