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泰龙执导的第四滴血一反前两部略显神剧的超个人主义色彩,开始逐步由兰博本身的孤独与成熟渗透到开始思考战胜与生命的意义。
借着Rambo之口,本片揭示了战争的真正意义,即其之不过是某些政治高层的部分决策,并非国家的意愿,倘若你为此战斗则毫无意义。
一定意义上这也是兰博前三部剧的真实写照,来自同阵营一次次的背叛也让他心灰意冷。
相比于前几部的含蓄情感,这一部中兰博更显温情。
历经沧桑,看淡生死后仍能够对世界保留心底的最后一丝期望,因而他一开始并未选择同意带萨拉一群人前往那恐怖的缅甸交战区。
正因这份期望,他选择跟随雇佣兵小队前往缅甸军中营救医疗小队。
在即将被追捕之际,他毅然而然挺身而出,一气呵成地将军队引向自己一人孤身逃走的方向,那一刻我不由得呐喊,这就是兰博!
一个孤单英雄,也是罗曼·罗兰口中真正的英雄主义,见过世界最底层的黑暗却依然能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在中国,人老思乡情愈浓。
兰博也不例外,在与萨拉的聊天中得知,Rambo家业养马,家中仍有一老父。
故事的最后,在一条马场边的乡野小路上,兰博的背影愈走愈远,没有年轻时的盛气凌人,却多了几分历尽千帆的心旷神怡。
真希望他就这样幸福地老去。
长久以来一直都喜欢血腥的电影,总算在这找到了真实的感觉。
息影20多年后,史泰龙的复出果然还是很有分量的。
影片的血腥让人不寒而栗,可是却真实的表现了战争的残酷。
很多时候,我们无能为力。
突然想起有个缅甸的朋友之前曾说过,旅游千万不要去缅甸。
看来,以后真的还是不去比较好。
^_^
在我年少的时候,总梦想着有那么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故意迟到半小时到学校,一看,呵,班主任正在教室门口执鞭而立怒目相向。
无情的压力压的我好累,于是我捩过背后的冲锋枪,开始扫射,并向楼下的教务处扔去一个手雷,然后转身冲进隔壁的三班,对着第四排的晶晶喊了一嗓子哎黑特迈康锤即刻夺窗而出,在楼下手刃两个保安并在一街之隔的派出所来人镇压我以前藏进了学校后面的盖帽山。
在山上我也不怕,我有带锯齿的大刀,我用刀杀了一头野羊,用刀剥洗干净,用刀烤熟了羊腿,用刀撒了点盐,用刀抹了点辣酱,用刀接了杯可乐,用刀做了张太师椅。
于山林间朵颐笑看风云视搜山民警武警城管不明真相的自发群众如草芥。。。。。。
如此匆匆,许多年过去了。
年头我在地摊上淘实况足球2009的时候看见了这张兰博4,心想我靠都4了,于是诗人朋友雪莱的话回响在耳边:少年不知精珍贵,老来望逼空流泪。
可见英雄迟暮比美人迟暮还可怕。
于是没买。
再后来是曾哥元月,按照普通不牛逼的老百姓的算法大约是七八月份的样子,我在PPS上又瞄到了兰博4,那时候曾哥和春哥还没必也正名乎,我还没有信仰的归属,不知道是满血满魔原地复活好还是去寻找生命中的狮子座,迷茫间随着曾哥真英雄遗忘了铁血史泰龙,如此荏苒,又是两月。
2009年初冬的一个傍晚,随着迅雷“叮”的一声,我已经下载好了日本室内人体艺术明星西野翔的最新大片,正准备观摩之时媳妇下班回家了,鉴于其不懂艺术我只好按捺不发。
然而,铁打的人儿流水的茎。
在久等媳妇沐浴未果之后我无奈的点开了PPS的热门大片》动作片 》兰博4梦回青春年少啊,兄弟们,这个这个大狙击重机枪啊兄弟们,这个这个连环弓大砍刀啊兄弟们。
那一刻,我内牛满面。
龙哥,兄弟来迟了。
强烈5星推荐
片子不长,但用掉的蕃茄酱绝对是创纪录的。
皮松肉不软的老史同志充分体现了“廉颇虽老,尚能砍人”的优良革命传统,整场片子里,杀的人比说的话多。
我只记住了一句台词: We live for nothing, but die for something。
用弓箭、用地雷、用砍刀、用重机枪、最可敬的是还利用了一枚二次世界大战英军遗留下来的一枚导弹(那冲击波,足以证明什么叫历久弥坚)。
在他的鼓励下,战斗小分队都杀红了眼,比日本鬼子还鬼子啊。
