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凯莉·莱卡特
主演:米歇尔·威廉姆斯,周洪,安德雷·本杰明,陶德-欧-丰尼克·陶德,劳伦·拉基斯,丹泽尔·罗德里格兹,让-卢克·波切洛特,特德·鲁尼,玛丽安·普朗科特,希瑟·洛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2
简介:本片展示了画展开幕式之前一位艺术家的日常及其与他人的关系。生活中的混乱成为了她的灵感源泉。详细 >
宝藏配角周洪
一种情绪
一倍速看不下去,换成1.2、1.5、2!
拒绝仰望,忠实注目平淡无奇的生活涓流足以构成特立独行于种种自造陷阱的叙事织锦的类型开拓,微弱但显眼的焦灼鼓点始终隐匿反戏剧化的舞台幕后。挣扎在教职和创作,生活琐屑和艺术建树之间尴尬窘迫循环的普遍处境捕捉不过道出一种禀赋平庸的自知之明滋长的身份焦虑。就像影片了无野心的淡然笔触,那些偶尔灼痛的恶意神经也如情绪般转眼即散,化入虚空。在将艺术作品的生产本身祛魅至平常劳作的同时,lizzy身为虽不显赫却仍属实的艺二代所享有的寒酸特权也不动声色地给文本渗透了另一层当代艺术从业人员的观察镜头。是会心一笑的清丽俳句影像转制,然而你也无法期待一组生活切片之外更多深刻的洞悉。
B+. 像极了前几天在戛纳赶论文的我。生活哪有什么“好戏”,只有频频抓狂,淡淡无奈,哭笑不得后仍要硬着头皮的“到场”。2022.5.27 Lumière
7/10,扎实又带有不错的幽默感,不过没什么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戏
88/100已臻化境!年度十佳!
合着董老师是来试探底线的,可谓是踩了个大坑
巧了,和《红色天空》有点撞题,一个在创作期对周围干扰他/她的人事物都感到烦躁的成长型作家/艺术家如何走出以自我为中心。Kelly Reichardt显然更高明,不让主人公有任何启发式的前后变化,她相信生活本身。因为弟弟她看到了脚下的土地,痊愈的鸽子带她望向了屋外的天空,和邻居的吵吵和和回归了人际关系本来的模样,她的固执不变与一点点变动,都在有这样波澜而不惊的生活里,如此就够了,就对了。
我的菜!谁copy一版去参加first应该能拿奖吧。
喜剧?whereee
寡淡 像一碗水煮挂面
确实是无害的电影,但也毫无建树,因为本质是个不会有结果的自恋怪圈。从一开始就陷入艺术家身份和生活焦虑的二元论中,因此电影就像被一再淘洗烘干的衣服一样一面缩水一面变薄,艺术工作成了固执又空洞的身份内容,而生活也成了干瘪又尴尬的恐惧来源。不能理解为什么自己没有睡着。-0.5
私人影像 #Cannes2022
3.5 对于莱卡特来说可能是偏向更为个人生活体验的创作(因此也显得minor?),角色的状态流动替代了明确的叙事,因此有了生活的呼吸感。从这部开始更加注意(和着迷于)小米的表演。
和当代艺术本身一样虚浮、空洞、假模假式,满足外界对艺术学院的幻想。还塑造了一个精私的亚裔艺术家形象。与《过道》的想法一样,美国人还是别拍艺术片,没那个底蕴,也抓不住精髓。
无聊的无聊
真的好多拿三日证的人,不懂电影,不知道导演是谁,连欧洲三大都要朋友科普的华人(大陆口音)是怎么有勇气和动力来的戛纳。有高级证的就买票给低级证没票的人。都三大电影节的水平了还屏摄的人(女生居多)比比皆是。
某种女人2.0!自己没有暖水给鸽子冲了个暖水袋,怎么会有这么浪漫的事情?!满眼口是心非,不会表达自己感情的人,最后在一只鸽子身上找到共情,以为是个麻烦,谁知道只有它在才有好运气。最后所有人/关系都出现/浮出水面(show up)而它消失在张望的视野里,“我想它准备好了”,我想她也是。
#EIFF2023# 创作者的挣扎在于意义总是若隐若现,但若这种感觉蔓延到成品则是一种不幸,缺少一些电影时刻使得整部作品的气韵也如游丝一般,当然作为一部私人电影还是不错的。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宝藏配角周洪
一种情绪
一倍速看不下去,换成1.2、1.5、2!