幸好看了TC版本,如果去电影院看,一定会吃不下饭。
我向我的眼睛道歉,太暴力了。
这哪里是一滴血啊,简直是一潭血,一河血,一江血啊。
一看片名就知道前面应该有3部经典之作。
片子一开始就给人压抑感,沉默的兰博,脏乱的停船区,穿着简陋的当地民众,异样的外地人,还有就是打铁的铮铮声。
兰博的眼睛和血统毕竟在塑造特色角色上起来很明显的作用,眼神里流落出来的忧郁,其实不时都在诉说避世的不安灵魂。
军阀统治到底有多恐怖,整个影片所描述出来的就是,人都是宠物。
整个影片相当重口,重型机枪不是爆头就是直接穿透,士兵们拿起刀直接截肢掉村民们,当然这并不只是这个场景的描述,整个电影里边只要涉及到杀戮,导演都会用一种略微残暴的方式来展示,虽然我是少有看这么形象又血腥的作品,但是我着实是被吸引到了至于原因嘛或者导演所展示的东西超乎了我能想象到的真实以至于我在潜意识中忽略这些血腥的场景,不过最后妹子和兰博什么都没有发生这让我很不理解导演抑或是编剧的用意,一开始不愿意带路却被妹子说服前往的安排到底有什么意义呢,是个人都看得出兰博对人家有意思嘛,在军阀猪笼所场景中,妹子的队友竟然提出放弃营救妹子的想法,这种时候只有兰博身体力行直接去开笼救人。
所以啊 最后怎么就没有结果呢。。。
几个彪形大汉踏上路途前去营救,却没有想到刚上岸不久就被军阀踩在脚下,那些肌肉到底是装潢还是本来就是假的!
化妆师效果也太逼真的呀,即使是这种样子虽然不太符合影片效应的不过其实结合现实就觉得想得通了,毕竟人家军阀人多然后个个都是杀人无数重型机枪在手,就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我又看不明白了兰博凭什么就拿着一把被称为冷兵器的弓箭营救了所有无用的人,唉,我迷惑了。
看电影嘛局势看个心情嘛干嘛计较那么多,至少我热血沸腾了好久也感到很快乐。
上映了几个月,今天才有机会一见。
就以视觉而言的确很有冲击力,中间屠村那段看得令人发指...。
居然连狗都不放过 还有就是逼迫村名走地雷那段。
转眼间26年,史泰龙老了。
动作戏份感觉很少,最后那段也只是劫了挺重机枪扫了10分钟收工。
整个流程还是太短了一点,75分钟。
穿插其中的暴力比比皆是,重狙爆头、砍手断脚、子弹穿透身体碗口大的洞。
情节的话比较一般,个人感觉是以自己的有限恶,对身边抗无限恶,在语言,道德,法律都约束不了的时代(环境),且以暴制暴,所谓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当电影中放到兰博很即时很暴力地制裁那些人时,心里那真一个爽啊。
其实电影挺适合下午看的,晚上看完回味太多,可能会失眠-__-还有这部应该是完结篇了吧,最后的一段也是编剧给了观众们一个也算完美的结局了吧。
毕竟史泰龙62了。
接下来期待州长的终结者4,恩PS:印象最深的一句台词“We live for nothing ,but die for something”有感而发,随便写写
说实话,第1滴血很好看,那个时候看的是史泰龙的肌肉,看的是一个人怎么横扫千军.可是后来的,都是炒冷饭.直到第4滴血的出现.这片子,在看之前,我以为会和终结者3一样,炒炒冷饭就OK了.可是没想到,史泰龙还是有点脑子的,这不是一部炒冷饭的片子.虽然说动作场面非常暴力血腥,但这是战争片,这才是战争真正的残酷的地方.不是哪个将军在地图上随便摆2个棋子就搞定的战争.这是战争真正残酷的地方,在战场上,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你是否还活着.虽然情节老套,但也算是符合实际情况.当然,雇佣兵实在太烂了.其实,我想龙大叔现在真正想表现的是战争吧.那个永远不能从人类历史上抹去的丑恶的战争.当龙大叔站在战场上,扫视那遍地的尸体时,他到底看到了什么?是杀戮的欲望?还是那种发自心底的对战争的厌恶?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浪子回家了.我希望他永远不要出来了........
凌晨三点多钟开始看《第四滴血》。
之前犹豫了好长时间看还是不看,不看吧忍不住好奇,史大叔好不容易出来一部延续经典的力作怎么也得给点面子,看吧,就怕再也不想看。
正犹豫着电脑已经下完了,看看还是碟版,就看吧。
这年头连DJ都在网上下了。
这应该算是一部外传或者是补记前传?
反正是兰博是越战,剩下的就靠编了,操作这种大腕的商业巨片还是有很多技巧和市场的潜规则在里面的,这位导演应该深谙此道,就是他本人。
影片的开始把兰博表现成一个低调生活的落难英雄,准确点说应该叫——大隐隐于市。
因为虽然在讨生活,可是那身手那劲头可不是等闲之辈哟,剩下的就是等待一个契机让英雄出山了,还好没让观众等太长时间,经过一点小曲折故事总算展开了,当然也少不了一个金发美女的出现,我一边欣赏着这美女一面猜测着她和兰博可能会发生的故事。
史泰龙老了。
虽然身姿依旧伟岸可是面孔抵挡不了岁月的刀,松弛的面颊和眼皮让人想起了刘德华和成龙,额头上的抬头纹在某些特写镜头里是那么的清晰,所以他还是用各种款式的头带遮住了额头,口齿还是那么不清楚,只有眼神还是那样坚定执着以及那分不清是表演还是与生俱来的冷峻。
再有点失去耐心的时候终于出手了。
干净利落。
对敌人的观察,时机的掌握,出手的果断以及所展现出来的身手都很清晰的表现出兰博的一切过往,虽然短暂可是面面俱到,赞一个。
不过画面比以往来说血腥了不少但是尺寸拿捏的还不错没给人造成反感。
影片最开始剪进了大段的记实资料,着意渲染了战争之下人民的惨痛和悲伤,这为后来影片中出现的大量的反暴力提供了情感的认同。
之后按照大家的预想该出事的都出事了,只是画面的震撼力有点超出了预想,十分残酷。
可是我们都相信真实的战争就是这样的,真实的东西往往就是最有力量的。
不知道龙哥这么做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在残酷和血腥上面施以浓墨重彩,本来我是打算看着电影入睡的,可是看着漫天的血肉横飞是不可能睡着了,连一点困意都没有,贼啦精神。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边事实在继续,那厢龙哥还在是不是陷入到往事的冲击里,惨痛不能自拔,又从一个方向论证了——这残酷的战争啊。
又出现了一位端着架子降落的爷,以表示事态的严重,这回龙哥没有推脱,因为再推脱观众就受不了了。
还适时出现了一小队帮手,这类帮手都有类似的特征:良莠不齐但是有情有义,优点突出缺点也突出,混合了各种经历和性格,但是都有着过得一天算捡着的狂躁和悲凉。
龙哥还是真人不露相的冷酷着,让那帮人去发泄所有的不满。
终于好坏狭路相逢,看着暴行一幕幕上演,气氛也被渲染到极致,一触即发。
在引信拉开的瞬间,兰博如神兵天降一般挟风雷之势箭不虚发,连珠介的箭矢流星般的直奔狂敌,势如破竹。
整个桥段极具质感,冷兵器成了战场之王,摧枯拉朽的攻击令兰博的本就英伟的身姿画上了王者的光环——杀戮的王者。
转瞬间战斗结束,待那边雇佣兵们回过神来,忙不迭的冒出一句:“你是谁?