拒绝仰望,忠实注目平淡无奇的生活涓流足以构成特立独行于种种自造陷阱的叙事织锦的类型开拓,微弱但显眼的焦灼鼓点始终隐匿反戏剧化的舞台幕后。挣扎在教职和创作,生活琐屑和艺术建树之间尴尬窘迫循环的普遍处境捕捉不过道出一种禀赋平庸的自知之明滋长的身份焦虑。就像影片了无野心的淡然笔触,那些偶尔灼痛的恶意神经也如情绪般转眼即散,化入虚空。在将艺术作品的生产本身祛魅至平常劳作的同时,lizzy身为虽不显赫却仍属实的艺二代所享有的寒酸特权也不动声色地给文本渗透了另一层当代艺术从业人员的观察镜头。是会心一笑的清丽俳句影像转制,然而你也无法期待一组生活切片之外更多深刻的洞悉。
B+. 像极了前几天在戛纳赶论文的我。生活哪有什么“好戏”,只有频频抓狂,淡淡无奈,哭笑不得后仍要硬着头皮的“到场”。2022.5.27 Lumière
7/10,扎实又带有不错的幽默感,不过没什么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戏
88/100已臻化境!年度十佳!
合着董老师是来试探底线的,可谓是踩了个大坑
巧了,和《红色天空》有点撞题,一个在创作期对周围干扰他/她的人事物都感到烦躁的成长型作家/艺术家如何走出以自我为中心。Kelly Reichardt显然更高明,不让主人公有任何启发式的前后变化,她相信生活本身。因为弟弟她看到了脚下的土地,痊愈的鸽子带她望向了屋外的天空,和邻居的吵吵和和回归了人际关系本来的模样,她的固执不变与一点点变动,都在有这样波澜而不惊的生活里,如此就够了,就对了。
我的菜!谁copy一版去参加first应该能拿奖吧。
喜剧?whereee
寡淡 像一碗水煮挂面
确实是无害的电影,但也毫无建树,因为本质是个不会有结果的自恋怪圈。从一开始就陷入艺术家身份和生活焦虑的二元论中,因此电影就像被一再淘洗烘干的衣服一样一面缩水一面变薄,艺术工作成了固执又空洞的身份内容,而生活也成了干瘪又尴尬的恐惧来源。不能理解为什么自己没有睡着。-0.5
私人影像 #Cannes2022
3.5 对于莱卡特来说可能是偏向更为个人生活体验的创作(因此也显得minor?),角色的状态流动替代了明确的叙事,因此有了生活的呼吸感。从这部开始更加注意(和着迷于)小米的表演。
和当代艺术本身一样虚浮、空洞、假模假式,满足外界对艺术学院的幻想。还塑造了一个精私的亚裔艺术家形象。与《过道》的想法一样,美国人还是别拍艺术片,没那个底蕴,也抓不住精髓。
无聊的无聊
真的好多拿三日证的人,不懂电影,不知道导演是谁,连欧洲三大都要朋友科普的华人(大陆口音)是怎么有勇气和动力来的戛纳。有高级证的就买票给低级证没票的人。都三大电影节的水平了还屏摄的人(女生居多)比比皆是。
某种女人2.0!自己没有暖水给鸽子冲了个暖水袋,怎么会有这么浪漫的事情?!满眼口是心非,不会表达自己感情的人,最后在一只鸽子身上找到共情,以为是个麻烦,谁知道只有它在才有好运气。最后所有人/关系都出现/浮出水面(show up)而它消失在张望的视野里,“我想它准备好了”,我想她也是。
#EIFF2023# 创作者的挣扎在于意义总是若隐若现,但若这种感觉蔓延到成品则是一种不幸,缺少一些电影时刻使得整部作品的气韵也如游丝一般,当然作为一部私人电影还是不错的。