”开了杀戒就如同出笼的猎豹斗场的公牛,不死不休。
接下来是一场营救的戏,滂沱的大雨和浓重的黑夜把气氛渲染了个十足,几个人幽灵一样的穿梭着,如同伺机的捕手屠杀前的舞蹈,说道这里不得不提一提影片的剪接,不知道剪接是不是龙哥自己,那样的话我对他的崇敬可多过他在表演上的,从一开始感觉到剪接极为出色,如同兰博的身手一样干净利落,但是张力十足,把影片的节奏控制的十分到位,几组蒙太奇下来使得血腥味如同潮涌般弥漫,依旧是双线并行,但是对观众情绪的调动以及影片本身的戏剧张力把握得炉火纯青,不输于《无间道》里面的那场黑白卧底首次交锋。
战斗一旦打响就不会停止,直到有一方胜利,就是这么残酷。
各个角色各行其是,相同的是那般的残忍铁血。
层次渐进的音乐配合着流畅凌厉的剪接还有时远时近雨声把这个夜晚渲染得无比惊魂夺魄。
随着瞄准镜盖子“啪”的一声落下,音乐戛然而止,一切结束了。
一段足以载入教科书的桥段。
这段战斗也为最后的大战奏响了序曲,终于正面相对了。
追击与逃逸都在忙碌中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毕竟是势单力薄再加上队伍分散,终于不能再逃了,我们最期盼的一刻也水到渠成的到来了,那是兰博一个人的时刻,当他如天神一般出现在那个士兵身后的时候,我看到那个兰博回来了,一个天生的战士。
一个喷薄的砍头是他射出的第一支仇恨之箭。
大口径的机关炮吐着疯狂的火焰,如果上帝没有雷电也会弄一挺这家伙的。
看着不成比例的对峙,却在火力上形成了反比,屠杀一样的战斗,再加上狙击手和被解救的哥几个推波助澜达到了整部影片的最高潮,可是我却只看到屠杀而没有正邪之分,只要有战争就没有真正的胜利者。
再加上后来到来的游击队使得后来的一切都成了表演,尤其是与小火轮对射的场面更令人血脉贲张。
火箭筒带着流星样的光芒,为整场战斗画上了华丽的句点。
他躲在树后让那个被观众恨透的小头目依靠着自己奔跑的惯性把陡然伸出的刀锋送进了自己的身体,他是杀人的大师,不会浪费一丁点的力气。
这是我倒是想起一句成语——守株待兔。
看着胜利后劫后余生的人们,兰博只是远远的站在山岗上,他是懂得战争的沉重的。
那一刻他深深叹了口气,眼神中的悲天悯人愣是赶上了濮存昕,(:-))他不会为了胜利甚至杀戮而获得单纯的快乐。
但是也只有这样的人在战场上才最冷血,他失去了怜悯。
影片的最后笔锋一转,一段温馨的吉他带出了一个典型的美国乡村的风景,把刚才的沉郁和惨烈一扫而空,也让我有点没回过神来,看着龙哥一身休闲打扮眼神平和的走在乡间的公路上,我差点以为是另一部温情的家庭伦理片的开始,难不成第五滴血要换这个路数?
看着车子上漆的“兰博”字样,庆幸父亲还活着,和他背包上的“兰博”一起说着——回家了。
20年后,史泰龙自导自演第四部,结束了第一滴血系列。
我想说的也是,最最血腥,没有之一。
如同恐怖片一样的战争片。
但又非常的真实。
我来盘点一下本片特别血腥的部分。
高能预警三连~
1.开头平民被地雷炸成血雾
2.海盗被爆头3.摄影师被迫击炮炸成大块骨肉、肠子被炸出
4.某平民被炸断一条腿
5.传教士炸掉双腿
6.平民被砍手砍脚
7.平民被重机枪打掉一条腿
8.夜晚兰博掐死一人,某兵被巴雷特爆头
9.雇佣军光头被炸烂腿
10.机枪手被兰博砍头
11.司机被重机枪爆头血肉横飞
12.机枪挡板
13.士兵被机枪爆头、打成两截
14.机枪爆头,肉块飞舞
15.士兵被打中身体,手臂被打掉
16.打断腿
17.一名士兵被反抗军迫击炮炸成血肉块
18.士兵尸体被手榴弹炸成肉块
19.两名士兵被迫击炮炸成碎肉
20.另一士兵被迫击炮炸成块状
21.几名士兵被炸成碎肉
21.一名士兵右臂被机枪打掉,露出肋骨
22.一卡车人被爆头被机枪扫射
23.小艇领航员被机枪扫射,机枪手被巴雷特爆头
24.政府军BOSS被划出肠子。。。
最后兰博回到老家,一切都结束了。
另附:
当史泰龙决定拍《洛奇6》时,旁人一阵冷嘲热讽,等着看笑话,这老家伙,啥岁数了还玩拳击,结果片子上映后,等着看笑话的人大多闭嘴,有风度的还赶忙向龙哥道歉。
当龙哥精神抖擞要延续另一部传奇《第一滴血》系列时,人们还是用怀疑的眼光大量,而且这次似乎更加有“信心”看老龙的笑话,本片拍摄时就连连不顺,拍摄完后有因为分级问题折腾了好一阵,一看征兆就是不妙。
终于,我们等来了《第一滴血4》,评价没《洛奇6》那么高,而是比较两极化,我属于猛赞的那一极,太爽了,这片看的太爽了。
这是一部无比暴力的片子,也是一部无比简单的片子,你无需动脑,只要增大眼睛,看一阵阵血肉横飞,看龙哥在一挺重机枪后面酣畅淋漓的爆头,然后摆出无比伟岸孤独的身形,同时俯看一片狼藉的大地,这把龙哥玩儿的爽,够血腥,够暴力。
这是一部剧情很简单的片子,龙哥只管杀人就成了,终于无需还要费力的探讨“国家爱我”和“我爱国家”的辨证关系,政治方面已经在本片中降到很低,纯粹成为背景因素。
当然,有人要不同意,对欧美人又一次展现第三世界人民的惨不忍睹的生活,穷凶极恶的相残,同时反衬美国人的伟大而感到恶心。
不过,我感觉本片在政治上都是肤浅的一跃而过,并不深究那么多,毕竟兰博“发迹”于东南亚,如今越南不战火隆隆了,阿富汗也没那么热闹了,而冷战也结束了,所以回到东南亚,也就缅甸热闹些,同时又是热门题材,也就用上了。
本片兰博也不再需要一个老将军来激发斗志了,只见隐居山林的他被一大雨中的湿身女子说服,在兰博的暴力人生中,除了那次稍纵即逝的爱情,这也算难得的“惊艳”了。
我还是愿意把本片看的简单些,探讨政治,比这更深刻,比这更混蛋的电影都多的是,所以还是让我们好好体会“暴力”这一本片的比较优势,享受兰博为我们献上视觉大餐吧。
本片的暴力已经达到了B级片的地步,连本片的大概80分钟的长度也是比较标准的B级片长度,但是我想这并不是龙哥要刻意为之向B级片靠拢而要装B,这是“本性”使然,要的就是爽个够。
兰博并不是一个滥杀嗜血的人,但是只要被激发就会如同人狼变身一般成为彻底的暴力人,这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他是高尚的,帮助他人进入缅甸尽职尽责,还兼职保镖,为之不惧危险;他是纯粹的,看看他拉弓扛枪,酣畅扫射的场面就知道他的暴力是多么纯粹了;他很有道德感,在那样混乱的环境下还信守诺言,不乘人之危,已经算是楷模;他能离开喧哗的都市,在林间隐居,当然已经脱离了低级趣味;而至少在本片的背景下,他干掉了一群土匪似的官兵,当然是有益于缅甸人民的。
片中起初他的宁静生活和对一帮人道主义人士求助的冷漠都是一种蓄势,片中一段兰博的回忆画面展现了前面三部中的画面,这一段拍的很是巧妙,通过一阵交织回忆与痛苦的闪回,让兰博自然的完成了从一个平静享受生活的人到暴力硬汉的回归,此时刀已出鞘,就等大战展开了。
本片的简单还在于,它引爆高潮也来得很是直截了当,在河边,没有太复杂的躲闪回击,只见龙哥夺下重型机枪,就开始了一段无比血腥的扫射。
在看前三部《第一滴血》系列时,我接触欧美影片还不多,当时也更多感受的是兰博的硬汉气质,并未对血腥暴力有太深印象。
而到了这部的扫射场面,我已经看过很多暴力大片,血腥片段也看过一堆了,但是还是为这样的暴力所震撼,这里不光有硬汉的硬朗,也是暴力的硬朗,在兰博的扫射下人的身体显的无比脆弱,纸做一般的几乎被击碎,伴随着的惨叫和血溅也难怪要在评级问题上被好好修理一下。
作为一部充满了英雄主义的影片,本片也并不单单是在进行暴力颂,也不忘进一步表现兰博的孤胆英雄的气概。
孤独是兰博的特质,从片中一亮相开始,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孤独生活,面目冷俊,与他人的交谈也寥寥数语而已。
但是,经历太多战火的他,生活在丛林中的他,又深深的明白什么叫“丛林法则”,他的冷酷中透着清醒与决绝,与之对比的是那群人道主义人士中的一位看起来很颇为强壮的汉子,他就如《末代独裁》中的苏格兰青年一样,显的有些理想主义,有些迂腐,“偏执”于非暴力,甚至兰博救了他的命还责怪其杀人,但是,最后他却自己亲手杀死一人,可谓真切体会了兰博生活环境下的残酷真实。
通过这些反衬,龙哥也给了兰博的暴力以合理性,让他显的是带着理性的暴力,带着无奈的暴力,也让英雄形象更加突出,毕竟英雄往往要个发飙的理由。
而孤独交织英雄行为,那就是一种很有煽情力度的孤胆形象了,这从本片的末尾可以看出,当大战之后,一群人忙着救治伤员,收拾残局时,兰博与他们保持着距离,俯看众人,带着坚毅但是又有些动情的目光,特别看到眼前亲吻的男女时,更透出一种无奈的温情。
这就是兰博,一个永生的孤胆英雄,他从银幕走出,在一个时代走入到无数青少年的心中,走到他们卧室墙壁的海报中,给人以难以忘怀的回忆。
孤独的身影、坚毅的目光,这就是蓝博,形象不那么励志,但是却是一种很有感染力的独特魅力。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e625f503f6ac938dd53f7ca2.html
脑残的剧情,狗尾续貂的故事。不过终于兰博回家了,这次不再有陷害不再有国家的出卖,虽然他依旧是那个老愤青,却也是一个成熟稳重的愤青了。杀人放火不在国内了,关于缅甸军政府和少数民族的故事讲起来就长了,谁对谁错恩怨纠缠难以言表。总之,兰博再次杀人如麻砍瓜切菜般的救出了美女和各类龙套。
rambo 真正了解生死的人和小白粪青在一起多么格格不入 他已经幻化为象征和图腾,他的每一次出手都有如天神下凡 巴雷特M82A1 阔剑地雷+航空炸弹 at4 当兰博站在制高点上俯瞰镜头跟着大幅度旋转那一刻他就如斗战胜佛一样肃穆屹立 回首来时路没有后悔,只有坚定,铁血真汉子
99分钟版本。一二年三月十八日(QQ空间相册记录),就是这部片,记录了我人生中那段难忘的苟且时光,那段低谷中透露出的微光。影片在失去起点的惯性延长线上越走越远,个人英雄主义降格为理念英雄主义,批判圣母不够深刻,干政不若《无处可逃》。唯一值得“称赞”的,是兰博一句“peace is an accident”,可谓角色遗产了吧。
还好朝鲜战场没有兰博,不然他一个人就能拿下上甘岭!
情节比以前的三集更为简单,血腥场面比以前的三集更为复杂。
兰博老了,那肿大的脸庞让我快认不出来了,因为是四部连续看的,更能感到他的苍老。只有那双眼睛还能认出是他,冷漠的,冷酷的。场面的血腥等级应该是非常高,看着心脏直哆嗦。
片头残忍血腥战地新闻好真实。暴力,打杀囚辱,尸横遍野,灭绝人性。男在东南亚平静生活,因熟悉环境,被一队志愿去缅甸战区做义工的人说服送他们过去。很快他们失联,牧师找到他给寻人的雇佣兵领路,惨战后杀死民兵们,几人获救。男在多年后回到家乡。
看到的是暴力,rambo依然是那个rambo,只是年纪老了些,但是凶悍依然。要是电影拍在今年,会不会是在西藏的背景呢?
61岁的史泰龙仍旧扛着几十斤的机械,精神可嘉、勇气可嘉。
62岁的史泰龙还是挺man的~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看着史太隆大叔隆起的腹部,面瘫的表情,对于“蓝博老亦,尚能饭否”的革命小调,立马就有了答案。。。
老爷子还这么暴力
这也太不和谐了。诬蔑我们的党和祖国的朋友。坚决不予公映。不过和不能公映的回忆中的经典融在了一起。(错了,第一集公映了,哈哈,让我们看到了资本主义国家残酷的内部斗争,不和谐!)
失望+老套的剧情
[爱壹帆]Rambo把军刀留那的时候我的心要碎了,绝对不可以!!战争不要讲圣母,我认同,但Rambo杀气腾腾地说“Live for nothing, or die for something”时I'll buy it.
史泰龙还是那么帅那么猛!!!!!非常好看!!!!
英雄迟暮啊,史泰龙真的是老了。英雄总是孤独的,是为了那女猪脚去救整个小队的吧?结果完事儿,那女的跟那大喊那个自以为是的白人傻逼迈克尔。那傻逼,不杀戮?最后你丫也不是杀人了么...装神马逼丫。光头雇佣兵,他妈的该死的雇佣兵,最后遭报应了吧?!狙击手雇佣兵,果然狙击手重情义啊。
2023重看3降2
故事老套,史泰龙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